非全畫幅升級全畫幅是什麼體驗?以及全畫幅升級中畫幅是什麼體驗?


70d換6d,最直觀感覺就是17-40更廣了,50更好用了,iso100更純凈了,iso6400能用了。

以及伴隨而來的屎一樣的對焦。


60d升級5d3 發現原來晚上是可以出門掃街的

5d3雙修a7r2 發現原來拍風光可以一張解決的


謝邀

以下照片是

兩張iq250

兩張rx100m3

兩張1dx

兩張d810

大概就是這種體驗

一寸小底的卡片機

不追求畫質的高速旗艦單反

追求畫質極致的135高像素單反

象徵著最頂級畫質的飛思中畫幅相機

題主你能分辨出來這些圖都是哪個機子拍的嗎?

我們搞個競猜活動?看到這個回答的人,你們能猜出來嗎?


截幅升級到全畫幅:換電腦換顯示器。

全畫幅升級到中畫幅:買車。


從A6000升級到A7。

機器加鏡頭更大更重了,也更裝x了。

加了手柄以後手感也更好了。

得益於索尼的優質CMOS……低感畫質差別我看不出。

高感很少用……無法比較

買不起鏡頭了(當然A6000的高像素對鏡頭要求一樣也是非常高的,A7是像場變大了,像素變低了)

有超廣角了!

景深太淺,手持拍微距很捉急。

以前是萬年蹭拍,現在是可以頂陣當主攝,地位稍稍提高了。

帶動了所有攝影周邊(比如攝影包)的升級。


賓得K30換索尼A7m2,這才是自動對焦,這才是單反(微單),這才是廣角,這做工真好。


潘婷kr換a7s。明白了什麼才是高感...

加個圖


當年從D7100升級到D600的時候,覺得自己好牛逼啊,實際上回頭看看照片其實根本沒區別,唯一就是50mm好用很多。

之後用過工作室的飛思,那個感覺真的是跟全畫幅完全不一樣的,同樣是等效50mm,拍出來的空間感就特別明顯,尤其是拍比較大的室內場景的時候。


佳能550d+1855升級到6d+1740。雖然選的最便宜的全畫幅+最便宜的紅圈。既然題主問的是體驗,我覺得對我而言有很多畫質提升視角變大以外的感受。

上一個相機用了6年左右,當時還在大學裡,有這麼個相機已經覺得挺奢侈的了畢竟也不是自己賺的錢。學校在海邊,相機陪著我走過了一段段海岸線。在記錄了很多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過程中,慢慢覺得喜歡上了這種感覺。。。。。。。。。。。。。。。中間過程不寫了反正也沒人看哈哈。。。。。。。。。後來工作了,有倆閑錢兒了,就想圓自己一個多年來的心愿:「上個全畫幅加紅圈頭」!因為也有自知之明,5d4太貴了也沒必要就是自己玩玩,1635也太貴了1740得了。

終於到了正題,拿到相機以後感受:我曹!17端視角這麼寬啊!機身按鍵多了這麼多啊!哇快門聲音都不一樣!我曹好沉! 還像磕了葯一樣產生了一定的類似「我終於也能拍照片在圖蟲什麼的火一把了」的錯覺。。


700d換6D,最主要的還是心理因素,漫展上看見拿aps-c畫幅機器的可以在心裡呵呵一下了。

你以為拿全畫幅你就能拍好了?呵呵。。。


m43畫幅——apsc :並沒什麼軟差別,好像高感好了一些

(奧林巴斯ep1-賓得K5)

apsc——FF :50mm真特么好用!!!!

(賓得K5——我忘了我第一個全副是啥了。。。)

FF——6x6 :感覺透視關係好像不大一樣唉,虛化也很美

(忘了啥全副——美能達autocord)

6X6——6X4.5 :645這是啥幾把玩意,沒感覺和135有啥區別啊!! 出了出了

(當時是哈蘇503CX——富士gsw645)

645——FF :哦,原來還是有區別的。 廣角鏡頭的廣角變形明顯大了很多很多。

(gsw645——A7)

FF——xpan :寬幅的體驗和拼圖完全不一樣好么!!! 用過xpan或者617的朋友們都懂的!!

(a7——xpan)

xpan——6x6:構圖方式完全不同,適應了好久好久。。。

(Xpan——祿來3.5E)

66——4X5 inch :4x5是質變裝!4x5是質變裝!4x5是質變裝!

片子擁有了油畫般的質感(但是顯示器上看並沒那麼流弊)

擁有前後組調整之後簡直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媽媽再也不擔心我拍建築了 開始擔心我的視力~

(3.5E——立源Hope)

4x5 inch ——FF :巧思的取景器簡直明亮!!! 無比明亮!

(立源Hope——巧思RF,索尼RX1)

目前手持巧思RF和若干徠卡老頭,以及rx1作為唯一數碼機。

最近在存錢買台4x5 (因為出國留學不方便,之前的立源hope已出)

大畫幅黑白人像的質感真心無敵(自己沖洗放大為前提)

想要一台合適的木機搭配 Heliar 240


在藏區拍攝,我當時所帶設備是D3S掛機頭35/1.4和D3S掛機頭85/1.4,有一天,我正在318國道線5300坐標┃修正:5371┃拍攝正歡……

對對對,就是這個長著一堆奇形怪狀的樹的不起眼地方!正巧一北京爺和他果兒開車路過,看到停在路邊我的車,千里之外遇老鄉之情,下車也來了我拍攝的地方。

然後呢,就是相互招呼打岔一通扯閑天,這哥哥說他也是一攝影愛好者,相互交流,探討芸芸。

然後就搭夥一路向北殺向尼泊爾。

在加德滿都,大妞要他男人給拍照,老爺們拿出D7000套頭18/200按了幾張,正巧我呢,也35在手,就按了一張,

過後補圖,日,找半天沒找到!

然後誰也沒當事兒,一路高歌到新疆回北京。

畢竟2個多月的伴兒,還各種能尿到一壺,過後經常小聚喝酒擼串。

一個多月後,修圖時看到那張照片,微處理後發那位爺……

然後那位爺和他果兒晚上請我吃飯並預定第二天時間,去泥坑專賣店入手了D4+35/1.4+85/1.4+14/24!!!而且是大妞要求必須特么的立馬換!換!換!

我也一直沒算出那北京爺兒心理陰影面積!!

題主,問題回答結束。


上圖用d90+18-105

上圖d810+85 1.8g 如果原尺寸那麼顯然全副在細節高感上更好了,並且對焦點和對焦準確度上也是全副好,其他方面也不覺得,升級後後期設備需要升級,軟體和系統也需要升級。總之,apsc有本身的好處,全副也並非完美,如果d90在對焦點上改進的話,還是願意用回來的。


賓得645Z+80頭我實機試用了一下,感覺重量倒是還好,體積是真感人。看到論壇上有人帶著它專門掃街,我也是蠻佩服的。。。。。。這怎麼掛脖子上


40D升級5D3....差距太大已經不好評價了


請允許我用兩張圖片來回答。

圖1用D300S出的,圖2用D800出的。明顯全畫幅機身的高感是碾壓級別的存在。

在日常拍攝99.8%的情況下,半幅機身,甚至微單,從畫質和操控上都滿足需求了。剩下的那極端情況,是需要高ISO的極端時刻——比如拍銀河——ISO6400可用還能保證畫質的殘幅機身我還真沒發現。


從600D到7D2,現在是6D,最大的感覺就是,畫面里的東西變小了,它在進一步拓寬我的視野的同時,也讓我開始肆無忌憚地把超廣變焦鏡頭擰到了廣角端,我開始越來越少用遠攝端,除了加裝濾鏡外有輕微的暗角,我更是寧願要視角,也能容忍暗角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更大的視角,讓我放棄了構圖等各種攝影中更重要的東西。

其次,是更大的虛化。為了呈現出更加漂亮的焦外光斑,長焦頭我也是拼了老命地往遠攝端擰,然後把光圈調到最大。當然,長焦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掌控的,隨之而來的是出片率的降低。可沒辦法,誰叫焦外那些圓圓的斑點那麼好看。

接下來,是寬容度的問題。底大一寸,帶來的畫質,是質的飛越,在室內光線不好的情況拍攝,我開始不再把感光度限制在100,而是拚死地往上拉,把噪點盡量控制在我能容忍的範圍,噪點這東西怕什麼?一個RAW出去,反正能調回來,畢竟網上的降噪工具也是一抓一大把。似乎從那時開始,我便開始越來越重視後期,反而開始慢慢忽略了攝影中最重要的前期創作的過程,對著相機的時間越來越少,對著電腦的時間越來越多。

同時,全幅昂貴的價格,也限制了我按快門的次數,之前用入門機時,所謂的慢門攝影,大概就是架好腳架,調好參數,拿著遙控,猛按快門,然後回家用堆棧。有了全幅之後,你開始慢慢關注各種鏡頭和濾鏡,心想著,反正那麼貴的機子都買了,就不介意再升級一下鏡頭,鏡頭買了,還得再配一套濾鏡。圓片加太多了有暗角,直接上方片好了。拍天空和水,隔著玻璃拍,偏振鏡肯定少不了。白天天空太亮,漸變灰怎麼能少,偶爾還要拍下日出日落,反向漸變灰也不能少。要把水流拍出絲質感,一塊ND64是必需的,有時還想拍水霧效果,那就順便買多一塊ND1000。

再一個,是伴隨著裝備升級帶來的周邊設備的升級。升級了新鏡頭,之前的腳架承重有點不夠,所以腳架要升級。其次是攝影包,沒有一個大包,怎麼裝得下那幾支大鏡頭,和一大堆濾鏡,每次出門不帶一堆東西,總覺得會限制到自己,萬一走著走著,突然想打鳥,拍完鳥又想拍人像,風景那麼美,不拍幾張怎麼行,就想著凡事要一步到位,也不管自己體能是否足夠,包也是往大的買。

買買買多了,你開始逐漸地墜入器材黨的魔道,看一張照片之前,你都是先去看參數,尤其是對方所使用的相機和鏡頭,而忽略了照的內在表達。你的朋友們要買什麼相機,準會跑過來諮詢你的意見,儘管有時候只是被參考。

最後,最重要的也是最現實的問題來了,裝備太重,都不想背出門了。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後,現在出門基本上是一機兩鏡,出門之前就想好這次的拍攝題材,想好帶什麼裝備出門,與其說是妥協,不如說是磨合。

最後吐槽一下,用過7D2之後,發現6D這機子對焦點真少,幸好風光狗都習慣手動模式。


我是倒過來的,從尼康全畫幅跳入奧林巴斯 M43 的坑。感覺非常愉快。

我先入了尼康的坑,買了 D750,先後購入 24-120、18-35、70-200 等鏡頭,補齊了焦段。在今年爬 Mt Rainier 的 Skyline Trail 的時候,我明顯感受到了這套裝備的局限性:

  1. 為了不留遺憾,除了 D750 機身外,我出門往往要帶上以上 3 個鏡頭,重量累加之後使得山路步行十分吃力。
  2. 我比較喜歡 35mm 以下,或者 120mm 以上的視角。前者概括整體,後者關注局部。因此,我在不斷移動的同時,又需要不斷地換鏡頭。如此反覆,我往往會拖慢同行人的登山進度,讓我很不好意思。

為了解決以上 2 個痛點,我購入了 Olympus OM-D E-M10 Mark II 和去年剛出的 12-100mm f/4.0。前者是奧林巴斯的入門款無反,後者是一個 8.3 倍變焦的「天涯鏡」。我對這個組合併不抱有太多期待。然而,事實證明這個組合大大超過了我的預期(Greatly Exceed)。以下幾點按重要性先後排列。

  1. 重量:M43 一機一鏡重 2.09 磅,而之前的 D750 一機三鏡重 6.79 磅,重量減輕了 69%。
  2. 同焦段覆蓋下的重量:由於一機一鏡並沒有覆蓋等效 18-24mm 的焦段,如果對比同覆蓋下的重量,即 M43 一機一鏡 2.09 磅和原來 D750 + 24-120 + 70-200 的 5.24 磅比較,重量也減少了 60%。
  3. 鏡頭:12-100mm 真是一枚讓我愛不釋手的鏡頭。它的做工非常實在,解析度和色彩無可挑剔。最重要的是,它的變焦能力解決了我上述的第 2 個問題,我終於再也不用換鏡頭了。
  4. 防抖:這是一個意外的驚喜。M43 由於底小,做感測器防抖的門檻更低,因此奧林巴斯在這方面的表現非常優秀。E-M10 的感測器防抖儘管是這個系列裡最差的,其實用性已經非常感人,在山林之中手持柔化流水也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E-M10 感測器並不能和 12-100mm 的鏡頭防抖聯動。所以,當 12-100mm 鏡頭安在 E-M10 的機身上時,只有鏡頭防抖被啟用。儘管如此,我也能在 12mm 焦段手持 2.5 秒,拍出非常清晰的照片。因此,現在出門基本不再需要帶三腳架了。
  5. 對焦:E-M10 Mark II 不如 D750。但這麼比並不公平。我很想知道 E-M1 Mark II 和 D850 的比試結果,但這 2 個我都買不起。
  6. 操控:這 2 個系統都讓我非常開心。同樣是 3 年前的相機,奧林巴斯已經搭載了觸摸屏,這比尼康要動得快一些。除了這兩個系統外,我還嘗試過富士和索尼,特別喜歡富士的操控,特別頭痛索尼的操控。
  7. 畫質:說了以上這麼多優點,這個領域算是 M43 系統最大的不足了。但是,這個缺點遠遠沒有我想的那麼嚴重。考慮到我的圖片有 3 個出處:Instagram、朋友圈和洗印。前 2 個對畫質要求很低,M43 完全能夠滿足。對洗印來說,我只洗過 10x10 英寸、8x12 英寸等尺寸,M43 和全畫幅的畫質在這個尺度上也看不出區別。

以下兩張圖,第一張是 E-M10 Mark II + 12-100mm 手持拍攝的,第二張是 D750 + 18-35mm 用三腳架拍攝的。在知乎上傳高清大畫總是失敗,所以我傳了 2 張小尺寸的畫。原圖如果放大到 1:1 細看,還是有區別的,但是我並不是 Pixel Peeper,所以我不太在乎。

E-M10 Mark II, 12mm, 2.5s, f/5.6, ISO 200

D750, 18mm, 30s, f/11, ISO 100

再隨便說幾個 M43 和全畫幅的不同感受:

  • 在 M43 系統上我只需要開 f/5.6 就能達到全畫幅上 f/11 相同的景深,因此也可以獲得更高的單位面積進光量。
  • 在 M43 系統上我需要用 f/0.95 的鏡頭才能達到全畫幅上 f/1.8 的景深。所以,對於人像攝影的虛化黨,這裡還有一些損失。
  • 奧林巴斯感測器的動態範圍不太好。但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基於出色的感測器防抖技術,手持包圍曝光不是夢。
  • 奧林巴斯的高感不太好。我不在意,反正我也不拿它拍星空。
  • 奧林巴斯相機的外觀更好看一些。

個人認為旅行愛好者宜入 M43 系統,圖它的輕便;而風光愛好者宜入全畫幅系統,圖它的畫質。如果你不知道旅行和風光攝影的區別,那折衷一下入 APS-C 畫幅也不錯。


有錢任性。好沉啊。要買好多東西啊。錢包又扁了!照片沒人給好評,我哭,全幅啊!


也就那樣,主要還是靠自己的水平

不過說句實話的確少了當初用不是這麼好的相機時候的一些樂趣


推薦閱讀:

如何拍好一隻貓?
他人攝影作品在個人使用方面如何避免侵權?
第一台單反/微單應該如何選擇?
預算4-7k之內,相機推薦?

TAG:攝影 | 攝影器材 | 單反相機 | 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