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不願意承認自己中庸?中庸到底是一種什麼概念?中庸和創新和變革有衝突嗎?
很多人都會說中國人的中庸精神使得創新能力很低之類的,到底真正的中庸是什麼?如果本質內涵是好的為主,為什麼現在沒有人宣傳中庸的精神來矯正人們錯誤的認知?
因為大部分人不知道「中庸」和「鄉愿」並不是同義詞。
中庸其實是一個度的問題。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庸,是對平衡的追求,講究的是在為人處世的時候,要做到恰到好處,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維持平衡本來沒什麼錯,但是中國人在這一方面走得實在是太遠了,一味地追求平衡,凡事要求圓潤通達,恰到好處,卻反而忽視了社會進步的實際需求,進而嚴重限制了社會的發展。
「中庸」一詞是儒家近代以來,被無腦區解和誤用最深的一個概念,嚴重到了什麼程度呢?在儒家傳統中,唯有聖人才可以達到的一種境界,在今日似乎人人都具備了,哪個中國人不說自己中庸,都顯得不好意思了。但這個概念的發源地--四書之一的《中庸》,不過才三千來字,卻沒有一個人去大致瀏覽下,當然恐怕更可悲的是,市面上流行的《中庸》書中恐怕也是用折中,或稍好一點的用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來解釋中庸,前者還好,畢竟太不靠譜,但後者的危害就難以估計了,因為他說的也沒大錯,這的確是達至中庸後的一個外在表現,但僅此而已,更深一層的完全沒有涉及。其實這也難怪,要知道《中庸》一書被部分學者,如陳榮捷先生,認為是儒家四書中哲學性最強的一本著作。短短三千字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包含心性論、修養論、倫理學、政治學的哲學體系。則那些通俗書的著者讀不懂以至於誤解,也是極正常的。
一,「中庸」即「恆用中和」
中庸,是儒家的至高德行。其中「中」指「中和」;「庸」同樣兼攝兩義,1.庸,用也。則「中庸」即「用中」;2.庸,常也,恆也,一息不可已也。則「中庸」即「恆中」,兩者合一即「恆用中」將「中」指「中和」代入「恆用中」即得「中庸」的含義為「恆用中和」。二,「中」「和」「中」作為一個普通詞語的意思之一是中間狀態,即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但儒家著作《中庸》中的「中」已成為一個哲學概念,如同《老子》中的「道」一樣,已不可單純地用字面意思來理解,欲知其為何物,還應回到文獻本身《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朱子註:「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體也。」換言之,「中」在《中庸》中是指「性」。何為性呢?1.「性」指先天具有,由「天」賦予,使人得以成為人的特質,故《中庸》第一句即為:「天命之謂性」;2.「性」是「情」得以發生的內在依據,故曰「情之未發為性」。人見可喜者即喜,喜是人自然散發出的感情,但人為什麼有感情呢?首先人要有能發出感情的能力,這種能力即被命名為「性」那儒家為什麼要將人「性」命名為「中」呢?因為儒家對人性的基本看法是:人性本善。(這裡不做論證)因為其至善,所以一定無所偏倚,是一種極致狀態,之所以用「中」來命名,即是為了強調「性」的這種特徵現在再來反觀「和」,同樣回到文獻本身。《中庸》言:「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上節言未發為性,則已發便是指情,如喜怒哀樂愛惡欲一類,未發之性即是至善,則由至善之性而發的情也應是善的,故稱其為「和」,和者,無所乖戾之謂。
人性本善本「中」,其所發之情也應該為善為「和」。但實際情況卻是,人之所發多為惡為戾,這並不是「性」本身的問題,而是在發的過程中出現了偏差,因受制於身體的慾望以及人心後天的被蒙蔽,「中」之性仍在,但所發已不為「和」。因此要通過後天的學習修養,來祛除人心上的蒙蔽,使其重新恢復「中」的面貌,儒家《中庸》一書即是在講這種修養復性的方法。三,再回到「中庸」一詞好了,既然弄明白了「中庸」一詞的原始含義,那麼當孔子評價一個人中庸的時候,我們也就明白了,他指的實際是這個人已達到或近乎至境,即聖人之境,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心體至善無礙,無有一絲私心人慾,惟有天理流行其間,故其所言所動,無不合乎大道。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庸》一書中,孔子不止一次感慨「中庸」難以達到,而被孔子認為具有這種品德的人也只有堯、舜、禹、文王、周公、顏淵廖廖幾位。首先說明絕大多數人,做不到中庸。
中庸之道即是「執兩用中」,指辦理任何事情都必須掌握分寸。
出處:《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執兩用中」是由「執中」發展而來。
先民在長期實踐中發現,一切事物的運動和發展都有一定的規律,故辦理任何事情都必須掌握分寸。只有根據事物的客觀規律而做到適當的程度,才能達到最佳的預期效果。這個最適當的程度就叫做「中」。若能恰到好處地掌握住適度,就叫做「執中」;偏離了這個度,就是失中。
由於用適中的方法辦事能符合實際而收到最佳的效果,所以「中」就含有合宜、正確之意;又因為用「執中」的方法處理人事是最公平合理的,所以「中」又含有中正、公正之意。當把「執中」的方法從實踐經驗升華為理論時,就叫做「中道」。
堯、舜、禹都把「允執厥中」作為世代相傳的治國方法,就是要求實事求是地堅持中道來治理國家。孔子在全面繼承中道的基礎上,又以托古的方式把虞舜的治國方法概括總結為「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這樣把「執兩」與「用中」對立統一起來,既豐富了中道的內容,也提升了它的理論高度。
正因為只有作到「執兩」,才能準確地「用中」,於是孔子又從「中」的對立面提出了「過猶不及」的命題。「不及」是沒有達到「中」,其根源在於太拘謹和保守;而「過」則是超過了「中」,其原因在於太放縱和激進。兩者儘管趨向相反,但都違背事物的客觀規律,因而都是偏離中道而走向極端的失中現象。這是「過猶不及」的本義。
孔子所謂「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就是說必須把握住「過」與「不及」兩種傾向使之不走向極端,才能有效地用中道去治理百姓。這就是「執兩用中」的本義。「執兩用中」與「過猶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堅持「中」,戒其「過」,勉其「不及」。
這乃是中庸之道所據以立論的最基本的法則,即儒家賴以依存的基本法。
所以說中庸與創新和變革絕對不衝突。中庸不是折中,而是尋求合理,自然,balance的一種智慧。正如黃金分割點,不是在正中間一樣。易經中的「潛龍勿用、見龍在田、終日乾乾、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就體現了中庸的感覺。當然和創新和改革沒有衝突,因為中庸追求平衡,只要不平衡,中庸之道就會引發創新和改革,從而走向平衡與合理。
我認為中庸是最好,讓你悶聲發大財!
一本《中庸》都沒看過的人
說:我不中庸,我不想中庸。那你別和他談了,介人連中庸是什麼都不知道。中庸講解0—1之間的取捨,取捨到最恰當的位置!古往今來,幾個人能做到?你問他是不是以為中庸就像魯迅所說的:中國人要想在房間里開個窗戶,
他必須說想開天窗,然後很多人來勸,
最後折中開個窗戶OK事兒辦成了!大哥這叫折中好么,屬於談判技巧,古今中外都在用好么?中庸是恰恰好,剛好。無人能及。中庸之道,過猶不及,恰到好處也。
為什麼那麼多人不願意承認自己中庸?中庸到底是一種什麼概念?中庸和創新和變革有衝突嗎?
「很多人都會說中國人的中庸精神使得創新能力很低之類的,到底真正的中庸是什麼?如果本質內涵是好的為主,為什麼現在沒有人宣傳中庸的精神來矯正人們錯誤的認知?」
關於中庸的解釋,樓上的各位已經回答的足夠詳細了。更全面的解釋請參考: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BA%B8
鄙人以為,只有做到中庸,才能更好地創新與變革。好的創新是在墨守成規和變革之中的折中,這本身就是一種中庸。換句話說,這是一個繼承與發揚的過程。創新與變革離不開既有的概念和準則,而已有的概念又隨著環境的改變而不斷迭代更新,這是一種人類發展的「自然選擇」。當然,現實中也存在一些顛覆性的創新,但是大道至簡,只是人性的不同表現方式罷了。故,中庸和創新和變革並無衝突,實則中庸是創新與變革的環境和條件,創新與變革是中庸的結果。
中庸不是平庸。
謹記。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作《中庸》這本書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變的意思。————————————————————————
儒學《中庸》開宗明義指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不倚叫「中」,不改變常規叫「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就是天下不易的法則,即定理。「中庸」,就是要求人們為人處世始終保持不偏不倚,永遠執中協同。這是必須堅持不能改變的法則.這就是孔夫子傳授的「心法」。 以上才是中庸的本意,隨著大家對中庸的過度解讀,衍生出來很多的意思:什麼折中啊,適當啊,平庸啊。但最正宗的還是:「不偏,不易」。中庸是處世之道的一個觀點吧,多是調和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一種態度,反對的是荒淫無度,創新和科學沒什麼中庸也不搞站隊,神農嘗百草、磚木取火、愚公移山和中庸不搭界
推薦閱讀:
※柏拉圖的理型、理念、抽象概念?
※有誰能幫忙理解一下尼採在超人三形態中提出的「大海」嗎?謝謝
※如何看待知乎部分所謂的馬克思主義者們喜歡迅速拉黑質疑他們或意見不同的人?
※有哪些比較有趣的哲學書?易讀的,適合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