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從幾千家P2P平台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平台的?
接觸P2P為的都是高收益,但是高收益背後帶來的卻是各種踩雷,跑路。說說你是如何挑選心儀的平台的呢?一般人又該如何判定一個平台的好壞?說說你的投資經歷吧!
今天在聽一名法律界人士介紹P2P金融, 14年總共有1700多家P2P平台,但是14年倒閉的平台數目是13年的286% 這是一個快速競爭死亡的行業。所以如果要投資,不妨參照股票投資策略,選擇幾個相關性比較小的平台分散投資。老師介紹說,盲目提供12%以上收益率的P2P平台都有較大的關門跑路的風險。
建議p2p作為投資的一個組合因子,少量投資即可。就像買垃圾(也叫高收益)債券那樣,掙錢是好事,血本無歸也不會傷筋骨。我總結了幾點選擇平台的經驗:
1. 註冊資本
註冊資本在一定程度呈現一家公司的實力,想現在一些P2P平台註冊資本就十幾萬或幾十萬,這樣的平台我個人強烈建議你不要投資。
2. 平台是否自融
這個就不多說了,例如現在跑路或倒閉的平台絕大部分都是有自融的情況,一旦平台出現自融就可能很危險了。平台出現自融,代表平台的盈利和資金是不足以來經營平台。這個時候是該撤離平台了。3. 項目收益率、期限
高收益、長期限一般不要投。例如年化35%,24個月的項目,那麼高的利息可想而知,平台一分錢不賺,全給投資人了。平台拿什麼來運營?平台怎麼成長?怎麼能承受起更大的業務?24、36個月的項目,試想一下,有企業或個人可以保持長期高利潤的?如有有這樣的人或企業,銀行會不願意放款?銀行願意貸款利率那麼低幹嘛還跑來平台借錢。高收益的借款只有短期的就是銀行已經確定放款了,確實是資金周轉比較緊張,銀行放款比較慢的原因才有可能。4. 管理團隊
平台的管理團隊是覺得平颱風控實力的決定性因素,這個最好是自己實地考察,看看平台的人員的整體素質以及相關的專業程度怎樣。5. 風險控制實力
毫無疑問!第一位當然是平台的風險控制實力,作為一個P2P平台,如果風險控制實力不夠,壞賬率一旦上昇平台等著的就只有倒閉或跑路。6. 業務模式目前有一些平台於第三方擔保公司合作開展業務,這種業務模式給人的感覺可能是最安全的,其實是很危險的,首先平台根本不知道擔保公司提供的項目的真實情況,其次平台還要分很大一部分利潤給第三方擔保公司,可想而知,這樣的平台的盈利能力是很有限的,平台不盈利怎麼維持經營?拿什麼來墊付?拿什麼來保障投資人的利益。
樓上那些廣告狗都給退散吧。以目前這個行業混亂的格局,如果你不是專業人士,我就一句話:現在不要投資P2P,先觀察。
P2P行業會和以前的電商、團購一樣,有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用不了兩年,現在這2000家P2P最後還能活著的不會超過20家。到了那個時候,你就基本上可以放心的投了。至於現在,不要為了那一點點多出來的收益,把本金都給賠進去了。————————————————————非有人說你一個金融工作者為什麼要教唆別人不投P2P。我明知道前面是雷區,一百個格子裡面有二三十顆雷,為什麼我不讓人走康庄大道非要火中取栗的去趟這個雷區呢?我可以當排雷兵,義務幫大家去排雷,但誰也不是神仙不可能次次看的准,我可以說「這個P2P靠譜」,結果萬一最後它跑路了,我怎麼跟朋友交代?何況我也沒讓人完全放棄P2P,只是說暫時別動手、多觀察,別莫名其妙當了炮灰。還有人替我操心飯碗的,不勞費心,金融工作就等於P2P?還是互聯網金融就等於P2P??某些同行,別把自己看高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牛逼,不代表你牛逼。
忠言逆耳,要覺著我是擋了你年收益15%的財路,那我也沒辦法。P2P理財,哪家比較靠譜。這裡我們反向思維,要選擇靠譜的平台,可以從不靠譜的平台有哪些特徵入手。
本來監管大限為今年的8月24日,但行業亂象叢生,涉及的業務錯綜複雜,如果監管一刀切,最終受累的還是投資人。
於是監管延期一年。監管層不僅在給平台延長期限,更是給投資人更多的時間進行抉擇,對於那些不靠譜的平台,及時抽身出來。
不靠譜的平台分為兩種。一種是平台本身就歪門邪道,沒有想著長期發展,賺一票就走。另一種是平台本身實力問題,風控弱,借款人逾期導致平台資金流出問題,最終面臨破產。
有以下特徵的平台,投資人需要注意了,請遠離!
1.成立時間短
P2P說白了,金融屬性很強,而金融是需要很強的專業性的。目前行業中比較大的平台要麼是有多年線下經驗轉而線上,要麼是成立時間較早,累計了多年的風控經驗。
從歷史跑路的平台來看,大部分成立時間不超過半年,少數超過一年的也因為經營不善出現困難。
為什麼這麼短的時間平台就跑路呢?
部分平台本身就抱著賺一票就走的心態,成立半年,通過發布秒標、高息等手段快速吸收資金,然後捐款跑路。
部分平台是因為經營不善,一般平台的標的期限在3月-12月之間,隨著到期日集中,無後續資金流入,資金鏈就斷裂了。
2.羊毛頻繁
有羊毛薅固然好,但是請看清目前的形勢。
在網貸的風口期羊毛盛行,平台虧本搶佔市場,即使有泡沫也會有風投、老闆來接盤。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風停了,網貸進入融資寒冬期、資產端搶奪期。沒有新的機構或投資人來接盤,剩下的只有投資人自己。中小平檯面臨資產慌,卻不斷推出羊毛,資產端能跟上嗎?
3.借款企業本身處於夕陽狀態。
從泛亞和綠能寶的暴雷經驗來看,我們可以參考借款企業所處行業來判斷是否可持續發展,是否有投資的價值。
比如今年4月暴雷的綠能寶,其所處的行業為光伏產業。看上去高大上,其實是一個產能過剩的行業,國家早在2012就規定銀行需要限制給產能過剩行業貸款。
綠能寶的逾期公告也是奇葩,「因國家補貼不能按時發放,綠能寶無法按時兌付投資人,逾期金額高達2.2億元」
試想一下,一個賺錢的行業,國家會進行補貼嗎?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網貸行業專註新能源、光伏行業的至少有5家平台,其中4家平台已出問題,分別為綠能寶、航金所、爵財網、中融騰。
而同樣引起網貸行業轟動的泛亞,也是類似的問題。
泛亞曝雷前是有色金屬交易所。從表面上看,沒有一絲絲破綻。
① 政府鼓勵,媒體報道,銀行銷售,運營也有幾年時間了,以前的投資者全部正常兌付,沒有不良記錄
② 我們通常認為,收益太高,事出反常必有妖,但是泛亞給收益率並不離譜。
③收益來源也清楚明白,給投資者的收益來自交易對手的延遲交收保證金。
泛亞精巧的騙局下也有反常點,平台上買方交收量長期低迷。從泛亞所處的行業也能看出破綻,全世界對這些有色金屬的需求量並不高。泛亞以為可以囤積居奇,待壟斷市場和價格後抬高物價。然而市場的供需關係很重要,業內人士稱「泛亞收儲後形成3600噸的銦庫存,即便國內所有銦廠家全線停產,也需要國內消化十餘年。」試問這麼高的庫存誰來買單?
行業性質使然。
4.發標異常
平時每天發標量幾十萬的,突然接二連三的發布,標量增加到幾百萬。以前都是月標、季標,突然增加了很多天標、秒標。這些信號,很有可能是平台想最後撈一筆就走。
5.利率突然提高很多
P2P的平均利率總體上是向下的,大多數平台也在緩慢的下降。有的平台利率不降反升,突然性的以活動獎勵、提高發標利息等各種手段變相提高回報,則需要留心了。要麼是平台遇到兌付危機繼續資金流入,要麼是平台想賺這最後一票離場。
7.大戶撤資
那些動輒上百萬的大戶對平台的安全穩定更在乎。不僅時刻在關注平台動向,還有更靈通的消息提現洞察平台的負面。往往大戶撤資,預示著平台的緊張時期。
8.股東連續大換血
作為平台的創始人或者高管,如果對平台持續看好怎麼會捨棄這個香餑餑呢。「春江水暖鴨先知」,平台持續大換血,要麼是不看好平台發展,要麼是其他的利益糾紛。即使沒有不可告人的內幕,也會因為頻繁換血內耗太大,不利於平台發展。
9.人氣下滑
雖然不能盲目以成交總額和滿標速度來衡量平台的安全性,但如果一個平台人氣忽然下降得非常厲害,成交筆數變少,用戶不活躍,每日凈流出持續攀高,這就要引起注意了。
滿標速度是平台人氣的一個反應,大環境正常的情況下,平台人氣突然下滑,那麼平台的危險係數也在增加了。
10.平基本運營停滯
平台的官網連續不更新內容,客服電話無人接聽,官方微信群、qq群無人應答,這些信號也預示著平台的正常經營出現問題。試想一個想持續發展的平台,怎麼會不花心思好好經營呢。
11.負面輿論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一個平台在千千萬萬雙眼睛下,如果有問題總能發現一些端倪。各大三方社區及媒體都會有小道消息,出現負面時我們也要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
P2P投資,選對平台很重要。抱著僥倖或者薅一把就走的心態無疑是在刀口舔血。而我們在選擇平台的時候也不能一味的追求高收益,小心「你看中平台的收益,它看中你的本金」。
在這個動蕩的時期,天雷滾滾。花點心思了解下平台,提前逃離一場風雪。
如果選擇的平台能避開這些特徵,十之八九都靠譜。
寒假回家發現父母的理財利率極低,就稍微研究了一下P2P,幫父母管理了一些投資。
首先必須明確:什麼樣的情況我的投資會無法追回?答:當該P2P公司破產(跑路),擔保公司也破產(跑路)的情況下,我的投資才無法追回。很多時候我們很難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判斷風險,因為披露公開的信息太碎片化,信息不對稱。
因此我有兩個原則:①近期有拿到上億美元風險投資的公司。
風投有著敏銳的嗅覺和信息渠道,有著專業的判斷方法。如果他們願意投資上億美元的資金不怕該公司破產,說明該公司破產的概率就極小,我有信心能夠收回自己的投資。②背後有爸爸的公司。旗下公司破產會對母金融公司造成較大負面影響,故母金融公司一般不會放任旗下公司破產。而當母金融公司是國有控股的情況下,該旗下P2P公司的破產幾率是極小的。當然,可能收益和其他P2P公司相比也較低。我屬於風險厭惡型,非常在意父母的棺材本,故挑選宗旨是務必安全妥當,希望能夠幫助你判斷。只給你幾個簡單的建議一、勿要一味的相信低利率=安全,低利率還有可能等於將受益拱手相讓。二、國內的徵信制度尚未完整,所謂的無墊付的平台=地雷。三、1~5家分子公司?不夠,說跑路就跑了。至少分子公司20+ ,並且依舊在向全國擴張。四、第三方支付是個好東西。
五、雖然國內P2P混亂至今,但你應該相信依舊有平台值得你相信。
關於我接觸貝爾在線的個人體驗
最早接觸貝爾在線,是通過我的一個同事介紹的。我本人是做軟體開發工作的,工資不算高,作為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都市青年,每月的工資除了正常的家庭開支,就所剩無幾了。
我的同事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投資者,炒過股票,玩過外匯(家庭條件富足,幾乎不存在生活壓力),他介紹我去貝爾在線平台做P2P理財。我個人本是排斥的,作為我這種家庭壓力大的人,除了銀行理財,其他我都是不信的。更不要提什麼互聯網理財,P2P理財了。但是說的無心,聽著有意。回家後,和老婆說了同事告訴我的事情,老婆說可以嘗試著去了解一下,畢竟,僅有的那點積蓄放在銀行里,隨著時間的推移,基本就等於是貶值的。
我一般選平台,看是否有第三方資金託管等,收益率高於15%的要小心了
我說下自己的體會,其實我的體會就是常識。先找品牌大的,比如,新浪的微財富,搜狐的搜易貸,京東金融,蘇寧的易付寶,這些是真的大牌,廣為人知。當然鳳凰網的鳳凰金融也是大牌,但是一查大公國際被拉黑了,所以憑直覺選完之後還要看看大公評級,不管怎麼說,大公還是相對靠譜的評級機構。至於風控啦,團隊什麼的普通人很難搞清楚,用處不大。
在安全與收益之間權衡一味地追求安全,還不如不投另外,即便是陸金所這樣的平台,放貸出去的貸款利息也在36%左右,可以說跟小平台的風險一樣高,只是利差大,扛得住壞賬。分散一些,整體的資產配置和網貸的都盡量分散一些,沒有壞處,我大概20%的資金在P2P里,而且一個平台最高3萬投資,即便自己公司的平台(不打廣告,不是不放心自己公司產品和合規性,萬一萬一有負面報道,擠兌是一件連銀行都承受不住的事兒)目前年收益可以平均到16%左右吧,當然沒雷過,雷一次就搭進去了
靠譜的你可以參考網貸之家,看看各網站的動態排名,評分,分享分散度。至於說平台背景呢,比如拍拍貸和翼龍貸是聯想控股後台。搜狐的搜易貸,平安集團的陸金所。時間長的一般沒什麼問題,最好三年以上的,可以去各大平台多看看評論。比如純信用的拍拍貸,汽車抵押的微貸網。至於說沒有投資過,說別人做廣告的,你可以直接無視。畢竟這是個人體驗,誠信是根本,而不在行業。很多網站本身也有論壇,你免費註冊之後都可以上去看。看看實際的投資人是如何評價風險和回報的。偏聽則暗,兼聽則明。
最重要的不就是安全嗎,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現在看來,有託管。有後台支持的,就是好平台啊。關鍵是賠付及時就是最關鍵的!
安全最重要!
我覺得線上線下結合的公司會好些啊
首先,安全性。再者,回報率。最後,流動性。
1、平台的實力背景,實際收益金額和網站上顯示的資金金額是否真實,2、平台的資金是否是第三方託管,3、平台的收益率是多少,個人覺得收益越高,風險越大,安全性是考察的重點,4、平台是否有專業的風控團隊等等。。。
個人建議可以選擇一些公司實力比較強,安全穩健型的平台,現在投資肯定會有風險,需要尋找的是一個能保證不虧本又能賺錢的平台咯~
從規模上看,可以看看這家平台客服專業知識硬不硬,有沒有自己的專業技術團隊,評審團隊,這家平台是什麼什麼時候上線的。從安全形度考慮這家平太有沒有第三方託管,託管資金是多少,是不是定期公布出來。年利率是不是過了央行規定的基準利率。。。
我更多關注的是平台指標:第一 平台透明度;第二,平台本身不能給自身擔保;第三,平台資金要實現第三方託管;第四,平台的借款客戶的真實性,以及要有專業的風控團隊;第五要有一定的合理收益!
挑選適合自己的理財平台,核心從三點出發:
1.平台安全性2.自己收益預期3.風險承受能力關於平台安全性,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判斷
1.項目與提供的收益要相匹配,不能貸出去的才20%年化,給到你的就30%的收益了。這樣的項目肯定是有問題的。2.管理團隊,主要看學歷背景和金融行業背景3.網站的設計,用戶體驗,系統等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團隊的可靠程度。關於自己的收益預期
通過投網貸,你希望達到的收益是多少?偏好低收益還是高收益,根據收益預期,參考平台的風險管理,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平台。關於風險承受能力核心還是需要做好分散投資,然後結合自己的能夠承受的風險,進行投資組合。推薦閱讀:
※P2P網貸行業怎麼樣?
※怎麼選P2P投資平台?
※錢寶網怎麼保證盈利?
※人人聚財網跟有利網的模式是一樣的嗎?哪個更靠譜?
※怎麼避免投資P2P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