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和快的應該合併嗎?

應該嗎?

可以嗎?

會嗎?

有哪些因素會阻止?

對雙方有哪些利弊?


據老夫內幕消息,兩家公司早就想合併,只不過就合併後的產品名稱一直談不攏:

快的希望兩者產品各取第一個字,叫「快滴打車」。

滴滴則希望各取第二個字,叫「滴的打車」。

僵持許久未有結果。


合併了用微信還是用支付寶?


不可否認是雷軍。互聯網思維。


眾所周知,按照中國互聯網界(甚至是其他很多界)的習慣,謠言坐實之前都有有闢謠或不予置評的環節。今天科技媒體已經刊發了兩家公司合併的消息,相信大家也會陸續收到兩家應用對用戶的推送消息(至於在這個Deal中誰佔據主動,從推送的力度和文案上都可以窺見)。

兩家公司的合併,如果不考慮背後資方的因素,僅就兩家公司的業務而言,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結果。經過幾年在計程車領域的血拚,雖然兩家公司的乾爹完成了對自家移動支付的推廣,但就滴滴和快的而言,並未分出明顯勝負。繼續纏鬥下去,可能空燒錢,卻沒有完成市場份額的相應優勢和長久的競爭壁壘(關於如何燒錢,可以參看去哪兒網CEO庄辰超的【創業者說】庄辰超:創業公司如何競爭、如何虧損?)

從滴滴的角度看,雖然微信對快的的封鎖給滴滴帶來了巨大的傳播優勢,但畢竟燒下去有可能影響在專車市場上的競爭。實際上,在當前出行市場上,任何巨頭的合併,都可能對第三方造成巨大的影響。就好像跑男中互撕名牌,打鬥正酣,突然兩個最強者聯手了,其他參賽選手就比較鬱悶了。這也是為什麼在這起合併案中,會有人放出「滴滴易到合併」 的消息刺激 快的就範。

兩家公司的合併,實現了在打車這一常用應用上一定程度的壟斷,從而為真正賺錢的專車、遠途出行、甚至未來的旅遊、票務、餐飲的市場帶來入口優勢。

關於背後的故事,也可以看一下今天網傳的一篇稿子(揭秘滴滴快的談判內幕:各投資方亂戰阿里),不過謠言太多,看官請自帶大腦。

------------------------------------------------------------------------------------

2月15日,補充一篇稿子:我知道的滴滴快的情人節牽手背後的局


今早公眾平台官方宣布已戰略合併。

戰略合併=我倆不發打車券了來打我們呀


反正我們老百姓沒福利了 哭。


微信以後豈不是可以分享快的紅包~


感覺到了應該合併的時候了,行業形態已經產生了,用戶已經差生習慣了,再相互斗下去只能是真正的燒錢了,至於用哪家支付的問題,感覺應該是看產品體驗了,之後應該會進去一個應對平穩的時期。


推薦閱讀:

用滴滴或者優步或者別的什麼叫到過什麼神奇的車嗎?
Uber 管理層動亂,是滴滴國際化的好機會嗎?
如何看待 2016 年上半年滴滴和 Uber 的融資競賽?
如何看待滴滴將獲得軟銀 60 億美元的投資?會帶來哪些影響?
滴滴公司如此無賴為什麼還能生存?

TAG:滴滴出行 | 快的打車 | 出行O2O | 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合併案 | 互聯網併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