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能做到剛性兌付嗎?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理財達人,更多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相對於大型P2P平台(例如招財寶,陸金所等)的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的合同都寫明了既不保障本金,也不保障收益,收益率相對也較低,為什麼還有許多人去購買?在最不利的情況發生時,銀行理財產品能做到剛性兌付嗎?

為了便於比較,這裡拿兩款產品做對比:

1)建行理財的「乾元—開鑫享」2015年第4期 1月28日起售 100天 5.3%」,5萬起,期限100天,收益5.3%,產品說明書寫明了:較低風險,不提供本金保護,但客戶本金虧損和預期收益不能實現的概率較低。

2)陸金所的彩虹-利岳08D號,期限28天,年化收益5.5%,2萬起,(沒有找到跟上面建行同期限的產品,僅以這個產品做對比)關於本金和利息的保障,陸金所是採用保證人的形式,由旗下擔保公司負責保證本金和利息。

在經濟行情都不錯的情況下,大家會選擇收益高的產品;經濟行情不好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也不提供本金保護,而且收益也不高,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買銀行理財產品,難道是因為銀行有營業部虧錢了可以去找人理論?


先佔坑,晚些時候再詳細回答此問題。在此先給出結論:

如果你認同,相比美國等成熟的金融市場,中國的個人理財/投資市場信任缺失,監管不力...總之,亂象頻出,競爭環境惡劣,從業者素養低下...等等。那麼,其罪魁禍首,只兩條:

1,國家信用擔保下的國有背景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和保險),利用本不應該存在的國家信用擔保(支持的民眾盲目信任),壟斷了幾乎一切產品分銷途徑;

2,所有產品發行和分銷機構都在想盡一切辦法設計、發行、包裝、粉飾各種讓投資者僅享受收益,而免於承擔對應的風險的金融產品 -- 強行設計或粉飾出來的高Sharpe-ratio的金融產品,是能想像的破壞整個金融理財生態的最大的毒瘤,沒有之一

相關信息:在金融機構不投入自有資本共同參與(如典型的GP/LP模式)的情況下,任何形式的保本保息,任何形式的收益/風險結構性轉移,在美國,不但是不存在的,而且是違法的。而在一個最理想的良性的金融生態中,任何產品發行者,都存在固有風險,都有破產的可能,包括最大的銀行,也包括一個國家的政府。

個人建議?基本上沒有,因為這首先是一個民眾意識形態的問題。只要在大爺大媽眼中,銀行不能說話不算話,銀行不能破產,銀行破產的話,國家必須買單,不買單就聚眾鬧事...大爺大媽也永遠想不通「國家」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想不通或不願意想通憑什麼別人交的稅要給自己的無知和貪婪買單,等等...任何制度層面的改變,短期內都是徒勞的。

長期的話,慢慢來吧。好比說建立中國版的FDIC,找個小型國有銀行破個產給全國人民示範一下...限制銀行代理,增加基金保險的自營能力,加強對從業者違規的處罰力度,有限制地開放外資,開放金融牌照...等等。


反正去年到今年,很多國企/上市公司,一邊從銀行拿基準貸款下浮10%的流貸,一邊去買這些高收益的「剛兌」理財產品,玩的不亦樂乎。變相等於政府用國家信用補貼套利者。比做跨境套利還安全。

=========================

評論區關於高收益保本理財產品為什麼會高於貸款利率,這裡做一個補充解釋。

把銀行業務簡化到「存款—貸款」兩元模式,也就是一頭吸納存款,一頭髮放貸款,在不考慮費用、壞賬等因素的情況下,銀行的利潤就是凈利差,也就是放貸收回的利率一定要比吸儲給出的利息高。

我們引入第一個變數Credit Spread:

銀行發放的貸款給很多主體,有企業有個人。有的信用好,比如國企 / 大型上市公司,市場競爭激烈,給予授信的銀行多,客戶要求大家按基準下浮10%放款。有的是民企 / 房產商 / 個體戶,信用風險高,為了補償風險,銀行就要按照上浮20%、30%放貸給他們。

銀行發現,我以3.5%發行的保本理財產品,募集的資金貸給貸款基準下浮10%(4.35% * 90% = 3.915%)的國企,銀行毛利潤有41.5 b.p.p.a。但我以4.5%的保本理財產募集的資金,貸給基準上浮30%(4.35% * 130% = 5.655%),銀行一單能夠賺115.5 b.p.p.a。所以銀行只要能夠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減少壞賬,承擔信用風險,我就能夠用比較高的成本發行保本理財產品,確能夠賺更多的錢。

接下來,我們引入第二個變數Duration久期。

銀行的負債存款來源構成其實很複雜,但簡化下來有活期 / 同業拆借 / 定期三類(保本理財產品這裡簡化視為定期存款)。活期的利率低,定期的利率高。無論是貸款還是存款,都存在流動性偏好,也就是說期限越長的定期/理財/貸款,要給出越高的利息。銀行最近要發放一筆5年期的固定資產貸款,假設固定利率7%,但發放貸款的資金來源,銀行有幾種選擇:

(1)全部用儲戶的活期存款/ 同業拆借發放;這樣銀行可以賺最多的利差;

(2)用一年期的定期 / 理財產品匹配,下一年再找資金;

(3)直接找一筆5年期的負債(保險公司協議存款),專款專用;這樣銀行賺的利差最少,但不需要承擔任何市場利率變化帶來的損失。

這是銀行最基本的「資產負債管理」思路,實際工作中頭寸管理要複雜的多。從目前2016年的時點來看,活期利率是非常低的,但是大家別忘了,2014年的時候支付寶都持續上過6%,市場利率波動風險是很大的。銀行有時候寧願少賺點錢,也不願意承擔市場利率變化的損失。這個時候銀行就願意發行高息的保本理財產品,去匹配期限長利率高的貸款。畢竟銀行賺的是利差,而不是貸款利率的絕對數。

總結下來可以看到,銀行在「存款—貸款」核心業務模式下賺錢的能力有三種:

(1)降低籌資成本,獲得低成本存款;(招客戶經理,開網點,賣理財產品)

(2)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提高貸款定價,減少壞賬;

(3)做好流動性風險管理,用合適的負債匹配合適的資產,減少市場利率波動對銀行利差的損害。

這也是為什麼銀行會發行高息保本理財產品的原因。


因為銀行雖然不承諾擔保,但是銀行一方面得益於其自身強勢地位,可以投資於更優質的資產,風險相對更低,此外,多數理財產品對接的資產還需要資產提供方提供某種形式的隱性擔保,這份擔保不是給投資人的,是給銀行的。

而陸金所也好,其他P2P也好,擔保公司不是無限擔保的,他就那麼多資本金,賠光就完了,全國最大的擔保公司其償付能力也就是個中型銀行吧,這還是最大的。

對於這種低風險資產,有時候風險的區別是0.0001和0.001的差異,很多人是感知不到的,會覺得這不是都很安全,為什麼還會有人買銀行的。但當極端情況出現的時候,這就是10倍的差距,08年之前,誰會認為雷曼會倒閉,兩房會出事呢?別說投資人,連評級機構,最激進的評論家,也不可能預見到這樣的風險。

因此,銀行作為金融行業中基石般的存在,地位決定了其必須貫徹相對最嚴謹的篩選和風控標準,儘管什麼理財資金池也好,同業信貸黑幕也罷,這些資產拿出來放到任何P2P平台上,基本都是最優質最安全的資產了。

所以話說回來,問題在極端情況下理論上是不成立的,假設整個金融行業崩潰,沒人能剛兌,但相對來說,銀行肯定是挺到最後的。P2P行業,你看看如果集中爆發一次全國或者區域性的壞賬爆炸,得死多少平台。


從銀行業目前的情況而言,基本可以做到剛性兌付,這裡原因其實並不複雜。首先我們必須了解的是所謂理財產品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資產包,這意味著風險足夠分散,同樣基於銀行較優質的項目,這些項目的預期回報會「大大」超出給投資者的回報,除非發生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銀行理財產品才會出現問題,比如金融危機。

其次銀行的變現能力是其中的關鍵,實際上銀行會要求足夠的抵押,而這種抵押在一般的理財公司變現可能較難,但對於銀行而言則問題不大,這實際上也是保證剛性兌付的重要條件。

因此剛性兌付失效的可能性目前看來並不大。不過問題在於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其高收益同樣可以保持比較好的兌付,未來投資者可能會傾向配置這些資產。


因為「信用」。

現代金融,是建立在「信用」二字基礎上的,從最基礎的發行紙幣,到銀行攬存放貸,再到各類五花八門的金融產品,無一不是藉助信用以及信用所衍生的一系列規則來實現的。

當我們把「信用」這一要素納入題主的問題來考察,就能夠理解,同樣的不保本,投資者之所以青睞收益較低的銀行系理財產品,就是因為銀行系產品有銀行信用做背書。銀行,尤其是國內的銀行,在大家通常的理解中,都是實力雄厚並且不會倒閉的,有銀行的信用做擔保,哪怕是隱性的擔保,給人的安全感是要優於其他機構的。

當然,從題主比較的產品來看,我會買陸金所的產品,不只是有擔保,更重要的,陸金所背後是平安,但同樣也說明了,在對產品要素、結構都不明了的前提下,我看重的,仍然是「信用」二字。


利益相關:銀行人員。樓上有人說信用,就是這個道理。

除了在理財合同中註明「保本保收益」的產品外,銀行理財在營銷時不會承諾剛兌。但銀行理財一定會兌付的(除非該銀行遇到重大危機),如果不兌付,該行的信用和聲譽會受到巨大影響,口碑一落千丈,客戶紛紛提走存款,再也不來辦業務了。

一個理財產品逾期,修補是十分容易的:因為理財產品都是滾動發行,客戶的理財資金都在資金池裡用來匹配標的,所以可以先發一批XX理財,用該理財募集的資金去把那個逾期的產品兌付掉(這樣客戶方面就暫時沒問題了),然後採取措施去處理那個逾期的產品。


銀行的理財分類居多,代銷的券商產品、本行發行的理財等,銀行作為擁有龐大的財富源頭,坐擁天時地利的優勢,拿一般的p2p產品去跟銀行的理財橫向比對,第一不科學,沒有可比性,第二銀行的產品具有銀行信用背書,而一般的p2p則沒有


簡單的說:現在能,以後恐怕不能。

我們先從按常理來看。目前的理財市場中,「錢」成本最低的就是銀行,因為只有銀行可以真正實現「吸收公眾存款」,其他機構這麼做是犯法的。再沒有誰的錢比銀行更低。

同時,銀行作為擁有信用等級最高的金融機構,如果他們打出的剛性兌付都無法保障,那這個詞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銀行能夠通過存貸差獲得幾乎「無風險」的利差收益,並通過越來越強大的交易模型與風控手段去進行資金運作,所以這麼多年來,銀行打出的保本型理財產品,極少出過問題。

目前「宇宙行」工商銀行正在發售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如下:

但近年來,管理層「打破剛性兌付」的聲音越來越強。

2016年我國債權市場違約事件發生數量抬頭,全年違約的債券餘額是前兩年總和的兩倍多。這為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兌埋下誘因。

就在上周(2017年11月上旬),央媽搞了個叫作《資管新規意見稿》的突然襲擊,幾乎涉及到所有的金融類資產,尤其是目前高達30萬億的銀行理財產品。

在監管看來,銀行理財的「剛兌」實際上就是一種潛規則。因為凡是投資就有風險,銀行理財畢竟不屬於把錢存銀行,而是銀行拿去在買了其他金融產品,只不過因為銀行實力強、掌握的信息多,說了保本就一定保本,你不信就別買~

但近年來,國內外資本市場越來越複雜,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使得傳統金融、新興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老百姓作為投資者,可選擇的理財產品也越來越多,而大家最關注的,其實是收益率,因此,銀行理財產品就顯得越來越不吃香了。

這裡插一句,說一個普遍的感受。比如銀行理財的實際違約率假定是0.01%,而其他互聯網金融產品是1%,雖然差了100倍,但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都屬於小概率事件,感受不出實際差別。

接著上面的說。

雖然銀行在資金運作時已算是很靠譜了,但那些保本的銀行理財產品,仍要承擔兜底責任與風險,而且這種風險在目前來看越來越大。一旦投資出現閃失,銀行兜底金額過高,就會有較大的金融風險產生。而銀行這種體量的金融機構,被賦予了很多社會責任,一旦出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另一方面,這種剛性兌付的保本理財,影響了市場的收益率水平。

上面看到了,現在大多數保本理財產品承諾的收益率,也就跟貨基差不多。這會帶來一個問題,即使這個產品能做到更高,往往也不會把多出的錢分給你~而且長此以往,那些投資水平較高的人才,會被淹沒在行業的低收益陷阱中。

——————————————

說的直接點,銀行絕對有能力繼續去做剛兌的理財產品,但對不起,監管不允許你這麼做了。

打破剛是金融市場化改革的必經之路,這個時間已經越來越近了。以後我們再去買銀行理財,或許就沒有保本這麼一說了。

最後,粘上一段吳曉靈在2015年博鰲論壇上,關於「打破剛性兌付」的講話:

現在中國有個很扭曲的現象。大家都在和老百姓說,我們的理財產品很安全,有銀行幫我們兜著,保本保息、零風險。時間久了,老百姓就只看收益率了,誰家的理財收益高,我就買哪家的。老百姓被「保護」得見不得一點風險,都沒人敢把真相擺到明面上來說。劣幣驅逐良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既然人家只看收益,那幹嘛還花力氣做什麼風控,就拼誰能吹,花式吹收益就好了。


不要看那些狗屁大道理,只要是在銀行買的,年華利率在4左右的,以前叫保本型,現在叫穩健型的理財,都是保本的,就目前來說,你只要懂這個就行了


我知道的,銀行的理財,都是一些基金的優先順序,什麼是優先順序,就是,不管最終結果如何,你得保證我比較低的收益,按照5.3%舉例(現在銀行就這個價位吧)

一個私募基金,整體收益,10%。

優先順序,銀行,獲取5.3%?本金。

劣後級,基金公司,獲取10%?本金?優先順序超出5.3%的一部分3.7%。

最終是本金?13.7%收益

我是按照優先順序劣後級1:1計算的,其實還可以2:1,3:1等等。

如果基金整體收益不足5.3%,要優先保證優先順序5.3%收益,然後才算劣後級的(此時劣後級可能已經虧損了。)

當然,還有就是,一般這個基金的託管銀行也會是優先順序銀行,自己管控這資金流向。

而且,銀行會提出預警線和止損線,到了這個位置,要麼劣後級補倉,要麼大家散夥,劣後級賠光,優先順序是本金?


銀行理財亂象泛濫,套路很多。

理財亂象——銀行理財各種騙局大揭密

套路一:掛羊頭賣狗肉:銀行飛單坑害的往往是土豪,銀行客戶經理等為了賺取高額傭金,謊稱產品是銀行的,實際上是各種不知道是哪家的投資公司的。以銀行的名義來賣產品,客戶自然相信,這種產品許諾的高額收益往往風險很大。一旦出事,銀行不管,客戶經理辭職。所以投資人在購買的時候,務必看清楚合同是否是銀行印章,還有產品的具體投向。

套路二:存款變保單。傳統套路是儲戶到銀行明明是存款,卻被忽悠成了有較高風險的投連險、銀行理財、信託計劃、基金專戶甚至券商資管計劃等;新套路是實際上返還型的保險更貴,反而消費型的更好,而且不可能被停售,最多也就是產品升級。不可能出現買不到,或者越來越貴的情況。

套路三:信用卡升級。免費升級信用卡,表面來看好象撿了便宜,如果不了解清楚容易遭受損失。因此,不能忽視幾個要點,即年費多少錢、如何收取、有沒有免年費途徑、卡片不激活會不會收年費等,以免糊裡糊塗被花錢升級;

就上述來看,如果客戶真的被銀行窩案團伙詐騙,應該馬上進行維權行動:首先,直接撥打銀行投訴電話,或者和當事人支行領導(支行行長)溝通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其次,客戶還可以撥打銀監會投訴電話進行投訴,不過這種投訴的弊端是流程和時間長,且易被忽略。但好處是銀監會一旦下發總行,會得到相應重視。


看到剛性兌付,忍不住手癢想來說幾句。

首先,剛性兌付是最大的毒瘤。剛性兌付這玩意挺奇葩的,有了剛性兌付,老百姓買產品就可以不看合同不看條款不看資金投向,什麼都可以不看。一旦產品出問題了,自己半點毛病都沒有,撒潑打滾的就是要賠,你不賠我就告你,告你不管用我就去你門口拉橫幅。其實我們靜下心來自己想一想,你自己對自己的錢都不負責任,憑什麼要怪別人?你說,我不懂啊!你弱你有理是么?你不懂你學啊!沒有一個成功的投資人是蒙出來的,人家都是下了大功夫去學,去研究,才能成功。中國人有一點特別不好,總是埋怨別人怎麼就能成功,怎麼就能賺錢,卻沒看到你喝酒擼串的時候人家在看數據,你蒙頭大睡的時候人家在學經濟,你春遊自拍的時候人家在聽講座。如果沒有剛性兌付,相信這種局面能好一些,大家知道一旦賠了就得自己掏腰包,沒得耍沒得鬧,那在買理財產品之前就會謹慎的研究,多聽聽多問問多學學,慢慢就懂金融懂理財了。

其次,很多人為什麼買理財產品?就是因為覺得銀行是國家的,國家不能不管我,即便是賠錢了,我鬧,就能給我,和上面一樣,不多說。

第三,說一下,銀行是有剛性兌付的產品的,就是所謂的保本保息,這種產品的收益率都比較低,比定期存款高一些有限。每個人理財都應該記住,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沒有免費的午餐,你要更高的收益,肯定就是更高的風險,收益和風險永遠是成正比的。任何人告訴你高收益低風險,你就朝他啐一口「騙子」!


目前而言,大部分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還是存在所謂剛性兌付的情況,總的來說是市場不夠成熟。主要原因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銀行出於自身信用考慮,為避免產品兌付問題發生爭執一般正常兌付。第二,客戶成熟度不夠,對於銀行過於信任,對風險理解和接受度不夠。第三,銀行前期銷售人員規範不夠,衝突情況下銀行很難完全擺脫責任。第四,銀行理財尚未出現大規模的虧損,也就是銀行想兌付卻難以兌付。但是,既然這都是市場不夠成熟的表現,隨著市場逐步走向成熟,我想老百姓會主動或者被動接受理財有風險的事實。值得注意的幾個細節,第一,目前各家銀行對銷售的合規性要求越來越高,對於銷售材料,話術,視頻音頻保存越來越完善,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是為可能的兌付問題和責任落實做準備。第二,某古都某城商行因為去年股災某款產品損失慘重,其行內收到的通知是不賠,客戶如若有疑問可以起訴。其實,個人覺得很多人需要改變觀念,特別是上一輩的人,某種程度上很缺乏契約精神。畢竟風險和收益相對的,我只是一個小兵,剛工作那會兒看到一些老人為那高收益,任憑我們如何勸阻仍然堅定的去買那些皮包骨財富公司高收益的產品,後面呢,好幾次看到被騙的人群去堵馬路,喊口號。有次無意中看到一個橫幅上寫的"相信黨和國家會替老百姓做主,幫我們拿回血汗錢和承諾的收益"。承諾的收益......你看,中國的老百姓就是這麼可愛。


沒有誰會給你承諾,承諾不重要。看他做什麼。政府想穩定,銀行想賺錢,不想做也得做。就是鬼城鄂爾多斯,你有聽說理財違約的嗎?有沒有可能明天世界末日,當然有可能,但我不需要別人提醒我這個風險,大家都得死。真到銀行違約了的時候,股票,國債,公司債,房地產,現金一個都跑不了。那個叫不懂的把我拉黑,我就在這裡說。真奇葩,講不過就拉黑。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銀行理財是怎麼操作的

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管理計劃,銀行拿著一部分投資者的錢作為銀行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發放款給融資人(融資人在銀行會有評級,根據評級給予利率檔次不同),融資人到期後還本付息,同時銀行還會拿出一些錢去金融市場做套利賺取利差(國債,公司債,貨幣市場,銀行間拆借,還有部分作為現金),所以投資者的收入有2塊,一塊是融資人的利息,另一部分是是金融市場的套利,而銀行賺取投資者的管理服務費用。

銀行理財能有多高的收益?根據融資人的信用評級而定。信用優質的客戶銀行間競爭激烈,給予利率優惠,信用資質一般的融資人利率不打折,甚至在既定的基礎上給予上浮,銀行理財收益高低取決於融資人的利率加權評均。

銀行理財保本么?有些註明保本,收益較低,有些註明非保本,收益較高。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

那為什麼那麼多人熱衷於銀行理財呢?首先銀行理財發放的融資人是經過銀行內部甚至是行業間的評級,規模通常較大,一般為央企,國企,知名企業集團等,違約的可能性很小,即使違約也有政府出面調控。銀行為了聲譽,即使理財未能達到預期收益,也只能啞巴吃黃蓮,內部消化。

理財非存款,投資需謹慎。倘若融資人出現大片壞賬,那麼投資者的收益非但沒能拿到,甚至本金也難以保全。而銀行作為資金的操作員,沒有義務保全投資者的本金。而這目前來看,並非沒有可能,鋼貿,煤炭,以及效益漸差的國企都有可能下一個風險點。


這個問題我做過內部調研,也跟工作內容有一定關聯,小答一下。

先說明一下:這裡的銀行理財產品就是針對銀行自營理財,不包括銀行代銷的第三方理財,比如信託、保險等;也只包括向普遍大眾銷售的理財產品,不包括向適格投資者銷售的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剛兌?如果說剛兌是指銀行保證投資本金(及收益)的100%兌付(或者說大部分),那麼可以說除了「保本」理財產品之外,在法律上,任何銀行不會明示或者暗示地承諾或者保證剛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本身就不存在剛兌的問題),這既是監管上的要求,也是銀行和投資者之間理財法律關係本身的含義。但實際操作的時候,雖然或多或少也發生一些糾紛,但銀行理財、信託還有債券差不多是我國投資者享受剛兌最後的三大堡壘。

這要從我國理財業務發展的歷史來看。剛兌不但是一種普遍的獲取市場競爭優勢的手段,也逐漸形成了一種投資者和理財產品發行者都普遍具有的、心照不宣的「認知」,而這種「認知」也在日積月累中不斷得到強化。如果投資者有損失,銀行又不剛兌,那麼可能引發的監管風險、聲譽風險還有法律風險等等都是銀行無法承受的。在這個角度上,雖然業務還在轉型(凈值化、實際上不剛兌都認為是方向),但受到歷史、投資者習慣、市場競爭、聲譽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預計上述剛兌的三大堡壘在較長時間內仍然會延續剛兌的趨勢,雖然會出現分化和變化——目前部分債券已經出現了風險,但打破剛兌並不算多;信託也出現了一些糾紛,但是否打破剛兌,取決於信託公司背後的股東以及自身牌照等綜合價值權衡的結果;而銀行理財,考慮到背後巨大的資產規模、市場影響、系統風險等因素,肯定是剛兌的最後一個堡壘,雖然小銀行相比大銀行的風險相對會大一些。

補充關於擔保的誤解。有些理財機構聲稱全額保證、抵押等擔保,這個擔保的作用也是要具體看的。像銀行理財產品背後的資產也肯定是有抵押、保證等擔保措施的,要不就是配置的低風險資產(比如短期信用債券等)。根據本人從事保全工作的多年經驗,所謂保證、抵押擔保也從來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可靠,比如河北融投擔保數百億資產後來又出風險的故事你可以看一看;還有各種地方擔保公司的擔保有效性也是相當存疑的。相對而言,保證由於在法律上受償順序劣後,而且無法有效控制債務人財產,相比抵押的保障作用總體上還要差不少的。不過,就算較好土地、房產等資產抵押可能是更靠譜的投資保障,但真正在出了風險進行處置時,抵押物變現困難、價值嚴重縮水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的。所以只能根據經驗,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套哥按:近日,關於陸金所代銷的資管產品逾期事件受到市場關注,涉及的金額達到1.39億元人民幣,涉及118名投資人。作為平安集團旗下的成員,陸金所給外界的印象一直是穩健可信賴的,這次發生的資管產品逾期事件,會不會引發剛性兌付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陸金所會填平逾期理財產品的窟窿嗎?

投資理財怕套路

套哥指路你致富

各位好,又到套哥指路時間。今天來聊聊陸金所。

近日,陸金所代銷的一款大同證券「同吉9號資管項目」逾期,金額達到1.39億元人民幣。

該項目編號為財富匯尊理財-EG1013號,本應於12月7日到期,本息兌付,但至今沒有兌付。其底層資產是中小板上市公司龍力生物的流動性資金貸款項目。

(圖片來源網路)

陸金所提供的產品介紹顯示,「同吉9號」為三星半產品,具有中高風險,百萬起投,年化6.7%,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在「成長型」及以上。

(圖片來源網路)

據悉,在逾期事件發生後,目前相關債權人已啟動訴前保全程序。經核查,涉事公司4個銀行合計8個賬戶被凍結,實際凍結金額441萬元。

套哥了解到,這款逾期的產品,是一款面向高凈值投資者的資管產品,不涉及到大眾投資者,也不會影響到金融穩定,影響的只是平台聲譽和投資者的理財心態。

據公開數字統計,陸金所管理的資產總體規模超過4000億。這逾期的1.39億,對於陸金所來說,填補這個「窟窿」,當然不在話下。

今天,套哥並不是來探討這個逾期事件對陸金所的影響,因為套哥相信陸金所一定會「完美」的解決這次風波。套哥關注的是,這次事件,會不會引起行業的剛性兌付多米諾骨牌效應。

所謂的剛性兌付,就是信託產品到期後,信託公司必須分配給投資者本金以及收益,當信託計划出現不能如期兌付或兌付困難時,信託公司需要兜底處理。

換句話說,就是你購買的理財產品,有人給你兜底。

這樣看上去,是不是很美好?感覺投資人的資金更有保障,可以預防P2P倒閉之後血本無歸一地雞毛的風險?

但這只是理想而已,現實則非常骨感。

因為,這剛性兌付沒有法律依據。

在信託業「一法三規」中,較為明確規定信託公司償付責任的是《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管理辦法》第十四條「信託公司因違背本信託合同、處理信託事務不當而造成信託財產損失的,由信託公司以固有財產賠償;不足賠償時,由投資者自擔」

也就是說,賣者盡責,賣者自負,信託公司對於非己方責任造成的損失,並沒有賠付責任。

理財公司倒閉或者跑路後,出現兌付問題,我們依然不能通過法律途徑強迫信託公司負責。

所謂的剛性兌付,根本沒有法律的保障,那還要他幹嘛?

套哥翻了一下歷史,發現這個剛兌神話的形成,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從2007年開始,信託業高速發展,面對信託規模的快速增長以及信託在實體經濟中起到的突出作用,銀監會多次下髮指導文件指出要注意行業風險和兌付問題,2014年銀監會《關於信託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99號文)中指出「項目風險暴露後,信託公司應盡全力進行風險處置,在完成風險化解前暫停相關項目負責人開展新業務」。

這條款一出,意味著如果信託公司不為項目化解風險,所有的新業務就會受限制。信託公司為了繼續開展業務和保護自己稀缺的牌照,遇到兌付問題項目,必須儘快全力「剛兌」。

那銀監會為啥會這麼規定呢?套哥認為,首要的目的當然是:

到這裡,你可能會說,剛性兌付很好的保護了投資人的利益,這麼好的政策,為何不用法律強制保護起來呢?當出現兌付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去挽回損失。

但是,這種做法卻不利於P2P行業的健康發展。

你想想,所有的投資人都沖著所謂的投資回報,才會購買這些理財產品。平台打著保本剛兌的旗號,只為迎合投資人的心態,不斷的鼓吹所謂的高收益,只會引來投資者的盲目跟風投資。

昨天,有一位套友就發來一家P2P平台的截圖,諮詢套哥靠不靠譜。

(圖片來源網路)

這些平台動不動就把收益標得比銀行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對於這類平台,套哥只能用「博傻」二字來形容。

綜上所述,套哥建議各位在投資購買這些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三點:

(1)充分識別產品風險,特別是高收益產品。

(2)優選有實力、靠譜的管理人和平台公司。

(3)主動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不盲目依賴管理人。

永遠記住,投資人本人才是投資風險的第一責任人。

以上~

歡迎關注公眾號:無路可套

聯繫套哥加微信:xiaomietaolu


大部分回答都答非所問。

問題是為什麼銀行理財收益比p2p低,風險保障承諾也不高,大家還是願意買?

我的答案是:

1.銀行作為最重要最穩健的金融機構,其風險承擔能力非普通工商企可比。說白了就是老百姓相信銀行不會賴賬。

2.銀行理財很多人買,p2p也有人買啊。

3.老百姓沒啥投資渠道,手上拿那麼多錢得投出去啊。

4.p2p跑路的新聞那麼多,炒股跳樓的新聞那麼多。還是買房買銀行理財靠譜點。

5.中國還沒形成投資固定收益產品自擔風險的習慣。你要是不剛兌,我不如去買基金。


關鍵還是信任問題。

本人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收益一般,雖然有時候並沒達到購買時宣稱的預期收益率,但是尚未出現本金虧損的情況。不過本人投資的的比較少,並不能是否所有銀行理財都是如此。


必須可以的。理由:1.理財不是一一對應的 ,你的錢投了A項目,三個月到期,到期的時候是用B項目的錢來還的 2.萬一B項目不還錢,那就發一筆理財,甲投了,拿甲的錢還你


推薦閱讀:

你是如何從幾千家P2P平台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平台的?
P2P網貸行業怎麼樣?
怎麼選P2P投資平台?
錢寶網怎麼保證盈利?
人人聚財網跟有利網的模式是一樣的嗎?哪個更靠譜?

TAG:理財 | P2P網路借貸平台 | 銀行理財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