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的志願軍,進攻方式採用的三三制是真的么,還是像外界傳言的志願軍靠的是人海戰術進攻?

棒子國拍的太陽旗飄揚、高地戰等都有場景描述志願軍衝鋒都是黑壓壓的一大片。


這個問題應該有很多人談過了,我就引用一下之前看過的某個觀點:

自從一戰機槍投入戰爭起,人海戰術就已經失去作用了。如果說美軍能夠被一支軍隊用這樣的方式擊敗,這不是對志願軍的侮辱,而是對美軍的侮辱。


拍個戲還要訓練群演三三制?


1916年七月一日,英軍在索姆河戰役中發起密集隊形衝鋒,第一天的陣亡數字是六萬人。

機槍大規模投入戰鬥以後,密集隊形衝鋒不就是送死么。


「關於「三三制戰術"(1948年2月)

一、 "三三制戰術」及其組織的意義

1、 「三三制"的編製是為了增強部隊的管理教育與訓練,特別是加強班的戰鬥指揮力,使在戰鬥中能在班長的指揮範圍內,發揮其機動靈活、勇敢作戰的戰鬥效能與避免隊形的擁擠增大傷亡的戰術組織。

2、 "三三制戰術」提出的基本精神,是根據十年的內戰、八年抗戰的經驗。特別是今天我們的作戰,對象是頑固反動派,由有美國的援助,訓練較強,裝備較好(美械裝備),而我們一般的裝備訓練較弱,我們要同這種人敵人作戰區消滅敵人、戰勝敵人,就必須在指揮上有靈活的戰術組織,才能以少的傷亡去獲得大的勝利,達到我們不打則已,一打必勝,並能保持連續戰鬥的作戰方針。

3、 「三三制戰術"的提出時根據戰術需要,同時為了便於記憶和容易懂得與領會其意思,因此將三三制的名詞連用到戰術上來。

4、 "三三制戰術」的組織形式是在一個班內,由三人至四人劃為三個或四個小組,正副班長為當然小組長,另外在班內選擇一兩個政治品質較好,戰鬥勇敢並有經驗的戰士當組長。各小組在平時戰時均以班長為核心,在班長的指揮下,進行日常生活管理教育、公差勤務等活動與訓練。

二、「三三制戰術"組織的好處

甲、戰時

1、 加強了班長的指揮,由於組長的積極領導協助,能在前進、攻堅、白刃搏鬥中,靈活、堅決地完成任務,在進行爆炸、投彈、破壞、扶梯、偵查等任務時派遣迅速,以免臨時抽撥配備的麻煩。

2、 在班長口令指揮範圍內,各組能根據敵火力及地形,散開前進或後撤,可減少傷亡,本班內各組火力與運動,可互相掩飾,免在前進或後撤時,擁擠一堆,掌握部隊困難。

3、 在肉搏時,可以一組對敵一致二人,完全可以殲滅敵人,組織內如有負傷等,可以彼此照顧。

4、 在夜間戰鬥中,可減少夜間指揮的困難,每班劃分三組至四組,組長指揮二至三個組員,班長指揮三個至四個組長,這樣也就加強了班的夜間指揮,提高了夜戰的戰鬥力。

乙、平時

1、 一起公差勤務、站崗放哨等,派遣既方便,又較公平,免鬧爭吵。

2、 在學習上,可以互相研究、討論和幫助,如學射擊、刺殺、禮節等動作,可彼此喊口令,糾正動作。

3、 組長能更加積極的負責推動協助班長照管,使各組在組織上更加嚴密,開小差與違反紀律現象容易防止。

4、 組長加以鍛煉培養既提拔為班長,是最好之對象。

5、 我軍新戰士較多,班長亦多為新戰士。為了加強班的管理教育,班內分組,實為便利,因為一個班經過二三個組長的協助來進行管理與教育則較容易,若班長(尤其在今天多為新戰士的成分下)直接領導十幾個人則較困難。

三、 班的"三三制」怎麼編製

連隊應根據全連的戰士成分、體格、政治品質、戰鬥經驗、個子大小等做適當配備,正副班長為當然組長外,另產生的組長,有以下的方式和方法。

甲、在有領導的班內民主選出,經連隊的審核,如不合適,可再行提選。用這種方式產生的組長,在平時、戰時容易指揮領導,威信較高。

乙、連隊幹部根據班內戰士政治品質好,作戰勇敢等條件直接指定。

丙、每組以三至四人,在人數不湊巧時,班長的組可多配一人,組長不管民選或連隊指定,應經常進行教育培訓,以發揮其工作與戰鬥的積極性。

四、貫徹「三三制戰術"應如何著手

1、 班、排、連幹部,首先應在思想上打通,要認識指揮和組織隊形,聯繫"三三制」的組織、「三三制戰術",是勝利的法寶。我們如學好,聯繫得更熟練,我們的收穫就更大,消耗損失就會減少,戰鬥勝利得更有把握,因此我們要耐心、細心來學習,精密的來領會它的要領,然後來教育戰士,不要怕麻煩,怕啰嗦。

2、 將所有的班迅速調整編製成,將"三三制」的好處,對連隊重複的進行教育,並首先在日常生活中來貫徹這種精神,是戰士切實的體會到好處。

3、 在戰術動作上,應不怕麻煩,多加練習,在各種情形和地形,從山地到平地,野戰到村落戰,進攻到退卻,運用熟練,進退自如。

五、 班長與組長、戰士的關係

班內分設組,由於組長的協助,在平時與戰時是更加強了領導與指揮,組長與班長的正常關係,彼此職權明確劃分如下:

1、 班長對組長是直接指揮關係

2、 班長對班內戰士,有直接指揮權,但應注意盡量通過組長來推動,以發揮組長的威力和工作積極性。

3、 組長對戰士,在班長意圖下,是直接指揮關係。

六、班長的職責

甲、戰時

1、 組長率領本組,除單獨擔任戰鬥任務外(如爆炸、架梯、投彈、破壞等),應保持與班長不間斷聯絡(在班長口令指揮範圍內)。病不間斷的觀察敵情地形,在進攻時,應選擇地形,率領本組迅速進到衝鋒出發地。

2、 在各種不同情況及地形下,應切實掌握本組與班主力一致行動,必要時,組織本組火力援助友鄰前進或轉移。

3、 組長發現敵人動搖,及火力中斷,有利我發起衝鋒時,應口頭在原地報告班長,並率領本組配合班主力向敵衝鋒。

4、 組與組,戰士與戰士的互相間隔、距離,是根據當時敵人火力和地形而定,但應保持在班長口令指揮下,一般是以六至八步為基準,但在敵密集火力而必須通過開闊地的特殊情況下,必須有班長指揮,方能以組為單位通過,到達一定地點後(如較有隱蔽及衝鋒出發地等),再迅速靠近準備衝鋒,免遭敵各擊破。

5、 組長自己應有沉著勇敢、堅決頑強的模範戰鬥行動,來影響本組戰士,並不斷地以生動有力的口號,來鼓動全體同志堅決勇敢打擊敵人。

6、 班與每組的隊形,與戰鬥隊形同,主要是根據當時具體情況和地形靈活的運用。

乙、平時

1、 組長應保證班長給予本小組的一起公差勤務,站崗放哨的任務完成。

2、 除幫助小組各同志工作學習,在文化政治思想上教育提高外,並對每個同志,在每個時期,具體表現,思想意識,及發生的一切不良傾向,及時向班長反映。

3、 自己在工作上、學習上、生活上,要以身作則,吃苦耐勞,不講怪話,用埋頭苦幹的模範作用,來推動本小組同志的進步。

丙、小組的戰鬥隊形

1、 三角隊形:甲:前三角;乙:後三角

2、 一字隊形。

3、 一路隊形

4、 階梯隊形:甲:向左成階梯隊形;乙:向右成階梯隊形。

丁、班的戰鬥隊形

口令:目標正前方某處,成戰鬥隊形散開,跟我來!

1、 每班以十人計算的隊形。班有輕機槍或手炮時,應由班長直接掌握。散開隊形時,應互不妨礙射擊,彼此間隔距離六至八步為基準。r&> 2、 每班以12人計算的隊形。此隊形副班長率的一組,根據敵情地形,及二三組長的強弱來決定。

全文引自《林彪元帥文集(上)》,香港鳳凰書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第450-453頁。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PS: 《太極旗飄揚》里出鏡的志願軍是參加雲山戰役的第三十九軍,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老首長就是林彪。要說這支林彪的看家主力都玩人海衝鋒的話,那我只能說一句:呵呵


防守時部分採用小兵群戰術。也有說法戰略上是人海,戰術上是小兵群,三三也算一種吧


家父74年到78年當兵,步兵野戰進攻教的就是三三制。推測是傳統戰術


機槍 大炮 灰機 地雷 這些東西是能用人海填過去的? 要是能填過去抗日戰爭早贏了


根據我的經驗,港台真的有很多不懂裝懂的「專家」,這些專家的水平比大陸的磚家都不如。大陸的磚家起碼不會整天把不存在的所謂「人海戰術」掛在嘴邊。

上面已經回答的很好了。我在說一個,機槍發明之後,唯一用過人海戰術的恐怕就是蘇芬戰爭里的蘇軍了。當年我看軍事雜誌介紹這場戰爭時,有一句評價是這麼說的「機槍從未有過這麼高的命中率」。再裝備沒有代差的情況下,雙方也沒有如此差異巨大的交換比。


砥平里戰鬥是志願軍人海戰術的典型之作。集合3個軍的4個主力師(而不是什麼8個團)5萬餘人,力圖包圍全殲砥平里的美軍一個加強營(不是一個團)加一個法國營,加上一個炮兵中隊,一個坦克中隊,共4千人。5萬對4千,若在國內,衝鋒號一吹,2小時就解決戰鬥了。可這次志願軍碰上了硬釘子。

戰鬥結果,志願軍4個主力師強攻2晝夜,全被打殘,傷亡超過1萬5千人,

而美軍傷亡才幾百人。據美軍統計,志願軍沒來得及帶走或掩埋的戰場遺屍就有4千多具。


其實就是形成局部的活力優勢、從而達到一個點突破、另外的點圍住就好


一個主力,一個策應,一個預備;即節約兵力,也有戰術層次。


鄙人拋塊玉,歡迎來砸。

朝鮮戰爭中是不是人海戰術也都說了,但是不是志願軍都使用或者說會「三三制」呢,這個我個人認為不是這樣的。「三三制」是林彪提出來的,是其六個戰術原則中的(「一點兩面」,「三三制」,「三猛戰術」,「三種情況,三種打法」,「四快一慢」,「四組一隊」。) 其對「三三制」的要求是這樣的:1個班內劃分3、4個小組,每組3、4人,副班長為當然小組長,另選政治較好、戰鬥勇敢又有經驗的戰士當組長。戰鬥時,以班長為核心,根據敵情、地形,散開距離,間隔作戰,相距以聽到班長口令指揮為準。既能有效的發揮戰鬥力,又避免擁在一堆,造成較大傷亡。

當時幾大野戰軍中也只有四野明確提出並執行「三三制」原則,其他野戰軍有沒有練呢或者提出過類似的東西呢,好象沒有。黃永勝的冀遼熱軍區的部隊編入四野後,也重新訓練了六個戰術。所以其他野戰軍是不會訓練「三三制」的。

建國後部隊有沒有進行「三三制」的訓練呢?有,但應該是在朝鮮戰爭後,林副主席時期了(時間待考)。林彪摔機後,戰術要求上的「三三制」又變成了「疏散的隊形」。

一戰後,步兵面對戰場上猛烈的火力,都開始使用疏散的隊形,其他幾大野戰軍都應該是這樣的。但只有林彪在疏散的隊形基礎上提出了「三三制」,是對疏散隊形戰術的總結和升華。基於當時幾大野戰軍的實際情況,野戰軍之間戰術上的交流應該基本是沒有的或者很少的。統一編製,統一裝備,統一訓練應該是在朝鮮戰爭後才開始的。

綜上所述,朝鮮戰爭中的「三三制」只有四野的部隊在用,其他野戰軍只是「疏散的隊形」這種戰術。


我能說我們自己拍的戰爭片也是嗚怏嗚怏的往前沖么……啊不對,還有主人公拿個手槍在槍林彈雨中以酷斃的姿勢一槍放倒一個敵人的英姿。為啥要這麼拍?就跟一些三流網路小說翻來覆去的意淫仍然有讀者一樣,簡單粗暴自有其受眾,看這些所謂「爽文」的讀者有人在乎「是真的么」?


推薦閱讀:

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已經奔赴朝鮮半島,美韓即將開展規模空前的30萬人軍演,希望對此有些了解的人分析一下?
朝鮮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朝鮮識字率為何能達到99%,遠超過中國大陸,美國,俄羅斯,香港,台灣,新加坡?
抗美援朝老兵對現在的朝鮮政治傾向是什麼態度?
抗美援朝老兵有沒有聚會?有沒有一些沒有被承認的抗美援朝老兵?那些沒有親人的老兵的生活現今怎麼樣?

TAG:軍事 | 朝鮮 | 戰術 | 中國人民志願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