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人潛意識裡不認為粵語是一門方言?


定義的角度不同罷了。

1. 這個題目本身帶有錯誤的傾向性,要問為什麼,得先確定是不是。你說大多數人認為粵語是一門語言,我還勉強覺得OK。你說大多數不認為粵語是方言?哪兒大多數?認為粵語是一門語言≠不認為粵語是一種方言。

2. 認為粵語是一門語言≠認為其他方言不是語言

3. 認為粵語是一門語言≠自認與眾不同或高人一等

無腦粵吹等同於大多數人,每一位理智的人我相信都不會以偏概全,然而這個題目越看越不妥。請不要用明明是少數人的觀點代替我們全部人的觀點,這樣很蠢很壞!

如果一聽到別人說「粵語是一門語言」就覺得別人是自抬身價或者踩低其他地方語言的「粵吹」的話,那也未免太自卑了一點了。

當我說粵語是一門語言的時候,按照這個角度我也必然認為閩南語、吳語、客家語等是一門語言。

有人說粵語被定義為語言有政治意義?

難道國內幾大方言區被定義為方言就沒有政治意義了嗎?

人家沒要說政治定義,有人偏要扯上政治。

不想討論政治,就此打住。

一個好好的平台,本該理性交流,卻淪為21世紀HWB的戰場,多可惜。


因為粵語,閩語,客家話,吳語等語言不是官話的方言。


又是先定義,再問為什麼~~套路啊,所謂的大多數來自哪裡(ー_ー)!!?如何統計得來?實際上與中國大多數方言比粵語已經相當有影響力了,在影視音都有涉及,你見過多少電影里有長沙話,河南話?中國有句老話叫十里不同音,就是說中國方言多且雜。

我可以肯定的說中國很多方言你一輩子都沒聽過,但是粵語中國大部分人最起碼都有這個概念。


事實上除了語音、音類聚合差別較大以外,漢語方言之間差距並不算大,基本都脫胎於中古漢語通語奠定的同一個語音、語彙、語法的語言框架。

具體到個別方言,就語彙方面,粵客方言中的異質成分(即源自少數民族語言的底層詞彙)、閩方言中音類的上古層次、吳方言中語彙反映的中古前期層次,等等,要麼已經固定爲單一語素、不再具備更強的構詞成句能力,要麼被更純粹的漢語成分或更書面、更新的語素代替(如廣東普通話裏借自粵客方言的「七點三個字」逐漸被更書面的「七點十五分」或「七點一刻」所代替)。

語音方面,粵語音值的野雞化,本質上還是來源於中古晚期漢語的音類規則聚合;閩語除了少數用中古漢語框架無法解釋的成分以外(如水書冷等字聲母讀塞擦音),基本就是中古前、中、後期層次之間的混合(如上古指代「鍋」的「鼎」字用的是一個中古中期的讀音層次ti?a?/tiang等)。

語法方面,如比較句的幾種形式:「A比B高」「A比B更/過/較高」「A高過/較/於B」等,以及「起來」、「去」等語法化現象,基本在書面語上有所反映,各方言的使用,是間接或直接保留了該方言從通語分化出或受通語影響發展出該語法現象的狀態。

拿番禺市橋話(粵語)和通縣話(北方官話)爲例,沒有普通話作爲共同語的語音標準時,母語者如先用漢字和文讀音交流,逐字唸讀,很快就能互相掌握對應規律,並盡可能使用更爲通用的語彙、語法進行一定程度上的交流。

最後,嘉絨之下、都是野雞。



事實上漢語各方言之間的差距很有可能大於歐洲的幾種語言。獨立語言和方言的邊界其實並不清楚,到底哪些是獨立語言,哪些是方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治因素。

拿德語來說:低地德語曾經屬於德語的方言,現在被正式設定為一門獨立的語言;盧森堡的國語叫盧森堡語,但它的本質其實就是德語方言,會標準德語的人聽起來並不算費勁;瑞士德語雖然叫」德語「,但它和標準德語是無法互通的。

所以說,國家說你是語言,你就是語言,說你是方言,你就是方言。如果你不服,你就是想讓你的母語成為獨立語言,可以啊,有句話叫」語言就是有槍的方言「,別在這敲鍵盤了,去槍杆子里出政權啊!


經過標準化,全功能,當然不是方言。


青島話不是一門語言嗎?我們是北方官話,都一樣?

我奶奶說的土話一半兒我都聽不懂。

明明普及普通話為了經濟發展,就粵語搞得好像自己不一樣似的。(就好比他們覺得其他人都是北方人一樣)


粵語和國語一樣並列平等地位。


「大多數不認為」是認真的嗎?

粵語是不是方言這是ㄓㄥ4 ㄓ4問題。

而粵語是不是語言,這是學術問題。

何謂方言?漢民族地方通行語言。

何謂粵語?通行於兩粵閒的漢民族使用語言。

不符合嗎?

以上語言和官方語言是兩說,歬者是學術,後者是ㄓㄥ、ㄓ。

香港官方語言是中文及英文,澳門官方語言是中文及葡文。「中文」這種模稜兩可的說灋大家心裡都有逼數的,心照啦。


首先粵語和普通話都屬於漢語族系!!並不是說粵語是一種語言就否認它是漢語了啊!!

其次,區分是不是一種語言的重要標準是看能不能互通啊!粵語有著大量與普通話不同的語法文法、辭彙庫、俗語、成語、歇後語以及書!寫!文!字!

更不必說粵語有九個聲調而普通話只有四個調調。普通話方言大多能聽出語意,我用粵語跟老家人打個電話或者發個簡訊我看你能猜出個啥?缺點就是沒有翹舌音和不知道為啥粵語母語的人學習英語經常會吞掉尾音。

作為一個雙語小孩我熱愛自己的語言,並不覺得認為"粵語是一門獨立語言"有任何鼓吹自己優越或貶低國語的意思。相反,我看到題目說"為什麼大多數人潛意識裡不認為粵語是一門方言?"的時候感覺到了深深的惡意。


語言三大要素:語音、語素(可以籠統理解為辭彙)、語法。這是語言的基因,是不是一家人就比對基因唄。

來比較下粵語和普通話的三要素:

1.語音,粵語好像有七個音調,北方方言最多只有五個聲調,普通話只有四個,所以粵語發音完全不同。

2.語彙,語言的最小單位,有相當一部分形容詞和動詞不同。

3.語法,絕大多數相同。

結論:我認為粵語與北方方言的差別,展現的是一個語言由淺入深一分為二的過程(語音已經完全分化,已經在語彙層面分化,暫時沒觸及語法),至於這個分化進度條走到哪,大家還有爭論,所以比較激進的認為粵語是另一種語言。

ps:由於有統一的中央政權和統一的文字文化,近些年粵語在分化過程中形成的語彙開始反哺進北方方言中(丟雷樓謀都快成國罵了哈哈),粵語和普通話又呈現出在語彙層面的融合,而且我認為這種逆分化遲早會進入語音層面,粵語和普通話的區別將會進一步縮小去。 所以國家統一和文化永遠是把一個民族擰在一起的真國之重器。


「標準語只是一種有軍隊和海軍的方言」。在語言學上那些XX語的劃分都沒有任何學術根據。是民族主義建構的XX語言,靠國家政權真正反過來統一。

說白了,一個現代民族國就自我定義且僅定義一種語言。

在語言學範疇外質疑是否是一種語言的劃分,更像是民族認同討論,醉翁之意不在酒。討論語言不語言本身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怎麼說呢,我是煤省的,來廣州上學,就發現粵語裡面很多粵語都有對應的文字普通話里基本不用的,比如 冇 睇 D. 俾 唔之類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其次個人很喜歡粵語歌,反觀其他地方方言就沒有這種發展,都是很老的歌,沒有用來唱流行歌的。然後呢,粵語本身又有方言。。。各種語系。我到現在沒太弄明白,之前去過一次雷州,那裡的話即使是說粵語的都聽不懂,但好像屬於閩南語不是粵語…(跑題了)所以呢,綜合起來就是,粵語承載的文化一直在發展和傳承,目前都還有很好的保存,其他地方的方言以及文化都慢慢的消失了。不是不認為粵語是一門方言,而是其他方言越來越同質化反而不能把粵語和方言放在一個定義里。個人感受,僅供探討。

補充一下,之前聽過一首歌,好像是叫 像草一樣 ,大家可以聽一下,就是吧方言元素加進歌裡面。我在想,如果這種類型的歌能夠非常受人歡迎,那麼說這門方言的人也會非常自豪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笑,這問題明顯是給各大鍵盤手拉鋸仇恨啊。

在中國來說粵語的確是一門方言(香港澳門的官方語言)。但從國際來看,更像是一門國際交流語言(全球粵語使用者有一億兩千萬,澳大利亞第四大語言,美國三大語言,加拿大第三大語言)

當然這些海外粵語使用者大部分是從中國移民的。不過這數據也說明粵語雖然被定義為方言但影響力不在普通話之下啊。

PS:我母語非粵語


做為一個生活在廣東並略通粵語的官話人,我來說一下:不管是粵語,還有吳語客家話贛語等等方言區的朋友所強調的「某某不是方言」,其實只是想表達他們與普通話沒有所屬關係,其實按照「不相通就算語言」的話,中國內部起碼有一千種語言,光是粵語內部「廣州話,台山話,藤縣話,吳川話」等等方言就無法相通,那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回到這個潛意識的問題,可能是因為粵語(廣州話)具有官方地位,是港澳地區的官方語言,所有可能在潛意識裡會這樣認為,不過是不是語言並不影響啊,如果粵語是語言那漢語就是語族,粵語是方言漢語就是語言,無所謂,不改變正體關係。


作為一名廣東人,對這個問題沒有過深入的思考和調查。但就個人來說,理論上粵語是有系統的發音和相應的漢字的,而且在東南亞範圍內都有比較廣泛的使用。例如,香港。這與我們觀念中直接的方言認知是有一點區別的。這也許是很多人不認為粵語是一門方言的原因吧。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探討交流,噴子滾粗,謝謝!


那麼蒙語藏族維吾爾語呢?文字都不一樣的可以說是另一種語言了,粵語的文字難道不是漢字嗎?廣東人也是漢族人說著發音不同的漢語而已,有什麼單獨作為一門語言存在的必要性嗎?


大多數?潛意識?做調查了嗎?就是方言啊什麼叫潛意識裡不認為?


是這樣嗎?可是我覺得粵語就是一門方言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不會任何方言,自幼就說普通話,但普話仍然不好?
閩南語中的福佬話和潮汕話之間有什麼異處?
「靚」在「靚女」裡的發音是方言麼?
教寶寶學說話是先教普通話好還是先教方言好?
「贊」一詞的來源是什麼?

TAG:語言 | 方言 | 粵語 | 地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