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留學圈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謝邀 @wei A。

  • 有大量中國人的學校就幾個:首都圈的皇家理工學院、斯德哥爾摩大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烏普薩拉大學,還有西海岸哥德堡的哥德堡大學及查爾姆斯理工。
  • 由於是中立國,你可以看到在西方國家難得一見的奇怪國家的學生,比如我就有兩個朝鮮留學生朋友,學生物醫藥的,家裡是高幹。另外還有伊朗學生和中東難民後代,在課堂上常常見到他們與美帝學生談笑風生,令人欣慰。當然阿三也很多啦……

  • 春夏秋三季,大自然實在太美好。受洋流影響,瑞典其實不冷。冬季就比較慘了,深冬每天只有四小時日照……
  • 全球最高的人群素質,極佳的生活質量(但不要進難民區哦),而且一旦習慣了這種設定,移居其他歐美國家後會不習慣。
  • 物價高昂,比隔壁挪威好一點。但學費不高(2011年前不收學費),所以MS總開銷比在美帝少。有些學校是有獎學金的。
  • 開放,男女平等,性向自由,大多數人英語極好,融入難度比德國、法國等低。
  • 飲食水平介於法國和德國之間,對食品安全非常執念(比如嫌丹麥養的豬不人道= =),秒殺美帝的食品安全。
  • IT、電訊業極度發達,網速居世界前列,在斯德哥爾摩可以全球最早體驗到4G以及未來的5G等等。
  • 開源與反版權運動的策源地之一(擁有海盜灣網站和政黨「盜版黨」)。
  • 受社會風氣影響,人待久了會變悶騷、自覺、心態平和、遵紀守法、熱愛環境。從國內帶過來的人際上的壞習慣會被慢慢剝離。
  • 念PhD的話,待夠三年後,會有省市議會的選舉權。四年即可申請永久居留。

  • 念理工類好找工作,當碼農收入尤其豐厚,不過要學瑞典語。


瑞典留學圈總體來說比北美要更加單一一些,過來留學的外國學生是除了交換生之外,大部分是就讀碩士項目,主要是分布在斯京及其附近區域(KTH, UU, SLU, KI)還有西海岸(GU,CTH)和南部(LU)。碩士項目國際生人數的眾多主要是由於語言的支持:瑞典大學一共有超過900個的英文授課的碩士項目。碩士項目DIY申請可以看我寫的大學畢業一年,想去瑞典讀研,DIY留學申請需要準備什麼?本科成績很重要嗎? - 葉茂的回答。相比較而言,本科的100個英文授課項目就比較少了,分布的話主要是在Lule?, Dalarna, G?vle, J?nk?ping, Link?ping 和 Linneaus等大學,有一些是和國內大學合作的形式。 從生源上來說也有比較多的「同源」學生,KTH很多浙大的,UU很多同濟的(鼎盛時期UU有超過70多個同濟學生)。

中國留學生周末會常常聚在一起做飯,做作業,玩桌游,參加nation的活動(UU/LU),和瑞典朋友一起Fika之類的。認真學習瑞典語的童鞋比較少(過分依賴良好的英語環境,瑞典語學習和使用的慾望往往不強)。中國童鞋普遍不喜歡和遍地的三哥、黑哥和阿哥玩兒,瑞典人比較受歡迎。沒有太多的娛樂設施,當年我有個朋友從淘寶買了個卡拉OK機過來大家都能稀罕了小半年。交換生平日里基本上都是周遊歐洲列國,全日制碩士生只能在學期中和學期間休假的時間出去玩兒。春節的時候大家一起搞搞晚會,吃吃大餐,組織活動還得自己去拉贊助,使館一般只給斯京學校錢- 。- 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環境下比較適合三件事,燒烤(用燒烤爐的,便攜的,野外撿柴火的),做作業(尤其是學計算機的,儘是周末開會期末通宵),同/異性發展超越友誼的感情(中瑞或者中中)。

留學圈朋友的各奔東西依然是在傳統的畢業季。現在移民局給了留學生半年的找工作時間,大家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在畢設階段就找工作。理工科好找,尤其是技術性強的,不會瑞典語的一樣好找。不少同學是畢設在公司里做,然後留下來。碼農只要願意找沒有說找不到的,拿到面試機會就比較穩了,尤其是小公司。文科商科類的相對而言比較難留,語言是主要原因,不過也要看機會,通過人脈推薦或者瑞典男朋友留下來的也有的。另外申請讀博士呢也是一條路,現在也算工作了,四年拿永居(依然學生簽一年簽一次,但比工作簽證要容易拿永居,工作四年就拿是理想情況)。不過想申請讀博的同學一定要仔細思考自己的興趣,並擦亮眼睛看下編製和收入來源。在瑞典一般博士生算合同僱傭,4年或者5年,納入學校編製,所以並不是你願意讀就有職位可以給你讀的。以前很多基於獎學金(CSC的或者教授自己的)的博士生都是不上稅的,不上稅意味著沒有納入瑞典的社保系統,很多福利都沒有更別說申請永居了。 雖然Saco工會說現在這樣的shadow PhD candidates 越來越少,但是一定還是要注意。關於博士的申請,我已經在以前的問題里說的很詳細了,就不再說了。


閑來無事補充幾點:

  • 延雪平大學的中國學生人口密度也比較可觀,據說得益於他們國際招生處的中國籍負責人,不過學校規模相對較小,其中商學院比較受重視;
  • 在首都的留學生會有機會申請參觀諾貝爾獎頒獎禮,前兩年據說莫言老師還有去專門發表演講;
  • 往來於瑞典首都與芬蘭首都、瑞典首都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首都之間的Viking Line、Silja Line豪華游輪偶爾會有免費船票包自助早餐,留學生也可以申請,游輪上的免稅店同時也是本土居民囤煙囤酒囤雪茄囤化妝品的天堂;
  • 針對煙民留學生:香煙稅極高,一盒普通Marlboro在便利店零售價應該是超過了50 SEK;
  • 針對喜歡小酌一杯的留學生:除了啤酒和調味酒之外,其他酒精飲品都需要攜帶證明已成年的ID到專門的酒局購買,酒局周末開門時間非常短,如有聚餐、派對計劃則需提前囤貨;
  • 不論男女老少顏值高,身材好,孕婦健步走,奶爸滿街跑。


中國留學生圈子小。主要是因為瑞典還是比較小眾的留學國家,所以中國留學生數量少,我們專業二十多個人只有兩個中國人。

奇葩比例大。這個估計放眼全世界中國留學生圈子都適用。具體舉例的話參見微博上那幾個經常撕逼的幾個在瑞典的。


幾個朋友一起做了播客,沒事給大家聊聊北歐,尤其是瑞典,關於留學,我們正好有那麼一兩期,歡迎提建議:D

http://m.ximalaya.com/weizhubo/34962497


瑞典融入度相當低。個人建議去北美。

就商科:

SSE背景+作為瑞典人=所向披靡

SSE背景+流利瑞典語 = 混得開

SU背景+流利瑞典語= 還行

SSE背景 + 不會瑞典語 + 瘋狂投簡歷和面試 = 基本能拿到一個初創公司職位就很不錯了

SSE背景+不會瑞典語(也就是普通留學的華人)= 阿蘭達機場??直飛上海

SU+不會瑞典語 =我沒遇到過


華人留學圈的話個人感覺:人少,奇葩多 :)


估計自己申請來的多,找中介的少?跟國內親朋好友解釋最多的是我不是在瑞士讀,是瑞典。。。


華人少,太孤獨!奇葩多,三觀一致的確實都是摯友!冬天太長,壓抑的不行,恨不得馬上離開。春天又太美!


不了解斯京情況。南部lund的某人表示,中國人確實不多。因為城市小,大多數中國留學生還是有很多交流的機會,碰到和認識的也基本比較友好。平時大家各自上課,經常聚會(除了我)一起做中餐,出去旅遊什麼的的。奇葩(目前表示遇到過,還好吧大概),圈子是真不大。

生活方面基本比較簡單,喜歡大城市夜生活的請移步英美法。總體生活安靜悠閑,環境極好。其他購物消費學習情況各地略有不同。


人在斯京,大街上國人面孔相對歐洲主流國家較少,學校里中國籍學生還算多。但是和印度以及中東難民比,國人還是少。來這留學的,本以為花費少,沒想到到這了才發現確實少,沒花錢的地方。


瑞典留學的人相對歐洲其他熱門國家(英法意西德等等)要少很多 華人很少 幾乎沒有圈子 也沒有什麼炫富的人 選擇來北歐的人或多或少都是蠻有個性的人吧 或者說蠻有情懷

所以為數不多的華人中 奇葩會多一點 有的人可能來之前就奇葩了 但也有很多人是來之後奇葩的 氣候的影響可能是一部分 因為這邊的冬天確實比較難熬 夏天天黑的又太晚 另一部分是孤獨 孤獨對有的人來說可能會是不錯的體驗 我覺得我從中獲得了很多力量和思考 但有的人可能會陷入自己的怪圈中出不來 我在瑞典讀書時候的華人朋友不多 但聽聞了很多事情 說實話還是蠻心疼他們的 也覺得有必要成立一個心理諮詢小組什麼的

但瑞典這個國家這幾年確實不太安全 頻發暴力事件 不過這絕對是一個值得懷念的經歷吧 而且來北歐看看世界的另一個模樣 我就要回國了 希望回去之後會帶著這邊留給我的美好繼續開心


不論留學還是生活,不論國內還是國外,什麼樣的環境都是各有體會,冷暖自知吧?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真正想要融入的時候,才會感覺到當地真正的好與壞。瑞典人低調內斂但是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熱情善良;享受生活但是工作同樣勤奮。我覺得還是非常值得選擇的留學目的地。

順便,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博士申請經驗分享:知乎專欄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我們在瑞典留學

一群在瑞的碩士博士創辦的,致力於提供最新鮮的瑞典留學、就業、文化生活等乾貨滿滿的信息。


瑞典還是比較小眾的留學國家,去讀書的學生還是以碩士學生為主。按照瑞典高等教育局發布的2014/2015學年國際學生的數據,來自德國,法國的國際學生還是佔據多數,其次才是來著中國,芬蘭和美國的國際學生。

最為北歐留學最專業,最權威的北歐留學專家,北歐之星是北歐多所名校的中國合作機構, 其中合作中非常多的大學世界排名前200。

致力於幫助更多學生了解真實的瑞典,丹麥等北歐國家學生及生活,北歐之星作為校方代理機構,和中國國內多達60多個各地教育機構保持良好合作關係,給他們提供可靠項目和專業的申請支持。


在KKH交換,學校沒有中國留學生,深感孤單,並沒有找到什麼留學圈子。感覺華人多,但是留學生少吧?有組織的話求加入…


在2016暑假期間,瑞典即將開啟它迄今為止在研究科研上最大的投入項目–MAX IV實驗室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棒的是現在實驗室里所有的用電和燈光都已經就緒,」副校長Stacey Ristinmaa S?rensen說到,她是學校基礎設施的負責人和同步輻射物理專業的教授。

她還說將所有東西融合在一起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在整個過程中學校得到了來自全國上下的很大的支持。她非常期待MAX VI實驗室的開啟,也很開心瑞典的首相和瑞典國王屆時都會親自到場,這都說明這座實驗室是國家級的。

Stacey說「我們為MAX IV和參與工作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感到驕傲,」她自己也已經在研究工作中針對同步輻射工作多年,她與很多工作組都致力於推進該實驗室的開發和建成。

當她談到了所有在過程中參與進去的工作人員,其中包括投資人,例如Wallenbery基金組織;研究委員會,例如Vinnova,和一些其他高等教育大學,政府機構和地方機構等。

「這一路走來也不是都一帆風順的,但是重要的是我們的方向都是一致的。」

一年前,建築本身已經已經建成,擁有直線加速器、儲蓄環、辦公室和室外區域。工程開始於2010年,並且獲得了幾個關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獎項表彰。大約有200位工作人員目前在實驗室工作,一旦當它開始全面運作,那麼每年將可以接收2000位研究人員。

實驗室開啟的同時將有兩條光束線開始運作(NANOMAX和BioMAX),在秋季另外的三個實驗基地也將和大環連接,其中一個基地將和直線加速器連接。等全部完成,MAX VI將有25條光束線。

「新的用於大儲蓄環的光束線目前正在進行中,下一步將是開始將小環和一些已有的設備進行連接。」

人們對於MAX IV寄予厚望,因為單單這些加速器和工程建設就花費了30億瑞典克朗。Stacey Ristinmaa S?rensen 希望能看到至少等同於這些前期投入的相同的產出。

「需要牢記的是,這關係到最基本的研究。這不僅是研究人員坐在實驗里發現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辦法,更多是一些新的視角和模式可以最終將帶領我們發現解決方案。」

考慮到基礎研究確實有一定作用,她提到關於激光的發現,在最初研究學者並不清楚激光究竟可以用來做什麼,但是就現在來看,它的運用不可替代,從商品的二維碼掃描到在醫學領域的運用。

人們同樣非常期待MAX VI和ESS之間的協同效果,後者將在2020年建成。兩大大型設備一起關注於材料研究。

「雖然ESS是歐洲範圍內的工程,我們不屬於它們的決策範圍之中。但是很顯然我們希望MAX VI可以為之後ESS的介入工作鋪墊一個好的基礎。」


推薦閱讀:

瑞典讀研?獎學金都有哪些?
在斯德哥爾摩大學是怎樣一種就讀體驗?
如何評價 Kent 這個樂隊?
為什麼瑞典的軍事技術那麼強?

TAG:出國 | 留學 | 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