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好奇諸如王陽明,莊子這種做到知行和一,無欲無求境界的人後來還活著有何意義,人不都在矛盾中才能成長的?
這個問題有兩個誤區。
第一,將活著的意義和活著的意思混淆。這大概在討論所有意義的時候最常見的一個謬誤,比如:為部落為我可愛的女兒
為心愛的物理為女神為揚名立萬..........諸如此類能帶給你幸福感、榮譽感等任何感覺的東西都是意思,不是意義。還有在矛盾中成長,也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不是意義。所以題主,你其實問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但顯然跟你的初衷沒有關係。第二,將意思的範圍無限縮小。
題主提到的兩個人,莊子和王陽明,大概是古今往來少有幾個在【活著的意義】上能給出讓人比較滿意的答案的人,所以如果按照你問題的字面,那簡直沒法回答。那他們活著有沒有意思呢?
王陽明就不說了,官也做過,馬也騎過,學也講過,這種活法還沒意思就沒天理了。莊子這個人,說得離譜點,差不多已經是「半仙之體」,以世俗的「活著的意思」去衡量他,那簡直是侮辱了他。就像一個小孩覺得玩紙飛機有意思,但對大人而言,開飛機才有意思。對於小孩來說,不喜歡玩紙飛機,其實就是一種無欲無求。1.活著與死去是一樣的,而死去終將到來。那現在為什麼不活著?
莊子明顯不覺得自己與一塊石頭一截草木有什麼大區別,也不覺得死與活有什麼大區別,這都只是這一大世界固有存在的東西而已。至少,一塊石頭不會自己去尋死。那麼,自己早早結束自己的生命顯然不合理。死亡總會到來了,而現在,自然讓我活著。那麼,我現在就好好活,到該死的時候,就安靜的死去。2.存在本身已經可以作為一種活著的意義了。
常有人想到宇宙廣漠,四方天宇古往今來,如此尺度下自己的存在與作為是如此渺小無力,於是認為自己沒有存在意義,甚至人類本身也沒有意義。但我們看莊子的想法,他在《逍遙遊》里寫那個朽櫟樹,寫見不到四季的小蟲。樹相對於人、人相對於蟲,都更加恆久強大。這裡面有一種一花一世界的思想,即: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宇宙,或許也不過是一粒原子;而我們自己,可能也是體量無比龐大的世界。你在覺得自己與宇宙對比渺小無意義的時候,是在認為宇宙的存在有意義;可如果你自己也是一個世界,那為什麼你會認為自己的存在沒有意義呢?那麼,活著的意義存在,而我也沒到應該去死的時候,我為什麼要死?3.他們對這個世界無所謂,只是個過客。
從他們的著述、被記載的行為來說,他們顯然對這個世界無欲無求無所謂,無論在他們看來這個世界是好是壞、是否可以著手修正。他們對這個世界沒有心,所以不想去做什麼。他們很明顯更關注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世界,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是自私的。但我們還是回到宇宙的視角。無論自己的存在相對於世界是否有意義,在宇宙的時間空間尺度上,自己對世界行動之徒勞無意義都不會改變。或許你能留下個名作思想流傳後世千載,但過個二十萬年,連人類還存在與否都不知道。這就是無意義。所以,或許他們留下了什麼思想什麼啟迪或許沒有,但當初他們做出這種行動的時候,是無所謂的。或許哪天高興了,寫了本書;哪天不高興,就把書撕了。與活著與死去的問題一樣,既然兩者沒有區別,那我的思想流傳下去與沒有流傳,又有什麼區別?無所謂的。所以,我活著、思考問題,只是因為我自己而已。我不關心世界怎樣。但既然我生在這世上了,看一看路上的風景也是不錯的。但也就是隨心意看一看,至多給一點評。我就是一過客,沒打算在這世界上做什麼。所以,就是這樣:他們的思考與新的成長只與自己有關,與這大世界無關;他們覺得自己的存在有意義;他們不懼怕死去。人活一世有何意義?最終化為一把黃土重回大地。人生無非是個折騰。人活在世不過每日三餐,廣廈千萬夜眠不過六尺……
先賢對之後人的意義在於三立,立功、立德、立言,讓後人折騰起來有個譜,不至於逆天而為。
看似無欲無求,實則有追求,只是在當下我們被物質表象蒙蔽,無法理解而已。先人求心,今人求物。勿以今之『生活的意義』唐突了古人。錯!
這些人並不是無欲無求,而是很少有凡人眼中的欲求。
你若問王陽明或是莊子想不想要一個和他相同檔次的人做朋友,聊天喝茶,他們肯定是願意的,並可能是求之不得的——只不過世人無法滿足他們罷了,求了也沒有用,於是就顯得」無欲無求「了。
人的確是在矛盾中成長,而足夠成熟的標誌就是把儘可能多的矛盾給統一起來。但人並不能為了矛盾而矛盾。
如果到了上帝級別的無欲無求了,那麼活著和死了也就沒有區別。不過放心,人是永遠做不到這一點的。他們自會有他們所追求、所想要的,也許是品茶評棋,也許是談經論道,也許跟我們一樣是真知、是家和、是業興,他們會在其中找到樂趣、找到滿足。
看破一切之後,只是更加的了解自己,了解人生,了解世界,更加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會再去做一些無意義的事。 而此時,活著便是因為尚有所眷戀,有所期待,是因為他們喜歡,是因為愛。——————————————————
補充:這是道家的觀點,從道家理論來說:
他們滅的是個人的私慾,如對功名利祿等的追求。但天欲不滅,順應天欲即是順應自然,天人合一之後天欲即是人慾,人道即是天道,人生不再受限,得到解脫成為最大的自我。此後所做一切可以無異於常人,也可以異於常人,所謂大道隱於市即是如此,只是做事的理由和目的不存在了,或者可以說更純粹了。搞不懂王陽明和莊子怎麼歸為一類了,「知行合一」怎麼又跟「無欲無求」歸為一類了。
莊子所闡述的「天人合一」倒是跟「知行合一」是一回事。首先是學派傳承,王陽明年輕時雖然受到道家的影響,但其學說終究不離儒學本質。
而莊子屬於道家,繼承和發展了老聃的"道法自然"的觀點。道教本身是以《易經》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而《易經》講的就是陰陽之間的矛盾(對立統一)、互根(互相依存)、消長(此消彼長)、轉化。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又是個什麼東西,簡單的來說,就是在認識上了解事物的變化規律,在行動上順應這個規律。把認識和行動統一起來,清楚、明白、懂得、做到。
可知行合一併沒有無欲無求的意思,王陽明的學說里也沒有明確的提出要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莊子的生死觀
《大宗師》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
知道哪些是自然的造化,知道哪些是人的本領,就達到了認識事物的極點。
知道自然的造化,是懂得事物出於自然;了解人的本領,是用自己所通曉的知識哺育、薰陶自己所未知的知識,使自己享盡自然壽命而不至於中途死亡,這恐怕是智力對事物認識的最高境界了。古時候的「真人」,睡覺時不做夢,醒來時不憂愁,飲食不求甘美,呼吸時氣息深沉。「真人」呼吸憑藉的是著地的腳根,而普通人呼吸靠的只是喉嚨。議論被人屈服時,言語在喉前吞吐就像哇哇地曼語。凡是嗜好和慾望太深的人,他們天生的智慧也就很淺薄。
古時候的「真人」,不懂得喜悅生存,不知道厭惡死亡;出生不欣喜,入死不拒絕;無拘無束地去,自由自在地來罷了。不忘記自己從哪兒來,也不尋求自己的歸宿,承受什麼際遇都歡歡喜喜,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這就叫做不用心智去損害大道,也不用人的本領去幫助自然。這就叫「真人」。人的死生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猶如晝夜交替那樣永恆地變化著,是自然的規律。許多事是人所不能干預的,這都是事物自身變化的實情。
這裡莊子雖然沒有明確指出說生的意義,但莊子是提倡順其自然,終其天年的。
莊子在精神上追求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是很明確的
《刻意》里有故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天道》里有
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也是層次漸進的。
首先認識到事物本來變化的規律,明白這個規律是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然後才是順應規律,無欲無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
反對,他們就是無欲無求。
生和死既然是一樣的,又為何執著於生,為何執著於死?有一種說法是,道可以被感受但不能被認知,很值得我們思考,莊子也曾表達過類似的意思,莊子認為語言和文字是不足以表達思想的,語言是很有限的東西。
我們依靠經驗去定義分類事物,藉助語言體系構建知識網路,然後藉助知識網路去認知,去邏輯推理,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所以莊子說我們沒有可以確定的依靠,所有的事物都是變化的,道是不可被認識的,所以莊子說要順應,也只能順應。 至於天人合一,天地與我並生,宇宙與我為一,這裡有一個思辨,我和世界的關係,類似與光和影,沒有我,則這個世界對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反之亦然。那麼即便是從純邏輯上,也可以證明,宇宙和我是一個整體的,我就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也是我的一部分。 中間有很多我自己的不成熟的觀點,歡迎指正。以上或以下所有回答的人中,沒有一個真正知道什麼是知行合一、無欲無求,這麼講是出於專業的角度發表的評論,是非常客觀的:黑人是真的黑,不管你服不服,這是不必商量的事情。
誰都知道,一群處女在類似蒼井空這種實踐大拿面前炫耀做愛做的事情是非常不明智的,自己沒有親身體驗過的快感,絕逼是憑自己的經驗加想像得來的文字描寫。
回歸主題,在另一個回答中我這樣寫過:
『欲無欲』可以解釋成:欲追求達成無欲的境界。追求『無欲』是一種慾望。『無欲』是對聖人所處狀態的一種描述,不等同於所描述的語言。這是真實的證悟。
這裡有遞進邏輯的關係,即使這樣,我也認為沒有必要講述想吃豬肉與得到豬肉的過程,我們直接進入話題,講講豬肉的味道。
王守仁與莊子根本不是一個檔次上的人物,無論寫作水平、想像能力還是境界悟性……這些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像莊子這麼拉風的男人,死個老婆都死得那麼與眾不同,見古於今不落人後,作為晚輩難免亞力山大單身至今。
問題中『』無欲無求境界的人後來還活著有何意義 『』,這一問真是好極了,分開幾部分來說:
1.假設存在著無欲無求的境界
2.進入無欲無求的境界3.在這種境界中、活著的意義第2點是多數人所缺失的經驗值,除了睡覺。睡覺無夢的人無欲無求後來還活著有何意義?我笑了。
看過神鵰俠侶的人都知道小說中有一個地方,是道教王重陽曾住過的,叫活死人墓。之所以叫作活死人墓,是因為道家修行途中有一個關卡,叫作活死人關。這個活死人關就是悟道進入無欲無求之後經歷的一層境界——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道教的高道這樣講述活死人關:生不生,死不死的知道自己活著,卻因為明白了生命的本源而覺得沒意思,所以把自己當死人。但同時又明白死了也一樣沒意思。所以不死不活。過了這段才不得不回來做眾生啊。
看見了宇宙生命的真相,這是非常「殘忍」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思想存在著卻失去了思考的動力、轉念即逝;
絕望的情緒洋溢不可抑止卻連絕望的生起都毫無力氣;萬念俱灰,卻連萬念俱灰的概念都不曾浮現過。任何東西進不來,任何東西也出不去。活死人關過後才是真正的殘酷開始,作為一個人的任何慾望、任何情緒的出現,最後都要、也必然看得清清楚楚,不為所動。你可以去做你要做的事情,你想做的事情,但事實上你卻不會得到任何情感觸動,快樂的悲傷的痛苦的……這些情緒都會有,但已經不再與你有任何關係。
無欲無求的狀態體現於行為上,已經沒有區別,這叫知行合一。
像上面所說,『無欲無求』是所處狀態的一種描述,不等同於所描述的文字。你有經歷過或將繼續經歷下去嗎? 如果你用現代唯物的科學觀點去推測人類不可能存在無欲無求的境界,那麼我不得不承認你站在你的角度是對的,而你卻也間接的否認,在個體可複製的經驗中,存在著流傳千古理性或不理性進入無欲無求的所有方法。拋開固化的觀點在矛與盾之間掌握一種平衡,以至終於統一在一起不再有任何疑惑。
你就是仙了。這個問題是偽命題,是時代的誤區。
我來講講我的理解。
-------------------------------------------------------------------------------------------------------有兩個問題非常難以解答
1.如果我們知道了做事的道理,為什麼往往難以做到?2.如果按照莊子和王陽明所講,要把知道和行動統一起來,為什麼造成我們理解他們是無欲無求的,難道真是虛無?這就是題主的疑問,很難做到,而且做到也沒意義,陷入虛無的境地。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陰陽?我的傳統理解的陰陽觀是什麼?
很多人說,陰陽就好比是矛盾的正反對立統一,陰是反,陽是正!是吧,可我不這樣看。矛盾是什麼?西方哲學包括我們現代中國人接受的馬克思主義,大談特談矛盾,而且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認識就是用矛盾這樣的知識框架來理解。我理解的陰陽是什麼?陰陽既非對立,也非統一!陰陽是一個東西。這個在理解上是有難度的,因為矛盾觀念深入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它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我試著來分析一下,這個既非對立又非統一的陰陽的含義。中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是把所有事物理解為一個變化不定的過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是古人對於事物的解釋,他的解釋是從過程來解讀事物的,但一旦你問,這個一是什麼?一由於什麼原因生了二?那就是翻遍典籍,沒有一個人明確告訴你為什麼。是不是很奇怪?再看"知行合一",我們理解的是知道怎麼做,做的時候按照知道的道理去做就行了。這不是廢話嗎?這還用說!但恰恰奇怪的不是它是一句廢話,而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我們竟然做不好,甚至做不到,這才是奇怪最大的地方!
我們來檢討一下,這句話道理簡單但難做,而且不知道怎麼做?
我們試著跳出既定思維的圈子,這樣問一問:是不是我們對知行合一這句話理解有誤,從而造成我們邏輯上的和行為上的宕機。大膽疑問,小心求證。先來看合,解釋就是調和。
既然是調和,那就是有兩個不一樣的東西才加以調和。我們這樣假設:知和行不是一樣的做法。也就是說,知道歸知道,行的時候不是按照知道的去做。估計有朋友開始罵上了。。。。。請接著看,我來小心求證。
為了解決二者的衝突,我們仔細想想。
知,是什麼層面的事?宏觀行了?微觀那麼宏觀的道理能解決每一個微觀的實際問題嗎?答案肯定不。
要不然我們把書本的宏觀經濟學知識掌握好,這次股市我們都知道買哪個股,賺得不亦樂乎!對吧,可是了,股市讓多少人血本無歸啊。什麼導致宏觀在微觀的失效?
事物的不穩定性和不可預測性!
中國傳統從過程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很容易也很早就看到事物的這種不完全穩定和不可以預測性。"世事無常"。。。。很多人都知道這句古訓,還有很多啦,自己去想。
這就導致了我們產生虛無的觀念,既然事物無法把握,那還把握思考他們幹什麼,所以閑雲野鶴就好啦,做任何事都沒意義,自殺吧。
如果王陽明也是這樣認為,那他為什麼著書立說,因為他費這個勁,不會有任何結果。
假如我們給知和行規定不一樣的作用和做法,那就可以試圖解釋他們想一套做另一套了。
古人這樣認為:雖然世事無常,但人活一世,定要有所作為。怎麼作為?
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每一件踏踏實實的小事!讀好當前的一本書,做好當前的一件事。人生得而充實,才不去管這事到底能不能對後世有所絕對影響的。事要認真做,但不問為什麼做!
因為有世事無常這個道理在,杜絕了我們追求絕對意義。這是古人與現代人和西方人最大的差別。因為我們這個時代變化了,這個道理和心態不存了。一個事情是好是壞,我們個人把握不住,能把握的就是去做他,然後由歷史去選擇他。還有通過多做事,給歷史提供更多地可能性,當然這一點需要說明是社會宏觀的多樣可能性。我們回頭檢討歷史進程,越是多樣學說共存的時代越是大家輩出。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知道外聖內王這個詞,這是君主治國之法。宏觀層面理解事物的無為,微觀勵精圖治,認真對待每一件治國方略。以萬變來應付時代的萬變。易經裡面說不易和變易,變易就是事物千變萬化,不易是指事物千變萬化的這個道理不變,叫不易。所以古人說不變應萬變,不是指不動,而是要有宏觀層面的萬變的理解而面對微觀一個一個事情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來見招拆招解決它。
我們來看這個例子
知乎上常有朋友問這樣的問題,×××怎麼學?怎麼才能學好×××?這時,有朋友答道:要想學好×××,多看書。
有的答道:要多開眼界 有的答道:要有時間專研,生活得無憂,還得有個懂你的女朋友(男朋友)。。。。。。。。。。。。。。。。各種解答,你作為問題者一看,暈了。
你開始就迷糊了,哪一個才是正確答案。太糾結了!我要說的是這些都是正確答案,因為所謂正確答案是經由實踐檢驗的,這些答案都是各位朋友在自己的情況處境下檢驗總結出來的。
但問題來了,別人的答案是建立在他的個人情景之下的,每一個人面對的情況都不一樣,你想硬套別人的方法,那都是枉然!這是沒有理解事物不確定不可預測性造成的誤會。唯一的,就是理解每一個事物的當前特殊性,認真分析當下自己學習×××的條件,動機,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從自己最有利的當前條件入手。比如你有錢,就去考察多看看世界;比如你有時間沒錢,就多讀讀書深入思考;你連時間都沒有,就通過周圍的朋友同事結成討論組,利用共處時間去討論共同學習;假如你連同事和朋友都沒有,就來知乎吧,這裡很多共同理想的人可以結成在一起。
總而言之,根據實際情況做最有利的事,就是"行"的態度。
刻舟求劍的思維是需要理清和檢討的。-------------------------------------------------------------------------------------------
綜上所述,陰陽是一個東西,是古人對事物千變萬化的規律做出的一個簡化的版本。那麼千變萬化的事物就是理解為一,陰陽指宏觀微觀變化的不同角度的符號,萬物負陰而抱陽,指得是事物理解要宏觀微觀調和起來,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要求。這調和不是說知和行調和成一樣的東西,而是讓知和行的不一樣,起到宏觀微觀能千變萬化的效力來適應千變萬化的現實。至於如何調和變化,這個就是另一個問題了,有機會再談。知行合一,宏觀有認識,微觀有確實得當的行為(這種行為不由宏觀價值來判斷,因為根本無法判斷,想想股市的例子)。二者共同合力,才可能有所得益。
以上
-----------------------------------
非常抱歉,估計很多朋友發暈了!其實我是有感而發,語言組織有問題。因為這個區別很小,但意義很大。我重讀自己以上所文,覺得沒講清楚。我再試圖說簡單一點吧。知,是對世界變化不定的一種認識判斷。這是一種認識。
行,是以這種認識為基礎來認識當前事物,但做的具體行為方式是依據當前的條件為最優化的價值來指導行為。而不是說以世界變化不定的這種認識作為價值判斷來指導行為。因為以世事無常為價值判斷來指導具體行為,那任何行為就都陷入虛無。這也是題主提出這個問題的思維邏輯起點。
知為行提供了選擇任何手段方式來做實際事情的條件基礎。
假設這個知,是事物有某種特定規律,我們常說的一定有高峰低谷,這在短的時期內是有效的,但一旦拉長時間軸,從歷史的長河去考察,所謂的某個特定的高峰低谷將不復存在,因為有更高或更低。這是相對論的道理,只是相對高和低,而不是絕對。因此,當這種界定是相對的,那就無有所謂的絕對判斷。這事一定會是好或壞。
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老子這句話說的很明白了。既然按照知的宏觀認識無法直接指導微觀的具體行為,那我們只能靠對當下實際情況來判斷做事。這就是實事求是的精神,不管你說這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有用就行。如果還在爭論是姓資姓社,那任何事情都無法開展,再說了,姓資姓社這個判斷到底客觀不客觀,私有制一定就是資本主義?我想這是荒謬的說法,因為私有制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都存在它,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但我想這個說法也不同於西方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
西方的功利實用主義是從古典形而上學的崩潰脫離出來的一種認識論,認為世界是功利實用的本質,所以行為也應該功利實用。而我們中國還是認為世界是變化不定的,非功利的認識,但具體行為得最優化,這僅僅只是方法論,而不是西方具有本體性質的認識論。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習慣了西方的思維,認為一個事情既然這樣認識他,就應該這樣去做。把宏觀和微觀統一起來,你看宏觀經濟學是他們搞得,微觀經濟學也是他們搞得,為什麼中國沒搞?就是因為中國認為宏觀微觀二者是不可分離的合一,所以從學理上是不會分開對待的。你談知,必言行,言行必談知。
中國傳統書法裡面寫筆劃,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就是說寫橫畫,先往左邊走一點再回過來往右寫,這才是一橫,豎也是一樣。寫過書法的朋友應該懂,沒寫過的可能就會說:這不是腦子有毛病嗎?!多此一舉,是吧
如果你能體會中國傳統裡面的認識,你就懂得,橫畫既左既右,豎畫既上既下,這才是這根線條的全部面貌,世界的道理蘊含在這一筆一畫之中。中國的每筆每畫都體現了傳統的這種認識。既如此這般,我們中國的傳統藝術的具體行為在彰顯這種認識,也就是排除實用的非功利的藝術形式。通過藝術來體會這種傳統世界觀,而不是通過藝術來讓你體會感官刺激的美。所以中國傳統藝術不追求視覺的真實,我們沒有立體透視,沒有光學的色彩,沒有積極的追求畫得像不像,我們只追求藝術是否蘊含這種世界的最高認識。
古典傳統畫論裡面幾乎不談這個東西美不美,只談格與品。能品,逸品,妙品,神品,這些概念都是在對應你是否體現出傳統世界觀的深淺高低程度,而不是美的丑的來概定。很忐忑,不知我說清沒有。
再以上
謝謝各位耐心看完。握爪。人家只是不嚮往世俗界的東西而已…並不是無欲無求,況且求知慾算不算欲呢…即使不推測心理,從莊子周遊列國兜兜轉轉就可以知道其實是有目的的…
誰說這二位爺是無欲無求?他們和常人一個樣兒,沒事兒找點兒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情玩,在這無遠弗屆的世界中活的可別那麼無聊。
那為毛能給大家造成無欲無求的假象呢?? 答:因為他們玩的東西不好理解,大家離得遠看不清,以為他們木有的玩╮(╯▽╰)╭,其實他們玩的開心著呢~。
那為毛大家又覺得這倆大仙兒高大上?? 答:首先他們玩的比較小眾,大家不明覺厲。其次,簡約就是美,他們玩的專一且專註,玩的很有美感。最後,他們玩的傢伙可難的很,能抓起來耍兩下子的人通常都有兩把刷子,大家來看呀,徒弟這麼多牛逼人物,師傅肯定差不了。
所以從「玩」這個角度一看,這聖人豈不是離我們近些了。人,誕生在玩法無比豐富的世界,不論鹹魚,所有人到死都是貪玩的孩子,在寬闊的家裡尋找自己喜歡的玩具。一旦撿到,屁顛屁顛拿起來玩兒,愛不釋手,生怕被搶了去。
大多數孩子愛好廣泛,愛美食,愛美女,愛美景,愛被誇講,愛萬眾矚目,愛自己孩子。這些個熊孩子用自己不大的小肚兜,吃力的試著裝下一個又一個的玩具。他們也時常奶聲奶氣的相互交流,「美食和美女是最好玩的玩具了,誰不搶誰傻瓜。」「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哦,小錢錢可以搞來好多好玩具,大家趕緊快來挖呀。」
而有些玩具並不能吸引大多數小朋友,他們滿足一些小鬼的個性化需求:交響樂,小蘋果,電腦遊戲,購物逛街,動漫,電影,單反,科幻,藝術創作,殺人放火,餃子,嫂子,抽煙,喝酒,燙頭,嫖一發,賭一把,匡正道,衛國家,皮鞭蠟燭,情史劉明,等等等等,數不勝數。他們各個身懷異寶——「哥哥,你看我玩的這個可好了,好吃不如餃子」,「你們甜粽子黨玩的什麼鬼,咸粽子怎麼可能敗給……咳咳,笨蛋笨蛋笨蛋!」 小朋友們時而合作友愛,時而撕逼戳鼻孔。追求這些鬼東西的小鬼們演繹出豐富多彩的歷史,現在與未來。
按理說,這麼豐富的玩具,琳琅滿目,哪個孩子能不在裡面流連忘返,樂不思蜀。可偏偏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不~有些孩子要麼是天生不感冒,要麼是後天玩膩了,或是好不容易有興趣的,居然夠不到!!!總之人生要走向灰暗了!!!怎麼辦?!
——兩條路,一是咱換個地方玩,找個電插頭或是大高樓,碰碰運氣,說不定就穿越了。二是再找找,看看能不能鬧出個新鮮的幺蛾子。
這不,有人看到小庄和小王無欲無求,頓時覺得自己幸福很多,還奇怪,說這廝怎麼還不去重新投個胎?
但真相是殘酷的,在天光晦暗的角落裡,他們分別搞出了屬於自己的、神秘的、華麗的「超級幺蛾子」,玩的比路人甲不知爽到哪裡去了,而不明真相的小群眾們圖樣圖森破,仍然被蒙在鼓裡,百思不得其解——這傢伙玩什麼呢這麼囂張?
小王是個開朗的小孩,可是在他還是個「小小孩」時,就發現自己有些玩具夠不到,比如「蕩平北寇,功載史冊」什麼的。呀,算了,不給我玩這個,我玩個別的,比如————當聖人好不好!!!霸氣一漏頓時驚的周圍小孩嚇出屁來。
但是說著容易做著難,小王這兒搞搞那搞搞,有時就端著個竹子格一發,比熊貓攥的都緊。可是天不佑德,他漸漸出現在一個窮鄉僻壤,跟瘴氣方言等小怪獸作起了殊死鬥爭。鬥爭中,他漸漸將自己早年遊學得來的儒釋道三大神功以及到處格來格去格出來的「格物致知真氣」融會貫通,在龍場奇功初成,創造了「心學」這個玩具,遂愛不釋手,把這口鐵棍耍的風生水起。
在他抄起傢伙行走天下後,江湖上漸漸流傳起了他的傳說待續以前看余秋雨的一本書(好像是《何謂文化》還是《行者無疆》來著,只看過這兩本),上面有一段話,大概是這樣的: (一堆正能量的形容詞,沒記...)......這些美好的辭彙,大多是古代思想家對人們的教誨和宣示,並不能說明大家已投之於實踐。有一些,恰是古代思想家看到大家沒做到,才提出這種訓誡......
當然,他在書中討論的並不是這個問題,這裡借他的話一用。我想,莊子這些聖人也不一定做到無欲無求,只是他們自己有這樣的一個方向,或者說感悟,然後著書立說,把這樣的想法傳承下來,而他們自己,也朝著這樣的一個方向走而已。
現在好像很多人在批判各種心靈雞湯。我覺得這些雞湯也是這樣,寫的人可能在某一個時刻有這樣的想法和覺悟。不過他的理論是否能夠實踐,這不一定;而且他是否能夠堅持按照他說的去做,這個更不好說了。
而莊子等人是否真的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呢?這個不能確定地說是,不過想必清心寡欲是能做到的。畢竟有這樣的想法,並且能夠系統地總結出一門學說,絕對是深入思考並實踐過的。
回到問題,我們假設他已經如你所說地無欲無求了,也並不代表他們心裡就沒有矛盾了。比方說,他們可能會糾結自己的無欲無求是否正確;也可能會糾結生命的意義......
(ps.以上一段純屬假設+胡亂猜測。畢竟沒見過無欲無求的真人,自己也沒到那境界,不知道他們的想法是怎樣的。)至於最後關於矛盾的那裡,不懂這方面的,不過也說說自己的見解哈...無欲無求,我理解為,沒有得到的慾望,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具體的事物。但是沒有了慾望就沒有矛盾嗎?矛盾不是事實存在的嗎?怎麼可能因為個人沒有慾望而消失。不在乎這些矛盾的影響不代表不去思考......吧
總而言之,按照我的觀點
無欲無求的人是否存在?我相信有。無欲無求的人活著有什麼意義?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不好說。無欲無求的人是否有矛盾?有。pps.學生一個,非常不專業。如果在邏輯上有問題的話非常歡迎反駁......另,個人認為這種人文類的問題,樓主有自己看法就夠,我的回答是僅供參考哈...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個人角度看題主的用意 並不是特指兩個人,而是指這種狀態(世上鮮少有人能達成的狀態)我現在想到的是他們的無欲無求 是指任何能滿足人的自尊快樂虛榮與否的物質或精神(包括名利情等) 他們已經超脫於這些 立於世。如果說為什麼活著,這個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我個人大膽揣測下可能無限接近人之理性外的力量和規律原諒我目前的認知只能考慮到這個層次。
這個問題我2年後再來回答一次顯然你認為的意義和他們追求的意義不同。
人家自己沒這麼說過 被代表了 此無欲無求卻正是大求。言語道斷,還是不說的好。
最起碼他們都有一個想讓別人接受並理解自己思想的這個欲,不然說它幹嘛。。。
誰說他們活著沒意義,不是在這給我們增加知識量么?就像那張圖,馬克思在寫東西,恩格斯問:「你在寫什麼?」馬克思:「不知道,反正又不是我背......」
王守仁明確了「知行合一」的理論。誰也不敢說自己做到了知行合一,包括王守仁自己。知行合一是一種處理知與行的關係的哲學理論。我們普通人可以將它當作一種生活的追求。 至於莊周嘛,建議您仔細讀一下《莊子·內篇》。他主張齊生死、等禍福,消除是與非、美與丑、善與惡、大與小等一切相對概念的分別,來破除心中之執——從而獲得心靈的自由,即逍遙。那麼知與行在他看來自然是沒有分別了。
所以啊,你不過是你,我不過是我,而不是莊子和王陽明
王陽明,莊子,只是比更多人更趨近於知行合一的狀態,絕對的知行合一是不可能的。知是連續的無窮的,是環狀的;行是離散的,有窮的,是線狀的。知行合一,是讓線狀的,離散的行為和環狀的連續的知識軌跡(道?法?自然?)趨於一致,就是用線畫圓。所以問題就轉化為離散如何與連續保持一致,有窮如何表徵無窮,王陽明給的方法論是心法,用心來協調知行的矛盾,可是心是否連續可控?問題仍然可轉化為是否存在一定的規律用來表徵離散與連續的絕對擬合,來描述有窮和無窮之間的正確轉化?實際上,數學裡的極限思維和微積分思想已經足夠處理我們生活中的這類問題了,大數定律告訴我們三十以上的樣本即為大樣本,理論上已經趨於無窮,一個正方形切掉四個頂角的上半部分,切三十次,已經可以稱之為圓了,一件事無論成功的概率多小,堅持做三十次,理論上至少能成功一次。如果想徹底逼近無窮,增大樣本量就可以了,在計算機出現以前無限增大樣本量似乎天方夜談,但是計算機出現以後,便不是不可能了,這就是大數據思維。所以,王陽明,莊子,是以一種極限的思維,無限趨近於知行合一,但是如果用整個生命來踐行,也許真正徹底完全做到了知行合一的時候,也就是在離世的那一刻吧。
推薦閱讀:
※induction 和 abduction 的區別是什麼?
※「沒有一句話是絕對的」這句話對嗎?
※如何肯定世界上其他人是有「自我意識」的,是和自己一樣的「人」?
※人們為什麼更願意相信弱勢群體是正義的而不會理性地看待問題或事件?
※學習哲學有沒有用?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