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知識就是力量,為什麼中國知識分子在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間都被動於權力?

在封建時代受制於科舉,在文革期間遭受打擊,只在民國和當下相對好一些。


知識是推動整個世界前進和發展的力量,不是顛覆社會的力量。


我覺得樓主問這個問題,是因為你可能對中國的歷史解讀有誤。

我先問兩個個問題,你覺得什麼叫做統治?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統治階級是什麼呢?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的中國,一直是由士人階級統治。雖然有少數時期有超人出現,但大部分時間內,士人階層即文官官僚制度的主體一直是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會有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歷史上的各種大帝,各種人皇,而忽略了這三千年來的真實發展軌跡,這叫做倖存者偏差。

在歷史書上,這叫做相權與皇權之爭。文官制度發展到極端,就是英國的文官內閣制度。皇權發展到極端,就是奴隸主。

你可以看到,世界沒有回到奴隸社會不是嗎?世界就是這個樣子,中國的知識分子,歷朝歷代,都是中國的主流統治者。最典型的例子是明朝的正德皇帝和崇禎皇帝,正德當木匠不理內閣,國家好好的;崇禎勵精圖治,發憤圖強,把大明江山圖沒了。即使是滿清想盡辦法收回相權,最後不也撐住設立了內閣么。

原因也很簡單啊:中國不是梵蒂岡,皇帝一個人能管的過來什麼?


說的好像中國兩千多年都是只知道打仗打獵搶女人的武夫和念經吃素誇上帝的僧侶在統治國家一樣。

在歐洲,文官統治要等工業革命以後,之前都是貴族和教士胡七八搞,不然你以為哪兒來的法國大革命?而中國早在隋唐就開始了科舉取布衣,之後一直都是文官士族統治,壓制武將,至於僧侶治國更是另一個次元的事。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看,中國式的知識分子治國有力地維持了幾千年來世俗化的中央集權官僚體系,不然現在的中國就跟印度一樣,印度還得靠英國送來文官制度,而中國從古到今從未缺過廣泛、強大、國族歸屬感極強的士人階層,即使建國後至今,中國的統治階層仍主要是由知識分子構成。


很顯然,卸下武裝的知識分子只是蠻族征服者點綴的裝飾品,只有尚武的貴族才能保一方平安。這就是歐洲和遠東不同的路徑。


有些國家的知識分子留下來的有國富論,三權分立,契約精神,火藥,燧發搶,手動步槍,馬克沁機槍,堅船利炮,原子彈........但是貴國的知識分子留下的卻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裹腳,花前月下,流水人家.......誰的力量大一目了然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印象,因為讀書人並不是一直受制於權力。

看看海外的中國研究論文或專著就能發現,中國文明被稱為學者型文明,也就是說知識分子掌握了國家的真正大權。這一點曾經被西方羨慕的不得了,認為就是柏拉圖《理想國》里的「哲學王」。畢竟普遍說來,能掌握權力的都是軍人、貴族、教士等等擁有力量的群體。

具體說來,先秦是貴族社會,秦與漢前期是軍功晉陞,自漢武帝開始重用文人,統一思想。漢中後期一直到唐中期看似回到貴族社會,但在貴族內部的卻有著重要的評價標準「家學」,大族內部都會要求子弟能夠好好繼承家學,來獲得最好的官場起點:著作郎。

中唐之後,科舉制度漸漸成形,知識分子中貴族的那一面也基本消失。不論出身(賤籍除外),考上了就是官員,整個官僚體系都建立在讀書人的基礎上,包括皇權、軍權都需要與儒家的讀書人合作才能獲得支持。這一直延續到清末。

清末以後,中央權力崩潰,軍權和軍人興起,加上科舉考試廢除,讀書人變成了邊緣人,只有作為革命家這類的投機分子,或是與政權合作為主流意識形態背書,讀書人才能獲得地位。這其實非常像秦漢時期。。。

但是,題目的觀點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並沒有錯,因為實質上讀書人從來都沒有從權力下獲得自由。黃仁宇《萬曆十五年》一語驚醒夢中人,讀書人是依靠把自己洗腦成與意識形態一致來獲得權力的鑰匙,又用官場規則不斷往上爬。科舉體制已經異化了讀書人,最終腐化所有中國人的意志。

真正的學術自由反而會出現在春秋戰國與六朝這種貴族社會,而不是鄙視知識的軍事獨裁,或是自我吹捧的惟有讀書高。

現代社會則是商業的社會,人們出賣自己的技能生存,讀書人則從事自由的學術研究,出賣具有力量的知識。或許只有此時,讀書人才最接近自由。


知識就是力量不代表知識分子力氣比別人大


那是培根--一個洋人說的。中國知識分子,一向講究的是:學而優則仕。

所以,你說這可能是偽命題:中國知識分子不是被動於權力,而是讀好書考過試做個官-----主動追求權力。

PS:不要瞧不起科舉,也不用一味鞭撻科舉,其實科舉真是一項很了不起的制度創造,也是在古代的生產條件文化環境下,對普通人而言,相對機會最公平的一種選拔方式/奮鬥渠道/改變命運的方式/(致富之路)


因為知識是力量並不等於知識分子充滿力量。

除非是魔法世界,懂天懂地的法師能搓個冰箭把戰士給秒了。

至少本世界的知識轉換為力量,得需要工廠,得需要物資,得需要工人。


知識分子=有知識??

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自封的……


可以簡單粗暴地這麼理解吧:有力量不代表會運用力量。

君不見太多故事裡,力氣最大的那個,常常是被人驅使甚至遭人算計的傻大個兒。。。

且世上不只一種力量。暴力、政治權力、語言忽悠能力,都是力量,誰管住誰本來就很難說。


請不要侮辱知識分子這個詞


推薦閱讀:

現在中國主流媒體對日本的評價是客觀的嗎?
平庸過場——古代秦軍的真實水準?
為何兵馬俑中會出現少數左衽陶俑?
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和朝代最多的古都嗎?
為什麼古時黑衣昂貴,秦始皇卻規定百姓「衣服旄勝節旗,皆尚黑。」?

TAG:閱讀 | 中國歷史 | 政治 | 知識 | 知識分子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