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名作家來說,幽默與深刻是否是相輔相成的?


我覺得幽默與深刻這兩者本質上都是對生活的深入了解,對人性里最骯髒最底層部分的理解和接受。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幽默與深刻是相輔相成的。

但是隨著各人的性格不同,這種認知可能會在外在上投射為不同的表現,有的人在認清楚人性後會苦大仇深,會一絲不苟的追求完美想要更正自己的內心,這種人一般會讓別人感覺嚴肅而深刻。

與之相反呢,認清楚人的本質之後,有些人是學會接受的,他們覺得自己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追求一下完美就可以了,所以玩世不恭,遊戲風塵。這時候內在就更容易投射為幽默。

當然,真正的智者遊離於幽默與深刻之間,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也當然,更多的時候,大家其實都沒什麼認知,只是拙劣地模仿聖賢,顯得自己深刻,或者幽默罷了。

—————————————午飯歸來的分割線—————————————

剛發現自己跑題了。

對於作家來說呢,正如@Degeneres所言,幽默與深刻是必須兼備的兩項文字能力。入木三分的深刻,繞樑三日的幽默是一部經典必不可少的兩大要素。

但是除非是自身風格限定的作家,比如馬克吐溫之外,主流作家還是以內容為主,並不會刻意以幽默來顯示自己文章的內容(諷刺小說、荒誕劇之類除外),緣故大約是「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就不要自欺欺人的假開心了」吧。故此我們從他們的作品中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老學究,板著臉,拿著教鞭給我們灌輸著人生的大道理。於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多數」會去選擇看幽默一些的作品,就好比我們小時候會更喜歡跟同學們一起開心,而不是聽老師們講課一樣。這個情況再往下說會扯到新時代文學的改革什麼的,比如魔幻現實主義啊荒誕派的誕生啊什麼的,就不接著說了。

總而言之呢,深刻的人,想幽默是一定可以幽默的起來的,真正幽默的人呢,也不可能是不深刻的。在作家們這個心靈格外敏感的領域也沒有例外。

P.S.@酒美子您如果覺得魯迅不夠幽默,請看《兩地書》,順帶說一下,您可以拉出任何一個您覺得嚴肅的不得了的作家,我自信可以在一周內就找到這個作家的作品或軼事來告訴您他有多幽默。


是。

幽默寫多了總會體味到些深刻的玩意,深刻的東西寫多了也多少有些幽默感。

但一個作家,未必兩樣皆擅長,即便都擅長,也未必體現在筆端。我就見過寫文章巨深刻(學哲學的),說起笑話來笑死人的傢伙——但他從來不在文章里寫笑話。

既幽默又深刻的小說,請看雷蒙德·錢德勒。


一個好作家,可以深刻地幽默,也可以幽默地深刻。

不幽默地深刻叫說教。

不深刻地幽默?好像沒這個概念,幽默都是深刻的,不然應該叫耍貧嘴,講笑話,說段子。

看到下面的回答,再補充一句:針砭時弊的魯迅並不總是嚴肅的,相反他更懂得幽默和自嘲。


幽默也是一種智慧和閱歷,能有幽默感文學作品,想必作家本人也對人生對世界有著比較深刻的體驗。

但二者並不是相輔相成,我覺得沒有必然聯繫。這關係倒是可以作為元素排列組合一下。

這樣的話我們大概能看到四種作品:

1 幽默(或者有趣),但不深刻——段子

2 幽默,深刻——優秀且受到民眾喜愛的作家

3 不幽默,不深刻——矯揉造作的見習作家

4 不幽默,但深刻——嚴肅文學,文學家文學

當然,我覺得幽默和深刻沒有非常固定的標準,也要因人而異。

幽默也分很多種,深刻也分很多種

老舍的幽默心酸,劉震雲的幽默墨跡,歐亨利的幽默溫暖,馬克吐溫的幽默讓人開懷……

矛盾深刻得嚴謹,陳忠實深刻得開闊,索福克勒斯深刻得悲壯,莎士比亞深刻得豐富……

個人一直覺得魯迅的小說有時很有幽默感,但是身邊人不這麼覺得。


章魚你越來越幽默了。

問這麼深奧的問題。

這個我哪知道嘛。

那天在收音機上聽到個故事,說給你,算是感謝邀請了:

一個老闆拍著工友的肩膀說,「好好乾,以前我跟你一樣。」

工友抬起頭也拍了拍老闆的肩膀說,「好好乾,以前我也跟你一樣。」


同一個道理,大白話說一遍,和拐著彎說一遍,一般來說後者給人的感覺更「深刻」。

拿我專業里的東西來說吧:比如說其他條件不變,需求增加導致價格上漲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在學經濟、金融、商科專業的人看來,再淺顯不過。最多最多腦袋裡反應一下一堆人遞減的支付意願加一下總就沒了。

拿大白話跟朋友說一遍:「其他條件不變,需求增加導致價格上漲」,朋友的反應一般是「這東西符合直覺,是很淺顯的道理」。

換個方式,比如說拿個「小鎮里的牛奶商免費給不愛喝牛奶的鎮民發了仨禮拜牛奶,導致牛奶價格提高」的故事給說一遍,就有一部分朋友要覺得「這哥們發財是因為發現了深層的規律——需求增加導致價格上漲」。

*當然,這裡面還有個花成本改變目標人群的偏好的策略。我覺得肯定存在不摻別的也能講「需求+——&>價格+」這個規律的故事,但水平所限一時卡這舉不出了。

同理,幽默也是一種拐彎抹角給人說道理的方式。它和寓言一樣,都是屬於讓讀者自己把想說的道理推出來的手段。當然這個論斷僅限於那些以問句結尾的寓言了。

背後的原因都有啥?我覺得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這種引導讀者自己把論點推出來的手法,有助於給讀者製造成就感。一個道理是自己弄明白的,成就感要大於直接從別人那裡聽來的成就感。

還說我專業內的事情。大家知道社科類的研究,都存在把很複雜的機理用粗陋的簡化給表達出來的毛病。很多教授自己文章寫得很爛,但到處吹。而與此同時對於和他文章寫得一樣爛的其他人,極盡批駁之能事。這是為啥?同樣爛的論述,自己搞出來的,成就感高,就認同。別人搞的,聽來也沒啥成就感,認同感就不夠高。搞起批判來,心理上的障礙也更小。

同樣的,自小以來大家就被告知「讀書使人深刻」。那讀者從幽默里自己總結出道理,獲得了成就感的時候,是不是也被「讀書使人深刻」的觀點影響,也覺得這個觀點更深刻了呢?我看恐怕是的。

最後借題說說媒體經濟學家為啥能火,而且能火很長時間:因為會講故事。這幫人通過各種故事讓觀眾讀者自己把淺顯的,或者說過分簡化的,再精確點——有硬傷的經濟理論從演說者的故事裡推出來,製造了成就感。經由這個過程,造成了觀眾讀者的錯覺:自己掌握了很深刻的經濟理論,而且是通過聽這些媒體經濟學家的講座掌握的。

等這些人退出舞台後,你們再回去看他們縮水版的觀點,或有此感:這都啥啊!


我倒覺得幽默是深刻的一種表現形式。


深刻了才能真正幽默,否則只是插科打諢。


我覺得

深刻是文字表達的結果,幽默是文字表達的方式,二者不在一個維度

二者是否要相輔,要看作家的作品的風格和內容而定

比如:深刻而不幽默常用於一些嚴肅的故事作品揭示一些世俗的道理 在這樣的作品需要【不幽默】來襯托它的深刻

比如:深刻而幽默則一般用於當作品十分理性,需要幽默來緩解氣氛,比如心理學,哲學類這樣的書籍,內容枯燥需要幽默來提神,或而內容太損傷三觀需要幽默來提醒讀者別對這些太較真要好好生活

--------------------------------------------

回去想了一下 不知提問者問題的角度是什麼 滾回來在從「幽默和深刻如何相輔相成」再答一下:

深刻輔幽默:

---比如一個笑話,如果笑話沒什麼深度,大家看完也就笑一下,扭頭就忘了,可能還會覺得浪費了時間,如果笑話有深度,那笑話帶來的不僅僅是笑聲,往往還有諷刺等作用,甚至讓讀者學習姿勢(如帶三個表發言)

幽默輔深刻:這個可以拿一些其他載體來舉例。比如:

---①前幾天的Franco吐槽大會,通過那些無節操的幽默段子,說出了多少用嚴肅語氣無法吐出來的槽,比如那個小個女的吐槽:franco演戲 藝術 創作等等等等等一堆 你到底TM哪個行?平時大家用嚴肅語氣評價franco的時候都只能用多才多藝之類的詞,而幽默就提供了一個可以不計後果地指出一些事物平常指不到的那一方面。再更無恥一點,喬治卡林的脫口秀,那些比納CUI還極端的政治觀點如果不是因為幽默這個平台老爺爺早就暴屍街頭了。

---②南方公園和辛普森一家這兩個動畫常常被評價有內涵,為什麼有內涵?因為它們表達的東西太TM的牛鼻了?不是,如果你仔細看,他們表達的東西其實就是那些淺顯的道理而已,比如南方公園裡有一集描寫廁所未沖事件連上了911的真相,布希還出來跟小孩說政fu讓那些911是政fu策劃的陰謀論擴散以讓當時威嚴掃地的政fu顯得更有能力。像這樣利用事態以超誇張的方式惡劣發展無疑很幽默而其一大作用就是把原本不怎麼有內涵的東西通過了幽默諷刺手法弄得感覺很有內涵。(如帶三個表發言)


當他深刻了,也就幽默了


菜鳥這樣想:幽默由深刻而來,是深刻的結果之一,但深刻一定幽默嗎?否吧,越深刻可能越幽默,而幽默有助於更深刻嗎?存疑。倒可以這樣認為,幽默的表達方式,讓人更加引人思考,就更深刻了。


看讀者是否能從幽默中體會到深刻或是從深刻中體會到幽默嘍,文字本身而言就是在給讀者想像的空間。


我覺得一個作家如果能做到幽默,那也有能力做到深刻,只是願不願意同時呈現出來,或者說讀者能不能同時感受到的問題。


周令飛說,在魯迅看來,幽默不是裝瘋賣傻的逗笑、油腔滑調的打諢、輕薄猥褻的奚落,而是藏有深刻內蘊的機警,是入木三分的犀利。

幽默必須是深刻的,深刻不一定幽默。


幽默和深刻都是優秀的品質。優秀的人很容易同時擁有。


幽默應該比深刻更深入


幽默和深刻不是互相依存的。卡夫卡幽默么?不覺得。毛姆深刻么?似未必。有時合之,豈能盡偶。


推薦閱讀:

你能用最短的字數說一個笑話嗎?
如何評價周立波吸毒藏槍?
怎樣瞎扯才能讓別人接受葷段子?
當朋友半開玩笑說這頓你請了之類的話時,如何優雅/幽默地回應?
手裡有2000元,怎樣能賺8000元?

TAG:作家 | 文學 | 幽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