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phd?

想邀請取得博士學位或者正在讀的講一講自身的追求,為什麼選擇phd,是順其自然的選擇還是經過了糾結,是什麼原因成為了最大的動力,或者說動機。


中二。

======

雖然覺得原回答就夠了,還是再補充一句,

想像一下站在人類知識的疆界上(疆界是個圍起來的高牆),前方未知之域的寒風凜凜。我們身披自由之翼,拔出雙刀,在立體機動裝置的噴射下向前衝去……


很簡單,愛科研。說多一點就是對知識和智慧強烈的嚮往,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更聰明的人,享受追求知識的過程和結果。在最好的年紀里有那麼幾年可以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是多幸福啊。

另外如果你只是為了學位或者拖延進入社會去讀博士的話,建議先考慮一下自己的經濟基礎。因為讀博士時間長一些,收入少一些,如果會因為經濟原因煩惱的話,建議不要讀了。


有的人是不由自主,有的人是身不由己。


I want to be a Pizza Hut Delivery (PhD)!


開學就博一了,談一談自己的情況吧。

讀本科的時候,經常在跟朋友閑扯的時候口出狂言,跟人說「傻子才讀研」。現如今碩士已經讀完兩年,而且馬上要開始進入博士階段,每次聚會遂成笑柄。

言歸正傳吧,當初為什麼要讀研呢?

首要的原因是因為就業。我比較喜歡做技術類的工作,但是在畢業季的眾多招聘會上,大部分好的企業的研發崗都要求碩士以上學歷,手裡接到的offer全是銷售類的。於是決定讀研。

其次的原因是覺得自己在本科時浪費了很多時間在WOW上,想要在碩士階段再學點技術。

然後怎麼走上博士這個「不歸路」呢?

是因為在碩士期間,漸漸發現自己所喜歡的,是學會,理解,甚至改進一項東西時的成就感。

而對於我們實驗室這樣相對專註理論的團隊,碩士期間大多數只是在套用一些演算法,談不上理解,更不用說創新了。而想要深入的研究,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知識了。

簡單來說,就是想要知道的更多,想要明白的更多,再考慮到自己目前經濟壓力不大,畢業了雖然賺不了什麼大錢,學術工作混口飯吃應該還是可以的。

於是就讀博了。


美帝女PhD,畢業一年啦。回答過許多次「讀PhD有什麼用」這樣的問題了… 很遺憾,讀書從來就不是為了有什麼用,有用的那叫查資料。若說找工作,職業certificate不是更有用嘛。我覺得擁有PhD學位和擁有一件奢侈品是一樣的,我有,是因為我值得擁有它,I"m worth it. 收藏Alma包不是因為背上就可以變身范爺,是因為我喜歡它的風格它的高品質,同樣,讀個學位而已,你不會因此就此名利雙收,但你能享受到一段人生中極為寶貴的、以後再也不可能有的奢侈時光。這就是我選擇讀PhD的原因吧。


不難回答吧,也不用長篇大論吧

目標簡單而又明確,就是想在高校教書,做研究,合理安排自己時間,多陪陪孩子愛人父母。


馬上直博了…

原因么,除了一點的半推半就,一點兒的不甘世俗,大概還是那句話:

有些知識,光是知道就很開心了

o( =?ω?= )m

人生數十年,不做點登峰造極的事情,如何對得起來這人間一趟呢~


嗯,這兩天正在讀The Ph.D. Grind, 感覺Philip Guo在這本小冊子的prologue裡面的解釋對工程類的同學來說還是挺有代表性的,大家可以找來看一下。

作者說,他讀PhD是因為父母的影響以及在本科期間工程實習的負面經歷。作者家是北美移民,母親是一個tenured professor, 父親在高科技公司工作,周遭的華人親屬或者朋友也有很多工程師,因為大家是移民,語言能力不太好,再加上對美國文化不適應,這些工程師移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總是要吐槽受到經理壓迫,年齡歧視,以及大家常說的glass ceiling——晉陞困難,更嚴重的是一輪又一輪的失業潮,儘管他爸爸不是工程師,但也受到管理和辦公室政治的影響,在45歲的時候被layoff了。相比之下,母親有UCLA的終身教職,生活得就很開心,不用擔心失業,不用向老闆彙報,可以追求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並且在自己的領域內很出名,作者母親成功的的事業軌跡和父親及朋友的下坡路形成很強的對比。作者讀PhD的另一個原因來自於他本科期間的暑期實習,他每個暑假都會到工業界去實習,他感覺這樣的工作讓人頭腦麻木,並且周遭的同事也是對工作缺少熱情,當然了,作者也說了,不是工業界的工作都無聊乏味,只是他實習的企業不是頂尖的公司,很多在google或者microsoft實習的同學還是很喜歡他們的實習並且畢業去工作了的(作者PhD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在Google,現在是Rochester的AP)。


我想做科研,所以要讀PhD,否則我實在想不出來還有什麼理由需要去讀PhD的


「現在流的每一滴淚,都是本科畢業那年腦子裡進的水」。——某讀了五年依然沒有文章的師兄。


為了繼續留在學校當學生


其實讀phd之後我一直在思索這些問題。

以下是一些個人的梳理,僅供諸神一笑。內容又長又爛,不推薦認真看完。但如果機緣巧合,偶然能為有緣人排憂,那麼人生少些煩惱,卻也是好的。

我不知道其他研究者是不是有「每天打開郵箱收到新的google alert的新paper提醒,發現感興趣的文章,立刻收錄下來開始閱讀」的習慣,但至少我自己是很多次在這樣看paper和思索的過程中體會到一種站在人類知識領域的邊界向外窺探、心跳加速的「激動感」。

當我描述「我喜歡做研究」的時候,我聯想到的是了解新知識時的一種難以描述的愉悅感,一種想要猜想並去驗證這些猜想的慾望——我們不明確不明了的事是那麼的多,難道我要滿足於現狀,不去進一步窺探——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好?

我是那種自個突然打嗝了會覺得很有趣,隨手去維基百科搜索人為什麼會打嗝,是那些神經反射參與了這一活動的——嗯,大學期間一直被嘲笑為「學霸」,但本質根本不聰明的人。

我超級堅信這世界上有很多超級聰明的人也是抱著類似的期待與怦然心動的愉悅感去推動科學發展的。

但另一方面,我也能看到,我認識的很多聰明人用人生經驗跟我抱怨:做研究是想畢業被老闆逼的、被找工作的要求逼的、在大陸做教職工資低、還沒會手藝人有成就感、評職稱非得要發文章只看數量……然後就是最麻煩的,所有讀研讀博的普遍會感覺到的——「自個做的東西其實一點意義也沒有,不如早點工作做點實際的東西」。

覺得自己的研究沒啥特別意義但是寫文章申項目的時候還得寫出很多意義,搞不好是一種廣大研究常態也說不定。

之前碰到一個有不錯待遇的教授說過一些令我挺震驚的內容。他說他覺得中國人其實在基因和遺傳進化上缺乏創造力,這幾十年來(絕大部分領域)其實就沒有什麼真正的突破性進展,中國人就不應該去做研究,國人做研究就是浪費錢騙研究經費,不如把錢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等別人有成果公布後發展「山寨」更有效率。

乍一聽是有點極端,讓人瞠目結舌。但是細細想想的話,其實並非完全無道理。

別說國內的研究,就是全世界的科研進展在這幾十年里也極少有多年前那些讓人震撼地、改變人類認識、撼動多個領域的突破性發現與成果了。

的確,科學發展的停滯是可以看得見的,原本應該走在實際應用至少半個世紀的科學前沿正在被應用領域飛速追上,已快要到了齊頭並進的地步。微縮到納米級的晶元技術已經迎頭碰上了量子領域的理論壁壘,然而有潛力將之突破的理論備選卻少之又少,頗受期待的弦理論,其猜想與驗證進展也並不能讓人類滿足。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當並不聰明並無那種閃耀才華的我,天真地聲稱自己就是喜歡學新東西喜歡做研究,喜歡到甚至放棄自己其實挺中意的中學一線教學工作、喜歡的同事與學校的孩子們,背井離鄉、扔下哪怕每天打電話也會憂心忡忡我沒找男友、極沒有安全感媽媽,跑到偏遠的山窪窪里去做研究地步——就有那認真的人來質問我——你可以喜歡和愛好,但在有人連飯都吃不上沒錢治病就得去死的時候,你憑什麼讓國家為你的愛好浪費錢?

我被問得啞口無言。

誠然,作為一種謀生方式而已,和大家一樣而已——作為個體,我並沒有義務一定要去挂念更宏大的東西,並不一定要也站在可說有些極端的角度與回應這個問題。

但我總能隱隱感覺到一些東西,讓我不願意停滯於此。

在反思和斟酌自己的初心之後,我還是得到了讓自己比較滿意的回答。

也許這個答案沒有解決待遇、發表量、影響因子各方壓力的問題,它至少在意義感上讓我暫時地不再有那麼多的困惑,而變得安寧與平和。

許多年前,在論及我們為什麼要宇宙進發時有過這樣的爭論,地面上有那麼多未決的問題,環境問題、人種矛盾、經濟問題等等,為什麼我們要投入那麼多錢與資源,冒著巨大的風險,去向宇宙進發呢?

當時有一個叫做次元螞蟻的回答(最近在一部《宇宙兄弟》的作品中也有提及,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品),簡單來講是這樣的。

「一次元的螞蟻」在直線上前進時遇到了「石頭」,於是他們在毀滅性的打擊下無法再前進了;不過其中有些螞蟻生性比較好奇,他們在嘗試之後學會了繞道,又能繼續前進了,這些螞蟻變成了「二次元的螞蟻」。

螞蟻繼續前進著,但很快又遇到了「牆壁」。這時候,不論怎麼繞道,都無法再前進了,他們又一次窮途末路。然而,這群螞蟻中有些很勇敢(或者說愚笨)的螞蟻,竟然冒著生命危險與下面螞蟻的勸阻向「牆壁」往上爬,這些「根本不可能根本沒有意義」的事肯定摔死了很多螞蟻,很多螞蟻一生都沒有成功——然而,最後還是有少數螞蟻竟然成功了。

於是,世界改變了,他們站在牆壁上,看到了跟之前完全不一樣的風景。他們變成了「三次元的螞蟻」。

說到這我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人類的知識已經碰到了三次元的壁壘,知識大圓的擴展已經使得人類的大腦無法掌握別說整個圓,哪怕是一個弧角也難以辦到。在這種看不到全景的情況下,在某個邊緣的小點上的前進幾乎沒有絲毫帶動整體前進的效果,無窮小的有限相加或是倍數、冪都依然等於無窮小——數學就是如此的殘酷。

如果不向四次元突破,我們會就此坐以待斃;但任何的努力,挖洞也好,爬牆也好,以人類目前的理解力與大腦局限性來看,都是那麼的毫無意義——於是,數字上顯示沒什麼傑出創造力的我們,就應該放棄嗎?

當我們在地面上面對著柴米油鹽這些足以讓個體無窮困擾下去的問題,極少有人會毫無意義地關注,哪怕只考慮太陽系內因素,地球自然壽命也是有限的,在未來的50億年太陽壽終正寢前人類如果不突破宇宙旅行在各種意義上的瓶頸,那麼人類的滅絕與徹底消亡將是註定的——這跟個體的死亡意義是截然不同的,哪怕個體死亡,種群依然會通過基因不斷延續下去,對個體來講,基因是驅動你給你的一切編製個人故事的真正核心;只有基因地徹底消亡,才是人類真正最根源的恐懼。

於是,我又想引用《星際穿越》的一些觀點——其實,很多作品以及基督教、佛學等等都有想傳達類似的立意。

萬事萬物皆是有內在聯繫的,人類不過只能窺見其中一斑,絕大部分的連接,你之所以會在這裡,哪怕之所以會閱讀這些文字都是由你尚未能理解的聯繫——佛家說因緣——所引導的。

人類不能完全理解愛情,在激素與基因選擇進化的論述中存在諸多毫無意義的雜音;人類不能理解自己的慾望,人類不能理解自己那些相互矛盾的感情——但這些看起來雜亂無章的東西,也許在四次元、五次元,甚至弦理論所描述的十一多維宇宙中,與相對論在宏觀世界、量子理論在微觀世界一樣美與和諧地make sense(抱歉,總覺得這句英文比中文更貼近那種感覺)。

未知的壁壘,是不可能靠已知的意義去突破的。

也許我們不應該在數字與混沌面前氣餒,而應該追尋內心地,外在的(哪怕是毫無意義)的指引,傾聽那些我們尚未能理解的聲音(基督教把它稱之為the call,佛家稱之為緣分)——人類的基因是為了存續,為了我們尚未能理解的秩序才會把好奇心與愚笨的勇氣賦予我們的,當我站在未知面前、那種難以言表的求知慾與愉悅感是眾多無序所收束的因果線的一支。

也許我不太可能成為那個造成突變的收束點,但我必然是投向那收束點中的一根因果線。

很多人認為科學是靠那些天才的靈光一閃而進步的,但我一直覺得哪怕那靈光一閃也是整個種群的基因與外界條件發展所攻陷的必然向外表現出的偶然。只不過是人類有限的理性武斷的歸納為個體的因果而已——休謨曾說過,因果,不過是人類的時間錯覺。

如果你的內心覺得做實業更有價值,就應該去從事能發揮你長處的實業;如果你的內心更熱愛科研,就不要猶豫地去繼續前行,去消除現有的未知(哪怕只是無窮小的未知也無所謂,不要為了影響因子而折腰,輕易地放棄最初的怦然心動,去追逐人類所定義的「重大與有意義」);如果你內心受到從政的感召,就應該去克服阻力往上爬。

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盡人事,聽天命;基督教講聽從神的指引——其實也許說得都是類似的事。

現在想來,我會來港科大追隨現在的導師也不過是一個「沒意義」的巧合:我過去曾有點喜歡的男同學向我引薦了這個學校(雖然我的表白被乾脆的拒絕了)——但既然我們不知曉幾十億年後是否會出現新的基因讓人類的大腦能夠理解並運用所有人類歷史所積累的信息,我們無法論斷幾十億年後人類的存亡是否會由現在某個研究小強的奇葩發現的不同觸角特點所決定,我又如何能論斷我因為這個巧合而正在跟從我導師所研究的沒啥特別意義的東西在未來會不會對人類的星際旅行起到幫助?

所有的一切,哪怕死亡,也許都是我們所不能理解的偶然概率所支持的必然所必要的一部分

我們的喜悅、擔憂、困擾、迷茫、愛情與質疑都是有意義的,不用為之羞愧,接納它們便好。

當我們在無神論帶來的自由下侃侃而談,轉身又為影響因子發表量、未來出入之類等等個體與自我充滿了焦慮、不安與抱怨時,我常常想起一些相信神明感召的境外學者在談論自己熱愛研究時那種安詳與平和。

當我們隨意地拋棄那些被定論為「不科學」的信仰時,無論作為單獨的個體,還是群體中的一部分,我們——是否其實,也有某種損失呢?

------

以上,為了給讀phd任性找些個借口繞了一超級大彎罷了。

如果你竟然讀到這裡,請別認真想,務必一笑了之才好。


挑戰自己和人類智慧,耐力和勇氣的極限。



讀的是情懷。


有機會讀但沒有選擇讀,因為迫於各種壓力,成家的壓力,立業的壓力,經濟上的壓力,等等。

所以總結一下,如果以後我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事業有成,完全不愁錢花的情況下,我也許會選擇讀PhD來打發時間的。


推薦閱讀:

中國科學院的一天是什麼樣子的?
中國知網為什麼要收費,無限制開放不好嗎?
如何在已畢業的情況下在校外下載學術文獻?
在物理研究中,你都見過哪些「還有這種操作」的神操作?
論文查重的原理是怎樣的?

TAG:學習 | 學術 | 留學 | 研究生 | 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