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羽化為蝶時真的不能受到外界幫助嗎?它的生物學原理是什麼?

各種文學作品裡,都說了外界的幫助非但無效,相反會適得其反,蛻變要靠自己。

想知道,這到底僅僅是勵志和說教性質的寓言,還是真的有什麼生物學和科學上的依據? 希望專業的人士解惑答疑…


文學作品一般都寫到人幫助了蝴蝶,然後它出來了,但是不能飛了。

但是文學作品從來不寫如果人不幫會怎樣,我就告訴你吧,它會死。

當然了,自然界里死就死了,無所謂啊,強者總是能活下來的。

一般來說,破繭的時候,是不太可能像文學作品裡那樣「掙扎幾個小時」的,早就累死了,如果你的目的是「讓它活下來」那麼15分鐘左右頭還沒有出來,你就可以考慮是不是要幫助它了,當然你也可以看著它力竭而死,畢竟幫助它們破蛹其實是個技術活,而且要做好它不能飛(這是真的可能發生的)或者一不小心手抖直接弄死它的可能。

拿個鑷子夾住蛹的頂部,等它繼續直到它弄出一個小洞,然後用鑷子什麼的小心地向著蛹頂部的方向擴大小洞,讓它能比較容易地出來,順便一說,文學作品裡拿剪刀剪開完全是謀殺啊!肯定會把蝴蝶弄傷。

但是,幫助它很可能弄傷它,使它無法順利羽化,或者也有可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出來的蝴蝶,本來就比較弱,所以很多都不能飛。

另外,蝴蝶把體液擠向翅膀的過程,不是在蛹里完成的,不是!這是那些文學作品的硬傷。想想就知道,蛹已經是個束縛了,你還把體液往應該展開的翅膀里擠,這翅膀絕對壞了啊!

這個過程是在破繭之後才開始的,稱作羽化,其實沒有羽化的蝴蝶就是胖乎乎的翅膀小小的啊。

借用一個網友的圖,是不是覺得胖乎乎挺難看的?翅膀看起來也不像能飛?這其實是正常的樣子。

羽化過程,怪物變好看了吧?

這位網友的日誌:蝴蝶的翅膀是怎樣展開的綜上所述,文學作品裡部分說的是沒錯的,比如不能飛的部分,而他省略的一部分呢……呃……

一隻蝴蝶死了,你可以說一句「優勝劣汰啊,就算我幫它,以後不能飛還是能死的。」

假如一個人陷入一種根據我的判斷極其可能會死的狀態,我是不是也能說一句「優勝劣汰啊」然後輕鬆走開呢?

不能。


昆蟲羽化的時候不只是脫一層外皮那麼簡單。一般來說,不了解節肢動物的人看蛻殼,肯覺得就是人類掉一層皮屑那麼簡單。實際上蛇確實是可以用掉皮屑來做類比的,但是節肢動物不行。

舉個例子,你去找一隻蟬殼,你會從破口看見裡面有很多白絲,這是蟬的器官,相當於我們的肺。這個意思是說,如果人類像昆蟲一樣的蛻皮,那麼從我們的鼻孔到支氣管都要脫一層皮,這是一個難度相當大的生理反應。類似的,蝦蟹蛻皮的時候要退掉鰓皮,昆蟲的氣管可以看做鰓內陷形成的。

另外你還可以找一隻螳螂或蝗蟲的殼,通體是白色的,頭部有一點黑,這是他們的板牙,這種結構是它們的腿演化來的。板牙,學名上顎,還是相對簡單的結構,昆蟲的下顎,下唇都有很精細的結構,更像腿,也要蛻皮。

蝴蝶的蛹雖然乍一看是個囫圇東西,但實際上蝴蝶蛹的步足,觸角,口器都是緊緊貼在身上的,而且都是獨立的,所以蝴蝶羽化不是從口袋裡鑽出來,而是從一套有袖有腿緊身衣裡面鑽出來。蝴蝶羽化也要面對著知了和螳螂那些問題,「肺」要蛻皮,每個「牙齒」都要蛻皮,當然「腿」和翅膀都要蛻皮。

如果人類想給蝴蝶幫忙是非常困難的,那將是一個多項細節堆砌起來的浩大工程。


羽化失敗的原因不是受到了外界的幫助,而是受到了錯誤的幫助。

造成羽化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濕度、溫度、寄生、外界刺激、自身體力不支或發育不良等等。即使外界環境相對合適,我原來得到的蛹也有近20%不能成功羽化。

這裡支持@kun yu的回答。蝴蝶羽化時真的有「擠」這個動作嗎?大部分蝶都是破蛹後爬到合適的地方之後再開始展開翅膀,這時如果濕度低了,或者沒抓穩掉了下去,很容易羽化失敗,更別說還被個完全不了解的熊孩子抓著,說不定連展開翅膀的地方還找不到呢。

所以在這些文學作品中,主要的羽化失敗原因大概為

1.羽化前受到了外界干擾,導致蟲體受到了傷害。

【被一個熊孩子掐著用剪刀剪……不受到傷害都難】

2.體力不支

3.找不到合適的展翅場所

……

現在似乎也沒有專業人士做過相關實驗,我也是憑著以前的經歷給出幾點推測。最後放張原來養的蝶的圖片,一共四個蛹只有這一個成功羽化。

等等,這問題多久以前的了?!


推薦閱讀:

大型連棟溫室(venlo)為什麼還沒有在中國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種植蔬菜,如荷蘭比較普遍的番茄、黃瓜等?
學數學一定要天賦嗎?或者怎樣才算對數學有天賦呢?
磁力「永動機」能否應用?
人體無毛基因是如何進化來的?

TAG:生命 | 自然科學 | 冷知識 | 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