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好 iPad mini?


蘋果公司今天凌晨發布了5款新產品,其中最受關注的非iPad mini莫屬了,圍繞著iPad mini註定又將是新一輪唱多或唱空蘋果的爭論。

事實上,iPad mini的產品早已經在發布會之前就被完全劇透了。過度的提前曝光,不免讓人感覺iPad mini缺少了新鮮感,更別說以往iPhone、iPad發布時帶來的那種超越用戶期望的驚喜感。 自從後喬布斯時代起,蘋果任何一個新品發布都會從劇透開始蒙受諸多的質疑,這次iPad mini當然也不例外。對iPad mini主要的質疑觀點集中在認為蘋果缺乏創新、定價不合理。

從產品本身的角度,iPad mini可能確實沒有那麼激動人心的革命性創新。但是,我們看看iPad mini所擁有的7.9英寸的屏幕、7.2毫米厚、300克的重量,對比一下更小屏卻更厚更重的三星和谷歌7英寸屏產品,這就讓人無法否認iPad mini的強大競爭力了。無從探知iPad mini為什麼沒有選擇「主流」的7英寸屏,但是差異化的屏幕大小就有可能就此劃分出一個新的消費市場。

眾多輿論分析認為iPad mini是蘋果涉足中低端平板電腦市場的舉措,並由此推論其定價偏高,以致於看衰其銷售前景。但是,中高低端市場的劃分並不僅僅是價格一個維度,而應該綜合去判斷產品的特性、應用場景、產品定價、以及目標消費群體來進行判定。所以用相對10英寸屏的價格或和三星谷歌產品的定價來劃定iPad mini進入中低端,又用其定價來證明其在中低端市場的定價偏高是自相矛盾的。一個相對谷歌和三星更大屏更輕薄的iPad mini並不是一個想在「中低端市場」廝殺的產品,而是一個企圖「革命」、重新定義小屏幕平板電腦市場的產品。

相對厚重的10英寸iPad而言,iPad mini顯然是一個更便攜的平板電腦,這必然會讓iPad的應用場景擴大,也必將帶來更大的用戶群覆蓋,真正的讓佔據70%份額的iPad實現從「無線」到「移動」的跨越,並實現其在平板電腦市場更強勢的壟斷。iPad mini的推出和10英寸屏iPad將聯手覆蓋平板電腦市場。有的人會質疑蘋果會在平板電腦市場左右手互搏,並認為iPad mini會搶奪iPad的市場,導致蘋果營收和利潤受損,但是如果對比他們的售價和市場中劇透的成本價,應該會發現iPad mini其實是利潤率更高的產品,所以這隻會為蘋果帶來更好的利潤規模,所以蘋果自身並不懼怕iPad mini搶奪iPad的份額。

iPad mini和三星、谷歌7英寸屏產品的競爭也不會是價格的競爭。蘋果強大的品牌一直支撐著其產品實現更高的溢價,而不是去和其他市場中的玩家去玩低價競爭的遊戲,iPad mini也一樣會如此,更何況它是一個較對手更大屏更輕薄的產品呢。從競爭的角度看,iPad mini的推出會給7英寸屏市場中的玩家以更大的壓力,隨著iPad mini市場份額的增長,對手們漲價的空間會更小,讓對手的未來變得更艱難。

iPad mini當然不是完美的,它最受質疑的一點就是那僅僅和iPad2一樣的屏幕解析度,這對於一部分The New iPad的用戶來說可能是阻礙其購買的重要因素。至於為何沒有採用高解析度的Retina屏,可能有兩個原因所造成的,一是供應鏈和成本控制問題導致暫時無法量產、二是蘋果只把目前的iPad mini當做一個試探市場的產品。我們可以看到蘋果自從iPhone 4s開始,產品發展的路線就已經變成了漸進式,而不是原來公眾感知到的跨越式發展。無論軟硬體,新的產品功能都是在某一個產品線得到成功驗證後,再逐步應用於其他產品線。依據此,大概可以判定,半年後,配備有Retina屏的iPad mini會進入市場,以進一步強化蘋果在「小平板」市場的競爭力。

輿論對iPhone5的質疑是一件並不遙遠的事,今天庫克宣布iPhone5自上市六周以來實現了500萬部的銷售,成為了有史以來銷售最快的蘋果手機。對於iPad mini,我們其實也不妨放下爭論,過一陣去看看它的銷售量再做判斷也不遲。一切用銷售說話,真正對iPad mini投票的既不是分析師的觀點也不是一兩天股價的波動,而是消費者的錢包。

在蘋果的特別發布會上,其實最特別的的產品倒是第四代iPad,更弔詭的是它的名字是iPad with Retina display。這種產品品牌的命名方式,只會讓人懷疑其也擁有Retina屏的第三代iPad是不是真的擁有Retina屏啊?急匆匆的推出第四代iPad是一件比較難理解的事情,不知這是否意味著第三代iPad的不如人意以延續其產品生命周期,或是應對傳聞中谷歌即將推出的10英寸屏平板的競爭舉措。

在iPad家族的新品之外,Mac家族的三款新品,13英寸Retina屏MacBook Pro、新款iMac、新款Mac mini也很有看點。在一片PC已死的輿論中,蘋果卻依然持續擴張桌面電腦市場,或許這說明PC離死還遠。如果你是蘋果的忠實用戶,你會發現從Mac、iPad到iPhone已經越來越緊密的整合到一起了,整合它們的樞紐原來是iTunes,現在已經演變成了iCloud。iCloud會發展成為蘋果產業鏈條的中樞,變為個人計算的中心,而不是我們用移動或桌面設備來看待市場的單一維度。

最後,還是讓我們回到後喬布斯時代飽受質疑的創新問題吧,這種質疑存在主因一是把喬布斯神話了,二是對蘋果存在著不切實際的期望所造成的。

我們試想一下,以蘋果這樣的公司能沒有幾年的產品和技術儲備嗎?如果你不否認這一點,那麼我們或許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後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新品其實也大多是喬布斯時代的產物。如果這點成立,那麼如果你看空蘋果現在的創新能力或許也就是在看空喬布斯的創新能力。以iPhone和iPad為標誌,給蘋果打上了深深的顛覆式創新革命的烙印,但是我們看世界上任何一個企業,誰也不可能每發布一次新品就實現一次顛覆或革命,所以我們也不可能寄望蘋果實現一次次不停的顛覆。

如今的蘋果已經憑藉著顛覆式創新,領導了桌面電腦屏幕和移動屏幕的潮流,在這兩個市場或許存在革命性顛覆的空間已然變得極其微小了。或許在介於iPhone5的4英寸屏和iPad mini的7.9英寸屏之間還會有一個融合式創新的機會。此外,我一直相信未來蘋果實現顛覆式創新的點是通過顛覆電視屏幕實現的,如今的Apple TV可能就是其埋下的一粒有待發芽的種子。對了,聽說今天的蘋果特別發布會不就是用Apple TV進行的網路直播嗎?


編輯在前面的話:

潘欣的答案獲得了較多的支持度,我個人覺得是因為蘋果的粉絲還是比較多的。但是粉一個品牌其實更難對這個它的產品做出可觀的評價。你會覺得其所有產品都是好的,都是有存在的原因的。

等候多時,蘋果的第一季度財報終於出爐,我也終於能肯定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了。

庫克承認iPad Mini蠶食iPad業務

---------------- 編輯分割線 -------------------

我與潘欣的觀點相差很多,也說兩句。

首先,iPad Mini 的確是一款中低端產品。iPad Mini 沒有使用 Retina,這是其控制成本,打低價牌的重要標誌。說「渠道、產量、供應鏈」問題的觀點,我覺得是不靠譜的。今天 3.5寸、4寸、10.1寸、13寸、15寸 的蘋果產品都已經使用上了 Retina,唯獨一款 7.9寸 屏遇到了「供應鏈」問題?顯然是不可能的。

同時,「試水產品,看市場反映」也是錯誤的假設。要知道蘋果根本不想出 iPad Mini,一方面為了迎合喬幫主 「7寸體驗不佳」 的判斷,另外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iPad Mini 會侵蝕 10.1 寸 iPad 的市場。大家都知道電子產品價格越高,利潤越高。並且大多數人短期內還是只會買一款同類型的產品,所以同樣的消費群、同樣的銷售數量,蘋果所得到的利潤少了。在這種情況下,Apple 憋了很久都不出 7寸產品,但是終究被 Kindle Fire 打響了第一炮,三星 Galaxy 7 也推出了多款產品,Google Nexus 也表明 Android 生態開始介入 7寸市場。於是 Apple 被逼到了懸崖邊上,不出7寸產品?這塊市場拱手讓人;出7寸產品?自己少賺一點吧…

自然少賺一點比不賺好,於是 iPad Mini 在強大的呼聲下推出了。

同時,剛發布的第四季度財報也證實了這一點,iPad 銷售數量下滑,明顯不及預期。這裡面流失的客戶群中,除了轉向 Android 產品的,還有很多人在等待 iPad Mini。很多人都是 iPad 與 iPad Mini 擇其一的。

說個插曲,Tim 說 「我們是 7.9 寸,所以不算7寸」這樣的話就和小學生沒完成作業而撒謊一樣低級。人無完人,當年比爾也說過 :「個人電腦 640k 內存永遠夠用了」其實和當時的喬幫主蠻想的。但未看到時代的發展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而後人在後面的時代還將其「短見」視為「教條」,這才是最可怕的。後面再分析 7.9 的問題,先說回到「中低端」產品的問題來。

iPad Mini 的各項硬體配置也符合 「中低端」產品的特徵。iPhone 5 使用的是,A6 CPU,iPod Touch 使用的是 A5 處理器,今天應該所有人都認可 iPod Touch 是中低端產品吧?同樣,iPad 4th 使用的是 A6X CPU,而 iPad Mini 使用的是 A5 處理器,無論是從價格還是從硬體的配比來看,Apple 都不希望 iPad Mini 侵蝕 iPad 10.1 的市場,自然更不能給 Retina 了,一旦給了 Retina 用戶同時購買兩款產品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另外蘋果5周銷售 iPhone 5 500萬部,可不能拿來當戰績說。因為同一時代的 三星 Galaxy S III 八周的銷量是 1000萬部,且蘋果發布此消息當日股票下跌非常慘。而截止到昨天第四季度財報發布為止,蘋果都沒有發布任何 iPhone 5 的銷量信息。讓人不得不懷疑 iPhone 5的當前銷量如何。同時在 iPhone 5 發布後到今天為止,蘋果的股票價格已經從 700$ 一路跌到 596$, 今天凌晨回升到 600$,已經是慚的無法形容了。

接著我們來和其他產品一起分析一下,iPad Mini 到底遠景如何。

7寸產品,很重要的一點並不是說 7.9 比 7 寸大就更好、更先進的。7寸產品滿足的是用戶對平板便攜性的一種訴求。所以手持感是非常重要的,7寸產品的寬度對手持感影響很大。Samsung P6800(7.7 寬度 133毫米) 的手持感比 Google Nexus 7 (寬度 120毫米)差很多,儘管我很喜歡三星的屏幕,但握在手上的感覺的確是 Nexus 更舒服。而 iPad Mini 的寬度為 134.7毫米,就這點來看沒佔到什麼優勢吧。

而解析度方面實在是無力吐槽了,真有人認為 7.9寸 配 1024x768 還不算的是 低端產品,那麼 7寸配 1280x800 簡直就是旗艦產品了。但是最讓人不能接受的是,「旗艦」產品才賣 200$, 「高端」 產品居然要賣 329$ 美金…

所謂的分析師擔憂價格是很合理的,因為 329$ 的定價,並不能有力的從 Android 產品爭奪回用戶,50$的差價可以讓大多數用戶不加思考選擇 Apple 產品,但是 129$的差價可做不到。至於蘋果說,「相信用戶願意為更好的產品花更多的錢」只是一廂情願的說法罷了。

而 329$ 美金的定價恰恰是在消耗自己 iPad 10.1 的市場,所以未來你會看到蘋果 Pad 銷量上去了,利潤下來了。

綜上所述,對認為 iPad Mini 很有競爭力的看法我覺得難以理解。貴了 60%, 大了一圈,解析度還小了很多。性能沒本質差別。我並不否認會有很多人會買,但是絕大多數的人是沖著 Apple 或者 iOS 去買的。這部分用戶不存在 「競爭」 的必要。


iPad,mini? 談關於「驚喜」的三點營銷

昨天,愛范兒發了篇文章,說 「任何公司做出迎合用戶的決定都不足為奇,唯有蘋果決定這麼做的時候,這個擅長『教育用戶』、『創造需求』的公司變得與以往有些不同。」

誠然,Tim Cook主導下的新蘋果的微妙轉型,近來頗受爭議。但個人感覺愛范兒這個說法似乎有點重了。就讓我們就著這個話題,說開去。

我們常看發布會。一個頭頭,拿著個遙控器,操縱著幻燈,羅列出各種牛逼參數,各種吹扯,最後產品終於粉末登場鎂光聚焦,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但是好東西≠吸引力。一場酣戰激烈的球賽,沒有風趣精闢的解說,也會顯得平淡乏味;一部口碑頗高的高智商電影看下來,沒去豆瓣看看影評,常常 會錯過一些劇情伏筆和主題寓意。 雖然我們有時候不期待劇透泄密,但我們一定期待驚喜。人總是喜歡被滿足,然後又期待更多,這是本性。

這就是本文要探討的驚喜。而這個驚喜的來源,主要有以下三種——

1)數字參數

智能機尤其是Android手機的強勢崛起,使得一大票硬體規格名詞湧向平凡大眾,什麼雙核四核、A9架構、Pentile排列、F2.2大光圈……不勝枚舉,幾乎左右人們的購機選擇。傳聞中OPPO Find5 的超級1080P屏、**2的高通四核怪獸、諾基亞4100像素PureView……無不以一個又一個沒有上限的參數驚喜震撼市場。

這樣的營銷效果明顯,很容易短時間內聚集焦點攢足人氣。但是隱患也重:因為可替代性強。科技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商家無底線的價格戰、媒體版面是否真實報導,這些都是你難以想像的。

這種驚喜,來得快,去得也快。因為長期以往消費者會被動上癮,就想吸毒,需要被不斷刺激,這對商家的資金實力和公關手段都是巨大考驗。 這種驚喜是短命的,只是應時不應時,你早知道晚知道、在意不在意而已。甚至營銷過度,極其容易造成反感,如**手機和華為余總。

2)細節處的人性化體驗。

這個,通常是基於系統層面的。因為體驗畢竟是軟硬體的深度整合,是商家實力和理念的主戰場。

這裡值得稱道的是魅族的FlymeOS和**的MIUI。都是對操作體驗進行深入挖掘分析,加以操作精簡或功能豐富,讓你在使用過程中更順手,更快捷。這種操作習慣的東西,往往會形成依耐性和口碑爆炸,一方面消費者用不慣其他幾種,升級產品只考慮同一品牌;另一方面自己用得歡,便樂於整體熱心向周遭人推薦,病毒傳播。

但是這個是以時間和實力為前提的。以魅族為例,產品理念值得肯定,但是數次固件更新下來頑疾Bug未見明顯改進,很有可能是技術實力導致。同時,細節體驗不可能像參數一樣悉數可列,個人品味也難言同一。所以,這是一個日久見人心、有緣終相伴的過程。

而這種有誠意也有硬傷的產品,很難短時間內征服普通大眾,不利於新市場的開拓。

以上兩點,個人認為值得肯定,但是難以出眾。我所期待的「驚喜」,是能瞬間勾起購買慾望、並且最終認同產品甚至認同品牌的驚喜。請續看下文。

3)人性光輝

然而有時候,人們更容易被一種人性的魅力的衝擊所征服。比如一句話道破某個難以名狀的感覺,出乎意料卻正中紅心。你才猛然回頭:「我娃怎麼就沒發現呢?!」

這種情況,尤以蘋果的喬布斯為王。

讓我們先談談新發布的iPad mini 吧。

前陣子iPhone5發布時,我說支持iPhone5外觀的保守修改:「iPhone不可能加大屏幕做成Note,如果這中間有市場,那是屬於iPad mini的。」

昨晚看完iPad mini的發布,我更確定了之前的觀點。大尺寸的觸控玩具不是iPhone的市場,一來iPhone和iPad的app區分明確各自豐富且適配 ,前者專註實時話務和移動社交,後者專註辦公娛樂和性能體驗;二來更小巧更輕薄更便攜也不是主力iPad的方向。尺寸的減小,必然意味著配置的取捨和性能的縮水。從iPad發布兩年來的瘋狂風靡來看,大有取代低端筆電之勢,成為許多行業包括教育、工程、醫學業等的標配,性能提升、交互優化 才是方向,輕薄與便攜不那麼重要。在這種專業領域,包括大部分高端個人用戶,iPad仍然牢牢壟斷。

那麼,iPad mini到底如何?

一方面,單純從產品的市場布局來看,iPad mini不過是蘋果面對紅眼錚錚的競爭對手的將軍亮劍罷了,劍鋒所指,恰是持幣觀望搖擺的中低端人群。一來,以亞馬遜Kindle/KindleFire領銜的非主流本新興而起,市場需要一種內容導向的便攜本,雲端數據豐富,專註閱讀,專註社交,專註碎片化消遣;二來,面對來勢洶洶的Surface/winPad 和一票或參數彪悍或低廉山寨的AndroidPad,蘋果不可能坐以待斃。市場做大了,就要面臨兩個問題:一是競爭對手蜂擁而入,二是用戶習慣被塑造成型。在這個節骨眼上,固執創新是不明智的。觀察蘋果,往往是先高端贏取口碑和死忠粉,定位品牌高度含金量,再推出低配掠取低端市場,如iPod Classic和iPod shuffle,如15吋Pro和11吋Air。我更相信這是一種戰略思維,利用了消費者的兩種本能判斷:1.對品牌的信任和追求;2.對所謂低價產品(包括性價比)的提防和排斥。特別是兩者價格區間差距不大時,iPad mini夠微軟和谷歌連同一票硬體廠商喝一大壺了。

另一方面,從產品的自身因素來看,產品本身不是問題。經典的元素還在,獨特的賣點還在。一家創新文化根深蒂固,員工骨幹幾乎沒有外流或大面積更換,資金、高管運作良好,技術、設計、市場手段一直成功並且長期積澱的公司,是不會因喬布斯一人的逝世退出而迅速轉型劇變的。特別是設計風格和產品方向,更是一個經典延續、緩慢演變的過程。大眾汽車的U型前臉,寶馬的霸氣進氣柵和圓潤線條、諾基亞Lumia系列一體成型的聚碳酸酯外殼、三星屢遭詬病的塑料質感……設計語言和習慣是一脈相承的,產品靈魂更是。並且,蘋果的純白金屬如此討喜,纖薄質感如此極致,系統交互如此順心 ,iPad mini理應是經典延續下的又一款好產品。

那麼回歸論點,iPad mini是否意味著蘋果開始迎合用戶而非引導用戶呢?

或許這樣說不準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業公司乃是上市公司的最高追求,這點蘋果恐怕不能免俗。實質上不必說蘋果在跟風妥協,哪裡有威脅,哪裡就有反抗;哪裡有利益,哪裡就有市場。 只是我們習慣了蘋果帶給我們「驚喜」。這種「驚喜」,一者建立在其依靠技術勢力和先進理念將軟硬體高度無縫整合打造的優質產品;二者,恐怕來自諸次發布會上神仙附體一般的喬布斯。

人都是情感的動物,人性的力量往往比冷冰冰的數字更能攝魄人心。我給你幾個例子——

98年新iMac以透明外殼登場,晶瑩通透顛覆古板黑白塑料質感,喬爺說——「you gotta see it in person,the whole thing is translucid(停頓), you can see into(重音) it.」

01年iPod發布,喬爺說「it"s ultar-portable……I happened to have one in my pocket today」然後出其不意從口袋裡掏出iPod。

05年shuffle發布登場,沒有界面,喬爺說「Life is random.」將「隨機播放」帶上歷史舞台。

07年iPhone首次以大屏觸控登場,喬爺說「an iPod,a phone,an Internet communicator…(三個圖標不斷旋轉循環)… Are you getting it? These are NOT three separate devices! This is one device!」。當然還有後面打電話給Starbucks的橋段。

08年Macbook Air發布,喬爺說「There"s something in the air.」秒殺索尼超薄本那一橋段,喬爺說「……OK?We are talking about thin here.」最後,從牛皮紙信封里輕鬆抽出來。

……

這種感覺,歸結起來,就是「極其意外,但又真實;浮想聯翩,強烈帶入感」。這種視覺與聽覺的具體化衝擊,足以秒殺各種照本宣科念稿件。特別的是,這種解說值得玩味,值得推敲。其效果不僅在於當下的震撼,還在於二次播放的深層玩味。

我想說的是,沒有喬布斯那一類人的那一句神來之筆般的解說引導,那一番顛覆常規的演示,我們似乎少了某種驚喜。而這沒人道破的「驚喜」,或許就是所謂的「引導用戶、開創需求」吧!這恰是我認為的第三類「驚喜」。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iPad mini沒有錯,千錯萬錯是老天爺過早帶著了那個「美的代言人和傳遞者」。


ipod touch 5 $299

ipad mini $329

ipad 4 $499

看多 ipad mini 因為看衰 ipod touch,特別是想到蘋果把 ipod nano 屏幕也變大了之後


推薦閱讀:

Apple 作為一個僱主,是怎麼樣的?
你為什麼會選擇 iPhone?
Macbook 和 Thinkpad 從安全性上來說哪個更好?
從技術上如何比較Apple Pencil和Microsoft Surface觸控筆?

TAG:蘋果公司AppleInc | iPadmi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