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擧」「囘」兩字不是繁體,那它是什麼體?
我之前看到了「敎」字,它不是繁體,也不知道是什麼體。今天我又看到了「擧」字,它不是繁體,但也有「舉」的意思。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字體? 還有這個「回」字也有幾個不同的字: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你之所以會糊塗,是因為你概念不清楚。首先要知道兩對概念 :正體字與異體字 繁體字與簡體字所謂正體與異體,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字有多種寫法,張三這樣寫,李四那樣寫,那麼就需要官方機構制定標準,確定一種寫法為標準寫法,稱之為正體字,其他的寫法就是異體字。比如說舉 〔擧〕,前者是正體,後者是異體。但是你不能用後來的標準說前人寫錯了。所謂繁體與簡體,一般是指依據1986年《簡化字總表》劃分的簡繁體。比如舉 (舉),前者是繁體,後者是簡體。所以繁體是相對簡體而言的,異體是相對正體而言的,這兩者不能混淆。要簡化漢字,首先要確立異體字,這就是為什麼《漢字簡化方案》必然帶有《異體字整理表》的原因。以上是大略而言,實際情況更為複雜,如異體有廣狹義之分,繁簡有通名專名之分,茲不展開。
是異體字。
「舉」、「擧」本質上是因爲隸化手字形產生了兩個同義的「手」字形「手」和「扌」,這兩個「手」字形來源皆是古文字的「手」,但隸化方法不一樣,所以字形不一樣。本質上「舉」與「擧」是完全相等的二字,皆是從「手」「與」聲,只是各地標準皆立「舉」爲正字。
「手」這個字較晚才有,甲骨文用「又」,後來「又」多被借用爲連詞,所以金文又造了「手」字。[2]
「手」像人手,有五指,金文中指在有些「手」字仲略曲,這是「手」獨字第一筆撇的來源。但也可以基本是直接一豎下來,這就是手部(俗稱提手旁)「扌」和「舉」正字與聲下面的「手」的來源。在隸書後漢字有避讓原則,在左側的「手」通常爲較簡單的「扌」寫法,作爲獨字和在上、下、右側通常選擇了有斜筆的「扌」。但它們應視爲一個字。「扌」和「手」爲一字,「舉」和「擧」當然也是一字。
順便一提,在隸書的早期,秦簡的古隸和漢隸早期,獨字「手」也用「扌」形。
「回」這字本身就是旋轉的意恖,所以甲骨文與金文皆這樣寫:
戰國文字出現了小環套一個大環的寫法,被後世立爲正字。[3]
究其原因,是一個大環套小環更易書寫而已。
「囘」是隸化的《說文》古文,《說文》古文繁化了甲金文的「回」,它繞了更多圈。隸化後這個字形被分解爲「?冂巳」,也是便於書寫之故。
「敎」是教古字,也更反應字源。趙瑾昀的這篇回答有詳細的論述:趙瑾昀:對部分漢字構形加以修改有多大可行性?
簡而言之,爲什麼有「敎」,因爲「教」原先不是形聲字,它從「爻」從「子」從「攴」,「爻」像算策,「攴」是手(「又」)持棍(「丨」),這我們可以理解爲教鞭。會教小孩子數學。本義是教學。[4][5]
這字從甲骨文到小篆,較長的古文字階段中,差不多一直這樣寫,雖然偶有其它異體,但未成主流。
但在隸化後即使是「敎」也與「孝」太像了,索性把左側改爲「孝」聲的教被後世立爲了正字。這一改造見仁見智,例如有人就望文生義提出了「『教』字宣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思想」。[6]
總之,一個字經歷一千年甚至可能四千年的演化,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差異寫法。爲方便交流,各朝各代皆通常會根據最通行的漢字立自己的規笵字,而未採用的字則成爲了異體字。
參攷資料:
[1]:舉 - 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2]:手 - 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3]:回 - 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4]:趙瑾昀:對部分漢字構形加以修改有多大可行性?
[5]:教 - 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6]:對部分漢字構形加以修改有多大可行性?
籠統的說 繁體字之於港台 簡體字之於大陸都是正體字
字的正體異體 完全視乎標準而定 但是標準會隨時間地域的差異而不同簡體是正字的(著) 繁體是舊字 (繁:著)古代是正體的(隄) 現在是異體 (今:堤)兩岸是異體的(値) 日本則是正體 (值)古時標準不統一 許多字長期混用 比如 岳|嶽 貓|貓 鄰|隣 線|綫 很難分清哪個正哪個俗所以繁體簡體 只是兩套不同的正字標準 這樣的標準是人為的 不存在必然性另外 不贊同把這些異體字都看成是繁體字
繁體字和簡體字是相反相成的兩個概念 沒經過簡化的漢字 不存在繁簡字的問題 當我們說「『人』字 繁體簡體都一樣」的時候 並不是指繁體字和簡體字 確切點說 是指繁簡體所對應的各自的書寫系統 『人』字本身並不存在繁簡體的問題 這是一種語義上的混淆 又比如很多生僻字 象『韕』『麨 』 之類 他們所謂的『繁體部件』 『韋』和『麥』都沒有被簡化 在簡體字書寫系統的文章里出現也必然要以原有字形出現 這樣的字 也不可以徑直呼作繁體字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異體字?
一 古代沒有拼音 漢字也不是表音文字 不會寫的字只能假借或者自造新字 特別是新造的形聲字 『擧』字便是上聲下形 收字越多的字典 形聲字比例越高 因為擴充的都是字的異體 異體字多為形聲二 地域不同 文字會有差異(戰國六國文字) 時代更迭 文字會有訛化或者發展(諸如隨著語音的遷徙 形聲字聲符的更替等)三 受限於時代 國家標準難以制定 制定了也難以推行 即便推行 天下合久必分 文字的歧化也是難免之於個人 古文學家好寫古字 表明自己尊古的態度(比如班固《漢書》比《史記》後出 但用字卻更古拙)甚至隸定隸古定 用楷書隸書寫篆文 『四』不寫 仿古文寫作『亖』辭賦家好寫僻字 表現自己的博聞強識 (司馬相如 「蛩蛩驒騱,駃騠驢騾。」之類 獺祭奇字 幾不可讀)其實它們是繁體。 繁體是針對後來的簡化字而言。所以如果不是後來的簡化字,說它是繁體字也沒什麼問題。 回字有幾種寫法的事大家都知道,這個舉也是一樣的。在沒有簡體字這說法的時候,舉擧都是通行的,都是對的,只是不同的寫法而已。
字的印刷體,歸根結底是從手寫體來的。而古時寫字又是講究不要雷同,要富於變化的。所以有時寫崑,有時寫崐,有時寫回,有時寫囬或者囘,都很正常。後來刻版的也一樣。只是不同寫法,再無區別。
簡化字當時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廣大文盲。這種富於變化的事,顯然不適合文盲,所以一律取締了。各種寫法只留下一種,定為規範。推薦閱讀:
※壹與一的關係與起源?
※「?旦乂」(U+23150)怎麼念?
※「?艹叜」是什麼字?
※讀作「wú」、表示「沒有」的字為什麼要寫成「無」,「無」字不是挺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