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專業的經典書籍?
就拿我學習編程C語言講起,我首先閱讀的書籍是《c primer plus》第五版(600多頁),在這之前從沒有接觸過任何一門編程語言。我的方法是這樣:1-&> 花最少的時間通讀一遍,不明白的地方跳過.(每日閱讀25-50頁碼)不演練代碼. 這一遍下來基本上是很多地方都不明白,理解的只有40%左右2-&> 精細閱讀每天15頁左右,實際操作書上的代碼.儘可能的多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3-&> 查漏補缺,對於重點不懂的幾個地方多月的,以後遇到什麼問題及時翻閱書籍.
---------------------------------------------------------------------------------------------以上基本上是我自己的一些方法,大家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分享一下啊?別問怎麼看,看就是了。看的多了,你自然明白。
書是最沒有捷徑的東西,也許有種省時間大閱讀的方法,你用了之後也多多少少會漏掉書中精髓。這是我們李均老師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_☆)
讀經典的態度與方法——與高教所2011級研究生一席談(2012.2.27)這次寒假大家回來,我都問了同一個問題:假期有沒有讀書?因為這個寒假時間長達一個月,天又冷,正是讀書的好時機。記得董卿說過:一天不讀書,等於一天不洗澡。董卿何許人也?都知道吧?一個娛樂節日的主持人都知道讀書的重要,那一個做學問的人更應該不要浪費任何讀書的好時機。剛才大家各自談了自己讀書的方法和問題,很有代表性。有些方法是很好的,可以共享。從問題看,大體包括:一是不知道讀什麼書;二是讀不懂,讀不下去,特別是理論性比較強的書,外國人的書以及古人的書,感覺與作者存在較大的距離感;三是就算讀懂了,但感覺不到實際的收穫,不久就忘記了,也不知道如何把讀書的東西運用到論文和作業的寫作中,就是讀書與應用的問題;四是讀書時被作者牽著走,沒有自己的看法,也曾試圖懷疑和批判,但欠缺這方面的能力等等。這裡,我需要先說明的是,第四個問題或許不是問題,至少對於初學者來說不是問題。這個後面還要再說。第一個問題「不知道讀什麼書」,這個問題很多同學沒有提到,似乎不是問題,這是因為現在讀書都是老師布置,但這非長久之計,遲早你要自己選擇讀什麼書,這與選題一樣是一種能力。卡夫卡有一句話很震撼:好的書籍有如「一把能擊破心中冰河的利斧」。這句話仔細琢磨很深刻。不是每個人心中都有冰河,更不是每個心中有冰河的人都能找到那把利斧。心中的冰河是經歷了無數的困惑和糾結才可以有的。不喜歡思考、只會看小人書的人,心中是沒有冰河的。所以有些人,讀一點于丹式的「心靈雞湯」或者《讀者》上矯情的小文章,都會感動得熱淚盈眶,這隻能說明他的心裡只有一條淺淺的小溪。當然,這對於一般人來說也沒有什麼不好。對我們研究生來說,好的書籍就是經典的學術著作,特別是能擊破心中冰河、糾結、混沌的利斧的經典著作。或許我們一輩子都遇不到這樣的書,但我們要去追求、去尋覓。這種尋覓不是在通俗刊物和普及讀物中尋覓,而是讀經典,讀一流的書。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復觀,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湖北浠水人,肖老師的老鄉。原來是一個軍人,40年代還當了蔣介石的高級幕僚,少將軍銜。後來對國民黨很失望,快50歲的時候才開始真正做學問,但後來成為一代新儒學的大師。他寫了一篇文章《我的讀書生活》,他說,他浪費了無數的精力以後,對於讀書才慢慢摸出了一點自己的門徑,第一條就是:決不讀第二流以下的書。徐有個很形象的比喻。鄉下女人,戴滿了很多鍍金的銅鐲子,自以為華貴,其實一錢不值;倒不如戴戴一隻真金的小戒指,還算得一點積蓄。其實,就是我們說的讀經典、讀一流的書,情願少讀一點。所以,我們今天討論的讀書,不是讀那些通俗的普及的亂七八糟的書,而是值得讀的經典和一流的學術著作。當然同時好書,挑誰不挑誰,這要看你對這個領域的熟悉程度以及具體的課題而定。這裡暫不細說。這裡也有很多方法,例如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你承擔一個小課題,而你又這個課題不太熟悉,你可以先選擇這個課題領域公認專家(不知道可問老師)的代表性論文找幾篇先看看,然後重點關注他的參考文獻,他多次引用的論文和專著一般是比較好的。要知道,一流專家的眼光是很高的,一般性的東西不會進入他的法眼,這樣他的參考文獻就是一個初步的導讀書目,可以先找來看看,再選擇適合你的。
經典常常不容易讀懂或者乾脆就讀不下去。這就是我們討論的第二個問題以及與此相關的第三個問題。這裡先討論一下經典為何讀不懂?除了讀書方法上有問題外,還有一些原因:一是經典本身思想深邃、語言考究,大都難懂,張老師有篇博文分析了這個問題,大家可以看一下。二是我們現在的學生長期讀書的層次比較低,一般都是娛樂雜誌、通俗普及的小冊子或者網路文章,是快餐化的淺閱讀,專業上最多就是讀了一點教科書,教科書為了教學和學習的方便,已經在走通俗化的路線,所以到研究生階段不習慣看經典、讀不懂經典是很自然的。因為你的思維方式、眼界和讀書的方法都是淺層次、底層次和俗層次,如果不轉換,你肯定看不懂。三是你的思想與經典中的思想、智慧「接不上」。大家注意「接」這個字,具有相當豐富的人文內涵,對於讀書和做學問非常關鍵。我看至少有兩層意思。一是讀者與作者的思想接上,二是讀者通過某個作者與某種思想或智慧接上。接上則通,不接上則堵,讀者與作者隔著一堵牆或者一層厚厚的玻璃。牟宗三,大家可能知道,新儒學大師熊十力的最得意弟子,20世紀傑出的新儒學大師和哲學家,在哲學領域成就要超過你們熟悉的馮友蘭等,是哲學上的罕見天才。他在《人文講習錄》中多次提到「接上」和「接不上」。他到台灣後,自己搞人文友會,第一次就提出「孔子與中國文化不是外在的古董,乃是生命與智慧。只要你用真實的生命與他相接,你便接上了智慧之路。」後來多次提到「接上」。20年代,他在北大讀書。當時懷特海的哲學被翻譯到中國來,很少有人能讀懂。連金岳霖這樣的哲學家都說:讀不懂,也沒必要讀懂。但牟宗三作為一個大學生讀懂了,這是因為他的思路與懷特海的思路接上了。具體他怎麼接上的,你們可以去讀一下《人文講習錄》。你讀《論語》,為何沒讀懂或沒有真正收穫,是因為你沒有與孔子接上。當然,要真正與2500年前的孔子接上,談何容易?宋代理學家「二程」,我不記得是程顥,還是程頤說過,讀完了《論語》,如果你還是原來的你,沒有變化,等於沒有讀。按這個要求,還不是讀懂的問題了,更要與孔子的思想和智慧接上,才會有這樣的體驗和收穫。如果接上了,即使是一般性的接上,你讀論語的時候,不覺得孔子在2500年前,而就在你的身邊。所以,讀懂經典真正消化吸收經典的智慧,就是要與經典的作者「接上」,這是一個最關鍵的原則,如何接上呢?這就涉及到讀書的態度與方法。先說態度,這個非常關鍵。關於讀書的態度可以說出來很多點,如刻苦專心持之以恆之類。我這裡只說一個字,如果大家能真正做到,你讀書的收穫會大大提高,這個字就是——敬。朱子讀書法大家考研的時候都背過,但誰真正用過?它是我國古代最系統的讀書法,集古代讀書法之大成,朱子讀書法共六條: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最後說的居敬持志就是說的讀書態度。所謂「居敬」,朱熹說:「讀書須收斂此心,這便是敬。」「敬」這個字在中國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是儒家做工夫的關鍵之處,特別是程朱理學重視敬,這個可以做一篇大文章。我認為,它是讀書做學問的首要態度。現在學生讀經典,首先就缺少一個「敬」字。取而代之的是「不屑」和「懷疑」。不屑就不說了,一些從其他專業進入教育學領域的,常常有這樣的態度,覺得教育學有啥呢?好像沒啥。華東師範大學老校長孟憲承說過:對於不想在教育系待的,我雙手歡迎他走;對於要進來的,也要看他的態度,是不是真正願意做教育學的研究。因為教育學的研究是最難的,它的特點是「易學難通」。如果對一個學科或者一本經典不屑,顯然是沒法搞好。再就是「懷疑」。同學會問:懷疑有何不好?但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在沒有一定基礎的情況下,甚至在沒有搞懂的情況下,懷疑只是一種很不明智的態度。這一點,韋政通有過很好的講解。2003年他在東南大學演講時說:學習經典就是追隨前人偉大智慧的腳步向前走。他說,第一步就培養一種跟隨的能力。最恰當的學習就是跟隨,亦步亦趨地真正學習前人的東西叫做跟隨。在研究工作中,你不要一開始就自己亂髮議論,你必須有相當長的時間學習別人的思想,學習偉大哲學家、偉大思想家是如何在思考,你必須努力學習和熟悉他們走過的路、他們的思考方式,這就是跟隨的能力。嚴格來講,我們一直學習到博士階段都是在訓練人的跟隨能力。我們一個人從事學術研究一定要先相信很多東西,才能前進。假如你從一開始就不相信這個老師,你就沒有辦法跟隨他做研究。但是你做了很長一段時間,比如10年、20年,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後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其實,我理解的,韋政通說的「跟隨」背後的潛台詞就是「敬」。韋政通從50年代開始追隨牟宗三,長達十幾年。他在自傳中說過:牟宗三其人其書,就是擊破他混沌生命的那把利斧。在60年代,韋有了基礎和自己的理論後,才開始走自己的路。我剛提到的徐復觀還有個關於讀書的經典故事。1943年,對陸軍少將徐復觀來說,是他的生命歷程發生轉折和最有意義的一年。說他的生命發生轉折並不是指這一年他受到蔣介石的器重並成為高級幕僚,而是指他成為新儒學大師熊十力的弟子。徐復觀和熊十力都是鄂東黃岡人,徐復觀的家鄉是浠水,熊十力是黃岡人。這一年徐復觀讀到了熊十力獨創的新儒家哲學體系「新唯識論」,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遂萌發了從師之意。經過幾次通信後,熊十力約徐復觀來書院面談。徐復觀第一次去見熊十力是身著陸軍少將軍服,這次會面徐復觀向熊十力請教該讀點什麼書,熊十力向他推薦了王船山的《讀通鑒論》。然而,徐復觀對熊十力的指點不以為然,說這本書早已讀過了。熊十力面露不悅之色,說你並沒有讀懂,應該再讀。過了一段時間,徐復觀再見熊十力,報告《讀通鑒論》已經讀完。熊十力讓他談談心得,徐復觀就談了許多對王船山的批評,熊十力還未聽完就開始破口大罵:「你這個東西,怎麼會讀得進書!任何書的內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你為什麼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卻專門去挑壞的;這樣讀書,就是讀了百部千部,你會受到書的什麼益處?讀書是要先看出他的好處,再批評他的壞處,這才像吃東西一樣,經過消化而攝取了營養。譬如《讀通鑒論》,某一段該是多麼有意義,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記得嗎?你懂得嗎?你這樣讀書,真太沒有出息!」這一番痛快淋漓的痛罵,罵得自我感覺良好的陸軍少將呆立當場,狼狽不堪,半天回不過味來,但也使他從此大徹大悟。多年後,徐復觀回憶起這一番痛罵,還滿懷深情的寫到:「這對於我是起死回生的一罵。恐怕對於一切聰明自負、但並沒有走進學問之門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罵!近年來,我每遇見覺得沒有什麼書值得去讀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聰明耽誤一生的人。」
這裡很顯然,熊十力罵的背後仍然是對經典的一個「敬」字。讀書有了敬的態度,其他的態度就自然有了,如持之以恆、刻苦、虛心等等。現在說說讀經典的方法。嚴格說來,讀書沒有什麼巧方法,就是下笨功夫。當年徐復觀讀書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抄書和摘抄。一本好書,他覺得重要,動不動就摘抄很多萬字,有時覺得要點沒抓住,再抄一遍。當然對現在研究生來說,這樣比較難,但如果做了,一定會有大收穫。徐復觀說,我讀了一輩子的書,只有幾年的笨工作才得到一點受用。我對讀書的一點想法和建議。當然這還是指的好書和認定對自己有用的書,一般的閑書隨便翻翻的,不在此列。我說的書主要是學術書、特別是中西方對我們專業學習有用的哲學、教育學、歷史學和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書。像各科老師開列的書中,有一些屬於這種。我是倡導一本書主義的,也就是說,在一段時間內只專註讀一本書,完全讀好了,再改讀第二本。拿到一本書怎麼做?這裡首先有句話是我的經驗:書非買不能讀也。袁枚的《黃生借書說》:「書非借不能讀也。」買的書是自己的,可以在上面批註和劃線。這是起碼的,否則沒法看。拿到一部完全陌生的學術經典後怎麼讀?如你們要求讀的紐曼《大學的理念》、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等,還有西方哲學的書,中國經典孔孟老莊的書等等比較難讀。一般來說,不是拿到書就開始看,而是先把他人的相關研究、述評等等找來看,相關研究、書評之類的文章是比較容易看懂,因為他們經過梳理和分析,這樣幫助我們先搞清楚這本書是寫什麼,大體的內容和思想是什麼。這一點,徐復觀、韋政通等都強調。徐說:「我覺得後人的研究,對原典常常有一種指引的作用」,但不能代替原典的閱讀。甚至有些重要的書,你最好先看看他的傳記,他的成長經歷,他讀了什麼書,儘可能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這樣其實就是一個更容易「接上」的問題。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很多人寫過書評,可以從期刊網上下載先看,看的時候要仔細,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讀潘先生的書,可能你以為相對容易看懂,但如果你要真正理解和消化,讀出味道和精髓,真正把你的思想與他的思想接上,最好要配合讀一下他的《口述史》以及一些相關研究。接著第一次讀,因為已經有一些了解了,還有一些不懂的問題和概念,這樣看起來比較有感覺。第一遍,可以仔細讀,慢一點沒關係,但最好要連續,不要斷斷續續,或者中間又讀別的書。一邊讀,認為不懂的或重要的,可以用鉛筆划下來,但可以暫時不摘抄,因為一邊讀一邊抄,會影響思路。剛才國雲說,第一遍不用劃,因為還不知道重點。這個有道理,但其實第一遍划出的東西,可能不是重點,但往往有感覺或者一見鍾情的地方,也很重要。(如果這本書一次就完全讀懂了,或者不是非常重要,可以讀完後,再來摘抄重要的觀點。)如果你認為第一遍沒有讀懂或者覺得讀懂了但覺得很重要,意猶未盡,建議讀第二遍,通讀,特別關注第一次劃線的部分。可以換一種筆,劃一些你認為有用的地方。第二遍讀完了,如果覺得懂了,一般可以做摘抄了。重要觀點的摘抄,非常關鍵,不做這個工作,等於沒讀。現在用電腦摘。摘抄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原文照抄,標註頁碼,將來引用時方便;第二種是自己做歸納綜合,把思想梳理出來,這是個再創造的過程。一般兩種並用。在摘抄的同時,如果自己有想法和疑惑,可以同時記下來。如果能聯繫到你的論文和課題中的某個問題,也要記下來。好的書可以讀第三遍、第四遍……,直到你覺得完全理解為止。讀經典的時候一定要有敬的態度,在一段時間裡儘可能不看其他雜書,真正沉下心來讀,天天琢磨,非禮勿視,非禮勿聽,下決心把它「搞定」。過些時候或者要做論文的時候,可以把摘抄看一下。如果能用上,就很好了,有些是有啟發。如此反覆,這些東西就成為你自己的了,融入到你的知識結構中。
按照我的經驗,總是讀而不寫,其實很難真正理解一本書。有時要以寫促讀、讀寫並行。我認為,閱讀與寫作具有相通性、遷移性和互惠性。我的一篇博文《不要等到花兒也謝了》說過:寫作方式是沒有固定格式的,也不一定每次都要等到把資料「竭澤而漁」的時候才動筆寫作。研究和寫作本身就是一個捕捉靈感的過程,閱讀過程中產生的靈感要通過寫作及時捕捉。閱讀與寫作交替進行,相互作用,往往可以提高閱讀與寫作的效率,使思維不斷深化。有些重要的感覺不是在閱讀中而是在寫作中出現的。套用《學記》中的那句有名的話就是:讀然後知不足,寫然後知困。動筆寫起來以後,知道困之所在,再回過頭來閱讀相關文獻就不會那麼盲目和毫無感覺了。……特別對於一些思想性、創造性較強的研究,什麼時候想寫就寫,寫不下去,再去讀書,讀了再寫,寫了再讀,充分放鬆自己的精神,盡情享受研究和寫作的過程,不要給自己定一個固定的程序,不要讓自己的心靈和智慧受到任何束縛。總而言之,讀一本是一本消化一本,久而久之,你的理論水平就上去了。否則讀了一百本也沒有太多收穫。我說的一本書主義就是這樣,不要貪多求全,更不要急於求成。其實,現在大家讀不懂、接不上的最根本原因還是知識積累不夠,剛剛進入這個領域,突然讀一些外國學者的專著或者理論性很強的書,確實有難度。這裡,朱子讀書法的第一條「循序漸進」就值得重視。朱子說,讀四書的順序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對於一個高等教育學的初學者來說,我認為的是順序是先讀潘、王、薛、胡等人高等教育學,認真讀,反覆讀,結合老師上課,把高等教育學主要的概念、理論、問題和觀點基本理解、基本搞定並爛熟於心,出題考試你,高等教育學大體可以得到及格以上分數,這樣你有個基礎。這樣你再看紐曼、布魯貝克等老外的書就比較有感覺,還可以有個比較,如對高等教育本質的理解,布與潘先生不同,這裡就可以引發很多問題。如果把這個順序搞反了,一來就先看翻譯的書,可能很多人根本就看不懂,產生畏難情緒,反而對後來的學習不利。當然,這個不是絕對的,中外專著可以交互進行,每個人的情況也不同,一般如此而已。張楚庭的教育哲學,很多同學都在讀,很好的書,如果你現在讀不懂,我建議回過頭來先把普通教育學、高等教育學都再認真看。這個不是說,布、張比潘、王高明,而是潘、王的東西是最基礎的,你進這個門,連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論都不熟悉,先搞其他東西,勢必效果會很差。還是前面說的「接上」的問題,你進入高等教育學這個領域,先讀誰的書可以儘快把自己與高等教育學接上?最合適的人選顯然是潘先生,潘的東西本身就是一個大體系,學科建設、理論研究、問題研究等等。你下決心花一段時間讀一下潘先生的高等教育學以及文集中的代表性論文,可以儘快找到一條讓自己接上高等教育學學術的通道。不妨多讀書、不求甚解。
經典的書、好書,就算是專業書籍,你也仍然可以感覺像是跟作者在對話,而不是在痛苦地學習及接納知識。
讀多了自然知道什麼是好書、好書是什麼樣。
比如編程領域,學習C/C++入門,《C++ Primer》等就是好書,而潭浩強的只能是用於考試的教科書。從最簡單的開始,然後慢慢深入,一本一本慢慢鑽研,同時結合網上資料。
推薦閱讀:
※什麼年齡段適合讀什麼樣的書?
※小孩子閱讀的意義在於什麼?
※感覺現在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閱讀文學作品了,碎片式的網路閱讀佔用了大部分時間,請問如何保證對文學作品的閱讀量?
※讀網路小說讀到審美疲勞了怎麼辦?
※看書的時候,你的手在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