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新聞頻道的記者去採訪,會收受紅包嗎?

傳統媒體是肯定有的,新媒體的記者有這個「待遇」嗎


聲明:本人不是為了貪圖利益去從事這方面,只是想了解


首先,天朝有新聞內容的網站從新聞採訪權的角度來說可以分為「新聞網站」和「非新聞網站」兩種。


這不是待遇,是醜聞。新聞業的基石是,信任。信任來自於非利益相關方。成熟的健康的新聞業是沒有紅包的。這個問題真的沒什麼好商量的。


OMG,你怎麼能稱之為「待遇」?這是羞恥。勸你盡量不要收。


第一,中國媒體業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遠遠遠不夠,受到的不健康因素很多;

第二,潛規則已久,但市場化的發展和一些媒體人的自覺意識使得媒體與媒體之間,媒體人與媒體人之間的道德感不一樣;


第二,無意揣測是否收錢,即便網路媒體沒有採訪權也可能更狠,


網易新聞頻道從來就沒有過記者。


呵呵,笑而不語。中國這種體制下記者百分之九十的跑口新聞都可以理解為宣傳。如不領取紅包,反倒被口子誤解,以後難以合作,直接影響稿分。況且,記者薪資待遇的確不高,老老實實靠分能有體面收入的記者,肯定不會是固定跑口記者,拿點紅包,只能作生活補貼。這在大多數新聞媒體都是被默認的規則了。


會收到。跑行業新聞口子的不出意外都會收到車馬費。

例如舉行一次行業發布會或者新聞發布會,都會有媒體簽到處,媒體記者去了以後簽名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和單位,然後主辦方都會給一個媒體信封,信封里的金額不會很多,本地的發布會一般來說也就200塊錢左右,如果是需要去外地採風的話可能稍微會多一點,行業里都叫車馬費。

至於收不收,一般來說這種都會收吧。簽到一來主辦方認為是一個關係的建立,二來,簽到留下了你的姓名單位和聯繫方式,之後主辦方對新聞報道會有追蹤,就是看你有沒有發布新聞,有沒有幫忙做宣傳,會不會有負面啊。再來,這也是彼此對這段關係的認可。

就這樣。


很大幾率會收到。

還記得第一次收到紅包的時候,因為剛畢業,沒遇到過這種情況,說什麼都不要。現在想來,那時同行的同事一定恨死我了。


某遊戲網站的記者作採訪是大幾率會遇到對方給車馬費的情況的(當然你不能主動要)。

然後網站所屬的公司有規定,200元以內的車馬費可以自己留下,超出此數額的要主動上交公司。


宣傳一線的一般不會主動去要紅包。記者在分宣傳條線的時候就決定了你的灰色收入有多少,一般跑民生新聞的沒多少紅包,跑專業條線的紅包確實多,中國大環境是這樣。記者一般是跟隨領導出去採訪的,主辦單位一般都會給領導和隨行人員準備禮物,你處在這個位置,你也會拿的,既得利益集團嘛!


記者也經常會報道一些其他行業收受紅包之類的事,如果連記者都去做這些事,我不禁要問,社會的良心,記者的操守哪裡去了?社會的不良風氣,社會的信任度下降,某方面就何紅包的收受有關,


哪個媒體都一樣,應該說絕大多數吧,有時候名之車馬費


中國媒體業潛規則,雖不可說,但畢竟存在。我反而想知道國外是怎樣的,在國內的外媒記者會潛移默化的接受這種潛規則嗎?


商業網站沒有採訪權,新聞網站→_→你懂的


記者是社會的良心。如果你首先想到待遇,不如轉行。一個首先想到自己利益的記者,從業越久,經驗越豐富,對社會的損害越大。

不管收沒有收到紅包,我不會改變我的報道方向的。如果是明顯的監督報道,我會把紅包退給對方,否則有風險。


推薦閱讀:

《新周刊》是一個什麼樣的雜誌?
如何看待這次貴州畢節事件中媒體的輿論引導和網民輿論一邊倒?這事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以及新聞媒體要不要有態度、什麼時候該有態度?
作為普通人,如何和媒體或記者打交道?
郜艷敏事件是媒體不負責任嗎?或者說從中可以看出媒體人怎樣的心態?
新聞聯播的主持人是怎麼選拔的?他們的薪資怎麼樣?除了晚上的新聞,白天他們做什麼呢?

TAG:媒體 | 新聞 | 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