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學的著名學者有哪些?分別擅長的方向是什麼?

問題遣詞可能不專業,請不吝修改。


說說各個學校比較有代表性的學者吧,主要是還在招生或退休後返聘教學的教授、博導。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復旦歷史地理最強,所以學者雲集。周振鶴,歷史政治地理、歷史文化地理、中外交流史等;葛劍雄,人口史(含移民史);吳松弟,歷史經濟地理(港口—腹地),人口史(含移民史);安介生,人口史(含移民史),山西區域歷史地理,歷史民族地理;滿志敏,歷史自然地理(歷史時期氣候變化,歷史時期土地利用與覆被變化,歷史地理信息系統);張偉然,歷史文化地理(尤其佛教地理);張曉虹,歷史城市地理、歷史文化地理;李曉傑,歷史政治(政區)地理;王振忠,歷史社會地理,徽學;侯楊方,人口史(含移民史),人口地理信息系統,側重清代。王建革,歷史農業地理,環境史,側重農學。韓昭慶,歷史自然地理,中國地圖學史,環境史。朱海濱,歷史文化地理。傅林祥,歷史政治(政區)地理。楊偉兵,中國歷史環境與社會變遷,清代沿革地理,明清西南區域史。楊煜達,中國歷史氣候變化,西南邊疆史地。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唐曉峰,古代地理思想、先秦地理、歷史城市地理;韓茂莉,歷史農業地理,歷史環境變遷等;鄧輝,歷史時期環境變遷。闕維民,世界遺產,現在不搞歷史地理了。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辛德勇,歷史文獻(不僅限於地理文獻),多研究漢唐地理問題兼及其他。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華林甫,擅長地名學、沿革地理、歷史地理學術史,目前主要研究清史地理問題(清史地圖集)。

中央民族大學:黃義軍,歷史城市地理;歷史瓷業地理(結合考古學方法)。

陝西師範大學西北環發中心:侯甬堅,歷史時期環境變遷、環境史、歷史地理理論問題。王社教,李令福,蕭正洪等幾位老師也都主要研究歷史農業地理,陝師大傳統強項。

武漢大學:徐少華,晏昌貴,荊楚歷史地理,時段側重先秦,主要藉助簡帛文書。魯西奇,區域歷史地理,歷史城市地理。

首都師範大學:張萍(2017年仍在陝師大招生),歷史商業地理。

西北師範大學:李並成,歷史沙漠地理,環境變遷。

西南大學:藍勇,西南區域歷史地理,環境史。

雲南大學:陸韌,西南邊疆史地;成一農教授,古地圖研究,歷史城市地理。

鄭州大學:高凱,歷史醫學地理,歷史人口地理等;陳隆文,歷史經濟地理(歷史貨幣地理)。

華中師範大學(城環學院):龔勝生,歷史醫學地理。

南京大學:胡阿祥,魏晉南北朝政區地理、民族地理、地名學等。

上海交大:劉統,歷史軍事地理,戰爭史;曹樹基,人口史(含移民史),疾病史;李玉尚(李玉償),海洋環境史、疾病史。都是復旦背景。

中山大學:吳滔、謝湜,主要研究明清地理問題,都是復旦背景。

暨南大學:郭聲波,歷史農業地理,政區地理、民族地理;吳宏岐,歷史城市地理,歷史經濟地理;王元林,歷史文化地理等,都是陝師大背景。


侯仁之先生的歷史自然地理,辛德勇先生的歷史人文地理。這是北大的,北大歷史地理學歸到城環學院了,是地理的。

復旦史地所大牛特別多,周振鶴的歷史人文地理,張修桂的歷史自然地理,葛劍雄的歷史人口地理,還有滿志敏,安介生等等。

陝師大西北環發,歷史地理在國內是僅次於復旦史地所排第二。侯甬堅的歷史自然地理,朱士光的歷史人文地理,還有吳宏岐等等。

其他學校的,武漢大學、西南大學、人大、鄭大也都有一些老師。

歷史地理學最早一批博士點,81年復旦北大陝師,86年第二批補進武大。復旦譚其驤、陝師大史念海、北大侯仁之、武大石泉,前三位是我國歷史地理學的奠基人物,均師從顧頡剛。


顧祖禹(1631-1692),《讀史方輿紀要》。 煌煌巨著,但裡邊錯誤和想當然有點多。

楊守敬(1839-1915),《水經註疏》。歷史地理學研究的集大成者,真正震古爍今的大家。


譚其驤


侯仁之


史念海


石泉


周振鶴


葛劍雄


鄒逸麟


張修桂


辛德勇


滿志敏

==


最著名的就是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了!


推薦網站http://yugong.fudan.edu.cn/default.asp


譚其驤:《長水集》,大家,《中國古代史地圖集》

侯仁之:主要是北京歷史地理,在理論上確定了歷史地理的屬性

史念海:《河山集》,啥都研究,自然歷史地理,沙漠、河流改道等問題最牛

石泉:湖北湖南,也就是荊楚歷史地理最厲害

周振鶴:政區等行政區劃問題

葛劍雄:人口問題

鄒逸麟:自然歷史地理

辛德勇:歷史地理文獻,無人可比。

滿志敏:歷史自然地理,主要是河流、氣候

侯甬堅:現代自然地理出身。


陳橋驛先生,歷史地理研究大家,水經注研究尤為出彩,有《淮河流域》等代表作。以杭州為著眼點,對中國環境史的研究也開先河。


舉兩位我所接觸過的南京大學的教授。

陳得芝教授

陳得芝,男,福建霞浦人。歷史學家。1933年11月 3日生。1956年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1960年同校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元史研究室主任,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陳得芝師從韓儒林研究蒙古史、元史,並擔任教學和培養研究生工作。開設過中國古代史、元史、北方民族史、中西交通史、蒙元史專題研究、民族史研究中的對音與勘同等課程,能吸收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國有關學科的教學水平。他先後參加了高校教材《中國通史參考資料》的編選,《中國歷史地圖集》的編繪等工作。擔任《中國歷史大辭典》副主編及《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委員。在韓儒林主編的兩卷本《元朝史》中,承擔了全書近一半篇幅的撰寫。他在國內十餘種學術出版物中發表論文六十餘篇,涉及北方游牧部族、元代政治及社會、中西交涉和海外交通、蒙古地區歷史地理、吐蕃史等多種研究領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見解,尤精於北方民族史地之學。學術成果除《元朝史》和《中國歷史地圖集》外,主要論文有《遼代的西北路招討司》、《元嶺北行省諸驛道考》、《元察罕淖兒行宮今地考》、《元稱海城考》、《十三世紀前的克烈王國》、《元烏思藏宣慰司的建置年代》等。

胡阿祥教授

胡阿祥,男,1963年7月出生,安徽桐城人。先後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4年,復旦大學歷史系)、歷史學碩士學位(1987年,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文學博士學位(1998年,南京大學中文系)。1987年7月始任教於南京大學歷史系。現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個人專著20多部,主編著作約20部,另有參著多部。主要代表著作:《兵家必爭之地》、《偉哉斯名——「中國」古今稱謂研究》、《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魏晉本土文學地理研究》、《中國地理大發現》(大陸簡體字版,台灣繁體字版,韓文版)、《宋書州郡志匯釋》、《國學四十講》、《東晉南朝僑州郡縣與僑流人口研究》、《中國名號與中古地理探索》、《江蘇建置志》、《正名中國:胡阿祥說國號》、《讀史入戲:說不盡的中國史》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及橫項課題多項。

介紹均來自南京大學歷史學院主頁: 南京大學歷史學系


歷史地理和地理歷史有區分,侯仁之可謂歷史地理的正宗學派,可參閱阿憶《憶聞——北大清華的那些大師》


推薦閱讀:

在科研路上大家有什麼經驗教訓?
為什麼讀phd?
中國科學院的一天是什麼樣子的?
中國知網為什麼要收費,無限制開放不好嗎?
如何在已畢業的情況下在校外下載學術文獻?

TAG:學術 | 學者 | 歷史地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