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別微博中的謠言?


對於給出了鏈接的,點擊鏈接查看來源真實性(當然最好裝了防火牆和殺毒軟體,某些不靠譜的網站上、QQ和MSN群發很煽動性的內容等時不推薦點擊,多是病毒或木馬釣魚)。

對於沒給出鏈接、只給出來源(常見的如BBC、鳳凰網等),可以Google搜索「微博關鍵內容+來源」,或者「微博關鍵內容 site:不加www的來源網址(以鳳凰網為例為site:http://ifeng.com)」,對於來源為英文網站如BBC時可以將關鍵詞翻譯為英文(最好選取不容易有不同翻譯方法的關鍵詞)然後用同樣方法進行搜索,很多都可以發現要麼是子虛烏有,要麼是歪曲原意、夾帶私貨。

有些消息來源於個人渠道,如親朋好友等,或者是發布者自己,需要根據發布者本人的可信度(如是否長期用戶,有無可能是臨時註冊,以往發言風格如何等)和獲得信息渠道的可信度(直接見證且能提供物證可信度最高,直接從可靠朋友處聽聞勝過多次間接傳播)來綜合判斷。

對於既沒有鏈接,也沒有提到來源,或者來源於一些缺乏可信度的發布者或者聽聞渠道的消息,建議不要輕信和大肆傳播,這些都只能停留在「流言」階段,可以等待或主動搜集信息進行證實或證偽。可以看看微博下的評論(「部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去網上搜搜,還可以到一些網站進行提問(當然包括知乎!)。

對於鏈接、來源與微博內容不符的消息,基本可以認定為「謠言」,要麼就是許多不同來源的信息雜糅拼湊而成,且經常存在扭曲和半真半假。也可以參考一些經常闢謠的用戶——引用@楊楓:

社會政治類謠言可以關注@點子正 @闢謠聯盟 ,科學常識類謠言可以關注@謠言粉碎機 @方舟子 @科學松鼠會 @能靠點兒譜嗎

值得注意的是,對待「闢謠」同樣需要警惕,可以參考以上同樣的步驟,因為現下同樣存在一些事實尚不清楚的時候就武斷進行闢謠的情況,同樣不能輕信。

總而言之,鑒別是否為謠言需要查證消息的來源,需要保持警惕、懷疑和開放的心態,也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所有這些,但是至少首先可以慢慢學會不輕易相信和輕易傳播——影響力越大,越應該如此,否則自身信用也會受到貶損


謠言的三大特徵

網路上絕大多數的謠言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把握這些規律便能以不變應萬變。謠言有三大特徵:事件的主體很普偏,事件的結果很嚴重,事件的描述很模糊。即:謠言的可能性=事件的普遍性×事件的嚴重性×事件的模糊度。

一、事件的普遍性

造謠者為了使自己的謠言儘可能地傳播,編造謠言時一般都從很普遍的事物入手,與儘可能多的人都有關。與人的切身利益相關,這樣人們才會願意去傳播。

例如:多喝牛奶致癌;穿秋褲將斷子絕孫;用微波爐致癌;睡眠不足短命……其中牛奶、秋褲、微波爐等等都是非常常見的事物,普遍性很高!

二、事件的嚴重性

結果不嚴重,不勁爆,便不足以滿足觀眾味口。不能吸引眼球,就不能導致傳播。造謠者對此心知杜明,有意無意都有將結果放大。

如,某某某將導致不孕不育,叉叉叉將導致斷子絕孫;豆漿導致乳腺癌;可樂可以殺精;木瓜能豐胸……

三、事件的模糊性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信息越模糊,是謊言的可能越高。根據信息的模糊性又分為好幾種。

1、無署名信息類。

無署名就表示沒有人需要為信息的準確性負責,造假的可能就很高。大多數人對於記名問卷都比較認真,對不記名問卷就敷衍了事,由此可見署名與否對信息準確性的影響之深。

比如:某大學教授稱……;某知名人士稱……;某日系車企員工透露……;某國外研究機構……;研究者發現……

2、無數據信息類。

比如:蝦與維生素C同食似砒霜;感冒藥+可樂=中毒。[沒有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每天每多坐兩小時,患結腸癌的幾率增加8%。[不談原始幾率,只談增加率,也是耍流氓。]

從以上三個維度去丈量一條信息,基本可以在第一時間內鎖定謠言,將其踢出自己的大腦。對精心設計的謠言,就無法短時間做出判斷,於是我們還需要一柄「尚方寶劍」——體謨公理,用它可以封殺一切謠言了。

四、休謨公理

18世紀哲學家、「懷疑主義」之父、大衛休謨在《人類理解力研究》一書中,提出了理性思維的一條總原則,也被叫做「休謨公理」,即「非同尋常的聲明,需要非常確鑿的證據,才可信。」

越離奇的信息越需要確鑿的證據,當一條信息的離奇程度與這條信息的精確程度,詳實程度不成比例時,我們就可以判斷這條信息為「偽」。(為了確定這條信息的精確程度和詳實程度,就需要請Google出馬了。)

以謠言的三大特徵來做出初步判斷,以休謨公理來得出結論,如此訓練我們的大腦,必能百毒不侵!


感覺文章太長閱讀不便的,可以聽這期的電台:喜馬拉雅FM

前言:在信息時代,甄別信息是一個必備的技能和素質。但並不是人人擁有這項技能,尤其是我們的父母輩,容易被偽科學、煽動言論所迷惑。這期『不聊茶事』電台,就來聊聊要如何甄別互聯網。不知道你們還記得方舟子大戰韓寒事件嗎?時隔多年,將此事件翻出來的原因是,這是個完整的互聯網輿論事件,已有定論,可以做為案例來分析。我們從這個案例出發,來分析如何甄別互聯網信息,如何不被謠言迷惑,如何避免被所謂的大V操控我們的大腦。茶已泡好,開聊!

用一杯茶的時間聊聊這有趣的世界,這裡是「不聊茶事」電台。水已燒開,茶已泡好,又到了和各位聊天的時間,今天咱們泡的是銀駿眉,聊的是忽悠的原理和技巧。

上一期我們說到新媒體,說新媒體是在互聯網信息爆炸的時代,給我們篩選可靠的信息,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有更加深刻和正確的認識。我當時提了一句,說我自己是有一套方法辨別信息的真偽,那有人問了,這套方法論能不能總結出來,也讓我們學習學習。

其實我就三個方法,一是要求你轉發的,你需要警惕。因為謠言就是為了傳播啊,什麼轉發送Q幣啊、愛心接力啊。這都是老掉牙的套路了,但依然還有很多人信。二是標題特別驚悚的,什麼驚天大秘密、陰謀論、禍害下一代等等標題的,要特別警惕。比如說小龍蝦是日本人轉基因製造出來禍害中國人的,利用了我們愛國之心來傳播謠言。三是文章不標註出處、不署名的,比如最近一個所謂的美國博士寫的,《中國煤炭工業的崩潰和核霧染災難》,全篇沒有介紹這個美國博士是何許人。還有一些什麼《五十位教師聯名上書國務院》這種讀完沒有出現五十位教師署名的,通通都是假的。這是我總結的三個方法,簡稱三板斧。我這「三板斧」雖然簡單,但是可以辨別百分之七八十的謠言。其實謠言大多數你多留個心眼,都能看出端倪來,沒那麼複雜,就是大家太懶得思考了,一看到一些煽動性的言論,血湧上大腦,想都不想就轉發了。

我大學時候有一個相談甚歡的老師,上海交大畢業的,高級知識分子,也受過嚴格的理性訓練,但他的微信就經常轉發一些謠言,就我剛剛上面講的那些什麼愛心接力啊,陰謀論、愛國主義等等。我也特別倔,老師一在朋友圈發這種謠言文章,我就把闢謠的鏈接貼在回復底下。最近好久沒看到他發了,不知道是不是把我拉黑了(笑的語氣)。

這位老師也不是笨,就是太善良了,一個社會正常人沒那麼多心思去猜忌別人。我自己也琢磨,這些傳謠言的人都是什麼心態,猜來猜去猜不透。後來見得人多了,才知道這社會還有一小撮人很猥瑣的,他製造謠言也沒什麼目的,就是因為心態很猥瑣,看到自己傳播的假信息到處流竄,心理就有快感:看!上當了吧。這是惡作劇的心態,我們小時候都有,只是有些人長大之後還保留著這種扭曲的惡作劇心態,而網路又給了他一個惡作劇的工具。

不知道你們還記得馬加爵的案例嗎?我問起身邊人對這件事的看法,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一篇互聯網文章,這篇文章名字是《馬加爵臨刑前寫的一封信 讓主席都落淚了》。這篇文章說馬加爵家境貧寒,在大學期間飽受同學欺辱,比如把尿撒在他被子上,最後得出結論,馬加爵殺同學是事出有因。我現在告訴你,這篇文章沒有一句真話!全篇捏造!馬加爵家境不算有錢,但也不算貧苦,每一個他殺的同學中,都和他沒什麼過節,其中還有他曾經的好友。他殺人很大的原因是馬加爵長期有暴力傾向,並且沉迷於網路暴力小說。不信,你現在上知乎搜搜,答案里把馬加爵殺人的刑偵經過仔細地梳理了,沒有絲毫這篇造謠文章中所說的情節。

就這麼一個不尊重事實的謠言,居然傳的比事實還要這麼廣。所謂事實勝於雄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不管用了,謠言傳播的比真相還快。你琢磨這篇文章的作者,為什麼捏造一個故事?為什麼替殺人犯開脫?動機是什麼?這不是吃飽撐著么?還真是,這世界上就是很多人,你不能用正常的心智去理解他們,他們就是猥瑣。

這期我本來是要給大家總結一些判斷信息真偽的方法,但鬍子我才疏學淺,總結來總結去就是我上面說的三個方法,我簡稱為三板斧。其實我判斷信息,是長期在互聯網觀察、判斷、學習的一套經驗,在我大腦里形成反饋,已經形成了直覺,我自己說不出所以然來。但我想起早年看過一本書《忽悠的原理和技巧》,這本書把方舟子倒韓作為案例分析,分析互聯網輿論是如何被操縱的,互聯網的信息是如何被污染的,我覺得說的比我好多了,所以今天就推介這本書,《忽悠的原理和技巧》,不是教你忽悠,是教你不被忽悠。

這本書沒有出版,想看的人可以去關注微博:破破的橋。破壞的破,橋樑的橋,可以免費下載閱讀。這是一本對熱點公共問題進行冷靜分析的好書,它可能會讓那些因為參與有關辯論而傷害友誼的人們幡然悔悟,或者至少若有所思。如何在一個信息社會甄別事實,如何在一個多元社會開展辯論,如何在一個風險社會保持清明,這本書會告訴你很多。

介紹這本書前,我們要來回顧倒韓事件。倒韓事件呢,其實總體來說就是陰謀論,說韓寒的書不是他自己寫的,是他的父親幫他寫的,而圍繞著韓寒有一個利益集團,把韓寒包裝成才子。普通人一聽,這是有可能的喲,對不起,你陷入了陰謀論的思維,而陰謀論思維是人天性中的缺陷,不怪你,但你必須了解一點,陰謀論在理論上站不住腳的。為什麼陰謀論沒有理論基礎?請上網搜索羅輯思維《陰謀,是可能的嗎?》這一期。

《陰謀論,是可能的嗎?》這一期中,羅振宇說,陰謀論之所以不可能,是因為在一個開放的自由市場上,你想封閉信息和了解全部信息的真相,這都是兩件完全做不到的事情。但這句話也說明了兩點,一點是,一個利益集團想封閉信息是不可能的,因此現實中不可能誕生陰謀論。另一點是,人們不可能了解全部信息,因此,有些很猥瑣的人,就會利用人們的認知盲點,操縱輿論,也就給謠言滋生的土壤。

所以請記住一句話:人們不可能了解全部信息是所有一切互聯網造謠的理論基礎。

再講回倒韓事件。倒韓事件不是突然間爆發的,是不斷有人接力造謠的結果。07年的時候,有個自稱是出版社資深人士爆料,韓寒的文章都是一個叫做馬日拉的槍手寫的。韓寒知道後很生氣,背後調查了這個所謂的出版社資深人士,原來不過是愛炒作的大三學生,而這個大學生平時就喜歡在網上寫小黃文。你看,我剛剛說了吧,這些愛造謠的人都是很猥瑣的人,不要用正常人的心智去揣測他們。韓寒在網上貼出這位造謠者的身份信息後,這位大學生隨即道歉認錯,韓寒也把他的信息刪除。

本來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不料,12年又出了個事兒。原百度中層管理人員麥田寫了一篇文章《人造韓寒》,指責韓寒靠造假成名。他質疑韓寒的文章不像是他這個年齡段少年寫的,是韓寒的父親韓仁均寫的。而新概念作文大賽給韓寒出題的作家李其綱,是韓寒父親的同一個大學的同學,正是他們兩串通偽造了韓寒的才華。

韓寒反應強烈,當即宣布誰能夠證明韓寒書中有任何一行字是人代筆的,獎勵兩千萬。麥田當晚道歉,承認證據不足。麥田暫時退場後,「打假鬥士」方舟子走上前台。你看,倒韓就好像一個舞台,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接一個的人物出來造謠造就了這一出鬧劇。

方舟子此前他提出過多個質疑,韓寒大怒,再次一一批駁,稱這些說法均為斷章取義、歪曲造謠。但這次韓寒沒有得勝而歸,他遇到了對手。

方舟子與麥田不同的是,他在打假領域擁有話語權,可以有效地調動媒體。這次的質疑,沒有像前兩次那樣迅速結束了。方舟子不斷拋出質疑,每一個質疑越來越荒謬,但是卻在互聯網的輿論上引起各方的撕逼,而撕逼越多,彷彿信方舟子的就越多,這是為什麼?

從大學生造謠韓寒,到原百度中層管理人員麥田,再到方舟子。他們在像接力棒一樣的操控輿論過程中,有一個趨勢,就是操縱輿論的這根接力棒,每到下一個人手裡,這個人本身的話語權越來越強,影響力也越來越廣。那什麼是話語權呢?

比方說甲和乙在宣講,但對某群特定的聽眾,第一種情況,甲有本事讓這些人都聽自己說,不去聽乙的。第二種情況,他們有時甲乙兩人的言論都聽,但只信任甲,卻不信乙。只要符合以上任何一種情況,便可認為,對這類特定人群,甲比乙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之所以韓寒這次沒有通過強硬的回擊獲得勝利,是因為方舟子長期在打假這一領域進行輿論經營,遠比麥田及以前那些炒作者擁有大得多的話語權,不易被簡單的辯駁擊倒。

那方舟子是怎麼操縱輿論的呢?用了什麼手段來操縱?

首先,群眾的私心是倒韓的動機。這裡鬍子生造了一個概念,叫做自願洗腦。什麼叫自願洗腦?就是有一個人,名字就叫阿狗吧,你看阿狗不爽。看這個人不爽的動機可能就是阿狗比我成功,我嫉妒。但要是又來了一個人叫阿貓看阿狗不爽,而且還舉出各種看似正當的理由來證明,我看阿狗不爽是有理由的,我不是自私。那麼這時候,你就會自動地接受阿貓的觀念,認為阿狗做人不行哦,我看他不爽是應該的哦,這就叫自願洗腦。那在倒韓這個事件上呢,難道方舟子有那麼大魅力影響一堆人?不要看表面是這樣的,其實韓寒因為少年得志,很早就出名,說話有時候又太狂妄,已經在互聯網得罪了很多人,有一部分失意的人是很妒忌他的成功和才能。這時候方舟子站出來,說這個人的才能和成功都是偽造的,那些看韓寒不爽的人就會自動地接受方舟子這套理論,只為了讓他們心裡的那份妒忌合理化,這叫自願洗腦。一旦有了這深層次的動機,你再去跟他講道理,他是聽不進去的,他只會為了朝向一個目標,就是打到韓寒。為了這個目標的需要來找理由。所以,妒忌韓寒等種種自私的心理,是倒韓核心群體的動機。

其次,質疑要有正確的姿勢,方舟子的質疑一開始就是流氓的姿勢。怎麼說?質疑好比做學術論證,需要從一堆客觀的數據信息中,找到規律,進而得出結論。那流氓的姿勢是什麼?先有個結論,為了這個結論去找證據,不符合預設結論的就丟掉。

人類思維很大程度上受情感左右,嚴謹的理性思維需要訓練。當心中先有結論時,人們很容易將既定結論作為前提,再去尋找支持該結論的材料,創造各種標準將毫無邏輯關聯的材料硬扯到結論上,同時忽略或否定相反的材料。在不斷篩選信息、製造標準的過程中,人們還會逐漸強化自己的既定結論,這種現象叫做證實偏見。

《呂氏春秋》上有「疑人偷斧」的寓言故事。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意那個孩子。他看那個孩子走路的姿勢,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他觀察那個孩子的神色,也象是偷了斧子的樣子;他聽那個孩子說話的語氣,更象是偷了斧子的樣子。總之,在他的眼睛裡,那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像是偷斧子的。不久,他在刨土坑的時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來是他自己遺忘在土坑裡了。找到斧子後,先入為主的思維模式被打破了,原本被嚴重侵害的邏輯能力開始恢復,此時他才驚覺,這些理由與有沒有偷斧子毫無邏輯關係。

你看,回到韓寒代筆的這件事上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方舟子先是靠直覺,毫無理由地質疑韓寒的文章都是別人寫的,然後為了這個結論到處找一些雞毛蒜皮的論據,連韓寒的身高這種跟論點不搭邊的事情他都要胡攪蠻纏一番。但我們看疑人偷斧這種寫在古書上的事情很荒謬,為什麼發生在現實同樣荒謬的事情這麼多人信呢?

因為在有了話語權的前提下,信息控制就有可能了,信息控制產生了,人們的正常邏輯也就會變得模糊了。為什麼造謠韓寒代筆的大三學生和麥田都沒成功?因為他們話語權不大嘛,看客們在觀看的時候是將信將疑的,不像方舟子,被捧為打架鬥士,有許多粉絲,這些粉絲數量挺多的,圍觀群眾一看,聲勢挺浩大的,說不定真有那麼一回事。

我這段話說了操控輿論的三個條件。第一,要有一個掌握著話語權的人物,第二個信息控制和模糊邏輯,有了話語權你只聽我的嘛,我說什麼你就信什麼,第三因素就是形成群體,群體不斷吸納判斷力差的人,形成更大的群體。這三個條件也正是傳銷得以成功的因素。傳銷群體中,必須有一個導師一樣的人物,掌握了話語權。接著就要信息控制,傳銷組織為了達到信息控制的目的,往往把人都關在一起,不讓他們接觸外界,然後,你只能聽我告訴你的信息。最後,就是一群狂熱的人互相熱捧,互相影響,每進來一個新人,就對他不斷地洗腦,在環境的影響下,你要是意志不夠堅定,就會被影響,因為我們人有個天性的缺陷,就是希望自己的觀念是被大多數人認同的,如果大多數人不認同,就會懷疑自己。

有個非常有名的心理學實驗,叫做」從眾實驗「,最能生動地說明群體的力量。

這個實驗拿出了兩張圖,圖上有一樣長的線條。如果問你,這兩張圖哪一張的線條比較長?恐怕你會說:「你是不是在侮辱的智商?明擺著一樣長嘛!」別急,在美國心理學家阿希1951年設計的實驗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他把大學生每七個人分成一組,在同一個房間依次序回答問題,但實際上前6個人是安排好的托兒,真正的實驗對象只有第七個人。6個托兒被安排一起故意選擇錯誤的答案,這時的結果是:第七個人竟然有三分之一跟著做了錯誤的選擇,他們選擇了兩根線條不一樣長。心理學家用這個簡單的問題在多組人群中做了多次的實驗,結果是75%的人至少有一次錯誤的從眾選擇,真正一直堅持自己獨立正確選擇的,只佔25%。

如此簡單的問題,竟然得到這麼可怕的結果。如果是素質和學歷更加參差不齊的人群,面對更加複雜的問題,情況可想而知。所以大家要記住,從眾心理是人性的一個永恆弱點,群眾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

我們再重複一遍操控輿論的三個條件。一是有一個擁有話語權的導師,二是控制信息、模糊邏輯,三是形成群體。今天講的內容主要側重在,一個擁有話語權的人物,是怎麼控制信息的呢?

我們這期的題眼是:人們不可能了解全部信息是所有一切互聯網造謠的理論基礎。所以任何的輿論操控首先就要控制信息,那有人問了,互聯網這麼發達,信息這麼流通,怎麼可能有人能瞞天過海。你錯了,這些傳播謠言的人不需要瞞天過海讓大多數人信,而讓一小撮人信,他就贏了。

街邊的算命先生,其實他只有幾套說辭,一般都是說你這35歲有一大坎,會有血光之災呀如何如何。大多數人情況不符合,但是總有一個人踩狗屎運,跟算命先生說的一致,馬上這個人就哭著喊著大師。所以,造謠的人只要讓爭取到少數人的支持就行了。

舉個例子。比如韓寒在方舟子質疑《三重門》是他人代筆的時候,就迅速在網上放出《三重門》的手稿,並進行了第三方公證。這時候方舟子做了什麼呢?第一件事當然是屏蔽了手稿經過公證的事實了,說公證處說的不算。第二件事方舟子指責手稿過於乾淨,不像是第一次創作,而像是抄的。並且方舟子放出了一些作家的手稿,這些手稿都帶有很多修改的痕迹,和韓寒乾淨的手稿有著明顯的區別。

但事實是怎樣呢?事實是,每個作家的習慣不同,有些作家比如魯迅、老舍的手稿也是非常乾淨,有些作家則塗塗改改。但方舟子只選擇了塗塗改改的手稿灌輸給大眾。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作家手稿應該是什麼樣子,屬於知識盲點。此時,惡意的傳播者就會在他們的盲點上進行欺騙,灌輸這樣一個偽常識:所有作家的手稿看起來都是髒亂差的,有無數修改的,因此,凡是不髒亂的手稿,都是偽造的。在這裡,偽常識並非由專家宣布,而是通過傳播精心選擇的材料完成,因為控制了材料,就控制了觀念。作家手稿有乾淨也有髒亂的。將髒亂手稿搜集在一起,放到你面前,並屏蔽乾淨手稿的信息,此時你會不由自主地接納這個偽常識。由於以為這是自己獨立思考所得,你還會努力保衛它,殊不知它是別人有意灌輸給你的。所以如果有一個知識,是辯論兩方中的一方,單方面灌輸給你的,那麼就要警惕,他是否故意隱瞞了信息中重要的部分。如果韓寒拿出的手稿是髒亂的,那用同樣手段反向操作即可,即只傳播乾淨的手稿,屏蔽髒亂的手稿。這種方法就叫信息控制。

信息控制是最常用的話語權手法。它瞄準的是你的知識盲點和經驗盲點,試圖通過傳播歪曲或片面的材料,屏蔽原始、乾淨、與自己預設結論相反的材料,誘導你得出錯誤結論。信息控制通常騙不了所有人,但對特定人群效果極佳。這群人信任惡意的信息源,往往對攻擊目標懷抱反感情緒,聽不進反面意見。

那信息控制有什麼特徵我們可以識別它呢?有,信息控制最顯著的特點是數量繁多,忽悠者會從任意角度攻擊,瞄準人們普遍的認知弱點:那麼多材料,難道還不能證實么?其實,挑幾個片段,歪曲捏造一番,寫上幾千字,幾十分鐘就足以製造出一份欺騙材料。它成本極低,因而可以成百上千地堆疊。這些信息量特別巨大,但都很瑣碎,不系統,並且都無法直接證明,都是旁證,隔靴搔癢。為什麼造謠者要這麼做?為了污染信息。如果一個人接受到了原始信息,造謠者的謊言是很容易擊碎的。為了不讓人們看到原始的信息,造謠者就要弄出數量巨大的信息來屏蔽原來的信息源,反正造謠不要成本。但是這些信息看起來數量巨大,其實是同質化的信息,來源是同一個。

《戰國策》里有「曾參shēn殺人」的故事。曾參是孔子的學生,勤奮好學、人品端正。有一天,某個與他同名同姓的人在外鄉殺了人,「曾參殺人」的流言傳來,鄰人將消息告訴正在織布的曾參母親。他母親堅定地反駁:「我兒子不會殺人。」但很快,第二個、第三個人跑來「互證」,每個人都告訴她:「曾參殺了人。」結果因為她不知道他們的材料實際上出自同一個污染源,所以開始害怕,爬牆跑了。你看,僅僅因為三個人的論斷,她連兒子殺人都信了。你認真看著三個人,只說了一件事,曾參殺人。殺了什麼人,為何殺人,曾參人在何處被法辦了嗎?這些新的信息都沒有出現,都是在重複一個信息。

拋開個例看統計,就更清楚了。倒韓的人曾在天涯論壇慶祝「倒韓高樓40萬貼紀錄」。有人做了統計,這40萬帖的作者,其中10萬帖是由50個人發的。也就是說,這十萬份材料,實際上就是幾十個閑人沒事瞎掰的。所以,你要記住一點,信息數量不代表可能性越大,同質化的信息再多,也只能算一個信息。

其次是一直重複信息,把造謠的信息面儘可能地覆蓋到人群。比如一個教授一直在網路上質疑韓寒,翻來覆去就那幾條,說韓寒心虛不肯回答,其實韓寒早幾個月前就已經回答過了。但是由於網民沒精力去翻查韓寒幾個月前的微博,就容易被謠言所覆蓋。所以,如果一個人連續幾個月重複一個信息,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在控制信息。

聽到這裡,我相信很多聽眾疑惑了,這期不是教我們不被忽悠嗎?怎麼光說別人怎麼忽悠?我得學到不被忽悠的方法才有用處呀。別急,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嘛,了解了忽悠的原理,才能從原理出發防忽悠。接下來鬍子就來說防忽悠的方法論。

第一點,就是建立起自己可靠的信息源。鬍子的微博,基本上沒有互動,但是發生了什麼事件,我一定刷一遍微博,因為我關注的這些人都是我可靠的信息源啊。我關注很多人,比如科學松鼠會會員、情感專家、政治專家。這些人都是經過很多次的輿論事件篩選下來了,一旦發現有人說謊,馬上取關。所以今天要特別說一點,防止忽悠不是一件馬上能做到的事情,要是要從每一件互聯網事件中去積累,去積極地判斷,訓練自己的大腦反饋。

第二點,不可證偽的信息不信,不可證偽又伴隨著危言聳聽的論調。什麼是不可證偽?倒韓這個事件中,有很多社會名人、作家、記者站出來證明韓寒是自己寫的,但是方舟子通通把他們稱作是利益集團,這些人都是密謀毒害下一代年輕人的思想,他們的證詞不可信。所以有一個人站出來拿出證據,方舟子說你是利益相關,不可信,接著又站出來,方舟子又說不可信。上上下下,幾十人,全都不可信,那還有什麼是可信的呢?這就是不可證偽,我的證據你都說不算,那沒辦法證了。

納粹的宣傳部門有個重要的信條:撒謊要撒大謊。原因之一就是小謊很容易證偽。對某個猶太人搞詐騙的指控,只要拿出證據簡單駁斥就行了。指控猶太人密謀獨霸世界,這怎麼證偽?沒辦法證偽。所以,把幫助韓寒證明的這些人,都說成是密謀禍害下一代年輕人的利益群體,那就不可證偽了。

第三點,邏輯清晰,論證必須是充分必要條件,多試試逆否命題,最重要的是整體思維。什麼是充分必要條件,就是正推過來也行,倒推過來也行。那逆否命題是什麼?假設如果A成立,那麼B成立,逆否命題就是,如果A不成立,那麼B也不成立。舉例來說,方舟子說韓寒的《三重門》裡面有上個世紀60、70年代的描寫,那時候韓寒還沒出生,根本不可能了解,只有韓寒的父親韓仁均能夠寫出這個時代的生活場景。那麼你反過來想,《三重門》里更多的是90年代校園生活描寫,韓仁均這麼大一把年紀又不可能去讀中學,那麼豈不是也不是韓仁均寫的。那到底誰寫的?

再來看最重要的整體思維。整體思維是什麼呢?就是復盤整個事件的圖景,不要陷入碎片化的細枝末節,嘗試從整體上把握問題,搭出完整的敘事框架。如果拼湊起來的故事不合情理且聳人聽聞,那麼宣揚它們只是為了獲取眼球,加速傳播,與追求真相南轅北轍。倒韓事件的整個圖景是什麼呢?我們來看下,假設方舟子的這些質疑成立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既能用嚴謹文風寫傳記,也能用俏皮話寫青春小說與時事評論,引發了幾百萬80後讀者共鳴的奇才韓仁均,學貫中西、英文流利,就連流行歌曲、少年動漫、車輛維修都樣樣精通。他在鄉下老宅里隱藏絕世天分,窮困潦倒二十年,苦等兒子成長到能扮演作家後,方才開始躲在幕後不停推出銷量上百萬的作品。

而他兒子韓寒,是個行文造句都不通順,在鏡頭前連說話都不會說的小學生文化水平的初中文盲,每日周旋於老師、同學、編輯、記者、讀者之間,卻從未被懷疑,就算有,也全部被收買了。由於利潤分配合理,居然沒人爆料。成功行騙13年後,這個騙局最後居然被坐在電腦前的打假專家方舟子發現了。

這就是倒韓事件假設成立的全部圖景,我相信你肯定能發現其中的荒謬。

第四點,拒絕無限質疑,盡量接觸原始信息。倒韓這個事件最荒謬的一點在於,韓寒的身高成了一個謎。一個經常出現在公眾面前的人物,居然身高都不能被證明。

我合影證明身高。——你說沒拍膝蓋,說不定彎了膝蓋。我擺出到膝蓋的合影。——你說沒拍腳,說不定腳下墊了東西。我拿出全身合影。——你說穿著奇怪的鞋,這是增高鞋。我拿出鞋的外觀照片。——你說這是隱蔽的內增高鞋。我從各個角度給鞋拍照,證明沒有內增高。——你說用了增高鞋墊。無限質疑的目的已不再是玩弄邏輯,而是把水攪渾,轉移話題,而且支持韓寒的人,數次要求在第三方公證的情況下,方舟子就是不去。因為一旦接觸原始信息,謊言就被戳穿了。

第五點,低成本的質疑值得警惕。謠言的優勢在於低成本,我在電腦前胡謅就可以造謠。那低成本表現在什麼呢?譬如不署名、不註明出處、網路身份是匿名。而通常闢謠需要很大的成本的。就比如韓寒懸賞兩千萬。

第六點,被質疑的人無需自證,拒絕無賴式的質疑。被質疑的人無需自證說的是什麼呢?譬如你在超市裡逛,出門的時候有人說你偷了東西,這時候應該是質疑的人拿出監控之類的證據,而不是要求你自己把衣服脫光證明沒偷。

無賴式的質疑這裡有個典故。《水滸傳》中有「楊志賣刀」的故事。楊志生活困窘,只要開價三千貫賣祖傳寶刀。集市上有個叫牛二的流氓,跑過來問:「這把破刀有什麼好?賣得這麼貴?」

楊志介紹道:「有三件好處。第一件,砍銅剁鐵,刀口不卷。」牛二便換了二十個銅錢試刀,楊志一刀便將銅錢剁成兩半。「第二件叫『吹毛得過』,拿頭髮朝刀口上一吹,立刻斷成兩截。」牛二拔下一撮頭髮,楊志接過頭髮,朝刀口上一吹,頭髮一分為二飄過刀口。楊志又道:「第三件叫『殺人不見血』,把人一刀砍了,刀上不留血跡。」

牛二質疑道:我不信,你有本事砍個人給我看看。楊志說,平白無故誰敢殺人,我殺條狗給你看看。牛二立刻找茬:你說的是殺人不見血,沒說殺狗不見血,做虛假廣告,被我逮住了吧。你看,這是不是一個無賴的邏輯?但為什麼方舟子用在韓寒身上,就有人上當了呢?這值得我們思考。

好,本期節目就到這裡,喝茶也喝的差不多了,故事也該結尾了。最後總結一下,忽悠操縱輿論的三個條件,一是有一個擁有話語權的導師,二是控制信息、模糊邏輯,三是形成群體。我們識別忽悠的信息要掌握六個要點:1、就是建立起自己可靠的信息源。2、不可證偽的信息不信,危言聳聽的論調要注意。3、邏輯清晰,論證必須是充分必要條件,多試試逆否命題,最重要的是整體思維。4、拒絕無限質疑,盡量接觸原始信息。5、低成本的質疑值得警惕。6、被質疑的人無需自證,拒絕無賴式的質疑。

節目的最後八卦下。我整期節目都把方舟子比喻成流氓,有人說,說不定人家只是在韓寒代筆這麼一件事上犯錯。事實上,方舟子的打假歷程都存在的道德問題。本書的作者從方舟子一開始在新語絲論壇打假就認識了,一直看著方舟子為了個人的私怨捏造打擊。所以方舟子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冠以打假名號的流氓,這不,最近央視記者拿出了證據,方舟子的安保基金被挪為私用,被方舟子拿去給自己的親戚開淘寶,給自己的夫人買車,還買了一套房產。這次,恐怕方舟子的信譽要徹底破產。這是應了那句,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1. 常識很重要,很多謠言其實是違背很多領域的最基本常識的,比如以前著名的釣魚貼,汪兆銘將軍文革中含冤致死啊之類的。這個平時多積累點知識就好了,值得注意的是積累知識的時候,別莫名其妙記住了很多謠言。。

2. 不要想當然,一個人相信的東西,有時候是自己想要相信的東西。你今天生活很不爽,突然看到個偏激的故事就分享下發泄發泄。遇到什麼問題,歸根到底一句「體制問題」。事實上世界上的事情運轉都很複雜,尤其是人,不能武斷地去判斷,是對是錯需要仔細分析。

3. 理性主義,學會質疑。不要迷信權威,相信自己的判斷和推理。很多名人其實對於自己領域外的事情懂得不見得比你多。


只針對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謠言說兩句,首先專家不一定可信,其次鍛煉自己的科學素質,不要被幾個你不認識的高深名詞術語忽悠住


雖然鑒別不太好辦,但至少我這裡有些負責任使用微博的方法

第一條:除非你看到事情發生,否則不要發微博

第二條:記住,有些人發微博只是想開玩笑

第三條:記住,害怕某些事情發生,並不等於知道某些事情將要發生

第四條:如果看到謠言,直接質疑。如果你轉發謠言,即便以求闢謠的方式轉發,也可能嚇壞不明真相的群眾

第五條:設法求證

第六條:如果你看到非真實的微博,設法糾正

第七條:如果你發微博說你看到的情況,請說具體一點,說明你在哪裡,看到了什麼,不要誇張,也不要想當然

第八條:關注你相信準確可信的人

第九條:如果你出門打劫,請按照第八條發微博,那樣可以讓警察的工作更容易


我的經驗是,任何錶述性文字里有嘆號,80%是假的。發布者是律師+5%,發布者有復旦背景+5%,發布者有北大法學背景+5%,發布內容中有發達國家名+3%,標題有著名商界人士+100%。

例1:李嘉誠親口說出的十大成功法則!不看後悔!

例2:美國之所以強大的5個原因,天堂不過如此!

例3:xxx律師:中國援建非洲為何頻頻遭遇暴亂?體制缺陷值得國人深思!

這種內容看都不用看,直接略過。


1.據傳XXX

2.無腦憤青轉發的(比如作業本、王利芬等)

3.明顯不合情理的

4.無來源的信息

5.客觀內容少,主觀猜測多的

以上,看到都要小心


獨立思考。然後獨立思考過後你就會發現微博上全都是謠言,然後你也就不上微博了就這樣。


鑒別步驟:

1.看是誰發布的。首先看是否是官方發布和一手信息來源;如果是二手信源的話,靠譜信源主要有:中國的新華社、財新,國際的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

2.看是誰寫的。作者很重要,作者需要為自己的信用長期負責。但請注意,發布機構應該優於具體作者,脫離機構的作者的靠譜程度不穩定。

3.要看發布時間,要看發布時間,要看發布時間。說三遍!sns時代常發生故事回爐再炒的事情,最簡單的免疫辦法是看時間,一看發生的時間,二看其中提及的事情所發生的時間。如果這些都沒有,八成以上不靠譜。

4.分清新聞報道與觀點評論。區分這兩種信息有點難度。這個需靠平時的經驗積累。

5.但有疑問,官網核實。比如有人假冒新華社捏造金融政策新聞,以期影響市場,造假水平越來越高,真假難辨,還製作導語、挪用新華社套路。最簡單的方法是到官網核實。

6.要看報道所引用信息和觀點的來源。信息源的質量決定信息的質量,再者看是否有旁證可證明。

7.要了解自己的偏好,對特別投你所好的內容保持一份警惕。比如:如果你特別喜歡讀紐約時報,那你最好同時也讀華爾街日報,以期客觀看透信息。


其實我真不願意說出這個真相的:自己是sb就別怨別人忽悠你。

什麼微波爐有害啊,轉基因致癌啊,四隻翅膀的雞啊,把sb們嚇得一來一來的,明明是很基礎的常試,從基本原理、經濟不經濟等幾個角度就能判斷。開始我還試圖解釋一下,後來我乾脆不說話,為智慧碾壓看sb們干著急而偷著樂。

最節省時間的還是用基本常識過濾虛假信息。你只有不是sb才能看出來哪些信息是騙sb的。

什麼?你說我太自負了?可是我哪有時間去分辨每一條傳言的真假啊?而那些超過常識範圍的冷知識,基本對我的生活沒有任何幫助,我又不是編百科全書的。

「這句話到底真的假的啊?我得查查我是不是又被人當做sb耍了」如果你整天這樣過,不覺得自己的時間特別不值錢嗎?當然你就是專門靠豐富的冷知識騙妹子的不算,不過身為妹子我不需要。

謠言止於智者,換句話就是傳謠都是sb。

當然,還有渴望融入sb群體抱團取暖的,這種用sb偽裝自己的是心機B無疑了。


最好的辦法是靠自己的三觀。一旦有了穩定的三觀,謠言什麼的一開始就信不了。然後才是前排所述的一些動手求證的方法。

還有,用微博來初建自己的三觀是很不合理的。還是應該多讀書,多看報(有訂閱攤派任務的報紙不算),多看靠譜的網站。

當然,三觀是可以毀的,微博加速了這個進程。不過總體上來說,還是應該有一套自己的。


圖片用google圖片或者tinyeye搜下圖片的出處,基本能鑒別。

文字這類,關注下幾個松鼠會,謠言粉碎機之類的圍脖,還是能提高抗謠言能力的。

最重要的一點,始終抱著懷疑的狀態看待那些帶V轉發的信息。

長期觀察發現他們的抗謠言能力基本是負的。


帶有「不轉不是XX人」、「是XX就轉「、」「將此貼轉發XXX遍」之類激昂口號的,大多數是不靠譜言論


新浪微博上有很多闢謠人士的,可以多關注他們。社會政治類謠言可以關注@點子正 @闢謠聯盟 ,科學常識類謠言可以關注@謠言粉碎機 @方舟子 @科學松鼠會 @能靠點兒譜嗎


說一下我的方法,我一般都會關注幾個公知,只要是他們共同轉發的微博,那麼十有八九是謠言。嗯,注意是十有八九。


可以去果殼的謠言粉碎機或者其他闢謠平台看看

俗話說:傳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

真正要自己去辨別是很難的

請遵守以下的原則

不盲從盡信任何一位(所謂)權威人士的話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開玩笑的話其實就無所謂了


真的很簡單!

自己google一下,通過文中關鍵字尋找來源。

比如書上次微博上的「餓死癌細胞」

1.先找相關論文

2.找顏寧本人微博

真相大白


真相總會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被揭示。如果你擔心不小心散播了謠言,那麼你可以選擇「不確定真偽之前只收藏不轉發」。


看新浪刪不刪熱搜

刪了就是真的

沒刪就是謠言


推薦閱讀:

新浪微博上有哪些粉絲兩萬以上不發廣告的純段子手?
如何使用 IFTTT 將新浪微博收藏的內容同步到 Evernote ?
新浪微博贊過的文章怎麼取消?
如何看待五五開開掛微博上路人反應和b站截然不同?
新浪微博發展至今最重要的決定有哪些?

TAG:新浪微博 | 微博 | 傳播 | 謠言 | 信息 | 生活常識 | 造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