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真正成為一個現代民族概念里的「族」是在什麼時候?
秦國叫秦人,漢朝叫漢人,宋朝叫宋人,強調「天下」、「朝代」,而非「國家」、「民族」。蒙古族統治時期,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人。女真族統治時期,有滿漢之分。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時裡面的民族就是指漢族了。這是何時開始的,又是如何開始的?為什麼是漢族,不是唐族,明族?
這個問題,我只表達個人看法……
「漢族」作為現代民族概念中的「一個」「族」,其起源非常多,但是真正的形成,應該是,新中國劃分56個民族並把這放在法律中然後大規模宣傳進每個漢族人的心中的時候。
=================================
回來解釋下
首先,這個問題展開來說是非常大的,「漢民族的形成「是建國初期一直到八十年代中國史學界投入精力最大的幾個問題之一,論述和專著浩如煙海,包含各種學說,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定論,比較被廣泛接受的是形成於秦漢這個,與中國傳統大一統帝制形成時期相同,被認為是漢民族的最早形成時期,而起源更是追溯到傳說時代,有興趣的可以慢慢找來看。第二,涉及民族的定義,這又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這個不只中國,世界都在爭論,比較主流的當然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關於語言、地域、文化、認同感等等多元定義吧,這個其實我自己都懶的去找那些論述了,只看過一些動態概況什麼的。
第三,怎麼來理解「民族」呢?我偏向於中國古人的智慧:」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明確的表達出了「族」這個概念的產生原因。「族」作為一個代表人的集合或者聚合的詞,其產生,並不是為了定義或者形容某個人群,而是為了劃分人群。當然中國古人是沒有「民族」概念,中國人更偏向於「血緣」維繫的「宗族」,這個」血緣「並不是真正的血緣,而是一種虛擬的精神聯繫,其實在古代,「漢人」這個「聚合」可以被視為一個大而化之的"宗族「,這個感興趣的可以去查一些中國」姓氏「起源的相關論述。
第四,如果就第三條中的理解來回顧中國古代歷史上那些「民族」,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對於古代「漢人」來說,最重要就是「堅夷夏之防」。
第五,那為什麼說「漢族」的產生源自新中國的法律和宣傳呢?現代中國民族的劃分,是新中國政府在藉助所謂的」現代民族概念」直接劃分後規定在法律中的,其劃分方式、劃分依據與以前任何「族」或者「民族」的劃分都是不同的,所以應該是一個「全新的」民族。
第六,那麼,說了這麼多,「漢族」到底是什麼。我們再回到「民族」,對於民族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共同文化」「共同地域「」共同語言「么?我認為,民族最重要的是「認同感」,是一個民族中個體對這個民族的「歸屬感」「自豪感」,作為漢族的一員,我的」歸屬感「來源於世界上最龐大的人群,我的」自豪感「來源於可以追溯的先祖們的文化,但是就現在來說,我作為全新的」漢族「或者」中華民族」的一員,要做的卻是,首先,不要自大的把先祖們的繁榮當成自己的繁榮,其次,不要把先祖們對人群的劃分當成自己的對人群的劃分。
第七,好吧,為了更直觀的表達我心中對民族概念的,舉個栗子……
不知道看這個答案的人有沒有客家人,或者朋友和其他熟悉的人是客家人的,雖然客家人不是一個民族,卻是一個典型的族群劃分的案例,相比於」漢族「劃分這個將近一個世紀以前的問題,這個案例要現實得多。如果有的話,首先說,我從來不質疑客家的歷史,其次,請問這些客家人一個問題,你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客家人的。
===============================================最後,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大了……
我感覺現代的中華民族是在抗日戰爭前後逐漸形成的,以前封建王朝,實行的是家國一體制,老百姓是給誰交皇糧都可以。到了清朝滅亡後,軍閥混戰,那時候大家認同的還只是自己的家族,或者是自己的家鄉,而抗日戰爭把中國打成了一整塊。
- 補充 為什麼中國分割出了省份,羅馬帝國分裂出了國家? - 安森垚的回答
- 現在在答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對比著來看
- 長文預警。首先說下,西方的「民族」以及「民族國家」概念,在古代一直是--一群語言,歷史,文化,相同的人組成的族群。語言往往是區分民族的重要依據,而與西方不同,我們這群人自古就沒有,民族,這個概念,這個族群極度包容,不論是不同語言還是不同血統,都不斷成為這個族群的一部分。也就是「漢族」這個龐大神奇民族的定義,一直和西方不同。
- 國際化的如今,現代民族定義模糊了其他,更趨向於文化層面。所以這個定義更貼近漢族的定義。
- 先回答下,如果說以現代民族定義的文化界定為基準的民族,漢族這個思想從武帝時代就已經產生了,並在女真蒙元滿蒙入侵時說法逐漸固定,並在日本侵華時徹底定義。如果以歐洲一貫的民族定義,漢族在原始社會之後就一直與之不同了。
- 下文提到的民族以原始定義為基準。
- 第一句是,我們能從河南鄭州到偃師一帶的小部落成為現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肯定不是吃素的,居功至偉的人物或者政權,自然而然會受到崇拜。漢人的歷史,完全就是一部創業史。在我們的歷史,不存在「自古以來」。倒退3000年,山東是外國,陝西是外國,湖南湖北是外國,安徽江蘇是外國。更別提廣東廣西,還有我那個曾被認為是牛鬼蛇神故鄉的黑龍江了。
- 秦族唐族說法不是沒有,俄羅斯還管我們叫契丹呢,只能說用的不廣泛,不過不抬杠了,說說「漢族」來源。而且啊,漢這個名字啊,只不過來源於一條江——長江的支流漢江。而且不是武漢的那個下游,是漢中那個窄窄的上游。
- 回答問題需要追根溯源吧。而且從石器時代開始寫,沒出現漢族這個說法的時候我是絕對不會說漢族噠~而且本文歷史觀比較按照地理方向去走,動不動就說三皇五帝,這東西是傳說不說,三皇五帝的崇拜以及美化也是戰國之後逐漸形成的。
-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算大,如果總結下,核心就是
- 第一.漢朝確實偉大,漢朝是第一個真正控制過說著其他語言民族的朝代。
- 第二.中國的「易姓革命」思想是一點點逐步形成的,東方人往往是在「正統」權利徹底不能維持國家的時候,才會選擇取而代之。所以較早的大一統王朝會給一個民族留下最大的認同感。
- 第三,漢族在形成的過程就是以擴張、同化、通婚的融合為主,這和西方「民族國家」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 所以開始追根溯源,這個和漢民族的形成有很大關係。
- 首先是這個時候說法很複雜,我只是總結並推測了我傾向的說法。
- 我們這個民族的來源一般被公認是生活在甘肅以及四川一帶的「古羌人」,古羌人屬於蒙古利亞人種,使用被稱為「原始漢藏語」的孤立語(語法定義)。這個民族在古代發生了一次大分裂,正是第四紀冰川末期,河流泛濫。一批人跑到了較高的高原地區,開始游牧生活,這批人成了藏族以及如今雲南少數民族的祖先。一批人選擇了跑到泛濫卻土壤肥沃的平原,開始了耕作畜牧的生活,而這批人,就是我們的祖先。
- 感興趣可以看下這個答案
- 大禹治水的那場洪水,和《聖經》及其他傳說中的大洪水有什麼關係嗎? - 安森垚的回答
- 隨著一代代「治水英雄」的英明治理,這批人逐漸從甘肅天水一帶前往渭河谷地,出現了繁華一時的半坡文明。最後前往了黃河的沖積平原河南一代。災難使得部落逐漸融合,最早帶領大家走向平原的是一個「風」姓部落,也就是我們後來說的伏羲燧人女媧傳說(後來的三皇)。隨後又有一批人從「狗尾巴草」這種植物中開發出「粟」這種作物,也就是小米,廣泛種植。這個部落也是後來被稱作神農的部族,受到了大家的崇拜,也成為了東部羌人的精神支柱,也就是炎帝的傳說。慢慢的人口增多,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部落,最後出現了大型部落聯盟。一個姬姓部落中的公孫氏首領軒轅,也就是我們後來說的黃帝,成為這個部落聯盟的首領。慢慢的產生了炎黃堯舜禹的傳說。
- 中國早期是母系氏族,所以姓這個字也是女人生子的意思,本為了區分族群。隨著向父系氏族轉變,已有的女旁姓氏「姬」、「姒」、「媯」、「姚」、「姜」、「嬴」已經不能區分族群,所以很多更小的父系支流就確定了「氏」為家族代號。
- 這個時候部落之間是沒有民族認同感的,直到山東一帶「蚩尤——三苗」部落出現,這批人本身也是古羌人後裔,只不過可能混合了很多東北一帶的「肅慎人(蒙古,女真祖先)」,較早的在當時還是諸多小島的山東一帶進行採集漁獵生活,隨著黃河的造陸運動,華北平原將山東半島連接起來,這兩個部族開始了鬥爭。
- 眾所周知,以軒轅氏為首的部落戰勝了後來被稱作「九黎」的三苗部落,三苗一部分北遷,和東北的漁獵民族混合(使用阿爾泰語系語言)。一部分前往南部,成為苗族的祖先。(使用的仍然是漢藏語系語言)
- 說句題外話,新石器時代時,每個「姓」都有自己的部落圖騰,而最早的「風」姓部落使用的就是蛇圖騰。個人傾向的理論是,蛇喜好潮濕,代表著洪水即將到來的預兆,也代表著男性生殖器的生殖崇拜。(而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傳說,蛇變成了原罪的預兆,變成了讓人對抗天災的啟示,代表著對性愉悅的認知,成為了很複雜的一種存在)而隨著牛圖騰部落的神農,貘圖騰的有虞等部落和「風」部落融合後,產生了最能代表這個大聯合的「龍」作為原始部落的圖騰,「龍」也伴隨這群人,走向五千年,走向最大的認同感。
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風姓),拿規矩丈量天地,出土於新疆。
蛇引誘夏娃吃善惡果,導致原罪產生
- 我們也會發現這個時候的名字都十分詭異,一個是可能源於古地名的音譯,另一個可能是古漢藏語和現代漢語差別太大,或許是一些多音節語言,所以造成後來的以訛傳訛。——也就是說都別瞎穿越了,尤其是北方人,穿越到元朝之前你聽古人說話都和外語一樣。
- 這個部落越來越強大,內部氏族也產生了各種爭鬥,比如顓頊(姬姓、高陽氏、名乾荒)、帝嚳(姬姓,高辛氏,名俊)、堯(伊祁姓,陶唐氏,名放勛)、舜(姚姓,有虞氏,名重華),或許都是不同氏族的首領,這個時代也可能並不是我們認為的禪讓,而是明爭暗鬥,尤其是舜這個人,道德品質都算不上是好的。
- 直到最後一次的洪荒高峰,治水功臣「夏後氏」的禹(姒姓,夏後氏,名文命),逐漸籠絡民心,以毫無懸念的狀態接管了舜的首領寶座,由於實在是威望太高,集權觀念逐漸開始,禹給自己統合起來的部落用自己的氏「夏」來命名(後這個字在原始漢語里是大王的意思,比如大家熟知的后羿),這個字代表繁華和熱烈,與「花」和「華」同音且意義相近。
- 公元前21世紀,看看,多對稱。隨著禹的兒子啟繼位,加上後來的有窮國后羿搗亂不成,經歷了革命考驗的夏後家在河南落穩腳跟,終於有了國家雛形,但實際控制區域根本沒出河南省。周邊其他不太聽話的商部落、周部落也懼怕發達的夏的威力,算是不鬧事了。
- 但是注意一個問題,這個時候子姓的商部落也一直安心的在山東一帶做小買賣,實際上和夏並不隸屬,只是認夏當老大而已,那麼在陝西秦嶺一代的姬姓周部落就更是了。
- 這個時候國的概念還僅僅是一群統治者居住的城邦的含義而已,這群人用武力保護自己,震懾農民。看繁體字的「國」就可以看出來,一個人拿著「戈」在守衛城池。
-
- 夏從自己是中間之「國」這個地理上的概念,由於自己的強大,「中央」這個概念逐步形成。並且由於自己是以農耕文明這樣比較先進、穩定的生產方式,周邊的國家也以「夏」的文化為正統。據說大禹還鑄造了九個鼎,在上面畫上九州地圖。只有能拿到這九個鼎的人,才可以掌握「中原地區」,問鼎中原,一言九鼎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
- 當時的文字還只是雛形階段,也沒有現在這麼多漢字,我們可以發現,現在很多似音不同字的漢字意思是很像的,比如登和增~小和肖。(好多說夏代沒有文字個人認為還是不可取的,商代自稱文化的夏一脈相承,所以文字不會突然在商形成)
- 公元前17世紀,隨著夏朝的衰落(原因可能是氣候原因,也肯能是中央政權的腐朽),商業為主的商開始陸續吞併夏的方國,並最後戰勝夏。但畢竟夏已經統治了河南一帶300多年,這個時候商朝是很難有效控制的。所以商的首領成湯,宣稱自己和夏後氏乃同根同源,都是一個祖先,原始的炎黃傳說在這個時候形成。並且要繼承夏的文化,尊稱夏為正統,並 設立王畿地區來鞏固自己統治,所以這個民族終於從部落聯盟過渡到國家階段。
- 繼承了夏的商,自然不能對夏的遺民不利,所以很好的安頓了夏人,讓他們傳播文化。並且商業繼承了夏收小弟的習慣,到處收小弟,搶山頭,不願意當小弟的,就打。
- 並且從商開始,稱大王為「帝」,不同於夏的「後」,商將原始的泛神論改造為一元神信仰,給中國的祖先命名為「五帝」,並宣稱自己是站在「天命」的角度,所以君權神授的理念也開始形成,所以中國變為,只有天命降臨,才可以拿到「九鼎」,成為中原「天子」。
- 所以中央王朝並不永遠屬於一個姓氏的人,這種易姓革命思想開始出現萌芽。
- 在文化上,一個商業民族加上黃河還是不斷泛濫使得商的居民很有危機感。流行占卜的社會風氣產生,諸如易學等理論開始形成。商代服飾不論尊卑和男女都是採用上下兩段的形制,上著衣,下穿裳,後世稱服裝為「衣裳」,便是源自於此。其服飾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設計為緊窄的樣式,長度齊膝,便於活動。古代華夏族上衣下裳,束髮右衽的裝束特點,就是在商代形成的。
- 隨著大家熟知的武王伐紂事件,商滅亡了。但是實際上的歷史並不是大家看到封神榜里那樣喜聞樂見。實際上商是在最為強大的時候被暗算,突然夭折。
- 當時商王叫做「帝辛」,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紂王,他的名字叫做.......受.....╮(╯▽╰)╭這人臂力過人,並且能征善戰,很會治理國家,當把國家治理的非常風調雨順的時候,秉承著商的傳統,他又要去收小弟了。
- 由於商朝是中國最長的朝代,長達563年,所以領土擴張也最為嚴重,「中國」的思想徹底形成,開始逐漸征服周邊部落,東夷,西狄,北戎,南蠻這樣的蔑視性辭彙也是這個時候誕生的。
- 而且農耕民族的強大導致這個國家可以「舉全國之力」進行一次戰爭,類似TC的集中力量辦大事。於是當帝辛舉征戰東夷,舉全國之力消滅東夷諸國,江蘇安徽北部以及山東東南正式成為中央王朝一部分。
圖 帝辛時代的商,周邊的領土大多是附屬而不是徹底控制,實際控制地區只有殷周圍的「王畿」
- 結果這個時候王宮內部出現混亂,由於帝乙(帝辛的爸爸),沒有立長子微子啟為後,造成擁護微子啟的比干、箕子不滿,加上這個時候曾在商宮任職的姜尚由於他的熟婦老婆天天嫌他沒出息,於是帶著機密投奔秦嶺一代的周部落。
- 就這樣,在征討東夷造成的內部空虛加上虎視眈眈的周部落,內憂外患之中,牧野之戰,帝辛大敗,500餘年商滅亡。
- 隨後周武王姬發這個機靈的人為了安撫商的子民,給微子啟封國「宋」,地點還在中原,但卻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裡。武王為了確定自己也可以當「天子」的「正統」地位,大肆抹黑帝辛,給了他一個諷刺的稱號——紂(狂暴的意思),加上微子啟本人的不滿,一時間整個商朝遺民加上被他吊打的東夷將全部的怨恨發泄到紂王身上。
- 所以姬發開始發表演講:我雖然處在西方(陝西西安一帶),你們可能認為我不是「中國人」,其實我也是姓姬的,是黃帝的後代。如今紂王(帝辛)這麼殘暴,老天想斷絕成湯家的統治,讓我做大王,你們說,吼不吼啊。——吼啊(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資持不資持啊。資持啊——~~
- 其實現在也一樣,這種思想導致了,當大王也得按照基本法。沒有也要杜撰一個,和西方「敵人很強大,我戰勝了他,所以我更強大,你們都要聽我的」那種想法不同,我們的思想是,「敵人很殘暴且無腦,我是來替天行道解放你們的,就算不是這樣,也要給你們塑造一個「歷史正確性」。
- 直到今天也這樣。
- 所以隨著西方來的姬發取得正統地位,並宣稱繼承商的正統。在這片土地只能有一個天子,並應該聽——天命繼承而不是萬世傳遞的思想就這麼出現了,而普天之下都是天子的土地的思想萌芽也開始產生,中國的概念開始擴大,政治中心偏移到鎬京(陝西西安)。
- 前文說到的帝辛的叔叔箕子,越過膠東,跑到了朝鮮半島,開墾耕地並文化政府當地土著,建立「箕子朝鮮王國」,朝鮮正史中記載的第一個王朝產生(雖然韓國說自己上下五千年歷史)。也就是說朝鮮這個國家一登場就是作為中原逃亡政權的割據存在的。
- 隨後周為了維護自己統治,幹了一件大家熟知的事情,分封本族子弟為諸侯王,並給姜子牙封地齊,也就是當年帝辛打下的東夷。
- 周的土地擴大了很多,但是周也害怕自己的身上發生商一樣的事情,姬發的弟弟姬旦,對,他 叫 雞 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周公,也叫周公旦。制禮作樂,完成了一套理論,用來維持國家的秩序以及階級。
- 一直抹黑商朝的周倒是盛產昏君暴君。隨著周厲王姬胡的殘暴統治加上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姬宮湦,犬戎(很有可能是吐火羅人)入侵鎬京。中央政權第一次被少數民族打敗,周平王姬宜臼遷都洛邑(洛陽),政府回到了中原,但是天下早已不是天子的了。春秋時代開始,但是注意,這個時候名義上國家的老大還是周天子,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已經沒有誰願意把自己從中央政權中獨立出去了。雖然政治形態酷似歐洲,但又截然相反。
- 也就是說,後來姬旦的大粉絲孔子,以姬旦的理論創立了以「禮」為主體的等級尊卑學說。但是孔子很熟悉的他們西方的一套理論,但是由於統治者見得太多~所以都不鳥他。所以最後孔子想到為什麼不能維持「禮」的原因,發現是因為沒有「仁」,只要上層仁,下層就可以禮了嘛。但是孔子是沒有易姓革命思想的,他認為天下應該永遠是周天子的,萬年不變,繁榮發展。
所以嘛這個時候所有的諸侯也是掛羊頭賣狗肉,就連融合了三苗,還存在很多「傣人」(泰國人祖先)的湖北湖南一帶的楚國,也會偶爾說自己是周的一部分。
- 春秋的歷史就先不說了,總之誰都想以自己國家為中心建立霸權,這個族群的範圍越來越大,而且往往在河南一帶的政權由於連年征戰變得十分弱小,包括微子啟後代的宋國。而周邊的大國比如齊(山東東部)、楚(湖北湖南安徽南部)、晉(山西大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國家陸續崛起,甚至在北京以及遼寧一帶的燕也開始崛起,而融合了犬戎的秦人也陸續收復關中土地,並開發四川。
- 先說下齊國,輔佐齊桓公爭霸的是管仲,就是提出「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那位,也是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對好基友之一(霧)。這人為了維護政權穩定第一次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思想,在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提出以文化同化為主的理念。所以孔子後來也評價: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產生了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俯視以及同化的傾向。
- 秦這個國家吧,他們的老大「嬴姓」本來就一直在甘肅那邊,估計很大一部分血統是一批游牧的羌人,上層社會是遷移過去的嬴姓夏族人,但是到了西周的時候吧,就變成了給周孝王養馬的,你看不愧是游牧民族出身,養馬養得特別好,於是就被分封到了天水一帶當諸侯王。建立了個秦部落,給自己編了個瞎話,說是大禹因自己祖先治水有功,賜姓嬴。所以可以看出來從那個時候,受漢文化影響的其他民族總是想把自己歸類到漢族正統里。
- 隨著秦襄公護送周平王遷都,周天子很可恥的把自己被侵佔的故土分封給秦國。但是秦國不斷融合少數民族,成為西方霸主,但又總感覺自己在中原國家面前抬不起頭。所以,秦國將古代文獻中的「夏」提煉出來,並加上和它同音近義的「華」,「提出凡是繼承「華夏」文化的,使用「華夏衣冠,華夏禮儀」都是中原正統。並通過考據得出大禹曽從天水來的結論,為自己作為「夏」的接班人做好了輿論的攻勢。
- 隨著百家爭鳴,「華夏」這個辭彙被越用越多,一個這片土地的第一個王朝演變成了一個族群的名字,所以我們可以認為,一個由民族融合和文化同化產生的農耕大型民族產生了,而這個民族的最大特性就是,博大和包容,但又透著自我中心的狂傲。
- 所以從商朝一直到周朝的以「夏」文化為正統並希望用「夏」的名義統一四海的趨勢,在春秋戰國隨著民族兼并越來越深。
- 「華夏民族」的說法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後來「漢族」的產生和傳遞,甚至包括現在的中華民族。
隨著商鞅變法,秦國的強大變得一邊倒。秦國更是加強「華夏」「正統」這種觀念的造勢,秦用自己的絕對性的武力統一六個大國後,東方徹底走向了和歐洲截然相反的道路,大一統,華夏正統王朝的思想開始慢慢紮根在這片土地的人的心裡。
- 秦國是個很愛炒冷飯的民族,為了統一,秦王嬴政把「三皇五帝」又搬了回來,給自己弄了個皇帝的名字,並給人灌輸萬世一系的思想。將原來只是地理意義的名詞「中國」搬了出來,讓「中國」這個名字成為了一個國家的象徵。
- 其實本質上秦國的地方並不是「中國」,所以秦摧毀了誰在中原誰就是「中國」的思想,逐漸演變成了——誰繼承「夏」的文化,誰就是中國的思想雛形。
- 「中國」的意義在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國有義務去令「蠻夷」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另其開化繼承華夏文化,成為「中國」的人。所以「華夏民族」這個定義實際上是歐洲小國寡民的「民族國家」很難理解的,「華夏民族」成為了基於中央強權統治的一種文化概念。
- 秦廢除諸侯國,設立郡縣。這個真真的是很偉大的,從這之後這個所謂的中國徹底成為了一個整體,就算是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大分裂,每個國家也都自認為自己是「中國」正統,不敢把自己獨立到這個範圍之外去。中國避免走向歐洲小國寡民的道路。「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始皇帝在廣西修建「靈渠」,連接湘江珠江,消滅百越國,同化越人,消滅楚國,驅逐傣人,至此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正式成為「中國」領土。
- 與此同時匈奴部落也開始統一草原,合併烏桓,肅慎,塞種,等亞歐部落,形成巨大的部落聯盟,並且大敗月氏,染指西域。
- 秦始皇也發現同化他們實在太難,消滅他們也很困難。所以「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隔絕了匈奴的侵擾。
- 秦封閉北部疆域,開墾南方領土,並安居函谷關以內。使「中國」第一次產生,並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觀念一直持續到現在。
- 最神奇的是,秦在統一小篆文字後,程邈簡化還有原始圖騰性質的小篆,發明橫平豎直的「秦隸」,成為了現在漢字的直系祖先,使得漢字成為如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
- 秦這麼偉大,為什麼這個民族不叫秦族呢,回答太簡單了,太短啊!
- 但是也不是沒有秦人的說法,當時很多東渡到日本一帶的渡來人,或許都不是中國人,也自稱是「秦人」。
- 隋和秦真的是太偉大了,但是又滅亡的太快,不過原因嘛。個人的傾向是,它們和前一個時代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所以轟轟烈烈的改革必然會徹底顛覆原有階級的利益,在制度上也會矯枉過正,下藥太狠。更巧合的是,它們都有個神奇的二世祖...
- 所以,希望萬世一系的秦朝竟然逼迫一個農民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也就是秦末的農民起義,讓「萬世一系」徹底粉碎。最後楚地的貴族階級項羽崛起,我們自稱沒有爹是龍飛到他媽肚子里生出來他的——劉邦,劉鄉長也就出現在史冊了。
- 眾所周知,劉邦,潑皮無賴沒文化,但是這股流氓氣息往往更會吸引一群意氣相投的弟兄,個人能力的不足讓這些能人儘可能的發揮自己實力,所以他就稀里糊塗的先攻入了咸陽。
- 項羽這小夥子肯定不讓啊,所以違反約定,又給人家劉邦趕了出去,還把一個叫做「漢水(現在的漢江)」的小河流周邊的土地封給劉邦,而且這個漢水不同於武漢一帶的漢水還是在秦嶺四川一帶的上游,鳥不拉屎,項羽給了劉邦一個封號「漢中王」。所以很神奇的是,這條中國並不大的河流,成為了一個城市,一個地區,一個王朝,甚至一個民族的名字。
- 偶對了,這個時候燕國大將衛滿逃到朝鮮滅亡箕子朝鮮,建立衛滿朝鮮。千年附屬國........
- 先不說這個,這個時候北邊的匈奴越來越強大,等到冒頓(音莫獨)單于執政的時候。
- 由於東胡肅慎(也叫靺鞨,女真鮮卑的祖先)的挑釁,冒頓擊敗東胡,一部分東胡逃到鮮卑山,一部分逃到烏桓山(大興安嶺小興安嶺),成為「鮮卑」「烏桓」部族,臣服匈奴。並且同時控制扶余(一部分朝鮮人祖先,與日本的倭人是同族),威脅朝鮮。
- 在西部,威脅西北的康居(哈薩克的塞種主體粟特混合民族),併合並塞種游牧民族烏孫結盟,打敗河西走廊不可一世的「月氏」,迫使其西遷,至此匈奴佔領河西走廊。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趴在漢的北部,就算一百個長城,也根本防不住。
更何況中國多年戰亂,所有民眾疲憊不堪,國家凋敝。可惜我們這個民族和游牧民族最不同的是,我們是靠著軟硬並施,通過蠶食,同化,戰爭。在漢代之前就經歷了上千年才獲得廣闊領土。游牧民族是靠暫時的武力震懾,與周圍的部落達成暫時的鬆散聯盟,人口很少,生產力也很低,只是靠著游牧的機動性獲得領土。 所以從現在的眼光看,唯一的大國,還是「中國」。但是當時的漢還沒意識到這一點。隨著冒頓單于合併東胡,土地東到大海,西到黃沙。他們開始把目光投向漢,並大肆羞辱漢朝,並且給劉邦的老婆呂后寫信,讓她過繼給自己。 呂后這人也確實是個人才,給單于回了個信「單于沒有忘記敝國,還賞賜我們書信,我們誠惶誠恐,我年老氣衰,頭髮牙齒都已脫落,走路也不穩,不值得單于為我屈尊玷污自己,敝國沒有做錯什麼,還請單于寬恕。」 冒頓也是個人物,看見呂后這人氣度非凡,所以也就沒對漢做什麼,並且答應和親。但是呂后死後,匈奴就開始頻繁的侵犯漢了。 隨後也是大家熟知的」七國之亂「,周亞夫平定叛亂之後,國家開始正式統一,竇太后推行」黃老之術「治理國家,不問戰爭,不問爭鬥,順其自然,休養生息。終於到了劉徹繼位時,國庫穿銅錢的繩子都腐爛了,花不出去。劉徹,謚號武皇帝,誰也沒想到這個叫做「劉彘」的起個歪名好養活的孩紙,成為了決定中國兩千年命運的人物,或許也是因為有了劉徹的漢朝,漢逐漸成為了一個你民族的名字。劉徹,直到他的奶奶竇太后(美人心計里林心如那個角色,但是我沒看過~)死了之後,他才算開始執政。竇太后崇尚黃老之學,而劉徹更推崇的是以中央為最高權力,進行統一國家,威震四方的思想。 所以說不是儒家選擇了劉徹,是劉徹選擇了儒家作為解釋自己思想的武器。 儒生董仲舒和劉徹一同搞出了個新儒家,確立等級秩序,確立君權天授的天人合一思想,削弱儒家認「仁」的成分而偏重「禮」的成分。加上劉徹加大削弱諸侯的「推恩令」。「中國」算是徹底的穩定下來,慢慢的沒任何人懷疑漢的正統性質,劉家人就是中國的大救星,我們希望他萬世一系,永遠統治我們。這就是「中國特色」思想的初步形成。 這樣一來,中央的皇權終於可以任意的調動地方的資產和權利,以全國之力辦大事,雖然這個時候漢的疆土並不是很大,也就是南到廣東,西到四川,北到內蒙,東到南京一帶的國家。 匈奴這個時候是伊稚斜單于執政,發展到了頂峰,不僅僅是草原諸國,新疆地區的以輪台龜茲為首的西域36國也開始依附。甚至亞歷山大的「極東希臘王國」大夏也與匈奴交好。 在南方的浙江福建一帶,一個叫做「閩越國」的國家重新獨立。這個國家也是秦始皇征服不完全的百越,隨著秦的覆滅,漢化的閩越國開始割據。人種上,他們屬於「南亞語系人種」和「南島語系人種」的混合型民族,酷似現在越南人和密克羅尼西亞人的聯邦。劉徹發現這兩個都不好惹啊,一個太強,一個太遠。算了,自己這麼野心勃勃怎麼辦呢,先把西南(雲南四川貴州廣西)一帶還沒有成氣候的「夜郎」搞下來吧。- 夜郎屬於古越人和羌人的混合部落,後來一部分人成為馬來人的祖先,一部分成為東南亞少數民族。
- 建元六年,漢武帝派唐蒙從巴蜀進軍夜郎,不斷招降東甌夜郎的部落首領,「如南夷(夜郎)例」「蜀人司馬相如亦言西夷邛、笮可置郡」。但是隨著地區的穩定,南部廣西雲南一帶的夜郎又開始叛亂,漢朝軍隊平南越,接著「行誅隔滇道者且蘭,斬首數萬,遂平南夷為牂牁郡。夜郎侯始依南粵,南粵已破,還誅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為夜郎王」。真正控制了東部南部的夜郎地區。
- 這個時候四川西部以及雲南的夜郎滇部落開始不滿,看著自己骨肉同胞逐步被蠶食,非常不爽的發出了,良辰有一百種辦法讓你在本地活不下去...哦不,「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這也就是夜郎自大的來源。滇王開始割據進攻漢。
- 漢朝便於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出兵擊滅勞浸、靡莫,「以兵臨滇,滇王始首善,舉國降,請置吏入朝」。於是漢朝在滇國境內設益州郡,賜滇王印,令其復長其民。至此,漢朝基本上將西南夷地區納入其統治範圍。所以還沒等打,滇王就嚇尿,所以自己歸順了漢。
- 至此西南平定。
不過在滅掉滇國之前,平定南部的劉徹就已經開始對匈奴開始了~~~~~漢匈三大戰役....
- 一 河南之戰
- 公元前127年,匈奴貴族搞了兩萬騎兵(河北懷來縣)、漁陽。劉徹聲東擊西的,派小舅子衛青率3萬騎出雲中(內蒙托克托縣),西至隴西(甘肅東部),收復河套地區,掃除匈奴進犯的軍事據點。 衛青採取迂迴進攻的方法,從後路包抄,一舉趕走匈奴的樓煩王(好煩啊)和白羊王(脾氣大),解除了長安的威脅。 於是,劉徹在那裡設朔方郡、五原郡,移民10萬屯墾,又重新修了秦代的舊長城,派兵駐守。 衛青升為長平侯。
- 二 河西之戰
- 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所以是漢武帝的.....小舅子的外甥是不是也應該叫外甥。和衛青征戰的時候,一馬當先,率領800騎兵突進匈奴營地幾百里,取得大勝。劉徹據此封他為冠軍侯,給他造了一座大宅子,讓他去看。霍去病搞出了一句很有名的話:「匈奴未滅,無以家為」。
- 元前121年。劉徹派霍去病攻佔曾被匈奴佔領的隴西(甘肅酒泉一帶),越過焉支山(甘肅山丹縣)西進,入匈奴境千餘里,和匈奴軍短兵肉搏,大獲全勝。
- 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澤(內蒙古居延海),攻到祁連山,大破匈奴軍,河西的匈奴貴族損失慘重。 霍去病將美酒倒入泉水,犒勞將士,酒泉因此得名。同年,匈奴貴族內部分裂,渾邪王率四萬人降漢。這次戰役後,漢在這裡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歷史上稱「河西四郡」。從此河西走廊成為漢的土地,打通了通往西域(新疆)的道路。
- 三 漠北王庭大決戰
- 說這個之前,就要提到一個神奇的武器,「弩」。弩在連年征戰的戰果時期就開始風靡,並逐漸發展出了步兵弩和戰車強弩。由於漢人體力不比游牧民族,但是手工業以及木材極其發達,所以弩這個科技碾壓的東西就出現了。 在英國史書中,獅心王查理就是死在弩箭下,「一個只經過十天訓練的士兵,就可以熟練地使用弩並射殺經驗老道的騎士」,而這個時候已經是中世紀。漢朝在公元前就已經開發出弩兵陣法,(類似英國的排隊打槍),弩車方陣配合騎兵。所以這種赤裸裸的科技碾壓,也造成了匈奴的慘敗。
- 公元前119年,重說三,劉徹派衛青、霍去病,小舅子大外甥齊上陣,率10萬騎兵,幾十萬步兵,分別從定襄郡(呼和浩特)和代郡(張家口蔚縣)出發,共擊伊稚斜單于於漠北(蒙古高原)。 衛青北進千餘里渡過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闐顏山(蒙古杭愛山脈),殲敵1.9萬餘人,強弩射殺單于。霍去病深入1000多公里,追擊匈奴左賢王兵到狼居胥山(蒙古肯特山),俘敵7.4萬餘人,飲馬瀚海,到達今天的北海(俄羅斯貝加爾湖)。
- 漠北之戰之後出現了「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的局面。從此,匈奴北徙漠北並西遷。漢北自朔方,西至令居(甘肅永登),以60萬吏卒屯田,加強防守。 漢武帝取得抗擊匈奴的戰爭的勝利,使國家更加統一,長城內外「馬牛放縱,畜積布野」,匈奴帝國開始走向衰落,但是,並未滅亡而且還是很強大,重說三。
- 漢武帝元鼎五年(111年光棍年),南越王刻印妄圖北征漢,劉徹遣路博德、楊仆等兵分五路沿水道征討南越。元鼎六年冬,漢軍攻克南越國都番禺(廣州),生擒南越王相呂嘉。南越亡。漢在南越設立南海,儋耳、珠奎、蒼梧、玉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9郡(廣東廣西)。隨後劉徹下令分兵征討東越。至元封元年(前110年),各路漢軍進至東越國境,原越建成侯敖與繇王居股合謀,殺余善降漢。
- 劉徹因為閩越地勢險惡,其人又多次圖謀反漢,詔命各路將領將當地民眾遷徙到江、淮地區。閩越遂亡。至此,長期處於割據東越、南越地區的閩越國,其民眾均歸屬漢朝,南邊的疆域到達今天越南的南部。
漢對朝鮮戰爭
前108年,元封三年,已經佔有烏桓故地(吉林遼寧一帶)的漢開始將目光瞄向了被燕國大將佔領的「衛滿朝鮮」。 漢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間剿滅衛滿朝鮮,在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的樂浪郡(朝鮮平壤)、玄菟郡(朝鮮咸興)、真番郡、臨屯郡。漢朝將上層是漢族貴族,下層為朝鮮土著的漢化朝鮮正式併入疆土。因為陸續有中原漢人去四郡任職,在整個漢魏西晉時期,朝鮮半島北部地區一直是中國中原政權的郡縣統治,在北朝鮮原生文化基礎上創造了富有影響力的樂浪文化,並讓朝鮮大量漢化,如今的韓語中仍保留70%的漢語辭彙。 控制朝鮮半島的漢又開始和東北地區(吉林一帶)的扶餘人進行鬥爭,最後在南北朝時期此地區歸順扶余建立高句麗王朝。(扶餘人的高句麗和韓人的高麗王朝沒有任何民族關係,扶餘人的血統以及語言更類似日本人和日語,這個之後再科普)下面就是最後的 漢對西域以及中亞的控制以及戰爭,也是導致漢民族產生的重要原因,喜歡的可以看下這個新疆是先有了漢族還是維族,最早是哪個民族在新疆生活? - 安森垚的回答
- 劉徹自從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華夏人第一次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劉徹在敦煌郡旁建設玉門關,並修築長城防護匈奴。走出玉門關後,是一片巨大的湖泊,如同鳥獸棲息,樹木參天。隨後這篇大湖泊被命名蒲昌海,也就是現在的羅布泊。蒲昌海旁有一個富庶的國家,樓蘭。
- 隨著之前張騫走西路,走過蒲昌海,發現了一片巨大的沙漠,沙漠中隨著天山的融雪產生了片片綠洲,每個綠洲都是一個國家。整個西域,最強大的國家就是匈奴都禮讓三分的輪台,還有以農業為主的龜茲。這個時候這些民族隨著亞歷山大東征已經半希臘化,有著巨大的宮殿和磚壘造的房屋,還有一定規模的廣場。可惜在這群希望建功立業的史家中,並沒有過多的記載這些美妙的國度。這些國家的居民以吐火羅人為主,也就是祖先從西歐穿過中亞而來的早期歐洲人,在公元前2000年就定居在此了。沙漠北部是輪台龜茲等國,南部是莎車、精絕等國家。
- 穿過沙漠以西的帕米爾高原,是以塞種人(使用印歐語言東伊朗語的雅利安人的一支,也是希特勒鼓吹的歐洲人祖先,最優秀人種)為主的民族。
- 北邊的伊犁河谷(新疆伊犁到哈薩克)是匈奴的附屬國烏孫,烏孫是被河西走廊的月氏驅逐到伊犁河谷的,隨後聯合匈奴戰勝月氏,而月氏融合了南疆的一些羌人形成大月氏,跑到了帕米爾一帶。
- 帕米爾西邊的費爾干納盆地(今烏茲別克)是當年希臘馬其頓建立的極東城邦,後被塞種人入侵,並希臘化,建立了希臘化國家,大宛。
- 南邊是大夏——希臘王國,也就是著名的巴克特里亞王國,也是亞歷山大東征之後留下的塞琉古帝國分裂出來的一部分,居民也是塞種,文化是希臘文化。
- 史記記載「國雖頗異言,然大同俗,相知言」,這時的西亞、中亞以及新疆已經完全的希臘化,比較大的國家如大宛、大夏、安息,已經建立了公民大會,陪審法庭,大型劇場,浴場,巨大的愛奧尼克,多立克柱子聳立在街道上,襯托著貴族的威嚴。或許在兩千年前,漢家的使團就徜徉在這希臘化的國家裡,聽著古希臘的交談、戲劇,可惜這一切都被抹殺在漢家建功立業的慾望里。
- 劉徹在元封年間,數次和南疆的車師、樓蘭、莎車、龜茲進行戰爭,但是都是前腳勝利,後腳就反,所以並未取得太大的戰績。
- 一切的轉折就是,大宛戰爭。
現在的時間是,公元前104年,劉徹改元太初,也就是太初元年,一個多麼有紀念意義的名字,從這之後,漢,就不僅僅是一個朝代的名字了。
- 劉徹隨著連年的征戰,已經擁有了東到朝鮮,北到蒙古高原,南到越南,西到敦煌的廣大領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國思想逐漸在劉徹以及漢朝人心中形成,融合自古以來的華夏本位思想,華夏人帶著自己的文化優越感開始希望」讓所有周邊部族開化「的想法,他們希望周邊的部族都可以成為」華夏人「,這種大國心態以及華夏理念開始慢慢產生,從這之後,對於華夏,或者」中國來說,就沒有西方小國一樣的「民族國家」界限了,也沒有老子「小國寡民,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大同想法了,取而代之的是改造後的儒家華夏的大一統帝國,奠定了以後「中華」的歷史之路,也造就了「漢族」的形成。所以,征服西域,包圍匈奴,成了重中之重。
- 可惜當年的大多知識分子甚至到了民國,還有很多人沒有看看劉徹這個充滿遠見的千年大局。
當年張騫曾經造訪過前文說過的烏孫,希望烏孫可以和中國聯合對抗匈奴,烏孫也想脫離匈奴控制來獨立,但是又懼怕匈奴,所以昆莫(國王)「獵驕靡」十分感動並且拒絕了張騫,張騫沒辦法只能去求月氏,結果被匈奴打成篩子的月氏竟然完全不記仇,只顧著自保,也不理他。張騫沒辦法只能去找大宛,雖然大宛對這個東方土豪很感興趣,但是同樣懼怕烏孫和匈奴,仍然只是做了禮儀性的交涉。
西域有良馬,良馬在大宛。大宛的「貳師城」盛產汗血寶馬,據說可以日行千里。漢武帝迫切需要這個寶馬,並希望和大宛結盟,所以派了一個直腸子使臣」車令「帶著一幫人還有一匹」金馬「去大宛要」寶馬「。 結果車令到了位於現在烏茲別克的大宛首都貴山城之後,國王」毋寡「帶著希臘貴族的高傲就一直對他沒好氣,當車令要馬的時候,竟然直接就給回絕了,並且表示不稀罕你漢朝的金子。 所以,車令,神奇的,把馬,摔了....我在另一個文章說過,最佳男主角~用自己摔馬的動作引領了一個時代... 大宛是一個城邦聯合體,最後不言而喻,壯士就這麼的有去無回了。 劉徹暴怒,命李廣利為」貳師將軍「進攻大宛。 李廣利帶著6000屬國軍,還有2萬多惡少年,也就是俗稱的少年犯,向遙遠的費爾干納走去。屬國軍,主要都是曾經匈奴的降部,但是這些人一直在河西受漢人的恩惠,往往比漢人更為忠誠。至於惡少年嘛。 前112年,發兵擊南越,皆將罪人。前109年,征朝鮮,募天下死罪為兵。前105年,討伐昆明」赦警示亡命令從軍「所以劉徹最愛乾的事情就是把這些犯人弄成軍隊去戍邊。效果也確實很好。 但是這次征戰劉徹算錯了,這一路之上,所有的親匈國家全部都懼怕漢軍來,紛紛閉門不出,就算樓蘭這種已經臣服的國家,由於國家過於貧窮,根本不能給漢軍提供資助。 所以跨越沙漠以及鹽鹼地到達大宛邊境郁成的時候,已經剩下僅僅不到一萬人,屬國軍的馬也都餓死了,這群丟盔棄甲的殘兵,像幽靈一樣,進攻較為薄弱的郁成城。 大宛制度酷似希臘,雖然有一個中央君主,但是城邦都有著較高自治權,所以郁成直接與這村殘兵開戰。 」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殺傷者甚眾「李廣利知道自己已經無力回天,狼狽班師,到了玉門關清點人數,不到三千人。 這下大宛可算是開心了,原來把匈奴打的那麼慘的漢,竟然這麼弱雞!我好厲害!哈哈哈! 皇帝更是暴怒,劉徹怒說:」宛小國而不能下,而大夏之屬輕漢?「。 這也是在我另一個文章里寫過的, 他讓李廣利不得進入玉門關,漢武帝動一半的國力,釋放大量囚徒,並且搜尋大量「惡少年」加上自願參軍想來一次希臘城邦七日游的(霧),加上邊境騎兵,一共10萬餘人,還不算糧草輜重。因為聽聞大宛首都「貴山城」引水自城外,漢武帝征上千工匠,希望修築工事斷其水源。並令18萬甲卒駐紮張掖酒泉以北進行布防,發天下七科讁,為李廣利運糧。據說部隊從頭到尾的長度可以走一天。 現在想來,也只有這樣的集權國家,才能做出這樣的壯舉。 這一路上,眾多國家再也不敢閉門不出,連尿都嚇出來了,紛紛給漢軍提供住所和食物,這次漢軍改走北路,順著天山,竟然遇到了輪台這個號稱西域第一大國的國家,他們竟然不識相的希望打敗漢軍...... 史書上留下了「至侖頭,侖頭不下....攻數日,屠之」,漢軍竟然給這個國家執行了徹底的滅絕,最少3萬的國民,一個不留,徹底的被抹殺在歷史長河裡。 復仇心切的漢家將士,就像一群野獸一樣,殘暴的抹殺了一個文明,至此西域諸國,無一敢阻攔漢軍。 經歷了一段痛苦的跋涉,清點人數,發現竟然就剩下3萬人。 這些保守征戰之苦的漢人,竟然一多半當了逃兵,融入到西域的吐火羅歐羅巴國家中去。 也就僅僅這3萬人,一路殺到首都貴山城。 漢軍斷了大宛水源後,沒想到果然是有高度發達的城邦文明的國家,大宛竟然用城內的儲存水進行維持。 大宛現在仍然認為漢軍是紙老虎,調動全國軍隊希望殲滅漢軍。沒想到,漢軍的弩兵集團和車載強弩,給這個國家造成了科技碾壓。 一排排希臘騎兵和步兵死在強弩中,漢軍僅僅3萬人,全殲6萬大宛部隊。攻殺40天後,大宛城破,貴族勇士「煎靡」被捉,其他貴族躲在內城恐懼之極。最後秉承著希臘的民主制度,貴族們一致認為是因為國王的腦殘才招致此大禍,所以開了個會,直接把國王「毋寡」處死,帶著首級見了李廣利。並和李廣利說,說這次戰爭的罪魁禍首已經除了,希望求和停戰,否則大宛會殺死所有的寶馬並血戰到底。
李廣利一怕北邊的康居順便南下,二怕真的馬都被殺了不好交差,於是答應合議,立親漢貴族「昧蔡」為王,大宛成為漢的附屬國。
於是李廣利帶著大宛所有的馬,班師。途中,聽說郁成又偷襲漢軍,血洗這個有著血海深仇的郁成,卻放走了郁成的國王。 國王逃到康居,康居懼怕,送給漢軍上官桀,手下騎兵趙弟殺死郁成王。之後就是神奇的連鎖反應。 班師走到河西走廊後,西域國家紛紛送子女到漢成為人質,大骨頭龜茲由於接受了周圍國家的人質,被漢軍又一次吊打,隨後全面山寨漢文化,成了塞外漢人重鎮。 烏孫隨即同意依附漢朝,對抗匈奴。 所以無論後世所謂「史學家」如何評價「漢武帝,暴虐」「李廣利,庸才」,這次戰爭,讓西域一直到烏茲別克的地區徹底成為了漢的疆域,匈奴徹底被切斷,瓦解,隨後慢慢的淡出在歷史長河裡。領土極大擴大的漢,文化傳播極度頻繁,劉徹在位末期,秦隸已經徹底簡化為「漢隸」,已經極度近似現在的楷書,並兩千年幾乎未變,成為整個東亞中亞的共用文字。「漢隸」穿越時間空間。 征戰一生的劉徹,隨著晚年的「輪台罪己詔」,帶著爭議的千古一帝,溘然長逝。死後謚號「孝武皇帝」 但是他塑造的漢,已經從變成了... 一個在從被匈奴以及西域諸國包抄的東方國家,徹底成為了亞洲大陸上的——「中央之國」華夏民族的概念逐步在這個時候變成了「中華」概念的雛形,周邊無論是說阿爾泰語言的東胡,還是說歐洲語言的高加索部族,吐火羅人,塞種人,全部認「漢」文化為正統,所有的華夏族人可以在見到外國使團的時候,驕傲的說——「我是漢人」。 犯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從這之後,無論是朝鮮,越南,安息(波斯),大夏(印度)甚至後來滅亡大夏的「月氏」以至於歐洲的羅馬,都帶著深刻的大漢的印象,讓「漢」成為了世界強權國家的象徵。
- 人們開始有了,以華夏為正統,所以開始大肆包裝三皇五帝,或者大禹,商湯。貶低歪曲亡國之君,夏桀,商紂王。為漢的正統性確立根源。也確定了大漢天下,傳承夏商。天下中華,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思想。漢作為最具有合法性的華夏文明代表傳承下去。
- 直到漢朝滅亡,仍然沒有停息,中亞直到唐代的粟特文書里,仍然稱唐人為「hanh」,並傳入各個國家。
- 而中國呢,所有民族都開始將自己往「三皇五帝」的傳說里套,所有的人還認為自己同漢族有淵源,甚至後來阿爾泰語的契丹都說自己出自黃帝一脈。
- 所以甚至到了西漢滅亡,一個遠親的劉姓「光武帝劉秀」也可以一路順風順水,繼承正統。雖然光武帝個人能力也是很強的。
- 所以前後漢朝整整422年,正好成為塑造這個族群,這個文化「整體認知感」的關鍵時間點上,整整422年,這個時間以及空間都有極大跨度的王朝,光輝掩蓋了之前奠基的任何一個王朝,成為華夏正統的象徵,成為民族大融合的象徵。
- 這也就是為什麼就算到了漢末三國,輕易不敢有人觸動漢朝的傀儡皇帝,挾天子令諸侯變得那麼的有用,織草鞋的劉備稀里糊塗的成了皇叔並一路建國。無論誰想割據,只要打漢的旗號就是天理。袁術獨立,一直關係良好的少數民族烏桓都不接納他的殘餘勢力,這就是漢的留給人的靈魂。在所有漢的民眾眼裡,漢就是中國,中國就是漢,只有劉家才可以當皇帝。
- 隨後的三國兩晉南北朝,由於一直沒有統一的政權,也使得人們十分懷念漢的光輝,包括塞北的胡人,屢次攻打晉朝司馬政權,旗號就是為「為大漢除逆賊」,匈奴羌等受漢恩惠,多代單于與晉交惡,間接造成「五胡亂華」。
- 漢家源遠流長,劉姓貴族除了自己子弟,匈奴劉淵,沙陀劉知遠等少數民族都曾被漢族賜姓並建立了一個個以「漢"為名字的割據王朝。蜀漢,成漢,趙漢,後漢........多少個政權,都不遺餘力的打上了漢的旗號。
- 漢代替了華夏,徹底的成為了這個以農耕黃種人文明為主體的象徵,綿延不絕。華夏的文字,被周邊國家稱為漢字,華夏的服裝,被周邊國家稱為漢服。
- 漢早期一直是其他部族對我們這個「中國」的「華夏人」的稱呼,帶著尊敬以及畏懼。直到由「中國」以及「華夏」所柔和成的「中華民族」概念形成時,我們仍然沒有忘記「漢「在其中的歷史作用。
- 所以當金、蒙、滿入侵,俄國割據,英法搶掠,日本屠殺,我們的文化幾乎斷絕時。所有人銘記以前的輝煌,翻新民族的定義,逐漸給這個曾經希望包容天下而如今飽受坎坷的」族群」定義為,漢族。
- 大漢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求同存異。 犯大漢天威,雖遠必誅。
真正形成族群認同是在周朝,而不是有人說的歐洲人發明民族這個詞以後。
雖然中國古籍中早已有「民族」一詞來指涉人群共同體,早在公元六世紀《南齊書》列傳之三十五《高逸傳·顧歡傳》中,有「今諸華士女,民族弗革」語句,但中國現代民族(nation)觀念主要受到日譯西書的影響,據中國民族學與人類學學者郝時遠考據,古漢語「民族」有可能在近代傳入日本,然而現代意義的賦予主要是在日譯西書(主要是德人著作)中對應了volk、nation、ethnos等名詞。
漢朝共計統治408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文化高度發達,以先秦時期的華夏族為核心和主體的中國人便對外自稱「漢人」,漢族由此得名。而唐朝時期因為國力強大,漢人曾一度自稱「唐人」
。
主要還是我們習慣自稱漢人,然後有了民族的該概念之後自然而然自稱漢族了漢族從來就沒有成為過現代民族概念里的民族。一方面是語言不通,另一方面是並不生活在相同的地理區域,再有就是歸屬感和自豪感極為混亂。普通話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說並不是母語,而如果他們講自己的方言,無論是吳語,粵語,閩南語,客家話等等,都是和講普通話的人無法溝通的。地域就不說了。最後一點,所謂的民族自豪感主要是來自官方對意識形態的引導,其中言論控制和審查機制都佔了很大作用,比如限制方言的使用。假如吳越可以自由辦報紙電視,自己決定吳語的應用範圍,很可能會形成先家鄉後中國的認同,類似於「首先我們是台灣人,其次才…」。另外官方更喜歡講中華民族這種偽概念,迴避漢族的概念。或許有人會說民國,民國里漢族也不是一個現代民族。總之漢族的存在需要中央政府的強力措施,壓制各種可能形成的地域認同的苗頭。
郭靜云: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
中國傳統思想奠基於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而戰國思想的背景,不僅代表當時社會思想,更可溯及三代乃至更早時代的天地與人生觀念,濫觴於中國先民多元的巫覡文化信仰中。因為遠在戰國思想家將上古信仰「哲理化」之前,古人對天地的認識就已有長久的淵源與非常深厚的基礎。古人常用神祕形象來形容其對天地的觀念,這並不意味著古人不理解自然界,而是因為這些形象結構本身就是古人了解宇宙的方法。同樣,戰國時期的人用哲理辯論來探討宇宙的本質,並不意味著他們比前人更加了解宇宙的規律,只是表明他們把前人的「形象語言」轉變成另一種「思想語言」。(詳見:《神與天地之道》目錄;龍之脊2012的新浪博客)
本書的目的為透視中國青銅時代的精神文化。此研究的基礎是本人關於當時多元歷史地圖的探討,以及對不同地區社會、文化、國家、文明及其關係的了解。
這一基礎涵蓋一組多樣的歷史難題,如筆者此前所認識到的:中國最古老的長江中游楚系大文明及其歷史階段;從距今五千年前以來長江中游先民經過漫長的探索掌握青銅技術的過程,以及他們對神奇的冶煉產生的信仰與崇拜;硬陶與原始瓷器技術的發展及其對精神文化的作用;楚系文明在夏商之際的變遷;楚商(早商)所組成的信仰體系,其內在意義、多元的源流以及與該信仰相配的禮儀活動,並賦予特定禮器以特定的神祕作用等等。還有:楚商時期其他族群與國家的信仰,其源流和內在意義,其包括對吳城、三星堆等南方國家文化的討論,同時也涵蓋北方遼河流域、渭河流域、草原地帶以及其它文化的脈絡;楚商文明與其它文明互相影響的脈絡;殷商時期跨文明帝國信仰的形成;兩商之間的傳承與失傳的關係;商文明信仰在兩周時期以及更晚期社會中的演化;信仰的哲理化及迷信化等等。
本書研究成果,是作者多年知識累積的結果,從最早對漢代資料進行分析伊始,經過不斷溯源研究,一路走到青銅時代以前的文化;再從遠古的角度回頭看戰國秦漢文化的現象才看得很清楚;同時也可以看到商文明在這一漫長歷史過程中的核心作用。
早商時代在豐厚肥沃的文化土壤上建構了大王國信仰體系,並廣泛影響到整個長江流域以及江河中原廣大地區範圍的文化面貌;在此基礎上殷商進一步總體化不同族群的信仰,而形成上古大帝國宗教。
所以,兩商文明一方面是多元的上古信仰總體化的「終點」,另一方面,是後期傳統形成的「出發點」。
商文明信仰所展現出來的並不是零散的殘片,而是完整的宇宙圖景:天中有帝,先王等祖先在祂左右,天空四方有四鳳,在天上負責中與方的相合;天上另有龍負責降甘露,從天上通過吞吐實現上下之交;而地面之下水中有烏龜,能感受天意而參加上下之交;作為神靈雨的甘露自天降於地,而太陽從地下升於天,構成上下神明之交。
此外,地上中央有王,負責使中央與四方相合,並共同供明德祭天;同時,人王從地的中央通達天中的帝。這種信仰在當時文化中採用了與今天不同的語言來表達:用神獸形象、神祕符號、祈卜儀式、顏色等等非直接敘述的形象語言。
所以,對我們來說,無論是觀察禮器或閱讀甲骨文,都是解讀當時文化密碼的方法,但是由於文化的系統性,不同語言所表達的內在觀念是一致的。
本書分為兩大部份。上編通過禮器和文獻的分析,來探索上古的神祕形象,包括神獸與非獸形的「祖」和「帝」及其在歷史上的演化,以及巫師的身分及禮儀。
下編旨在探索商代無形體的信仰對象和相關概念,包括天地、四方、五色、神明以及若干易學和道家文化的關鍵概念在上古的信仰基礎及其哲理化過程。
上編前五章著重討論龍的形象,證明中國崇拜龍神的大文化傳統濫觴於上古農民對昆蟲幼蟲的崇拜。農人耕地時可觀察到地里很多昆蟲有著獨特的羽化神能。在大自然中,只有昆蟲能自體化為鳥形,亦只有昆蟲能暫死(變蛹)而再生升天。因此古人將昆蟲神化,成為龍的形象與崇拜的最初來源。中國境內至少有兩個地區可以作為昆蟲崇拜的發祥地:東北遼西與長江中游平原地區。前者循著歷史長河匯入中國多元文明大水系中;後者形成頭尾兩端各有嘴的夔龍的形象,並在青銅時代中國多元文明大水系中成為主流。
夔龍神紋濫觴於長江中下游互動衍生的大文化體系中,而成形於長江中游青銅時代文化中,即石家河晚期至盤龍城興起之際。在中國青銅文化的發展中,在大洪水期石家河(三苗、夏)至大洪水後盤龍城(湯商)文明的變遷中,經濟、政權、文化、社會生活皆大幅更新,併產生新的文明,而對夔獸神龍的崇拜成為該新文明信仰的基礎和中軸。在商周時代多元精神文化中,雙嘴神龍信仰具有崇高、主導、跨文化的作用。正因為如此,從盤龍城一期到春秋戰國時期,幾乎所有的禮器造型,皆奠基於雙嘴神龍母題,甚至在其他神獸造型上也都有夔神紋,就好像古代傳世文獻所記載,蟲為一切生物的元素。
在殷商時期隨著「宗教藝術」的興盛,以雙嘴夔龍母題基本圖案作為基礎,衍生出各種雙龍交纏造型,包括各種饕餮圖案的結構。在所有的構圖上,龍的頭嘴、尾嘴都是打開的,並且,在構圖上一定有成雙的嘴,在歷史發展中夔龍饕餮的形貌多樣化而涵蓋了很多其它神獸的特徵,但始終保留「雙」和「口」的核心重點。這是因為「雙」的觀念的本質為死和生,而「口」是死生的進出口,雙嘴夔龍、饕餮的主要神能就是以吞吐管理死生,神龍從天上吐下甘露,養育群生;在地上吞殺群生,使他們升天歸源。雙嘴龍的神祕符號,不僅成為商周多樣的「宗教藝術」造型的母題,同時也成為漢字「神」字的雛形。所以,依據當時社會的命名,可以將所有雙嘴夔龍紋及其變體,統一稱為「神紋」,因為當時神的唯一形象就是雙嘴龍或夔龍,也只有雙嘴龍或夔龍才符合當時「神」的概念。
甲骨文的分析補證、補充說明了商文明有關「神」的信仰的內容:天神神能的重點在於「神降」(吐泄甘露),以實現天地之交、上下關聯、萬物之生。但是負責上下相聯的神,不能只下降,亦須上升。自上而下的神降意味著盈生,而自下而上的神升即意味著死亡而再生。神龍負責一切萬物死生循環,並賦予人以神格化的奧祕形象,通過祂可以衍生「神人」;商王一方面是自己祖先的後裔,同時也是由龍形神母所衍生的「神子」,所以擁有超越性能力,而能獲得神龍的保祐。
雙嘴龍母題在將近兩千年的時間中,一直被採用在珍貴禮器和隨葬品上。從殷商時期起,神獸樣貌從原先相對單純變得豐富多元,空中、陸上、水邊和水裡不同界棲息的動物,都出現在禮器上。中國文化顯然相當多元,蘊含很多地方原來的獨特的信仰觀點,但這種「多元」似一條由許多大小溪河組成的大水系。對於這一水系的形成,殷商王族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殷商王族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團體,原本沒有很固定的信仰體系,所以有條件成立跨文化區域的上古帝國,接納一切崇拜,並將其融化進自身的宗教體系中。所以,殷商時期雖有許多不同的國家、城邦和族群,但在高層文化中已形成了寬大地域範圍內共通的精神文化。崇尚神龍的主流文化,不僅影響各地,同時也吸納了其他族群對別種神獸的崇拜,在想像力的激蕩下,創造出各種混合的神奇造型;此後西周沿襲之。
在此一體系中,神龍一直保留獨特的地位:神龍是一個跨越族群的天地聯絡者、死生管理者,所以各代、各族的王都與神龍形象有關係,而並不是某族的「圖騰」。以筆者淺見,關於中國神龍信仰的討論,均有一種通見的誤解:將龍視為「圖騰」。在新石器時代如紅山文化對龍的崇拜或包含有始祖的元素,但是在商文明以及其所衍生的中國大文明中,龍的形象完全沒有作圖騰的含義。傳世神話中同時保留神龍創生與鳳鳥創生兩種神祕創生的信仰,從中明顯可見二者的核心差異:前者表達普世的生死、升天與再生信仰,並不帶有某族群衍生或特權的意義;而鳥生信仰卻帶有具體宗族繁衍的概念。
由於夔神信仰並不含圖騰的成分,所以沒有某族將「神」字用作族徽,而鳳、雀等鳥類或牛、豕、虎、魚、黽等神獸的形象,則在某種程度上蘊含著神祕祖先的觀念。這表明神龍夔獸在商文明的信仰中有特殊地位,不宜與其它神獸混為一談。
現代普遍視龍為中國人的圖騰,實際上誤解了其信仰原本的意義。商文明的眾多神獸之間存在等級關係,而在這種等級關係中,夔神的地位無比崇高且具有普世性。與夔神等級相近的神獸只有鳳和虎,但後二者已沒有普世性的作用,其他動物的崇拜意義更加受到限制,基本上只擁有各種協助的機能。古人對鳥類的崇拜應該最古老,無疑也相當多元,不同的族群認為天上的鳥是他們的始祖,故用作族徽;或者把星星日月視為各種天鳥,以鳥類象徵天象。因此使用各種鳥形象的普遍性高,但鳳與其他鳥類的區分並不明晰。
至於老虎的形象,其使用範圍較明確:與表達政權力量有直接的關係,經常用作王室獨特的崇拜對象和保護神,或作為統治者武衛的象徵。雖然老虎崇拜源自江南和東北遊獵族群各不相同的上古信仰,但是無論是華南或華北,對老虎的崇拜有一個共同的重點:即一方面包含有神獸通天信仰,同時也離不開大權威和巨大威力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虎表達崇高王位的存在;因此,崇拜老虎的傳統形成時代較晚,是王國時代王權興起的標誌性神獸,是類似於王室圖騰的信仰。
在殷商帝國,老虎被視為保護王室和國家的神獸。接續歷史的脈絡,發祥地不同的拜虎文化在互相影響、混合的過程中,因為都涉及高層極權、神聖的王位信仰,最終導致殷商時期「神虎帝國」的形成。雖然早商統治者族群並不是以老虎為始祖的信仰者,但虎方、盧方等南方大型古國網路主要應該是被拜虎族群統治;到了晚商,從東北下來的殷商王族也屬於拜虎的族團。殷商對虎神的崇拜,還涉及四方邊緣概念,老虎被視為戍衛防守保護國境的神獸。
至於崇拜鳥類的信仰,其涵蓋不同的鳥類和不同的族群,其中也包括早商統治者族群。換言之,由於殷商王族是混雜多元的集團,不能有明確的圖騰,但以老虎為保護神,而早商的王室卻可以以玄鳥為圖騰始祖。純粹從辭彙對照可以發現,玄鳥與天鳳的意思相同:「玄」字象徵天,所以玄鳥就是天鳥,同時甲骨文里「鳥」與「鳳」兩個字混用,所以「玄鳥」與「天鳳」是同義詞。從石家河晚已可見以老鷹造型作為崇拜始祖的禮器。早商這種禮器較為普遍,並有很多老鷹在台上的造型,商代青銅器、玉器上的鳳絕大多數似為鷙鳥的造型,據此推知,神話中的玄鳥始祖實為老鷹,老鷹也是天鳳的最初形象。玄鳥信仰並不符合殷商王室崇拜老虎為保護神的信仰,但卻可以代表長江中游先楚文化脈絡里的湯商。從早商禮器來看,被上層貴族視為始祖的鳥是老鷹,但同時也有對鶴、鷺等水鳥崇拜的痕迹,此外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族群把不同的鳥類當作自己的始祖,視之為本族圖騰,用之於本族族徽。
除了將鳥類視為始祖的神祕形象之外,商代人還認為,昊天充滿龍形和鳥形的禽獸,其中以神龍與天鳳為主要對象。祂們是群體的崇拜對象,祂們的神能很全面,從負責招來風雨、雷電、霓虹、霞彩,升華到管理一切上與下、中與方的關係,將昊天的生命力降到大地、傳到四土、盈地養生,又吞噬、刜落萬生,依此負責萬物之死生周還,同時還隱含著更加幽祕的占星術、巫覡文化的形象。
在漢代有青龍、朱雀、白虎、玄武,黃道四宮、四方、四時、四季形象,其形成時代應該不早於春秋。在此之前,這些觀念皆以四鳳的形象來表達。對四鳳的崇拜涉及二分二至天象和農耕季節的重要性,所以四鳳是很重要的求年對象。是故,商代鳳的信仰涵蓋老鷹生命鳥的形象以及對黃道星星等天體即天象崇拜內涵;此外四方天鳳也是管理天界氣流風向的神禽。
在商代信仰中,神和鳳分別構成「上下和四方」的天上空間觀念,而老虎是地上或山上之四方四緣的保護神。在此空間里還有一個頗為重要的點:即獨一無二的四方之「中」。在商文明信仰中,在人世,兩商王朝的「中」是神格化的「王位」;而在天上除了群龍、群鳥神獸之外,還有居於「中」的獨一之「帝」,即永居於天中的崇高對象。龍和鳳都在天帝手下,眾鳳可以說是天帝所派的「方官」,而眾神可以說是天帝所派的「司命」,兩者皆聆聽帝令而從之。在此信仰中,幾乎所有的崇拜對象,包括自然眾神和祖先都是群體性的眾神、眾祖,只有上帝才是天上獨一無二的崇高對象。
商文明「帝」的信仰應源自對北極天中的崇拜,而「帝」的字形也具體、充分地表達了其本義,不僅具體描繪了當時北極天中周圍的天空概況,也保存了當時巫師推斷北極天中位置的方法。這不僅符合商周信仰的內容,也符合當時重視天文觀測的情境,並且從「帝」字的形構、用意來看,也和商時實際的天文狀態相一致。
甲骨文極為常見的祭法是用「方」的禮儀祭祀帝以及用帝(禘)祭的禮儀祭祀方,皆涉及中與方的互補關係。這種中帝與四方的關係表達了商文明的核心觀念:雖然天在上,而地在下,但萬事一切並不是由天來獨權主宰,天地互補交合才最重要;同理,雖然中有獨主,但中與方之互補相合才是關鍵,所以不僅是四方來朝拜中帝,中帝也恭敬四方。並且,帝與方的關係不僅僅是表達空間關係,同時也涉及天上黃道四宮的星星旋轉,以及與其相關聯的時間季節的循環周轉。在地上中立的王也取象於天地巡四方而恭敬國家邊緣。
上帝的神能除了作宇宙原理之外,也直接象徵和表達商王的神聖權力。帝永居於天中,所以位於地之中央的王是直接呼應上帝的,甚至可以代表上帝。所以地上之王既受上帝的支持,亦被祂考驗、受罪孽。並且,在地上之王為地中,帝所關注的要點一樣牽涉到中與方的空間觀念:保護或破壞作為國家中央的都邑王城,或授權保祐國家領土之邊疆。換言之,商王室與上帝的關係密切,在位的王祈求天帝的授權和保祐,且死後升天永居於帝的左右,而構成天帝周圍的「紫宮」(即相當於漢代以來宇宙觀中的天上五宮之間中宮的星星)。
不過,湯商貴族的自我意識並非單純一元,是一種多元的天生信仰。其中玄鳥降卵是一種始祖從天上落地的形象,同時扶桑十日的信仰,又從另一個角度描述湯商統治者是一個神聖的族團,而非單一宗族。在湯商王室信仰中,先王取法於日,死後入龍口而再生、升天。但是,日並沒有崇高的統治權威,因為他們是十日,十個平等的兄弟。這種形象更符合表達聯合城邦古國的協調體系,兄弟輪值做主。可是在十日兄弟之上另有崇高的獨一無二的上帝天中,似乎是多國聯盟與帝國至上權威同時並存。因此從十日到其與上帝崇拜並存,或許反映的是社會政權的演變趨勢。
在商文明的造型中,除了神獸之外,還出現人形面像,筆者認為,神獸吞噬人頭所反映的是獻巫之禮的觀念,頭像被用來形容送升天賓於神,為同族人求得保祐的巫師,讓他作為人與神之間的聯絡者,所以,這是巫師升天再生圖。
商時代獻巫禮俗以斬首作為神殺的方式,是故在造型上,神獸一定從頭部咬噬巫師,或在神獸的牙齒間單獨造型巫頭。筆者認為這些構圖,與用斬首祭法獻人的禮儀,互存因應關係,表達的是同一系統的文化觀點。這種觀點的關鍵之處或許在於,古人認為頭部即人的「天」,獨有升天的神能。這一觀念的意思,或許接近於戰國秦漢時期人們所認為的,死者靈魂分為升天的魂與下地的魄。
商文明信仰蘊含了幾個層面的形象:神獸、天象、時間、空間、人生,這些形象在上與下、中與方的關連當中,構成一個大的系統。神龍吞吐、虎食人、十日從扶桑升降,在商文明信仰中,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形象,表達同一件事情:生命輪迴的循環以及升天、再生的理想。自然界的十日,以及人間的巫覡為天地之間的聯絡者。這套信仰基本上是在長江中游湯商國家文明成形,同時已有多元的因素,蘊含了長江流域平地農耕社會與山地獵戰族群的理想,並且在多元的基礎上,重點凸顯湯商貴族的族群信仰。
我們在理解古人的時候需要不斷修正自己習慣的邏輯。神話化的神祕思考方式容許將不同的現象和說明合為一體而不相矛盾的。在當時人的腦海里有不同的層次存在,所以自己視為人格性祖先的後裔、老鷹的後裔、十日的後裔或者由神龍重新創生的神人等,在神話化的神祕觀念中,並不產生矛盾。在他們的理解中,所有的現象包括人生,各有不同觀察和認識的角度,所以從這些不同的角度來看,由人所生、由鷹虎所生、由龍所吞吐或乘日自生,都準確並不相抵觸,且構成一個完整的信仰體系。這是上古文明觀念的普遍特徵。
古代信仰觀念中同時包含有多種角度的看法,這種情況當然部分地源自多種文化的混合,但不僅僅如此,因為這也符合世界上古文明中人們常有的思考方式。就是因為這種思考方式,偶像化的龍與龜和抽象、不可偶像化的神降與明升的觀念,都同時存在而無矛盾。直至戰國時代後這兩者開始有矛盾,前者在神祕信仰中逐步民間化而改變其義,後者成為百家所探討的哲學命題。
下篇討論諸多抽象概念,一方面闡明戰國百家所爭鳴的命題,實際上都源自上古信仰的脈絡;另一方面發現,信仰中的抽象概念與偶像崇拜毫無矛盾,兩者表達同一脈絡的文化觀念。上古信仰中有很多形象和偶像,其中很多有神獸的形狀,能組成很多造型。但與此同時,已形成了一套不可造型或造型不具象的概念。用形象思考的方式是上古觀念的特點,但其並不排除用概念範疇的思考方式,這兩種方式互補相成。所以一方面商文明塑造很多龍的具象造型,以描繪天神的存在,而同時使用抽象化的「神紋」,將龍的形象符號化成「神」字形圖,刻在禮器上,以表達其神聖的作用;這均屬於呈現神的不同方式。此外,一方面塑造龍和龜的相對造型,用來表達從上者降、從下者升以相交的概念;同時也使用抽象化的「明紋」,將「囧」(日、明)字形的符號刻在禮器的高處,以表達祭禮通天的目標;還創造抽象的「神明紋」,用來表達通天目標與天恩和順,並寓意強調天地之交;另一方面,通過精彩的神話,描述水下鱉形的鯀產生蟲龍形的禹,以通達天上,鯀禹父子既是人格英雄,也是象徵下界與上界的神獸;又同時,還用祭禮活動表達「神」與「明」相輔的目標,從安排祭禮的時間,到所用祭牲的顏色或種類等方面,都是在用不同的象徵語言表達信仰的重點。
這種語言中有造型形象、刻紋符號、字形、禮器和犧牲的顏色、祭禮的時刻、採用的祭法以及其它我們已難以釐清的做法。從甲骨卜辭另可見,商王經常向先王祈求對事情的支持,同時也會祈禱抽象的「下上」,向無名的對象祈求引導,這些祈禱與祭禮並不抵觸,而是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呈現立體的觀念,並構成一套雖有變化但仍可以看出其連貫性的信仰和祭禮體系。
上古信仰和先秦思想的宇宙觀以及對造化規律的理解一脈相承,其觀念的很多特色總體上可以用當時的「神明」概念來理解和表達。在先秦觀念中,「神明」是以兩個相對範疇組成的複合詞,以此表達天地之交、天地之間的媒介。其「神」的範疇涵蓋來自天的恆星神光和天所降神靈雨水質的神氣,其「明」的範疇涵蓋出自地的日月火質的明形,神與明互補相輔才能生育萬物。天地不交,則無生機;有神明之交,天地之間便有了生機,所以「神明」所反映的實際是古人的「生機」概念,天地萬物化生皆奠基於神明、由神明來決定,但絕不能因此而認為神明是個大神。「神明」之結合表達天地「合德」狀態,天地合德才有萬物之生機。
上古信仰並不是寄命於天或寄命於地,而是追求天地之合、與其志同,相配天地「神明之德」。先秦宇宙觀其實是以神明觀念為基礎的,並且因為古人認為人生與社會皆取法於大自然,所以無論是在自然、人生或社會生活中,「神」與「明」均是上下互不可缺的範疇。神明觀從大自然擴展到社會,乃成為禮制與孝道的神明觀,其觀念的濫觴亦可見於商周信仰禮儀中。從西周以來,禮制「神明」觀取法於自然「神明」觀,且其目的是:社會學天地,保持象天地一樣永久的生機。禮制神明觀強調:配天地神明之德,以追求家族世世昌盛之生機,並將此概念從家族的生機,擴展到跨血緣關係的社會與國家。從戰國到兩漢儒家禮學,仍沿著西周禮製取象於天地的做法,而模仿天地「和德」的規範,追求天與天下的溝通以及國家的調節和穩定。
商周時期人們通過各種禮儀錶達它們的神明觀,並追求天地之合、通天達神而獲得天恩保祐。例如在當時象徵天的幽與象徵地的黃兩種顏色之間,另加白色以象徵地的產物有升天的能力,作地與天之間「明」的媒介。因此,古人採用白毛與幽(青)毛的犧牲以祈禱升天的成功,如達到死者升天(為此而普遍以白色為喪色)或祭禮到達天界的目的;或者採用白毛與黃毛的犧牲以象徵從黃土中白日升天、死者乘日升天,到了漢代以後,「黃白」一詞專門表達升天,指出成仙方術。
在上古信仰的基礎上,便形成了哲學「神明」概念,而很快跨越了其天降神、地出明的本義,而進一步塑造出很多哲學理論。禮制神明觀在儒家禮學中得以發展,自然神明觀則被易學與道家著重討論。戰國早中期思想家的討論,還是接近於原始神明觀的意旨,但是循著抽象概念的演化,戰國晚期所討論的神明觀,其內涵越來越豐富,遠超其本義(不過,到了漢代,百家思想已然退縮,而上古信仰中關於「神明」的本義已被忘記)。
除了表達天地各種關係、符合周易思想雛形的信仰之外,商文明中也有「道」的信仰,形容來源不明的「導」,一種崇高的指南,能夠引導商王選擇準確除災的正道,出行之前商王祈禱能掌握「導」的指南。老子提出掌握「道」的目標,應源自古人所祈求的掌握「上導」的意思背景,只是在商代信仰中,根本不描述「道」的內在,也不探討「導道」的來源。而自老子以來,「上導」信仰被哲理化以後,思想家就開始熱烈地討論「道」義,並探討導道的來源與實質。在這一討論下,道家思想歷來提出過不同的看法,在戰國中期郭店楚簡老子語錄中,將「道」視為天地萬物之間的「昏」即相合規律,由此「道」概念與「天地神明」概念結合於共同的脈絡里。
其實,通過一步一步地分析我們發現:商文明以來信仰重點在於均衡相配。商文明並不是崇拜獨一無二的大神的文明,一切神力都需與其他神力搭配才行。包括獨一無二的帝,也必須祭拜其周圍的四方;獨一無二的「中」的權力並不是具有獨一的極端性和主宰性,只能通過與「方」的搭配,才獲得其重要性。天浩大,但是沒有決定生命的權力,只是天與地相配才重要,並且如果天的神力過大,需要多祈禱,用各種神祕方式控制天而加強地的力量,天地相符、相合,才是萬事成功的條件。這種均衡相配並不意味著恆定均衡,而是指相對力量彈性機動、互相勝敗,但總體還是產生互不可勝的均衡相配的理想,這才是死生、衰興不絕的循環。這種信仰從各種祭禮活動中都可以看到。
例如殷墟甲骨卜辭中屢次出現「下上若,授我祐」祈禱套語,請求上下護祐授權,商王祈禱「下上若」的重點不在籠括祭祀上下所有的神祇,而在於祈求天地交互,以上下共同授祐,來保障王事的成功。甲骨文又載:「呼神耤於明」,即表達神降明升之相對性以及相輔作用,進行此禮儀之地稱為「明」,恰恰相對於卜辭所呼祈的「神」;在神祕的占卜記錄里,很多細節並非偶然和無意義,所以我們可以合理地推論,此處之「明」,大約是指某種空間概念,同時也指太陽初升的時段,藉助太陽升起之力與天相交通,帶去人間的祈求;並且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天神地明相輔才有「生機」,所以亦保證有受年。甲骨文另有很多用不同顏色犧牲的記錄,其中的幽與黃相對,顯示了殷人以幽、黃犧牲來象徵天地相配的神力,追求天地平衡相合的狀態。《易?坤》「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用形象語言表達天地相配,而殷商用幽和黃犧牲的祭禮,以皮毛幽黃色犧牲的血來體現這一形象。
從這些祭法可見:「相配」是商文明信仰的崇高理想。同時,兩極之間所產生的「和」是中國文化傳統思想的核心所在。雖然從殷商以來經過多次集權帝國時代,但多元的中國文明始終沒有放棄上古文明觀念的基礎,即「和」的均衡概念;雖然歷代帝國張揚天子的崇高地位,但君臣「合德」的理想一直被看作是社會思想的重點。必有下才能有上,如果不重視下,上也無價值,上下不合根本無生。必有四方才能有中,以四方的價值確定中央的價值;各有其權,各有其責,中與方相合才是穩定的空間。必有子才能有父,重視子才能重視父的地位,互相各有其責任。必有臣民才能有君,重視臣民才能重視其君的地位,君臣互相各有其責任,君臣為一德才能有穩定的國。這是從自然到社會一套完整的觀念,在先商時期已可見其濫觴,所以非常古老、非常深刻,而一直未曾被完全打敗。也正因為有如此意識,過度極權的秦或新朝不能長久。當然,漢武帝極權的程度並不弱於秦,但是他還是必須得保持上下平和的包裝,採用很多非直接的政治手段,這就是文化基礎的需求:直接極端不能成功,一定要達成上下之合的中庸。
雖然迄今所能看到的較完整的資料只是從殷商才開始,我們卻不能依此以為上下相合的概念源自殷商。殷商只是中國最早嘗試建立帝國的王朝,反而強調一元概念,所以上下平衡與相合的觀念不可能是殷商所創造,而是孕育於早商或更早的長江中游上古文明的深厚土壤中。此一基礎始終在禮儀中留下痕迹,直到戰國時期進一步成為百家討論的重點。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易和道的傳統似乎最源遠流長,濫觴於先商時期的精神文化,是下編討論的重點。至於早期儒家和法家,因為多集中於社會問題,所以更適合討論當時的社會背景,即便如此,還是蘊含了一些源自上古的觀念。
巫覡文化信仰不僅有思想化的演變,同時也經歷了民間迷信化的過程。在巫覡社會中,是極少數的人物掌握觀察自然現象、了解天象地兆、確定曆法、祭禮,而同時負責推算、占卜、解決社會所關注的問題。對自然界沒有累積足夠知識和經驗者,不能承擔作巫師的責任。這些經驗也在代際間秘密傳承,在社會內對其他人形成一種神祕感。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過程,慢慢地除了巫師以外,有越來越多的人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其中一些人將這些巫覡的知識重新思考,尋找事件更深入的起源和因果關係,這就是後來所稱的「文人」。文人們進一步將巫覡知識發展為一套思想系統,同時將信仰轉化成「哲學」。除了文人的思想系統之外,另一群人則讓巫覡知識變成「民間習俗」並加以傳播。這些人未必了解儀式、規定和禁忌的來源及核心理由,但他們模仿一些古巫師的做法,形成簡化、樸素化的上古信仰模擬版本。這種「版本」在已經過觀念哲理化的社會中,顯然被視為是民間的迷信。但在我們做巫覡文化溯源的研究當中,絕不能將上古深入的信仰視為迷信,而是應該建立正確的認知:在上古社會中,巫師的活動事實上是人類認知宇宙和生命之崇高精神的方式。(摘自郭靜雲著《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4月。該書分上下二冊,共919頁,123萬字)。
末次盛冰期結束後,南方的O系人群開始向北方大擴張,其中O3兵分兩路,從川北和江漢進入黃河中上游地區,而O2的大本營是江西,O1的大本營是浙江,所謂大本營是值新石器早期的北遷的起點。能否成為定論?
進入後石家河時代,石家河文化面貌確實有了很重大的變化,如玉器的大量流行,瓮棺的大量出現,但是這個變化是來自於什麼?是戰爭還是其他?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後石家河時期,石家河發現了煤山、山東龍山文化類型的器物,說明它們受到中原或者山東地區的影響,這個沒有疑問」特別指出,方此處的理解可能有一點本末倒置。 很明顯,在後石家河文化時期,石家河文化主體已經北上,與河南當地文化混合形成新的強勢文化(比如二里頭文化早期),老家可能是附屬地了(可能類似楚國的中後期模式)。後來可能老家的『藩王』造反,當然會有鎮壓,不過從考古發現來看,這種鎮壓並不慘烈~
你應該去看一下煤山類型的形成過程在來下結論。
豫中地區在大河村文化就深受屈家嶺文化的影響,隨著屈家嶺、石家河的北上到煤山類型實際上和後石家河文化已經趨同了。煤山文化可能和屈家嶺-石家河文化有關聯,不過考古上還是視為兩個文化,所謂征三苗應該就是指考古上的煤山文化亂石灘類型在漢江流域取代了石家河文化青龍泉三期文化,自此北方勢力自棗園文化後重新控制漢水流域一直到楚國興起。
距今五千年前後文化遷徙現象初探 許 永 傑
一 大汶口文化的北上、南下和西進
二 良渚文化的北上東進和南下
三 屈家嶺文化的北上
四 秦王寨文化的西進和北上
五 大司空文化的西進
六 雪山一期文化的西進
七 泉護二期文化的擴散和北上
八 馬家窯文化的南下
九 半山文化的東進
十 結語
《距今五千年前後文化遷徙現象初探》
(三)屈家嶺文化的北上
屈家嶺文化的分布範圍是以江漢平原為中心 ,西至川東 ,南至湘北 ,東達鄂東及贛西北 ,北抵豫西南。
在伏牛山以南的河南南陽和信陽地區有較多的屈家嶺文化遺址 ,諸如淅川下王崗、黃楝樹、下集、內鄉香花寨、鄧州八里崗、鎮平趙灣、南召二郎崗、唐河寨茨崗、茅草寺、泌陽三所樓、信陽陽山、李上灣、梨園堆、擂檯子、淮濱肖營等〔 1〕。
目前 ,學界一般將屈家嶺文化分布範圍的北界定在豫西南地區 ,而將這裡的屈家嶺文化遺存視為屈家嶺文化的一個地方類型〔 2〕。
當大汶口文化沿淮河西進豫中時 ,豫西南的屈家嶺文化也穿越伏牛山和外方山 ,北上豫中。
鄭州大河村是豫中地區所見屈家嶺文化遺存最多的地點。。。。在大河村遺址還有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現象 ,就是多間排房的存在。諸如 F1- F4、 F6- F9、 F17- F20、 F30- F32、 F36- F37、 F38- F39等 ,多間排房地面建築是豫西南地區屈家嶺文化最富特徵的文化特徵。
屈家嶺文化在河南境內最遠到達豫西。 如洛陽王灣遺址 , H149∶ 71、 H416∶ 1雙腹盆、H474∶ 1高細柄雙腹豆、 H149∶ 18盆形鼎等 ,屬屈家嶺文化晚期器物。
當豫西南屈家嶺文化的一支穿過南襄隘道出現在豫中平原時 ,另一支沿丹江溯水而上出現在陝南的秦嶺山中 ,並進一步翻越秦嶺出現在渭河谷地。
北上的屈家嶺文化分為兩路,東路出南襄隘道,早期到達豫南的上蔡和駐馬店,中期抵達
豫中的鄭州附近,晚期到達豫西的洛陽附近和靈寶盆地,除生活用具外,還帶去了居住形式
—— 多間排房;西路沿丹江溯水而上,晚期時到達陝南的秦嶺山中,進而遠足渭河谷地,帶去的只是生活用具。我覺得漢民族和漢族不是完全相同的兩個概念。
作為一個民族,漢族其實就是華夏族的衍生,信奉炎黃和堯、舜、禹等。漢民族歷史么,大概是5000年左右。而西漢以後所謂的漢族、漢人,其實是因為國家比較強盛,以國號呼國民的情況,而且一直被沿用。說到漢和唐,漢朝對國內影響大,因為從紛亂走向統一;唐朝對國外影響大,因為經貿和文化輸出。所以,我們自己叫自己漢人,老外叫我們唐人。古代中國都是稱xx人,而不是xx族。只是從近代開始用xx族來稱謂一個民族。不是說改用「漢族」這個稱謂了,漢民族才開始出現。。其實除了中國,現代世界其他國家也和古代中國一樣都是稱xx人,而不是xx族。
民族的概念,來源於歐洲,最開始稱呼漢人是因為他那個國家國號是漢,和現在我們說自己是中國人是一個道理
漢族:以華夏為主幹的族稱,漢時包括華夏系、東夷系、荊吳系、百越系及其他種族;漢代以後,又以居住中原的漢族為主,漸與鄰近的種族融合。因兩漢國勢強盛,遂稱為「漢族」。亦稱為「華族」、「中華民族」。
漢民族:專指由漢族人所組成的民族。主要聚居於中國華北以南,佔全中華民族人口百分之九十多以上。
是斯大林指示劃分民族的!以前就是叫漢人——這個稱謂來自漢朝,與種族沒有關係,只是各個朝代被統治者的稱呼,如漢朝的叫漢人,唐朝的就叫做唐人,宋朝的叫宋人,清朝的叫清人,各人種和文化的都叫做漢人、唐人、宋人或者清人。苗家,維吾爾人,土家。把一個個自然的文化人群分成民族並且命名是斯大林指示後才開始的。而劃分民族的時候做得很亂。有個布依族女老師說她父親告訴她她是漢人,是上級要她父母填的布依族,所以就全家變成了布依族(這使我想起了我的漢人長相的錫伯族和維吾爾族學生),這是縣長變自治州州長的節奏啊!真是很懂得怎麼「工作」和「進步」。
順便說一下,為什麼中國沒有唐族而華人聚居區卻叫唐人街而不叫漢人街?去搜一下就可得到答案。
現在很有些不懂裝懂的人喜歡玩所謂「漢服」,漢服者是指漢朝的各種服裝款式而不是「漢族」的服裝!希望那些玩漢服的不要誤以為是在弘揚「漢族」文化傳統!你們弘揚的其實是「漢朝」服飾文化傳統!千萬不要鬧到國外去出洋相!大多都在瞎扯,漢民族的概念最早有據可查的是西晉 江統《徙戎論》當時晉朝內部混戰 胡人入侵中原已迫在眉睫文章中直言不諱的表達了一個千年不變的觀點中原強大外族則臣服、中原虛弱外族則作亂
古代中國擴張,導致族群數量太多,所以老祖宗為了避免血統戰爭,機智的用文化來區別敵我,到了現代反而倒退到民族了…不強調民族,哪會有那麼多民族自決!
近代民族主義概念進入中國後,也不多在就在晚清吧……「民族主義nationalism」最早應該出現於中世紀,十字軍東征、黑死病促成了民族這概念的形成
這問題太好回答了,去看《中國漢族通史》上下卷,是廣西民族大學一位漢民族研究權威的書,這個問題只能求助於民族學人類學,不能去看歷史學的書。
漢族的就是指形成於秦漢時期的民族。後來很多北方民族和南方部落都被同化進來,隨著歷史發展不斷壯大,但是漢民族主體是大致形成於秦漢時期是沒有疑問的。有東周末年說,有秦朝說,有東漢說,有西漢末年說等等。
漢朝之前是沒有漢族的,戰國時裡面除了楚國屬於楚民族,其他六國都是周人後代,屬於周民族。長江地區還有巴民族,蜀民族(都被秦國統治)越民族(兩個分支吳國越國都被滅),而商朝民族和夏朝民族所建立的諸侯國也被滅了,但是這些民族都是漢族形成的主體。
所以說,漢族是由遠古時期的夏族,周族,商族,越族,楚族5個族群融合而成的,至於後來五胡亂華,南北朝,五代十國,蒙滿入關等等都是其他民族被吸收的過程,沒有改變漢族的構成主體。現在的羌族,苗族,藏族,畲族,壯族等等少數民族基本都和漢族有共同的祖先。
另外要澄清一件事,蚩尤和炎帝黃帝在漢族歷史上的地位是一樣的,都是祖先。夏朝周朝與炎黃關係密切,而商朝和蚩尤源自東夷部落。所以進一步追蹤:炎黃/東夷→夏/商/周/楚/越→華夏族(秦朝前後的早期漢族)→現代漢族(西漢以後)不管是漢人,唐人或者宋人,他的主體是華夏族,而中國族譜非常發達,很容易找出祖宗,如果你的祖宗不是華夏族,你就不是漢人,是蠻夷,這也就是為什麼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為什麼一定要認炎帝,黃帝為祖宗,來說明自己的正統性。因此在我們討論漢族的時候,其實討論的是華夏族。
老師說漢族是靠殖民擴張發展起來的,我很生氣。但看你們寫這麼多,意見這麼不統一,我都不知道怎麼反駁她。
建議去找點學術方面的書籍和論文看看,你這個問題提的實在太大了。
推薦閱讀:
※如果二里頭文化是夏文化,齊家文化就是早期夏文化嗎?如果二里頭文化是商文化,齊家文化也可能是夏文化嗎?
※如何看待「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