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的聲音和對音樂的理解有什麼關係?
應該算老問題了。
有關係,而且關係很大。
這個問題應該從兩方面來說,錄音室音樂(主要是流行)和現場音樂(古典和真實樂器)。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就是聲音的重放。從CD的錄製的來說,歌手和樂器聲音傳出來,經過話筒錄製,然後後期處理,燒錄CD,是一連串失真的過程。尤其是錄音室錄製的流行音樂,很多樂器甚至是電子合成的。然後我們聽到的聲音,又是從CD的信號還原,解碼,放大最終通過耳機傳輸出來,又是一連串失真的過程。用一個比喻,耳機出來的聲音就好像畫畫,原本的聲音就好比景色,畫畫可以抽象派,可以寫實,有很多風格,但是再寫實的畫,也不可能真的跟景色一樣。
回到話題上來,錄音室流行音樂由於本身在燒錄過程中味精重,人聲和樂器後期處理也很嚴重,在「高保真」上面有所追求無疑是可笑的,主聽這類音樂,就要抓住「調味」兩個字。意思是你喜歡什麼樣的聲音,就選擇什麼樣的耳機系統。比如有些人喜歡低頻,有些人對齒音有要求,有些人喜歡厚實的聲音,有些人喜歡清涼的聲音,根據自己的聽音愛好,不斷調整自己的耳機系統,以達到最舒適的聽音效果,就可以了。一味最求「高保真」,那麼錄音的缺點就會暴露無遺,比如虛假的樂器音色等,反而不美。
這個時候,就是聽感主導,而非是高保真回放主導,對音樂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合理的搭配。但是古典音樂就完全不同。
古典追求什麼?第一是「真」,樂器的音色一定要真實。鈸要清脆,鼓要能感覺到鼓皮的震動,小提琴要感覺到拉弦的質感,高頻悠然甜美而不尖利,弦樂要甜。當我們在說:「小提琴的擦弦質感很好」,就意謂著「它錄得很像小提琴」。當我們說:「鈸的敲擊質感很好」,也就是說「它敲起來像真的」。樂器音色不準,那麼你對音樂的理解自然就會有問題。第二是「音場和結象」,一個大音樂廳的錄音,各種樂器如果擁擠在一堆,或者是結象不穩定,不厚實,樂器的定位容易飄,高低遠近層次不分,顯然理解不了作曲者、指揮家和樂隊的意圖。第三是"解析",這東西就像相機,像素越高細節越多,各個樂器的聲音要盡量解析出來,不然聽到的東西都是殘缺的,對音樂理解能正確嗎?第四是「速度、動態和強弱對比」,速度無須多言,動態和強弱關係就大了,一般流行樂音量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古典樂最大聲最小聲差距非常大,一個耳機系統既能表現出驚濤拍岸的大氣勢大動態,又能表現出清風拂柳的微妙,就是一個好系統。第五是「整體平衡性」,包括高中低三頻和人聲器樂的平衡,平衡不佳,比如偏低頻,可能聽搖滾會覺得,動次大次,爽,但是這不是一個「正確的聲音」,也不是對音樂一個正確的理解。一個尖利刻薄的小提琴相信誰都不會覺得好聽。最後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耳機系統的個性。
舉個例子:DT990這種,直接把所有的細節堆給你看,HD650這種,把細節都隱藏在整個落日黃昏的氛圍里,或者HD600這種堂音耳機,需要找才能找出細節,很難說哪個好,哪個正確哪個不正確。對我而言,我覺得DT990這種在古典樂相對正確一些。對喜好古典樂的人來說,可能不會滿足於一個味道很對的設備,這個時候需要聽清楚。需要聽清楚一首巴赫賦格曲的中間的旋律(外旋律,低音旋律這時候該早就爛熟了),也會需要聽清楚一首弦樂四重奏里的中提琴到底在磨什麼洋工,也會需要聽清楚一首交響樂中一個tutti全奏的主和弦里,到底哪些樂器在主音,哪些樂器在三音,哪些樂器在五音。更高級的玄學就不談了,總結一下,耳機系統的聲音直接影響你對音樂的理解程度,一個不平衡的耳機系統會引偏你對音樂的理解。而如果你喜歡鳳凰傳奇的話,那就跟著耳朵走就行了。曾經發燒過。。後來退了。
現在使用ie8 ,而且音樂口味也變化很大,也有一定是因為耳機。
總之,如果一個耳機能讓你更喜歡音樂,就買下來。雖然覺得沒必要燒耳機 但十幾塊的玩意兒無法滿足我這個聽不到bass沒法活星人啊。。。
後來搞了個森某px200就很開心地聽到並不重但很結實的bass了。。
於是我成為了貝斯手小時候,用復讀機和幾塊錢的地攤貨耳機聽后街、西城和周杰倫,沒有妨礙我理解歌曲中的情緒。
初中,同學從小城的音像店淘出一盤Bon Jovi的盜版卡帶。我們用30塊錢的卡帶隨身聽和仍然只賣幾塊錢的地攤耳機,第一次感受到了西方搖滾樂。再後來,用一個國產的mp3加原配的耳機,聽《找自己》和 Busted,第一次聽出音樂還有層次。高中,換了更好的mp3,第一次用上30塊錢以上的耳機(漫步者H180 ),開始聽朋克,聽金屬,聽國內的地下音樂。能聽到的層次更多了,細節更多了。再後來,開始不自覺地去關注樂器的搭配和混音,聽樂器的位置。再後來……我也沒有機會沾過一點Hi-Fi設備的邊兒。 現在我也只是用一個AKG K420來聽所有的音樂。聽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能聽出各個樂器在聲場中的位置和細節表現,越來越能聽出各種風格的區別和聯繫。但是能打動自己的越來越少了。不知道是心不敏感了,還是耳朵不敏感了。偶爾再拿起破破爛爛的復讀機和呲呲啦啦的地攤耳機,聽下當年聽的磁帶,我只知道我回不去了。
---------耳機和對音樂的理解有什麼關係呢?
(遠沒有矯情和音樂的關係大)耳機的選擇所對應的可能更多的是個人口味的追求吧。
有人喜歡hiphop,喜歡咣咣咣的低頻,可能就選擇了魔聲有人喜歡聽jpop, acg,可能就選擇了w5k有人喜歡電子樂,搖滾,可能就選擇了ed8/ed10有人喜歡室內樂,小編製,選擇了he60有人喜歡大編製,交響樂,選擇了hd600/800,有人喜歡老味道,選了k240df, hd560j, hd580。當然,這都是很淺顯且不規範的分類。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聲音,這是不需要被別人所影響的。更要杜絕YY。喜不喜歡,自己聽過自己知道就好。
------------------------------------------------------------------------------------------------------------------------------------至於拿現場的聲音去調教器材,我覺得根本沒有必要。。原因有二第一,耳機這東西,怎麼調教也出不了現場的聲音。不如退而求其次,追求一下「唱片演奏家」,試圖把聲音調教成自己所喜歡的。第二,古典的現場,受音樂廳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拿我常去的lincoln center和carnegie hall來講,一個偏通透,一個偏暖厚,到底哪個才是所謂的標準的?歸根結底還是要自己喜歡。。追求現場的聲音太過虛無縹緲了。。。我聽過不少百萬的系統,也不過爾爾。真正喜歡,還是要坐到音樂廳里好好欣賞。耳機終究只是一個妥協,不要抱太大希望。說「xx耳機xx系統能有現場xx%的功力」這樣的話,是非常可笑的。。如果一定要說有關係,我覺得應該說難受的耳機可能會放大自己聽音樂時候的負面情緒。
謝邀。
耳機一直是知乎上的熱門話題之一,作為一個玩了那麼多年耳機的人,也時候為自己做一次梳理總結。
先來介紹一下我的情況:
1、我有兩隻耳朵,聽力及智商測試均正常2、目前服役的耳機有兩副:Sperlux HD381、森海 PX100身為同時擁有兩副頂級耳機的知乎用戶,我一向十分低調,不到臨近世界末日的今天我都不會把自己的財產公布出來。
當年我買 PX100 的時候,櫃檯旁邊站著一個身材高大、帶著圓形鏡片眼睛、短頭髮、滿臉灰白鬍子的老外,他正在接過剛付過錢買回來的 PX100,迫不及待地插進他的 iPod 里,入神地聆聽著從 iPod 流淌至 PX100 最後流進他耳膜里的聲音,不到一會兒時間,他的雙眼紅了,帶著顫抖的哭腔說:It『s the best 耳機 i"d ever 聽!——我當時想,一副 288 元的耳機,能把老外聽哭,也挺神奇噠!於是,我就把它買了下來,而且跟著那老外一樣,買了白色版。
後來我上了知乎才知道,這位老外發明了一台叫 iPhone 的電話,而在他製造 iPhone 的不知道多少個日日夜夜裡,PX100 耳機從來沒有在他的頭上離開過。
好了,說完老外,再說說我的故事。買了 PX100 回家之後的第 4 年,我才真正領教到這幅耳機的厲害之處——因為 4 年後我接觸了古典音樂,用 PX100 聽阿巴多指揮的馬勒1號交響曲,我重演了 4 年前在老外身上發生的事情——哭了。尤其當我聽到第三樂章開始的那段 「兩隻老虎」 時(抱歉我情緒太激動,沒顧得上換直角引號),我想起了我幼兒園時的初戀,每天中午睡覺的時候,她都要我低聲唱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談戀愛,談戀愛~兩隻都是公的,兩隻都是公的,真變態,真變態~」 才肯去睡,否則就連我也沒得睡。後來從幼兒園畢業後,我們由於選擇的專業不同,彼此進了不同的小學,直到現在都沒有再聯繫過,是馬勒、是阿巴多、更是 PX100,讓我早已石化的內心,再度被這段青澀純真的戀情感化,感謝佛祖!
說完 PX100,輪到 HD381 了。和大部分擁有 HD381 的知乎用戶一樣,我是通過堂主的介紹才知道這款耳機的,而這款均價在 75 元左右的頂級監聽耳機,把我的聽覺體驗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老規矩,先用 381 試聽阿巴多的馬勒一,怪了,我怎麼聽到的還是阿巴多的馬勒一?這不科學!按照發燒友聖經里的記載,不同的耳機聽同一首音樂,不是應該有不一樣的感覺的嗎?
我嘗試了很多種方式去測試,煲它、踩它、吻它,可是結果還是一樣,用它來聽阿巴多的馬勒一,耳朵聽到的聲音還是和 PX100 一樣,這個困境讓我很沮喪,以致一夜白頭。最後,我把 Chailly 指揮的馬勒一 MP3 文件名改成和阿巴多的一樣,再聽一次,終於不一樣了——我的兩副耳機出來的聲音終於不一樣了!而且差別還很大!
通過這番折騰,我終於領略到不同耳機帶來的聽感享受,現在我每天與音樂為伍,我很快樂;也只有音葯才是我的解藥。
————————————————————————————————————————————
最後我想說,我上面寫的全部都是扯淡。不管多 NB 的耳機,也不能把國際歌聽出生日歌的味道,咱們還是把重心放在音樂本身把。沒啥關係。我爸說他年輕時自己做礦石收音機,聽鄧麗君照樣不亦樂乎。
耳機只是一個輔助,就像人們發明手柄打遊戲,發明眼鏡幫助近視眼一樣,只是幫助你更加深入了解,但是並不等於全部。可能某天你在街上無聊的遊盪,忽然某個角落傳來一陣熟悉的旋律讓你淚流滿面,可能在某個深夜一段樂曲讓你感慨不已,這都是音樂本身帶來的感染,和耳機並無關係把耳機說得這麼誇張的,如果不是聽live,你真的會有演唱者在你面前演奏的感覺么?反正我用四單元的動鐵也沒有感受這麼深刻耳機不過讓你可以隨時隨地欣賞音樂而不用擔心自己的音樂打擾到別人的正常工作休息,可以讓你主要到歌曲的更多細節耳機只是一個工具,音樂是一種語言,一種表達我們喜怒哀樂的語言
所謂耳機和對音樂的理解的關係,個人認為就是你的聽音觀,即:你認為什麼樣的聲音是「好的」。建議多聽現場,但搖滾等電音除外,因為電吉他,電貝司的聲音從一出來就是被加工過的,加之國內live house的設備水準大多不高,所以很難通過聽聽電音演唱會樹立正確的聽音觀。
可以嘗試的是交響,室內樂等現場,可以聽聽真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等所發出的聲音真正是什麼樣子的,再去比較你佩戴的耳機發出的聲音
一句話:高端的耳機可以在高耀太的《火花》中聽到狗叫。聽覺與音樂沒太大關係,感覺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道你的對音樂的理解是技術層面的還是所謂感情層面的?我覺得兩者都和耳機沒關係
我認為,當你第一次思考:「這個耳機不行,我得換個耳機」,並且在百度或Google中打下「耳機 好」時,是你重視」聽音樂「這件事的起點。你開始願意為其付出金錢換取更深度的理解和享受。
初燒的預算一般都是有限的,試聽幾乎是沒用的(不知道更好聽的什麼樣),買到的第一個」認真的耳機「往往不一定適應自己的聽音取向。這件事要麼摧毀你對耳機這件事的信任,進入耳機即玄學的陣營,要麼不甘心,想聽聽這個耳機表現其適合的音樂到底效果能達到什麼樣。CX880讓我找了很多低音為主的rock;Shure SH-940讓我認真地聽下來了幾個大包子中的小提琴;GR10為我的播放列表中添進了不少醇厚型女聲。之後的A8、HE400、W4R都或多或少地產生了這樣的效果。
耳機除了有幫人拓展聽音風格的效果,更有幫人重新發現熟悉音樂的作用。尤其是用最新買來的器材重聽4、5年沒聽過的歌時,往往會有驚喜。逐步燒上來的器材解析、聲場、下潛、各方面表現力往往比你4、5年前的器材強太多,一耳朵揭露的細節可能是你之前千百遍循環中都不曾發現的。你對同一首曲目的評價可能產生很大的變化。鬧騰可能是因為原來耳機的分離度不夠,唱歌沒感情可能是因為原來耳機中頻癟。耳機是復現音樂的工具,復現地扭曲了,理解肯定就不對了。
我覺得燒耳機到一定境界,聽過的器材比較多,音樂涉獵的廣度和深度到了,對音樂的審美取嚮往往會比最開始確定。此時你就會根據自己對好音樂的理解來選擇不同調音和素質的耳機(包括其他器材),每個人的退燒器材都是其對聲音審美觀的體現。轉一篇馬世芳先生的文章
消失的貝斯手五月天的新專輯《第二人生》是一張很不錯的唱片,詞曲、製作、錄音俱有可觀。在電台訪問五月天,談到製作期間種種甘苦,貝斯手瑪莎自嘲道:搞到最後,他的樂器還是常常等於不存在。意思是說:樂迷聽音樂假如用的是筆電喇叭或者幾百塊一副的小耳機,聽的又是抓來的解析度欠佳的MP3檔,音質自然不能要求,「低頻」總是率先被犧牲掉,貝斯手就變成了「隱形人」。哪管你在錄音室耗費再多工夫,遇到這種情況,也只能是白忙一場。鼓手冠佑也有他的委屈:一套鼓組,錄音常得動用十幾支麥克風,精調細校,才能錄出精確澎湃的音場。然而那種種費心,遇到陽春的播放器材,往往只賸那顆小鼓依稀可辨,其他都在背景糊成一團,難分難解。
主唱、吉他、貝斯、鼓,是搖滾樂團的基本「四大件」元素。貝斯和鼓或許不若主唱和吉他出鋒頭,它們合力鋪陳的節奏部,卻是一艘船的龍骨,一首歌的脈搏,穩住結構體的樑柱。假如你有稍微像樣的聆聽器材,當能分辨個中巧妙。最起碼,瑪莎和冠佑不至於被誤為「隱形」。所謂「稍微像樣的器材」,並不需要直奔「發燒」等級:一副好一點的耳機,一組床頭音響,一對能分別高中低頻的電腦外接喇叭,就可以聽出很大的差別了。假如你願意以「認真樂迷」自許,這一點兒投資,也算是回報那些用心的作品起碼的美德吧。但是話說回來,我也不覺得「聆聽器材」應當構成欣賞流行音樂的門檻——在流行音樂的世界,就算用最陽春最簡陋的器材,好唱片放出來仍然是好唱片。我們的長輩四十年前抓著一隻電晶體收音機,狂聽美軍電台那些西洋熱門音樂如同聆聽神諭,豈會計較什麼音質?哪種音樂若是缺了「發燒器材」就不成立,那麼它多半不會是什麼入流的作品。當然,有sense的音樂人能讓作品適應各種條件的聆聽環境,「遇強則強」,若真的搬出發燒器材「鑒聽」,也能兵來將擋。要做到這樣的境界,未必非得砸大錢、搞排場。真正要緊的,是做唱片的人得有敏銳的直覺與耳力。一九八六年,陳明章為侯孝賢《戀戀風塵》錄配樂,用的是一把六百塊的破吉他。大家都窮,也沒太多錄音室經驗,只能邊想邊錄。最後交出來的成果,不但拿下次年法國南特影展最佳配樂,也獲頒金曲獎年度最佳錄音、最佳演奏專輯。「交工樂隊」的兩張專輯《我等就來唱山歌》(一九九九)、《菊圌花夜行軍》(二○○一)都是以美濃熏制菸草的「菸樓」當成錄音室,酷暑天氣,人人汗流浹背,蒼蠅成群停在音控台上。常常唱到一半,外面豬叫狗吠,只好重來。這樣的條件下,他們「窮而後工」,做出了台灣搖滾史的曠世經典。二十一世紀唱片業崩盤,電腦工具的發達降低了做音樂的門檻,年輕世代DIY樂此不疲,反倒是八圌九○年代台灣樂壇黃金巔峰時期在幕前幕後孕育的一整代將才,老輩人做唱片的手藝,衣缽無人可傳。近來聽到真正堪稱老辣的作品,仍然只能出自老將之手:黃韻玲二○一○年與鍾興民合力製作編曲的個人專輯《美好歲月》、李宗盛去年為楊宗緯製作的《原色》,都是雍容、細膩、大氣的傑作。只有真正見識過江湖世面,打過大規模的戰役,出手才能如許厚積薄發、遊刃有餘。這樣的作品,在這慣常以粗劣器材消費音樂的時代,就像守著老鋪夜夜費勁熬高湯的頑固廚師,面對一群群被味精麻痹了舌頭的食客,總是多少帶著點兒寂寞的況味。我以為,流行音樂的聆聽也有「樂迷的教養」。一個理想的樂迷,最好對「唱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保持一點兒好奇。他會關注幕後工作團隊的名單,並且多少懂得分辨製作、錄音、編曲的細節與高下。他的聆聽是「見樹又見林」,既不至於偏執地以「聽音響」取代「聽音樂」,又能夠辨別用心的作品個中種種講究。他不隨便成為「粉絲」,卻知道在適當的時候容許自己在樂聲中舞蹈歡哭。他知道音樂這門藝術,起碼有一半的生命是活在現場的舞台,所以他會去看現場,並不以唱片為音樂的全部。他知道「歌無定法」。有時候「對」即是「美」,有時候「氣味」即是「手藝」。所以他不預設立場,保留機會,讓自己接受意外的驚喜。他知道對一個認真有sense的音樂人最好的回贈,就是認真看待他的作品。在這樣的時代,樂迷愈懂行、愈挑剔,就愈有可能刺激出真正精採的作品。審美疲勞。與器材耳機其實沒關係。戒一個月再聽,哪怕是用山寨機的小尖喇叭聽都會有感覺。
聽音的目的是儘可能得用耳朵和大腦去多抓每一曲,每一段中自己所期待的,想像的「感覺」。而「更好的器材」在大多情況下是十分美妙的助推器。
個人感覺有關係也沒關係。畢竟好耳機的聲音終歸要好一些,你聽到的細節也多,對音樂的理解自然有幫助。打個歪的比方,我帶副稍好的耳機走進奧格瑞瑪,清清楚楚聽到音樂中打鐵的叮叮鐺鐺聲音,而平常的耳機只能聽見號子的聲音,奧格主城的氣勢肯定不一樣。至於沒關係的一面,畢竟理解力是個人的事情,有個人習慣喜好甚至天賦在裡面,對不喜歡的音樂,帶再好的耳機照樣不喜歡,就好比對不一個不吃辣的人,水煮魚做的上了天,他還是不吃。
說一下自己的體會
小時候和許多人一樣,以為諾基亞(5310)原裝耳機是最棒的
直到高中接觸了第一個正經的MP3(同學的三星yp-q2)聽完後瞬間覺得,這低音,這動詞大次,第一次聽這麼好聽的東西後來同學的MP3丟了之後把原裝耳機送給了我,簡直高興了一個月後來自己買了第一台MP3,索尼的E453原裝耳機不知道什麼型號但周圍的人都說好聽的不得了再後來接觸的更多了才明白453也好,q2也好,耳機都是取巧加強了一下低音而已如果讓我現在去聽絕對不會認為好聽(甚至會覺得難聽)其實到現在也沒聽過超過2000的耳機
但和周圍一些人聽歌習慣已經不一樣沒有玩兒過耳機的人大多喜歡低音認為低音多聲音就好聽不管這低音渾不渾,過量不過量(有多少人覺得2.0的音箱被2.1的低音炮取代了?)聽歌必須把低增益開到最大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現在就特別反感低音過量
有的歌就因為製作的時候插入了太多低音就被我一遍拉黑你要問我現在對音樂的理解改變了嗎?絕逼沒變(就算以後變了也絕逼是因為年齡 生活經歷 之類的原因)但聽歌更喜歡注意歌曲的細節了造成對音樂的理解會有一點影響,因為耳機不同,聽同一曲的聽感和體驗絕對是完全不同的,說不定哪個部分會突然打動你。有的會突出人聲,有的則著重在低音,如果聽的古典樂曲,特別是樂器眾多的交響樂那就更是千奇百怪了~所以最好能試聽,選擇一款逞心如意的。打個比方,我手裡正好拿到兩張CD,一張是林宥嘉的,一張是宮崎駿的,兩款設備,一個鐵三角的耳機,一款森海的耳塞。用耳機聽兩張CD,林宥嘉的聲音特質被配樂掩蓋,但是宮崎駿的現場則表現不錯;用耳塞聽林宥嘉,不錯,我就喜歡他那個聲音,但是宮崎駿則沒什麼感覺,不能感染人。針對音樂,針對自己,多配幾幅耳機吧。
耳機的影響什麽的,已經有前輩們解答了,我說幾句自己的感想吧。我覺得耳機的素質跟你對音樂的理解之間,沒有一個必然的聯繫,這種對於藝術的理解,一方面是有後天的陶冶的因素在其中,同時也是要有一定的天賦的。就像有人燒攝影器材,買各種機器,但不一定能拍出好照片一樣。這個比喻可能不是很恰當,請見諒。
個人感覺,音樂和耳機沒有太大關係吧,音樂是上帝賦予人類最好的禮物,音樂是除語言外,另一種表達自己靈魂的東西。
從技術層面理解,高解析度的耳機,當然還有聽音樂環境,有助於你發現音樂的細緻之處,比如複雜的編曲,有意思的細節等等。這樣對得起一些嚴肅音樂家的努力。從感情上,爛器材,也能分成音樂好壞(以你個人的感受為準)。還是推薦大家有機會多看現場
挑選和自己喜歡的風格吧,現場是目前為止還不可還原的。
推薦閱讀:
※beatles的靈魂是paul還是john?為什麼?
※有哪些類似《漂洋過海來看你》這種歌曲背後有故事的歌曲?
※小清新的歌曲歐美的有么?
※想學架子鼓,怎麼開始?
※樂曲的和弦進行中為什麼可以不用主和弦,不用的話調性是否還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