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有效的思考方法有哪些?
比如芒格的問題清單,或其它你認為能夠有效幫助你思考的邏輯方法
我只有兩個慘痛的教訓。教訓1:不要使用任何形式推理工具。包括形式邏輯、符號邏輯,任何邏輯。教訓2:不要追究「根本」的解決辦法。追求這種解決會衍生額外的問題。這種辦法解決的是另外的問題。
去除偏見,不預設立場。
人都有一種傾向,自己先有一套有意或無意形成的思維定勢,或者教科書灌輸,或者媒體灌輸。比如什麼經濟崩潰啦、房地產崩潰啦、亞投行要顛覆國際政治格局啦、二套房新政要大力拉升房價啦。然後不思考,覺得既然別人都說了,這就是對的。
教科書說的不一定是對的,媒體說的就更可疑(特別是博出位的公眾號)。
這裡有幾個可以上升到哲學高度的問題。第一個是,事實紛繁複雜,好的和不好的都有。你說中國經濟崩潰,找找肯定能找出相關跡象;你要反過來,說中國經濟要一路高歌猛進,也能找到一堆證據。
這就像盲人摸象,你說大象是根管子還是堵牆,都沒錯,但不是全景,你的感受取決於你摸的位置。
所以,當你抱持了某種看法時,反過來想想,相反的判斷是什麼。你不僅要想,還要找證據推翻它。這就是自己推翻自己。
最後會有一個中和,可能這就是比較客觀中立的角度。
第二個是,因果關係問題。有沒有因果關係,有多大的因果關係。英國脫歐和國際政治格局改變之間,有沒有因果關係呢?有,但是現在十分微小。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和房價上升之間,會不會有因果關係呢?可能有,不好說。
很多知友的問題在於,見風就是雨,扯扯扯,扯的很遠。從一塊馬蹄鐵要扯到一個國家的滅亡。
第三個是要研究具體的事實,一些比較細微的事實。抽象到一定程度,任何事物都可以歸結為道,這就沒法談。
太多人談歐美皿煮自由了,但你知道美國石油天然氣儲量嗎?知道每個州的GDP和人均GDP嗎?知道美國這100年GDP和人均GDP是怎樣演變的嗎?你知道美國這200年產業結構是怎麼演變的嗎?知道美國農村人口佔比50%是在什麼時候嗎?你知道歐洲最窮的國家是哪個、歐洲窮國和富國差距有多大嗎?
你需要研究具體的事實,把這種事實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賦予概念經驗支撐。前提:一定一定要時刻去有意識的訓練你的思維能力。
1、把考慮他人需求放在表達自我之前,你會表達的更合適。
我一般請人幫忙會同時裝作不經意的表達我能回饋給對方的好處,如果實在無法回饋,我也一定會用言語充分表達我的謝意。
另外,我有一個口頭禪,在雙方溝通,我表達自己意見之後一般會加上,你覺得呢?或你怎麼看?在想否認別人之前,一般會加上,你說的也有道理。
2、反向思維,與之對應的是舉一反三。都很重要,但前者受訓較少。
我們做科研的時候幾乎都是反向思維,先做出結果再倒推本質,先做出框架再填充細節。順著做不確定性太高!
3、我幾乎非常善於總結生活中的各項事物,重複性再高的工作,我只要做夠三次以上,一定能改善出更方便快捷的方式。(一般一次即可)
人天生攜帶的很多標籤是很難改變的。但我一旦發現問題會去倒推出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然後去解決。這種思考方式成了習慣,久而久之,我的每一筆經歷都會比其他人多獲得更多的經驗值積累。這些能力是我能把這些答案寫好的原因。
................突然想好好回答的分割線...................
4、越來越明白什麼叫存在即合理,反常必有妖;想想前段時間的股市,當你身邊的人突然懂不懂的都在炒股,難道不反常嗎?據說現在又興起了買房。。
5、之前覺得辯證法真是吊爆了,什麼都不說準話搞得也沒法否認,因為否認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之前覺得唯心主義真是太扯了,哪能看見花才能說明花存在呢,後來發現唯心主義才是世間常態,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6、有時候想的很明白還是受困於自身能力不足的困擾無法解決。而能力簡單拆分一下又成了這樣幾個方向:執行力,上進心,體己能力,自省能力,認知能力。這些能力幾乎都是幼年及青少年時期形成的,後來就發展成了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這些能力遺傳會帶有一部分,其他的在青幼兒時期可以培養形成習慣,成年後再培養會很難,過程很痛苦。其中認知能力和體己能力是幼兒及青少年時期最易去培養的能力。讓你知道這一點,是為了告訴你,幼年期好好培養與陪伴,不要等孩子高中了成人後再去管教,捨本逐末。
7、生活小事上與同學合群是件很浪費時間的事,吃個飯等來等去等半個小時湊齊,買飯只要十分鐘一來回。曾經我也特別合群的時候,我媽給我說了一句話,山羊成群結隊,老虎一人獨行。當時我心目中的「老虎」後來成了我的閨蜜,只有我們兩個,她很少和其他室友合群。她很厲害,曾經的數次國獎兼文藝部部長,然而並不怎麼學習,萌妹子一隻。
(有人對這點有疑問,我覺得疑問很好。合群並不是壞事。年幼時我們需要夥伴,滿足吃飯玩耍的需求;伴隨著成長,人越來越多的需要獨處和成長,希望那時候你的群,能夠是彼此心靈的合群。)
8、我很多時候看自己寫的東西都很想罵自己,因為但凡我寫出來的某個方面,我也都能舉出反例。世上事情複雜之程度,讓我不能站在任何一個角度去說這件事,只能保證自己提出自己的經驗和想法。彼此交換揣摩,從而更加豐富。
9、不要把工作想的太美好,也不要把它想的太不堪。工作需要為你的生活服務,而工作卻是你的主要生活。我建議,儘可能早的去思考自己未來的就業,想一想自己擅長什麼,不喜歡什麼。我的時間線上剛贊了一篇類似意思的文章,需要可以去查找。(手機碼字。我點贊收藏自有標準,時間線很乾凈有效。)
例如我,擅長思考表達總結文字交流談心類的工作,不擅長需要動手或者計算的事情。不喜歡重複性高的工作,不擅長嚴謹。之前做過霍蘭德職業測試,其中藝術型和研究性分別得了9分和8分,實用型和現實型只有1分和2分。(滿分10分)可見我的偏向性極為明顯,我爸在呼喚我考公務員的時候,我拒絕了,只是因為清楚自己不適合也不甘心那樣的工作。
10、有一天我的博導問我,你為什麼要讀博士?或者說你讀完博又有什麼打算。我自認為很得體的回答到,我就是不想讓自己停留在某個層面,想讓自己能儘力的去看看更遠處的世界,博士畢業後會選擇出國。
我的老師制止了我,他說了一句話,你這是被動的生活。我詫異了,我一直認為自己比其他人目標清楚多了,也積極多了。他說,你根本沒想清楚自己要幹嘛,想看世界而去讀博出國,那如果現在國外有個機會讓你出去你就出去咯?出去後又是做什麼呢?神經科學?心血管?還是分生髮育?生活應該是你先想好我要做什麼,然後去做。而不是先選擇那裡,然後去適應。
這段話讓我對自己的思維方式產生了明顯的反思,我一直是這樣。自以為明確的目標,其實根本是一個很虛無的幌子。我要考好大學,要實現財務自由,要成為很厲害的人,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又要為此做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受困於種種現實不能做想像中的自己。上學工作結婚生子,每個人都像被寫好的路人。
首先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寫出來,然後將問題拆分成多個子問題,並同時確保這些問題之間互不干擾互不重疊。然後:
1.找到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子問題,最重要最關鍵的那個。
2.了解這個子問題的背景
3.和當前子問題有關的人事物因素有哪些?
4.解決這個子問題有哪些方法?能想到的全部列出來,每種方法都將詳細步驟寫下來。
5.每種方法都需要哪些條件和資源?如何找到相應的資源或創造相應的條件?
6.然後回到第一步,選擇次等核心的子問題,從第二步到第一五步再走一遍。
7.然後再回到第一步,選擇次次等核心的子問題,從第二步到第五步再走一遍。針對特別複雜的問題還可以繼續子問題循環。
8.整合。
9.進行具體的時間安排,然後馬上去做!想了半天,只有做了才有意義!
本人微博上發過的一段關於學習的幾個過程的,也可以認為是思考的幾個過程,供參考:
【學習能力1】學習的幾個過程:1、師從他人,2、歸納總結,3、融匯貫通,4、實踐應用。看似平常的四個過程,但是估計真正能夠把握得好的人估計很少。四個過程缺一不可,四個都做到了,才能成為自己的知識和智慧。
【學習能力2】過程一:師從他人,是最直接的、最快速的學習來源,也就是通過別人說的、自己看到的,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基本的概念。如果沒有後續的過程,很多情況下,這些零散的知識很快就會忘記。如同這些都是一個個分散的點一樣。
【學習能力3】過程二:歸納總結,這是將之前得到的知識,在這些知識所涉及的範圍內,進行歸納、梳理,形成相關知識的邏輯過程。這就是一個由「點」形成「線」的過程,經過這個過程,這部分知識已經不容易忘記了,而且還能夠流暢的再次表述出來。
【學習能力4】過程三:融匯貫通,這是把知識能夠迎來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步。如果只是前面兩步,那這些知識永遠只能是別人的,也只能用來解決已經有方案的問題。通過融匯貫通,把一條條「線」建立起關係,形成一個「網」或者「面」,這就有了解決問題的可能。
【學習能力5】過程四:實踐應用,有了解決問題的「網」,那就要將實際中的問題,用這個「網」去解決,這就有了創新的可能。這就有了從「知識」到了「智慧」的升華。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需要尋找更多的「線」來輔助問題的解決,也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擴大之前的「網」。無邊莊嚴。所言句者。無句可得。非句句故。於一切句應如是知。
如是諸句是厭離句。若厭離句是虛妄句。若虛妄句即厭離句。彼一切句是滅盡句。若滅盡句即真如句。若真如句即究竟句。若究竟句是盡離滅句。若盡離滅句即涅槃句。
若涅槃句即非世俗。無句施設亦無示說。無邊莊嚴。言一句者。於一切善不善法中。平等趣入。云何一句。所謂離句。於厭離中無有少句是一切句。
猶如厭離句。亦非句句清凈故。若句清凈即涅槃清凈。若涅槃清凈即句清凈。如是諸句皆不可說。若以語言宣示句者。而彼諸言。於十方界求不可得。誰為誰說。故諸言說一切皆空。彼若空者即無有義。不應於中戲論分別出生。如是諸句義者。一切皆是無分別句。無戲論句。是故修觀行者。尋求觀察一切句時。當知皆為離滅涅槃。如是諸句不異涅槃。亦不可說。然非不異。由言說句皆虛妄故。為清凈句。宣說善巧表示諸句。非實表示。若非表示非不表示。則處中道。若處中道則無分別。以於此中分別斷故。於此法性平等入時。而無有處行少惡行。無所得故。如是不行。亦不遍行不等近行。若如是行。諸佛說為菩薩乘者。
無有少法而可行時。彼行菩薩地。安住無上清凈陀羅尼故。無邊莊嚴。我今當說陀羅尼句。由是句故。令諸菩薩得陀羅尼。而能開示無邊法藏。應說此等住無諍地。以能摧破諸他論故。極寂靜故。廣演法故。比較法。
以前也覺得這個問題很困擾我! 具體表現為: 自己老覺得想問題太膚淺.看問題太片面.
網上文章和類似書籍 以及那些所謂大師經驗分享.只要關於思考的,都統統記錄下來反覆聯繫,結果越來越迷茫.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過?
今年自己有了一套系統的思考邏輯. 覺得還不錯. 純屬分享.
思考一個事情. 我大概是4 2 3模式 基本都可以套用.順序不要亂哦(重點)
一步:先分清思考的事物最直接四類型需求
4: 分析類 觀察類 決策類 方案類二步: 找個其中一類型,做二模式思考
2: 厲與害 正與反 虛與實三步: 根據二步做三模式思考3: 關聯關係 統一關係 轉換關係通過這個思考辦法後,基本判斷和分析一個問題,基本上高度 寬度 深度 本質 起因 下一步 真假消息 包含的各類關係(人與物與事)都基本上有清晰的了解,知道如果解決問題,分析問題. 成敗關鍵點是什麼?
比如思考:
這個答案滿意嗎? 決策這個答案怎麼樣? 分析有沒有更好的呢? 觀察我該如何學習好?方案按照我的套路試一試懂取捨,什麼問題是你最關注,最關心的,然後再去思考,這樣不易分心。
一日三省其身。
很多事件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遞進思考!1.道德 (比如出軌不道德,拿對象的錢包養小三更不對了。提出問題:人為什麼要出軌?婚姻應該怎麼樣經營?)2.法律 (比如出軌、隱藏轉移財產,對離婚時財產分配影響不大;但財產轉移到第三者,會少分甚至不分。提出問題:在對方有過錯的情況下怎樣減少自己的損失?)3.程序正義 (法院裁決,程序上來講相對最正義;覺得不妥可繼續申訴。為了預防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應該學習合同法各類法律,平常有保留證據財務流水的習慣)4.結果正義 (比如在美國婚內出軌,有過錯方離婚時少分或不分,why?是不是有需要改進的程序?)5.成為當事人時不要讓自己一直被動,終身學習
思路清晰,分請重點,次點,急需和可延後
首先是健康的身體、清醒的頭腦,二是找准並專註于思考的方向,三是基於全局基於事實作出決策。這可是我兩次創業失敗總結出的經驗。
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景物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予你一些靈感。思考是一方面,記錄更重要。
就事論事,解決問題。
1.推薦一本書《思考的技術》,從一個宏觀架構上搭建自己的思考流程,闡述清楚表達的意思。2.將核心內容簡化成一句話,用來檢測自己的目的是否清楚。3.記住自己的觀點,時刻反省是否有所修改變化。4.接受錯誤,重新思考。
一說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因為思考的核心就在於思辨,而思辨源於辯證,辯證則必然需要一個標準,那麼這個參照標準從何而來?他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所有參照都只是相對而言的。因此所謂相對論,其實只是字面意思罷了,不過一說到相對論就自然而然會聯想到他,也就順口說出來了。字面意思的相對論,著重在於相對二字。使用不同的參考系,看待同一個事,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和理解。說一個通俗的比喻,世間萬物都有一把尺去衡量它,我們換用不同的尺去測量它,就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結果。這並不是單純的換位思考那麼簡單,因為你一定要知道一個尺度,極大與極小的值是多少才行。反過來想和換位思考!
傍晚 關燈 窗前書桌 安靜坐好 直到漆黑 安安靜靜
以下內容為我司高層領導總結提煉後得出,說法稍加改動,比較適用於職場新人。
三步思考法:識別要求、尋找關鍵、確定方法。舉例:A部門領導叫其籃球隊隊長,指令為「策劃一場友誼賽,對B部門,簡單做個方案,想個口號」。
籃球隊長血氣方剛,馬上做好方案:抓緊時間訓練,目標必勝,口號是類似「干平B部門」之類的挑釁的話。
A部領導不悅。
分割線
事實上,籃球隊長並沒有識別領導要求,直接命令下有隱含的需求:既然是友誼賽,當點到為止,友誼第一比賽第二。B部門乃公司實權部門,此比賽的隱含需求是「交朋友」。
識別清楚了要求,就好找到關鍵了,剩下的不細說了,車上打字真累。推薦閱讀:
※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哲學問題?
※怎麼做到學而思考?
※你有哪些總讓你記憶尤新的事情嗎?
※今天的我能為明天的我做什麼?
※奇葩說有改變你的價值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