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物質嗎?


說明:問主最早的問題是記憶有質量嗎?後面改為記憶是物質嗎?

====//分割線//======

目前,神經學界主流的看法是認為記憶的承載是神經可塑性。簡單來說,記憶的存儲是由單個神經突觸或一個神經元,甚至一團神經元的結構性變化產生的。

從突觸可塑性來看,最典型的例子是長時程增強(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最早是1960s在兔的海馬(hippocampus)中發現的。具體的表現為,當神經元a軸突投射到神經元b樹突時,如果反覆高頻電刺激神經元a的軸突,與此同時對神經元b進行記錄的話,可以發現在一段時間刺激後,神經元b對相同強度的神經元a刺激產生的興奮性反應增強。

主要產生的原理為,當神經元a收到刺激後,釋放glu能遞質,其與神經元b的突觸後膜上的AMPA受體結合,離子通道開放,導致陽離子離子進入突觸後膜,繼而產生使突觸後膜膜電位上升的興奮性突觸後膜電位(EPSP)。由於EPSP的產生,其導致原本同樣位於突觸後的glu受體NMDA受體上原本其封閉離子通道的Mg離子被推開,從而NMDA受體離子通道開放,鈣離子湧入,(如果細胞整體膜電位繼續升高觸發動作電位)。妙就妙在鈣離子上,由於細胞內鈣離子濃度的增加,鈣調蛋白激酶II(CaMKII)與蛋白激酶C (PKC)將被激活。

重點來了,而這兩個激酶的激活將主要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是,我們上面提到的,突觸後膜上AMPA受體將被這兩個激酶磷酸化,AMPA受體活性將進一步增加,即LTP的初期。第二個作用是,CaMKII和PKC將激活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rk),從而導致神經元本身基因表達和蛋白合成的變化,最後的結果就是突觸後膜的AMPA受體的數量增加。同時還有LTD,基本原理相似,但和LTP相反,一般是導致AMPA活性降低,去磷酸化。所以,總結起來,在神經突觸層面,記憶的承載物會因為記憶的存在而產生質量變化。

從最開始的AMPA受體與glu結合開始,到最後LTP的形成與維持涉及到一系列連鎖反應

反覆刺激後,原細胞的AMPA受體數量增加,EPSP也增強

如果再宏觀一點,神經元集群的可塑性。剛剛我們講的是單個突觸的變化,實際上,兩個神經元間存在若干的突觸鏈接。而兩個神經核團之間存在無數的神經元鏈接。新的技能的學習和記憶的存儲,往往伴隨的是突觸的消亡或增加(神經修剪機制,無用的突觸會被修剪掉,可以類比提高信噪比理解),突觸強度的消亡或增加(突觸強度的變化其實是神經遞質受體和遞質數量的變化)。

我本身在做的就是視覺神經的可塑性,更多是和發育有關。但是,學習和記憶的可塑性大的邏輯是一樣的。

很多回答在談信息,類比計算機。但是,腦不是計算機,不存在所謂功能性而非結構的變化。任何一個功能性的改變必定伴隨結構性的變化,可能是宏觀結構,比如神經元數量的變化;也可能是微觀,比如突觸數量的變化,突觸受體的變化;也可能是更微觀,蛋白質合成的變化,dna表達的變化。如果非要把腦和程序類比的話,腦的程序更像是樂高積木或者多米諾骨牌排列的程序,必須是有實體基礎的。

總結,人腦是會因為記憶的存在而產生質量變化。不一定增加也可能是減少。所以非要說的話,記憶也可能是質量為負哦。


舉個例子,手裡有一把豆子,總重量100g,把他一把撒在地上,你的解碼系統不能從這堆豆子里讀出任何信息。

但當你把這堆豆子擺成一個笑臉

你的圖形解碼系統就能從這堆豆子讀取出「善意」「開心」這類情緒化信息。

當你把這堆豆子擺成一些字母

你就能調用自己的語言解碼系統從這堆豆子里讀出「豆子」的意義,並結合不同的語境從資料庫調用豆子的吃法,味道,基本結構等等信息。

當你把這堆豆子擺成一個二維碼

[圖片載入中]

這時候你的解碼系統就無法從這堆豆子里調用任何信息了,它就變成了一種機器語言,機器能從中讀出一個ip地址並且訪問

一堆100g的豆子,隨著你編碼方式的不同,解碼方式的不同,它承載不同容量的信息,同樣的編碼對於一種解碼系統來說是一種宇宙真理,對另外一種解碼系統來說是「今天你吃了嗎?」你可以說這些信息的重量是100g嗎?那我把豆子換成細胞呢?分子呢?原子呢?或者換成在介質中振動的波呢?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因為解碼方式不同帶來的信息誤差。

信息的容量或許會隨著編碼方式而變化,但承載信息的載體對信息的容量是沒有任何關聯的。

分割線

關於信息載體和信息容量的對應關係我的論點過於理想化,實際上在現實世界是有極限對應關係的,參考pansz的回答。


先回答問題,個人觀點:記憶不是物質,也就沒有質量。但是記憶的載體是物質,具有質量。

想到了初中時看到的那個「一塊u盤被裝滿之後會不會變得更重」的問題。

這個問題應該答案類似吧,記憶可能就是一種信息,信息以物質或者能量為載體。也就是說記憶本身不具有能量,而存儲信息的大腦/神經元具有能量。

換句話說,在不攝入物質的情況下,背誦100個英文單詞後人體的體重不會增加,甚至由於新陳代謝會有所減少。但是背誦後神經元間的突觸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不過按照題主的另一個問法,答案其實是肯定的,即如果把一個人的記憶儲存區域(可能是海馬區?)取出來,並用某種方式植入另一個人體內,在這一過程中確保植入部分不受損傷,並且可以與受體其他部分可以形成正常有效的連接的話,是有可能實現將一個人的記憶植入另一個人的體內的。因為記憶儲存區的物質排布(即信息的載體)沒有變化。

但是這並不能說明記憶有質量。

我的其他回答:

為什麼大腦會一直循環播放音樂?

細胞膜上鈉泵和鉀泵是如何運輸離子維持靜息電位的?

半夜醒了一會,再繼續睡,原來的夢會繼續嗎?

為什麼交流電對人傷害很大?

做夢時為什麼為什麼無法意識到夢中的漏洞和常識性錯誤?


記憶是一種信息。

信息與能量(質量)是物質的兩大屬性,共同遵循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

——————

信息熵也是熵,本質應該是相同的。

一個猜想,不一定對。


記憶的載體是物質,在大腦中表現為蛋白的特殊摺疊形式。類似電腦內存的載體是晶元。而記憶本身是信息,信息是沒有質量沒有形狀的。

關於記憶儲存的具體機制,科學家至今為止還在探索中,並且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現在為止知道的是,記憶的每個細節信息會儲存在不同的神經元中,而一個整體的記憶則涉及到大量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互相之間,用長長的神經纖維連接成一片片大型記憶網路,承載我們整個人生的標記。

我們的大腦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幾乎都不是單個神經元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成群結隊的神經元群落表現出周期性的活動來完成。這個效果類似於足球場觀眾席上波浪形傳播的人潮。而記憶的形成過程在微觀上也是不同區域的神經元群周期性地同步激活形成的。具體來說,大腦里距離遙遠的神經元之間同步激活,這種同步性因為一些科學家還沒弄懂的原因使得兩個地方的神經元向著對方長出新的神經突觸,最終彼此神奇地連接在一起,完成記憶的編碼和鞏固。記憶鞏固的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反覆的激活才能達成。比如說學習英語單詞,我們通常都做不到過目不忘,而是需要反覆地去背一個單詞,背上十遍八遍才可能記住。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記憶都需要反覆練習才能形成。在很少見的情況下,一些涉及到重大情緒的記憶可能只需要經歷一次就會給人留下終身的深刻印象。為什麼這種記憶這麼容易記住呢?因為和情緒有關的記憶會激活大腦負責情緒的古老邊緣皮層,比如恐懼情緒激活了杏仁核,而這個杏仁核就長在海馬體邊上,和負責記憶的海馬體連接非常緊密。所以重大情緒有關的記憶非常容易留下深刻印象。

記憶分為兩種,一種叫做外顯記憶,又叫做陳述性記憶,包括對知識、事件、地點、物體等等的記憶;另一種叫做內隱記憶,又叫做非陳述性記憶,包括對知覺和運動技能的記憶。陳述性記憶主要依賴于海馬體和周邊的新皮層儲存,並且需要意識的參與;而非陳述性記憶通常不需要意識的參與,更加的自動化,主要依賴於大腦的其他部分,比如小腦、紋狀體、杏仁核等等。在這裡重點介紹陳述性記憶。

外界的信息進入大腦變成記憶的過程很有意思。記憶在大腦中的編碼是以波的形式實現的。不同時間地點發生的事情,是通過不同的頻率、振幅、相位來編碼,然後儲存在不同的神經元中,互相之間以複雜的網路相連。而記憶「波」的微觀儲存,是特定蛋白的不同的三維摺疊形式,同樣摺疊形式的蛋白像疊羅漢一樣疊加在一起,疊得越多,這個記憶的強度越強。一般來說,時間上跨度比較短(比如六小時)的兩件事,負責儲存這兩段記憶的神經元通常有重疊。而如果兩件事發生的時間間隔超過了24小時,這兩件事就會儲存在完全不同的兩簇神經元里了。

科學家在對果蠅大腦的研究中,發現有種蛋白似乎和果蠅的記憶密切相關,叫做Orb2蛋白。這種蛋白表現出了類似朊蛋白的特質,他們可以隨著不同的情境改變形狀,和聚集在一起。如果抑制Orb2蛋白,就會使果蠅暫時」失憶「,Orb2蛋白聚集得越快,記憶形成的速度也越快,而這個蛋白的聚集,可以增強長時記憶。人腦中也有和果蠅的這個記憶蛋白相對應的蛋白,叫做CPEB蛋白。CPEB蛋白和Orb2蛋白作用類似,也可能是我們儲存記憶的標籤。

我們學習到的信息在剛剛進入大腦的時候,先會以短時記憶的形式儲存在海馬體神經元的突觸中,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到幾天中,會被分門別類地編碼進入大腦皮層的長時記憶中去。記憶從短時記憶到長時記憶的過程具體是怎麼實現的呢?

記憶從不穩定的短時記憶轉移到穩定的長時記憶的過程,主要是在睡眠的階段完成的。睡眠的階段可以粗略劃分為由淺入深的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和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其中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就是做夢的主要階段。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和快速眼動睡眠階段似乎都和記憶鞏固過程有關。在睡覺的時候,暫時儲存在海馬體中的白天的經歷會被重新激活,並在大腦中重演的過程中會被逐漸「寫入」到大腦新皮層中去,鞏固變成長時記憶。

現在你大概了解了記憶從不穩定的短時記憶狀態轉變成穩定的長時記憶狀態的過程。在記憶儲存在大腦中之後,我們又是如何提取記憶的呢?

科學家發現,海馬體中的一些重要神經元,可能起著「檢索標籤」的功能,當你需要提取某些記憶時,激活「檢索標籤」就可以「牽一髮而動全身」,從大腦皮層儲存的長期記憶中翻找出你需要的部分。當我們提取記憶的時候,和從電腦里提取儲存的信息是不一樣的。每當我們回憶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也會修改這個記憶本身。當回憶一件事的時候,儲存記憶的蛋白會重新被激活,變成不穩定的狀態,之後再重新逐漸鞏固成長時記憶。在這個過程中,環境中新的信息和情緒狀態都可能影響到原有記憶,甚至修改記憶。所以對一件事回憶的次數越多,這件事可能離本來的樣子越遠。

參考文獻:

Tomonori Takeuchi, Adrian J. Duszkiewicz, Alex Sonneborn, Patrick A. Spooner, Miwako Yamasaki, Masahiko Watanabe, Caroline C. Smith, Guillén Fernández, Karl Deisseroth, Robert W. Greene, Richard G. M. Morris. Locus coeruleus and dopaminergic consolidation of everyday memory. Nature, 2016; DOI: 10.1038/nature19325

Heather K. Titley, Nicolas Brunel, Christian Hansel. Toward a Neurocentric View of Learning. Neuron, 2017; 95 (1): 19 DOI: 10.1016/j.neuron.2017.05.021

Eric R. Kandel, Yadin Dudai, Mark R. Mayford. The Molecular and Systems Biology of Memory. Cell . Volume 157, Issue 1, 27 March 2014, Pages 163–186

Krystyna Keleman, Sebastian Krüttner, Mattias Alenius Barry J Dickson, Function of the Drosophila CPEB protein Orb2 in long-term courtship memory. Nature Neuroscience 10, 1587 - 1593, 28 October 2007 | doi:10.1038/nn1996

L. Li et al. A putative biochemical engram of long-term memory. Current Biology.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3, 2016. doi: 10.1016/j.cub.2016.09.054.

Bj?rn Rasch and Jan Born. About Sleep"s Role in Memory. Physiol Rev. 2013 Apr; 93(2): 681–766.

Bernat Kocsis. REMembering what you learned. Science. 13 May 2016 Vol. 352, Issue 6287, pp. 770-771, DOI: 10.1126/science.aaf9117

Bernat Kocsis. REMembering what you learned. Science. 13 May 2016 Vol. 352, Issue 6287, pp. 770-771, DOI: 10.1126/science.aaf9117

點擊關注「酷炫腦科學專欄:http://zhuanlan.zhihu.com/coolbrain

想看更多文章,還可以在公眾號「酷炫腦」搜索關鍵詞:

記憶,抑鬱,強迫症,上癮,睡眠,衰老,意識,專註力,發育,冥想,精神病,迷幻藥,智商,情商,多動症


文字是物質嗎?

您看,您可以說紙是物質,墨水是物質,然而文字這種東西,只能被稱作是「墨水的某種形狀」,相同質量的墨水可以變成不同意義、不同信息量的文字,但「形狀」這種抽象的概念並不能被稱作是物質啊。


記憶是一種信息。而信息的傳遞和記載需要物質。缺乏物質載體,信息也便不復存在。信息本身沒有質量,但是載體有。


一個高票答案講了大腦記憶的原理以及分析了記憶的質量,不過我猜測那並不能解答題主的疑問,我來試圖按照我對題主問題的理解解答題主的疑問。

有沒有質量跟是不是物質,這兩個概念不同,前者對應重量,單位千克,後者對應摩爾量,單位摩爾。(一種觀點認為黑洞吞噬了物質的質量但並未吞噬物質本身,在當前時空來看物質始終存在但質量可以被吞噬,這是物質與質量分離的一個例子,它說明了,質量與物質的量這兩個概念不同。)雖然高票解答了記憶的質量可能為負,但題主對其重量並不感興趣,題主感興趣的是該物質是否具有摩爾量。

那麼我說,記憶不是物質,記憶是物質的屬性,不同物質承載記憶時具有不同的摩爾量,例如鋼鐵彎曲後回復不了,這種彎曲就是記憶。物質並非在其之上承載記憶,而是成為記憶的一部分。例如鋼鐵的彎曲程度是鋼鐵屬性的一部分,而不是脫離於鋼鐵之外的某種玄幻物質。從這個角度來看,說記憶是物質也並非全錯,但並不準確。

另一個高票答案中所說「承載信息的載體與信息的容量沒有任何關聯」這句話是錯的。信息的容量受香農極限的限制,可以根據載體特性由香農定理計算出,任何載體能承載的信息量都有極限,不同的方式會更好的逼近這個極限,但永遠不能超過。因而,承載信息的載體與信息容量肯定是有關聯的。

有關後面一個問題,是否能夠將一個人的記憶移植到另外一個人身上。這個問題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然而它可能不會達到題主想要的效果。因為,如我第一句話所說,記憶並非憑空承載,而是成為承載物的一部分。

換句話說,記憶是大腦的一部分,而不是額外的什麼東西。移植記憶就是移植大腦。而,如果移植了大腦,另外一個人還是他自己嗎?這就是另外一個(倫理學、社會學)問題了。


emmm,高票答案從生理水平和生物化學水平上對這個問題做了回答,非常好,基本上等於簡短地給大家講了一堂認知神經學的知識梳理課。。

現在,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試圖擺脫一下本體論的思維定勢——意識和物質,究竟誰是記憶的第一性?這個問題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我們可以暫時不把記憶看作是一種物質狀態,或是意識狀態。而是把記憶看作一個操作平台,要想在這個平台上進行操作,我們不僅需要「材料」,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回憶」,比如你的經驗、感受、知識。還需要你加工、處理這些信息的動作,過濾、提取這些信息的動作,以及監控這一操作過程並對其進行評估和調控的「中央系統」。

在信息加工理論的心理學模型中,所有的這些要素都被認為是人類記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離開其中任何一個成分,人類的記憶過程都不能完整。記憶很難被看作一塊簡單的存儲器。神經衝動的傳遞是持續的、動態的,而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我們的大腦不僅是把信息復刻在了神經元的生理結構里,而是藉助這一構造上的改變進一步規定了信息的傳遞通道和方式。而只有在動態的信息傳遞中,記憶才得以生成和保存,記憶必須包含「提取」它並進行「操作」的那一系列過程,否則就不能稱之為記憶。就好像那些不能從倉庫里拿出來發給人們吃的糧食就算不得儲備糧一樣。儲備糧這一概念不僅包含了「儲備」這一暫時的存在狀態,還包含了「吃」這一必將達成的使用功能。記憶也是這種「暫時的存在狀態」和「必將達成的使用功能」的統一,此外既然是糧食,就意味著它絕對不是野草籽,是特定的、「被篩選過的品種」。

所以,當你回憶的時候,你大腦所處理的表徵對象屬於記憶的範疇;

當你不進行回憶的時候,你大腦中存在的隨時都可以調取但並未對其進行操作的那些表徵對象也屬於記憶的範疇;

而當你只是如新生兒一樣無意識地觀察世界的時候,那些通過注意過濾、部分進入到你的大腦里、成為表徵對象的感知覺信息,還是屬於記憶的範疇。

當你意識到自己不出聲誦讀就記不住某個英文單詞的發音,進而不得不調整背誦策略時,你監控並判斷自己是否記住了這個單詞的這一能力,同樣是記憶的範疇。

最後,當你在人山人海的火車站認出了百米外的一個紅衣女孩,並將剛攝入的這一視覺信息和記憶中的視覺信息進行匹配,進而為視覺信息賦予「女朋友」這一含義的時候,這個匹配的識別操作,也屬於記憶的範疇。

你回憶起某事,你記住了某事,你從一堆無用信息中注意到了某事,你對自己的記憶過程做出了評價,以及你識別出了某事的意義。。所有這些環節都是記憶的一部分。。少了任何一個環節,記憶這一概念在我們的經驗上就難以完整。。

當我們用樣一種視角去看待記憶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記憶的實質絕不是「物質或意識」那麼純粹的問題了。。記憶是生物體的一整套心理適應機能,是對環境刺激進行反應、操作、監控、評估和自我調控的一整套複雜系統。記憶的實在部分(經驗、感受、知識等)是在這個交互作用的過程中被主體和環境共同建構起來的,不存在看到一個蘋果我就記住了一個蘋果這麼簡單的過程。。

這個過程很複雜。。

首先,我在過去的視覺經驗里,形成了一種自動化的視知覺通道,自動辨識出了蘋果的形狀並將蘋果與其他視覺刺激分離,意識到蘋果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很多個體。

其次,我選擇性地注意到蘋果,過濾掉其他刺激。

然後,我自動提取出從前記住的關於蘋果的圖像信息,同眼前這個蘋果作了對比,意識到二者是屬於同一基本概念水平的一類客體,進而為其賦予相同的語義信息(一個蘋果)。

接著,這個蘋果可能與我之前見過的蘋果都不一樣(是青色的),故而我對蘋果的認知結構就又增加了一個節點(還可以是青色的),我對蘋果的認識被修改了。

最後,這個認知結構上的改動(知識的累積)以及「我看到了一個青蘋果」(事件記憶)一齊都會進入到你的長時記憶里,被存儲起來。

而當我再看到下一個蘋果的時候,我對蘋果的認知結構又會被提取出來,再被拿來作為識別當前刺激的尺度,再被重塑,再被儲存,再被提取。。如此周而復始。。

如果說記憶在生理水平上是「神經結構的可塑性」,那麼其在心理水平上則一樣體現為一種「認知結構的可塑性」。即便在意識層面,記憶也不是單純地在增加「量」,而一樣是在改變結構。這一系列複雜過程,在哲學上我們稱之為「建構」。當你用鋼筋和混凝土建起高樓大廈的時候,物質的質量並沒有增加,但在建構的過程中,材料和材料的結構關係卻發生了改變,有主有次,有對比,有延伸,進而賦予了客體使用意義。類似的,你在記憶的時候,作為認識的最基本的單元——你的每一個可察覺的最小感覺輸入並不能用量上的增加或減少來度量,它們都是你建構記憶大廈的基礎材料罷了。。最後大廈建起來做什麼用(你記住了什麼),並不取決於它們的數量(你輸入了多少信息)。。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一切客觀實在,不為人的意志所轉移的事物。

然而,記憶這種東西很明顯不屬於物質,因為記憶太容易被人加以主觀改變與修飾,因此記憶並不是物質。


你用兩個火柴棍表示二或者11,記錄了信息,那麼這樣的火柴棍就算是「記憶」了,有重量嗎?火柴棍有重量,但是記憶的信息沒重量。


一、先看下基礎知識:

腦的基本組成單元是神經細胞(神經元,neuron)。腦大 約由1000億個神經元組成。每個神經元都有樹突、胞體和軸突。樹突的形態很象灌木叢,它是神經元的「天線」,接收來自其它神經元的信息。信息由神經元胞體加工整合,然後經細長的軸突傳遞至下一個神經元。 軸突末梢與另一個神經元的樹突相接觸, 形成特有的接點—「突觸」 (synapse)。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後膜組成。

神經信息在突觸前神經元的軸突上以電脈衝形式傳播,電脈衝傳到突觸前膜處,觸發軸突末梢釋放某種化學物質(神經遞質)。神經遞質經過 突觸間隙擴散至突觸後膜,與突觸後膜上的特異「受體」相結合,引發突觸後神經元發生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應。這種以化學物質為媒介的突觸傳遞,是腦內神經元信號傳遞的主要方式。

不同神經元按一定規則、有條不紊地連接,形成信息傳遞和加工的網路(神經迴路)。單個神經元只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才單獨地執行某種功能,神經迴路才是腦內處理信息的基本單元。突觸是實施腦功能的關鍵部位。腦內神經元間經過突觸的化學性傳遞,為腦功能的發育和實現提供了充分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二、再看看什麼是記憶:

認知心理學家把記憶分為陳述性記憶和非陳述性記憶,這兩類記憶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

在我們的一生中,通過學習我們懂得了許多事實(facts)。例如,北京是中國的首都;聯合國總部在美國,等等。我們還儲存了許許多多的對生活情境或事件(events)的記憶。例如,早餐我喝了牛奶;昨天我聽了一個令人興奮的講座,等等。這種對事實、事件以及它們間相互關係的記憶被稱為陳述性記(declarativememo2ry)。陳述性記憶的痕迹儲存在海馬、內側顳葉、間腦以及它們之間形成的神經網路。

非陳述性記憶又可進一步分為四種類型。第一類非陳述性記憶被稱為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memory)。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斷學習一些技巧(skills),形成一些固定行為習慣(habits),例如,我們學習彈鋼琴,騎自行車,系鞋帶,等等。這些關於技巧或習慣的記憶就是程序性記憶。程序性記憶的痕迹儲存在紋狀體、運動皮層、小腦以及它們之間形成的神經網路。

第二類非陳述性記憶被稱為啟動效應或初始化效應(priming)。初始化效應指的是,如果你在某一場合無意識地看見或聽見過某一刺激,這一刺激以後再次出現時,你辨認出它的速度會顯著地快。初始化效應的痕迹儲存在新皮層。

第三類非陳述性記憶是聯合型學習所形成的記憶,其痕迹儲存在儲存在小腦、杏仁核和海馬。

第四類非陳述性記憶是由非聯合型學習所形成的記憶,其痕迹儲存在反射迴路。

陳述性記憶與非陳述性記憶的第一個明顯區別是:我們通常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回憶獲取陳述性記憶,可以用語言來描述被記憶的內容,而非陳述性記憶則不行。但是,不通過有意識的回憶,我們就可以而操作我們學會的技巧。例如,你也許不能清晰地記起第一次騎自行車的情境(記憶的陳述性部分),但當你坐上自行車後,你就知道該怎麼操作了(記憶的程序性部分)。

陳述性記憶與程序性記憶的另一個明顯區別是:陳述性記憶容易形成也容易遺忘,而非陳述性記憶通常需要多次的重複和練習,但一旦形成則不容易忘記。想像一下記憶外國首都(陳述性記憶)和記憶如何滑冰(程序性記憶)之間的不同,你就容易理解這兩種記憶之間的差別。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記憶」這個詞多指陳述性記憶,而非陳述性記憶更象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無意識的操作。

三、當我們學習與記憶的時候,大腦都發生了些什麼:

物質決定意識,我們學習和記憶的時候,大腦相應的物理結構也會發生改變(蛋白、突觸)。

第一,兩種記憶的形成都依賴於突觸傳遞強度的改變。第二,兩者的短時儲存都只需要對已存的突觸蛋白進行修飾,短時地改變突觸連接強度即可實現。第三,兩者的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的轉化都需要啟動基因的表達和翻譯,需要蛋白的合成,其信號通路、靶基因和蛋白似乎是相同的。第四,兩者似乎都要通過新突觸(包括突觸前末梢以及樹突棘)的生長來穩定地長時儲存。

不僅如此,記憶的機制在進化上似乎非常保守,無論是在低等動物、還是高等動物或人類,記憶具有非常相似的突觸和分子原理。 記憶機制研究的另一發現是,無論陳述性記憶還是非陳述性記憶,都以神經元網路中突觸強度的改變而得以儲存。

在低等動物(如海兔)的簡單神經系統,神經科學家們細緻地觀察了單個突觸如何隨學習而改變。在較高等動物(如小鼠和大鼠)的複雜神經系統,已大致闡明了學習過程中突觸改變的一連串分子事件。儘管存在著不同類型的記憶,但突觸改變的機制卻非常相似。

現在可以肯定地說,決定記憶內容的不是在突觸生成了哪種分子或哪種蛋白質,不存在與特定記憶內容一一對應的特殊物質分子,記憶內容(記憶痕迹)儲存在腦內相關區域的神經迴路或神經網路的可塑性變化中,而不是簡單地編碼在某種或某些具體的物質(例如蛋白質)上。決定記憶內容的是突觸改變發生在哪些腦區、哪些神經傳導通路上。

你能回憶起學生時代的許多令人激動的細節,孩提時代學會的騎自行車到老也忘不了,等等,所有這些記憶並不是因為突觸改變的性質有什麼特別,而是因為突觸改變發生在腦內不同部位。記憶的內容由突觸改變所在的位置而決定,而記憶的持續時間則取決於該位置上神經元之間接觸點上的結構性變化。

即腦的精細構築發生了變化從而用以記錄經驗。

本文重點抄襲:學習和記憶的神經基礎


我記得高中生物課本上有

記憶和海馬體有關 短期記憶海馬體神經元傳導記錄 長期記憶則需要形成新的突觸 即我們可以把記憶形容為一張老式黑膠唱片,突觸即為唱片上的凹凸信息點,當你回想記憶時,只不過是你把跳針放在了那張唱片上,慢慢的聽著那熟悉的旋律。。。。所以說,記憶是一個信息,而載體是有很多突觸神經元的海馬體,當你回憶時,只不過重新聽了一遍唱片而已。

所以說 記憶是一種承載於載體的物質,如果你能把那段記憶突觸放到另一個人腦子裡並且找到讀取神經且準確連接上,那他也只是在放一盤新買的唱片吧。


目前科學家對宇宙各種存在的認知歸為兩種:1、能量 , 2、信息,宇宙之內各種存在都是這兩大主要範圍之內的特定形態。

物質屬於能量範圍之內,記憶屬於信息範圍之內。所以按照目前的人類認知來說,記憶不屬於物質。

人類有沒有可能在今後把對能量與信息的認知也統一起來? 目前不知道,拭目以待吧。


意識與大腦的關係,如同軟體與硬體的關係那樣,一直是哲學上一個難解的謎。真實情形到底如何呢?

我的看法是:大腦本身並不產生任何思想,它只是把意識中的相應物質因素產生的作用,翻譯、轉換成人表面意識中的不同的方面,比如:觀念、情緒、慾望…等。

意識是一種尚未被充分認識的特殊物質。

就是說,人的記憶、觀念、習慣、經驗、癮好、嫉妒、色慾、貪婪、顯示、虛榮、爭鬥、焦慮、抑鬱、恐懼、強迫……這些並非僅僅是對某種精神現象的描述,而是存在於人意識結構中的實實在在的物質 !

人是千差萬別的。可以說,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特、複雜的意識複合結構,這個『』意識複合結構『』可視為這個人表面意識來源的一個『』意識庫『』。

人的表面意識必須得通過大腦這個載體的翻譯、轉換才能夠形成。否則的話,人的意識中的各種物質因素,對於人而言,並不能知曉它的存在。

意識中的物質因素作用於人的大腦,致使大腦中成千上萬的神經元(神經細胞)由此產生複雜、有序的運作——這是意識中的物質因素致使機體產生變化的基本方式。

就是說,存在於一個人意識結構中的物質因素,它有一個基本的功能,就是與大腦神經元產生同步效應。

這個同步效應的一部分表現,被人觀察、測量得到了——如某種波、脈衝之類,因此有人據此就「順理成章」的得出結論:人的思想是由大腦產生的。人的所謂感情、思維,不過是大腦中相應的神經元、及其分泌產生的神經化學物質的活動變化而已。

這是一個流傳久遠、卻根生蒂固的錯誤!

打一個比方,就像領導會見外賓,須得有一個翻譯,把中文翻譯成外文,才能被外賓聽懂。

人的大腦所扮演的角色就相當於這個翻譯,這個翻譯自己並沒有思想,那個外交方針、治國方略,是領導發出的,翻譯只是把它如實轉換成外賓能聽得懂的話,就做了這個。

因為人形成表面意識是藉助於大腦的,假如大腦發生故障了,會影響輸出,比如外傷、老年痴呆導致的健忘症,那些信息、記憶依然存在,只是提取不出來了——就像這個翻譯突然忘詞兒、或睡著了——這個外賓就啥也聽不到了。

人的思想是由大腦產生的!這個結論的錯誤就好像——人們發現那個翻譯的外交方針、治國方略講的頭頭是道,於是斷定:這個翻譯就是黨和國家領導人。

思想是一個事件,表面意識屬於這個事件的終端。人的大腦是這個終端的載體。

這個事件有來源、有傳遞、有相互作用、有表達方式——這個系列過程中的環節一個都不能少。

就是說,人意識結構中的物質因素,依據相應的機制傳遞至大腦,大腦再經過翻譯、轉換——從而形成表面意識。

這個過程複雜、細膩、玄妙、深邃。哪怕是人的一思一念、一點點心境的變化、一點啟發或感悟、人的感知、觀念、習慣、秉性、思維模式,甚至人的動機、好惡、審美、價值標準…根本上講,無不是這個系列過程所呈現出的結果。

實證科學是從可見的、有形的、可測量的物質入手,從而發展起來的一套理論體系,現今科學的手段暫時還不具備窺測這個系列過程的能力。

因此對於現今的科學而言,意識依然是個難解的謎。

————————————————————————

為什麼有許多人迄今仍然意識不到,僅僅憑藉神經科學層面的解釋是遠遠不足以說明意識的『』全貌『』的呢?

一定存有另一個層面,才能禪明精神活動的具體機制與過程。在這個層面,應乾乾脆脆的將包括記憶在內的,意識中的各種因素定義為物質。

現代科學對於物質的定義是狹隘的,因為它受到了感官及實證方法的限定。

可以設想,宇宙間一定存有許多種物質形態,遠遠超出了當今儀器的測量範圍。或許——就存在於每個人獨特的意識結構中。

我認為,任何意識活動均應視為一個綜合性事件,它在造成神經元系統應激、運作的同時,必伴還隨著上述物質的變化——這些是一個綜合性事件中同步共存的不同側面。沒有不伴隨著任何上述物質變化的「純粹」的意識活動。

由於這種物質的變化人們通過現有手段尚不能完全觀察到,所以人們會將與這種物質的變化同步體現出的意識表現看成是偶然的、隨意的、無原因的。

需要強調的是,這種物質與我們通常認識的物質的概念差異很大,它遵循另外一套我們並不了解的規則。

它的存在形態、作用方式、怎樣生成、如何如構等等對人來講還是『』謎『』。但是它的作用卻時時刻刻體現在人們的觀念、慾望、情緒、特點、脾氣、性格甚至命運之中。

不妨暫時稱它為「意識型物質」。

可將「意識型物質」納入廣義物質的範疇中,物質的概念應予以革命性的拓展。

以上。


概念思想還原為、等同於大腦神經元結構與活動過程是否可行?大腦神經科學基礎是牛頓物理不是愛因斯坦的理論

概念思想還原為、等同於大腦神經元結構與活動過程是否可行?大腦神經科學基礎是牛頓物理不是愛因斯坦的理論

爵士貓20 分鐘前

女神經外科醫生楊貓貓 是大腦神經醫學的一個專家,他的文章是很有靈性。Sina Visitor System

百度 X-Brain 女神經外科醫生楊貓貓

X-Brain:概念、思想還原為、甚至等同於大腦中的神經元結構與活動過程是否可行?的問題,是我思考的重點與核心。

現代腦科學與神經系統科學的主流思想與科研成果,是贊成人的大腦的意識活動,就是大腦中的神經元結構與活動過程。現在的AI技術就是建立於,人的大腦的意識活動,就是大腦中的神經元結構與活動過程。這才有了AI技術可以擁有自由意志與情感的瘋狂慾望。

縱觀大腦神經科學的出發點與大前提,就是把大腦的神經元的活動,對等於人的意識活動,對等於人的認知活動、情緒情感、思想與語言、哲學概念、宗教崇拜。一句話,大腦神經科學要把人類10000年以來的文化與文明的發展,統統歸於大腦的神經活動,歸於生物的物理與化學反應過程。大腦神經科學目的與設想是龐大的,但是有幾大高山需要逾越!

1.人類10000年以來,一直就有靈魂的觀念,直到笛卡爾還堅持靈魂與肉體的分離哲學,東方的佛學、印度教依舊堅持業力輪迴與禪修的觀點。大腦神經科學已無法證實為說法,直接否定靈魂存在,否定意識可以脫離肉體而存在是十分不科學的行為,說到底,這是用無神論的信仰代替了科學研究。

2.現在科學與醫學,已經觀察到了大腦的活動在人的心臟死亡10分鐘以後,依舊可以活躍,這是對大腦神經科學研究結論的重大質疑與推翻!

3.瀕臨死亡的病人,蘇醒後有大量人擁有靈魂脫體的描述,這是對大腦神經科學研究結論的重大質疑與推翻!

4.腦嚴重損傷的的病人,有部分人恢復生活以後,突然爆發了奇特的創造力,就有繪畫、音樂、數學的天才能力,這是無法用大腦的學習理論予以說明的,,這是對大腦神經科學研究結論的重大質疑與推翻!

5.成人的半腦人的存活以後,智力正常,生活可以自理,這種例子太多了。嬰幼兒大腦半球經過切除以後,經過恢復與學習,依舊可以擁有正常的智力與生活。腦科學對此以大腦的可塑性予以解釋,但是這是很微弱的解釋。半腦人可以正常的智力與生活,這是對大腦神經科學研究結論的重大質疑與推翻!

6.至於大腦的默認模式的神經網路的認知與研究,大腦鏡像神經元的認知與研究,基因遺傳與大腦神經科學的關係,大腦11維度結構的存在的認知與研究,記憶、情緒、抽象概念與大腦神經系統的關係的認知與研究,都是沒有達成人類科學家一致的共識。

7 天才現象,是人類十分突出的現象。大腦神經科學對於天才,只是從後天的學習、大腦可塑性進行解釋,表達十分微弱,無法使人信服。

英國的BBC:什麼創造了天才 BBC:什麼創造了天才-綜藝-全集高清正版視頻-愛奇藝

的回答,就很有意思,值得深思。

以下幾個問題很有趣:科學如何解釋天才?牛頓悟出萬有引力,是僅憑智力,還是靈光閃現?相對論是不是只有愛因斯坦才能發現,沒有愛因斯坦就沒有相對論??英雄交響曲?是貝多芬創造的,還是被貝多芬發現的?是早就被(上帝)放在某個角落,貝多芬只是發現了它;還是貝多芬以其驚人的創造力譜寫了它?  這些問題的答案很不明顯,甚至爭議巨大。

 在基督教的觀點看來,人類的成就---偉大的科學成就和藝術創作---都是上帝賜予的,是上帝為我們準備的禮物。上帝給我們安排不同的使命,我們只要懷著感恩的心,努力做好分內之事,就是上帝所喜悅的。所以在上帝那兒,愛因斯坦不一定比其他科學家高大。神愛世人。

 我一位物理系的學長認為,諾貝爾獎獲得者必定有一種超乎常人的潛質,他們獲得諾貝爾獎不是因為他們在做這項有諾貝爾獎價值的工作,而是因為他們本身,在做這項工作之前,就有了這種潛質。  

而本校一位物理系的教授認為,諾貝爾獎絕不是大師之作。他的原意是,那些僅憑運氣巧合,有了重大發現而獲得諾貝爾獎的「故事」都是扯淡;你若不是「刻意」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而是寄希望於運氣,那個諾貝爾獎級別的發現肯定會早就被別人完成。  

BBC的紀錄片What Makes a Genius嘗試著解答這些問題。雖然結論也是尚無定論,但此片還是提供了不少靈感與角度。  

這個事實大家應該都不會否認:大腦在天才的形成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是不是天才們的大腦都與眾不同呢?  

有一項研究發現:大多數國際象棋大師在下棋時,對於大腦的使用與常人不太一樣,他們的大腦中的某幾塊區域格外活躍。而且,研究指出,這種用腦模式(pattern)的形成,與後天的練習無關,似乎有些人天生就是下棋好手。  

似乎某些人天生就適合於從事某項職業。  

大腦,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但是,無法否認,與後天環境的影響也關係巨大。

 嬰兒的大腦很具有可塑性,外界環境影響,會決定大腦的發育。  這是整個心理學的基礎之一。例如,弗洛依德的很多學說都是在說,嬰兒時期所處環境中某些因素的缺乏,直接決定了之後的性格心理。

8.生死與輪迴問題,更是大腦神經科學無法解釋,他也不承認的問題。

佛教認為世界萬物都有輪迴,只是出離輪迴的方法不同,分別是輪迴六條道,:天,人,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

2015年,美國全新記錄大片《生死與輪迴》,用4集200分鐘左右的時間,用全新的視角,去條分縷析地探索了人類的這種普遍疑惑。相比以前Discovery科學探索頻道的老紀錄片《前世今生——輪迴的故事》,內容更為詳實,想像更加大膽,觀點更符合現代主流科學的結論。

  順治皇帝問:「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即使貴為帝王,仍舊擺脫不了「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的生命疑惑。

  可惜影視傳播業被無神論等各種意識形態禁錮!因為,他們已經告訴了您「答案」!

  結果,這普遍的關於生命輪迴的疑惑,竟然成了無法探索的禁區。

  但人們的疑惑依然普遍存在。既然有疑惑,為什麼我不能發問?為什麼不能探索?

  幾個世紀以來,許多文化和個人都表示經歷過輪迴,那麼在這個永恆的謎團後邊,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本片通過對傑出的科學家和輪迴的研究學者的獨家採訪,基於大量來自意識研究領域,瀕死體驗和前世記憶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次深入併科學地探索了這個謎團。

第1集生死輪迴,說是我們在死後會重生在另一個身體上。人類從很久以前就對此十分著迷,圍繞著這個詞,有許許多多的問題:生命為何物?意識為何物?意識有生物的科學依據嗎?本片將從各個角度為你揭示生死輪迴。

第2集生死輪迴,說是我們在死後會重生在另一個身體上。人類從很久以前就對此十分著迷,圍繞著這個詞,有許許多多的問題:生命為何物?意識為何物?意識有生物的科學依據嗎?本片將從各個角度為你揭示生死輪迴。

第3集生死輪迴,說是我們在死後會重生在另一個身體上。人類從很久以前就對此十分著迷,圍繞著這個詞,有許許多多的問題:生命為何物?意識為何物?意識有生物的科學依據嗎?本片將從各個角度為你揭示生死輪迴。

第4集生死輪迴,說是我們在死後會重生在另一個身體上。人類從很久以前就對此十分著迷,圍繞著這個詞,有許許多多的問題:生命為何物?意識為何物?意識有生物的科學依據嗎?本片將從各個角度為你揭示生死輪迴。

【愛奇藝】 《生死與輪迴》 (4集全) 生死與輪迴-紀錄片-高清正版視頻在線觀看-愛奇藝http://www.iqiyi.com/a_19rrhax2qd.html

《生死與輪迴》第1集 何為生命生死與輪迴-紀錄片-高清正版視頻在線觀看-愛奇藝 http://www.iqiyi.com/v_19rrnwsqdo.html

《生死與輪迴》第2集 前世記憶

http://www.iqiyi.com/v_19rrnwskjg.html

《生死與輪迴》第3集 意識現象

http://www.iqiyi.com/v_19rrnwsnyo.html

《生死與輪迴》第4集 靈魂的秘密 http://www.iqiyi.com/v_19rrnwsn7k.html

大腦神經科學,與哲學、宗教的矛盾也是十分巨大的。

大腦神經科學,是一個年輕的科學。大腦神經科學的物理生物化學的基礎,還是建立於牛頓物理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建立於愛因斯坦的現代物理理論基礎之上。

現代物理學已經與哲學、宗教達成了重大的共識,量子力學、多維宇宙、玄理論、物質的本質是意識等等。

意識是由大腦產生的嗎 - 布魯斯?格雷遜醫學教授的科學報告

洪權:怎麼看待《意識是由大腦產生的嗎?-布魯斯?格雷遜的科學報告》?

《意識是由大腦產生的嗎?-布魯斯?格雷遜的科學報告》

報告中的精彩內容有:

(1)有人的大腦已變壞了多年, 但忽然在死前的病榻中能清楚地思想

(2)有正常甚至高智力的人,他們事實上郤沒有腦組織

(3)有人在瀕死經歷中,大腦在不運作之下, 思想竟能較平生更好

(4)有些很年幼孩童,只能勉強説話, 很精確地講及他們的前生詳情

-----布魯斯?格雷遜

=====================================================================

X-Brain:概念、思想還原為、甚至等同於大腦中的神經元結構與活動過程是否可行?

女神經外科醫生楊貓貓 2017-11-20 13:24:21 舉報

閱讀數:640

腦科學的意識研究

腦科學的意識研究對筆者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領域;筆者只能看懂相關的高級科普讀物,對此領域並無親身體驗和專業了解。但是,腦科學與對意識的哲學研究,特別是與現象學中的意識研究的關係十分密切。腦科學的研究成果和發展方向對於今天哲學(特別是現象學)中的意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筆者在閱讀傑拉德·埃德爾曼(Gerald M. Edelman)和朱利歐·托諾尼合著的《意識的宇宙》(2000,中譯本於2004年出版)一書時,形成了一些想法。儘管筆者知道這些是不成熟的外行妄議,但仍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所以筆者鋌而走險,知其不可而為之,嘗試探討書中的某些重要觀點,供大家批評。

2

概念、思想還原為、甚至等同於大腦中的神經元結構與活動過程是否可行?

在數學哲學家劉曉力和現象學家倪梁康的倡議下,中國人民大學於2014年12月20~21日舉辦了「首屆現象學與數學哲學研討會」。會前,劉曉力教授把我國著名邏輯學家、數學哲學家葉峰教授為會議準備的短文《數學哲學研究帶給現象學者的兩個問題》發給了與會者。該文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現象學能否解決哥德爾的哲學難題,「即人類心靈究竟是如何可能認識到那些外在於、獨立於所有人類心靈的數學研究對象」。研究現象學的同仁們內心對此都有明確答案,但是要想用三言兩語說明白,卻非易事。該文的第二個問題是:「哲學家們,包括現象學家們,所理解的概念、思想、思維活動,包括數學概念及數學認知活動,與認知科學家們所說的那些作為大腦中的神經元結構與活動過程的概念、思想、思維活動等等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係?」在第二個問題中,葉峰教授表達了一種傾向,即把概念、思想還原為、甚至等同於大腦中的神經元結構與活動過程。而前者能否還原為後者?兩者是否等同呢?這恰恰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按照筆者的理解,葉峰教授的想法可歸納為:腦科學、人工智慧等已經不斷澄清、證明了概念、思想是大腦中的神經元結構與活動過程,在這種情況下,現象學和哲學的意識研究還有什麼意義?

筆者首先想指出,胡塞爾和胡塞爾風格的現象學從來沒有擔心和反對如下情況,即現象學開闢的區域本體論的具體研究可以成長、發展為具體的學科或科學,甚至歸入自然科學的門下;它甚至歡迎、鼓勵其他科學分支的發展,以完成現象學提出的任務和工作。胡塞爾對舒茨的現象學社會學理論的研究成果的態度就是如此。舒茨並不是胡塞爾的學生,也沒有聲稱自己是現象學家,但是舒茨的獨立工作恰恰是現象學方法在社會學領域的創造性運用,所以得到了胡塞爾的充分肯定,被視為現象學的成果。而且胡塞爾本人還熱情期望現象學能發展成為嚴格的科學。

不管他對科學的理解有什麼特殊性,畢竟他期待自己發起的這個運動能成為一個科學的運動。甚至還有學者把馬克思的《資本論》、亞里士多德的基本著作都視為現象學著作。按照現象學這種開放的態度,如果今天的腦科學發展已經表明它有能力、有目的地從事現象學提出的意識研究的任務並取得了成果,那麼,現象學的意識理論就可以終止自己的哲學歸屬,就像經驗心理學那樣完全脫離哲學,成為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如果這種情況已經是現實的話,如果現象學的意識研究者還想從事自己的研究,那麼就應該轉行去學習腦科學,在腦科學中展開自己的工作。

3

腦科學是否在從事著現象學意識理論所提出的研究工作呢?

問題的關鍵是,今天的腦科學是否在從事著現象學意識理論所提出的研究工作呢?它的工作是否能取代現象學意識理論的工作呢?

這是一個關涉事實的問題,不是靠空談能夠回答的。本文試圖弄清楚,大腦神經科學是在什麼層次上工作;它在什麼意義上推進、支持著現象學的意識研究;它取得的突飛猛進的豐碩成果是否可以取代現象學意識研究的工作。由於個人能力有限,筆者只能在腦科學的總結性著作中進行考察。近年來,國外這方面的書有很多,翻譯成中文的也不少。本文所選實例就是我們一開始所說的那本《意識的宇宙——物質如何變為精神》。該書的第一作者埃德爾曼是美國免疫生物學家和腦神經生物生理學家,他曾因發現免疫系統中抗體的分子結構和功能而與英國生物學家波特(Rodney R. Porter)分享了197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埃德爾曼中後期的工作集中在腦神經科學和意識研究的領域。作者在《意識的宇宙》一書中提出了一種神經元-達爾文主義立場,即認為人腦的意識功能是大腦物質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物競天擇、優勝劣敗、自然選擇的結果。他在意識研究方面的著作有三部移譯為中文,除了《意識的宇宙》之外,還有《比天空更寬廣》(2012)以及《第二自然:意識之謎》(2010)。

我們之所以選擇《意識的宇宙》一書,是因為它比較全面地總結了當代腦科學的研究成果,而且在筆者所看到的這類歸納、總結腦科學成果的著作中,它是最不素樸且最有方法論意識和區域意識的一本。埃德爾曼對腦科學成果的總結清晰地告訴我們,該學科的研究成果的工作領域到底是什麼。恰恰是這種區域意識為意識本身的多方面研究提供了更加堅實可靠的基礎,因此也是對現象學意識研究的重要支持。也就是說,埃德爾曼既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研究成果的適用區域,也清楚地知道該區域之外尚未解決的意識問題。這種區域意識或者領域意識使得我們明確看到,腦科學並沒有取代哲學、特別是現象學的意識研究。我們可以說,該書用腦科學的具體成果支持了對意識的哲學研究。

神經網路思想艾薩克·牛頓(Issac Newton)

===================================================

對於現代科學界的無神論派別,自然認為記憶就是物質,現代生物學以及神經學研究,已經充分解釋了人的大腦有哪些部位與記憶有關,哪些物質是與記憶的產生直接相關。有此,人工智慧技術的崇拜者,致力於有記憶有意識的人工智慧的新的超人的研究。

但是,記憶與意識不是等同的。記憶,只是意識的低級功能,意識還有情感、推理、直覺等功能,是記憶無法表達的。更深一步,人的意識也不等同於人的靈魂。人的靈魂是與宇宙生命體的靈魂溝通的,相連的。科學界已經有無數實驗的例子,證明人類頻臨死亡的一剎那,有一個靈魂離開生物肉體的過程。更進一步,佛學的業力。輪迴、阿賴耶識理論,更是在證明人類是有靈的生物。

對於我說的這些,無神論者統統斥之為迷信,瘋子的說法?

那誰是瘋子呢?是我,是泛神論者,還是無神論的人工智慧技術的崇拜者?

人工智慧技術與佛學一切法無所得不可住 意識與量子的非定域性非實在非分離性非因果性 哲學本體論的局限性

人工智慧技術與佛學一切法無所得不可住 意識與量子的非定域性非實在非分離性非因果性 哲學本體論的局限性

爵士貓2 小時前

佛就是覺悟者,是明白了【法】的真意。那佛覺悟到什麼呢?

佛覺悟到無我,無法,無常,寂靜涅槃,不再後有。

換句話說,佛覺悟到一切法不可執有,一切法無所得,一切法不可住。

用現代量子世界理論解釋,就是一切法非定域性,一切法非實在,一切法非分離性,一切法非因果性,一切法沒有一個本體存在,一切法均是緣起緣滅,一切法均是緣起性空,不存在一個本體。

也就是說,人類文明以來以為有一個神靈或者佛性或者絕對真理或者真我,由於一切法非定域性、一切法非實在、一切法非分離性、一切法非因果性,而不存有本體的神靈、佛性、絕對真理、真我。

本體的神靈、佛性、絕對真理、真我,只是人類意識的一種量子坍塌而形成的一種在現實世界的投影,或者說映射。

量子理論和相對論之間的矛盾,暗示了在自然宇宙中存在一種更基本的層面。無論是量子理論還是相對論,都指向這一更深層的理論。而這種更基本的層面,代表了一種不可分割的整體和一種隱含的秩序,在此之上才產生了我們對這個經驗宇宙的解釋秩序。

隱含秩序不僅適用於物質也適用於意識,它能解釋物質和意識二者之間的關係。隱含秩序代表更基本的真實,精神和物質被看作是這一更基本真實在我們的解釋秩序中的一種投射。

而這種宇宙的隱含秩序,或者說宇宙的法道本是宇宙的根本秩序與邏輯。宇宙的法道是超越人類存在的時空維度而存有,一切法是更高維度甚至是十一維度的存有。

所以佛陀,耶穌,穆罕默穆德,孔子,莊子,摩西,都是覺悟者,都是【佛】。 你以為有一個實體的【佛】可證嗎?錯,佛,菩薩,皆是一種施設假名。漢族人因為在阿賴耶識中想成仙,所以一直編造【佛】【仙人】是實體。漢族人絕大多數人以為自己可以成仙成佛,從而永垂不朽!

漢族人絕大多數人以為自己可以成仙成佛,從而永垂不朽的思想,是構築了漢族文化的最底層的潛意識,也是在生活中處處顯現出來!最偉大詞語的就是【大丈夫,當成家立業】!【修身。治家。平天下。】!

心識與人類遺傳基因也有關係。中國文化確實與漢族人的遺傳基因構成與起源有重要關係。漢族人的遺傳基因構成與起源,也是解答漢族文化無神論的重要工具。

大乘的最高成佛境界竟然變成可以倒駕慈航,可以重新以化身的方式轉生世間,這又被認為嚴重背離了佛陀的緣起法,根據緣起法,轉生必須要有無明貪愛的依賴條件才可以,而佛陀滅盡貪愛,怎麼可能轉生?而大乘最高的解脫境界變成了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任運自如的無住處涅槃。看似很美好,但這是真實的嗎?

何來觀想到佛性?佛性只是人類自己的語言表達而已,是無法觀想,佛性不是一種存在。【雜阿含經】完整論述了,觀想十二緣起,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而得到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從而證得阿羅漢果。

孟子的人性本善論,只是一個膚淺的感覺。佛教進入中國以後,佛教的【心性說】結合中國的玄學,才有了【真心妄心論】以及理學的【心性本體論】心學的【良知論】,【心性本體論】心學的【良知論】才使得儒學進入了第三期的發展。

大般若經所說的【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為了表達,般若性空的思想。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一切法都無自性。【諸法因緣和合,施設假名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諸法都是因緣和合,緣起緣滅,菩薩以及般若波羅蜜多本是佛法的施設假名!這點是大般若經的核心思想!大般若經【菩薩非實有,是佛法的施設假名】的思想,可以與大乘佛學初期的經典相對應,大乘佛學初期經典都強調【成佛成菩薩,需歷經無量劫】,其實這就是要去除凡夫執著於【菩薩十方佛為實有】,這是與大般若經【菩薩非實有,是佛法的施設假名】一致的!

可惜後來的漢地佛教,由於脫離不了漢族文化【宇宙本體論】的影響,反而一直認為【菩薩十方佛為實有】,這就是漢地佛教曲解【心經】的源頭!

大般若經所說的【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為了表達,不要住於一切法,【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色處,住聲、香、味、觸、法處。由此住故,於色處作加行,乃至於法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簡單說就是修行人不能為【我、我所執所纏擾】,否則就會【心便住色,住受、想、行、識。由此住故,於色作加行,於受、想、行、識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大般若經關鍵就是【應以本性空觀一切法。作此觀時,於一切法心無行處】【本性空故,自相空故,共相空故,一切法空故,不可得空故,無性空故,自性空故,無性自性空故】,【諸取相者皆是煩惱。何等為相?所謂色相,受、想、行、識相,乃至一切陀羅尼門相、一切三摩地門相,於此諸相而取著者名為煩惱】

天地人都是宇宙的法道之周遍,宇宙的法道本是不依靠俗世而生滅,宇宙的法道本是不依靠俗世而如空氣般布滿了人類的時空,但是人類用【符號與假名】來表達宇宙的法道,這就以人類的思維局限了宇宙的法道的無限可能與無限的必然!

宇宙的法道本【無我】【無住】【無相】【無願】,人類既要以種種【假名法相】限制宇宙的法道,人類就不會明了宇宙的法道是【無名】而【無所擁有】【無所執著】,宇宙的法道既是存在於人類的生活之中,但是宇宙的法道又是遠離人類的生活而存有。

宇宙的法道是整個宇宙的。人類只是一種宇宙的文明形態而已。現代人類5萬年以前才開始存在於地球。現代人類也必將自己毀滅自己。所以人類存於宇宙,必然而且必須接受宇宙的法道。這就是大般若經【一切法無所有,無所得,法即於五蘊,法又離於五蘊】。人類的種種概念,只是為了模擬宇宙的法道,表達宇宙的法道。

人工智慧技術源於現代的物理技術,生物技術,但是恰恰人類對於自身的【意識的機制】【心識的機制】是描繪不清楚的,就是說到現在為止,人類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意識】【心識】的概念。

【人工智慧技術趨於成熟,整體架構幾近完善。唯有遷移學習部分有一些薄弱。

這是一些無神論的人工智慧技術的偏執狂的精神失常的說法!

現在的人工智慧只是簡單模仿大腦的神經結構與運行。

人類現在根本不了解大腦與意識之間的關係。

對於意識是怎樣的,無神論者根本就是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人工智慧就好比人類發明了原子彈一樣,處於自我欣賞期。

對於意識,無神論者根本回答不了人類語言與文明的發展過程是如何來的!人類為何有音樂,繪畫等藝術才能!人類為何需要情感與交流才可以生存!

這些無神論的人工智慧技術的偏執狂,是沒有能力回答的!

因為無神論的人工智慧技術的偏執狂,認為人類可以不需要藝術、情感而存在!

無神論的人工智慧技術的偏執狂,就是21世紀的失去理智的人群!但是他們以為自己是最理智的!這就是最黑暗的悖論!

至今尚未找到一條真正的關於意識與世界的真實之路。具有真正客觀性質的、不依賴於人們怎樣去觀察它的『物理真實』,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場白日夢。萬法唯心。主體和客體世界必須被看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一個獨立存在於客觀世界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只有結合特定的觀測手段,才談得上具體意義。人類用了無數名相試圖表達一切法,表達意識與世界的真實,這些名相符號都是假設,不是法本身,不是意識與世界的真實本身。在數學框架中,真實可能永遠得不到一個完整的最終描述。

人工智慧技術的偏執狂的精神非正常的說法,一點不奇怪!他就是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人類希望成佛成仙的夢想的又一個翻版,又一個人類烏托邦的想法!

人的心識意識不單單只是個體的存有,心識意識是整個群體都有聯繫的,否則輪迴是無法繼續的。人類希望成佛成仙的夢想,人類烏托邦的想法,就是人類最深層的業力!中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象,最底層的解釋就是業力與輪迴。所以大乘佛經才會大力篡改佛陀的原始佛教,而形成了漢地佛教,藏傳佛教。藏傳佛教的喇嘛輪迴轉世,指定轉世靈童的現象,就是人類希望自己永存不朽的表達!

心識意識是緣起緣滅之法,心識意識不是真有【實體的心】存在。

心識意識【亦不有,亦不無,亦不能得,亦不能知處】,心識意識活動是【法】【道】的顯現,不是俗世的客體,說心【有,或者沒有,或者能獲得,或者在某處】。

心識意識的【亦不有有心,亦不無無心】,就是說【法】【道】已超越人類的思維與語言,不可說【有此心】,也不可說【無此心】。

業力就是在【心識】這一大的思想體系中,探討人的【生活經歷與現象】以及人的【輪迴】。

首先,要明確【心識是沒有時空的規定的】,你在做夢中就不能體會時間與空間的邏輯,有的只是一幅幅的圖像和信息。為何·?心識就是一種持續不斷地存在。

心識的世界如何轉化為現實世界?就在於你的執著與執有。

在夢中,你一旦要執有某個圖像與信息,你就立刻從夢中驚喜,回到現實世界。用量子力學術語,你的【心識世界】就坍塌為確定的【現實世界】。這句話十分重要,就是業力的核心!

你的【心識世界】就坍塌為確定的【現實世界】,就是【業力】!

因為你的現實世界的行為,最底層的邏輯都來自於【無時間空間】的【心識世界】。

你的現實世界的行為,有時是不受你自己理性控制的,比如你喜愛某個比你老很多的異性,比如你喜愛某種遊戲,比如你的一見鍾情,比如你天生就喜愛權力場的搏殺,比如你天生就是一個溫柔有愛心的人!上述你的行為,不排除,你在後天受的教育。但你想過沒有,其他人為何就沒有上述行為?

根子還是在於你的【無時間空間】的【心識世界】。

用佛學的思想概念表達,就是【業力】!

你的現實世界的行為與感受,又深深的影響你的【心理】【生理】【思維模式】【道德倫理】【智慧與智商】,這一切都屬於【無時間空間】的【心識世界】。所以,精神疾病由於你的【無時間空間】的【心識世界】被破壞,而呈現抑鬱症、暴力行為、自殺行為等等。

你的【無時間空間】的【心識世界】時刻在改變,重重疊疊,直到你的死亡一刻,你的【無時間空間】的【心識世界】重新脫胎為下一世代!

這就是【業力】的基本描述。

現在西方人,尤其是科學界,應該會欣賞這因果的遊戲,不是嗎?因為身為科學家,你不相信會無端端地冒出一個全能的造物主,宛如有某個真實存在的贊助者會降臨並贊助一切——科學家不相信,佛教徒也不相信。所以從許多方面來說,科學家確實欣賞因緣果的理論。

空性是廣受西方人的賞識;而在一定程度上,他們也接受佛教教導的因、緣、果這個觀念。然而,更加深入審視的時候,我不確定西方對於最深層次的業會抱持多大的欣賞。業與空性是不分離的。由於缺乏更好的例子,只能說,業與空性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這實在是個很糟的例子,實際上它們是一體的。

生物中心主義第一原理: 我們感覺到的真實是與我們意識有關的過程。

第二原理: 我們的內在和外在感覺是難解難分的,它們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不能分開。

第三原理: 亞原子粒子一一實際上所有的粒子和對象一一與觀察者的在場有著相互糾纏作用的關係。若無一個有意識的觀察者在場,它們充其量處於概率波動的不確定狀態。

第四原理: 沒有意識,"物質"就處於一種不確定的概率狀態中,任何可能先於意識的宇宙,都只存在於概率狀態中。

第五原理: 唯有生物中心主義才能解釋宇宙的真正結構。宇宙對生命作精微的調節,使生命在創造宇宙時產生完美的感覺,而不是相反。宇宙純粹是它自身完整的時空邏輯體系。

笫六原理: 在動物意識的感知之外,並無真實的時間存在。時間是我們在宇宙中感覺變化的過程。

第七原理:

空間與時間一樣不是物體或事物。空間是我們動物的另種理解形式,並不是獨立的實在。我們象烏龜的殼那樣承載著空間和時間。因此,並沒有與生命無關的物理事件發生在其中的、自我存在的絕對基體。

終極的解決辦法,是沒有的。我們對於生命、意識、物質、世界、宇宙的認知,在21世紀科學與宗教有了可喜可賀的共同點。物質與意識生命是同一硬幣的兩個面。抑鬱症根源在於個體的意識認知模式,與當前社會生活不匹配,,從而導致個體意識系統的認知紊亂,引發情感能力的大大降低,生理上出現種種疾病。這是我這些天,觀想抑鬱症的體驗。

我們的意識模式就決定著我們的個體認知世界。我們的個體認知世界又深化我們個體的意識模式。個體的意識模式==個體認知世界==萬法唯心。

個體的意識認知世界的模式,是由於前世的種種生活經歷塑造的,就是阿賴耶識的構成。要治癒抑鬱症,必須從患者自我修復自己的潛意識、或者超我、或者阿賴耶識開始。

但是每個個體的超我、阿賴耶識是不同的。

觀想中看到的【我】,應該是意識的客體化,就是意識物質化的過程,就是【潛意識,超我,阿賴耶識,真我】。佛祖說的無我是徹底的站在意識一端,【真我】是已經【意識物質化了】,【肉體的我】就是徹底的站在物質一端了。佛祖的學說畢竟是宇宙的根本。

閉上眼睛,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失去了所有的感覺,會剩下什麼?

沒有了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痛覺、平衡覺等所有的感官信息,外部世界消失了,自我存在感也沒有了,只有思維還在。

思維的基礎是腦和神經。實驗證明,大腦在下意識層面自發地做了決定之後,我們才感覺到自己做了一個「有意識」的決定。腦和神經的運作是自發的,並不需要思維的干預,是受制於潛意識控制的。

存在必須開始於生命和感覺。一個生命中就包含有一個「實境」的宇宙,其形狀和性質都出自這個生命的腦中,是運用由其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和皮膚收集來的感覺數據產生的。所謂的外在客觀事物和內在主觀感受其實都基於意識對感官數據的分析,說到底都是意識的一種理解形式,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罷了。除了以生物意識為基礎的存在之外,並不存在獨立的外在宇宙。意識是宇宙最重要的構成要件之一。而真實是與意識有關的過程。

大量精確的物理試驗已經證明了,構成物體的粒子並不以特別的運動存在於特定地點,是觀測者的知識和行為使其進入某個地點,或具有某種活力。若無一個有意識的觀察者在場,所有粒子都只處於概率波動的不確定狀態。即在現象得到觀測之前,現象不是真正的現象。

「實在」並非就在那裡並有著明確的性質等著人們去發現,而是根據觀察者的行為而顯現為存在。是有意識的生命創造了真實,是觀測者的行為給真實賦予了形狀和形式。

沒有意識,物質會一直處於不確定的概率狀態;任何先於意識的宇宙,都只處於一種概率狀態中。宇宙的不確定狀態中包含了各種基本常數的確定性,在觀測者的行為引起波函數坍塌之後,這些常數只能以允許觀測者存在的方式分解。在生命觀測宇宙時,宇宙對生命做了精微的調節,使我們感覺到什麼特性都可能會有的宇宙,卻恰好完美地具備了適宜生命存在的特徵。

我理解的生物中心主義認為: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種不確定的概率波動狀態,既沒有形狀也沒有形式,隱含著各種可能性,卻沒有確定性。萬法唯心,萬法唯識就是要表達,所謂的「外在客觀世界」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生命或意識參與創造出來的一種真實。意識是宇宙的構成要件,與宇宙是一體的。

語言的創造是專門用來加工各種替代性符號,並把自然明確劃分為各個部分和各種作用的。「自然」其實就是我們能接收到的有限的感官信息。我們通過語言反映出來的是經過大腦加工的、片面的、簡易符號版本的自然。語言本身往往充滿著被我們忽略的矛盾。

邏輯由開端和結束編織而成。日常生活的推理經驗使我們處在界限分明的對象在其中來來往往的一種環境中,認為萬事萬物都有產生和消亡之時,即邏輯離不開空間和時間上的對比。一旦我們討論無法比較的事情,邏輯就失效了。所以人們在做艱難的選擇時,情感或本能往往會戰勝邏輯。

語言和邏輯是我們普遍用來追求知識的工具。知識的獲得與傳播有賴於用「命名和標記」,即一串語言符號,來代替生動、鮮活的現實,從而使經驗蒙受嚴重損失。人們需要經驗或已有的語言與想要產生的結果進行比較,才能清楚地理解或解釋某一事物。但是,我們意識到的自然中沒有任何東西和整個宇宙是相似的,宇宙也不存在於任何其他背景中,因此宇宙是不具可比性的。

要理解或想像宇宙,我們的語言和邏輯缺乏有意義的方式。

大般若經說【菩薩】用了十分複雜的哲學概念,其實他想表達的就是【法的最高級別就是超越人類的存在維度,人類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與定義的,沒有時間間隙,沒有空間間隙,人類無法執著與擁有的,但是又是存在於人類存在維度與時空的任何一點】。

【法永遠是人類無法完全實現的存有】,所以佛陀用【寂靜涅槃,不受後有】表達阿羅漢涅槃以後的存有,大乘佛學初期的【菩薩】也是用一些列哲學概念來表達【法的最高級別的存有】。【我們生命背後,沒有停頓一秒的恆常存在,發現她,接近她,才有圓滿。】

佛性也只是一種價值判斷。佛性是人類追求的一種至上的完美與善良,很美好。但是佛性不是真實的存在。

【人性本空,無自性】,人性本身【沒有善惡之分別】。只是業力使得人性,有了在當今世代的價值與倫理道德的分別。

時間與空間不同,所謂有情處在的劫數不同,有情處在的大千世界不同,人性在不同世代的價值與倫理道德判斷自然分別不同。

無量劫,輪迴,才是眾生的業緣所顯現。修行人的止觀,四禪八定,都是緣起於心識業力的顯現。所謂心識業力,才是心識持續法相的真實流轉,是一個存在。佛性,不是一種存在。佛性,無法用修行實踐予以體證。你可以說你很偉大,但是偉大只是價值判斷。偉大不是存在。

有情大眾因為【不斷我執】【不斷法執】的原因,有情是無法認知超出自己生活經驗的【法】,這也是有情永遠不能離開輪迴所謂根本原因。【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修行人只有對【法之空性,無限性,不可用語言表達,非實有性】有正確的認知,才可真正解脫!

大般若經從空間角度,談【一切法如虛空,虛空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以彼中邊不可得故說為虛空】【一切法無邊界,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經文還是從【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的【一切法空性, 一切法虛空】,論證【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空性】。

【一切法虛空】之概念,就是說【一切法不佔有固定空間位置,又存在於任何的空間位置】。【一切法虛空】是人類【心識的基本特質】。在虛空中,【一切法是無法用時間順序予以定位的】。虛空是找不到邊界的。就如同宇宙的邊界,也是找不到的。

佛學對於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宇宙也許就是沒有時間性的存有,沒有空間性的存有。人類認為宇宙有時間性空間性,是因為人類本身是固定於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維度中。

宇宙的真實存有狀態,就是【心識存在的狀態】,太奇妙了!

================================================

量子糾纏引發的哲學問題

作者: 成素梅

摘要:物理學家對量子糾纏現象的認識經歷了基於觀念質疑、實驗認可和具體應用這樣一個從理論闡述到技術開發的過程。量子糾纏現象的存在顛覆了許多傳統的哲學觀念,直接引發了關於如何理解「實在」和「因果性」概念的討論。這些討論深化了我們對實在論與反實在論、因果性與關聯、決定論與非決定論、定域性與非定域性、可分離性與不可分離性等概念的理解,揭示了本體論思維方式的局限性。

  物理學家對量子糾纏的研究經歷了兩個階段:其一是觀念質疑與概念辨析階段。這一階段以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於1935年聯名在《物理學評論》雜誌上發表的「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是完備的嗎?」(通常簡稱「EPR論證」)一文為開端,以如何理解量子力學的基本特徵為主線,圍繞如何理解量子糾纏的思想實驗展開爭論;

其二是實驗證實與技術應用階段。這一階段以貝爾不等式的提出為契機,以檢驗這個不等式的一系列實驗為基礎,以量子信息科學與量子計算的迅猛進展為核心,把量子糾纏作為一種像能量一樣的物理學資源,進行測量、轉換和純化,來探索其廣泛的應用前景。

對於哲學研究來說,量子糾纏引發的哲學問題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尖銳與深刻。我們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在本質上,不是對傳統哲學觀念的細枝末節的修正或補充,而是蘊含著徹底的哲學革命以及哲學思維方式的大轉變。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國際學術界倍受關注的這一論題在國內哲學界卻慘遭冷落,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一論題進行深入探討。本文只是拋磚引玉。

  一、量子糾纏的提出與發展

  「量子」(quantum)概念來源於拉丁語「quantus」,意思是「多少」(how much),意指一個固定的量,與此相關的一個重要常數稱之為「作用量子」(通常稱為普朗克常數),用h表示,h取自「Hiete」的第一個字母,是「幫助」的意思。在物理學史上,物理學家通常把普朗克提出作用量子的年代(1900年)確定為是量子時代的開端和機械力學時代的終結。

此後,物理學家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在1925年和1926年確定了量子力學的形式體系。量子力學是探討構成物質基本單元(即亞原子粒子)的運動變化規律的學說。我們無法用儀器直接觀察到微觀粒子的存在狀態,只能觀察到它們在特定測量設置中的特定的行為表現,比如,雲霧室里的徑跡、蓋革計算器的響聲、雙縫衍射圖樣等。在這個領域內,我們過去熟悉的許多規律和觀念都失去了效用,「不確定性」主宰著一切。

量子力學最離奇的特徵是被愛因斯坦稱之為「怪異的超距作用」的量子糾纏,我們在經典世界中從來沒有遇到過類似情況。物理學家理解量子糾纏的過程,不只是理解量子力學的過程,同時還是澄清舊的哲學前提、確立新的哲學觀念的過程。

  與繼往通過實驗現象歸納出理論觀念的研究方式不同,物理學家最初對量子糾纏的認識並不是直接來源於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而是來源於對量子力學的形式體系的理解與把握。薛定諤早在1926年創立他的波動力學時,已經意識到,假如幾個粒子或光子是在某個物理過程中共同產生的,那麼,它們之間就會發生糾纏。

但是,量子糾纏現象真正引起物理學家的關注,應歸功於愛因斯坦等人聯名發表的EPR論證的文章。在當時的背景下,EPR論證與其說是一篇物理學論文,不如說是一篇典型的量子力學哲學論文。

過去人們通常認為,這篇論文的學術價值在於愛因斯坦與玻爾就量子力學的完備性問題的爭論,事實上,從當前的發展來看,這篇論文更大的學術價值在於技術應用和由此引發的哲學討論。量子糾纏這個概念的提出歸功於薛定諤。1935年10月,薛定諤在《劍橋哲學學會的數學進展》雜誌上發表了「分離系統之間的概率關係的討論」一文,在該文中,薛定諤進一步推廣了EPR論證的討論,並創造了「糾纏」這一術語來描述複合的量子系統存在的這種特殊關聯。

  薛定諤在這篇討論性文章中開門見山地指出,當兩個系統由於受外力作用經過暫時的物理相互作用之後再彼此分開時,我們無法再用它們相互作用之前各自的表達式來描述複合系統的態,兩個量子態通過相互作用之後已經糾纏在一起。實驗表明,不管這兩個量子系統分離之後相距多遠,都始終會神秘地聯繫在一起,其中一方發生變化,都會立即引發另一方產生相應的變化。簡單地說,量子糾纏是指,曾經相互作用過的兩個粒子,在彼此分離之後,對一個粒子的任何測量,都會影響到另一個粒子的存在狀態。薛定諤對這種特殊情境的另一種表示方式是:一個整體的最有可能的知識不一定是它的所有部分的最有可能的知識,即使它們可能是完全分離的,有能力擁有各自的「最有可能的認識」。這種知識的缺乏決不是由於這種相互作用是不能夠被認識的,而是由於這種相互作用本身。

  用EPR-玻姆的思想實驗來說,在測量之前,兩個糾纏粒子都沒有確定的自旋態,只有通過實際測量,它們才能擁有確定的自旋態。理論提供的測量得到的態是隨機的。例如,如果第一次測量是測量粒子A在Z方向的自旋,測量得到粒子A自旋向上或自旋向下的概率是一樣的。只有具體地進行一次測量,才能確定A是自旋向上,還是自旋向下。A的結果同時引起了另一個相互糾纏的粒子B的自旋態的改變。如果測量得到A在Z軸上自旋向上,那麼,B在Z軸上就是自旋向下,如果測量得到A在Z軸上自旋向下,那麼,B在Z軸上就是自旋向上。這兩個糾纏粒子的態的確定是同時的。從理論上看,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形式體系的態疊加原理應用於兩個以上的子系統構成的複合系統時體現出來的現象,是薛定諤方程中的波函數在位形空間中不可分解的特徵造成的。

  在量子力學中,量子糾纏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例外的規則。比如,量子糾纏比不確定性原理更明確地說明了雙縫實驗。在雙縫實驗中,一束粒子通過兩個狹縫射向檢測屏,能夠產生明暗相間的衍射條紋,體現了這些粒子像經典波那樣發生了相互干涉,如果一次只有一個粒子通過狹縫,就不是粒子之間的相互干涉,而是每一個粒子與自己干涉;如果我們希望通過儀器檢測到粒子究竟通過哪個狹縫,那麼,干涉圖樣就消失了。我們只能要麼得到干涉圖樣,要麼檢測到粒子通過哪一條狹縫,而不能同時得到兩者。在物理學家認識到量子糾纏之前,物理學界通常的解釋是來自玻爾,玻爾根據海森堡的不確定原理來說明這一事實,即粒子的位置確定,它的動量就不確定;動量確定,位置就不確定。現在物理學家普遍認為,運用不確定性原理說明雙縫實驗只是一種幸運的巧合,事實上是不充分的,最好應用量子糾纏來說明:干涉圖樣的消失是衍射粒子與光子糾纏的結果。  

 在有關量子糾纏的實驗進展方面,1949年吳健雄和薩克諾夫第一次通過實驗生成了一對互相糾纏的光子。然而,這個重大的突破直到1957年才被認可。在長達40年之後的1997年,維也納小組和羅馬小組分別根據這種不受空間限制的量子糾纏現象成功地完成了隱形傳輸單粒子量子態(簡稱為隱形傳態)的實驗,2009年,美國物理學家實驗證明,在肉眼能夠看到的兩個超導體之間也存在著糾纏現象。近些年來,量子糾纏作為一種資源正在得到廣泛的技術應用,成為製造具有超級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機和實現絕對保密的量子通訊的理論基礎。

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物理學家對量子糾纏的認知是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進展之一。但從傳統哲學意義上來看,兩個粒子分離之後,還能產生相互影響,這顯然有悖常理。這也向我們提出了究竟如何理解微觀粒子的存在狀態,如何理解糾纏的微觀粒子之間的這種神秘關係,如何理解因果性等哲學問題。更加關鍵的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理解,不得不完全擯棄過去從經驗和感官得來的關於實在世界的先入之見,不得不徹底改變日常經驗和經典物理學蘊含的哲學前提,不得不重新反思自然形成的直覺經驗,或者說,我們不能用在宏觀概念語境中形成的觀念來理解量子概念語境中出現的量子現象。

量子糾纏不僅挑戰了整個經典概念框架與這個框架所蘊含的物理學的概念基礎和哲學前提,而且揭示了當我們的認識超出了常識經驗的直觀範圍時,我們只能藉助於數學來理解問題或只能讓數學做我們理解的嚮導。正是在這種意義上,量子糾纏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哲學觀念,引發了一系列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的哲學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關於「實在」的問題和關於「因果性」的問題。

  二、關於「實在」的問題

  「實在」概念屬於常識語言。像許多常識語言一樣,「實在」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用法,它的意義是相當模糊的,我們通常需要根據語境來作出鑒別與區分,比如,我們會說「這人很實在」,這裡的「實在」是指「誠實」的意思;我們也會說,「賺錢是最實在的」,這裡的「實在」是指「重要」的意思;我們還會說「我現在最實在的是有東西吃」,這裡的「實在」是指「迫切」的意思。

在物理學哲學的討論中,「實在」概念是指真實存在的意思。在真實存在的意義上,我們一般不會懷疑自己親眼看到的自然物的實在性。在當代科學中,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通常用分子結構來描述這些自然物的基本構成,分子依次用原子來描述,原子用電子、質子和原子核來描述,這些亞原子粒子用夸克來描述。受這種無限可分的物質觀的引導,物理學家至今還沒有因為找不到自由夸克,而懷疑像電子、光子等亞原子粒子的實在性。

但是,我們對宏觀物質的這種可共享的直接或間接的感知性,並不能照搬或延伸外推到微觀粒子的情況。

微觀粒子這一名稱雖然仍然沿用了通常的「粒子」術語,可是,粒子概念的意義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首先,我們根本無法直接或間接地看到微觀粒子本身,只能通過特定的測量設置感知到它們的行為表現。可是,有些行為表現卻是相互矛盾的:同樣的微觀粒子能夠在一種設置中表現出粒子性,但在另一種設置中卻表現出波動性。根據傳統的本體論理解,粒子性與波動性很難統一於同一個對象,在經典物理學中,它們是兩種不同的存在形態。但在量子力學中,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存在形態竟然是通過同一個微觀粒子表現出來的。於是,量子物理學家率先捲入了關於微觀粒子在測量之前究竟是粒子還是波的爭論。薛定諤持有波動實在觀,認為波是基本的,粒子是波包形成的;玻恩持有粒子實在觀,認為粒子是基本的,波是統計分布形成的;德布羅意和玻姆倡導的波一粒子綜合的觀點則試圖通過隱變數來理解波粒二象性。

量子物理學家對微觀粒子是什麼的討論是建立在相信這些粒子是實在的意義上進行的。就像愛丁頓相信「普通的桌子」與「科學的桌子」都同樣存在一樣,科學家相信,宏觀對象與微觀對象都具有實在性,因為這是他們從事科學研究的基本前提。他們之間的爭論是關於如何認識與理解這些粒子的存在狀態的爭論。

與此不同,在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討論中,科學哲學家在論證他們對待科學的態度時,也需要在如何理解微觀粒子的問題上表明自己的態度。他們通常把這些亞原子的微觀粒子統稱為「理論實體」,即由科學理論描述出來的實體。科學實在論者認為,理論實體與通常的自然物一樣都是實在的;反實在論者則認為,理論實體只是一種理論構造,是為了解釋經驗現象的一種工具,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並以「燃素」和「以太」為例,證明這些曾經被認為是存在的實體,卻被後來的科學認識所推翻。科學實在論者與反實在論者關於理論實體是否具有實在性的爭論,可以被看成是延續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馬赫與玻爾茲曼關於原子是否真實存在的爭論。科學哲學家把理論實體是否真實存在的問題看成是科學是否是對世界的真理性描述的一個重要前提。

這樣,在對待微觀粒子的問題上,就出現了兩個不同層次的討論:關於微觀粒子以什麼方式存在的討論與關於微觀粒子是否真實存在的討論。這也相應地帶來了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討論如何存在的問題,屬於認識論的範疇;討論是否存在的問題,則屬於本體論的範疇。根據這一區分,我們不難看出,量子物理學家之間討論的是認識論的實在論問題,而科學哲學家之間討論的是本體論的實在論問題。他們分別屬於兩個不同的陣營。認識論的實在論是在認識論意義上進行的討論,這些討論總是會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逐漸明朗化,而本體論的實在論是在本體論意義上進行的討論,在很大程度上,屬於形而上學的問題,既是關乎信念的問題,也是一個框架問題。

某些科學哲學家以「燃素」和「以太」曾經在化學與物理學的發展史上起到過積極作用後來卻被證明是不存在的為由,得出科學只是在解決經驗問題,而不是對實在世界的真理性認識,這實際上是把科學家關於認識論問題的研究當作本體論問題來理解,所得出的結論。從整體意義上看,這些科學哲學家的思維方式仍然沿襲了傳統的自然哲學的思維方式。自然哲學的思維方式是一種典型的本體論化的思維方式。在經典科學的思維方式中,認識論的思維方式與本體論的思維方式並沒有被明確地區分開來,許多經典物理學家也都持有本體論化的思維方式,例如,牛頓的著作就取名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當科學發展到微觀領域時,量子物理學家之間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自然哲學的本體論化的思維方式與量子力學的認識論思維方式之間的分歧,比如,愛因斯坦與玻爾之間的爭論就是如此。   

玻恩把科學哲學家認為微觀粒子是理論虛構的觀點說成是一種極端的主觀主義或「物理學的唯我論」。玻恩認為,在科學研究中,「實在」概念是無法放棄的。哲學家輕易放棄「實在」概念是因為他們混淆了「實在」概念的用法,把「實在」概念理解為是需要提供關於研究對象的一切細節,也就是說,我們只有知道微觀粒子的詳細運動情況和一切屬性,才能認為它們不是抽象的虛構。這是一種誤解。科學哲學家否認微觀粒子的實在性依據的是邏輯推理,而邏輯推理的一致性只能是一個否定標準,不是一個肯定標準。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科學理論,如果沒有邏輯的一致性,那麼一定無法被接受,但反之則不然,沒有一個科學理論只是因為邏輯合理而被接受。科學哲學家否定電子、光子等微觀粒子的存在性的根源在於把「真實的」這個概念解釋為「知道所有的細節」。這與「實在」概念的日常用法不相符。簡單地否定微觀粒子的實在性的觀點是相當表面的,沒有觸及到物理學遇到的和迫使我們修改的基本概念的實際困難。

另一方面,高能物理學的當前發展也向我們通常堅信的無限分割的物質觀提出了挑戰。因為無限分割的物質觀的目標是最終找到某種不變的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這一理想源於古希臘的原子論思想。可是,到目前為止,物理學家分割亞原子粒子的唯一方法是,讓這些粒子在高能碰撞中猛烈相撞,但根據當前的理論與手段,他們不可能得到比這個更小的「單元」。因為微觀粒子相碰撞之後的碎片仍然是同類粒子,而且,它們是從碰撞過程所包含的能量中創生出來的。這些微觀粒子不能再被看成是一個靜態的研究對象,而必須被設想為是動態的,一個包含著能量的過程,能量則表現為粒子的質量,甚至從純能量中也能產生出粒子。

因此,我們在觀察亞原子粒子時,既看不到任何物質,也看不到任何基本結構,只能看到一些不斷地相互變換的動態圖像,比如,要麼是波動行為,要麼是粒子行為。目前,儘管物理學家還不能對亞原子粒子的機制提供令人滿意的理論,但這些觀念已經足以從根本意義上顛覆了通常的物質觀和粒子觀。這也印證了庫恩所闡述的前後相繼的兩個理論「範式」是不可通約的觀點。

其次,量子糾纏賦予了微觀粒子非定域性的特徵,這是傳統的粒子概念根本沒有的特徵,就像時空彎曲、質能轉化、時間膨脹和長度收縮是相對論的基本假設的結果,因而是典型的相對論性效應一樣,非定域性也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假設的結果,是獨特的量子效應。這種量子效應從根本意義上顛覆了傳統的經典實在觀。

在量子力學之前,物理學家普遍接受的觀點是,粒子的存在是定域的,遵守分離性假設。分離性假設是指,在空間上彼此分離的兩個粒子總是能夠擁有各自獨立的狀態,即一個粒子狀態的變化,不會影響到另一個粒子。這也是EPR論證的一個前提假設和尋找隱變數量子論的動力所在。從日常經驗和經典物理學的情況來看,粒子只有遵守分離性假設,才能確保它們在時空中的獨立性。粒子的定域性是分離性假設成為可能的一個前提條件,而分離性假設確保了物理系統的個體性。量子糾纏現象卻表明,在奇特的量子世界裡,相互糾纏的兩個粒子,即使遠隔萬里,也能產生相互影響,而這種影響是即時的,竟然與距離無關。

  我們只能通過數學來理解這種怪異的現象。從物理學史的發展來看,雖然物理學家通過數學公式推論出物理現象,並不是一件新穎的事情,比如,在電磁學理論的發展中,位移電流概念和電磁波概念的提出,都是先從麥克斯韋方程組推論出來之後,才得到實驗的證實。這種情況完全不同於「以太」和「燃素」概念的情況。「以太」和「燃素」概念是作為解釋其他現象的一個額外的本體論假定提出的,而不是從數學公式中推演出來的。量子糾纏的情況類似於位移電流和電磁波的情況。所不同的是,量子糾纏現象極大地違背了直覺與經典的觀念,它不再是我們熟悉的三維空間和四維時空中的存在,而是普通人根本無法理解的抽象的希爾伯特空間中的存在。

希爾伯特空間是一個無限維的空間。量子力學描述的現象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無限維的空間中的現象,而實驗測量獲得的結果是這些現象在四維空間(三維的空間加一維時間)里的投影。這樣,微觀粒子的粒子性與波動性只是它們受制於測量環境的一種行為表現。已經完成的量子延遲實驗足以表明,在量子測量中,微觀粒子與測量儀器也是相互糾纏的,這就是為什麼微觀粒子在發射出來之後,還能根據測量設置表現出相應的粒子性或波動性的原因所在。因此,我們不能根據觀察到的微觀粒子的當前狀態來推斷它們在被測量之前的存在狀態。

這就像當我們把一個四面體投影到一個平面上看到一個四邊形時,並不能由此斷定,這個四面體原本就是一個四邊形一樣。

在量子力學中,我們也不能把實驗測量結果直接地推斷為是測量之前的存在狀態。這種推斷沒有科學依據。強調微觀粒子存在的抽象性,並不是否認它的實在性,而是表明,微觀粒子的真實存在狀態是有限的人永遠無法直接觀察到的。我們既不能由於觀察不到,就否定它們的存在,也不能基於經典框架中的粒子觀質疑量子糾纏。

在量子世界裡,數學符號和物理手段成為我們能夠深入到現象背後的實在當中思考這種實在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方法。量子物理學家接受量子糾纏的案例,再一次印證了海森堡在提出他的不確定性原理時引用的愛因斯坦的觀點:

是理論決定了我們所觀察的內容。物理學家通過數學能夠把握世界,這既是人類智慧的展現,也揭示了我們的日常語言的貧乏。

  三、關於「因果性」的問題

  量子糾纏引發的另一個更加深刻的哲學問題是關於「因果性」的問題。因果性問題是人類認識史上一個古老而常新的論題,也是一個重要的認識論問題。從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到休謨的心理習慣論,再到康德的先驗哲學,都涉及對因果性問題的探索。從理論上說,如果A引起B,那麼,A是B的原因,B是A的結果。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認為具有因果關係的大多數事件之間並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繫,比如,我們常說「吸煙會導致肺癌」,但並非所有的吸煙者最終都會得肺癌,也不是所有的肺癌都是由於吸煙導致的,不吸煙者也會得肺癌。因此,我們需要把因果性、決定性、規律性、概率與關聯等概念區分開來。有因果性的決定性和非因果性的決定性,也有決定論的因果性和非決定論的因果性。非因果性的決定性所呈現的只是不同事件之間的純粹關聯,非決定論的因果性揭示了一種統計因果性。除此之外,在事件之間的關係中,還有確定性的關聯和統計性的關聯之間的區別。比如,日夜交替就是一個確定性的關聯,但白天不是黑夜到來的原因,黑夜也不是白天出現的原因,而是受天氣運行規律支配的兩種互相關聯的結果。再比如,地震預報通常只能給出統計性的預言,至於這種統計性的關聯是屬於因果性還是非因果性的,則依賴於我們掌握的科學理論所能達到的程度。

  在科學研究中,科學家最早認識的因果性是決定論的因果性。這種決定論的因果性植根於牛頓力學的思維方式中,通過動力學理論體現出來。在牛頓力學中,只有物理狀態的變化是有原因的,這種原因就是外界的影響,通常用「力」來表示,稱之為物理系統與外界的相互作用。這樣,在近代物理學文獻中,物理學只討論動力學方程,而沒有提及原因概念,比如牛頓第二定律。這種決定論的因果性觀念與常識相符。物理系統可以在「最少受干擾」的理想狀態下存在,被當作封閉系統來對待。物理學家可以只討論它的「純粹形態」及其變化。而日常生活中的研究對象則複雜許多,無法做到這一點。但是,隨著牛頓力學的成功應用,這種決定論的因果性觀念並沒有遭人質疑。熱力學涉及到大量分子的運動情況,物理學家不得不引入統計方法來思考問題,但是,在觀念上,這種統計方法只被當作是一種權宜之計,在分子層次上,由於假定每個分子的運動仍然遵守力學規律,而保留了決定論的因果性的觀念。拉普拉斯妖形象地描述了這種決定論的因果性的圖景:如果有一個全知全能的智者能夠知道世界的整個初始狀態,那麼,就能預言未來世界的所有變化。這種觀點非常狹窄地解釋了因果性概念,並把因果性與決定論等同起來,認為存在著從系統的初始狀態單義地確定其未來狀態的自然律。

  相對論力學的產生,雖然帶來了時空觀的變革,但是,並沒有破壞這種窄化了的決定論的因果性觀念,只是對這種觀念附加了限制性條件。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之一是光速不變原理:即光在所有參照系中的傳播速度都是不變的,或者說,對所有的觀察者都是一樣的。

這意味著,在不同的參照系中,任何能量或信號的傳遞速度都不能超光速。已知兩個事件,只有當它們的空間間隔△x和時間間隔△t滿足不等式△xc△t,意味著它們相距很遙遠,它們之間的光信號沒有時間從一個事件傳播到另一個事件,這兩個事件被稱為是類空分離的事件,類空分離的事件是在光錐外的事件。因此,類空分離的兩個事件之間不可能產生因果性的相互影響。對於兩個類空事件來說,沒有任何影響能超光速傳播,這就是著名的定域性原理。

直到量子力學產生之後,這種決定論的因果性觀念才受到實質性的挑戰。不僅不確定性成為世界的本質特徵,而且量子糾纏現象體現出的非定域性是否與相對論的定域性相矛盾,成為討論的重點。因為兩個相互糾纏的粒子,一個粒子的存在狀態的改變,會同時影響另一個粒子的存在狀態。

然而,根據狹義相對論,「同時性」概念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在一個參照系中同時發生的兩個事件,在其他參照系中是不同時的,即觀察者對事件A有多晚發生是不一致的。根據這種觀點,如果兩個類空分離的事件在一個參照系中是同時發生的,那麼,我們總能找到一個參照系,在這個參照系中,事件A先於事件B發生,也能找到一個參照系,在這個參照系中,事件B先於事件A發生,即感知次序發生顛倒。這樣,如果我們認為這兩個事件之間有某種因果關係,那麼,就有可能出現結果在原因之前的情況:即被影響的事件發生時,產生影響的事件才會發生,這是一種逆向因果性(backward causality),因此產生了因果悖論的情況。

  避免因果悖論的最直觀的途徑是接受存在著超光速的因果聯繫。但是,從當代科學的發展來看,我們還沒有用這種超光速的因果聯繫傳遞任何超光速信號的實驗證據。即使退一步講,假如超光速的因果聯繫使類空分離的事件發生了改變,為了避免因果悖論,也只會有兩種情況:其一是一定存在著一個首選的參照系,在這個參照系中,所有的逆向因果關係都被看成是類似於一種視錯覺;其二是這種改變一定呈現出某種對稱性,我們只能說兩個事件互為因果,而不能說一個事件引起另一個事件。因此,通過只允許原因不能逆向傳播的參照系,才可能避免因果悖論。

問題在於,即使消除這種因果悖論,還有一個更基本的問題是,如何使量子力學與相對論一致起來。這關係到洛倫茲不變性的問題,即所有的參照系都是等價的問題。物理學定律在洛倫茲變換下具有協變性,也就是說,物理學定律遵守相對性原理,這是相對論的一個本體論支柱。如果所有的參照系實際上不是等價的,那麼,物理學定律似乎就向我們掩蓋了事實真相。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產生之前,洛倫茲等人就持有這種觀點,他們雖然已經推論出狹義相對論的數學形式,但由於缺乏愛因斯坦的概念遠見,而沒有真正創立狹義相對論。如果我們拋棄洛倫茲不變性,而接受上面提到的首選參照系,那麼,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所放棄的就是愛因斯坦的概念遠見。然而,這種概念遠見卻與實驗事實相符,也是愛因斯坦進一步提出廣義相對論的前提。因此,接受有超光速的因果聯繫是不可取的。

假如我們不接受有超光速的因果聯繫的話,我們就把研究的目標集中在澄清愛因斯坦的定域性概念、貝爾的定域性概念和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繫的問題上。貝爾強調說,他在《論EPR悖論》一文中假設的是定域性,不是決定論,決定論是一個推斷,不是一個假設。也就是說,根據貝爾的觀點,實驗否定的是定域性,而不是決定論。這樣,就相應地帶來了一系列需要進一步澄清的概念問題:貝爾定理的前提假設是什麼?貝爾的定域性概念與愛因斯坦的定域性是否具有相同的內涵?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是否意味著微觀信息是超光速傳播的?或者說,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概念是否就是對愛因斯坦的定域性概念的否定?這些問題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受到了物理哲學界的普遍關注,一直到現在還在討論之中。

  一種觀點認為,貝爾的定域性是指測量和觀察;愛因斯坦的定域性是指物理系統的存在狀態。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意味著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有可能找到一個比量子力學更基本的理論,使量子力學成為這個理論的一種極限情況。

  另一種觀點認為,貝爾所理解的定域性是概率的愛因斯坦的定域性。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定域性不是貝爾不等式成立的唯一前提條件,可以從兩個獨立的假設――分離性假設和定域作用假設――推論出貝爾不等式。這裡的「定域作用假設」是指,只有以小於光速的速度傳播的物理效應才能改變彼此分離的客體的實在態。實驗否定的是分離性假設,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是指非分離性,而不是指非定域的相互作用。因此,得不出信息的超光速傳播的結論。

  其實,從物理學史的發展來看,這種狀況類似於17世紀末18世紀初,在引力傳遞機制問題上,圍繞「超距作用」的觀點所展開的爭論。直到19世紀法拉第確立了場概念之後,才最終否定了超距作用的觀點。我們對空間上分離的兩個量子系統之間的這種糾纏現象的理解,也不能用傳統的因果相互作用來理解。因為這兩個量子系統之間的即時關聯是一種不依賴於任何相互作用的非定域性關聯。所以,我們不能運用傳統的思維方式來理解這種關聯。

  結語

  總之,試圖澄清量子糾纏現象發生的內在機制並不是一個哲學問題,而是一個物理學問題,但是,試圖通過在量子糾纏概念的理解與發展中提供的認識論啟示來理解科學,就變成了一個典型的科學哲學問題。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的理論體現所蘊含的,物理學家對這一現象的接受到應用的過程,也是他們努力澄清量子糾纏的意義與揭示其運行機制的過程。可以想像,量子糾纏的未來很可能會像電磁波的今天一樣,在各個領域都得到廣泛的應用。而哲學家澄清量子糾纏引發的哲學問題的過程,則是一個令傳統的哲學觀念脫胎換骨的過程


記憶應該是物質的吧,記憶儲存在神經元中,是確切存在的


記憶本身不是物質,但儲存記憶的大腦結構是物質並有重量,它包括新生成的神經細胞、神經細胞之間突觸的連接等。這些結構的重量在記憶變化前後也可以發生改變,且並不一定是變得更重。

將一個人的記憶挖出來目前是做不到的,但可以掃描大腦的精細結構。現在我們還不能人工改造整個精細的大腦結構,但若能精確複製神經結構、所有突觸的連接,理論上可以完全複製記憶和人格。


記憶若沒重量,回憶起來,頭就不會沉墜得發痛。


記憶是意識,因為——

它是物質的產物 ,但不是物質本身,

是特殊的物質 ,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

由物質決定 ,依賴並反作用於物質,

在內容上是客觀的,在形式上是主觀的


推薦閱讀:

對不同的成癮行為來說,大腦的獎勵機制是相似的嗎?
怎麼能讓大腦不思考問題?
如何保持清醒的頭腦?
大腦沒有痛感神經,那麼頭痛是什麼原因呢?
在營養學上,有哪些物質能促進大腦發育、增進智力?

TAG:自然科學 | 大腦 | 神經學 | 科學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