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未成艦天城級戰列巡洋艦(不包括改裝後的航母)?
知乎首答。。。
來講講一些不是那麼爛大街的內容吧,權當拋磚引玉咯~
八四艦隊/八六艦隊
很多人都聽說過著名的八八艦隊案,即打造一支以艦齡不足八年的八艘戰列艦八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隊的計劃,天城級四艦就出自這個雄心勃勃的造艦方案。天城級前二艦 天城 赤城 的預算出自八八艦隊第一階段,八四艦隊案的大正六年度計劃(1917年),單艦計劃耗資2469萬1480日元;後兩艦 高雄 愛宕 則出自八八艦隊第二階段,八六艦隊案的大正七年度計劃(1918年),單艦計劃耗資3240萬7064日元。
當八六艦隊案完成時,日本帝國海軍將擁有:
扶桑 山城 伊勢 日向 長萌 陸奧 加賀 土佐
榛名 霧島 天城 赤城 高雄 愛宕
共八艘戰列艦,六艘戰列巡洋艦,共計14艘艦齡未滿8年的主力艦。
主炮
四十五口徑(倍徑)三年式四十一厘炮是日本第一款完全自己設計製造的大口徑火炮,1914年設計,1921年服役,性能上僅僅略次於美國計劃裝備列夫人級的16英寸50倍徑Mark 2/3。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這炮在當時是世界上最輕的16英寸艦炮,甚至比服役於科羅拉多級的層緊炮更輕(只有後來裝備南北雙凶的16英寸 Mark 6 比它更輕)。同樣是絲緊炮身,三年式並沒有像金剛級採用的英式火炮一樣對身管全長進行絲緊處理,而是僅僅在膛壓較高的身管後段纏絲,從而將重量控制在了100英噸(101.6公噸)。
初期使用隨金剛級一同引進技術並製造的三式軟披帽穿甲彈。大正13年(1924年)從英國Hadfield公司引進了硬披帽穿甲彈技術,並於次年投入使用,命名為五式穿甲彈。在對早爆問題進行了解決並優化了水中彈彈道後,新的六號穿甲彈於昭和3年(1928年)服役,後於昭和6年(1931年)重新命名為八八式穿甲彈。同年,大家耳熟能詳的九一式穿甲彈也投入了使用。
除了穿甲彈之外,還有零式通常彈,三式燒夷彈,和很少有人知道的B1型照明彈(530萬燭光)可以供君選擇。
早期使用四包共494磅(224公斤)二年式發射葯(由英國MD發射葯改進而來),發射2205磅(1000公斤)的五式或八八式穿甲彈時能夠擁有790米每秒的初速;後期使用四包共483磅(219公斤)一三式發射葯(技術源於德國RP C/12發射葯),發射2249磅(1020公斤)的九一式穿甲彈時能夠擁有780米每秒的初速。
主炮炮塔
炮塔相關資料基本沒有留存下來,但是長萌和陸奧改造時換裝了加賀和土佐的炮塔,因此我們能夠了解這種炮塔的大致性能。
最大俯仰角方面,看到過很多說法,不過應該和長門未改裝前一樣為-5度到30度,這已經足以滿足這一段時期25000米左右的炮戰需求,網傳的35度最大仰角並沒有有效證據支持這一點,當然後面可能會像長萌一樣改裝到超過40度。
感謝 @晚晴 的指教:
石橋孝夫在其著作里引〈極秘版海軍省年報〉的說法認為仰角是35度,遠藤昭的著作里也有同樣說法
作為傳統英式炮塔特點之一的變角裝填也被保留了下來,可以在20度仰角之內進行任意角度裝填(25000米射程時仰角18.8度),傳統的彈藥吊籠設計也使得射擊循環時間小於25秒(24秒-長萌改裝前;21.5秒-長萌改裝後。德棍380固定裝填角26秒虧德棍吹得出來。),這使得天城級在進入效力射後的火力更加驚人。
魚雷
副炮並沒有什麼好說的,比較有意思的是天城搭載的8根610毫米魚雷發射管。相比於長萌級的4根水下4根水上(水上發射管位於煙囪附近,對動力系統是極大的隱患)的設計,天城級和加賀級一樣將所有魚雷發射管移到了水線之上,並且置於主防護區外,以期盡量減小殉爆帶來的威脅。初期可供使用的魚雷包括大正10年正式入役的八年式魚雷的一號,二號兩種改型,其中二號的射程可達20000米(27節)。
防禦力
天城的10英寸(254毫米)VC主裝甲帶敷設於一層半英寸厚的HT背板之上,外傾12度,高18英尺(5.49米),在此之上,2又1/4英寸厚的NVNC水平裝甲敷設於1又1/2英寸厚的HT背板上,構成共計3又3/4英寸(95.25毫米)厚的水平防護,裝甲盒下段魚雷隔艙由三層HT鋼組成,厚2又7/8英寸(73毫米)。
有意思的地方是裝甲盒內類似於穹甲的部分,這樣的設計在法國黎賽留級上也存在著。這裡的穹甲更多意義上的是作為一層破片防護,防止未完整穿孔時落入裝甲盒內部的彈頭殘片或者崩落的裝甲破片進入核心艙。這層穹甲的傾斜段內傾30度,由兩層HT鋼構成共計2又3/4英寸(69.85毫米)厚,基本可以抵禦大多數大型破片,乃至穿透主裝的破損彈頭;穹甲水平段厚7/8英寸(22.2毫米)僅能防禦小型破片。
評論里提到了天城的防護並不足夠,下面是我的回復:
「我認為是這樣的,甜橙設計的時候並沒有考慮的之後出現硬披帽彈(也不大可能考慮到),10英寸12度已經是比較靠譜的水平了,比列夫人這種卡著日德蘭結果認為9英寸甲就能無敵的強太多了,硬披帽彈出現之後甜橙尚可一戰,列夫人就直接和裸奔一樣了。至於G3,G3設計時間晚,本身就考慮到了硬披帽彈的威力,其實我覺得和甜橙並不能算在同一代戰巡里。」在硬披帽穿甲彈出現之前,總的來說海戰中盾還是強於矛的。擊沉敵艦的主要方法並不是擊穿她的主裝甲帶,而是擊穿次要防護區,由此帶來大量的進水,將其儲備浮力消耗殆盡,日德蘭海戰中呂措夫就是這樣的標準死法。儘管後來硬披帽穿甲彈的出現極大程度上的改寫了海戰的規則。
機動力
13萬1200匹馬力在當時的日本帝國海軍中是前所未有的,這也為天城級帶來了30節的高速。其中10萬7195馬力由11台ロ號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提供,另外2萬4000馬力由8台ロ號艦本式煤油混燒鍋爐提供,鍋爐壓力19.3公斤每平方厘米。有意思的是天城級四艦計劃使用三種不同的蒸汽輪機。
天城和赤城計劃使用8台技本式(艦政本部前身海軍技術本部縮寫)高低壓汽輪機,兩台一組共同驅動一根大軸;
高雄計劃使用8台三菱長崎設計製造的改進型帕森斯高低壓汽輪機,其高壓透平採用的是技本式輪機的衝動式,而低壓透平採用的則是帕森斯輪機的反動式,同樣是兩台一組驅動一根大軸;
末艦愛宕計劃使用的則是4台川崎設計製造的柯蒂斯式高中低壓汽輪機,為了解決柯蒂斯式衝動汽輪機效率較低的問題而採用了兩組低壓透平,一台機組驅動一根大軸。
大軸額定轉速均為210轉。
比較
同期值得比較,也是大家經常拿出來比較的,就是米帝的列太太級和韃英的G3型戰列巡洋艦。
列太太以33.25節的高速榮獲太平洋最速傳說稱號(霧)!
由於常年缺乏大型高速作戰艦艇,年輕的美國海軍對速度和火力的渴望可以說是到了極端的程度。
列剋星敦級採用的50倍徑16英寸艦炮在當時絕對可以冠上最強16英寸炮的美名。雖然當時美國的技術水平依然沒有達到英國的水準,但是通過不斷的砸錢,硬生生砸出了這麼一款怪物級的火炮,假若給予時日,更換新的炮彈,那也是好漢一條。當然列太太最大的黑點還是她的防護。除開僅有7英寸(178毫米)外傾12度的主裝,為了解決追求速度而帶來的強度問題,列剋星敦的露天甲板不得不用來充當強力甲板,同時也作為主防護甲板使用,這就使得在主裝甲帶和主防護甲板之間存在一道缺口,而這塊缺口如圖所示非常的漏風,這就使得列太太本來就略顯不堪的防護更加不堪起來。
G3以其48000英噸的龐大噸位坐擁全球最胖 劃掉 最強戰巡寶座√
龐大的噸位為G3帶來了不可想像的強大防護。主裝甲帶外傾18度,彈藥庫段厚14英寸(356毫米),輪機艙段厚12英寸(305毫米),水平防護彈藥庫段7-8英寸(178-203毫米),輪機艙段4-5英寸(102-127毫米),這樣的防護即便是放到20年後也是數得上號的,唯一的漏洞恐怕就是對水下彈的防護,不過在那個年代,又有誰是正兒八經考慮過這玩意兒的呢?
不過G3標稱32節的航速恐怕要先打一個問號,在G3的設計過程中,有這麼一個小插曲:
『Speed expected at full power. If any of these ships obtain an official mean speed of 32 knots over the measured mile– no matter what the shp developed – I will pay DNC £1. If none of these ships obtain this speed DNC will pay me £5.』 Signed S V Goodall, witnessed C M Carter.
(p77 「The Grand Fleet – Warship Design and Development 1906-1922」)
大致翻譯:
「如果其中任何一條船(G3型)在海試中達到32節靜水航速——不論當時輪機的輸出有多大——我就輸給DNC一英鎊;如果其中沒有任何一艘船達到了這個速度,DNC就要輸給我五英鎊。」
S V Goodall (G3級戰列巡洋艦主要設計師之一)*DNC 即Director of Naval Construction
G3在設計過程中細節不斷修改,尺寸和排水量有些許變化,原案的160000馬力在一部分設計師眼裡看來並不能夠使其達到預計的32節航速(這樣的事情在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上就發生過),因此在部分資料中,G3的航速被保守估計為31-32節。
G3真正的問題在於她的火力。在1920年三月一次不恰當的射擊實驗後,DNO(Director of Naval Ordnance)得出了一個錯誤的結論,即高速短彈在遠距離會有更好的穿甲表現(具體背後的故事可以另寫一篇文章了),這直接導致了為G3研製的16英寸Mark1型艦炮擁有極大的缺陷:過短的彈體不但重量輕,遠距離存速差,更要命的是重心過於靠前,導致發射時彈體不斷撞擊身管,不但精度受到了巨大影響,並且對身管壽命也帶來了極大的麻煩,按照預定初速2700英尺每秒(823米每秒)發射時,其身管壽命將僅有180發,只好不得不將初速降低到2586-2614英尺每秒(788-797米每秒,對應兩種不同的膛線)來確保200發的身管壽命。
30年代曾經有計劃為這款火炮換裝更重的炮彈,不過由於資金問題最後還是不了了之了。
在G3取消建造時,首批兩艦的炮塔卻已經下了訂單開始製造,於是後來老衲和羅德尼便使用了經過修改的G3炮塔,但是在實際使用中,這種炮塔問題不斷,可靠性堪憂,其中大多數問題在30年代的改進中得到了解決,但是更多的小問題直到兩艦退役這些問題都沒有解決完畢,這在群毆俾斯麥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具體的比如說揚彈速度過慢,各種機械故障不斷,最狠的一次直接把炮彈從揚彈井裡頂起來撞到了測距儀,這從側面也可以反應出G3在火力上將存在巨大的潛在問題。
瞎YY
若天城級完工,配合四艘傻級組成前衛艦隊與6艘列剋星敦級正面交戰,列夫人大概率無法佔到上風,但是3節以上的航速優勢使得列夫人可以比較好的把握戰場主動權,其火力也防護也足以剷除前衛艦隊中的偵察巡洋艦。如此一來,在不考慮當時尚未成熟的航空偵查的情況下,美國艦隊就可以獲得情報上的優勢,從而抵消一部分主力艦隊航速偏慢的劣勢,更好的發揮艦船數量和火炮數量的絕對優勢。但是,不同於列剋星敦級把技能點都點在了偵查上,天城級的裝甲可以允許她投入戰列線作為快速戰列艦參加炮戰,如果再考慮到圖紙上的八號戰巡以及強大的輔助艦艇實力,日本海軍的勝算可以說不算太小。當然,最後還是要看艦隊指揮的臨場發揮,以及看看勝利女神站在誰那邊。
總的來說,天城級的加入將進一步充實日本帝國海軍本來就佔優勢的前衛偵察隊伍,極大地威脅到美國海軍的前衛艦隊。當然,如果想要開瓢G3,沒有18英寸大雕那是基本不太可能做得到的,無論是列剋星敦還是天城,都還是洗洗睡吧。
總結
天城級本身的性能並不算十分出彩,說不上有什麼太大的優點,也說不上有什麼太大的缺點。她們是日本帝國海軍走向太平洋,建立一支足夠挑戰大洋彼岸的那個工業巨嬰的大艦隊的第一步,也是讓日本帝國滑向自我毀滅深淵的第一步。她們亦或被敵人擊沉,亦或被大自然摧毀,又亦或被一紙條約送入冷宮。她們最後帶來了什麼?想必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吧。
大概就是這些了吧。
資料出處
「昭和造船史」
「海軍炮術史」
「海軍水雷史」
"The Grand Fleet – Warship Design and Development 1906-1922"
"Warship After Washington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ve Major Fleets 1922-1930"
"U.S. Cruiser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British Battleship 1919-1945"
USNTMJ Report O-47 N-1 (Japanese Naval Guns and Mounts Under 18")
NavWeaps - Naval Weapons, Naval Technology and Naval Reunions
最近沒空翻譯,先放一些日文資料上來大家湊合著看,等有時間再寫成文章。
一、天城級戰列巡洋艦簡介:
資料1 大冢好古《日本海軍全戦艦ガイダンス》
資料2 《昭和造船史》原書房
裝甲鋼的情況可以參考
《海軍炮術史》選譯
和
在日本有限的造艦能力下造出的一型在1940年之前看似性價比較高的艦種,造出來以後....
這就是個hyper kongo class,拿來帶帶金剛姐妹的領艦,有這個東西華盛頓還得流更多的血.
那又如何呢?
無非萊特灣多幾聲炮響,錫布延添幾縷亡魂.再補一句,這個船至少比門神有用,所以沉的肯定比門神快多了.(手動扇子臉)考慮到同期英國人的殲星艦G3,天城有點不合適,畢竟天城一旦建成,很可能條約就會放寬到43000t,然後G3就能替代史上納爾遜的地位,最終讓德國人(bsm這下打不過也跑不掉了)成為最大輸家,義大利看情況,vv還是能打G3的總之天城最好還是不要建比較好
小白強答一句我覺得要是ijn放棄大和多造幾艘天成,也不至於委屈金剛級天天跑來跑去當勞模。
不能跳460 #滑稽
用遊戲里的話來說:IJN戰列顏值擔當!
推薦閱讀:
※052D型驅逐艦和1943年的衣阿華戰列艦在45KM開闊海域偶遇,誰會贏?
※淵田美津雄在戰前就知道大和是在說瞎話么?
※中國如果有自己的重型戰艦,會是什麼樣子的?
※二戰時期戰列艦是如何瞄準的?
※為什麼現代海軍不發展對地攻擊用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