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耶穌還有莫聖,誰可稱佛?

聽說耶穌是羅漢,為什麼就成不了佛呢?


蟹邀

金剛經云: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又云:佛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大德有言: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鬱郁黃花,莫非般若。

不要給佛法貼上標籤!難道只有佛經才是佛法?要如此參禪,非被棒喝。

耶穌等聖人成不了佛?那在佛經出現之前大家念什麼經,佛教出現之前大家修什麼果位。如果佛經才是佛法,那麼很多大乘經典,南傳上座部根本不承認的,而玄奘大師早已立不能顛破之論破之,揚名印度,說符合三法印的就是佛言。

佛性不分南北,難道就可以分中外、東西方了嗎?

聖經里諸法無常的話很多,各位可以查閱,耶穌經常說,這世界上的一切都要敗壞,不要留戀,要念主的名,去天堂(即凈土)是究竟成道。

說無常,也說常,到天堂就永生不滅,與主同在。

耶穌心法,表面看離空性尚有距離,但耶穌豈是不懂無證的聖人,只是對當時當地有緣之人,也只能隨緣示教,說法到那個程度了。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連孔子都破除了二元對立,耶穌也是如此。皆大菩薩化身,南懷瑾大德、凈空法師提過。

南懷瑾也對「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做了以下見解:     

「佛在金剛經里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就是說,佛認為古往今來一切聖賢,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就的;只因個人程度深淺不同,因時、地的不同,所傳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金剛經的這一個重點,徹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 」

昔孟子云:人皆可為堯舜。與眾生皆有佛性何異?

無為而無不為,為而無為。道德經云: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萬不可把無為解為「只是順時而動」。這與佛家「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又有何異?

況發菩提心者,一切世善皆成無漏;不發菩提心,雖修五度,總屬有漏。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由心生,道本人心,大乘之妙,恰在心能轉法,如無菩提心,即學大乘亦屬小乘乃至人天之乘,有菩提心,即學儒道,亦屬成佛資糧。

http://wap.ebaifo.com/fojiao-260720.html


謝邀。

將幾個宗派的老師作比較,容易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及爭議,因為內涵、切入點及表達方式亦不同。

在未徹底清楚三個老師的義理及實踐方式情況下,任意作出批評,乃不負責任的表現,筆者暫無法直接回應,見諒。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體系不同怎麼比呢?洒家曾聽一師兄說過,耶穌等其實是佛主所說的「天魔」。

不過不論是羅漢也好,辟支佛也好,還是天魔。畢竟體系不同,這麼比較難免讓倆教有比較高下之嫌。引發戰火,最好不好這樣。

說說洒家的理解。洒家覺得所有的神仙體系裡面都有很多矛盾之處。最矛盾的當屬於中國了。一個關公都能有不同身份,甚至是財神……

所以神仙體系在中國人造的太多,傳說的也都被人給弄「變形」了。

至於西方,想像力是沒中國老百姓那麼豐富(可能中國神棍多)。但也從北歐神開始到宙斯有過種種傳說。

至於釋迦摩尼佛。他是人軀體,壽命也不到百年。所言所說也都是自己悟道的東西,是給所有眾生(其實是人類)指明一條晉陞路線。

這在所有宗教里頗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意思,算是一種歌名吧?

ps:中國也有修行成仙的體系,但這種體系依然沒有突破神仙天然高人一等的層面,就如同人類有了科舉制度。可以做和他們「神仙」一起做士大夫了。最多也就是和神仙們一起同台階而已,不像佛家,直接指明修成佛,可藐視一切神龍?……

不說了,上班了,有空多聊聊。


摩西和買買提都是輪王,如果不還俗倒是說不準能夠開悟。而耶穌顯然是在行菩薩道,佛什麼的看起來沒份。


燒餅,油條,雞蛋灌餅,誰可以稱得上是煎餅果子?


好好禪修、修行,想這麼多沒有正面意義的幹嗎?時間那麼多?


這種問題……

佛就是佛,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已入無餘涅槃。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佛,世尊,十號具足才是佛。

佛不是什麼神什麼仙,只不過是一個覺悟了斬斷煩惱的過來人罷了。

佛已斷除慾望,斷除虛妄分別之相。沒有斷除慾望的眾生,依然是欲界眾生;更何況還有色界,無色界眾生。

話說回來,用外道理論來做比較,終究還是不合適的。


謝邀。

強烈反對把某個或者某幾個宗教放在別的宗教里比較,這就好比在Android平台運行iOS軟體一樣荒謬。


你可稱。。。未來佛


推薦閱讀:

玄奘大師當時在印度和印度僧人論辯之時,他們之間的語言問題怎麼解決的?玄奘大師會講梵文?
玄奘拿的棒子是什麼東西?
為什麼玄奘時期政府打擊平民出關,限制度牒?
西遊記最後一集中,要傳經的時候阿難與迦葉要收人事,佛祖為什麼不阻止?
唐太宗、唐高宗為什麼拒絕玄奘入住少林寺?

TAG:佛教 | 耶穌 | 佛經 | | 玄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