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中醫學中醫?
高中畢業,我爸想讓我跟著老中醫後面學中醫,不知道這樣好不好,前景好不好
我回答一下吧,希望可以幫到你。我空閑時間很零碎,就慢慢寫。
第一次高考我失敗了,只過了三本線14分,那個時候很懊悔,也很迷茫,完全不知道將來要幹什麼。經過一年的復讀,我報了中醫藥大學的自主招生又順利通過,之後進入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成為一個將來希望能把中醫當做自己職業的人。
我家並非中醫世家,也非西醫世家,沒有什麼醫學方面的資源。也許唯一的優勢是我是文科生畢業,對古典哲學、文學、歷史一類的東西有興趣,易理解,其餘的也就沒什麼了。
學習中醫,從大一的似懂非懂,到大二的壓抑迷茫,到大三的相對清晰明了,到大四的進入臨床處方兼習針灸推拿,真的是走了非常非常多的彎路。尤其是大二的時候,對中醫完全沒有一個體系上的認識,對課本上的,課本外的,全都一頭霧水。
要重點說說大二的艱難時光。當時承蒙一位老師的關照,我在他那裡初步學習傷寒論,他是胡希恕先生的再傳弟子。當時我對傷寒的知識是0,渾沒想到胡老作為一代經方大師,其學術體系和課本根本不一樣。因為老師和我們的時間都很有限,學到中間就停止了。這樣一來,當時我對胡老和課本兩種體系都沒徹底弄清楚,中診課本我又有很多不明白不認同的地方,這讓我實在摸不清中醫的辨證方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這個人向來敏感心思重,想到如今學成這個樣子,將來可能到三十歲還要啃老,既不甘心又感到不孝。加之大二組建的樂隊排練也遇見很多困難,整個人的心情極度低下。那應該是最困苦的時候。
大三大四的時候總算有了些轉機,先是遇見了一位年紀比我大但和我同年級的男生,和他的交流慢慢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學習狀態。經他介紹,我又在某中醫門診部跟一位塗老中醫抄方。身為中醫人我從來不主張吹噓中醫能打遍天下,但客觀的說,塗老師為人和藹,辨證準確,療效是比較穩定的。他使用的是最常見的臟腑辨證,但他用起臟腑辨證來,比我至今見到的其他任何一個靠臟腑辨證吃飯的中醫都規整。從這時候開始我才重新學習,暫時拋開傷寒的學術問題,慢慢重新建立起臟腑辨證的結構。
非常遺憾的是,塗老師自己卻得了淋巴癌。大三暑假我去利川見習前,和同學一起去看望他,在醫院附近的咖啡廳里的那個下午,聽他講了非常多的東西。他身為傷寒大家李培生先生的弟子,過去就搬著板凳坐在李培生先生面前聽課,這樣的中醫「資本」,他卻從未炫耀過,直到這時候才給我們略略講起。他小時候見到的那些療效優良,人品端方的湖北中醫們,在他的描述下如同一個個背影已經模糊不清的武林高手。臨床多年,治癒了大量的病人,最終自己也和病人們一樣回歸自然了。
去利川實習到一半,傳來噩耗,塗老師去世了。他堅持放化療結合中藥湯劑治療,原本效果不錯,腫瘤面積大幅下降,放化療副作用也用中藥及時控制。本想做最後一次放療就停止不做,帶瘤生存,卻也就在這次放療中心力衰竭。
至今我仍非常懷念他。人都是要死去的,只是活著的意義不同罷了。
在利川我又認識了一位年輕有為的中醫人,比我還小兩歲,但臨床思維幾乎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他的師祖是溫病大家趙紹琴先生。我從他那裡也學到了很多,有什麼不明白的,我也常和他討論。
其實說了這麼些東西,其實我想表達的是,學不學中醫本身只是一種選擇罷了,無論做什麼,堅持下去才有可能遇見轉機。生活常遇見艱難困苦,與之反抗常可能遍體鱗傷甚至最終默默死去,但希望和轉機也常蘊於其中。一味地逃避,則必然身敗。
學中醫的人,在開始踏入社會時就發現,中醫的現狀並不好,問題多多。進一步說,學中醫和西醫,其實都非常勞累。想要靠當臨床中醫發家致富,理論上說可謂百無一二。但我也接觸到很多優秀的中醫醫生,門診費就800元起步。我也夢想自己能成一個良醫,但我也不願意沒有足夠的經濟獨立能力。羅天益拜師李東垣時,面對老師的提問他回答說:「亦傳道耳」。中醫人理當認真對待醫學,也理當獲得足夠的回報。只是現在絕大多數中醫出身的醫生,都沒能獲得大眾眼中的高工資。現在回頭想想,我從不後悔自己選擇,可我也許不會推薦我的孩子去學醫。
很多醫學生的高中同學們都已經月入過萬,但醫學生們還在大學裡學習,經濟費用靠父母支撐。這樣的落差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想要堅持下去,沒有一點情懷,想必也是很難的。
其實我建議對學中醫很猶豫的人,還是要考慮清楚。對於已經學中醫的人,認為自己實在沒興趣,及時轉業尋找真正的夢想亦為美事。決心堅持中醫的人,希望大家最終都能成功。像題主這樣,如果真的是不讀大學直接去學中醫,將來獲得執業醫師執照的困難程度也許相對較高,還是需要再三考慮清楚。還是要上大學。你需要一個執業醫師資格證。除非這個老中醫是有名到可以辦理師承的執業醫師資格證。不然你就等於學了個屠龍之計。
如果在理智上能認可中醫、本身也能學得進去的話,這個機會非常好。等以後有了小孩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好處。但要是說不讀大學要以此為業,則建議要三思再三思。從業中醫餓不死人,但也很難有很高的收入,典型的錢少事多責任大。不過如果與醫有緣,能立志傳道的那又另說。
同樓上
推薦閱讀:
※作為中醫學專業的醫學生,應該用怎樣的思維方式和心態學習中醫?
※中醫不能做雙盲嗎?
※中西醫結合專業人士,如何看待中西醫優劣之爭?
※任督二脈在哪裡?
TAG: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