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北戰爭中北軍的勝利是否為必然的?

若非必然,勝利的條件是取決於哪些因素?


受不了某個答案下毫無常識地吹石牆和南方了。

1

先說下為啥南軍兵臨華盛頓或佔領北方就會簽和平條約,因為英國急需南方的棉花,紡織是英國支柱,南方都佔領華盛頓了北方要是不同意和平那就是把英國逼急眼的節奏,北方都懂,但是你們卻不懂。美國分裂是英國所樂見的,南軍佔領華盛頓就意味著戰爭結束了,英國可以穩定地獲得棉花了,英國會坐視北方抵抗到底?naive!!!

先不說南軍怎麼搞定華盛頓外圍的築壘地帶,假設上帝顯靈了並且是南方人,南軍攻克華盛頓,最好結果也是英法一致承認南方。至於因為棉花而出兵干涉北方的抵抗,蛤?

這種「棉花王」的思想實際上是出自當時一位南方議員在1858年一次演講中的觀點,再次引用原答案書中的內容

棉花王的幻想

   在1861年,南部的外交政策建立在「棉花就是王」這種理論上。按照這種理論,英、法的經濟很大程度上依靠棉花。英國五分之四的棉花是來自南部。中斷棉花供應就會使英國經濟崩潰,使工人瀕於挨餓,並使政府垮台。英國會被迫打破這種封鎖從而挑起與北部的戰爭,這樣將確保邦聯的獨立。

   南卡羅來納的議員詹姆斯·哈蒙德在他1858年著名的演說「棉花王」中曾花言巧浯地問道:「如果有三年不供應棉花,情況將會怎麼樣呢?英國就會馬上垮台,而且除了南部,整個文明世界將跟著垮台。不,你們不敢就棉花發動戰爭。任何世界上的大國都不敢就此發動戰爭。棉花就是王!」在1861年,邦聯方面很少人懷疑這種論點的邏輯性。密西西比州州長曾對一位英國的戰地記者說:「獨立自主的密西西比州沒有英國比起英國沒有密西西比州能大幹一番事業。」另一個南部人說:「呃,先生,我們只要切斷棉花供應幾個星期,就能在大英帝國製造一場革命。」一個查爾斯頓的商人相信,如果聯邦的封鎖減少了英國的棉花進口,「你們將會把他們的艦船沉入海底並承認我們。我想,在秋季前就可見分曉了。」

   邦聯並不想單靠聯邦的封鎖來祈求保護棉花王的統治權威。南部公共安全委員會頒布了棉花出口禁令。棉花禁止出口,雖然從來就沒有被邦聯議會批准,但在南部卻得到廣泛支持,並且得到徹底執行。1860年的大部分棉花已經裝船外運,但1861年的大部分棉花卻滯留在南部。1862年南部種植園只種植常年棉花面積的三分之一,而把其餘的土地用於糧食生產。1863年和1864年棉花產量更少,不到戰前平均產量的八分之一。1862年英國從邦聯進口的棉花大約是1860年的1%。

   但是,對棉花王的理論來說,可惜在19世紀50年代後期棉花豐收已使原棉和棉織品供過於求。頗有諷刺意味的是,1861年的棉花禁運實際上對正因市場棉花過剩而苦惱的英國紡織公司是有利的。直到1862年下半年,大量傾銷的棉花發生嚴重歉收才嚴重地影響英、法兩國。

   即使沒有1861年棉花過剩的那種偶然情況,禁運也不可能引起英國的干預。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不大可能屈從於經濟訛詐。棉花王的統治權威是一種幻想。英國在印度和埃及開闢了另外的棉花來源。雖然這種棉花的質量比南方棉花差,而且數量最初也很小,但到1864年,英國棉花進口已上升到將近美國內戰前平均進口量的四分之三。大部分棉花是從印度和埃及進口,但也有一些來自聯邦控制的南部港口,有些來自邦聯。到1863年南部也改變了它的禁運政策,試圖盡量通過嚴密封鎖線運出棉花以支付軍備進口所需的費用。

   英國干預的經濟動機在1862年末達到了高潮。當時棉花荒處於最嚴重關頭,數以千計的蘭開夏工人在受苦。但是,如果英國的這個經濟部門因美國戰爭而暫時蕭條,而其它部門就會興旺繁榮。即使在戰前,紡織廠在英國已逐漸失去其重要地位。聯邦和邦聯購買戰爭物資刺激了鋼鐵、造船和軍火工業的迅速發展。這些部門的戰時繁榮吸收了許多失業的棉紡工人。對其他工人則增加窮困救濟使之度過難關,直到1863年棉紡廠恢復生產。最後才真相大白,是密西西比州需要英國,而不是英國需要密西西比州。

在維基關於棉花的歷史也是相呼應的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merican cotton exports slumped due to a Union blockade on Southern ports, and also because of a strategic decision by theConfederate government to cut exports, hoping to force Britain to recognize the Confederacy or enter the war. This prompted the main purchasers of cotton,Britain and France, to turn to Egyptian cotton. British and French traders invested heavily in cotton plantations. The Egyptian government of Viceroy Isma#x27;il took out substantial loans from European bankers and stock exchanges. After the American Civil War ended in 1865, British and French traders abandoned Egyptian cotton and returned to cheap American exports,[citation needed] sending Egypt into a deficit spiral that led to the country declaringbankruptcy in 1876, a key factor behind Egypt"s occupation by the British Empire in 1882.

During this time, cotton cultivation in the British Empire, especially Australia and India, greatly increased to replace the lost production of the American South. Through tariffs and other restrictions, the British government discouraged the production of cotton cloth in India; rather, the raw fiber was sent to England for processing.

鏈接:Cotton - Wikipedia

也就是說,因為可以在全球市場上尋找到替代品,英國並沒有為棉花而必須為南方站台的理由,大宗農產品貿易的供求關係事實上在這個時期已經倒轉了。只能說,1857年危機中小麥期貨的崩盤一巴掌拍醒了北方人,但沒有打醒南方人。

2

當時英國出手干預太平天國就是因為中國和美國兩個原料產地都打起來了,而美國因為比較難干預所以出兵干預中國,要是南軍佔領華盛頓英國很樂意看到戰爭停止。

蛤?先不吐槽英國出兵干涉太平天國是哪個位面的事,中國是英國棉花原料產地?晚晴中國主要出口一直都是茶葉和生絲,棉花出口要到甲午戰爭前夕才輸出超過輸入,而且目的地是日本。具體數據手邊暫時沒有,可以查相關史料,比如《中國貿易史稿》是肯定有相關記載的。放一張手邊有的《劍橋中國晚晴史》里1870-1910年的出口結構表吧,雖然沒有1960年代的數據,但可以作為佐證證明說中國是英國棉花原料產地是純扯淡

3 至於說石牆和李雙劍合璧能不能使得南方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從而使南方獲得歐洲列強的承認嘛,1862年秋天南方是最有機會的,而且當時石牆也還沒死,可以以此為鑒。不同於現在的世界霸主美國人,英國人在作為世界霸主的時候其外交政策是非常保守和謹慎的。正是這種謹慎,外交北方在安蒂特姆戰役中的勝利,使得南方錯過了最好的機會。

1862年夏秋兩季,不時出現外交活動的激浪,其節奏是受軍事形勢的變化所支配的。李在弗吉尼亞取得的勝利,似乎增強了歐洲的信念,認為邦聯軍永遠不會被征服。當「七天戰役」的消息傳到法國時,拿破崙三世指示外交大臣:「詢問英國政府現在是否是承認南部的時候。」7月18日,英國議會就承認邦聯的動議展開辯論。儘管該動議因時機未成熟而被撤銷,而那場辯論卻使外交大臣羅素勛爵相信「絕大多數人是支持南部的。」財政大臣威廉·格拉德斯通於7月26日寫道:「我們確實希望這場流血的、毫無意義的衝突應該停止。」後來,格拉德斯通在紐卡斯爾的一次演說中說道:「傑斐遜·戴維斯和南部其他領袖已建立了陸軍;看來他們正建立海軍;而且他們已建立的還不止這兩者,他們已建立了國家。」這番話由於出自這樣一個有影響的人士之口,這就被看作是英國即將承認邦聯的信號。美國駐倫敦公使館沉浸在憂鬱氣氛中。「這種趨勢此間時時刻刻[在]上升,變得比『特蘭特』號事件以來的任何時候都對我們更加不利,」美國駐英公使查爾斯·弗朗西斯·亞當斯的兒子兼秘書亨利·亞當斯寫道。

   第二次布爾河戰役和李侵犯馬里蘭的消息,使承認南部的趨勢更快地發展起來。羅素對首相帕爾默斯頓提議,英法兩國聯合從中斡旋。他在9月17日寫道,如果北部拒絕,「我們自己應該承認南部諸州是一個獨立國家。」帕爾默斯頓則比較審慎。他想等待這時正在馬里蘭進行的戰鬥的結局。「如果聯邦軍遭到慘敗,[北部]可能出現更加理智的精神狀態,[並且]會立即接受斡旋,我們就應該趁熱打鐵。另一方面,如果他們得勝,我們可以等候片刻,注視事態的發展。」

   安蒂特姆會戰的結局,使帕爾默斯頓更加審慎。雖然數周以來一直存在斡旋的想法,但這時帕爾默斯頓卻反對迅即採取行動。「整個事態困難重重,」他在10月間寫道,「只有敵對的兩軍之間再發生一些決定性事件,……形勢才會明朗化。……我們只能繼續旁觀,直到戰爭發生決定性的轉折。」當拿破崙三世於10月底提議法、英、俄聯合提出一項停戰6個月和暫停封鎖的建議時,傾向聯邦的俄國拒絕了。11月份,英內閣討論一項法英聯合提議,但只有格拉德斯通和羅素表示贊成,所以未採取行動。

   由於安蒂特姆會戰和《解放宣言》的意義已被人們充分理解,反奴隸制度的英國顯然不可能承認親蓄奴制的邦聯,而後者的勝利前景看來不再令人樂觀。英國發生了戲劇性的親北部的輿論傾向。1月23日,亨利·亞當斯從倫敦寫信給在波托馬克軍的弟弟說,「《解放宣言》在這裡為我們發揮了很大作用,比我們以前的全部勝利和一切外交手段所起的作用更大。它正在引起對我們有利的強大反響。……我們倍受鼓舞,興高采烈。只要你們在國內不遭失敗!我們將要使國外對叛逆分子寄託的希望遭到前所未有的挫敗。」

撇開最後一段不談,英國人的審慎非常明顯。其實特倫特號事件也可以作為一個例子。相比抱著棉花王思想的南方,內戰時期北方在外交上展現出的水準遠超南方,尤其在對付優柔寡斷的拿三上堪稱經典,在墨西哥問題上同時擺了邦聯、拿三和法國支持的馬克西米利安政權一道。

至於最後說石牆多麼牛逼嘛,石牆確實是南北戰爭時期最一流的將領之一,但要說和威靈頓拿破崙並稱19世紀最偉大軍事家的話,卡爾大公、庫圖佐夫和老毛奇怎麼辦?把石牆和威靈頓拿破崙相提並論,最早的說法來源於石牆的傳記作者亨德森,當然人家比較謙虛,還加了個李在裡面。

至於說近現代戰爭里一名將領可以改變戰爭的英雄史觀,我就不吐槽了

------------------------------------------------------------------------------原答案的分割線

當然是必然的。高票回答比較全面了。但我能吐槽有些其他答案既不懂歷史也不懂軍事嘛,當然,抒情還是懂的。

本答案主要引用 詹姆斯·M·麥克弗森 的 《火的考驗:美國內戰及重建》 ,這本書可以說是有中文譯版的最好的南北戰爭入門書籍。

戰略態勢上來說,雖然看起來戰爭的大多數時間內北方是屢戰屢敗,南方是連戰連捷,這種情況在第二次布爾河戰役和錢斯勒斯維爾戰役兩次達到高潮,但是,除了諸如葛底斯堡戰役之外的少數幾次,戰火始終燃燒在南方的土地上,更具體一點,戰爭的東線主戰場是在南方富庶的弗吉尼亞州。對南方來說,這樣固然有補給線更短的好處,但戰區是很少或者無法為戰爭提供物質支持的。「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從長期看,這對南方是不利的。錢斯勒斯維爾戰役之後李為什麼反對將北弗吉尼亞軍團的兵力用於支援戰局不利的西線而要繼續向北進攻,原因之一就是可以從富饒的賓夕法尼亞獲取補給。即使是在葛底斯堡戰役被擊敗,南軍依然在賓州獲得(搶劫)到了大量物資,斯圖亞特的騎兵一次性就在華盛頓以北截獲了幾十車皮的馬匹,護送這些馬匹也是他在葛底斯堡戰役遲到的原因之一。多說一句,葛底斯堡戰役的爆發絕對和靴子沒有什麼關係(此書在這裡也有謬誤),南軍的目標是更北面的哈里斯堡,只不過在葛底斯堡遇到了布福德的騎兵,後者發現此處地形適合阻擊,於是招來了第一軍和波多馬克軍團的主力。

南北雙方的力量對比

人力和資源

在1861年,聯邦適合當兵年齡的白人差不多為邦聯的三倍半。當然,在南部,奴隸是一種軍事力量,因為他們可以做北部自由人所做的戰爭後勤工作,從而使同等數量的白人解脫出來而到軍隊服役。另一方面,北部也吸收以前的奴隸參加軍事勞役,最後為軍隊徵募了15萬多人。總的說來,估計有210萬人為聯邦作戰有80萬人為邦聯作戰(準確的數字不詳,因為聯邦的記錄列舉了徵募的數目,而對此數目必須核對,以避免重複計算再次應徵入伍的人。此外,南部邦聯的許多記錄已遭毀壞)。在北部,只有一半以上適齡男人在陸軍或海軍服役;而在南部,有將近五分之四的白人在陸軍或海軍服役,如此眾多的兵源只有在奴隸制存在的情況下才成為可能。
不管怎樣,與聯邦軍隊8%相比,邦聯軍隊中征來和頂替的士兵大概佔20%。在南部,強制志願兵重新入伍,這就意味著每一個邦聯士兵在戰爭期間長期服役,除非戰死或因傷病退役。而在聯邦則相反,服役期滿的士兵不能被徵用,或被強制重新入伍。所以,雖然在聯邦服役的士兵總數比在邦聯服役的士兵大兩倍半,但在部隊中老兵的數目在任何時候都相差不大。因為一個老兵被認為最少可抵得上兩個新兵,所以邦聯在人力方面上的劣勢實際上不是那麼大。

可以看出北方在人力上的優勢很大,但因為制度原因,一部分優勢被抵消。但我們也可以說,正是因為北方的人力優勢明顯,所以不需要像南方那樣竭澤而漁。

然而,在發動戰爭所需的資源方面,南部的弱點比人力方面的弱點還要大。北部擁有接近90%的全國工業生產能力。在某些對軍工生產重要的工業中,聯邦的優勢甚至更起決定作用。根據1860年的統計數字,北部的大小艦艇就比南部多11倍,北部比南部多生產14倍生鐵、16倍紡織品、23倍火車機車,31倍槍支(但是,槍支的重要市場往往是在南部)。在食品生產方面,北部的優勢稍高於二比一(或按人口計算大約和南部一樣)。但是,聯邦每平方英里鐵路密度大兩倍以上,機車和汽車(這應該是翻譯問題或者作者筆誤,應該是馬車)的總數多出幾倍。南部在鐵路方面的劣勢由於缺乏補充能力而劇增,造成了運輸緊張,往往使前方缺少食物和補給品。北部牲口稍佔優勢,但不足二比一;邦聯的許多牲口是在上南部一些地區,而這些地區不久便被聯邦軍隊所控制。

工業能力和交通能力沒什麼爭議,北方優勢巨大。

武裝力量

在內戰初期,邦聯的普通騎兵或步兵也許都比敵人強些。南部大多數孩子把騎馬和狩獵作為成長過程的必要部分。大部分叛軍士兵不用教練就會射擊,而許多北部人則需要學習射擊。軍事價值觀念對南部文化來說,比對北部文化更為重要。不那麼現代化的南部社會表明了在內戰前半期的軍事優勢,但在戰爭中人和馬匹的傳統軍事素質逐漸地讓位於工業和火車的現代化優勢。

這段講的就比較清楚了,在工業時代的戰爭中,軍事素養逐漸讓位給工業力量,「戰爭的上帝始終站在大工廠和大機器一邊」。工業國家的優勢不僅在於強大的生產能力,也在於對資源強大的組織能力。

戰爭準備

雙方半斤八兩,都非常不充分,南方稍微好一些。

在戰爭的最初幾個月內,軍服和其它裝備由各州或地方提供。這就使得軍裝的顏色和式樣各不相同,從深藍色上衣和淺藍色褲子的正規軍軍裝到根據著名的阿爾及利亞法國殖民軍軍裝製作的華麗的「義勇軍」軍服。最初,一些聯邦團穿灰色軍裝,而一些南部同盟部隊著藍色軍裝,結果在早期的戰鬥中經常造成悲劇性的誤會。直到1862年,聯邦軍隊的軍裝才一律改為藍色。
......
   從某些方面來說,南部的戰爭動員工作較北部進展得迅速。儘管邦聯開始時沒有正規軍或海軍,並且幾乎不具備創建海軍的條件,但南部的許多志願兵連在他們的州一退出聯邦就立即改為戰時編製。1861年3月6日,在攻打薩姆特之前5個多星期,邦聯國會就批准招募了10萬志願兵,5月又頒布了兩個再增加40萬人的徵兵法令。雖然南部的人力資源還不到北方的三分之一,但到1861年7月,它進入戰爭狀態的部隊卻已幾乎相當於聯邦的三分之二。
   南、北雙方的徵兵過程頗為相似,州和地方採取主動,向陸軍部輸送志願兵的數量超過了其裝備能力。被脫離聯邦州奪取的美國軍火庫內存有15萬支滑膛槍,但其中大部分都過於陳舊,許多已不能使用。邦聯的志願軍士兵大都攜帶自己的武器。許多連隊開始時背的是散彈槍、獵槍以及老式燧發槍。在1861年,各團都穿各自的軍裝,樣式與顏色之雜與聯邦軍隊一樣。邦聯規定了學生灰為統一軍裝顏色,但卻從未能統一起來。許多士兵根本穿不上像樣的軍裝;最常見的顏色是「灰胡桃」色,一種由灰胡桃樹皮或胡桃殼製成的染料染成的灰褐色。
......
聯邦與邦聯在陸軍之間有一個十分有趣的不同。聯邦政府向它的騎兵和炮兵調撥馬匹,而邦聯則希望這些兵種的官兵們自己解決馬匹問題。由於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買得起軍馬,這就在邦聯軍隊中,特別是在騎兵與步兵之間造成了等級差別。

軍事素養

南方有優勢,但並沒有人們觀念中這麼大。另外對某答案說一句,南方的軍事素養好並不是因為西點的優秀人才都跑南方去了,而是因為南方有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為其提供訓練有素的指揮官。西點雖然名氣大,但實際上其提供的軍事訓練是非常初級的,西點的強項是工程學。多說一句,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的強項是商科,曾經一度是美國名列前茅的商科學校......

無論是北部還是南部,職業軍人都對這種作法表示遺憾。但在志願軍里,士兵們對選舉這類事已經習慣了,他們選舉自己的州長、國會議員及總統,所以在他們看來,選舉軍隊領導人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任何一個聰明的公民都能學會政治家或軍人的技能,這是美國人的一種信念。大多數平民都深信,一個普通的律師或商人能夠「一開始就將他的所有專業特長教會給一個普通軍官,並且使其在一年後在該行業中擊敗自己」。
   人們不難想像這種制度會給軍隊紀律帶來何種影響。士兵們起初只願遵從那些他們認為合理的命令。有些人認為過去在家鄉時是同自己地位平等的鄰居,此時已是佩帶肩章的上級,人們對此很難轉過彎兒來。如果執行紀律就意味著自己可能在選舉中下台,或者可能在戰後本縣的選舉中遭到失敗,軍官們就不願執行它。軍官們被他們的部下瞧不起也是常有的事。許多軍官對如何訓練和指揮士兵知之甚少或毫無所知。
   由於認識到一個軍官能力應具有起碼水準,聯邦軍隊於1861年7月對軍官們進行了一次考核。不及格者將由及格者來接替。雖然這種考核並沒有廢除新團的軍官選舉制度,但卻起了一定作用,使得那些選拔出來的軍官具有一定的水準。老團里的提升晉級依靠的是功績,而不是選舉,儘管州長對軍官的任命仍起作用一事表明,在這個問題上從未消除政治色彩。到1863年,聯邦軍隊實質上已廢止了軍官選舉制度。邦聯在這一點卻落在其後。雖然南部於1862年10月建立了軍官考核辦法,但直到戰爭快結束時,邦聯國會才廢除了連隊實施的軍官選舉制度。 儘管如此,在戰爭的最初一兩年間,邦聯軍官的素質或許比聯邦的同等級別的軍官要強。南部的軍事傳統以及像弗吉尼亞軍事學院這樣的高等軍事學府培養的一大批畢業生,為它的軍隊提供了大批訓練有素的指揮官。1861年弗吉尼亞諸團的軍官中有一半是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的畢業生,該學院的1902名畢業生中就有1702人在邦聯軍隊中供職,南部其它州的高等軍事院校畢業生去向也大體如此。而北部在這一點上是望塵莫及;聯邦軍隊大多數連、團級軍官不得不在實踐中學習軍事業務。
   1861年從美國正規軍辭職後加入邦聯軍隊的313名軍官也成了邦聯軍隊的領導骨幹。當然,其它767名正規軍軍官仍留在聯邦軍隊,但遵照溫菲爾德·斯科特作出的一項政策性決定,他們大多數人仍留在聯邦正規軍里,沒有被派到志願軍團隊去發揮他們軍事教官和指揮官的骨幹作用。斯科特需要在策略上保持他認為可以完全依賴的這個唯一戰鬥實體——正規軍作為志願軍的榜樣,而不是作為他們的領導。後來,雖然有幾百名正規軍軍官被允許加入了志願軍,但許多人在整個戰爭期間仍一直在這支小小的正規軍里任上尉、中尉或少尉,而志願團卻在那些從平民中提拔的上校的指揮下一路跌跌撞撞。南部在利用訓練有素的軍官去熏陶它的志願軍方面較北部領先了一大步。
   雙方大多數將軍都出身平民。在583名被聯邦軍隊授予將軍軍銜的軍官中僅有194人(佔33%)在戰爭初期在正規軍供職,有70人(14%)上過西點軍校或其它軍事學校。在邦聯的425名將軍中有125人(佔29%)來自正規軍,有69人(佔16%)上過包括西點在內的高等軍事院校。
   雙方軍隊中非職業軍人出身的軍官可以分成兩種類型:因政治影響和派系關係而被任命的「政治將軍」和大多由於戰功卓著而從較低級軍官提升的「平民將軍」......那些有影響的政治人物,其中有些是戰前的民主黨人,在軍內擔任職務是為了贏得北部各選區對這場戰爭的支持。他們有些人得到任命是對他們招募大批志願軍的獎賞;有些人的任命是由於有重要州長或國會議員的舉薦;有些人是因為他們是種族集團的領袖,如弗朗茨·西格爾和卡爾·舒爾茨均在美籍德意志人中享有重要的地位;而「愛爾蘭旅」的指揮官托馬斯·馬爾則為了這場戰爭協助動員了他的同胞。
......
   這種政治任命制度有利也有弊。格蘭特一開始就被任命為少將旅長是由於他的朋友伊萊休·沃什伯恩,一位來自伊利諾伊州的國會議員的影響。謝爾曼得到同樣級別的任命是由於政治上的裙帶關係,這種裙帶關係還包括他的弟弟、俄亥俄州的參議員約翰。一些最有政治性影響的將軍逐漸成了最高級別的軍人,而許多西點軍校畢業生卻令人驚嘆地名落孫山。不管怎樣,職業軍人掌握著大部分最高指揮權:在60次最大的戰鬥中有55次是由他們指揮的,西點畢業生承擔了雙方軍隊的全盤戰略指揮任務;在其它5次戰鬥中,也有一次是由雙方的職業軍人指揮的。南、北雙方的一些政治家和非職業軍人抱怨說,「西點派」形成了一個封閉集團,它剝奪了外界的賢能者被提拔的機會。
   在內戰開始的第一年,大部分軍官和類似軍官的人都是未經過訓練的新兵。按照歐洲軍隊的標準,美國新兵簡直就是武裝起來的群氓。軍官們在訓練他們的士兵們之前,必須先教會自己。在反映內戰的文學作品中儘是描寫上校和上尉為了比他們的士兵先學一步而在午夜煤油燈下學習關於操練及戰術法典的情景。這種情況也同樣發生在北部最高層領導人中,如亞伯拉罕·林肯為了當好總司令,閱讀了大量有關戰略方面的書籍。最後,這些美國志願軍成了頑強的、有實戰經驗的老兵——可以同任何歐洲軍隊在軍事技術上匹敵;而且他們在動力因素上佔有優勢,因為他們有比歷史上任何軍隊都高的文化素養,他們作為普通公民和選民更懂得為什麼而戰。

選舉軍官和政治將軍很民主國家。想起某家鄉球隊用隊委會替代主教練的故事......

騎兵

南方在初期有巨大優勢,戰前美軍絕大多數騎兵軍官都是南方人,戰爭前期南軍騎兵幾乎是吊打北軍騎兵。但隨著北方騎兵普遍裝備連發卡賓槍及在戰爭中學習,1863年開始北方追上他們南方的對手。

炮兵

炮兵情況剛好相反。

正像邦聯初期的騎兵優勢反映南部社會現代化前各方的情況一樣,聯邦在整個戰爭中的炮兵優勢也反映了北部的技術優勢。關於製造大炮、炮彈、火藥和引線的工業實力,當然是北部強於南部。舊軍隊的炮兵軍官大部分都是北部人。在北部,很多人具有數學才能並受數學方面的培訓,這對於射程和仰角的計算是非常需要的。
   在戰爭頭兩年,邦聯方面俘獲的大炮要比它自己製造或進口的大炮還多。這些戰利品不僅包括在退出聯邦時從要塞和諾福克海軍造船廠奪來的重炮,也有在戰場上繳獲的野炮。可是,到了1863年南部生產了大部分大炮,主要是在里士滿的特里迪加鋼鐵廠的出品。邦聯方面製造了將近3000門榴彈炮(北方7000多門),並在喬治亞州的奧古斯塔白手起家建起了世界最大的火藥廠。但是,許多南方製造的榴彈炮有缺陷,而且容易爆裂,炮彈引線也不可靠(聯邦方面的也一樣,但缺點少一些),使大部分炮彈過早或過遲爆炸,或者根本不爆炸。

步兵和步槍

聯邦和邦聯政府、一些州政府和一些私有公司都派出代理人到歐洲,他們在那裡競相出價購買英國和歐洲大陸多餘的武器。聯邦和北部各州在歐洲共買了100多萬支滑膛槍和來複槍,其中有些沒什麼價值,但大部分是有用的。到1863年,國內軍火工業為聯邦軍隊生產了足夠的來複槍,從而停止了向外國購買。馬薩諸塞州的斯普林菲爾德美國兵工廠生產了近80萬支來複槍,私家製造廠另外製造了斯普林菲爾德型來複槍90萬支。北部工廠和政府兵工廠在內戰期間生產了250萬支各種小型武器,這一空前成就標誌著軍火工業的現代化效率。
   邦聯是無法趕上這一產量的。邦聯內部來複槍生產情況不明,可能不超過25萬支。此外,南部進口了60萬支來複槍,其中大部分是恩菲爾德型。在內戰開始第一年,邦聯極需武器;在1862年,得勝的叛軍繳獲了10萬支聯邦來複槍,偷越封鎖線的船隻又帶進20萬支,從而使南部的小型武器不再短缺。到1863年,雙方的大多數步兵都配備了現代化來複槍了。
   這些槍儘管是「現代」的,但仍舊是單發的前裝槍。這種武器要裝上子彈,程序很複雜。士兵從彈藥盒裡拿出用紙包裝的裝有子彈和火藥的子彈筒,用牙齒把紙撕開,將火藥倒下槍管,把子彈放進去,用通條把子彈和火藥向下夯實,把擊鐵板搬起一半,在火門上安上火帽,扳動擊鐵,瞄準,然後發射。有經驗的士兵每分鐘能打2-3發。在戰鬥中,人聲嘈雜,情緒激動,許多士兵因有一兩步發射程序沒有做好,槍就不能發射。筋疲力竭、心煩意亂的士兵,沒有弄清楚怎麼回事,又夯下一筒子彈,這樣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甚至許多次都發射不成。在葛底斯堡戰役後,在戰場上發現24000支裝了子彈的來複槍,其中有一半的槍管里有兩枚子彈,有6000支裝著3枚以上的子彈。有一支出了名的樣板槍,在槍管里竟塞滿23發子彈。一個士兵即使每個動作都正確無誤,但通常是站著或跪著去裝子彈(雖然有些敏捷的人學會在躺下時也能裝上子彈),因此,就使自己暴露在敵人炮火之下。
   顯然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在來複槍的槍閂處裝上子彈。軍隊的後膛槍已配備多年了。令人煩惱的是,這種武器還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火藥爆炸熱煙從槍閂冒出,這就使槍支發生故障,因為槍管發熱而無法迅速使用。在19世紀50年代,有幾位發明家(包括成為聯邦將領的安布羅斯·E·伯恩賽德)研製出銅質子彈筒或其他裝置,大大地解決了泄氣的問題。後裝式的卡賓槍一生產出來,就配備給了聯邦騎兵;而一些叛軍騎兵也裝備了這種卡賓槍,這是他們繳獲的,或從里士滿兵工廠少量產品中得到的。康涅狄格州精明的新英格蘭人也發明了後裝式的連發槍。性能最好的是斯潘塞7發卡賓槍,它用槍托上的彈簧夾供彈,這種槍支是1864-1865年北軍部隊最喜歡的武器。

海軍

如果說在內戰開始時邦聯陸軍的備戰工作好於它的敵人的話,那麼海軍的情況則正相反。實際上,邦聯幾乎沒有什麼海軍。在1861年期間,美國共有1457名海軍軍官和7600名水兵,其中只有237名軍官和一小部分水兵叛逃到邦聯。南部人是尚武而不善航海的人民。主要的造船業都在北部;全國的商船都歸北部所有;大部分商船船員都是新英格蘭人。
.......
到戰爭的最後一年,聯邦海軍已從1861年時的42艘戰艦發展成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一支擁有各種類型戰艦的強大艦隊,從吃水淺的炮艦到裝甲炮艦共671艘。這些戰艦承擔了3500英裏海岸線的封鎖任務,迫使從諾福克至新奧爾良的邦聯一些要塞投降,並闖進南部的內河系統,直搗邦聯的腹地,從而保護了聯邦沿海與內河運輸給養的龐大艦隊。陸海軍在南部諸河流沿岸採取的聯合軍事行動不僅對西部戰場起了關鍵作用,而且在戰術學上也是一個重要的創新。海軍在為北部贏得勝利中所作的貢獻是同它的人數不相稱的。聯邦海軍大約有10萬官兵,僅占陸軍總人數的5%。
......
聯邦封鎖的效果在內戰期間曾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並且長期以來一直是有爭議的問題。邦聯的國務卿堅持認為它是一個「名義上的封鎖」,是不會受到國際的承認的。為了支持這種觀點,一些歷史學家列舉了數字或估算數字,指出南部至少出口了100萬包棉花,進口了60萬支步槍,50萬雙軍鞋等等。1861年期間,至少有十分之九的突破封鎖線的船通過了封鎖線。到1865年,聯邦海軍將這個比例縮小至二分之一。但在整個內戰期間,突破封鎖的成功率據估計達8500次,而聯邦海軍捕獲或摧毀的突破封鎖線的船僅1500艘。因此人們爭辯說這次封鎖是失敗的。
   但是,這些數字又能證實一種相反的觀點。重要問題不在於有多少船隻突破了封鎖線,而在於如果不實行封鎖,會有多少貨物被運過封鎖線。內戰的後3年出口的100萬包棉花同戰前3年中出口的1000萬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內戰前的4年中,有20000艘船隻進出南部各港口,其中大部分船的貨運量都超過了內戰期間這8500艘突破封鎖線的船的貨運量。許多突破封鎖線的船在被追擊時為了加快航速,不得不向海中投棄一部分貨物。聯邦的封鎖將南部的海上貿易減少至正常情況下的將近三分之一。況且戰爭年代還屬非常時期,因為南部缺乏工業基礎,需要進口大量的物資投入戰爭。儘管封鎖在戰爭初期並未顯示多麼重要的軍事意義,但它最終對戰爭的勝負卻起了重大作用。

海軍上北方優勢很大

最後,一點微小的貢獻,答主在葛底斯堡拍的 《在葛底斯堡國家公墓落成典禮上的演說》


當然是必然的。

南北戰爭,南北雙方的實力差距是很明顯的。

北方23州,人口2200萬,南方11州,人口900萬,其中近一半是黑奴,也就是說服兵役男性的比例北方是南方的五倍左右,而且還可以大量吸收黑人蔘軍。

後來北方最高兵力達到69.8萬(其中有不少是黑人),南方最高兵力約30萬。很明顯,南方已經大約15人一兵,動員能力接近枯竭,而北方潛力還很大。工業實力和軍火生產能力,差距更大,10倍也不止。

南方僅有的優勢在於:1、南方的農民、莊園主子弟相比北方的工人,從小玩槍,槍法要好很多,而且有保衛家園的感情;2、南方的優秀將官比北方多;3、出於地緣和經濟利益等原因,英法政府對於南方比較有好感。

由於雙方綜合實力相差懸殊,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南方的戰略目標只是脫離聯邦獨立自保,而北方的戰略目標是滅了南方。南方唯一的出路在於在戰場上通過微操給予北方重創,以此得到英法等國的外交承認或者軍事干涉。

北方想要獲勝,只需要:1、動員起自己雄厚的實力,下定決心打下去;2、發動黑人(其實只是可選項);3、別犯太腦殘的錯誤(大霧……)。

戰場被當時森林茂密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分為東線和西線,東線是主戰場。東線,雖然雙方的首都直線距離只有100多公里,但是中間隔著波托馬克河下游的沼澤地,大軍難以通行。兩軍主要在華盛頓西面的鐵路附近作戰,南方希望以打促和,所以會跑到華盛頓北面的葛底斯堡和北軍開戰。西線南方兩年工夫就崩潰了,北方先打通密西西比河航道,然後謝爾曼向大西洋進軍。當時的作戰模式還是拿破崙時代的運動戰。排隊槍斃+散兵線,後膛槍也開始大量使用,騎兵很少用於衝鋒而主要在於讓步兵多四條腿趕到目的地,塹壕戰開始出現。北方的海軍也對南方各港口進行著封鎖。20世紀殘酷的總體國戰已經初露端倪。

前期,北方對於戰爭的難度估計不足,訓練和準備不足的軍隊初戰失利,然後連著幾任統帥都是謹小慎微,過分注意微操,可是對面的羅伯特·李就是美國歷史上少有的微操大師,和他幾次較量多半都是敗仗。但是南方即使獲勝,也根本無力深入,擴大戰果。時間一長,北方的雄厚實力開始發揮,原來的菜鳥軍團經驗值也開始積累。

葛底斯堡戰役,羅伯特·李不小心吃了敗仗,一下子局面就變得難看了(這樣的敗仗換了北方其實根本無所謂)。北方解放黑奴以後,兵力增加不少。然後北方統帥又換上了當年西點軍校裡面成績平平,喜歡蠻幹的屠夫格蘭特,深知總體戰的精髓,不玩微操,直接大軍A過去,根本不在乎傷亡數字,就和你硬打拚消耗,哪怕二比一和你換,你也得完蛋。謝爾曼更加流氓,直接深入對手後方屠農拆建築。

這個時候,英國憲章運動剛剛結束不久,民權意識崛起,法國拿破崙三世一直想把自己打扮成解放者,這個時候還正在遠征墨西哥討債。馬克思、恩格斯當時已經是歐洲輿論界的大V了,美國南方的奴隸制在歐洲主流輿論看來,那個簡直是禽獸不如,英法政府根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干涉美國內戰。特倫特號事件,美國做出讓步之後,英國也不敢過分進逼。美國不是亞非的落後國家,幾千人或者萬把人根本沒用,克里米亞戰爭才結束沒幾年,再出動幾十萬大軍跨洋遠征,國內輿論根本不會答應。

在英國和法國不干涉的情況下,幾年下來,面對格蘭特和謝爾曼這種和你拼消耗的狠角色,南方再也拼不起了,只能GG。


開始的時候沒有必然,但是林肯開掛了,任何戰爭一旦涉及這種大規模融資行為,都是不可逆轉的勝利,包括當年大家都不喜歡的滿清入關,看看老百姓為什麼不奮起反抗民族侵略者。

1862年5月,林肯簽署了《宅地法》 ,規定每個美國公民只交納10美元登記費,便能在西部得160英畝土地,連續耕種5年之後就成為這塊土地的合法主人。這一措施從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隸主奪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時也滿足了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發了農民奮勇參戰的積極性。
美國獨立後,聯邦政府對西部土地實行國有化,並決定按地段分塊出售,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償還國債和滿足土地投機者的要求。但出售土地單位面積大、價格高,西部移民無力購買,因而展開了長期爭取無償分配土地的鬥爭。由於南部奴隸主的阻撓,直到內戰前,無償授予移民土地的法案均被參議院否決。
南部奴隸主的政治代表退出國會後,林肯政府得以實現共和黨提出的宅地綱領,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於1862年2月28日和5月6日先後通過了宅地法。5月20日林肯頒布此項法令。


運氣不好的話,里士滿應該在七天戰役就被拿下了,問題麥克萊倫水平太糟再加上華盛頓實際上沒給前線更多的兵,結果直接導致進攻失敗。

南方是不是會輸,這個壓根不用想。

因為南方本來就人少的可憐,開始只是借著徵召士兵素質高+整個聯邦軍中下級軍官8-9成來自南方這點優勢,再加上北軍損失大量下級軍官,士兵訓練水平和武器裝備都不佳,打的好看本來也很正常,真等消耗過幾次之後原形畢露,葛底斯堡就算李不犯二邦聯這點兵力武器也贏不了,甚至出現三個邦聯旅強攻一個聯邦旅,聯邦也沒有崩潰的情況,還有在邦聯進攻時也有聯邦軍成建制反衝鋒,這在早期是難以想像的。

所以犯二之後就是毀滅性的大敗。

就不說邦聯因為海上被封鎖,早就經濟崩潰濫發鈔票並且惡性通貨膨脹了,生活都很成問題。

再說李這人其實就是莽,帶兵衝鋒可能還行,但明顯缺個參謀長,實際並沒有吹的那麼厲害,不過前期還真是給他找到了石牆。

無論是七天戰役還是葛底斯堡,只是他本人判斷的地方,失誤的地方非常多,石牆還在的時候還是能打很好的仗的,石牆死之後,就沒打出過多漂亮的仗了,皮克特衝鋒這種決策做出來真的是讓人無話可說。


很難說必然,以現代戰爭理論來看,北軍會勝。

但首先明確一點,美國南北內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工業化戰爭,不同於以往的戰爭形式,拿現代的工業時代戰爭理論和工業化之前的農業社會戰爭理論來套用分析處在那個節點的戰爭,都不合適,特殊情況特殊分析

農業社會戰爭有個特點:農業社會因為生產力低,對社會資源整合度低,受限於後勤壓力和運輸問題,戰爭的規模不會很大、參戰的人數不會很高、往往幾次戰術上的決定性勝負就能影響戰爭的走向。

工業化戰爭時代:資源開始被充分整合得到高效利用,武器製造開始標準化生產、軍隊的投送開始靠鐵路和輪船實現大兵團運輸,戰爭的人數和規模都不同以往,到了這個時代,戰爭開始拼整體實力,包括戰爭的潛力等...

美國在南北戰爭爆發前:1801年,惠特尼提出了標準化生產概念(也是這個惠特尼因為發明了軋棉機,南方奴隸制經濟又隨之復活),隨後美國工業開始迅猛騰飛,鐵路也在內戰爆發前開始興起建設。

先講一部電影,《亂世佳人》,片中的北方軍對南方城鎮進行毀滅性破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誰會想到這是美國內戰?

南北戰爭的時候,還沒有總體戰這個概念,在總體戰之前,打的更多的是有限戰爭,雙方都是軍隊之間進行交戰,一場二場絕對性戰役可以改變整個戰爭的走向

事實上在南北戰爭開戰之前和初期,南方在軍事上還是佔有一定優勢的:

1 南方州民風彪悍,例如德克薩斯州,而且剛剛經歷過美墨戰爭,南方軍隊得到過戰爭的鍛煉戰鬥力是較強於南方的

2 指揮官優秀,羅伯特李為代表的西點軍校出身的軍官指揮著南方軍隊,當然還包括南方的其他一些軍校出來的優秀軍官。

3 南方雖然整體實力落後,但是內戰爆發前和初期也得到了英國法國的各種援助,南方還預先儲存了大量武器彈藥。林肯的前任布坎南曾支持把許多武器彈藥運往南方儲存起來。此外,聯邦重要的軍火庫、軍事要塞和海軍基地也多設在南方。短期內南方支撐的起一場戰爭。

4 南方工業儘管落後,但優先發展軍火工業,軍工業相對發達。南方的里士滿的兵工廠年產步槍6萬支、特里迪加鋼廠設備優良,可製造鋼甲和重型大炮。南方還生產大量的火炮、火藥和雷管等。

也就說是在戰爭初期階段,如果按照農業社會戰爭理論,南方軍隊本有可能憑藉一系列軍事上的勝利迫使北方承認其獨立,從而達到其目的。在戰爭的最初階段1861年間,原本雙方都只以為是一場有限規模戰爭,尋找對方主力進行決戰消滅對方軍隊有生力量,雙方都沒有預料到內戰的最後傷亡會如此慘重。

但是打到後續階段,雙方都發現這場戰爭不同於以往的戰爭,加特林機槍、連發槍、鐵甲艦等新兵器的使用,使得戰爭殘酷性大大上升,死亡人數遠超過以往,打到這種情況下,雙方都已經無法控制戰爭規模的升級,後面北方軍隊繞過南方軍隊主力對南方的大後方進行干擾摧毀南方的社會基礎,由原來的有限戰爭升級到全面戰爭,打到這個階段,北方也開始廢除奴隸制並且讓黑人蔘軍,這個階段開始拼整體實力的了,南方實力比不過北方,自然輸。

不要扯什麼北方代表了先進的資產階級,南方搞奴隸制,北方制度優越於南方云云,也不要進行簡單的實力對比,如果單純進行工業實力對比和人口對比: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之前,如果按照工業實力和人口對比,中國的整體實力是要強於日本的,按照當年的西方各國的預測和我們自己的樂觀估計,國力弱小的日本怎麼會是大清對手,但結果我們輸了...

日俄戰爭,身為西方列強的俄國的工業實力和人口規模也是遠高於日本的,但是俄國輸了。

抗日戰爭之前,中國的工業實力是遠遠落後於日本,中國理論上必輸,日本揚言三月結束戰爭,但結果呢?

如果按照簡單的實力對比,抗美援朝在沒有打之前,勝負就已經沒有任何懸念,工業實力差距之大,遠大於南北雙方差距,但結果呢?

更何況美國獨立之前,北美十三州的整體實力能和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比?完全沒有可比性情況下,美國還是獨立了


南北戰爭中的南軍,一戰中的德國,二戰中的德日,都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百勝不足以扭乾坤,一敗而致禍不復


只有站在事後放馬後炮的人才能找出理由證明一切都是必然的


一般力量差距達到不可逆轉的差距時,一方就會想要動用非常規軍事武器,這是我在看潛艇史看到的,愛爾蘭反政府武裝和南軍一直在研製潛艇企圖扭轉戰局,但是結果都挺悲劇的,這裡就不po了。工業化程度差的太多,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腦殘者無葯醫,不認真讀卻自行腦補,也是醉了

英國干涉一定是出兵干涉?李將軍主動進攻北方也是為了獲得英法的支持,沒有像樣的勝利英法怎麼支持?再說英法支持就是武裝干涉?

2、

我哪句話說中國是棉花產地了?腦殘者無葯醫!!!中國和美國兩個原料產地,可沒說是棉花產地。

3

為什麼葛底斯堡戰役是南北戰爭的轉折而不是安提塔姆會戰? 因為南方再也沒有能力入侵北方了,從第二次奔牛河會戰後南軍掌握了東部戰場主動權,而安提塔姆會戰後南軍尚保持對北軍的進攻能力。南軍錯過了最好的機會但是依然有機會,錯過不代表沒有。

4、

一個人怎麼就不能改變戰爭?這種腦殘真是無葯可治。安提塔姆會戰北軍一個兵僅僅因為撿到了南軍的作戰計劃就能讓北軍在安提塔姆會戰擋住南軍,一個優秀的將領憑什麼不能改變戰爭? 四渡赤水的時候就毛澤東一個人反對打鼓新場 ,避免紅軍全軍覆沒。這怎麼就不能改變了?人家毛澤東就是憑一己之力在晚上先說服周恩來然後第二天說服其他人,避免全軍覆沒。要我說,凡是持不能改變的觀點的人腦子都不好使,他們腦子不好使改變不了大勢以為別人也做不到。

錢斯勒斯維爾戰役以6萬人擊敗13萬人,這種勝利放到歐洲有幾個比得上的?

河谷戰役以17000人48天行軍646英里多次取勝成功阻止52000北軍增援里士滿,兵臨華盛頓嚇得林肯一身冷汗。這些有幾個能達到的?(中國倒是有個類似的,蘇中戰役七戰七捷)

「谷地戰役成為德國各個軍校教授的經典戰例,德國總參謀長、陸軍大元帥毛奇認為:傑克遜在戰役中的指揮藝術驚天動地。 」 《西點軍校精英全傳 》裡面這樣寫的,至於原話怎麼說得,我不會德語找不到。要是毛奇的確這麼說過的話,石牆怎麼不可以跟毛奇比?

我們看看卡爾大公最牛逼戰績

5、只說原因之一是啥,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要靠入侵北方來結束這場戰爭,南方不去主動攻擊華盛頓,北方一直防守根本贏不了。

先說下為啥南軍兵臨華盛頓或佔領北方就會簽和平條約,因為英國急需南方的棉花,紡織是英國支柱,南方都佔領華盛頓了北方要是不同意和平那就是把英國逼急眼的節奏,北方都懂,但是你們卻不懂。美國分裂是英國所樂見的,南軍佔領華盛頓就意味著戰爭結束了,英國可以穩定地獲得棉花了,英國會坐視北方抵抗到底?naive!!!當時英國出手干預太平天國就是因為中國和美國兩個原料產地都打起來了,而美國因為比較難干預所以出兵干預中國,要是南軍佔領華盛頓英國很樂意看到戰爭停止。

北軍勝利不是必然的,因為北軍指揮官太差了,看到你們這幫人連石牆傑克遜都不知道真的是太naive了。 Jackson suffered a tactical defeat (his sole defeat of the war) at the First Battle of Kernstown (March 23, 1862) against Col. Nathan Kimball (part of Union Maj. Gen. Nathaniel P. Banks"s army), but it proved to be a strategic Confederate victory because President Abraham Lincoln reinforced the Union"s Valley forces with troops that had originally been designated for the Peninsula Campaign against Richmond. 石牆傑克遜戰爭中只輸過一次,而那一次還是用3000人攻擊北軍9000人,但是戰術上的失敗卻換來戰略上的勝利。人家的牛逼程度可以和同世紀最偉大的軍事家威靈頓拿破崙相比。

戰爭勝利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將領,孫武以三萬破楚軍20萬,吳起七萬破秦軍五十萬,這都是在逆勢中逆轉的例子。而石牆傑克遜就是一位非常牛逼的將領。

南軍有羅伯特李和石牆傑克遜,如果石牆傑克遜沒有在1863年5月的錢斯勒斯維爾戰役中被自己人打傷然後死亡,那麼這兩個人的配合基本可以保證他們在接下的每一場戰役中基本都不會輸,這對北軍來說是十分恐怖的,石牆傑克遜打仗靈活,善於運動戰,羅伯特李擅長防守不擅長進攻。

1863年7月發生的葛底斯堡戰役的失敗其實可以避免,只要傑克遜在,羅伯特李不會輸,很有可能在另一個地點打贏。

longstreet跟羅伯特李的配合就沒那麼好,他有時會錯誤地理解羅伯特李的意圖。

所以石牆傑克遜本來可以改寫美國歷史的,打贏波多馬克軍團後兵臨華盛頓逼迫林肯結束戰爭。

當時是南軍在1862年12月在弗雷德里克斯堡戰役重創北軍,1863年5月又在錢斯勒斯維爾戰役擊敗北軍,要是李將軍和傑克遜再擊敗波多馬克軍團兵臨華盛頓,那麼北軍這連續的失敗將使得林肯不得不簽署和平協定,而英法也會正式承認南方甚至支持南方。

不回復你們評論了,一直給你們補歷史我也是累了。


北方的人口 工業 經濟都有很大優勢,那時國際輿論也不在南方。南方打不過很正常。但南方硬是有名將贏得很多勝利,讓一面倒的戰鬥打的你來我往。已經很不容易了。


先說結論,北軍的勝利是必然的,但南方也不一定輸。

就像一個獸族(南方)打人族(北方),雖然無論是單兵質量還是英雄等級,甚至資源都比北方強,這也是為什麼南軍能在戰爭開始打出優勢。但人族人口較多,科技樹也比你高,打著打著掏大炮,在格蘭特的剛人口戰術里,北方必定獲勝。


不是,如果南軍不主動攻擊薩姆特堡,戰爭都打不起來,就這樣一直拖下去。


當然是必然的。。。這首先對於北軍是場無限戰,特點就是要徹底消滅對方,南方也只能被迫接受這場戰爭是無限戰的特點,那麼結果就是徹底地拼實力,即使有外國幫助,對於南軍也是杯水車薪。

必然中的一絲機會就是前期基本就把北軍拍死


不為,南方有沒有劉一民是決定性因素。


不是必然,要是按照他們的說法,滿清怎麼可能入主中原?老毛為何打的過凱申?


只說一個,毛澤東主席打贏的很多仗都是劣勢仗。

北方很可能贏。但南方也是有機會的。只要拉攏到英法聯軍。


歷史都是無數個偶然才形成的必然。

掉了一個釘子,就壞了一個馬掌;壞了一個馬掌,就毀了一匹戰馬;毀了一匹戰馬,輸掉了一場戰役;輸掉了一場戰役,毀滅了一個王國。


北方需要工人,沒有那麼多農民,羊吃人的圈地運動沒用,南方大批的黑奴被綁在土地上,北方的企業主肯定不願意花錢買,把他們解放出來是最好的,給低廉的工資就可以僱傭,不好的可以開除,花一大筆錢買來奴隸,工廠用不上的豈不是砸手裡了


清教徒山巔之城,重道義

北軍,廢奴,道德制高點

南軍,state主權高於人權,種植園黑人生活水平高績效合法,李將軍魅力高,擱蘇聯和東亞可以,擱清教徒山巔之城,那是辜負上帝,他老都安排好了怎麼會不是必然


當然是必然的。北方是更先進的工業資產階級,北方有更多的工廠,生產力比南方有優勢,加上黑人為自由而戰,兵員充足。且奴隸制已經不適合工業時代了。


推薦閱讀:

美國大蕭條時期人吃不飽飯,為什麼超過一半的人每星期去看一次電影?
1823年美國已經獨立很久了,為什麼還要提出「門羅主義」呢?
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政治理念(liberal vs. conservative)的互相轉變是如何發生的?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有著怎樣的人生故事?
為什麼我自豪於蒙古人的血腥擴張,卻唾棄歐洲的殖民擴張?

TAG:美國 |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 | 美國歷史 | 美國南北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