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的價值觀有什麼問題嗎?

我現在上中學,自打聽過一集羅輯思維後就喜歡聽羅振宇的講述了,我覺得這非常新奇,也確實讓我看到了更大的外面世界。但我媽聽了兩次之後,勒令我刪了,說思想片面,就是個賣東西的。但我認為無論思維片面不片面,對我都是新穎的,總比那些沒有能力資歷、從不給你什麼價值觀所以不會出現思想片面的人好。諸位覺得羅振宇怎麼樣?我還要繼續聽他的節目嗎?能否推薦一下有價值可以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書?


羅振宇的問題在於他曲解了讀書與學習所帶來快樂的根本原因。

我昨天夜裡凌晨兩點半才睡覺(確切說是今天凌晨),因為十二點的時候本來要上床,結果無意中發現一位作者的文章,在用幾何推導發動機二階振動的存在。文章我越看越感興趣,因為涉及到的知識面自己都了解,可是看結果卻覺得哪裡不太對。

於是我開始自己求解發動機二階振動的幾何依據。求解這個問題需要的所有知識不外乎內燃機構造+初中幾何,但是因為自己已經很久沒接觸過幾何題目了,這次推導過程非常困難。大概過了一個小時,我才用自己的思路求出了結果,證明了以下結論:

「同一時間點,1號活塞和2號活塞的行程是不一樣的。」這個結論顛覆了以往我的認知,但從數學角度來看無懈可擊。以下是iPad草稿:

我又反覆檢查了三遍推導過程,並與原作者的推導進行比對,最終我收穫了什麼呢?

  1. 我和作者的結論一致,兩個活塞之間確實存在行程差;
  2. 作者的推導過程太粗略了,很容易看迷糊;
  3. 作者推導過程中有個錯誤,根號前面少算了一個2。

把這個問題徹底弄明白後,我一看錶,已經凌晨兩點半了。可我感到無比的輕鬆、高興,因為這個問題困擾我有一陣子了,原作者的思路讓我找到了一個新的解決途徑,順藤摸瓜經過反覆的思考、嘗試、推倒重來,得到並印證了最終結果,還挑出了原作者的一處錯誤。

這個過程,我們叫它學習。你問我熬夜推導發動機二階振動的幾何基礎有什麼用?我告訴你,屁用沒有。我的工作永遠用不到這個知識點,和別人聊車也不可能聊到這麼深的層次。如果不是寫這個回答,這世上就沒人知道我昨天痛苦但快樂地重溫了初中幾何然後弄明白了一個毫無用處的問題。

可我想說的是,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快樂的。如果你在我耳邊喊一百遍推導結論,可我沒有親自經歷痛苦的推導過程,我是不會感覺快樂的。就算我知道你說的是對的,是真理,我還是不會感到快樂。學習的最大魅力就是你會經歷從疑惑到求索,到痛苦,到豁然開朗,到快馬加鞭,最後真相大白,這個過程是最有快感的。

而現在呢,羅振宇的價值觀告訴你:學習可以很功利,你給我錢,我去經歷「痛苦」的讀書過程,我幫你總結,最後我十分鐘就把這本書的精華結論告訴你。他認為,你只需要知道結論,就相當於讀了這本書。

他的邏輯到這裡沒問題,有問題的地方在於:他認為直接告訴你書的精華,能讓你節省大量閱讀時間,還能得到提升,肯定好處多多。你應該感到快樂,並被他貫以「終身學習者」頭銜,讚美你是個愛學習的孩子。

可現實是:讀書和鑽研的過程才是快樂的,羅振宇直接告訴你結論和精華,你聽了之後也只能被動接受他的結論,因為你是本著節省時間的目的聽《羅輯思維》,根本沒有動力去求索和驗證。也就是說,聽《羅輯思維》,你不會覺得快樂,儘管羅振宇每期內容都在盡全力講得好聽、好玩,甚至不惜用狗屁不通的事例強行自洽,以搏「終身學習者」的驚訝與滿足。

誠然,羅振宇傳達的很多觀點非常具有現實指導意義,聽了他的讀書結論是有益處的。可我是個自私的人,我只想體會快樂,所以我選擇熬夜推導發動機二階振動的幾何基礎,我選擇痛苦地求索,而不是聽羅振宇告訴我人脈的終極法則,聽完之後連連點頭,幾分鐘便忘得一乾二淨。

羅振宇將《得到》APP用戶奉為「終身學習者」,可諷刺的是,他們偏偏不是喜歡學習的人,而是喜歡花錢買結論的人。

利益相關:《得到》APP使用者,花過錢所以捨不得刪

最後補充一些,很多人看不慣羅振宇,不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麼,相反我認為他所做的事情至少讓我們能重新審視「讀書與學習」這個問題。你看不慣羅振宇,是因為你無法在噴他的過程中找到快感——不管你說他什麼,他都承認。

「你打著知識的旗號做商人,虛偽!」

「對啊~我一開始就說自己是知識商人,合法賺錢納稅是每個商人的光榮~」

「你的很多邏輯根本不成立,誤導人!」

「對啊~我自己還會否定自己呢,觀點本身就是變化的,而且我早跟聽眾挑明啦~」

「你那APP里好多付費專欄質量堪憂!」

「我逼你買了嗎?」

當然,更多人質疑羅振宇,只是因為看到他賺錢,心裡不爽。


賣東西可能害人,書不會害人。

從第一集起,把他推薦的書都找來讀一遍,這個問題在你心裡自然就有了答案。

自己探索問題,比找別人給答案有趣可靠得多。


我必須要來答一波,先放結論:如果你現在還是在中學,請遠離這類節目。

這節目的適用群體在研究生及以上的部分人,本科都不太適合。為什麼?因為這就是一個價值觀輸出的節目!有點長,有耐心可以慢慢看。

先說背景,我是從羅振宇第一季第一集看起的,那一年我本科剛剛畢業,他前期口號是做你身邊的讀書人,當時確實是很中立很有新意,有觀點,沒見過世面的我被這些觀點深深的吸引了,之後兩年一集不落。直到我買了他幾本書,最開始是覺得有收藏價值啊,羅輯思維出的書!回過頭來看,這應該是那個年齡段基本都有的心態。暫且不說有沒有收藏價值,因為因人而異,有些人的垃圾都被人撿來收藏。貴不說,基本被我束之高閣,一本直接被我扔了,對,就是那本奇點臨近。

(解釋一下為什麼要扔?我一向不捨得扔書。因為這種書專業說不上,內容也沒太大毛病,就是每次放在那裡我就會忍不住去翻看,一翻看整個人都覺得不好了。裡面的內容,看前面一點,根據我的學識積累後面的內容我自己也都能加工推論出來,這些又不斷印證我的推論。然後越來越覺得人類沒有未來,工作生活沒有意義。不管這些未來是不是事實,對於我個人來講已經嚴重影響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扔了它比留著它讓我更快樂更積極。)

我一個個來說:

一、碎片知識被當做價值觀灌輸

之前說的束之高閣的書,一些是歷史學術,對於我工科生難嚼,另一些因為對於知識來講太碎片太片面了啊,當做網路帖子看就行了。舉個例子,當我們說男子漢大丈夫,寧死不屈;我們又說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到底哪個對?沒有具體情況,沒有事情背景,很難表達。那麼羅輯思維可能會怎麼說呢,大丈夫,就應該能屈能伸,你看啊……再說了……我一個朋友告訴我……有一本書叫做……所以嘛,大丈夫應該能屈能伸。就是把一個本身是辯題的一方面拿來,然後找一頓證據自證。你聽起來,哦?對哦,好像是這個道理,原來說的都不對!

二、在一的基礎上有很多邏輯錯誤

舉例子。

某一期,羅說他的朋友張某靈就說過一個思維工具,原因的原因就不是原因。這個放在平時很好理解嘛,有人拿刀去砍人。這個刀是在商店買的,被砍的人去找商店的麻煩,這沒什麼道理啊。很好理解吧!

不過換個場景很多人把這個原理給忘了。比如前一陣有人跑進動物園,被老虎給咬了。有的評論家說了,這是因為動物園的門票太貴,受害者買不起票,才翻牆進動物園,結果被老虎給咬了。

你看這是不懂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這個道理。你仔細想想啊,這樣振振有詞的評論在網上是經常能看見。

這,接受過高級一點教育的人都知道,什麼叫做直接原因和深層次原因。舉一個動物園例子就來證明這個所謂的思維工具,太荒謬,完全帶壞正在形成世界觀的學生。那我這麼說,你去找一個職業運動員的工作,就比如籃球吧,假設不好意思你1米4幾(抱歉某四哈哈),不管你後面再怎麼訓練,你身高不夠被拒是直接原因,而究其根本是什麼呢?一方面是遺傳基因,另一方面可能是你小時候營養不良。那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時候要加強營養,才有可能長高,才有可能做一個籃球運動員。只是一個簡單例子,多的想必我也不用舉了。如果照羅的說法,那麼很可能導致很多問題被淺表化。

再來一個,我記得沒錯的話,有一期說,大概是這樣,大家可以找出來

人要越活越像只貓,貓有領地意識,貓孤獨獨立

我就XX了,貓沒說活的像個人,人要像貓活了。人是社交動物,正常社交是人類的活動和人類社會構建的基石,這尼瑪不是教壞小孩子嗎。

三、我做節目你可以選擇不聽不看

是,這可能是最大的好處了吧,所以這幾年我基本都沒聽沒看了,偶爾碰見了,選一兩個出來掃一下,發現然而還是沒有什麼價值。

但是!但是!但是!在前面說的第一第二點的基礎上,作為一個節目,一個公眾號不斷的在輸出價值觀,給這些人格形成期的學生們洗腦式灌輸,讓我非常非常的難過。

為什麼是洗腦式的灌輸?大家都是成年人,我舉個例子。假如一個新聞,每天都是置頂,然後後面的評論都是:好!厲害了我的X!點贊!XXXX發來賀電!你們知道我說的是什麼,你們認為是什麼?

羅輯思維的公總號怎麼做的呢?我不是沒有在他下面留過言,留的言是對他的觀點的質疑和討論,然而公總號有個功能叫挑選評論展示,你永遠不可能看見我對他邏輯漏洞和觀點的質疑反對!被灌輸的人覺得有那麼一點道理,然後看後面的評論,哦原來這麼多人都跟我一樣啊,居然還有一些牛人大V!我也跟他們的思維一樣,我也會成為牛人!只有正反饋,越來越相信。然而還有99%的留言你根本看不到。

四、羅輯思維所輸出的價值觀:有錢可以為所欲為,精緻利己。

為精資洗地,你沒有這些思維你就不能脫貧致富,你不富有是因為你沒有好的思維,沒有聽我們的節目

首先,世界上財富並不是人們的唯一追求。再說對於追求更好物質生活的人,在資本的世界裡,發財只是少部分人的事,就算你足夠努力,有足夠好的思想武器,天天聽羅輯思維,你依然可能只是一個工作者,你不能實現流動真的就可能只是運氣而已。舉個例子,所有聽眾裡面,可能有1%的人實現了目標,剩下的99%人,為了追求物質,到最後發現並不能實現,其實是因為沒有資本所具有的原始資源而已,強行為資本原罪洗地,然後還把這一切歸結於現有體制問題,可是我們現有體制就是GLZBZY(自己拼)啊。

羅為了披上表裡如一的外皮,給自己打了個標籤叫光明正大的掙錢。沒錯,所有這一切羅和他的團隊都是為了掙錢。那麼他輸出的東西好不好,對不對,影不影響下一代和社會,對於他來講又有什麼關係。至於你,只是一個吸金的工具,要用滿足你胃口的東西把你吊住。小孩子喜歡喝可樂,就天天給他賣,清朝人喜歡吸鴉片,就天天給他賣。錢在你手上,你賣不賣你有選擇啊。他為的是掙錢,至於東西好不好,有沒有害,你自己決定。而至少在我看來,如今已經不比昔日前兩年的內容了。

互聯網思維、人工智慧思維、付費內容思維等等等等,都是圍繞他自己展開的,都是滿足他自己開展業務的自洽,他只是一個資本風口的代言人。這個世界之大,不只有互聯網、人工智慧、內容付費,還有那麼多的工作需要去做,那麼多的美好需要去經歷。

五、什麼樣的人適合觀看

個人認為需要具備以下幾點:

1、對這個世界有充分認識,知道這個世界具有多面性。

2、需要認識到追求美好物質生活是每個人所嚮往,但不是人生唯一的追求和途徑。

3、對於現實世界的映射能進行自我篩選,加工,再分析,能夠形成自己觀點的人。

根據以上幾點,對於一個中學生,閱歷沒有那麼豐富,對於自己人生的追求並不明確,對於現實世界的映射沒有經過訓練,難以形成篩選,加工,再分析,輸出。建議你不要觀看了,對於沒有自我打斷反饋機制,強制性的價值觀輸出就如同精神鴉片,進去有可能就出不來了,直到有一天被人拉出來,然後發現錯過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羅振宇算是我也比較關注的一個媒體人(或者讀書人?商人?創業者),早幾年還在上大學的時候通過他也有著不少的收穫。那個時候本人視野見識都還有限,各種公號自媒體還不是那麼多,也未擁有一些可以接觸到高水平見地的信息渠道。以及在對於很多事情的認知上(主要在歷史方面的),依舊留有不少應試教育體制下的誤區、盲點。在這些方面羅的許多看法還是對我有過不少啟發幫助的。

當然這裡講的是他的價值觀,關於這一點他的內容看多聽多了之後還是會隱隱約約感覺出一些什麼的。某些聽著似是而非,或者就是感覺有問題之處。他個人的價值觀很明顯是有著他本人的一些傾向的,並不太多處在一個傳統媒體人或者讀書人或者商人的窠臼之中。網路上也有不少人對他進行抨擊的,但是多數的評論看著都沒有感覺說到很重要的點的感覺。就一個人賺錢、讀書人、知識分子或者媒體人去賺錢這種事情其實並無可厚非的,甚至提供轉型做知識服務也許是他本人成長當中比較大的突破。而這個突破可能衝擊了部分人心理上的某些定式,並因此而做出反擊、批判。

而我試圖要說的在價值觀上的異議可能會深入一些,內容主要在後面,讀著的時候盡量保持耐心。

個人對他的態度、感受與評價都比較複雜。有認可的一些方面,也有不認可的一些方面。不同的時期對其觀感、態度也都會有所具體地不同。某個階段也許認同的態度會多些,而別的時候又是反對的態度突出些。這些也許都是不能簡單地一概劃分。

認可的那些方面:

1,對於個人成長的方面的追求!通過學習提高認知、或者通過創業實現成就等等方面。不願意接受自己是庸碌之輩的心態。知乎雖然黑他的人不少,其實好多的黑也主要是跟風黑。有一些人則是自己的心理防禦或者道德觀念被衝擊到了基於反應而抨擊。這種基於不同價值觀而產生的批判有一些是合理的,而另外一些則是不見得合理。(這點在後面會試著說)可能好多人認為他是半桶水或者並非真的「愛智求真」,但是個人感覺他在這些方面還是有著追求的。而且其視野見識都算是比較廣的,這個還是得承認。

2,其人還是「存在維度」比較豐富的,或者精神世界、內心情感都算是豐富的。並不是能夠被單一的一種標準或者框架所能夠定義、描述。個人覺得那種「發展指數」高的個體身上都會體現出這樣的一種複雜性、豐富性。我也對於一些人格側面比較豐富的人感興趣。

3,「求新」、「轉型」方面,這是他相比於其他的傳統媒體人的一個突破之處,他選擇讓自己成為了一個新物種。這個成長與轉變算是他的一個很大的突破。這種去願意突破自身局限,跟隨著新生事物不斷湧現的時代步伐的選擇也是給他帶來了與其同輩的許多媒體人在難以比肩的一些高度。

4, 在前些年的時候,他的一些看法對於去批判一些社會當中瀰漫的謬誤、民粹化的偏激觀點觀念,(如,「我們不抵制日貨,只抵制蠢貨」),還是做出了好些貢獻與澄清的。有時候我在想,人們批判某個人的做法里,是否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認可在裡面。比如,至少承認你的內容是值得我去理會的、至少跟我關注著同樣一些方面的內容(也即認為這些內容更具重要性)。因為如果人們沒有這樣複雜的態度,如果認為他絲毫沒有水平,那麼我們完全是可以不用去理會的。而我覺得羅也許就是觸發了我們很多人這樣的複雜心態,他作為媒體人關注的不少內容也確實都是社會生活當中比較重要的,然後與我們一樣都對於一些傳統的定論有著自己的不同意見和批判。

另外需要說的是,許多抨擊他的人是或多或少當作某種投射出來的「權威」去看待,如此才會對發現存在著的諸多問題感到不能忍受的。如果我們僅只是當作一個尋常的人去看待,那麼一個人在視野見識如此之廣的時候,存在著的在深度和細節上的一些問題便也不會太過追究了。如果是一個學者犯他那樣的一些錯誤,那是可以被苛責的,但是如果只是羅自詡著的商人+讀書人,似乎也並不能如此強求。(然而事實上他還是在兜售自己的一些價值觀的,當然,這個權利每個人其實都可以有的)

不那麼認可的方面,一般將好的方面提前說是為了強調後面的不贊同,這篇也不例外:

1,主要體驗在對於某些價值觀層面的一些內容,這個感覺描述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簡單來講可以分為幾種,對於強權不平等和公正的現實有著一種「同構」。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類似的那種感覺,就是當他講到一些歷史人物,對於一些權勢者過於地理解和體諒同情了。李鴻章、慈禧、袁世凱、杜月笙等,這其實折射出了他個人心態當中對於那種某類秩序、價值的認同。相較之下,他對於弱勢群體,對於底層民眾似乎缺少一種同情與關懷(這也不能強求,但是可以反映出他個人的某種傾向),並且時常地在自己的那些言談之中顯露出對於「不成功的人」、「普通人」一種隱隱地蔑視的感覺。且在節目之中他對於那些試圖對舊秩序帶來革新與顛覆的人的態度並不如主流的那麼讚揚與肯定。事實上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基於理想的堅持與奮鬥,舊體制框架之內所能夠帶來的深刻改變其實非常地有限。

他的姿態、價值觀、方法論當中存在著這樣的一種內核,對於不公正的現實、規則的默認與接受,對於「強權」的忌憚、屈服。這個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與我有著同樣的感覺,就是一種表面上並不是很明顯,但是深入其對於諸多事情、人物的內在傾向當中,總能感覺出存在著這樣的點。當然,這也是一種比較普遍存在著的生存和發展策略,並不為他所獨有。但是可能由於我們對於公眾人物、媒體人、讀書人,有著一種慣性般地期待吧,認為他們該為弱勢群體發聲,抨擊社會不公。(他不符合這個設定與期待並不能算是錯的,但是其傾向似乎觸碰到了集體心理當中的某些防禦機制,故而在社會輿論層面會受其反制)這個可以見仁見智,但是這個內在的傾向在他身上體現得比較突出。

記得好像是在十三邀的採訪當中曾經說過,他其實還是挺願意選擇成為李鴻章、袁世凱(稱帝之前的)的那樣的人的,在認清了不合理的現實之後,接受這個現實設定,在這個現實條件允許之內去做一些事情,做出成就,或者做自己還可以帶來的一些改變。(大意)。

那麼問題就在這了,當你同構於這種社會規則與秩序之後,你本身就會成為成為那些不公正不平等的規則的一部分了。變成與之一部分之後就會轉而去捍衛這些東西,縱然他心裡其實也可能知道這一套是存在著問題的了。也即去反對那些能夠在長遠上對於環境與現實帶來更大改觀與突破的「革命者」了。革命者短時間內可能是會帶來不穩定,甚至動蕩。但是事實上也只有在推翻那堵牆之後才可以看到更大的希望----那些更加合理、公正和符合人性的秩序與規則。他的這種從思想、言論上對於權勢一方姿態上的妥協性,與其所推崇的胡適倒是挺像的。

這個方面的內容其實要討論起來,其實可以有很多。個人在這些方面比較認同的一種價值觀在一個答案之中有所展現。Monno:你支持還是反對法國大革命?為什麼? 而恰巧羅本人也是講過法國大革命的,其傾向偏於抨擊的態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階級立場是基本上站在主導、掌握權勢與規則那一方的,而非是被那些不平等的規則體系下的弱勢階層、群體的立場。他是不敢公開評論毛澤東而已,要真談論那些內容,絕對不會是什麼好話。當然,我這也不是講毛澤東的階級鬥爭路線是對的的意思,不要搞混了。

2,他個人的方法論的形成方面除了一個「屈服和共謀於強權」的內核外,也同時地有著「被焦慮感所驅使」的一個重要方面。聽他看他的那些內容,很容易地被觸發一種焦慮感,觸發一種「我還不是沒有實現成功,沒有實現階層躍升」,以及「我還很平庸,平凡,而這是無法被忍受的」的焦慮感。其實這種焦慮感常常也為社會大眾所普遍共有,並非他個人所獨有。追求成就、不凡,以及實現階層躍升這樣的心態實在是大家常常不免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的。但素,但是,他個人的方法論的發展與建立,其實就是建立在被這樣的一種焦慮感所驅使而生成的(或者從心理學層面講,這個方法、策略、姿態,就是作為去抵禦內心的這樣的一種潛在焦慮的防禦機制而存在、產生。而他個人在建立和發展這個機制方面有著自己的特長與經驗)。。。這一點上是他人格當中比較主要的一個方面,在十三邀的採訪當中也袒露自己充滿著這樣的一種焦慮感,不能放鬆,不能鬆懈,浪費一丁點時間可能就會耽誤此生可以達到的一種高度了。。。不能忍受腦袋放空的狀態,有這樣放空的間隙必須要抓點有字的東西來看。個人關注心理學,這種焦慮的程度不能不算是有問題了的。當然,這在他是一種視之為普遍和尋常的現實了。不認為這是一種「非常態」,他個人也許就是同構於這樣的心態,將之視作是一種驅使其前行的重要推動因素了。這也是我們對於自身的負面情緒、負面情感的常見的一種合理化的防禦機制。(因為去面對和化解有著另一種的複雜)

事實上,他個人的社會成就,成功,也確實是在不少程度拜這樣的一種焦慮的驅使的。而另一些關鍵之處是,他會擁有如此之多的客戶與擁躉,與這樣的焦慮為多數人所共享也是有著關係的。可能他們也會自負於自己因此而取得的成就、成功。從心理上分析,這與我們大多數人的一種典型的成長經歷、父母的對待有著直接的關係的。也即父母會對於孩子去「出息」、「爭氣」方面從來地給予一種格外源源不斷地驅趕、驅使,而這個驅趕以及關於它以及關於我們「還不夠好」,「我們得趕緊地變得更加地出息」的焦慮乃至恐慌感便會一直內化進入我們自身。這種焦慮並不會因為我們已經足夠優秀而消除,並且會感覺如果自己不成功,沒有成就,常常就會有一種自己簡直一無是處的感覺。被這樣的自卑所籠罩。這其實也是我們的社會現實當中普遍存在著的一種常態。

同樣也是在採訪當中袒露,羅小的時候其父帶著他上街,指著街邊的掃地的人(還是要飯的來著)會說,要讀書啊,不讀書你以後就成為他這樣的了。也許他持續不斷地閱讀、增加認知的努力方面,背後真的是有著這樣早年被他父親所注入的潛在的焦慮恐慌所驅使著。而也許他對於底層的蔑視也有其父對於社會地位不如自身的人的潛在鄙視態度的所無形傳遞的影響。而他個人在獲得社會成就之後則也將那種「如果不成功你就一無是處」的氛圍向周邊人瀰漫了出去。(這樣的一種內在的感覺其實也恰是他壓抑在無意識層面當中的關於自己的無價值感,自卑感。。人是會將自己內化著的情緒散發給周邊的人的,不管這是焦慮,恐懼,羞恥。)而且他在對於權威人格的那種心理姿態,想來也是跟他與其父親之間關係有著關係的。

羅本人閱讀量、見識、知識是非常豐富的,但是有一類知識也許是無法通過閱讀書本而獲得的。那就是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那些隱秘情感現實。(emotional truth)。這方面的內容與真相才可以解釋一個人為什麼會成為他所是的樣子。可以解釋他為什麼在價值觀立場上會有著那樣的傾向、為什麼會感覺人生的意義主要就是繫於取得社會成就、躋身名流之列,並為此始終被焦慮驅使著。關於這樣的情結,他在講到杜月笙那一集的時候,我能很分明地感覺到他的情感上的投注。也許他對於杜月笙也是有著一種投射性認同的,講到杜月笙的代價是看不起自己、並缺少了普通人的生活當中的幸福快樂。我不知道這有多少是他本人的一些心態瀰漫出來的緣故,杜的成功與悲情里都有著他對於早年那種無比卑微的處境的艱難抗爭。他由於自小孤獨,並吃百家飯長大到後來流落街頭當流氓,想必那種總是遭受別人的施捨與好心的年少時期的處境,是他在發跡了之後,回饋那些與他彼時類似處境的人的原因。不過此時他的角色與處境轉向給予的那一方了。然而縱然如此,他也始終沒有能夠改變那種他總在另一些更有權勢的人面前像是跑腿做事的下人、僕人的角色。我想這裡面也是他年少時期的那樣的處境嵌入了自己命運之中了的緣故。

而羅其實也有那麼一些,在他縱然出名、成功與有錢了之後,也始終未能擺脫那種在某些人面前像個小丑那樣處境與形象。這些想來也是與其早年之間的處境有關,與之有關的還有他的焦慮、自卑,以及他對於鄙視鏈的過於頻繁提及。很多時候我感覺人們長大之後在社會領域的追求、征途,其實所要找尋與獲得的恰是他童年缺憾著的。或者說人通過獲得社會層面的那些獎品以補償心底早年情感創傷下的遺憾、失衡。比如人們獲得成就也許是為了獲得缺失的價值感、認可、尊重、身份感。(這是排除錢的因素之後的獎品,心理意義上的)等等。我始終認為這是這是一個人在根本不缺錢之後依舊無比執著與追求社會成就的最主要心理動因。

這樣的追求成功的路徑,與那種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得好而自然而然地成功的路徑,想要給人帶來的體驗都是截然不同的吧。他在十三邀的採訪當中也表露,經常有不想幹了念頭。個人覺著也許那個在沉重的狀態當中說著「經常有經常有」的羅振宇才是他更加真實的本人。

3, 他對於「鄙視鏈」這樣的東西的合理化。其它的內容雖然有我不太認同的方面,但是引起的反感並不算太多。唯有這個是讓我感覺到格外抵觸的,也許是我本人就是草根階層出身的原因,在那樣的如若成立的鄙視鏈面前則就是被鄙視的處境的緣故。使得我看到聽到他用一些看似正確的言談道理只是為了去合理化這樣的將人與人撕裂成優越與卑微差別處境鄙視鏈的時候,就會感到扯淡。想來他自己追求成功的路徑也不外乎認同與合理化這樣的鄙視鏈之後,再在這樣的鄙視鏈當中努力攀爬吧。我本人不是不承認社會當中存在著這樣的有形無形的鄙視鏈,以及人與人之間處境上的優越或卑微的差距,只是更多地寧願去解構這些內容,而非認同它。解構那些將人拉為極具張力、緊張的兩端的想像實體。想來這樣的存在於社會當中的潛在等級,鄙視鏈,個人更加傾向於這是傳統社會當中的尊卑觀念,以及人性當中對於自己或者他人的蔑視心態所觸發的(而這也是因為糟糕的經歷)。而非是必須存在的實體,這是社會文化里存在的一個BUG,也許也只是階段性的BUG。

這些內容說起來真的是我們社會當中的一種較為普遍的常態了的,因而大家也不會傾向於認為這是有問題的。或者羅本人身上這樣的姿態、追求、以及應對自身的焦慮與自卑的方法論也是折射出了某部分比較典型的社會現實的。這種自卑與焦慮以及個人應對這樣的焦慮與自卑的機制、方法論等,都為社會當中相當一部分人群所共享著。(其網羅和聚集的一些人身上也有著與其十分類似的,如萬維鋼,李笑來,和菜頭。他在數個場合上都講過李笑來講「小姐」的例子,那個笑話或者例子當中包含著一種隱隱地蔑視與嘲諷的態度。殊不知這些人群本身也不過是社會不公的一種犧牲品。還有和菜頭對於范雨素的文章的嘲笑一些做法等。萬維剛在其內容當中也動不動地那高級和簡單了說事。等等。他們這樣的一些人的這種對於社會底層的此一種蔑視態度是相當突出的。似乎只有藉此人群的反襯才可以反應他們的優越一樣。)像這一類的潛在蔑視態度,如果用心觀察,其實是可以看到更多的。舉例的那幾個人身上實在太明顯。個人覺得追求社會成就,甚至階層躍升都沒有什麼問題,這其實也是多數人的願望,但是如果這樣做了就總要給不幸的底層的自尊與感受踩上一腳,以此彰顯自己的「體面」與優越,那麼這種做法是有問題的。也許一個好的社會是人們無需一定要如此執著地去追求成為人上人,也而僅僅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生活了。

另外,恰如羅振宇身上折射出了一部分現實一樣,他在網路上所引發的社會輿論方面對其的抨擊,也折射出了我們集體心理當中的另一部分現實。具體折射了什麼樣的現實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覺得可能有相當一部分是關於「平等」、「尊嚴」的理想。我個人不能忍受讓他的一些價值觀持續地散播是因為覺得,如果讓他所秉持與兜售的那一套價值範式成為主流(階級觀念),那麼這個社會只會更加殘酷、冷漠與冰冷。在他的所有關注點和談話的潛在對象之中,從根本上就缺乏了對於弱勢群體,對於缺乏資源與話語權的底層人民的一種漠視與遺忘。表面上可能很難看得出來,但是深入透析他的各類言談以及立場傾向,我們可以看出存在於其內部的一種,對於某些群體的鄙視以及另一些群體的攀附。意識到其此種潛在傾向之後,他的很多觀點都基本可以看出緣由了。

4,相比於他在於「認知」上的努力試圖迭代、努力試圖提升維度,獲得更高層次的「認知」,他對於個人情感/情緒(emotion)的否定態度。或者還得說,作為人性與心理當中重要部分的情感在大多數文化當中多遭以一種潛在的抑制對待。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尤其愈加傳統的價值觀念,對於人的emotion總是以著這樣的帶有偏見與不公的態度的。直到近幾十年的心理學上的發展,才開始意識到人的情感/情緒方面的重要價值。(此處的「情感」一詞不是被流行文化普遍用到的那個幾乎快要和「戀情」同義的含義,而是泛指人的內心情感體驗)我發現這幾年中國互聯網上「認知」這個概念開始出現的比較頻繁,我猜想這個貢獻有羅作為一個媒體人的影響的作用在裡面。而他對於認知、更高層次的認知的追求這個當然是該被認可的,但是,我還是想說的是,一個人的「認知」其實也是受著心理上的情感因素所影響的。(有一種分法是將心理分為:認知、情感、意志) 一個人越是壓抑與否定自身的個人真實情感(其真實自我),其更加傾向於推崇與認可的「認知上的結論」就更多地帶有著否定情感的結論。這個說起來其實有意思,但是可能水平有限暫時也說得不是太清楚。簡單地說就是,不同心理狀況、性格的人,會去接受與認同的「結論」、「觀念」是不同的。這就是認知受到情感因素影響的表現。在羅的語境之中,「情緒」這樣的東西是常常具有負面影響的,是會給人以擾亂的。(其實這不單是他,我們的社會文化本身就導向出這樣的偏見)誠然,我得承認,很多時候情緒所表現出來的方式都是以著「非理性」特徵的。但是這樣的非理性特徵則是由於某些隱匿著的更加複雜的心理方面的因素所導致的,並非是情緒(emotion)本身的問題。任何情緒背後都有著它更深刻且真實的依據,如果我們只是單純地因為情緒呈現的非理性特徵而否定、壓抑、禁錮它,那麼我們便也失去了去了解那些背後更加深刻的內容的契機。那些與真實人性更加緊密相關的學問。

另外我想提及的是,「intellectualization」(姑且翻作「智性化」吧)在心理學上講也是防禦機制的一種,用以抵禦心底的潛意識裡的內容,常常是某些我們試圖摒棄抵禦著的情緒情感。為了去抵禦、迴避某些特定的「感受體驗」而轉而進入了持續的「思考」當中了。

這種心理機制幾乎見諸於很多的哲學家身上,且這樣的心理機制在他們發展自身的理論的時候都起著重要的影響,而擁有不同心理、情緒問題、且對著自己的情感問題做著不同類型應對的人所能夠借用抽象概念去構建的理論也會完全地不一樣的。尼採的蔑視自身而發展出來的「超人哲學」(如我們所熟知的毛澤東因為自小與其強勢頑固的父親產生衝突,而這個與某個強權者存在衝突的情感事實被其內化在自己的生命當中,成為其潛意識的一部分之後,這些心理因素的內容也都影響著他在「認知」上的很多結論了。又或者說他的認知上的結論是為了解釋他心理層面存在著的一些事實。而他晚年十分不合時宜地提及的「階級鬥爭」理論,其實就有著那些兒時經歷所造成的心理、情緒上的影響。)前面說到羅本人的很多觀念都帶有著將「鄙視鏈」這樣的內容合理化了,這其實也可以看作是認知受到情感因素影響的一個表現。個人感覺,而他對於王東嶽的「遞弱代償」理論的過於推崇背後(包括前面講到的他對胡適的推崇),也有著某些他自身的心理層面的因素。(如此他自己的一些狀況便得到了解釋了、或者變得「合理了」) 就如同有些人會在科學如此昌明的年代裡依舊會去相信宗教、迷信一樣,那些人去持有這些理論背後是有著他們各自的情緒、心理方面的幻覺所需要的緣故。普通人基於自身的價值觀念、自戀、ego、或者早年特定經歷使然,也會去對於不同的理論、觀念有著不同的傾向。一個人的認知(cognition)和其情感或者情感體驗(emotional experience)就像是一顆植株的不同部分的。人的很多頭腦上的認知與結論都要不可避免地受到所能體驗到的內容的影響,尤其早年的感受依舊柔弱柔軟時候情感體驗給人的烙印最深,因而也在極大程度上能夠影響他後來構建世界觀時候的認知框架。這裡面的內容要講起來其實是比較深的,暫時缺乏能力將其講的詳盡透徹。就是提及一下它們的潛在關聯(認知與情感的相互作用)。


講到羅,其實也是在講了他所帶鹽與共謀的某一種社會現實或者社會的「應然模版」。所以抨擊他也並非出於個人恩怨,而是出於某種傾向與立場。it"s not something personal! 恰如羅所說的,他其實並沒有傷害任何人。過多的期待(投射)或者抨擊對其確實也都是一種為難或者苛求。但是也希望羅老師意識到,其實人們在抨擊他的時候,其實可能也是在抨擊他而抨擊背後的一種現實。他個人也許並沒有直接地傷害到任何人,但是他所與之共謀並為其鼓吹的某種價值、社會規則,則已然給予了許多人以無形傷害與剝奪。也許截止到目前為止的歷史上,這樣的一種社會現實大多都是一種常態,都是一種上層的掌握資源以及話語權的群體制定規則以及社會文化價值,並將之合理化為社會應然的秩序的情況。

然而,「從來如此,便對嗎?」 也如前面所說,歷史進行到當今的時候,太多的變數在時間當中發酵之後都足以使其對社會產生充分深刻的變化,說是我們眼前展開的是一個全新的軸心時代都不為過。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文化以及觀念層面上,我們太多習以為常的方式還會在時間的行進當中不斷地被消解。


再有一個感覺,不知道能不能講得清楚。就是對於羅所講的內容當中似乎有著一個貫穿其中的某些東西,那就是,,他對於某些他們那代人習以為常的設定、普遍看法的有所突破的「異議」,與那些東西相比,他的看法其實還算是更加地接近真相的。這可能是他們那一代人在那個大環境所不得不接受為標準答案的東西,,羅本人在「認知」上是有所突破這一個窠臼的,他並未停留在那個常規的標準答案的設定當中,雖然所提到的異議當中並不盡然都是正確的。但是,他突破的也僅僅是他們那一代人的窠臼,我們新生一代人的成長其實並非身處在他們的那種糟糕的刻板僵化的環境之中,因而我們也可以相對更加不用受制於潛在和無形的那些舊時代的刻板謬誤所加給的框架,更能「輕車熟路」地辨認出現實與真相。因而也無需去經歷那麼一番的「迭代」才能理解與靠近這個鮮活的事實。羅本人所經歷的這個「迭代」對於他來講是他作為那代人的一個重要突破。而所講的內容當中的一些討論或者批判很多都是基於對於他們那代人所受囿著的窠臼所做的「拓寬」。然而對於我們而言,我們的成長壓根就沒有受囿於他們所受的刻板與標準答案的窠臼。只有出身於牧師家庭的尼采才需要說「上帝死了」(因為在他的成長所接受的設定當中,上帝是存在的),而生長在不同環境以及時期的人則根本無需這番論斷。我們無需這番論斷也能夠看到事實真相。甚至針對於這樣的話題的討論對於我們來講簡直就是毫無意義地廢話,或者讓我們思維混亂。但是我們不能說,這對於尼采不是一個重大突破。對於羅振宇而言,我想也亦然。但是我想他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的同時,依舊留有著另一些他自己都無意識的潛在的東西。羅在接受許知遠採訪的時候,表現出的那樣的一種對於新東西的先不顧一切地吸收,相信一切新的都是好的,如果有毒也相信自己有辦法能夠解毒。從這樣的一種非常突出和鮮明的傾向性上來看,也許他自己也意識存在於自身內部的、相對於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舊的」、「過時或落後」的東西。這種一個人身上遺留的與其所追尋的更加「現代化」的方面相比的「舊的」,也許可以見諸於他時常講到的「老羅家的」家族觀念。他的「求新」的努力與傾向可視作他對於自身成長環境的遺留的影響的一個努力試圖掙脫的願望。記得他某次跨年演講時曾感嘆到的,這個世界哪是平的,簡直就是碎的。(針對網路上湧現出的他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新的內容)此番感慨似乎也反應出了他對於此種狀況的一種不適應之處。這其實可以看作是他們那一代人由於熟知某一種設定了之後,對於新生現實感到的一種心理上的「失控」感。但是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則根本無需此番驚訝,因為那不過是現實本該自然存在的精彩紛呈而已,壓根不存在什麼碎不碎!


寫了這麼多關於他的心理分析的內容了,索性就再寫一些觀察和看法吧。(也許其中不乏猜測的內容,基於觀察的一些猜測。合不合理自行判斷)

就是他與他父親的關係給他帶有著一定程度的心理創傷。前面說到的不管是「心理層面屈服於某個強權者的姿態」、還是被焦慮驅使、自卑、以及對於鄙視鏈的認同,包括對個人真實情緒情感的壓抑傾向,這裡面都包含著他與其父親的關係留下來的影響。也即他父親在其年幼的時候傷害了他,給其留下了心理上的創傷。(節目當中他曾講到過在小時候發生看「說岳」的時候與其父發生爭執,一句話不對被扇了一個耳光。以及包括因為撿起地上的吃過的桃核,被笑話了一輩子。我在看到的具體的細節是這些,不知道在別處還有沒有更多的信息。也許還有更多地被傷害的情境我沒能看到,或者他自己也忘記了)但是基於此至少是可以判斷出這個濫用自身權威的父親對他年幼的兒子是缺乏尊重與理解的。這樣的濫用自身權威地壓制、貶損一個孩子感受與自尊的做法,是足以在生命當中留下持續的影響的。很多影響以潛意識的方式存在,並引導出特定的命運。(這裡的命運不是指社會領域的工作事業上的際遇,這些很大程度上還是由外界和偶然因素影響的。而此處所指的是,一個人心理層面對於不同事件、情境、人的關係的反應的潛在腳本。)

這些經歷也是他為何會在心理學家當中更多關注武志紅(著有《家為何會傷人》)的原因,武志紅是相對較早地提及家庭問題、揭露親子關係當中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這些內容在早些年的時候輿論關於它的反應遠沒有當下這麼人性化。那個時候傳統道德諸如孝道還是有著很大的輿論壓力的)。他在已然被封掉了的關於巨嬰國那擋視頻節目里曾經也曾經提到的,父母對孩子哪裡是真正的愛,更多不過是操縱與控制。。

然而,在觀察他對於許多具有中國傳統家長或者師長式權威人物的那種像個好孩子、好學生的崇拜姿態里,可以推測出他與其父親相處時的關係與互動模版。談到相關人物時「後生前輩」的用語當中,可以看出他對於一種關係生態的熟稔、適應。而他在於過多地表示自己的好學、賣弄自己所學到的學識、或者包括他本人的對於傳統一些範式的突破里,,所有這些的做法、姿態,,使人看到他是通過這樣的做法與那個內化在潛意識當中的父親的目光互動著。這個父親監督其學習的眼神,想必是他童年時期真實處境里的重要部分與內容,以致後來深深地沉澱入個人的無意識里,並在後來的其它的一些做法表現當中不斷地將兒時的這個情境外化、在自己的真實生活里不斷地「創造出來」。他請求全國的觀眾對其所學所得的觀察、關注,「目睹一個新物種的成長」里,並且可能下意識當中期待著通過表現出自己對學習的誠懇、以及對於知識、求知的聰慧里,從而得到那個「父親」的滿意、讚許,首肯。這個過程當中也許是他潛意識裡的某個(童年情境的塑造)腳本在自己生活當中上演出來了。

同樣地,他在講到歷史話題時權利鬥爭的內容的時候,似乎也在向某類人,(那些在中國文化語境之中手握一定權力、或者與權力打交道的人)呼喊:「喂,看過來啊,我熟悉你們的那套遊戲,我和你們玩著同一種遊戲。」(這是我腦補出來的畫面)如果說所有表達、公共表達,其實都有著某個潛在的「對話上的對象」的話,那麼我們是有理由相信他的那些表達也有著特定一種類型的對話上的對象的。(就比如那些美女直播的表達是針對宅男,而儒學、國師情結的表達是針對帝王一樣)他所講到的歷史內容當中也是有著稍許一些國師情結的。以及包括講到商業見解時也會流露出那種「導師、顧問情結」一樣。

當然,這些內容都無可厚非,並不是什麼價值觀上的問題,只是作為一種試圖在心理上的分析。包括講到受到父親的傷害這樣的經歷,其實這是我們社會當中多數男孩子在遇到一個權威型父親的時候都會遭遇到的。只是我看不到別人的資料罷了。


乖,聽你媽媽的話,別聽知乎的。


羅輯思維里的各種觀點都是從各種各樣的書里搬來的,然後將其作為商品通過節目的包裝售出。

出售知識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如果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出售了錯誤的知識,誤導了群眾,被人發現後自然是要被噴的。

羅在節目中表達的各種觀點都是從別人那拿來的,可是這些內容本身是否有偏頗,究竟正確與否,沒有辨識能力的聽眾接收了這些觀點和「知識」會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這些都說不好。羅和他的幕僚們又沒有足夠的知識素養對那些搬來的知識進行判斷。畢竟人不是全知全能的,羅輯思維這麼多期節目,內容涉及了各個方面,所以也不能全怪他們。

羅輯思維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他不想對自己的言論負責,經常掛嘴上的就是這些都是書上說的,和我沒關係。但他言之鑿鑿地闡述的時候卻又讓人覺得這些內容都是他自個兒的東西。

錯誤的知識,無中生有的東西,他再說一遍,通過節目傳播出去了,等於他也是有責任的吧。

如果能秉著負責任的態度來審核自己的稿子,那羅的的發言至少會謹慎許多吧。


可以看看《開卷八分鐘》《鏘鏘三人行》,這類節目形式就註定內容沒大錯

不要看《羅輯思維》50期之後的內容,不要看高曉松的節目,少看郎咸平的節目。可以說目前脫口秀的節目都少看點,主要都是反智的。這類節目形式註定是錯的,一、碎片化。二、內容註定向宣傳妥協。三、胡編亂造,數據造假。

最後建議你看點靠譜的訪談節目。比如我最近看了《許知遠對話羅振宇》,才真的了解羅振宇背後的糾結和現在的決絕。總的來說羅振宇是矛盾過的,他知道這樣做節目是沒什麼內容,但是這樣做節目有觀眾。所以當《羅輯思維》的觀眾不增反降之後,他就漸漸停了公開平台的羅輯思維,改為內部內容。

現在羅輯思維的內容是怎麼來的,就是一幫20到30人,在網上找題材,互相競爭,做排行榜,那個人的題材好就能拿獎金,內容越反觀念越好。最後就圍繞一個最好的題材,繼續寫文案。寫好幾份文案給羅振宇選,並改口語話後,通過羅振宇的嘴巴說出來而已,這些內容都是不過腦子的流水化工廠生產的產物。其中思想極端,數據造假的情況嚴重,看多了反而影響智商。

但訪談節目就不同了,訪談就是主持人和採訪人的對決,一般是沒有小炒給人看的,這裡面一個受採訪人什麼水平,都能很直觀的給人看到。所以我建議你看看《許知遠對話羅振宇》,就能知道不少內容。


關於價值觀,我的建議是,

自己學習,自己判斷,自己構建。

不要因為別人說好就看,別人說不好就不看。

自己看,看完之後自己判斷。


樓主的母親不簡單!看問題透徹。


羅振宇很明顯就是一個商人角色,這一點他也在公共場合多次承認了。唯商是圖是他的本色,但這不代表他是不擇手段地去唯利是圖。

他不像馬雲那些的企業家到處做公益事業,這本身也沒有錯。公益事業本來應該屬於自願性行為,但是在媒體機器的操控下,總是將這種自願性行為綁定為企業責任,就像有錢人一定要分錢給窮人那樣的綁架。另一方面,公益事業實際上就是個政治工程,你可以說老羅格局小,不去多做公益來博得政府好感,但人家壓根也沒想過要成為馬雲那樣的風雲人物吶。

他就是一個純粹的商人,只講盈虧,不要跟他講跟業務無關的東西。

可是如果你要從人性的道德來批判,從人類共同的大發展來看待的話,他就是一個罪人,是值得批判的、地地道道的資本主義家。

這就是我們單一思維的視角,要多想集體的好,犧牲個人的一點點利益無所謂。

你這樣想的話,實際上就是從希望被援助的那方、弱勢的那方、祈求去索取的那方來表達觀點。但你沒有考慮過人家為什麼必須要做,沒有考慮過別人的得失,只憑著自己的自私來泄憤。

如果從高度文明的角度來看的話,只要他不是做出傷害人的行為的話,我們不是應該要尊重個人選擇嗎?如果從實際的社會效果來看,只要羅振宇的事業做得足夠大了,他已經通過他的公司養活了一群人了,這不是社會義務嗎?

我們為什麼可以要求別人去做規則以外的事情呢?我們又可以從自身哪些的亮光點來去批判別人的價值觀、道德的高低?

如果你真是這樣做了,你只是從妒忌的心態去無理指責罷了。

此處僅以老羅的公益參與度來討論。

而從羅振宇身上,我看到另一個鮮明的對比,就是許知遠。

他多次在節目那裡表現出一個典型學者的角色,只談生活意義、質疑科技,擺出對物質生活不稀罕的姿態,呼籲所有人要保持公知、要憤怒、要敢於質疑,他仿如就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活人。

但是不是就能說許知遠的價值觀就是正確的,羅振宇的就是錯的?是不是說許知遠就是比羅振宇的好?

一個是倡導:做好你自己的事,做好了就是對社會做出貢獻了。

一個是倡導:你要保持憤怒的表達,你要多關心、批判社會的醜陋。

誰也好,誰都不好。

這只是個人的生活態度,這就是個人的思想選擇,關你屁事?關我屁事?

我們憑什麼、從自己的哪些優點來去判斷和批判別人?

我作為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社會一員,沒有老羅的社會影響力和財力,沒有許知遠的思想高度,我還是先做好我自己吧。


沒有什麼不對——他提供經過篩選的觀點 出售給 不想思考或沒有思考能力的人。

有需求,就有市場。

這塊是個超級市場。


太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

中國的很多教育制度是培養奴性思維。

對於父母的一些話,我們可以參考而不是一味的不加思索的去執行。

書是好書,是帶領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個渠道。什麼時候,多讀書,培養閱讀的習慣,都總是沒錯的。

通過讀書來形成我們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對每個問題都能形成自己的看法。

我已經工作,但也每天抽空去聽邏輯思維。不能說他的每一個觀點都正確,他只是提供一個看問題的方式。用他自己的話來講,他只是一個幫大家讀書的人,節目也只是為大家服務的一個節目。具體有用沒用,有效沒效需要我們自己去判斷。

我認為凡是能引起我們去思考的書都是好書。


如果聽羅胖的相左論點能激起你一點點反駁的慾望進而激起你自己去查資料,哪怕是來知乎找答案,那他的羅輯思維就是對你有積極作用的,畢竟聽到不同聲音也是我們建立價值觀的快速方法。


小孩子不要看邏輯思維,越看你就徹底不會思維了…


強答一波。我覺得題主並不是在問邏輯思維的價值觀,而是在問該不該聽媽媽的話。那我們就撇開邏輯思維的價值觀對錯與否。

你媽媽是否不讓你接觸她認為有問題的價值觀,同時要求你有豐富正確的價值觀?

第一不多接觸價值觀,何來豐富?

第二不多接觸價值觀(即便是錯的),怎麼確定自己的價值觀是正確的?

我覺得吧,不要做井底之蛙。多看看多思考判斷,然後成立自己的價值觀才是對的。


起初挺喜歡《羅輯思維》的,但這個節目越來越傳播一些錯誤的思想。如果一個商人賣毒品,難道這個商人真沒有責任嗎


長大以後回頭看,曾經喜歡和深信的各種東西總是片面的,但是確確實實地一同造就了今日的自己。所謂的全面總是大而無味,有意思的東西也往往帶著作者強烈的個人色彩。多看多讀,不拘泥,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對不同審美的接納,最後你會形成自己的判斷。到那時候你已經有了自己的標準和趣味,懂得區分好的和壞的,挑出自己喜歡的,你完成了自己價值觀的建立,可是你再不會對不合這個價值觀的東西產生一點點興趣,那個看什麼都好奇都驚嘆的少年再也回不去了,這就是所謂成長的一體兩面。珍惜現在吧,少年。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事很抽象,人的價值觀本身總是變化的。但兼聽和獨立思考各種觀點,徹底了解前不輕易否定,分析和思考別人得出觀點的過程,比聽了多少「好的觀點」更有助於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有很大問題,他總是幫富人說話,尤其是壟斷資本家,偶爾幫ZF說話,從來不幫窮人說話。

他鼓吹春運火車票漲價,他說人不存在所謂剛性需求,他認為一切都可以用金錢衡量。他無限鼓吹自由經濟,鼓吹已經過時的奧地利經濟學派。他說不違法怎麼賺錢都不違背道德,包括投機倒把。


《羅輯思維》的一部分聽眾,在知識量(世界觀)、邏輯性(方法論)上是存在不足的。所以導致在聽聞對自身來說的新事物、新話題、新知識,再加上現代輿論的營銷手段,個人閱讀、學習、思考的時間趨於減少,即便存在片面、主觀、誇張的問題,部分聽眾也會對其盲目的推崇和認可。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屬於哲學範疇,自然科學更多的需要「證實」的方式來思考、求證客觀問題,而社會科學往往僅需要通過「證偽」的方式來推斷、理解主觀問題。所以「證實」和「證偽」就變成了思考問題的兩種方法。而證實需要通過歸納法來求證,證偽需要通過演繹法來求偽。

羅振宇的很多言論(價值觀),可以被理解為是成功學的案例,但客觀上他所表述的情況都是現象層面的結論,而非方法層面的結論。也就是說,他是對已有的既定事實結果加以自身主觀的理解,給聽眾還原一個事物發展的狀況和結果。往往就是因為如此,所以缺少了很多事物發展過程中必要的客觀條件和變數,然而我個人覺得他可能也並不清楚這些客觀條件和變數的客觀材料,因為這需要話費大量的求證工作來證實,很顯然他不具備所有所涉及領域的知識量和技術支持。更重要的是沒有這個主觀必要,因為他只要把現象層面的結論告訴聽眾,就可以換取收益。

這就好比一本精選題庫,如果每個人都需要依靠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很多人一旦遇到知識量不夠的情況下就不能再繼續完成,主觀情緒上可能就會變得煩躁,甚至是抵觸。但是有一個人他知道答案,他把答案告訴你,你就會很順利的完成自己無法獨立思考完成的題目,這樣多數人主觀上可能更願意接受這樣的方式。但問題就是告訴你答案的這個人,他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解題的過程,僅僅是知道答案或者還未被證實的答案。所以時間一長,你就會發現我雖然在他的幫助下明白了很多問題的答案,但對答案的結果是如何而來卻一無所知,而不論答案的求證如何,只要有人能告訴我答案就行,長此以往在面對新問題的時候會習慣性的接受他給予的答案結果。

所以羅振宇的價值觀沒有什麼問題,因為他是媒體人、商人,他是通過告訴答案的方式換取收益。真正存在問題的恰恰是聽眾,明明應該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去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掌握解決問題的邏輯能力,但有了一種更為便捷的方式就能獲得主觀上願意接受的答案,試問還有多少人能堅守自己獨立思考學習的能力?


推薦閱讀:

TAG:價值觀 | 羅輯思維網路節目 | 羅振宇 | 得到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