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為什麼會成為蘇維埃中國的首都?


題主這個題目毫無基本常識。中共實行蘇維埃革命創建臨時首都特指十年內戰的中央蘇區階段。後來長徵到陝北後根本未宣布希么首都,更不要說延安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前一直在東北軍手中。而和平解決後東北軍讓出延安,中共已與國民党進行第二次合作,已放棄了蘇維埃的口號,談何首都?

無聊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先修正一下,延安不是首都而是根據地,不過性質是一樣的。毛為什麼要把戶口落在延安,還得從長征開始說起。

長征是毛的得意之筆,因為這個階段是其能量增殖最快,確立其領導黨地位的關鍵時期。紅太陽就是從這裡開始升起的。

長征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連破四次蔣介石封鎖線,這很明顯是蔣師傅放水的結果。老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紅軍過了湘江之後,蔣介石把紅軍繼續往西趕,趕進貴州,然後趕向四川。這兩個省和相鄰的雲南省一道組成了中國的大西南,佔地一百萬平方公里,人口有一億。四川最大,最富饒,人口多達五千萬。險峻的山嶺護衛著它,使它自古就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名聲。蔣介石此時的戰略計劃是把四川建成將來對日本作戰的大後方,即他所說的"復興民族之根據地"。

但這幾個省表面服從中央政府,實際上是獨立王國,擁有各自的軍隊,不向中央政府納稅。四川省更分成不同的"防區",由大大小小的軍閥分別統治著。蔣介石要統一大西南,就必須派中央政府的軍隊進去。但這些省拒絕接受中央軍。中央軍強行進入,戰爭便不可避免。蔣不希望打仗。他的作法是把紅軍趕進這些省去,使這些省的軍閥由於害怕紅軍落腳,不得不讓中央軍來幫助他們。蔣之所以保存紅軍主力,是因為不如此西南三省的軍閥便不會感到足夠的威脅。

另一方面,蔣介石放走紅軍也是對蘇聯作的姿態。蔣希望跟這個強大的鄰居改善關係,以對付咄咄逼人的日本。改善關係最重要的莫過於寬容中共了。但蔣介石放走紅軍還有一個純私人動機:他要斯大林釋放在蘇聯做人質九年的兒子經國。蔣介石的想法就是這樣,同莫斯科作筆交易,以中共的生存換回經國。對以反共為旗幟的蔣介石來說,這樁交易不能點破,只能用微妙的方式去處理。他要削弱紅軍又不消滅它們,讓他們暫時苟活,生存在一個不能發展的狹小空間。蔣知道抗日之戰遲早要爆發,而且蘇聯人希望他打日本。俄國是日本的宿敵,斯大林最怕的是日本佔領中國後,用中國的資源和中蘇間七千公里長的邊境進攻蘇聯。用中國打日本、讓日本陷進中國,是斯大林遠東政策的核心。一旦中日開戰,蔣介石相信莫斯科一定會命令中共打日本,那麼紅軍就大有可能被日本人翦除。

蔣接著把紅軍朝四川趕。他截斷了紅軍的其他途徑,只敞開這一條大道。蔣的計劃是接管四川,然後再把紅軍北上趕到陝北去。可是在這個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主席不願意進四川。

原因並不是他有意破壞蔣介石的計劃,而是為了開政治局會議,討論中央蘇區為什麼垮台,這場會議也確立了毛的軍隊的領導地位。而張聞天和王稼祥和博古在一些問題上表態並不一致。毛聯繫了他們。於是,張聞天,王稼祥,毛澤東三人決定指出博古和李德的軍事錯誤。

政治局委員跟軍事領導人等二十來人,在貴州北部的遵義城開會。遵義會議結果,博古仍然做黨的第一把手。李德是唯一的外國人,被撤了軍權。而毛在遵義會議上獲得了一個成敗攸關的突破:進入了決策核心「書記處」。莫斯科一九三四年一月認可的書記處有七名成員,四名在長征途上:博古、周恩來、張聞天、陳雲。另三名是:留在蘇區的項英,中共駐莫斯科代表團團長王明,以及紅四方面軍的首領張國燾。因為遵義會議上,王稼祥提議毛進書記處。而前面幾個人能決定大局。只要處理好這幾個人的問題,就可以成功確立領導地位。

遵義會議要寫一個「決議」,一般這是第一把手的事,但這次張聞天獲權起草。這個決議將要傳達給全黨,還要送交莫斯科。遵義會議一結束,書記處作出決定:「澤東同志為恩來同志的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毛進入了軍事領導中,接著把王稼祥提升為政治局正式委員,遵義會議三星期後,張聞天取代博古。

遵義會議決定的方針是:北渡長江,到四川去,同已在川北的張國燾領導的紅四方面軍協同作戰,建立根據地。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九日,中央紅軍離開遵義,朝四川行進。四川就在遵義北邊,接近蘇聯控制的外蒙古、新疆,是紅軍北上打通蘇聯的必經之路。

但對毛來說,四川不能進,進了要跟張國燾會師。一旦會了師,張國燾勢必會成為中共中央的領導。而張國燾不認同毛的身份,會師勢必會建立偽中央。他的資格很老,一九二一年中共召開「一大」他就是會議主席,那時毛還不起眼,張聞天連黨也沒入(他一九二五年入黨)。不像毛,張國燾是按共產黨程序選出,莫斯科欽定的書記處書記。張國燾又是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在蘇聯住了好些年,還見過斯大林。他一九三一年一月從莫斯科回國後,被派去中央蘇區以外的鄂豫皖,到一九三二年夏天,把鄂豫皖建成了個擁有四萬平方公里土地、三百五十萬人口、四萬五千紅軍的大型根據地。蔣介石在那年秋天把他趕出鄂豫皖,他到了四川北部,一年內又建立起新的更大的根據地,拉起一支八萬人的大軍。憑實力,憑資歷,憑地位,張國燾在會師後都幾乎可以肯定會成為領導。毛與張的角逐即將開始。

張也會為了權殺人不眨眼。在他的根據地里,他也屠殺當地領導人,有這麼一個人物在場,毛難以出頭。要是他跟張國燾爭權奪利,說不定自己會喪了命。但毛無法反對進四川,他只能跟著走。到了四川邊境,他開始用各種手段拖延時間,但最終還是不可避免要會師,毛深知一場惡鬥必不可免。首要的一步,是讓他得到莫斯科認可。由於電台聯繫沒有恢復,五月底,毛派他信得過的陳雲去蘇聯。莫斯科方面則認同了毛的地位。

毛一九三五年五月三十一日步行過了瀘定橋。他離張國燾只有三百公里了。張國燾的人在山那邊等著歡迎中央紅軍,預備了一大堆急需的物資,一星期後,六月二十五日,張國燾來到撫邊村與毛等會台。中國兩支最大的紅軍就此會師。毛也在他的上升史上邁出了一大步。長征前他幾乎被扔下,數月之間,他已是中共中央的實際掌權人。雖然中央紅軍從四萬多人減少到不足一萬,但沒有關係:紅軍可以重建,可以壯大,只要有莫斯科的支援。而莫斯科只認中共中央。

當一九三五年六月兩支紅軍會師時,毛率領的中央紅軍處在悲慘的境地。剩下的這一萬來人身體拖垮了,重武器差不多丟光了,步槍平均每支只有五顆子彈。作為鮮明的對照,張國燾統率下的紅四方面軍在他們自己的長征初期只有兩萬人,現在增長到八萬多人。隊伍身強力壯、訓練有術,機關槍、迫擊炮一應俱全,是支真正的勁旅。

毛一直擔心的時刻到了,得跟張國燾「排座次」了。張國燾無論從實力還是從資歷講都應該不掌黨權也掌軍權,但毛無意讓出任何位子。看上去,毛跟張攤牌,似乎處在不利的地位。可是,毛卻佔了上風,因為書記處的三個書記--張聞天、周恩來、博古此時都站在他這一邊。七月十八日,張國燾被任命為紅軍總政委,任命說他將「直接統率指揮」「一切軍隊」。

八月初,中共制定「夏洮戰役計劃」:全軍北上,先到甘肅的夏河、洮河一帶,然後向蘇聯的衛星地區新疆行進,地理靠近蘇聯,政治上物質上能得到幫助,軍事上飛機大炮。派支隊到新疆,可以造飛機場,造兵工廠。就是在這個北上的戰役行動中,毛把張國燾從這條成功之路上甩掉。

按「夏洮戰役計劃」,紅軍分為兩支,主力由張國燾和朱德率領出阿壩北上;另一支叫右路軍,由張國燾手下大將徐向前、陳昌浩統領,走東邊的路經班佑北上。毛自己選擇他和中央部隨右路軍走。

毛利用他控制的中央給張國燾施加壓力。第二天,政治局作出決議說張國燾走得太靠西,本來那條路是大家都同意的。毛要叫張國燾改道,是因為他發現張國燾走的路線是一條坦途,完全可能比他早到北邊,跟蘇聯先取得聯繫。毛決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毛要張國燾跟在他後面走。毛也了解到,他本人選擇的經班佑的路極其難走,將穿過一片險惡的大草地,走完它要一個星期。草地是積滿水的低洼沼澤地,一步不小心,有毒的泥淖會把人整個吸進去。這裡杏無人煙,吃住無著。氣候惡劣多變,一會兒是瘴氣滿目,一會兒是冰雹暴雨,而且樹木稀少,很難生堆像樣的篝火取暖烤衣。八月的夜間溫度也在攝氏零度以下。所有這些艱難困苦,外加海拔三千多公尺的高原氣候,使過草地如穿地獄。張國燾的主力跟在毛屁股後面將會更慘,因為連野菜也被前面的部隊吃光,灌木也被前面的部隊燒完。

在這樣的周折下,一個月過去了。張國燾做出了一個毛澤東想要他做的決定:停止北上等待來年春天。

九月十日清晨,徐、陳兩位指揮官早上起來,大吃一驚地發現毛等人不見了,中央紅軍不見了,軍用地圖也不見了。接著營地外圍的部隊報告,毛一行人在後面放了警戒哨,端著槍準備向任何追兵開火。部隊請示徐陳打不打?他們決定:紅軍不打紅軍。毛得以順利離去。

與張國燾相比,他與蘇聯的距離是「一步之遙」。莫斯科來人找中共非他莫屬。他一生中最困難的日子以勝利告終。

十一月中旬,一年多來的第一位莫斯科使者到來了。他頭腦里裝著跟莫斯科聯繫的通訊密碼,那是他經過反覆背誦而刻在腦子裡的。不久,跟莫斯科的無線電通訊重新建立起來,控制通訊的是毛。他帶來斯大林的話,紅軍可以通過外蒙古「接近蘇聯」接受軍援。中共長期追求的戰略目標「打通蘇聯」可以開始行動。

毛的使者陳雲此時已在莫斯科,十月十五日向共產國際作了親毛的彙報。十一月,蘇聯出版了經過仔細審改的陳雲的報告,稱毛為中國共產黨「久經考驗的政治領袖」。《真理報》發表文章,標題赫然為:「中國人民的領袖:毛澤東」。自中共成立以來,莫斯科首次正式認可毛為中共領袖。

長征後的未來十年,毛澤東的「家」安在中國西北部的黃土高原上,傍著黃河。它的名字,叫延安。


不要把一部玄幻策略類遊戲的設定當史實


沒有一定的歷史基礎最好不要玩鋼鐵雄心


我大概知道題主要問什麼了,先捋一捋時間線:

1930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央革命根據地瑞金建立的中央政權機構,成立初期名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都為江西瑞金。1934年10月長征後臨時中央政府隨中央紅軍撤離瑞金。

1936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機關離開瓦窯堡,經安塞縣,於7月3日到達保安縣城,並選擇在此定臨時首都,以此保安縣成為了中共中央繼江西瑞金之後,中國革命的第二個紅色首都,由此臨時中央由瓦窯堡轉移至陝北保安。

12月瓦窯堡會議後改為「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1937年1月中央臨時政府遷至延安,1937年9月6日,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最後一個政府機關「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變更為「中華民國陝甘寧邊區政府」。

以前談到延安的地下工作都會提到「邊保」,這個邊保是指陝甘寧邊區保安處,保安是紀念前身西北政治局原住地保安,這個保安當時是中央臨時政府的駐地。

按照黨史是這麼記載的:

1937年1月10日,毛主席從保安動身,經橋兒溝、張溝、余家坡、井溝岔、王家畔,行進23公里,傍晚到達志丹縣侯市寺兒台住宿一晚。
1月11日早上,從寺兒台出發,經郭家砭、侯家坡、王新莊、廟合台王蘭溝、庄科渠、劉家砭、陽台、樊庄、白庄、寺溝、趙橋、韓砭,行進30公里,到達安塞縣王窯高溝口住宿一晚。
1月12日從高溝口出發,經廟灣、白渠、白坪、招安、店子坪、棗灣、龍石頭、茶房、新莊坪、雲坪、後溝門、滑里灣、嚴家灣、黃崖根,行進30公里,到達安塞碟子溝住宿。
1月13日,從碟子溝出發,經沿河灣馬家溝、楊家溝、下里家灣、趙家崖、河庄坪、石砭塔、李家窪、蘭家坪、楊家嶺、大砭溝口,行走25公里,到達延安。


瑞金


感謝 @沈聽雪 指正。

忘了謝邀了,謝邀!

從我們黨建立政權的過程來看,蘇維埃時期是特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定都江西瑞金。

等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一直到長征勝利結束,特別是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抵達甘陝蘇區,國名又改成了「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雖然這個時候沒有進駐延安,但是從中共中央到達吳起鎮(1935-10-19)算起,直到1948-3-23毛等人東渡黃河,史學界統稱這一段時間為「延安時期」。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遷入延安。到了1937年9月,出於國共合作的需要,「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改為「中華民國陝甘寧邊區政府」。

從我目前查閱的資料來看,無法查到證明把延安稱為「首都」的文件。

選擇延安作為一個政治中心卻是情有可原:

1.陝北地區有紅軍劉志丹部,有革命基礎。這是當時中央領導人決定去陝北與劉匯合的直接原因。去陝北比去西北和留在川西要好的多。

確定了方向,還沒確定落腳延安。(我要去這)

2.陝甘蘇區三次反圍剿的勝利。紅軍到達陝北後,國民黨在1934-1935年發動3次大規模的圍剿行動,但是都以失敗告終。這就堅定了中央領導人認為可以立足陝北的決心。(我能留在這)

3.1935-1937,中國共產黨在陝北召開一系列重要會議,其中瓦窯堡會議(今子長縣)很重要:

看地圖,在圖片最上方,地處延安的上方。這次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的《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政治任務》提出「為了民族統一戰線得到廣大的與強有力的基礎,蘇維埃工農共和國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變為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改變到更加適合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變中國為殖民地的情況。」實現蘇維埃政權奮鬥目標的重大轉變。同時,這次會議也提出「由於中國蘇維埃政權現在還只在中國一部分領土上勝利,此外還由於漢奸賣國賊等民族反革命為日本帝國主義幫凶的嚴重性,國防政府與抗日聯軍的組織,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須的。」換句話說,要抗日,就要建立蘇維埃性質的國防政府。這是在解釋為什麼要改國名,並沒有提到定都的問題。(害得我信了百度,翻車了)

4.不過,延安的地理地勢成為當時可能的最佳選擇。看上面的地圖,延安兩側的山脈屬於黃龍山系,周圍有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拱衛,北部又相對平坦(靠近蘇聯,且國民黨基本沒什麼勢力在延安北部),有延河、汾川河交匯,這種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南邊的甘泉等戰略要地又處在紅軍的控制下,換做是我,我也會選擇延安。

你要不信,你看地圖,從紅軍當時控制的地域來看,還有比延安更好的嗎?


你知道1949年北平為啥被改稱北京?

延安從來就不是首都!!!

中共大事記

8月25日 根據國共雙方達成的協議,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任弼時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一一五、一二○、一二九師,全軍編製約4.6萬人。隨後,三個師的主力陸續開赴山西抗日前線。9月11日,第八路軍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但習慣上仍稱八路軍。

8月 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太原組建新的領導機關。全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還成立(或重新成立)了北方分局、晉察冀分局、太行分局、冀魯豫分局、山東分局、長江沿岸委員會、長江局、東南分局、東南局、中原局、華中局、南方局、南方工委、西南工委、陝甘寧邊區中央局、西北局、晉綏分局。

9月22日 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談話,實際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9月25日 林彪、聶榮臻率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主力在晉東北取得平型關大捷,殲滅日軍1000餘人。這是華北戰場上中國軍隊主動尋殲敵人的第一個大勝仗,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9月 原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蘇維埃政府(即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正式改稱陝甘寧邊區政府(11月至翌年1月曾稱陝甘寧特區政府)。陝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人民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是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的戰略總後方。

9月、10月間 南方8省14個地區(不含瓊崖)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12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漢口成立。隨後部隊編製逐步健全。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張雲逸,政治部主任袁國平。下轄4個支隊,共1萬餘人。

10月—11月 國共兩黨軍隊配合在晉北進行忻口戰役。八路軍各部向日軍側後頻頻出擊,截斷敵後方交通線,先後殲敵3000餘人,並夜襲代縣陽明堡日軍飛機場,毀傷敵機24架。

作者:劉志鵬 《光明日報》( 2016年02月24日 14版)

陝甘寧邊區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建立並領導的抗日根據地之一,是經國共兩黨簽訂協議共同承認的「特區」。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於1937年9月,首府為延安。陝甘寧邊區是中共抗日鬥爭的出發點,是抗戰時期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我們黨領導全國抗日戰爭的中樞。


跟瑞金一樣,這是個地緣政治問題

中共發現奪取大城市這條道路是失敗的,於是開始農村包圍城市。

像延安 瑞金這種幾省交界,又遠離大城市,但是同時也還保持相當的便利性,並沒有太犄角旮旯,山區地形,易守難攻。這種地方作為革命根據地就崛起了。


因為窮


不是有個一張報紙的故事嗎。


你把我大贛州的瑞金放哪了?


從來都沒有定都延安好么

延安只是陝甘寧邊區首府

在紅軍長征之前,我黨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定都瑞金


糾正一下。抗日戰爭爆發國共合作後,已經不叫蘇維埃了。


高曉松說延安不是紅軍打的,是張學良給的,但是延安只是紅軍的一塊根據地,首都聞所未聞啊


我對題主真是無語了,你初中沒畢業吧,延安只是陝甘寧邊區的首府。


推薦閱讀:

箕子朝鮮應該視作中國歷史還是朝鮮歷史?
中西方古代軍事有何不同?
為何日本明治維新成功,而中韓沒有?
為什麼昆明買東西論公斤?
冷兵器時期的知名戰陣都有哪些?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近代史 | 延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