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小米米家對講機?
1、小米為什麼會做這種品類?
2、跟傳統對講機相比有什麼區別、亮點?
看來玩電台的人,真的是玩的不食人間煙火了
這個對講機,是賣給哪些,幾個人組車隊開車旅遊的年輕人用的。。。
還什麼驢友,失聯。。。會外出徒步的,根本就不是這個對講機的目標人群,參數就讓這些人放棄了。。。
3、4輛車,開出去,我們不需要管什麼頻道,管什麼輻射,我們只需要一鍵組網,然後開車的時候,隨時通告一下,XXX喊個服務區停一下啊,OO說中午先拐下高速,去附近那個吃個飯。。。XXOO說他車況有問題了,他先路邊停下看看。。。此坑是我挖,此問我來答。
抱歉各位,產品開賣事務繁雜,才顧上出場。
先對各位朋友的建議、問題做一下解答。也在這裡,講講產品背後或酸澀或酣暢、但都真實的事兒。內容持續更新,預計會較長,可根據目錄直接跳到你感興趣的部分:一. 答疑
1. 關於深藍色版本、背夾何時上市?2. 背夾為何沒有隨機附贈?
3. 一些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需要的專業功能的體驗有在優化么?4. 關於設備的合規、合法性5. 關於實際的發射功率等參數預告……
一. 答疑
1. 關於深藍色版本、背夾何時上市?我們都全力在跑,時間暫時不能精確保證,順利的話一兩個月內問題不大。為何沒有同期上線?- 深藍色版本是由於表面採用噴塗處理,工藝較為複雜。不過不用擔心,雖然成本更高,但不加價,買到就是賺到;
- 為了盡量保證主體外觀的完美性,背夾不藉助扣位、槽,應力包裹固定,設計方式上反覆嘗試的時間久了些,未能同步上市確實是一大遺憾。
2. 背夾為何沒有隨機附贈?
老話,羊毛出在羊身上,沒有真正的附贈。據我們了解,你別說,還是有相當數量的用戶不怎麼需要背夾的,比如...
鑒於小米米家對講機的設計,背夾將以配件形式出現。再考慮這對包材和物流等問題的影響,這個背夾的成本不但不可能忽略不計、還會額外增加不少。
So,在大多對講機自帶背夾的情況下,我們在產品上冒險做這樣一個定義,也是為了實事求是的、避免給部分用戶硬塞一些他不那麼需要的東西,降低這部分用戶的購買成本。需要再買,不需要也別浪費,其實很真實、簡單的道理。
況且,就我作為一個態度中立的人,在小米生態鏈體系下工作這一年多,發現「傳說中」的低利潤、性價比真的是真的……真的XX是真的!!......(具體我就不爆料了)
在這種體系下,我們做出這樣也許在有些人看來有點「奇葩」的決定,實際也不難理解,當然,我們希望用戶們最終也能理解。
3. 一些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需要的專業功能的體驗有在優化么?
坦言,我們未預料到一上線會受到這麼多專家級 HAM 的關注、試玩。一些專業 HAM 的常用功能做的確實還不夠強大,有慚愧,但不擔憂。因為有了廣大 HAM 群體的熱心支持,App 更新及藍牙固件升級的光環加持,其實只是時間的問題。個別關鍵的問題,目前在周末無休地全速改進...3月3日開售第一天,關於步進值的反饋,從中午收到第一批用戶的反饋,當天大約 6 小時後即推送了升級方案;
眾多 HAM 用戶關心的差頻模式中繼頻率信息存儲問題,不出意外也會在下周推送更新!持續的打磨,才剛剛開始。
最後再次感謝廣大 HAM 群體,大家的反饋和支持,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與用戶並肩的感覺,真的很好。
後續我們會逐漸組建核心用戶群,如您有興趣和我們一同持續提升軟體功能體驗、打造一款又一款更好的產品。
請關注我們官方微博以及 App 後續發布的消息:http://weibo.com/u/6040538800或直接聯繫我們。4. 關於設備的合規、合法性
首先,毫無疑問,我們肯定是通過了核准的。
核准號相關信息此處可見: CMIIT ID 2016FP7979同時,機身側面有鐳雕的相關信息:
去相關管理機構驗機登記沒有問題。
另外,關於一些朋友提到的小米米家對講機的技術細節是否合規的問題,作為非專業技術人員這裡我就不展開逐個討論了。因為:
(1) 首先,小米米家對講機是一款少有的將公眾頻段、業餘頻段兩種模式做在一起的設備,同時有 BLE 藍牙晶元、手機配套 App,支持手機寫頻… 創新點多,技術細節處理上難免有爭議,不過大家提到的問題我們都會認真考慮的。(2) 其次,更本質、更關鍵的問題,其實是很多 HAM (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提到的:「小米生態鏈推出一款這樣包含業餘無線電模式的對講機(雖然在出廠是會被軟體鎖住),是否會因為其品牌受眾人群較廣的原因,導致引入很多無證用戶,非法佔用業餘無線電頻段,影響到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權益?」關於這個問題:
(1) 我們非常尊重 HAM 群體的權益,也當然不希望因產品品牌的特殊性帶來大面積的不良影響,所以對會對產品銷售情況、總體使用狀況做密切關注。
(2) 我們清楚自身擔的責任和一個小品牌不一樣,已經做了一定的努力,例如在出廠時將設備的業餘頻段用軟體鎖住,必須通過 App 解鎖。說明書、App 里都有清晰的法規說明。甚至在基本參數設定上,之所以沒有追求參數好看做到 4W、5W,相關問題也是我們考慮的因素之一。(3) 就一些朋友建議的「驗證解鎖」,確實,作為有配套 App 的設備,我們有先天優勢。但是,我們還沒有查詢全國的呼號資料庫的許可權,且流程上「驗明本人」,「避免冒充」都是不容易解決的問題,不但要人工審核,還需要設定特定的流程。做過網站 ICP 備案的同學可以聯想一下… 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保證才能保證事情有效,有好的效率體驗。審核操作證,同理。所以還請大家理解,這個說起來簡單有效的辦法,操作起來並不容易,成本也不會低,我們一定會仔細考慮這種方式。但也確實因為以上種種原因,在產品上市時未能實現。
(4) 從總體態度上,我們是希望這款產品能成為更多新的業餘無線電玩家的入門機。通過易用的功能、友好的文檔,降低學習門檻;並推送學習資料、考試信息,引導大家良性使用。
這也是我們團隊性格的映射。作為一個技術宅為主的團隊,工作忙碌,生活枯燥,雖然全職團隊中暫時也還沒有資深老炮 HAM,但業餘無線電這樣有嚼頭、有酷味的事兒,已經成了大家業餘興趣中的精神寄託。也因此,雖然第一步沒有做到足夠強大,但在開發階段我們其實還是「不厭其煩」地加入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功能,希望能種一些種子、引導更多同類走進無線電的世界。畢竟,一些有深度的愛好,將是生活的一劑良藥。
下圖為最早和喬布斯一起創建蘋果公司的沃茲大叔 11 歲時玩電台的老照片:
圖片來源:http://www.woz.org/photos/2/7
5. 關於實際的發射功率等參數
- 有相關常識的人都知道,功率和電池電量密切相關,不說明電量情況的測試毫無意義;
- 又不是城鄉結合部的小作坊,小米米家品牌的產品,怎麼可能在參數這種基本問題上犯錯?
有點寫不動了的分割線==========================================
掏心掏肺的話太多,沒想到答個疑就這麼長了...
預告一點接下來的部分:- 我們為什麼做一款對講機,做的這麼漂亮?
- 產品設計背後的 3 個(也許更多)難忘故事;
- 未能躲過的,硬體創業血淚史...
- ……
7首先申明,這個回答全程作為一個米粉來寫,不作為對講機(電台)愛好者。
0. 購買經歷
首發的時候搶的第一批,2. APP
到手以後我還傻乎乎的在米家APP里找了半天,結果後來發現這個對講機是「米家對講機」這個獨立APP配套的。APP界面「年輕人第一個黑電台」
(解鎖的時候沒截圖…)
不過,不排除後續增加驗證的可能性。實拍來自 @小四犬
按菜單順序講一下吧。
1)方點陣圖通過 手機定位 - 對講機A - 對講機B - 手機定位 的方式共享位置。並非實時更新,精確度比較高,可以配合APP顯示地圖位置。(地圖可以在APP里離線)其他更具專業性的答案也提到了,淘寶等平台上面的對講機,虛標電池容量、發射功率、對講距離等並不罕見。所以米家對講機大概還算是業界良心。
實測了一下對講距離,市區有障礙大概能到1.5~2km,再遠就一片死寂。無障礙暫時沒有測試,儘管參照別家的數據,比我專業多了(笑)。
設想一下使用場景,一群人汽車/自行車出遊,路上或是到達目的地後都是不錯的。爬山也可以用。
另有一些物業公司,幾幢樓之間和停車場用不到500+的對講機,可以在前台等場景使用米家對講機,一能省錢,二還顏值爆表。歡迎合理拍磚,人身攻擊自動小米智能拉黑。(待續)很少出現在互聯網,作為一位曾經在海能達工作過的人來說,從幾點進行分析:
1.外觀
第一眼看到小米的對講機樣子,有些驚異,和以往黑大粗的對講機完全是兩種風格,對於不同審美觀的人自然有不同看法了。小米宣稱是「年輕人的第一台對講機」,我覺得這種風格明顯的符合現在年輕人的審美觀,這種風格可以說是對講機行業的一大嘗試,對比Motorola、Hytera、Kenwood、Icom、Kirisun、Samhoo、Excera等廠家沉穩厚實家族風格,可以說是對講機設計界一股清流。
2.性能
對講機要在國內售賣,按國家規定,必須拿到產品認證才算合法。和傳輸距離息息相關的指標,功率、靈敏度、信噪比、阻塞、共信道抑制、傳導雜散、輻射雜散、互調、臨道選擇性等指標,認證是有嚴格要求的,能取得國家無委認證的對講機,性能肯定達標了,不同品牌區別不大。以前玩過1W、2W、4W、5W、25W、45W這些機器,同樣的機器和環境,並不是功率增加一倍,通信距離就跟著增加一倍。小米的2W機器,通信距離正常城市環境達到3公里以上我是相信的,至於說無遮擋6KM我覺得還是等別人來實際驗證吧。在深圳南山區測試過,摩托、海能達45W的數字車台直通的通信距離也就10KM左右。
小米此款機器是模擬機,和常規的其他模擬機、數模混合機、中繼等,只要頻率和接收亞音設置一樣,則可以互聊。
以前玩過DMR、PDT、DPMR、TETRA不同協議的數字機,對於我的最大感受就是通話中背景噪音很小,還有一個就是價格高,高出好幾倍。模擬機小米做了,數字機小米估計也在規劃中吧。
3.待機
以前用的不管是模擬機還是數字機,常用的話都是一天一充。對講機不用了放那兩三天左右就沒電了,要用就必須提前充電,萬一忘記充電就悲劇了,這是一個很實際的痛點。小米宣傳是使用17小時,待機8天,如果真能達到宣傳的這樣,可以說是很良心產品了。
4.價格
猶記得2011年底時候想換手機,好點配置的安卓智能機還是2500元左右的時候,小米用它的1999價格(便宜約20%)殺入手機製造業,取得了成功,價格是硬道理,利潤自然很低。以現在的安卓智能機的價格來看,最大的受惠方則是消費者自身。對講機行業小米強勢進來,249的價格和其他品牌同類型對講機相比確實便宜,作為消費者,獲益的還是我們,我支持。
5.其他
位置共享、收音機功能可以說是額外的功能了,能用到的人自然會提供便利,本人基本不用,因此也就不評論了。
常規的對講機玩膩了,小米這個外觀吸引了我,我會留意別人實際體驗,耗電接近宣傳那樣的話,優勢就很明顯了。
剛才和 @Tariel @lordary 等討論了一下,說一下我的觀點
1.首先核准證這事情,我覺得小米一般合規的。
比如我前幾天買了一個 【ROIDMI音樂藍牙車充 高亮純白】音箱-小米商城 (藍牙轉FM,給不帶藍牙的汽車用的),查了一下,它也是有核准證的(無線傳聲器,在FM頻段可以以低功率發射)
今天看到小米米家對講機這新聞,我其實不懷疑他有證(只不過確實不好搜到)
2.有了證,就來看是否符合相關的要求。
這個之前其它人也提出了質疑。說實話,我是不太能理解公眾對講機和業餘手持台是怎麼做在一起的。因為公眾對講機要求天線不能拆卸、不能隨意設置頻率,這個和一般的業餘手持台的是有衝突的。我搜了一下核准證查詢,除了小米米家對講機以外,只有 深圳市航信科技有限公司 生產的 ACE-G1101 同時符合這兩類設備。但是在它的官網上,沒有找到相關產品的介紹。也不知道已有產品是怎麼實現的。
不知道可不可以認為在離開規定頻率的那一瞬間,或者擰下天線的那一瞬間,這個設備就變成了業餘手持台了。如果這樣不行的話,也許這機器裡面藏著一個專用於公眾對講機的獨立(不可拆卸)天線(這樣也解決不了設置頻率的問題)?我也沒見到設備,所以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還沒寫完答案就UPDATE:評論里有人說不許拆卸的規定已廢除,而且跟管局溝通過,暫且覺得沒問題吧)
3月3日的UPDATE:搜到一個公眾號文章,裡面說小米申請了一個專利。其內容是就是上面我說的兩個天線,內置不可拆卸天線用於公眾對講機,可更換天線用於業餘段,如下:
【對講機專題】雙模專利丨小米也出對講機了?兩根天線?什麼情況!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CN105471458A/zh
http://www.soopat.com/Patent/201510950762
當然,申請專利不代表就能解決相關的法律問題,但至少表示他們試圖解決這一問題。
3.關於位置共享和快速組隊
快速組隊估計是通過藍牙實現的,這個功能沒什麼問題。位置共享這個功能很實用,至少我就遇到過出門玩跟別人離得不遠但是因為手機沒信號失聯的情況。具體原理是把手機的GPS位置藍牙傳給對講機,然後對講機通過無線電發出去,對方接收,傳給手機,再顯示出來。
在現代通信的微信號里說,這個地方可能用的是私有協議,但其實如果在業餘頻段傳輸的話,協議規定是要公開的。也不知道這裡具體是什麼情況。另外我覺得既然有了手機APP,傳一些自定義的文字信息(俗稱,簡訊)也挺有意義的,不過既然小米的產品,我猜這種功能都可以靠升級APP、升級固件將來支持吧。
4.一點想法
其實我覺得這個對講機是個挺好的平台,如果USB(或者藍牙)這邊的通信協議公開的話,連上電腦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由此我想到我的一個GPS手錶,我覺得它集成的感測器,各種功能特別適合作為一個開發平台,而且它自帶的軟體寫得太差,我已經給他們提了十來個bug了,他們也不修,如果我寫的話至少能滿足我自己的需求,但他們看起來沒打算開放個SDK之類的。從小米這邊來看,已有的智能家庭產品也沒有一個對外開放的SDK,這個似乎也不能指望了。不過業餘電台畢竟是個小眾產品,小米這種公司參與進來的話,我覺得是個好事。
這段時間事情比較多,拿到小米後拖了蠻久才開始玩。
想起前幾年,給老家弟弟帶回去一對moto對講機,老弟瘋了一樣到處跑到處拉距離玩,不停感慨說「這麼遠都能通上」。喜歡開車的人有隱藏的通信需求,然而對於他們來說,對講機怎麼選有點高大上難以下手的感覺,買便宜了心裡沒底,買貴了不太捨得。小米為這個人群提供了價格不太心疼質量還算信任樣子還算不錯的選擇。
上實測參數:
功率:0.5w,實測0.243w靈敏度:
SNR:在430頻段-122指標臨界,得益於1846的高靈敏度,聲稱值沒有什麼水分。
發射幅頻特性(未去除預加重)粗略估計去除後在800~1600頻帶能保持基本平坦.
干擾指標沒有測,估計能過無委認證應該沒問題。GPS發射落在音頻帶內,排除亞音,猜測FSK的面兒大一些,手頭正好有一台接收機,忙過這段會把信號抓出來看看。玩了四天還有一半以上電量(輕量級玩),還沒來得及拆機,等拆了之後會測試一下收發和待機電流。粗略總結:
指標還算不錯,待機時間長,加上小米的品牌和品控口碑要好於大部分現有該價位的廠家,適合不了解又不想花精力去研究指標的懶人。對於合規性和業餘無線電的規則,前面的答案說得蠻細緻,附上業餘無線電相關法規的網址。政策法規 | CRAC-中國無線電協會業餘無線電分會不管隨便玩一玩還是想入坑,都值得讀一讀。聲明:以上數據僅代表本人手裡的單個手台的一次測試結果,僅供參考。通信專業出身,算不上專業玩家,雖然不是米粉,但是對小米的東西還是挺感興趣的,在知乎上關注了不少小米產品的問題,差不多算是第一次正式回答問題。
看到了一些網上的評論,大部分的朋友還是持積極態度的,也有些把這設備噴的一文不值的。我相信,無腦噴的應該不是HAM朋友,那些拿著摩托、八重洲、建伍機器的老HAM們,其實還是非常希望國產能自強。無腦噴其實真沒必要,有句話說的好「抬高自己不必貶低他人」,這種人,估計大家也就呵呵過了。我覺得樓上那位 @史坦尼詩拉夫斯基 同學的回復才反應的是部分HAM朋友開噴的心理吧,既然是自己想定位高端技術人群,還是要多些包容。據說最近考證的人數有增加趨勢,這推進,也算是值了。
對於那些提出擾亂無線頻譜什麼的,我倒不以為然,國家都劃定為愛好者使用的,憑什麼就不能讓新人進來呢,我想問下那些上來一頓噴的朋友們,你們第一次按下5W手台PTT的時候是有證的嗎?其實很多的業內人士都是從非法使用轉為合法的,有的甚至一直都是非法的,都有個過渡,我覺得可以接受。有些人很奇怪,一邊噴功率2W太小,一邊噴人多佔資源,我看人家沒有完全定位專業機,看不上可以去買大幾千的專業設備,我覺得噴沒必要。
至於說合規問題,我看樓上那位 @wincss 朋友倒是列舉了不少,其實叫我說,市場上不合規的機器還少么?隨便查個老火腿,我估計沒核准或者不合法的機器都能抄出不少。說它再不濟也是有核准的,國家認可,在這個層面上,我覺得如果有意見,建議大家組團起訴核准部門,在這兒拿討論沒意思。
小米這款設備延續了他的一貫風格,跟我們常用的手台差異確實大。看了些朋友發的開箱圖,工藝應該還是不錯的,如果能接受百元機的,你就不要選這款了。白色對於戶外來說,不耐臟,用久了估計就自動轉化為黑色了。看了一些HAM友的評測,說功率比較低,今天在中繼上監聽是有使用小米對講機的,看來還是可以把玩的。功率確實小點兒,不然直頻能遠點兒。當然,功率低點兒也好,不懂事兒的新手把玩起來,影響力也有限。沒有背夾,不好攜帶。天線可能有點兒短了,不知道優化的怎麼樣。
看了眾多的文章,準備入手玩玩兒。講真,大家購買前多看看,不喜歡的朋友就別買了,專業玩兒家嘗鮮可以試試,也許會有意外收穫。誰做個產品都不容易,就還有那些沒買就開噴的,不知道什麼心態。等我機器買到了,把玩一下看看,再來補充。
-
還是得感慨,眾多愛好者們,連產品介紹都不願意看看,就把產品噴的一無是處。在愛好者眼裡,自己幾千買的玩意,哪裡能讓你幾百塊褻瀆。
我也寫個試用心得:一個普通用戶的小米對講機初體驗 - 知乎專欄
粘貼到這兒吧:
2017年3月2日,小米榮譽發布了米家智能對講機,這是西安蜂語信息科技(小米生態鏈企業)推出的第一款產品。此前,小米要出對講機的消息,坊間已傳聞多時。發布後,249元的定價,非常有性價比,無疑會對現有對講機市場造成衝擊——無論是面向HAM、面向普通用戶還是面向行業用戶。
我是一個普通用戶,雖是無線電從業者,平時也常用對講機,但不是專業愛好折騰的HAM。曾有幸試用了一下工程機,感覺還是非常好用的!針對普通人的關注點,說說自己的一些試驗體會,不打算展開來全面地說,只說一些方面的。
圖:小米對講機在西安周至水街試用
【為啥要買對講機】
無網路要求、碎片化溝通、迅速響應等是對講機的使用特點。中國大陸的民用對講機市場規模已超50億/年,用戶數量不小,並且大量充斥著五百塊錢以下的國產對講機。對許多行業工作人員來說,對講機是必備的工具,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無線電發燒友。那作為普通人為啥要買對講機呢?就我個人體會來說:對講機能有效地提高出行品質。每人的興趣點和活動進度不同,如果要更自由更個性地玩好,團隊人員的分散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我拿著相機這拍那拍,就老脫隊),很多地方手機信號都不好,此時對講機能有效保證團隊的溝通和安全。即便是在有手機網路的地方,微信雖然確實也可以完成類似的任務並有更豐富的功能(文字圖片視頻表情等),但實際上使用對講機的話。會更有效率。所以,要出行的朋友,不管有車沒車,試著用一用對講機,你會發現新的活動方式獲得新的出行體驗。
【外觀】
雖說外觀這玩意兒應該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的,但傳統的手持對講機的外觀共性基本上可用四個字來概括:「傻大黑粗」,剛性有餘,親和力不足。以我個人的審美,偶有摩托羅拉T80EX、T3之類的順我的眼光,但仍談不上「精緻典雅」。小米對講機的外觀是擺脫傳統印象的,簡約的風格可謂是清新脫俗,文藝范十足,顏值高。據了解,該機的外觀設計並非是西安蜂語完成,而是由小米總部的工業設計師完成的,因此外形、配色風格等非常符合小米產品線上一慣的風格。我個人是比較喜歡這風格的。
另外,傳統的對講機按鍵功能繁瑣,菜單滿屏英文,對於無線電知識貧乏的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人機交互缺少親切度。而小米對講機的人機交互採取極簡設計,清晰的單色屏幕搭配少量的按鍵,中文菜單,操作方法和以前的諾基亞功能機很相似,理解上手極簡單。有人會說很多對講機也沒幾個按鍵,我要說的是,小米這款對講機的功能可比那些機器強多了,它是瞄準那種一堆按鍵的可玩性強的對講機上的(即使用手機為對講機刷機,也應該比用電腦刷機要先進吧)。
還有,這款機器實際拿到手上後,握感是比較舒適的,主要得益於比較圓潤的外形以及一體成型的工藝。在攜帶方面,小米對講機捨棄了一般對講機背後的背夾,所以想要夾到衣服上或包帶上的話,只好另配一個背夾了,據說後續要出(又能通過賣配件掙錢啊,強烈建議後續隨機送一個)。不過小米對講機的機底有個穿手繩的孔,怕手滑的話,得弄個手機繩了,雖說現在手機拴根手繩的做法沒有以前那麼流行了~。
圖:形形色色的對講機
圖:本人試用的對講機
【能傳多遠?】
對普通人來說,這是排第一位的問題。還有位整天在船上幹活的夥計在我朋友圈跟貼居然問能穿多少層甲板(鋼的)~。能傳多遠其實與很多方面相關,有對講機本身的性能,如發射功率、接收靈敏度、天線的增益、方向圖等;也有實際使用環境的影響,市區、平原、山區都不一樣,所以傳輸距離是沒有統一標準的。一般來說,為了更便於比較,會使用發射功率這麼個指標。
目前市面上很多對講機標5W、10W之類的,其實很多都是虛標騙人的,還沒人管。小米對講機的參數上寫的是0.5W/2W,其中0.5W是法律規定的公共頻率上任何人都可以隨便使用的要求,傳個2km應是問題不大的;2W是自定義頻率上的功率,個人認為是比較可信的。小米官網上引用西安蜂語實驗室的測試數據為:海平面約10km、寫字樓約30層、市區無遮擋約6km,這其實和市面上標5W的對講機差不多了。就我個人試用的情況來看,在秦嶺環山路上超出3km是完全沒問題的,對於在同一個景區里相互盯梢溝通防走失更是沒有問題。另外,小米對講機的天線介面使用的是射頻微波工程領域最常用的SMA接頭,意味著可以很方便地更換體積大點的大增益天線或者定向天線獲得更遠的作用距離,這是小米對講機留給無線電玩家火腿族的福利,很多HAM到手第一件事就把天線拆了接上屋頂的天線。所以,西電新校區里寂寞的理工男可以嘗試用小米對講機呼叫一下西北大學南校區或陝師大新校區的妹子了,既不擔心網路流量超限,還可省點錢給人買禮物。
PS:需要注意的是,民用對講機的功率是受法律法規限制的,後面會再說。
【能用多久?】
對普通人來說,這是排第二位的問題(其實對我來說,反而是排第一位的問題,因為傳多遠的問題對有無線電知識的人來說就是一個常識)。關鍵時刻沒電了,這是最悲催的事,特別是在戶外時對講機還常擔負著緊急求救的保底通信手段的作用,因此,對講機的續航能力,對出行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小米對講機的實際續航能力是最讓我驚呀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了——因為表現實在是太優秀了!
如果單單從一般人直觀的常識來看,續航性能可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講機本身攜帶的電池容量大小,二是充電系統。小米對講機本身攜帶的電池為2600mah的18650規格的鋰電池,不可更換。並且從這一體化的機身設計來看,如果有愛好者想自行更換這個電池(比如換成小米10000mAh充電寶里的3350mAh),估計得費點事了。相信過段時間會有閑著沒事幹的夥計發拆機圖,到時裡面的結構估計會讓人吃驚。電池不可更換,這點與大部分的手持對講機都不同,可能很多人會接受不了,因為許多手持對講機的電池可以更換,有些和背夾在一塊,還可以買所謂的「厚電」來增加對講機的續航時間。當初蘋果手機的電池不可更換,很多人責疑,但現在大家基本都習慣了不可換電池的手機了吧。換電池,無非是但心續航能力,如果機身電池足夠你用了,為什麼還需要換呢?
這塊電池的容量似乎沒多大亮點(靠譜之處在於這個容量肯定沒虛標,容量虛標是行業亂象),不過,好在小米對講機還有個特色,那就是Micro-USB 充電介面設計(也許第二版會是Type C吧),只需搭配常用數據線及移動電源即可隨時隨地為對講機充電。支持通用充電設備是當下的流行玩法,比如大法家的無反也加入了外接充電寶提升一直讓人詬病的續航能力。這點也與其他對講機不同,大多數的對講機需要專用的充電座,一般是可更換電池上自帶有充電觸點,工作的時候不說話的話就放座充里,隨時補充能量。要專用座充這點讓很多人都煩得要死,特別是出行的時候,這也間接地強調此類對講機電池需更換的必要性。相比之下,米家對講機使用通用的充電介面,極大地減輕了對講機的保障負擔。想想,帶一堆電池和帶著充電寶,誰更通用、更安心、更舒服?
圖:充電寶是小米對講機的堅強後盾
如果從技術上進一步分析的話,續航性能其實還體現在另一個方面,那就是如何合理運用能量。舉個例子,對於所有學習管樂器的朋友,「練長音」是被教導得最多的基本功,其實,聰明的人會發現,能吹長音的關鍵,不在於一般人那樣恨不得要把氣吸滿吸得肚子成氣球,而是要學會如何省氣,會省氣了,音自然就能吹長。這點在小米對講機上也是一樣,在試用過程中,有一次固件升級,據說是優化了用電的方式,能有效提高續航力,實際結果也印證了這點。所以,小米對講機官方宣傳該機的續航性能:待機200小時(8天)、持續使用17小時,遠超市面上同類的產品,起關鍵作用的就是這省電的黑科技。這部分創新,研發團隊可謂下了功夫。
所以,又省電又方便隨時充電,還要換電池幹嘛?出去玩的時候,再也不用操心對講機沒電的事了!
【關於位置共享】
位置共享,是小米對講機突出的一個創新功能,有人以為是APRS,其實是有區別的。位置共享,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位置獲得,二是共享信息傳播,三是查看。小米對講機的位置信息,來源於手機(至於手機是用AGPS還是直接用GPS或者乾脆用慣導,不管了),該位置信息與APP中登陸的用戶名綁定,發送到對講機。共享信息傳播方式,很多人剛開始以為是用手機的網路——要真這麼容易的事,那有什麼好說的?小米對講機的共享信息的傳遞,是脫離手機網路的,它直接將位置信息調製到語音信號中,把對講機當數傳電台進行傳播,在沒有手機網路的情況下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要知道,剛發布的第一代小米對講機是模擬機,傳送數據可不像數字機(目前價格都比較貴)那麼方便,所以說這種數據發播方式是很巧妙的。具體的通信協議,目前應該還是屬於內部保密的狀態,估計不太可能會公開,至少短時間內不會公開吧。至於共享查看,又有兩個方法,一是直接在對講機的屏幕上有雷達圖,可以粗略地顯示出其他用戶的方位和距離,二是通過手機的APP來看,上面有地圖(有離線地圖下載功能)更能直觀地展示各用戶的位置。
位置共享功能屬於導航應用領域,解決了大家找人時打電話開口第一句話的問題:「喂,你現在在哪?」,無疑是非常實用的功能。我很早時就用過谷歌地圖的縱橫,看著朋友在地圖上所處的位置(除了網路延遲和刷新外,可稱得上是准實時),就像是站在他的頭頂一樣,遠程引導他找到某個店的位置。現在雖然微信之類的也有位置共享功能,但別忘了,那是基於手機網路的,在沒手機信號的地方可就玩不轉了。當然,導航應用其實還有更多的可能性,特別是組團的成員間基於位置信息所引出的任務協同方面,相信會在後續的產品中得到體現。
關於位置共享,我其實要吐槽一下,我個人實際上並不太贊同把什麼功能都和手機聯繫起來(手機可以聽歌,但我更喜歡帶個錄音筆;手機可以計步,但我還是用手環順便看時間;手機可以記軌跡,但出行我還是帶HOLUX;手機可以拍照,但我兜里時常有RX100…),所以,我強烈建議下一代對講機能自帶GPS晶元,增加自身獲取位置的功能!自帶GPS晶元多花不了多少錢,如果怕費電的話,可以有個選項把它關了。小米對講機的一些功能和參數設置需要手機APP進行配合,我想至少有幾個原因:一是減輕對講機端的操作量,確保簡潔風格;二是手機屏幕大信息更直觀,操作更方便;三是推廣APP,培養用戶的粘性,畢竟APP能與小米整個生態環境系統鏈接在一起且還有商業變現的潛在模式,這明顯是小米的私心,一慣的風格!
【關於快速組隊】
組隊這功能本不算新鮮的,但小米對講機把這個功能向小白推進了一步,這才是創新點。快速組隊,自動統一頻率和參數,就像微信的面對面建群一樣,無需了解術語和繁瑣的操作,簡單方便。總之,小米對講機用戶定位主要還是普通人,追求傻瓜化的操作理念,中文菜單(傳統對講機幾乎全英文),功能鍵操作簡單,無需無線電專業知識即可理解,反正非常容易上手就是了。官方發布的倆小女孩(雙胞胎?)各拿一台對講機的圖片不是隨手拍隨手發的。
圖:三歲小孩都能玩得開?
【關於音質】
非常好,語音真的是非常乾淨清澈,也從不會出現兩機離得近出現嘯叫這種破事。另外,還可以接入普通手機上的那種耳機,使用起來真是太方便了,有點電影里執行特殊任務的那種派頭。
【關於HAM所關注的】
小米對講機的用戶是定位於普通人,個人認為,小米對講機要成功,必須要做到讓普通人完全不知道專業術語也能玩轉專業的功能。具有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能力,永遠都是評價高手的標準之一。大疆正是因為其對飛控系統的創新實現了普通人能很快地上手飛,才推動了無人機市場規模革命性的發展狀大。現階段很多智能產品都是這樣的,用戶不需要了解術語,不需要專業的操作,只需要提供需求,別的操作自動就為你完成了。只有這樣,才能拉進產品與普通用戶的距離,市場規模才能擴大。
但是,對小米對講機最上心的,第一時間就出手的,倒是HAM們。據說,發布當天,小米對講機在各HAM群和朋友圈內大規模刷屏,發售當天成立的官方討論群里也很熱列。並且在發售第一天,就有HAM第一時間到手試玩(搶得真TMD快,物流也真TMD給力),各種換天線各種中繼各種位置共享的,並發現了幾個BUG(比如頻率步進的問題,開發團隊第一時間通過固件升級解決了問題,贊一個!)。據我所知,小米對講機的研發人員,幾乎都是火腿,都考有執照,他們對HAM的玩法和需求是了解的,具體的功能都有考慮。當然,由於產品定位的原因,有可能存在一些方面滿足不了某些專業HAM的大胃口是預料之中的。我個人覺得,這些HAM的意見可以聽但不能全聽,專業機有專業機的玩法,沒有必要把D810級別的做成D5級別的。但是火腿子們能折騰,發現的BUG方面還是需要及時解決。實際上,從官方討論群里來看,大多數的HAM還是認可小米對講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玩具的,基本上都在搶購。
【其他】
作為第一代產品,缺點肯定是存在的,估計過些天會有越來越多的問題出現,對一個新產品來說很正常,希望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好吧。
【風險】
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對民用對講機的用頻和功率是嚴格控制的,對於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公眾頻道(409MHz - 410 MHz),要求功率上限為0.5w;對於專業對講機使用的U段(430 MHz - 470 MHz)或V段( 136 MHz - 174 MHz),可以大功率,但須取得業餘無線電台執照才能使用。小米對講機官方銷售網頁上特別有提示:使用公眾頻段的功率是符合要求的,可以隨便用;但其遠距離頻道及自定義頻道( 144.000 MHz - 148.000 MHz、430.000 MHz - 440.000 MHz ),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業餘無線電台管理辦法》取得業餘無線電台操作證書,領取業餘無線電台執照,方可使用。非法用頻,在很多方面都有危害,很多人都不知道,包括一些專業人士。舉個例子,每個民航機場都有ILS(儀錶著陸系統),其工作頻率正好處於U/V段:航向台的頻率處於FM廣播電台頻率和對講機V段頻率之間,下滑台的頻率也與公眾對講機U段頻率接近。而很多對講電台的設備性能不好或不標準,如果大功率使用的話,其帶外輻射很可能就干擾了民航飛機的引導信息,對飛行安全造成嚴重影響。這種無意干擾出事的是最多的,當然干擾警用等專用頻率的更是作死行為。
不僅是小米對講機,現階段很多對講機說起來都是遊走在比較灰色的邊緣,因為它們具有滿足非法用台行為的性能,但又難於控制用戶。也就是說,免照機和業餘機該不該合二為一?孰是孰非,難於定論。當然,小米對講機能公開發售,自然是通過了有關部門的審查許可的。但就像現階段的無人機,常有作死的傢伙拿到機場邊去飛,有人說全是操作者的責任,但有人也說無人機廠家也要擔責。不管怎麼說,小米對講機肯定也會引起國家無委的警覺的(罰款會不會大增啊)。
同時,很多HAM擔心,如果小米對講機賣得好,導致U/V段用戶大增,而這些用戶很多又是小白,什麼都不懂也不考執照,頻率亂設功率亂開,很可能會對現有的U/V段用戶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的影響,到時怎麼收場啊!
唉,反正不關我事,看後續發展吧。
22:22
21點左右步進問題已解決,可通過APP將步進調至5KH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0
剛剛小米打了個電話過來,說步進問題正在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下午四點入手。
首先,包裝在手台界算是不錯的。驚喜
外型算是一股清流,與GP338D對比。
GPS和藍牙功能很實用,告別了摩托系的CPS類複雜的參數設定。也告別了八重洲系手置頻的多按鍵。
另外,銷售模式不錯,價格親民。
驚嚇
最奇怪的是步進,只有12.5KHz 。很多中繼台上不了,中繼存台功能不完善。希望固件更新可以解決。@NaHCOx 可以看他下面的回答幫別人填坑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510999/answer/149497165?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目標群體應該是年輕人戶外交流,自駕游車隊交流。並不是針對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
本人長這麼大都沒有接觸過對講機,直到去年參加車隊自駕旅遊,隊長給每輛車配發對講機才算接觸過,交流起來確實方便,但是一年也用不了兩次,也不需要多好的可靠性,所以確實不需要太專業的設備,小米的足以。所以如果下次組隊,我可能會買小米的,僅此而已。
小米的思路應該是利用小米用戶群的大流量,讓一些沒接觸過對講機的人感覺到需求,轉化為購買,剛發布就引來無線電愛好者的圍觀,純屬誤傷。終於知道什麼是樹大招風,某寶去搜對講機,各種山寨10w手台一大把,就算北峰等等國內知名品牌也有超規產品。還有說顏色不耐臟,不牢的,不要脫離使用環境講功能好不好。我覺得至少小米讓對講機進入普通人的視線,法規方面可以完善,app刷升級固件比山寨黑台有保障多了吧。還有說用對講機不如用手機的,這些人還是別來獻醜了。
說實話我感覺挺奇怪的,大部分用對講機的使用場合似乎並不需要這個白白嫩嫩美美的外觀吧...比如工地,保安,車隊之類的....一群黑西裝保安站一排腰上別著一台白白美美的對講機會不會很奇怪?
2017.3.5封樓
看看這幾天的知乎討論,覺得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能夠吸引到朋友們對業餘無線電這個愛好進行了解和認識也是一件好事。同時也認識了非常多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非常開心。
人人在對事物做出評價之前都是有一個預設的心理預期的,很慚愧我這樣沒有乾貨的回答居然在一行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乾貨回答中排名前列。可見其他回答被點了多少個DIS。機器有缺陷,也有閃光之處,我們要做的就是正視其不妥之處,期望其能進步改善。這就像是傳統的中國家長一樣,很少誇自己家的孩子,但是到了外面去又不希望他挨罵,畢竟那是我們的親孩子。
中國的無線電設備正在發展的路上,希望改進過後,完美的小米對講機能夠走出世界,打出名聲來。
今天之後不再修改,添加回答。
2017.3.4補充
有些朋友可能有所誤會,我再補充解釋一下:
我的意見就是希望他能夠將兩種功能分開,而並不是否認其影響力大和操作方便的特點,相反我一直是使業餘無線電產品更加人性化的思路的支持者。但將兩種意義完全不同的功能結合在一起,沒有更好的管制方法,僅通過免責聲明來控制使用,這是完全不能夠理解的。業餘機就是業餘機,不要加入其他的功能。這種事情也只有國內的產品才會有。
舉個例子:國外能夠接收航空頻率的機器有很多,但基本上只有接收機。而國內卻搞得手台也能收聽航空段,殊不知法律明文規定「業餘無線電台不可接收非業餘業務的信號」。這種產品的出現我覺得是不好的。
我自我感覺對於國內外無線電管理機構的了解還是頗豐的,國內愛好者和國外愛好者相比,對於頻譜資源的敏感程度不算太高。業餘無線電愛好者要自己有維護頻譜資源的意識,但很不幸我現在已經遇到了覺得自己在業餘段上唱歌跳舞收費聊天也沒有問題的火腿。希望在未來這種知識普及能夠越多越好。
===
2017.3.3補充
今天見過了很多愛好者,有各種各樣的見解和看法,相互交流了一下。
我對於它的底線就是:保證業餘無線電頻譜資源不受破壞,保證不應該拿到許可權的人不會輕易拿到許可權,保證全世界公認的業餘無線電愛好及正常的通聯秩序不被破壞。
除此之外,我對小米米家對講機沒有其他的成見,如果小米能夠推出填補空白的1.2G業餘段對講機,我甚至會屯上一些慢慢玩。
至於是誰操縱機器,又做了哪些事情,沒辦法一一管理。我也不對其報積極看法。無照操作者對業餘頻段的破壞幾乎是必然的,這沒有疑問。
===
其實我就一個要求:
永遠不要把免照機和業餘機做在一起,也永遠不要給需要免照機的人一台業餘機。
業餘無線電現在應該還不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加愛好者的數量。
DE KAJ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做?
那肯定還是因為有市場啦[認真臉]。普通大眾對對講機可能確實沒什麼概念,就像我跟朋友說起對講機,除了干工地的哥們,其他人都感覺是一頭霧水:對講機有什麼用,我又不是交警,也不拍電影[上次看到對講機還是從《跑男》上吧],再說了,手機功能這麼豐富,微信就夠了呀。
但是,這能說明對講機沒有市場嗎。答案是NO。其實如果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會發現每次下班回小區,物業保安手裡握著的是對講機;打的出個門,計程車小哥車上也裝著對講機;
冬季防搶 西安的哥自建「火腿電台」
根據一些行業報告,國內對講機總銷量在1500-2000萬級別,年增長率約13%,所以呢,這塊蛋糕不大,但確實也不容忽視。
另外,茫茫人海中還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統稱為HAM,就是一群對無線電抱有無限熱愛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他們平時像普通人一樣生活,但是每到夜晚就活躍起來,空氣里都飄著他們的熱情—CQCQCQ,CQCQCQ,結交五湖四海的朋友。更贊的是,像一些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這些人又無私的為救援搭起通信的橋樑
新媒體時代的「火腿族」-無線電通訊,行動電話,自然災害,互聯網,愛好者,radioamat-北方網-新聞中心
雖然手機現在已經從工具變成了生活必需品,但對講機因為自身獨特的屬性,還是有著手機不可替代的作用。對講機不需要網路,即時通信,在手機信號癱瘓的時候正是他發力的時候。
小米做對講機,可能就是看中了對講機這塊不可替代的市場吧。
第二個問題,亮點?
先貼一張我之前用過的對講機圖片
最大的亮點就是顏值吧,純白色的對講機市面上也有,但確實不多(為什麼大部分都是黑色,因為黑色耐臟啊),白色是很漂亮,下面就看材料了,能不能經得起各種「咸豬手」的摧殘。
另外,小米對講機這種按鍵我還沒有見過。之前用的國際大牌對講機一般都會有很多的按鍵,上面還做很多很雜的標註,一般人除了按PTT通話,其他按鍵估計動都不敢動,這算一個創新吧,但功能上會不會因此打折扣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像實際待機時長、音質、通話距離、寫頻等問題,可能也得等真機上手之後才能做出判斷。
之前曝光的小米對講機專利署名有個標籤是「智能對講機」,智能這個點恐怕是體現在功能上,難道會有語音識別?[249這個價位應該遭不住吧,hiahiahia]
看宣傳是今晚開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搶兩個玩玩,順便解答一下我的問題
不過從去年就有相關專利曝光來看,小米這個東西折騰了也快有一年了,對講機這個行業現在也是風平浪靜,小米這塊石頭能不能激起千層浪,就有待觀察了,希望能給我們一些不一樣的驚喜吧~~~
原則上同意《現代通信》雜誌社編輯BG2KAJ @馬行處 的結論:
永遠不要把免照機和業餘機做在一起,也永遠不要給需要免照機的人一台業餘機。
《現代通信》是中國無線電協會業餘無線電工作委員會(CRAC) 的會刊;KAJ的說法,可以代表HAM社群的多數意見。下面把這件事掰開揉碎了討論一下。
首先,不知道小米這一產品的產品經理有沒有了解過這樣一件事情:無線電頻譜是一項重要的資源,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除了業餘業務和衛星業餘業務之外,使用無線電做任何其他的業務,都要向管理部門繳納不菲的費用。如三大公眾移動通信運營商向國家繳納的頻率佔用費,一年達數十億元人民幣。
按《無線電管理收費規定》的標準,固定電台每頻點要收1000元每年的頻率佔用費,移動電台每頻點要收100元每年的頻率佔用費。按12.5kHz一個頻點算,僅業餘UV段(144MHz~148MHz 430~440MHz)就有1120個頻點,每年每個固定電台應收的頻率佔用費是112萬元,每台對講機應收的頻率佔用費是11.2萬元(當然這裡的演算法是非常極端的。事實上很多地區在2013年之前,70cm波段業餘只批幾個頻點(比如北京是執照上寫三個),這就少了很多。如果類比的話,可能按水上移動業務(100~2000元每艘船舶每年)或航空移動業務(500~3000元每架飛機每年)更合適。感謝 @WarMonkey 指正)。然而為什麼業餘愛好者使用這些價值連城的頻率是完全免費的呢?這件事情難道不是非常可疑?
事實上,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業餘無線電這個愛好的背景和發展史,了解一下為什麼《無線電規則》中將業餘業務和衛星業餘業務單列出來,不難知道,整部業餘無線電的歷史,就是愛好者和大資本家鬥爭的歷史。HAM社群對諸如「互聯網+」這種資本運作成分大於技術成分的東西,有著天然的抵抗。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有個黑客/組織發布了一項叫做airchat的加密無線通信技術,但是在HAM社群中反響平平,甚至反對聲大於支持聲。類似這種打規則擦邊球(《無線電規則》和大部分國家的國內規定中都規定,業餘業務不能使用加密傳輸)的做法,有可能影響主管部門對業餘無線電的看法,近乎盜竊他人勞動成果(別人鬥爭了一百多年,從國家權力、大資本家手裡奪取的成果,這些人卻把它當成上帝的饋贈),並不光彩。
回到這個對講機的問題上,他們打了一些規定的擦邊球:
1. 國家規定409MHz公眾對講機不能拆天線,也不能可編程,但是小米的這個能拆也可編程。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很重要,因為據另一個回答下面小米官方人士的回答,他們生產這一型號的無線電設備,得到了無線電管理部門的默許;其他很多廠家生產的對講機,也有一些是按照409MHz公眾對講機拿核准證的,無線電管理部門也一直在默許這件事情。事實上,在這件事情上,小米的合規性甚至要好於大部分其他的對講機生產廠家。但是必須要注意的是,無線電管理部門默許廠家生產,不代表默許用戶使用(舉個其他行業的例子: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允許很多廠家生產汽車,但是你要開車,光買回來是不行的,還是必須要擁有駕駛執照,否則可能會被罰款拘留)。作為最終用戶,使用這一對講機,仍然有被無線電管理部門按 《關於公眾對講機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信部無【2001】869號) 等規定查辦的風險。當然考慮到無線電管理部門的工作特點,除非你是韓資企業的相關人士,這一風險應當可以忽略(笑)。
2. 國家規定在業餘無線電頻段使用新的編碼、調製方式和數字通信協議等(比如小米這個「位置共享」功能),必須公開協議;但是目前尚未見到小米公開他們的對講機中「位置共享」功能的任何協議文檔。這一點是影響HAM社群對這一產品看法的最關鍵因素。在這個問題上,小米遇到的其實是一項機遇: 如果他們把這個位置共享的協議公開,那麼別的愛好者,包括自製設備的愛好者,就會根據文檔來實現,以達到能跟小米的設備互相交換位置的目的。這樣小米就成了一個標準制定者;大家在這一標準的基礎上能玩出的花樣,肯定會超乎小米自己的想像。 然而,如果他們拒絕公開這一標準,他們就成了一個上面說的盜竊他人勞動成果的人。一念之差,在HAM社群眼中的地位,就會有天壤之別。當然他們堅持不公開這一協議文檔,也可以合規:只要把這一功能限制在409MHz公眾對講機頻段就可以了(當然這兒也打了擦邊球。國家規定公眾對講機的調製方式是F3E;然而如果你用了副載波傳輸數據,那你這個調製方式嚴格來講就應該叫做F2D而不是F3E了)。
推出不到一天,HAM社群中就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小米對講機,年輕人的第一台黑電台。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現在國家已經停止對非公眾對講機、非業餘電台的模擬制式陸地移動超短波無線電台(少數行業除外)頒發執照(《關於150MHz、400MHz頻段專用對講機頻率規劃和使用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更嚴重的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430~440MHz和144~146MHz是沒有陸地移動業務的,也就是說,用這樣一個對講機,沒有業餘業務的執照(比如給保安、飯店、工地、超市用),使用這些頻段,不可能辦下執照(如果真辦下來了,是管理部門的疏忽),天然是違法的。
按照國際法(《無線電規則》)和國內相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業餘無線電台管理辦法》等)的規定,業餘業務就是業餘業務,業餘頻段就是業餘頻段,不是「遠距離頻道」、「自定義頻道」或任何其他似是而非的東西;小米在宣傳中把「業餘頻段」稱作「遠距離頻道」,有鼓勵用戶違法使用(架設「黑電台」)之嫌。
雖然「年輕人的第一台黑電台」這個說法不會耽誤他們賺錢(因為HAM社群其實非常非常小,據官方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7月,全國持有有效業餘電台操作證的人數約為六萬),但是畢竟是不太光彩的。如果我是小米公司,那麼我會做些具體的事情來提高自己在HAM社群中的形象,比如公開「位置共享」功能的詳細協議文檔,或者在業餘段使用「位置共享」功能時嚴格遵循已有的APRS標準;還有就是跟無線電管理部門合作,在解鎖業餘頻段時,增加對呼號和身份對應關係的實質性驗證(如果你用APRS標準,就必須發送呼號)。
利益相關:活躍HAM。
2017年3月3日晚22點補充:HAM社群已經有人拿到真機,位置共享採用的是FSK調製方式,聽起來跟APRS十分類似。但是整套系統沒有地方輸入呼號,因此跟APRS可能還不完全一致,而且嚴格來說這是不合規的。社群正在分析協議,估計能在小米響應這裡的答案對公開協議問題吹的風之前分析完畢。所以小米具體公開不公開協議也許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2017年3月4日下午17點補充:有一個號稱「開始認真回答每一個問題」的答主對這個問題是這麼回答的:
這個說法裡面的邏輯其實不值一駁。但是有人在本答案的評論區裡面找上門來用同樣的話評論:
既然找上門來自取其辱了,這就得拉出來說道說道了。首先,正如另外那個答案評論區網友指出的,這個說明裡面必須取得操作證書領取執照的內容是小米後來加的,在這裡提出表揚(但是他們仍然還在用「遠距離頻道」、「自定義頻道」之類似是而非的說法);然後,「愛好者幾千塊錢買的玩意兒,怎麼能被小米幾百塊褻瀆」這個說法,說明他們根本就是腦補,用他們諸如玩數碼產品或者玩什麼其他有價格鄙視鏈的東西的經驗去硬套,自己樹個靶子自己打。
作為一個愛好的業餘無線電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豐儉由人:只就UV段對講機而言,比如我就用一個120塊錢的寶鋒UV-5R,還是某年雙十一打折買的;也有人用兩三百塊錢的泉盛,四百多塊錢的歐訊,再貴一點的帶數字模式的海能達之類,再貴一點的進口貨(ICOM,八重洲,建伍之類),也有土豪用我聽說過沒見過的更貴的設備。但是愛好者之間對這些設備差別從來都是沒有歧視的,畢竟是業餘愛好,想花多少錢由自己決定。你用便宜東西干大事兒,大家對你只有敬佩而沒有鄙視。剛剛有個朋友(尊重隱私隱去姓名)看了上面這段之後說得好:無線電愛好者從來不鄙視便宜貨,但是最鄙視垃圾貨。
舉個具體的例子:120塊錢的寶鋒在美國賣的特別火,大家也用這玩意兒開發各種玩法,比如youtube上有一個視頻,叫做「如何只用30元美金開始玩APRS!」,播放次數高達34萬多次,收穫了一千多個贊;如何把幾十塊錢的電視棒玩出花樣來的視頻和文檔,那就更多了。
按照這些人的說法,你買的東西比小米對講機貴,他們可以給你扣這種「怎容褻瀆」的帽子;你買的東西比小米對講機便宜,他們可以給你扣「買不起」的帽子,甚至你買的東西跟小米對講機一個價錢,他們還可以給你扣「搶不到」的帽子。他們咋就這麼能?
2017年3月4日晚21點補充:下午的那位評論家是這樣回復的:
&我想
我想「愛好者算什麼玩意兒」這事兒,最好還是由提問的朋友,小米公司的官方人士來回答一下比較好。他們大概不會支持這位評論家的觀點吧(笑)。
回到這個「高配低價」問題上,這也是評論小米的問題下面的常見梗;但是這個梗對小米對講機來說並不適用。說高配,這個產品沒有 @李青陽 那個在409MHz一按鈕就報錯的FT1D高配;說低價,這個產品沒有我那個雙十一買的5R低價(120和249哪個更大,我想學過一點小學數學的人都應該知道吧)。這位評論家自己樹個靶子自己打的功夫,也是醉了。
作為一個不太活躍的ham,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年輕時的第一台手台是泉盛UV2,那時我也不太懂什麼遠距離頻道啊,什麼自定義頻道啊,所以翻了翻說明書,哦,要辦理設台手續。
後來啊,我打工賺了點錢,買了一個YAESU的FT-1D,我也很好奇這個對講機能不能在公眾頻率上發射,結果讓我很失望,屏幕上一發射就出字母。
不過話說回來了,還是很希望年輕人的第一台黑手台能夠強佔市場,把BF5R搞下去啊。。。
以下附上中國無線電協會業餘分會(CRAC)的A類(最初級的)操作證書年齡分布圖。(具體請見CRSA公布業餘電台操作證書統計數據 | CRAC-中國無線電協會業餘無線電分會)
所以說呢。。。我才不會信po主說的什麼遠距離頻道,自定義頻道,什麼F3E,什麼F2D,還要一堆亂糟糟的法律,什麼遠距離自定義頻道的型號核准只能落在業餘頻段。。。這堆fake理由。。
期待年輕人的第一台黑電台能夠成功攪動國內廠商利益。。。
作為一個從來不使用「年輕人的第1台XX」的老年人。。。繼續去搬磚了。。。
今日看到專利 估計下一代會有這個
地面通聯效果不怎麼樣,2-3km最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