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國博的「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

國博官方網址: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全部102件展品的高清圖片:「國博大英展」全部展品(102件)的高清圖,都在這裡了


新寫了個展評:細節精緻而充滿矛盾的全球化與世界性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中國國家博物館巡展評論 - 知乎專欄


還未開展,只能期待,無法評價。不過剛剛上線了的節目請到了該展覽策展人閆志先生做嘉賓,我自認為錄得不錯。對這個展覽感興趣的各位可以先聽一下。地址在此:國家博物館「大英博物館 100 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中方策展人閆志訪談


這個「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差的展。

展廳狹小,布光詭異,入場購票要排隊我還可以理解,但是入場後參觀展品也要排隊,當然以前遇到火爆的展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但是排隊的時候只有一個存在感微弱的工作人員在維持秩序,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秩序。整個隊伍在很長時間裡基本是停滯的,原因就是有很多人不排隊直接去展櫃前面擠,擠進去還要拍照,雖然這個展已經標明禁止拍照也無濟於事。有一位大媽一直在拍002號展品,罔顧那位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提醒,巋然不同地拍了五六分鐘,還反覆強調自己和領導打過招呼了並獲得了領導的同意,以及自己並不是在拍照而是在記錄(原話如此。。。),而這位工作人員也並未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就放任大媽繼續拍照,之後果然有許多效仿者拿出手機和相機。。。

與此同時還有很多少兒培訓機構帶著孩子和家長一同觀展,有老師負責講解展品,但這些人並不排隊,親耳聽到兩組團隊的老師鼓勵孩子們「向前沖」,「使勁擠進去」。家長們往往是默許或者一同鼓勵的,他們只有在自己的孩子不知鑽到哪兒去的時候才會著急起來,要麼高聲呼喚,要麼也試著在擁擠的人群中穿梭。

除了秩序混亂以外,展覽內容也是讓人大跌眼鏡。一個本應注重敘事性的展覽,線索支離破碎,展品間的所謂的聯繫讓我覺得莫名其妙,大部分時候我在問自己這件展品真的能代表那個時期的人類社會嗎?這些東西能稱得上人類文明的碩果僅存吉光片羽嗎?我想我多半要給出否定的答案。有人說這個展覽的展品以小見大內涵豐富,我恐怕難以苟同,這麼大的題目當然是要以大見大,實實在在地給人們拓展一下視野,藏著掖著或許意義不大。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浪費了我50元人民幣和一個下午的展覽。


從科技的角度寫了一篇展覽導覽:最初發在微信工號《天天天藍》上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由100件實物建構的《人類發展簡史》。

每一件展品背後的信息量極為豐富,需要我們以「大數據」的方式,速讀屬於「彼時」的輝煌與榮耀。

觀展的角度眾多,不論是歷史、考古、工藝,還是宗教、地理,均能大有所獲。但展覽中幾件對人類進程有決定性影響的展品,讓我選擇另一條觀展的通道:從技術革新的角度,來看人類如何從最初的屬地,走向「四海八荒」。

1 早期工具

《奧杜威砍砸器》

展覽以時間為序,第一件展品為奧杜威砍砸器,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格?費舍爾興奮的介紹說,這是一件「極其驚世駭俗的物品」,為大英博物館最古老的一件藏品。

據科學家考證,250萬年前,第一批工具是被人類祖先在非洲奧杜威製作出來的。展出的這一塊石頭便是其中之一。「一拿起它,我就能感受到與祖先一脈相承的聯繫」,哈特維格?費舍爾說。

《奧杜威砍砸器》

這件來自當今坦尚尼亞地區的非洲打制石器乃人類世界萬物之端,石器是人類最早的工具,意味著人類開始了不同於其他物種的演化進程:動物把自己的器官變成了工具,人類則為自己發明了所需要的工具;動物通過進化來適應自然,而人類則依靠創造改變自然。

自此,人與猿的關係已越走越遠。時至今日,猿還是那個猿,而人則早已不是「如初見」。

2 烹飪器皿

《鳥形石杵》

抓住時代痛點,並解決它,這是今天創業成功群體的共同之處。得益於創造打制工具的突破性進展,人類獲得了與大自然較勁的最大資本。

通過手裡的器具,獲取的食物逐漸豐富,吃不完怎麼辦?存儲和加工食物的工具應運而生。

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出土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奧羅省艾拉河的鳥型杵,便是人類早期用來加工食物的舂杵。這根約35五厘米長,它的下頭是一個大石球,石球磨損得很厲害,看得出被常年使用過。上萬年過去了,當我在展廳看到它時卻倍感親戚,讓我想起小時候家裡用來製作胡椒粉的木質研磨器。

這件石杵的發現,說明當時人類已經開始從事農業勞作、培育莊稼。在地球其他地方的考古發現,人類幾乎在同一時間段當上的農民。有所區別的是,不管人類在何地耕作,他們總是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到若干類植物種類上,有選擇性地從野外採集回來,種植起來,用心照料。

例如,在中東,人類選擇了一種特殊的草本植物,即最早期的小麥;在中國,是野生旱稻;非洲農民則喜歡種植一種有點像野草的高梁;而在巴布亞紐幾內亞,人們喜食芋頭這種澱粉塊莖。

很久很久以後,具備開拓精神的人類實現了空間上的跨越,如今,這些食物可以同時出現在我們的餐盤裡。

3 城市文明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本次展覽最具威懾力的展品,無疑是一個勇猛善戰的古埃及領袖——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約前1303年-前1213)。

他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本人的木乃伊如今躺在埃及博物館裡,為古埃及木乃伊中保存狀態最好的一尊。

與古代大部分君王一樣,貫穿拉美西斯一生的無非就是「打仗、玩女人、興土木」。在平均年齡只有40歲的時代,他活到了90歲,子女有100多個。其在位67年,他給這片古老的大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而作為建築家的拉美西斯,他在阿比多斯和拉美西姆新建許多廟宇、為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增添新結構、興建了以宏偉著稱的阿布辛拜勒神廟。許多前代法老修建的建築也被刻上了他的名字。幾千年過去了,依舊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前往觀摩。

不得不說的是,在生產力較為原始的遠古,自然條件的優越往往是一個民族「開掛」的關鍵,這也就是為什麼史學家常說,「埃及是尼羅河送給世界的禮物」。

4 青銅時代

《康侯簋》

大英博物館中,中國部分名氣最大的《女史箴圖》沒有來京,但8件回京省親的中國文物依舊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值得稱讚的是,這些散落在世界文明長河中的明珠,並未讓我們感受到這是一個特別定製的「中國文物展」,而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展覽的視點始終堅持在「全球」的框架中。

相比良渚文化的玉琮、商周時期的鎛、東漢青瓷六博俑、唐三彩、元青花等,這件青銅康侯簋更具劃時代意義。

在那個時代,所有的書面文字都極有分量,青銅器上的銘文更是極具權威。「康侯」之名得於器物上的24字銘文,記述了周人對商人的最終勝利:王來討伐商的城池,把衛封賞給了康侯,沬司徒疑為紀念亡父,鑄造了這尊青銅器。

由於竹簡上的文字記載都已消失,類似這樣的青銅銘文是我們最重要的歷史信息來源。有學者認為,該簋即是周公伐武庚、封康叔的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具有重要的史學意義和在西周銅器斷代價值。

康侯簋於1931年在中國河南浚縣辛村被當地村民意外發現,隨即被文物販子購走。再至1977年,康侯簋就成為了商人銀行家布魯克·休厄爾獻給大英博物館的捐贈。此次展覽,是康侯簋入藏大英博物館後第一次回國。

5 科技革命
《複式顯微鏡》

自16世紀中期以來,歐洲掀起了一陣科學與發明的熱潮,這一時期被稱作「科學革命」時代。這期間的許多發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標誌著現在科學的開端。

展廳中,這台《複式顯微鏡》(現場不拍照片,國博沒有大圖,將就看一下)前的觀眾特別少,也許是人們不認識羅伯特·胡克,但如果在他的名字前加一個定語「牛頓的同事」,那這件展品必將會有更多人來關注吧。

羅伯特·胡克在世時不受重視,窮困潦倒,他的成就在其離世的200年後才為世人所識。展出的《複式顯微鏡》是胡克重要的一項發明,他通過把一組不同的鏡片裝在一個可伸縮的圓柱形筒內,複式顯微鏡可以達到前所未有的放大效果。胡克利用這台顯微鏡發現了「細胞」,「細胞」一詞就由此而來。

在這個展品的背後,還有一段流傳甚久、令人唏噓的「坊間傳聞」。

1679年胡克寫信給牛頓,信中認為天體的運動是由於有中心引力拉住的結果,而且認為引力與距離平方應成反比。按照這個想法,地球表面拋體的軌道應該是橢圓,如果地球能穿透,物體將回到原處,而不象牛頓所說的,物體的軌跡是一條螺旋線,最終將繞到地心。

牛頓對此沒有複信,但接受了胡克的觀點,以後在J.開普勒關於行星運動的第三定律基礎上用數學方法導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1686年牛頓將載有萬有引力定律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卷一的稿件送給英國皇家學會時,胡克希望牛頓在序言中能對他的勞動成果「提一下」,但遭到牛頓的斷然拒絕。這是後來胡克控告牛頓剽竊他的成果的來由。

1703年,胡克在落寞中離世。在他死後不久,牛頓成了英國皇家學會的主席。

詭異的是,英國皇家學會中的胡克實驗室和胡克圖書館就被解散,胡克的所有研究成果、研究資料和實驗器材或被分散或被銷毀,沒多久,這些屬於胡克的東西就全都消失了。

N年後,似乎再也沒有人記得住這個老人。人們都只記得他的那位升遷的同事。直到200年後,人們才開始重新認識他。因為人們發現,胡克不僅在地球上首次觀察到火星和木星的自轉、發現雙星、首次測量恆星的視差,還發明了複式顯微鏡、輪形氣壓計、液體比重計、風速計里程計、現在還在車輛的傳動裝置中使用的萬向節、鐘錶的遊絲、後來用於相機的可變光圈……(經考證,牛頓不是咱天蠍座,大摩羯也....)

6 工業社會

《「小獵犬」號上的精密計時器》

這次展覽上呈現的《「小獵犬」號上的精密計時器》,可以說是工業社會下,全球擴張,開啟航海時代的一項重要發明。

17世紀至18世紀,鐘錶製造是歐洲的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術,而倫敦則處於行業的最前沿。作為海上強國,英國尤為關注一個問題:所制鐘表在靜止不動時計時精確,但在晃動中則會產生偏差,尤其是在顛簸的船上,因此出海後便無法精確計算時間。但航海中如果無法計時,就不知道自己向東或是向西航行了多遠。

18世紀中期,這一海上精確計時的難題終於被約翰?哈里森攻克了。但哈里森的計時器應用了尖端技術,而且高度精密,因此產量很小,價格昂貴。而此次的展品屬於一款價格較為低廉的精密計時器,由托馬斯?恩肖製作於1800年。

讓它聲名遠播的是在1831年隨「小獵犬號」的航行。同行的有查爾斯?達爾文,他開始了前往南美洲和加拉帕戈斯群島等地區的偉大旅行,最終提出了進化論,並完成了革命性巨著《物種起源》。

7 新世紀

《太陽能燈具與充電器》

這是第100件展品,由中國製造。

展出的那盞燈和手機充電器與一個小型的太陽能板有關。太陽能板的設計可以為世界上最貧窮的人提供電力,其各組成部分都源自近期的科學進步,包括塑料的實用、可循環充電的電池,以及硅晶元技術,它們也應用於電腦和手機。

在群星閃耀的展廳中,這組展品看起來實在過於平凡。但是,它切實的讓太陽能介入了我們的日常,並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它的發明表明人類面的貧窮和氣候變遷時,所取得的成就和展示出來的創造力,讓太陽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陽光普照」。

站在展廳中,兩個半小時過得快。我選取「科學技術」這一個角度,無意中暗合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格?費舍爾的策展意圖,他希望呈現出的並不是世界史的正史,而是強調人類的創新、發明,與各大文明之間相互關聯的歷史。

【展覽訊】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展期:2017/3/2 - 5/31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10展廳

票價:50元

(本展覽請勿拍照)


全是人。

門外安檢的時間太長,安檢之後還要排隊,排隊之後買票也是一條長龍。

但是即使這麼多排隊,也沒有起到限流作用,展館裡面全是人,完全無法正常參觀,看到的全是人人人人人人。。

轉而只好去參觀古代中國了


我看到了好多聖遺物。。。


要感謝這次展覽還有以色列天才作家尤瓦爾·赫拉利的著作《人類簡史》(還差一些沒有看完,強烈推薦去看),讓我有了這麼多的思考。我個人覺得這個展覽是需要用一天去看的(人不能特別多)甚至是去好幾次(寫完這篇文章我就打算再去一次),也許有人是有很深的底蘊在參觀中會收穫很多,但像我一樣的學生其實這個展覽更大的意義在於會激發你的興趣,在參觀後通過查閱資料或是買一本大英博物館出版的《世界簡史》去看。

這裡就必須要誇一誇大英博物館了,因為我覺得它真的承擔了一個博物館的責任,向社會大眾傳播文化、歷史等等。在這裡,儘管你不能觸摸那些放在展櫃中的文物,你感覺在和它們對話。博物館的特徵之一就是允許你在時空中穿梭。

我們可以說這個展覽的工作人員以及整個博物館真的是在用心去做,他們不僅僅在英國境內辦展,而是在世界巡迴展覽,因為這是一個關於全世界、全人類的故事,我們都需要去了解它。我更希望擁有更加悠久歷史的中國也可以策划出類似無與倫比的展覽,並不是說現在中國博物館的展覽不用心,只是他們可以做得更好!要知道,在100套里中國的文物佔比很大,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我們始終是作為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的古國參與歷史、改變歷史、影響世界。我相信,辦出這樣由世界影響力的展覽對我們來說絕不是難事!

最神奇的是,我們即是歷史的觀察者,同時也在參與這個歷史故事的書寫,也許以後不止100件,希望他能夠一直辦下去!


寫點純粹的觀展感受。

埃及人幾千年前就有化妝的調色盤了,好獃萌 ~

當我看到在四五千年前人類社會就已經有了相當精緻的冶金加工工藝(圖二)以及高度分化的社會等級和發達貿易的證據(圖三: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區出土的用於貿易的印章)時,會感到近代二百年多年的人類發展是爆炸式的。

驚!快四千年前的米諾斯的禮拜者行的是少先隊隊禮! (這在當時應該是非常精美的青銅作品了,用於禮拜場所。銅來自於塞普勒斯,錫來自於土耳其或者阿富汗,顯示了米諾斯文明與東方文明的貿易往來。)

公元150年,人們雕刻的人像的眼睛看起來都很奇怪,可能是因為沒眼珠。。

來自印加帝國的金羊駝,我覺得丑萌丑萌的~解說里形容這是精美的。。。感覺南美洲的發展離歐洲差太遠了,公元1400年的歐洲都文藝復興了,藝術品要精緻太多。

我看到下面這個希伯來星盤(用於航海、天文學和判定時間),會有些莫名的感觸——發現原來在中世紀的西班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不僅可以和平共處於一片土地,還相互交流融通,進而引發了數學和科學領域的空前進步。這件科學儀器上就融合了希伯來語、阿拉伯語以及西班牙語的銘文,它的主人可能一位猶太學者。我不禁對現在的有些宗教相處的狀況感到惋惜。

下圖是此次展覽最帶給我震撼的一件展品了。泥板上用楔形文字寫著類似諾亞方舟的故事,可是時間比《聖經》早了至少一千年,因此當泥板被翻譯出來後,關於聖經的起源引起了巨大爭議。研究表明泥板記錄的是《吉爾伽美什》,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經在蘇美爾人中流傳,在古巴比倫王國時期(公元前19到前16世紀)記錄為文字 (比《聖經》早了至少一千年 )。

看到這樣的展品,會覺得國博好敷衍哈哈~

這次展覽整體感受還是正面的,從時間跨度之長和涉獵範圍之廣兩點來說,是值得一看的。想到那些物品穿過千百年的歲月放在我們眼前,不由得感到時空的厚重浩瀚。每一個物件是如此的不同,它們都背負著自己時代的鮮明烙印,既有文明的融合也有鬥爭與傾覆,有對權力的尊崇也有對個人自由,以及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你可以通過它們窺探到某個人的故事,以及那些被歷史長河湮滅的時代。


下午去看了,說一下觀展體驗。

實話實說,觀展體驗可以說非常糟糕。門票有點小貴,居然還有那麼多人,亂鬨哄擠作一團,有些展台前人層層疊疊,等好久也排不進去,到後面完全沒有觀看的慾望了。燈光過暗, 說明文字字體太小,放置的位置很多都過低,需要彎腰去辨識,太費勁。

不過,很佩服國博的文宣功夫,能夠吸引這麼多人!也佩服國博的策展,能夠擊中小資中產的穴道,讓人情願花這個錢。大英博物館的招牌,幾個主題的設置,100件文物勾連串起世界簡史,彷彿看完展覽就看到遙不可及的希世館藏,就掌握了一部微型的世界簡史。現場大致看到有這麼幾類人,小孩和家長,年輕情侶,也有老年人,以前兩者居多。大家彷彿都得了文化饑渴症似的。可以想見,未來博物館的類似展覽將會越來越受城市中產小資的追捧。於是乎,博物館有了運營和收入,家長陪了小孩,小孩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情侶似乎進行了一場有文化內涵的周末活動,城市營造了活躍的文化氛圍,皆大歡喜。如果說,100件大英博物館文物講述了一個小故事,這才是這次展覽背後的故事。

摸准了脈搏和口味,就這麼容易讓大家心甘情願花錢。


非常非常棒的展覽!

說點題外話,上周帶小孩來了,今天又來了一次。

門口有提示不讓拍照,展品旁工作人員不停的提醒不讓拍照,還是有人拍,這種人不多,但也不算少,攔都攔不住。

來看展的,中青年居多,所以有時候講到國人素質問題的時候,別再凈往老年人身上推了!


扯個段子:當大英博物館轟轟烈烈的用自己的館藏文物證明全球化的歷程從古到今慢慢成為潮流的時候,我們傲嬌的不列顛王國脫歐了——開始了逆全球化歷程。

英國真是在任何時候都要領先啊。日不落帝國時期率先全球化,現在又反著來。

就展覽本身而言,巡展的藏品和書上有些區別,很多品相好的留在國內沒出來,也可以理解。伊恩的頭像那個書上的照片特別漂亮,結果過來的是個殘次品。

其實我覺得正如書上說的,依靠文物講述歷史是個不自量力的過程,我覺得它只是按照全球化的核心以及不同時代給予小標題式的總結然後挑選文物講述一個歷程和片段。最後大家得到全球歷史的知識了么?肯定不完整,也是片段。但是這種嘗試很棒。我最推崇的是這本書對藏品的態度。

在中國的博物館,講藏品的故事的時候,基本上是藏品本身的故事,它的流傳故事這種風格的或者以此為主吧。很少有能從一件藏品看到它與當下的聯繫的。而大英博物館(那本書)講述的時候,幾乎很大一部分是歷史對現在的借鑒。雖然中國人保存歷史很好,而且也有著名的以史為鑒的說法,但是我們更多的是從歷史事件反思。從文物和文物背後的故事也有,但是感覺角度和英國人的不太一樣。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個案例:屋大維奧古斯都的頭像,古代領袖把自己的雕塑頭像塑造出來展示王權和統一的象徵,現代則是依靠在貨幣上印刷領袖的頭銜,往往還是開國領導的形象來宣誓自己的主權。再比如一些失落的文明的原住民,依靠這些文物尋找民族的歸屬感,自信心這種提法。可能我們歷史悠久切文化沒有斷代,我們尋找的一直是民族自信心,所以第一感覺還可以從文物中尋求民族歸屬感。

外,再次感慨,在國博就是看文物,展覽還是得去首博。國博看展太辛苦了,又是安檢又是各種不人性化的設施。雖然國博也在進步,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感覺本身這個機構的存在就是宣誓一種至上的權利似的。


近期上海博物館也要辦這個展。具體怎麼樣還不清楚,但從不要門票錢以及加展夜場這兩點看,已經超過國博太多。


讓我看到了什麼是日不落帝國的世界眼光。

英國人真會挑東西,又會擺弄~不服不行。

有些展覽品,年代並不久遠,但是這些展品放在這裡又能自成體系,展示世界歷史脈絡。

而同時代的東西,在國內並未受到博物館的重視。

很多事就是這樣,國內不重視,別人先下手為強,研究出文化,重要性什麼的。然後國內又開始研究~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呀。容易跟在別人屁股後面。


3月2號開展了,第一時間去看展,觀眾並沒有想像中多……95號房的宋瓷一件也沒有。寫了個文章,感興趣可以看看:大英博物館百件文物亮相國博,但最珍貴的95號房他們還是藏私了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北洋政府時代的政治制度總統與總理共存,那麼從理論上講,總統與總理的權利是怎樣劃分的?
中國底層是什麼時候形成現代的國家觀念的?
如何評價宋太宗趙光義對宋朝未來的發展意義?
博物館的文物是如何在文革或破四舊中留到現在的?
羅馬為什麼沒有征服蘇格蘭?

TAG:歷史 | 博物館 | 文物 | 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