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音樂的特點和本質到底是什麼?
這兩年才開始聽一點民謠音樂,我是個樂盲,只從個人觀點來說,一些民謠旋律並不合我的胃口,而以我同學的觀點來說民謠的精髓在於它的歌詞講的故事。總覺得他說的並不是這樣,其他類型的音樂也有飽含故事的歌詞,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民謠歌曲如他所說歌詞寫的都很有故事性。想請教一下民謠的愛好者,民謠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麼?另,之舉自己身邊的人的例子來說,有些人認為聽民謠是一件很有逼格的事情,並以鄙視其他音樂形式為樂,私認為,音樂類型沒有地位高低之分,認為民謠音樂很有逼格所以聽民謠的人是誤解了民謠吧。還有一個問題,這兩年來因為選秀節目民謠似乎不再那麼小眾,不評價唱的如何,因為我也聽不出來,但我相信張磊和蔣敦豪等等人是熱愛民謠的人,但我不明白的一點是為什麼一些民謠愛好者對他們進行嘲諷?是因為他們表達感情的地方沒有拿捏好?還是因為他們讓民謠變得漸漸流行?還是因為他們不是原創?很不明白的一點是難道民謠就要小眾,就要原創?民謠的本質是這樣嗎?只要曲調平緩以吉他作為樂器演唱方式像是敘說一般的感覺就是民謠嗎?
先認真回答問題。
民謠,嚴格來說,以1950s的民謠復興運動為界線,分為 folk music 和 folk revival music (或者叫 contemporary folk music)兩大類。1950年以後的民謠大多數屬於第二類。
回到中國,毋庸置疑,最近所有的民謠,無論是站在所謂「鄙視鏈」頂端的李志、萬曉利等,還是所謂的「選秀民謠」,都可以歸為民謠復興以後的產物。
回到問題本身,現在在中國所傳唱的民謠,從本質上屬於流行音樂的一部分,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關於民謠的特點,也是眾說紛紜,因為民謠畢竟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音樂形式,學校、教材里都不會教你的,況且中外的民謠雖然都叫「folk music」,但風格卻出奇的不相似。
我只能談談我自己的理解。
1. 一般來說,民謠是以民謠吉他為主要伴奏的。其他樂器方面,合成器、口琴、鋼琴、大提琴、小提琴、低音提琴、中音提琴等都有人加過,所以總結不出一般特點。
2. 歌詞方面,既有較為詩意、隱喻性強的歌詞(堯十三),又有較為直白、質樸的(萬曉利:被劊子手砍下了人頭= =),所以也總結不出一般規律。只能說,一般敘事性歌詞比較多。
3. 編曲方面,都不會特別複雜,像後搖、前衛隨隨便便就十幾二十分鐘的規模,民謠都沒有。但是民謠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比較柔和平緩,不會有超級強烈的鼓點。
4.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情感共鳴。我一開始聽鳥語的人的時候,真的是一點情感共鳴都沒有,覺得合成器音效難聽、歌詞不押韻且晦澀。但是聽得多了,也漸漸可以領會到其中的情感,甚至有一次在地鐵上聽的時候,感受到無比的孤寂,不小心流眼淚。
好了,說了那麼多。我覺得啊,認為聽民謠就是聽逼格、並且鄙視其他音樂的人,就是無知,用我同學的話來說,就是「中二病」。
聽歌又不是聽優越感,找優越感的話,直接去聽塞戈維亞、聽塔雷加這類古典音樂好了,逼格比流行音樂高了不知道多少。
認真欣賞自己喜歡的、同時尊重別人所喜愛的,就是最好的聽眾了。難道指望全世界人都圍繞著你轉?
商業化的民謠就垃圾了?
民謠就要小眾?神tm小眾=高雅,流行=低俗的邏輯。民謠音樂人不要吃飯啊?人家就甘願小眾啊?優越粉詛咒這些音樂人的作品保持小眾,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音樂這行吃飯不容易,哪個音樂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傳遍大江南北?有這個閑工夫扯逼格,倒是多買幾張專輯、多聽幾次live支持一下他們啊!
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喜歡什麼音樂的權利,你可以不喜歡選秀民謠,但是不能阻止別人喜歡、也沒資格對別人進行人身攻擊冷嘲熱諷。這種做法跟大家口中嘲笑的小學生有什麼區別?
最後,對於中國好聲音也好,我是歌手也好,我都是很喜愛的,他們讓大家知道了很多以前小眾的音樂,改變了搖滾和民謠在大家心中的僵化、神秘的形象。民謠說到底還是以主要以原聲樂器伴奏的一種音樂形式。
- 我國現在所謂的民謠大多受美國60年代民謠復興時期的音樂影響,只是質量比人家差了十條街而已,所以聽民謠說實話沒什麼逼格。
- 民謠並不都是平緩柔和的,沒人會覺得如Neil Young,日本的井上陽水、長渕剛的那些暴力的木吉他riff是平緩柔和的;南美、西班牙的民謠節奏感就更強了。就算是李志的好多歌也和平緩柔和不搭邊。
- 民謠並不是技術含量低的代名詞,任何類型的音樂都是有精華也有糟粕的。比如Paul Simon有著完美的旋律和詞曲契合,吉他編曲和演奏都是教科書一般的;更不用說像Crosby, Stills Nash這樣的神級民謠組合,三個人都是非常優秀的吉他手(尤其是Stephen Stills),超一流的唱功與和聲能力。作品裡常常把民謠和布魯斯結合的非常好,David Crosby更是個寫歌很鬼,不搞個離調、轉調就不舒服的人。所以,少聽一點53231323,F-G-Em-Am,少一些偏見。
- 至於題主提到的張磊、蔣敦豪,我覺得沒什麼好嘲諷的。人家就唱幾首民謠混口飯吃,唱的也不算難聽,不懂那些逼格滿滿的民謠愛好者哪裡來的優越感。對我來說民謠是故事。
都說寫歌的人假正經,聽歌的人最無情,這話我挺認可,因為押韻。對就是這樣啊,你們不覺得押韻的話一聽就很有道理嗎?你以為我要根據這句話展開來說嗎你太天真了哈哈哈哈哈哈。我重新起個頭。我開始聽民謠,首先是因為很多民謠的歌詞合我心意。我這個人比較事兒多,聽流行歌啊什麼的,多聽幾遍就犯噁心。我深刻的剖析了剖析我自己,發現是因為,聽的多了,旋律我能記住了,歌詞我也能記住了,我知道他是在表達什麼了,這首歌對我來說就一點新鮮感都沒了。那還聽個屁啊,換個聽。但是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從來沒有一直喜歡的歌。這種感覺就是一看自己聽過的歌單,就覺得裡邊都是屎。進而覺得自己之前一直都在聽屎。進而懷疑自己的品味就是喜歡屎。進而知道即使聽到一首驚艷到不行的歌,它最後也會變成屎。你理解這種絕望嗎?我他媽憑什麼一直聽屎啊?於是在某一個我已經忘記了的不知道是早晨還是黃昏,我看到了知乎上的一個我現在已經忘記了的回答,反正應該就是關於民謠和裝逼的吧,我發現民謠是公認的裝逼利器啊。
有此等好逼,當可一裝。於是我下載了網易雲音樂。聽陳粒的歷歷萬鄉,聽張瑋瑋和郭龍的米店,聽李志和邵夷貝的,額,這個我能說嗎?然後我就發現,這東西好,歌詞美麗,旋律彆扭,越聽越好聽,就適合我這種人。我就喜歡這種不知所云故作深刻的歌詞,一看就覺得作者有故事,而且還可以自己代入,想怎麼代怎麼代,反正別人既看不懂他的故事,也不知道你的故事,也就沒有代錯一說,沒人看的出來你是在緬懷你過去的愛情,還是在哀悼你死去的二哈。這很穩妥,並無被戳穿的風險。而既有雅俗共賞的情懷,又有一望即知的逼格,可遠觀亦可褻玩,可呼朋引伴亦可孑然獨賞的民謠,自然成為了再合適不過的正義。而不可知的歌詞內涵,也讓我終於有了不會變成屎的愛曲。由此一直聽到現在。你們以為我要升華一下來幾句雖然是為了裝逼開始聽民謠,但是聽的多了我發現民謠還是balabala,我也開始balabala,所以現在balabalabalabalabalalaxiaomoxianheheda…?對不起,沒有。呵呵。最近在公號上開了一個新的訪談欄目——「聲音」,我們採訪了10位音樂人,和他們聊了聊聲音背後的故事。
民謠音樂人 白羽 便是其中一位。
其實白羽最早是玩搖滾的,03年組建了自己的搖滾樂隊「小民是個機器人」,並發行了專輯。
但他同時也是一位哲人,因為早年的一本哲學書,開始了哲學之旅,逐步成為一個丈量精神世界的旅行者。
讀的書越多,白羽越發現事物背後的是非黑白都並非那麼簡單。他逐漸認識到,搖滾屬於灌輸性質,太執著於表面,但他需要的是觀眾認真傾聽他的歌聲。
於是白羽決定從一個灌輸的搖滾鬥士變成一個「把思考還給聽者」的啟智者。
08的時候,白羽解散了樂隊,成為一位民謠音樂人。
因為白羽對哲學的認知與探究,他對音樂、對民謠的看法總是辯證與理性的。
在與他聊天的過程中,我們談到了他心中「民謠」的含義,以及「民謠」的本質問題。他的回答太迷人,我直接放上來給大家好了。
Q:在你心中,「民謠」的含義是什麼?
白羽:我認為,這是一個要面向眾多已經先入為主認知的聽友們去回答的問題,這也是面對一個這時代主體宣傳機器力圖混淆視聽之後,我以我的微小的聲音猶如螳臂擋車一般去披露真相的問題,這更是一個引起一些音樂敏感,回答若過分嚴厲苛刻引起眾怒的一個問題。
如果閱讀過一些音樂發展的歷史《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流行音樂概論》、《爵士音樂史》,或者看過一本關於民謠的自傳小說《像一塊滾石》。就大概會了解到了民謠基本含義。
民謠是在工業革命之後的城市化進程之後產生的。當時的人們的生活狀態從原本簡單樸實的鄉村生活變化到城裡複雜多樣的生活,人們觀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人們需要更多公正,平等和自由的權利,人們的認知也在複雜多樣的交往過程不斷發酵和啟蒙。
因此在民謠產生的同期也發生諸多民間運動,諸如嬉皮士文化運動,性解放運動,民權運動,宗教改革運動。而民謠也就在這樣的歷史環境底下自然而然的產生了。當然在不同的區域自然會結合當地一些固有的音樂元素。
民謠的涵義:民謠就是如實的反應當下人們的生活,因為是一種音樂的表達形式,也就是藝術,於是民謠來自生活卻高於生活,民謠可以給人們更多的生活的啟迪。
那麼究竟什麼是民謠呢?
我認為民謠是引領這個時代往前行的一種音樂表達形式,一種循循善誘的啟蒙方式,一種帶引大眾走出困境迷惑,給人們以生活啟迪的音樂表達方式。
沒有辦法一概而論,好似民謠就是一把吉他一個歌手想和你聊天一樣的唱歌。我記得最早有這個民謠的說法是九三年的艾敬,被稱之為城市民謠,之後94老狼沈慶金立被稱之為校園民謠。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到出現了野孩子樂隊才有了所謂的獨立音樂的民謠概念。
If it was never new and it never gets old,then it"s a folk song.
個人認為,
民謠兩個字很好的概括了這種音樂的特點,廣大人民容易唱的歌謠,就是民謠,特點是和弦簡單,用很簡單的樂器就能彈唱,曲調舒緩不複雜,好唱。不像土耳其冰淇淋那種歌…至於現在的民謠歌詞,也許是抓住了這個年齡段的聽眾的痛點,有共鳴,人又喜歡矯情…
可能再往前多推些年,老司機帶帶我也算民謠吧通俗易懂,而且貼近生活,易產生親切感。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歌手馬頔?
※如何區分趙雷,趙照,萬曉利,馬頔,李志,鍾立風,宋冬野?
※中國的民謠真的要完?
※有沒有那樣一首歌,感覺自己要聽一輩子?
※如何評價老狼的戀戀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