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聽過最貴族的一句話「我們這個時代再也找不到達芬奇那樣的通才了!」
達芬奇,因為一副可隨時藏於腋下的微小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名聲橫貫古今,時至今日這幅不朽之作,變成了諸多藝術朝聖者到盧浮宮必須打卡的景點。可了解達芬奇生平後,就會知道他並不只有「文藝復興三傑」那麼一個響亮的名頭,他還是發明家、科學家、建築家;天文地質、音樂雕塑無一不精通。基於人體解剖和機械的研究,他設計出歷史上第一個機器人;基於力學、天體的精細研究,為後代經典力學奠定基礎,牛頓聽了都想哭。不僅如此他為了做更深入的研究,自學拉丁語,語感溜溜的,翻譯聽了會失業。
放到今天,把達芬奇丟到任何一個和藝術不沾邊的領域,他都可以獨佔鰲頭。因為達芬奇創造的重重奇蹟,讓後世研究達芬奇的學者驚呼:人的智能可以那麼大程度的開闊,人的潛能可以如此拔地倚天。
不過有趣的是,達芬奇卻從未上過大學。所以他這漫漫通才路的一生,似乎有很多故事是圍繞著自己的探索展開的。達芬奇生活在沒有蒸汽機、電燈泡的時候,想要探索那麼多超前的技術和科學,可以說碰到的難題和無米之炊的巧婦差不多了。但是他的成就如此驚人,著實讓千百年後的我們詫異。可能一個人太過傳奇,圍繞他的故事就會被演繹撰述的更為神秘,因此帶著玄幻色彩的《達芬奇密碼》才會那麼暢銷。
一輩子沉浸在上下而求索中,達芬奇的人生是怎樣的狀態:苦悶嗎?無聊嗎?
我想未必,莊子說過一句很哲學的話「子非魚,焉知魚非樂」。其實人的幸福是分很多種,有來自於感官,停留在此時此刻,這個可以理解為多巴胺的作用。還有一種更為長久的幸福,是成就感,不一定需要外界的認可,但一定是自己突破了現在的舒適區,而得到更為長久的愉悅感。我想達芬奇的人生目標不一定就是要名垂千古,或許他這段開了外掛的人生,只是因為一個契機——在探索學習裡面找到了成就感和更多的滿足感,並且願意再去解鎖更高級的成就感。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再也找不到達芬奇這樣的通才了?
是因為這個時代信息爆炸,各種知識迭代速度來不及呈現,就立馬到了沙灘上;還是因為教育的環節缺失了什麼更為深層的東西?
計算機、互聯網的誕生讓我們有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每一次工業革命對人類的發展都是指數型的加速。自然,在如此信息爆炸的時代,想要雨露均沾的去進入各個領域,畢竟也挺困難的,更別說要去精深研究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達芬奇所處的時代,他研究的每個領域不也是空空如也嗎?前人給他的指導不多,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達芬奇是搞創業的,從零到一開始做起。和現在信息的集中爆炸相比,其實研究的難度係數應該是不相上下的。
那麼是因為教育環節的缺失嗎?
我們國內的教育是通識教育,字面上還是很樂觀,通通認識的教育,這不就是讓我們去努力了解各個領域嘛?我看過這樣一張圖片,講了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區別。
本科生時期,我們只需要在自己感興趣的基礎上,盡量多而泛的學習,點點滴滴汲取不同學科的知識;研究生時期我們開始著重發力在自己的領域;博士時期,我們就需要紮根到自己的領域,和這個領域「同生共死、同仇敵愾」。最後會發現,原來我們那麼幾十年的研究成果,能推動的僅僅是知識球上面一個很小的點。
我很認同這個教育體系,因為學習的深度是在學習的廣度之上建立的,不先泛泛而學,怎麼去找到自己喜歡並且願意奉獻一生的領域?
這個教育體系出發點是好的,實施起來卻沒那麼順暢的事,在大學中,到底學術重要一點還是就業重要一點的聲音不絕於耳。這就導致,我們的教育既想做到深度,又想保證學生順利畢業。所以在國內大學考試周的時候會有這樣一個段子:A生到圖書館佔座,B生戰戰兢兢指著一個空位置對A生說,這兒有人!即使在大學校園裡,學習色彩還是頗為應試教育。
我記得我讀大學的時候,我就很感慨,高中老師告訴我「大學就可以放開玩了」,原來都是騙人的。大學是平時養老院,考試周變瘋人院的存在。為了應付考試,我們都變成了一個個會考試的人,第一夜猛刷考試範圍習題,第二天用紅牛、咖啡撐著自己意志去考試,第三天睡到身上長青苔,第四天考試知識全忘光了,第七天出成績皆大歡喜。彷佛一個學期的知識都在考試周的三天內升華再升華,只要過了那個測試線,頭腦中知識含量立刻暴跌。
所以我們這群會考試的人,真的會學習嗎?
我開始反思,其實大學時候,我也不算只是為了考試而活的。比如我選修美院的《世界藝術史》,就頗有感悟。我喜歡坐在教室最東邊,每天早上看著老教授泛著金光的眼鏡、聽著他侃侃而談,我也似乎在人類文明藝術里漫遊,也是那時讓我有個默默無聞但卻宏偉的夢想。我以後可以當一個學者,研究藝術歷史,用自己的筆給未來的探索者我的研究成果,並且相信有人和我一樣,願意前仆後繼去為人類的藝術文明續寫篇章。
這樣想來我並不算一個不會學習的人,偶爾身於囹圄,當找到熱愛的領域後,我其實是很嚮往學習的,並且有強大的動力不斷產出。那麼肯定是還會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樂於學習,只是暫時沒有找到自己喜歡並嚮往的學科罷了。學習對我來說,是學習知識後內化,形成自己的框架,用於未來。
也是在《世界藝術史》這個課程里,我認識了達芬奇,知道他稀奇的一身,驚嘆於他為後世留下的瑰寶。
確實,現在各個領域的細分和垂直都已經很成熟,我們沒辦法靠自己的「縛雞之力」去的變成一個通才,但是不斷學習、終身學習,勤勤勉勉開墾自己頭腦裡面的荒蕪,是我們一直可以做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類是脆弱的蘆葦,但卻有思想!樹活百年、龜壽千載、青山萬古,我們的生命比起世間之物確實稍縱即逝,可我們有靈魂和思想,用弱弱身軀和營營精氣去追求永恆的知識,是一件多麼蕩氣迴腸的事!
終身學習,難道不是我們對這荏苒時間、洪荒宇宙的一種對抗?
學習本身的樂趣是終生學習的最大原因。學習能夠帶來給我們的愉悅的感受,常常超過任何感官的體驗。
在《真實的幸福》一書中,作者提到幸福有兩種,一種是愉悅,單純的來自於感官,是即時的,比如吃了一頓美食,看了一場精彩的表演,滿身風雪到家後洗了一個熱水澡等,這些雖然會給我們帶來愉悅的感受,但是暫時的,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另一種是滿足,指的是經過千辛萬苦獲得了突破,通過努力使自己得到了提高。這樣的成就感帶來的滿足的感受,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並且這種感受的深刻程度,是感官的愉悅無法比擬的。
當全心全意投入去做一件事情,完全沉浸於其中而不受干擾,由此產生的滿意感不是即時的愉悅。事實上,完全沉浸於某樣東西中時,可能是沒有意識也沒有感受的。作者列出了達到「滿足」的境界需要的幾個條件 - 具有挑戰性且需要技術,注意力集中,目標明確,有反饋,深深的投入,控制感,忘我,時間停止。學習滿足其中絕大部分的條件。
真正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的人,是非常享受這種快樂的,而且會不斷的追尋和突破。不少哲學家和科學家,終生單身,生活非常樸實,也不追求任何的享受。他們沉浸在學習和鑽研的海洋中,這種學習帶給他們的滿足感,是其它任何形式的快樂所不能比擬。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這種要求似乎太高了一點,然而我們也可以嘗試著從學習中得到樂趣。只要能體會到學習本身的快樂,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和煎熬,而是一種享受和樂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習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是人類的基本需要。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海無邊苦作舟」……最後這一句,只同意前一半「學海無邊」,如果覺得一件事情很苦,需要動用意志力來逼自己去做,終究難以長久的。只有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沉浸於其中而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通過學習不斷的得到進步和提高,才能把終生學習過成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偽學霸,大一編程狗,看著琳琅滿目的炫酷技術,我想我需要終身學習
我一個胖胖的朋友,買了減肥VIP課程,對方建議她買終身會員,說是炒雞划算。
那個朋友很生氣的走了......
終身學習也是一個道理,「終身學習 = 終身傻逼!」
......
什麼大多數的人需要終身學習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呢?
因為大多數人只學表面,不學基礎。只關注「識」,從不在意「知」。
識是什麼? 識是術層面的東西,都是具體的解決方案。比如肚子餓了,吃個漢堡王的雙層牛肉漢堡就好了。
知識什麼? 知識底層邏輯,萬物運行的基本原理。比如肚子餓了是要吃東西啊,不僅僅是漢堡王,金拱門也是可以的嘛。
只學表面的人,如果肚子餓的時候又恰好周邊沒有漢堡王或是沒有雙層牛肉漢堡,就餓死了。
......
學霸向來知道,只要把書本上的黑體字學會了,碰到什麼題目都能解。只有學渣才會去題海戰術,但到頭來題目的主人公把Peter的換成Mary的就不會做了。
......
最後,還是要重申一遍:「終身學習 = 終身傻逼!」
你只要懂得底層邏輯,知道萬物運行的規則和原理,無論世界怎麼變化,你都能輕鬆應對。
體驗就是你可以開live了。
成長ing,一生進行時
我的師母,在還有3個月滿70歲的時候,報了個駕校開始學開車。
這讓所有的學生們大跌眼鏡。
師母在老師去世的這七年里,確實也沒閑著,學攝影練鋼琴研習書法,大部分學習都是從零開始,認真而執著。但是在70歲的年紀開始學駕駛,還是難免讓人覺得這個決定太魯莽了。
於是幾個學生把一次集體的看望變成了對師母異想天開行為的「批判會」。 「都70歲了學車有什麼用啊,也開不了幾年了」「身體條件不允許您再開車啦」「開車就不屬於老年人該乾的事啊,您學學書法研究研究養生就挺好」
面對「聲討」一片,師母依舊笑咪咪地講述著她在學車中的趣事,給我們翻看著教練和她的同學爭先與她合影的照片,以及未來關於開車的規劃和安排。
我們知道,所有的「勸慰」都失敗了。
我一直不能理解師母的這個決定,認為她是異想天開的「胡鬧」。直到開始讀卡羅爾.德韋克的《終身成長》這本書,我才恍然大悟,師母與我們的分歧,其根本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
看似掌握絕對真理的我們這群年輕人,其實是保守、停滯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而對於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師母來說,年齡雖然是一個障礙,但並非不可逾越,就像77歲開始畫畫的摩西奶奶,她選擇近70歲時開始學車。
人生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會晚。
這便是德韋克在她的書里告訴我的答案。
卡羅爾.德韋克是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研究領域橫跨教育與心理學。她立足於幾十年的研究實踐,率先提出「成長型思維模式」概念,並致力於將其理念應用於教育、商業等各個領域。連比爾.蓋茨都是德韋克「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擁護者,甚至為她的著作《終身成長》撰文推薦。2017年9月,德韋克教授成為了全球最大單項教育獎「一丹獎」的首屆獲獎者,她個人和所領導的研究項目,獲得總計3000萬港幣(約387萬美元)獎金,以鼓勵他們為推動全球教育革新作出的傑出貢獻。
如此豐厚的獎金,足以說明其研究成果的意義與分量,而凝結了德韋克幾十年研究成果的著作《終身成長》,其經典程度也不言而喻了。
《終身成長》深刻剖析了「固定型」和「成長型」這兩種思維模式在處理問題上的心態和處置方式的不同,以及對人們在追求成功道路上的巨大影響。
全書一共分八個章節,可以分為三大塊結構。
第1-3章是理論分析部分,提出了「固定型」和「成長型」這兩種思維模式的概念,並對二者區別進行分析。
第4-6章是實踐應用部分,介紹了這兩種思維模式在體育、商業、教育和兩性關係等不同領域對人們的具體影響。
第7-8章是發展實操部分,介紹了如何塑造成長型思維模式,以及如何從固定型思維模式轉變為成長型思維模式。
下面具體介紹一下各部分主要內容。
第1-3章 理論分析:不一樣的思維模式,不一樣的人生
德韋克教授用「糟糕的一天」,分析了兩種思維模式面對生活中各種悲催事件(包括考試考砸了、車被貼罰單等)的心態和處理方式,如果把這一天放大成一生的話,我們就會感受到,原來擁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就會擁有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下面這張表格清晰地梳理了作者對兩種思維方式分析的結果。
由此可見,「固定型」和「成長型」這兩種思維模式最本質的區別在於「人的能力是天生的還是可以培養發展的」,這是造成他們對於成功與失敗的認識和態度的根源,而他們對於成功和失敗的認識與態度,又直接決定了他們採取的行為,從而導致最終不同的結果。所以我們說,擁有不一樣的思維模式,就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第4-6章 實踐應用:不同領域,誰主沉浮
體育和商業應該是人類社會競爭最為激烈和殘酷的領域,也是人的思維模式直接影響成功失敗結果的最為明顯的領域;教育、婚姻與家庭等人際關係是人們的思維模式與日常生活聯繫最為緊密的方面。因此,作者在4-6章里,用了大量的事例,從體育、商業、人際關係這三個領域,來進一步論述兩種思維模式在人們追求成功道路上以及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深刻影響。
體育屆應該是大家最為公認的「天賦至上」的領域。「閃電」飛人博爾特隨便跑跑就能輕鬆打破世界紀錄,泳壇天才「飛魚」菲爾普斯是奧運會歷史上奪得金牌最多的選手,也許大家會認為是上天賜予的天賦讓他們更容易取得成功。但是人們沒有看到的是,身高1米96的博爾特的身體條件並不適合練短跑,過長的四肢導致身體協調性差,教練多次勸其改行,但是憑藉著對短跑運動的熱愛和更加刻苦的訓練,博爾特終於成為世界賽場上一道閃耀的「閃電」。菲爾普斯更是如此,為了奧運金牌的目標,他放棄了童年的歡樂和玩耍,每天早晨5點半就開始了一天的訓練,即使聖誕節也從不停歇,他說,「我知道沒有人比我訓練更刻苦。」
在博爾特和菲爾普斯身上,我們看到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所堅持的信念:即使是天才,也要通過努力才能達到成功。
商業領域向來被比喻成沒有硝煙的戰場,一個企業領導者猶如軍隊的指揮官,其管理決策能力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存發展,而決定領導者管理決策能力的正是思維模式。德韋克教授在書中提到的曾任克萊斯勒總裁的艾柯卡和通用電氣總裁韋爾奇,便是兩個具有不同思維模式的企業領導者帶領企業走向興衰成敗的例子。
艾柯卡是一個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領導者,不可否認他具有出色的個人能力,他也曾令瀕臨破產的克萊斯勒起死回生,但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他以個人為中心,沉溺於證明個人的卓越,而對於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員工的發展不做考慮,在克萊斯勒再次陷入困境的時候,他暴跳如雷,開始指責和找借口,採取的措施是如何挽回自己的顏面而非致力於公司的發展,最終犧牲了公司的利益。
韋爾奇則不同。 他在運營通用的時候也犯過收購失敗的錯誤,但是他從中汲取教訓,時刻警醒自己不能過分自大,他強調團隊協作,放棄個人自我,暢通與員工溝通的渠道,尊重每一位員工並為員工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他的這種成長型思維模式把通用公司由接管時的140億市值增長到4900億,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
從艾柯卡和韋爾奇的例子我們不難看出,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究竟能否取得最終的勝利,並不取決於對手是否強大,而在於公司本身,是否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否專註於成長與發展,是否善於從小的失敗中汲取獲得成功的更大能量。
在婚姻與家庭中,成長型思維模式絕對是夫妻相處的一劑良方。有多少相愛的人,從戀愛時的「相看兩不厭」到結婚後的柴米油鹽、歸於平淡,再到後來的七年之癢、互相越看越不順眼,難道婚姻就走到頭了嗎?就不可挽救了嗎?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夫妻,當然不會認為婚姻中的危機就完全不能解決,他們的解決方式是探討出現的問題,仔細考慮後再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也許會尋求更專業的諮詢機構的幫助,但無論怎麼樣,他們都會在危機中不斷地促進自我成長、雙方互相成長,在危機中修復婚姻,甚至把危機化為一次滋養感情的機會。
所以說,想要持續幸福的婚姻,那麼首先要把在婚姻中的成長持續下去。
第7-8章是發展實操:成長型思維是如何養成的
本書的第7章主要介紹了如何在教育中培養成長型思維,第8章則主要介紹了已經形成的固定型思維該如何轉變為成長型思維模式。
作為一個4歲孩子的母親,第7章就成了我敲黑板劃重點的關鍵章節。
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呢?德韋克教授在書中強調了以下幾個要點:
1.正確地給予孩子關於成功和失敗的信息
面對成功時,
不要讚美孩子的頭腦和天賦,而要肯定他們的努力和嘗試的方法;
面對失敗時,
不要安慰孩子他是最棒的,不要為了保護他們的自信心而幫他找失敗的客觀理由,
而要幫助他們認識客觀現實,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幫助他們從失敗中更好地去學習和成長。
2.「不要評判,要去教導。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這是德韋克教授在書中提到的一個重要觀點。這句話值得每一位家長時刻警醒。很多人依仗家長天生的權威性,對孩子的行為時刻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卻沒有意識到,對於孩子來說,在不斷地學習和成長,對於家長來說,也是需要經歷一個由不會做家長到做更好的家長的成長過程啊。
3.不怕失敗,只怕不成長
父母在面對孩子的錯誤和失敗時作出的反應對於培養孩子的思維模式非常重要。不要過分為孩子的失敗表現的擔憂和焦慮,甚至幫助孩子去尋找掩蓋失敗的理由。而是要把失敗作為學習的良機,直面和處理挫折,然後幫助孩子制定並執行下一步的學習計劃。
如何把固定型思維模式轉變為成長型思維模式呢?
固定型思維模式不會永遠都是固定型思維模式,這才是成長型思維模式所堅持的信念。
所以說,固定型思維模式不是無藥可救。以下四個步驟拯救你的固定思維模式:
1.接受。首先要承認,每個人都有固定型思維的一面。但同時,還要堅定一些信念:(1)我自己本身是需要通過努力而改變的;(2)承認我的生活存在不完美;(3)自己的憤怒等不良情緒需要得到控制;(4)思維模式的轉變是一個過程而不是只改變一個點
2.觀察。通過分析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具體事例,找到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它是怎樣被引發的?它表現在哪些方面?
3.命名。給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起個名字,不要把它當做要趕盡殺絕的敵人,而是把它當做一個需要和自己一起成長、一起改變的夥伴。
4.教育。學習維持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方法,並養成思維的習慣。
書中總結了兩種思維模式思考特點的圖例和問題,可以列印出來,貼在自己隨時能看見的地方。在遇到問題、面臨困境的時候,隨時看看,並提醒自己該選擇哪一種方式去思考。
巴頓將軍曾經說過,「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跌落谷底之後的反彈力」。就像經歷了人生大起大落、74歲再次創業、憑藉「褚橙」觸底反彈的褚時健一樣,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永遠不會止步不前,在他們的面前,挑戰是樂趣,失敗是把自己推向新的高峰的動力,唯一的成功,是終身無止境的成長和對自我無止境的突破。
22歲 東渡日本學習陌生的日語
23歲 進入大學學習人間文化(心理學)專業
期間對社會學、人類學、哲學等感興趣
25歲 回國 始終孜孜不倦的涉覽群書,包括 詩歌、小說、社會學,人類學,哲學,心理學,佛學以及漫畫等
這難道是我半瓶子晃蕩的原因???
公眾號:坐家雜談
持續14年每天學習4小時的路過。
看看一些大師如季羨林、楊絳,德魯克,他們確實是做到了終身學習,一直有著作,有研究。這和他們處於的學術氛圍有關係。我們大部分人也是在不斷的看書,學習新的技能,比如現在父母開始學習智能手機,也算終身學習的一種。至於體驗嘛,就是不斷接觸新事物,能用新視角看待問題。當然,這條路我們還要走很久。
推薦閱讀:
※想要系統學習心理學,如何制定計劃?
※醫生是如何練習做手術的?
※ipad air好用的學習軟體有哪些?
※如何甄別出有價值的內容付費產品?
※我無法在學習上集中精力,又有些好高騖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