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感官喪失實驗具體是怎麼樣的?

《別鬧了,費曼先生》裡面描述了費曼教授參加過的幾次 感官喪失 實驗,感覺很神奇,比催眠還神奇,

有人了解這個實驗的詳情嗎?

現在有人做這個是嗎?

它有什麼實際作用呢?例如用於醫學治療、心理治療之類的

下面是書中內容節選

不讓發超過3000字,所以只能節選關鍵了,

==============================================

感官喪失實驗

一個星期後,我就到他那裡。李歷為我說明實驗箱的種種——我相信他跟每個人都會那樣說明。

那裡有很多燈泡,好像霓虹燈,燈裡面有各種氣體。

他給我看周期表,編了很多神秘荒誕的說法,什麼不同的光會帶來不同影響等等。 他告訴我如何先把鼻子抵著鏡子看自己,然後才進入箱里——一大堆奇奇怪怪的技巧和廢話。

我沒怎麼聽那些廢話,但我完全按照他的話做,因為我想走進箱里,我想也許這些準備功夫真的能讓我較易產生幻覺。

唯一困難的是選擇什麼顏色的燈,因為箱內將會是一片漆黑。

感官喪失實驗箱看起來很像個大浴缸,但它有個可以掀起來的蓋子。

裡面完全黑暗一片,蓋子很厚,應該會寂靜無聲。

箱子接到一個泵那裡,把空氣打進去;但後來我發現,你根本不用擔心空氣不夠,因為箱子里已有大量空氣,而且你也頂多在裡面躺兩三個小時。

此外,當你像平常那樣呼吸時,你也不會消耗太多空氣。李歷說他之所以會裝上泵,主要也是要讓大家安心而已。

我判斷那只是一種心理作用,便請他把它關掉,因為它有點吵鬧。 他們在水中加了瀉鹽,讓它的密度較一般水大,使身體能更容易往上浮。水溫是人體的體溫,華氏94度或什麼的,他全都計算過了。

在箱子里的時候,理論上來說,你不會有光:聲音或溫度方面的知覺,完全沒有!偶然你會浮到旁邊微微碰到箱壁,又或者由於水蒸氣凝結後滴下來——但連這種輕微的干擾也絕少發生。

我前後去了總有12次,每次大概在箱里躺上兩個半小時。

第一次時什麼幻覺都沒有,但後來李歷介紹我認識一個據說是醫生的人,他跟我提到一種用來作麻醉劑的葯「卡他命」 。

我從來都對入睡後或昏迷時的相關問題很感興趣。他們又給我看證明文件,給了我十分之一的正常劑量。

隨後我便有種奇怪的感覺,我一直都無法分辨出那是種什麼效應。

例如那些葯對我的視覺影響很大,我覺得我無法看得很清楚。但當我努力看時,我又看得見了。

這好像是如果你不想看某些東西時,你就比較隨便,全身懶洋洋的;但一旦你用心看,一切又——至少在那一剎那間——沒問題了。

我拿起一本有機化學的書,翻到一個很複雜的圖表,很意外地發現自己可以閱讀。

我還做了一大堆其他的事,像把兩手張開再靠近,看看手指能不能碰在一起。

而儘管我覺得方向感全失,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法做到,但事實上,我還是沒發現有哪些事真做不到。

元神出竅

就像前面說過的,第一次時我沒得到什麼幻覺,而第二次試時我也同樣沒看到幻覺。 但李歷夫婦都是很有趣的人, 跟他們一起很愉快。

他們經常請我吃午飯;不久,我們談論的層次提升,不單單談燈光了。

我發現很多人都覺得實驗箱很可怕,但對我而言,那倒是個很有趣的發明。我很清楚它是什麼:只不過是一缸瀉鹽罷了,因此我不害怕。

第三次去他那裡時,另外還有一個人——我在李歷那兒碰到過很多很有趣的人——名字叫瑞達斯(Baba RamDas) 。他來自哈佛大學,去過印度,寫了一本通俗書叫《此時此地》 (Be Here Now) 。他描述他的印度大師教他如何「元神出竅」 (在李歷那裡的布告欄上,經常看到類似的字眼) : 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專註於空氣如何從鼻孔吸入及呼出等等。

為了要體驗幻覺,我什麼也願意嘗試,便再度進入箱內。

進行到某個階段,我突然覺得——這很難說得明白——我向旁邊移動了一英寸。換句話說,我的呼吸——吸入、呼出、吸入、呼出,並不是在正中央:我的自我偏離了中心一點點了,差不多偏離了一英寸。

我想: 「那麼自我究竟在哪裡?我知道大家都認為思想的重心在腦袋裡,但他們怎麼知道一定是這樣的呢?

從我以前讀過的東西,我早已知道對那些做過很多心理學實驗的人來說,這可不是那麼明顯的。例如,希臘人就以為思想的重心在肝臟里。

」我又想:「可不可能,這是由於我們從小看到大人說『讓我想想看』的時候,經常把手放在頭上,因此而得來的觀念?這樣說來,自我乃是位在眼睛後面的觀念,很可能是一代教一代而來的!

」 我衡量如果可以把自我往旁邊移動一英寸,那麼我應該可以把它再移開一點的,這就是我的幻覺開始了。

試了一會兒,我可以使自我從脖子移動下去,走到胸部。

當水滴到肩膀上時,我感覺它滴在「上面」——比「我」高的地方。

每次有水滴下來,我都會嚇一跳,自我就經過我的脖子跳回去平常的地方:然後我就要重新努力,讓自我重新跑回胸部。

最初我要很努力才能使它跑下去,但慢慢地就愈來愈容易了。

我甚至可以把自我一直弄到腰部、偏到一邊去,但在好長一段時間內,那就差不多是我能抵達的極限了。

另一次在水箱里的時候,我判斷如果我可以把自我移到腰部,我也應該可以把它完全移到身體之外的。

結果我可以 「完全坐到一邊去」 。這很不容易說明——我把手舉起,晃著水,雖然我看不到它們,我知道我的雙手在哪裡。

但跟真實生活里不同的是,原本一邊一隻手的感覺,現在卻有如兩隻手都在同一邊!每根手指的感覺都跟平常一模一樣,只不過現在我的自我坐在外頭,正在「觀察」這一切。

從那時起,我幾乎每次都可以產生幻覺,也能將自我移到離身體更遠的地方了。

後來當我移動我的手時,我看到的情景,好像是機器在上下移動一般——它們不再是肉體,而是機器——但我還是能夠感受到一切的知覺。

我的感覺跟動作完全配合,但我也會感覺到「他是那樣那樣」 。最後,「我」甚至還能走到房間外面,漫遊一段距離,走到一些先前曾經看到過有事情發生的地方。

尋找頭殼內的記憶

我有很多種「元神出竅」的經驗。比方,有一次我能夠「看」到我的後腦勺,我的手則附在上面。當我移動手指時,我看見它們在動,但在手指之間我看到藍藍的天。

當然那是不對的,完全是幻覺。

但重點在於當我移動手指時,它們的動作跟我在幻想自己看到的動作完全吻合。整個影像會出現,而且跟你的感覺和動作吻合,就好像你在早上醒來時,碰到一些東西(你還不知道那是什麼),但突然你很清楚那是什麼。

於是整個影像會突然地出現,只不過它很特別,因為你習慣了想像自我是位於後腦之處、 在頭殼以內,現在它在你的頭殼的後面!

剩下的我發到我回答里吧


20世紀50年代,加拿大的McGill大學,研究者用$20一天的價格招募了男性的學生被試。他們被戴上半透明眼罩,棉手套,唯一的要求就是在一個空氣流通的膠囊房間里待上他們可以承受的最長時間,期間被試幾乎為24小時都躺在床上,期間只有進食和如廁的時候會得到短暫活動。如下圖。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求「人類在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環境下會發生什麼」。

結果發現很多被試學生變得易怒和妄想,認知功能下降,產生明顯的幻覺。比如看到了松鼠背著小包排隊在自己的肩上齊步走(這個幻覺其實還挺萌。。),或者感覺到被火箭模型所砸到。這個研究的結果發現了長時間的在無意義的環境下活動會對人類產生確切的有害影響。

----

那僅僅剝奪某一項感官會有什麼結果呢?

04年的一個實驗設計得更加「狠心」,研究者們招募了13個健康的被試,讓他們蒙著眼罩生活96個小時,並且要求他們通過錄音記錄自己的每日生活。結果發現13個人中有10個被試產生了視覺幻覺,癥狀有簡單的白光白點,也有複雜的景象,人臉等等(有可能是下面這樣)。

09年的一個實驗發現15分鐘的感官剝奪,就足以讓一個健康的人產生幻覺。

在這個實驗里,被試們一個一個的被安排到特製的隔音房(類似下圖這樣,每個房間一個人)。

所以被試在這個房間里是接收不到任何來自外接的聲音和干擾,房間里還設有一個停止按鈕防止被試們產生不適。

研究者們讓被試在房間里坐15分鐘,然後通過量表去評測他們的精神水平。結果發現僅僅在房間里呆了15分鐘,被試們就產生情緒低落,幻覺,妄想等癥狀。

-----

那麼被試的在做實驗時的情緒會不會也對他們後面產生幻覺有影響呢?

早在1964年就有研究者探究過這個問題,

他們將招募到的被試分成了兩組,其中一組與穿著白大褂的研究者會面,實驗前先進行醫療檢測,然後告知他們實驗過程中可以按「終止按鈕」來結束實驗。而另一組則是與穿著隨意的研究者會面,沒有醫療測驗,也沒有「終止按鈕」。

結果發現儘管兩組接受的剝奪實驗都是相同的,但是與白大褂研究者會面,有「終止鍵」的那組被試產生了更多幻覺癥狀,原因就是在實驗前的一系列準備,可能讓他們潛意識中覺得自己「應該」發生什麼。

----

其實不只是感官剝奪,如果失去必要的社交,或者被周圍孤立,就有可能產生幻覺,而很多心理疾病,比如抑鬱焦慮也是由社會孤立引起的。

那麼長時間與社會隔絕,還會造成什麼其他的影響呢?

一個比較著名的實驗就是法國地質學家Michel Siffre在1961年做的(下圖就是他從地底出來的照片,因為長時間待在黑暗中,他需要戴上眼罩來保護眼睛),他計劃在法國阿爾卑斯的地下冰川待上兩個星期,不用一切時間記錄裝備,像個動物一樣生存,去探究黑暗對人類生理的影響,結果是他的「兩個星期」,過成了「兩個月」。在之後科研人員對他的測試中,人們發現我們正常人觀念中的5分鐘,約等於他的120秒。

另一個類似的實驗就是Montalbini在1993年做的,他在義大利的一個地底洞穴里待了366天。當他出來的時候,他認為自己僅僅在地下待了219天。他的睡眠周期幾乎延長了一倍。在此之後,研究者們開始探究這方面的問題,發現大部分人在黑暗環境下,最終會形成48小時的生物鐘(36小時活動周期以及12小時的睡眠周期),但是原因仍然不明了。

---------

PS: 我發現很多人對時間變慢不太理解啊。。那我就偷個懶複製一下著名的愛因斯坦美女火爐理論來解釋一下,就很簡潔明了了。我不確定他當時是不是真的就這麼發表了。。:)。同理,很多男生玩遊戲,女生購物時一天彷彿就在一瞬間過完,而在工作學習時卻度日如年。

《外在感受對時間膨脹之影響》 ---愛因斯坦
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實驗摘要:一個男人與美女對坐一小時,會覺得似乎只過了一分鐘,但如果讓他坐在熱火爐上一分鐘,卻會覺得似乎過了不止一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由於觀察者的參考坐標系對於觀察者對時間流逝的感知有很大的影響,觀察者的心理狀態可能也會影響感知。因此我著手探討兩種截然不同的心理狀態下時間流逝的狀況。
實驗方法:我試著獲取一座火爐和一名美女。但是很可惜,我無法取得火爐,因為幫我煮飯的女士禁止我接近廚房一步。不過我仍然偷偷找到了一部1924年制的曼寧—鮑曼牌鬆餅機。用這部鬆餅機進行實驗,效果應與火爐相當,因為它能夠加熱到相當高的溫度。找到美女的問題比較大,因為我現在住在新澤西州。我認識卓別林,並曾到他的公司參加1931年新片《城市之光》的首映。於是我請他代為安排與他妻子見面,他的妻子是電影明星寶麗·戈達,擁有意第緒語中所謂的shayns punim,也就是「美麗的臉龐」。
討論:我坐火車到紐約與戈達小姐在大中央車站的「大蚝酒吧」見面。她十分明艷動人。當我覺得似乎過了一分鐘時看了看手錶,發現實際上已過了57分鐘,我將之四捨五入成一小時。回到家後,我插上鬆餅機的插頭,讓機器加熱。然後我穿著長褲和長的白襯衫(下擺沒有扎到褲子里),坐在鬆餅機上。我覺得似乎過了一小時的時間,站起來看了看錶,發現實際上過了不到一分鐘。為保持兩個敘述狀況中的單位一致,我將之算成一分鐘。然後,我打電話找醫生。
結論:觀察者的心理狀態對時間的感知有很大的影響。

發表於1938年出版的《熱科學與技術學報》(第一卷第九期)

Heron, W. (1957). The pathology of boredom. Scientific American.

Mason, O. J., amp;amp; Brady, F. (2009). The psychotomimetic effects of short-term sensory deprivation.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7(10), 783-785.

Merabet, L. B., Maguire, D., Warde, A., Alterescu, K., Stickgold, R., amp;amp; Pascual-Leone, A. (2004). Visual hallucinations during prolonged blindfolding in sighted subjects. Journal of Neuro-Ophthalmology, 24(2), 109-113.

Orne, M. T., amp;amp; Scheibe, K. E. (1964). The contribution of nondeprivation factors in the production of sensory deprivation effects: The psychology of theamp;quot; panic button.amp;quot;.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1), 3.


我想說,書里說的其實不是一個嚴格的實驗,而是一種體驗。它跟高票答案里說的把人關在小黑屋裡幾十個小時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最早是約1954年為研究感官剝奪設計出的封閉倉,現在已經完全商業化了,花個不到100刀就可以進去享受一小時。這種設備一般叫做Float TankIsolation Tank,在倉裡面無視覺、無聽覺、無嗅覺、無觸覺刺激。這種療法也不再稱為感官剝奪而是限制性環境刺激療法( REST, Restricted Environmental Stimulation Therapy)。

本文內容有:

  • 漂浮倉的樣子
  • 漂浮倉配置
  • 本人體驗感受
  • 宣傳中的效果

我們先來看看書里的設備大概是什麼樣子吧,傳統的是這個樣子的:

現代一點的是這個樣子的:

其設計是這樣:

隔絕倉配置如下:

  • 倉內完全黑暗
  • 倉內有液體,10cm-30cm的水深
  • 液體是瀉鹽溶液(epsom salt),也就是硫酸鎂(magnesium sulphate)溶液
  • 液體為體溫37度
  • 倉內有空氣循環系統

體驗感受:

  • 水深30cm,感覺滑、微稠,浮力很強,一個倉內就能有100kg以上的硫酸鎂
  • 全身可放鬆,頭部後仰,頸部完全放鬆
  • 靜止後,水線的感覺逐漸消退,有漂浮宇宙中的感覺
  • 放鬆姿勢可以雙手下垂也可以雙手放置靠近頭部
  • 倉內可調全黑,或背景/星空燈。
  • 開始有冥想音樂幫助進入狀態,結尾也有音樂來叫醒,最後有按摩spa的水流叫醒
  • 水溫為37度左右,正常體溫高就會覺得微涼,體溫低就覺得微熱,不是問題。
  • 很有可能睡著,我總是被自己的呼吸聲吵醒。
  • 漂浮時感覺時間流逝快,以為20分鐘,其實已經40分鐘了。
  • 漂前漂後要洗澡,可選穿泳衣漂浮或全裸漂浮
  • 提供耳塞防止耳朵進水,提供淡水噴壺洗眼睛,提供紙貼覆蓋小傷口,配套浴室
  • 小心眼睛進水,很刺激,所以不要揉眼睛。水裡要保持平衡不要左右轉頭,要不眼睛很容易進水,因為在漂浮中眼角離水線也就是2cm距離。
  • 小心嘴進水,MgSO4是嘗到了,太苦了!

用戶要達到的目的/廣告宣傳的效果有以下(注意,效果是號稱,並不都是驗證過的,有實驗支持的會加註明):

  • 減輕:
    • 焦慮、壓力、抑鬱。
    • 後背、脖頸疼痛、長期纖維組織肌痛 、關節痛 、偏頭痛 、肌腱炎、粘液囊炎
    • 失眠/低質量睡眠
    • 長期疲勞
    • 時差疲勞
    • 高血壓
  • 增加:
    • 意識清醒度
    • 視覺皮質(visual cortex)興奮度
    • 視覺-運動協調能力
    • 體內的鎂
    • 多巴胺和內酚酞
    • 血液循環
    • 創造力、學習能力、形象化能力
  • 幫助:
    • 冥想練習
    • 出體體驗(OBE)
    • 體驗失重感
    • 幻覺體驗,包括聲音幻覺和視幻覺
    • 肌肉乳酸代謝
    • 降低皮質醇水平
    • 頭腦清晰
    • 專註力
    • 左右腦平衡
    • 降低皮炎和過敏反應
    • 受傷後或手術後的恢復

作者經歷的是出體體驗OBE,至於「療效」是不是真想宣傳或者實驗里那麼好呢?不如自己去嘗試一下吧!

-------------------------------------------------------------------------------------------------------

擴展閱讀:

Beneficial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sensory isolation in flotation-tank as a preventive health-care intervention –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trial

Enhanced Excitability of the Human Visual Cortex Induced by Short-term Light Deprivation

Enhancement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 by flotation rest (restricted environmental stimulation technique)

Effects of Flotation REST and Visual Imagery on Athletic Performance: Tennis

Primary process in competitive archery performance: Effects of flotation REST

Flotation restricted environmental stimulation therapy (REST) as a stress-management tool: A meta-analysis

Effects of Flotation REST on Range of Motion, Grip Strength and Pain in Rheumatoid Arthritics

PsycNET - Option to Buy

http://fibromyalgiaflotationproject.com/files/flotation-fibromyalgia-pilot-study-full.pdf

Floating Away: The Science of Sensory Deprivation Therapy - The Crux


有一件始終困擾著我的事情,是當我看見幻覺時,也許事實上我已睡著了, 只不過是在作夢而已。

但我已有過很多作夢方面的經驗了,我想做些新的嘗試。這真是有點頭腦不清了,因為當你有幻覺時,你不像平常那般敏銳,因此你會做些傻事,像檢查你是否在作夢等等。總之,我不斷地檢查自己是否真的沒睡著:由於我的手經常都在頭後面,我就會把拇指來回搓揉,感覺它們的存在。

當然,也許連這些檢查都是作夢,但我知道我不是,我知道那是真的。

過了最初期的階段——也就是說, 看到幻覺時會因為太興奮而「跳出去」 或停止幻覺——我變得較能放鬆, 看到幻覺的時間也愈來愈長。

一兩星期之後,我開始想很多腦袋操作與電腦操作相似的地方,特別是信息如何儲存的問題。其中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是,記憶是怎樣存在腦袋裡的呢?

你可以從不同方面來取得信息,不用像電腦般首先必須找對記憶的檔案。例如,如果我要找到「rent」這個英文字,我也許可以利用玩填字遊戲的方式,尋找一個有四個字母的英文字,它的開頭是「r」 ,結尾是「t」 ;我也可以想像各種收入,或者想像一些借貸之類的行為,這又可能把我們帶到其他一大堆相關的信息上。我在思索怎樣製造一個可以像小孩般學習語言的「摹仿」機器,那樣我們就可以跟機器講話了。

但我想不出怎樣把信息用一種有系統的方式儲存起來,讓這部機器按自己的需要取出信息。

那個星期當我進入水箱里,產生幻覺以後,我試著去想早期的記憶。

我不斷地跟自己說: 「再回去早一些的記憶,再早一些」——我一直嫌出現的記憶不夠早,當我得到一個很早期的記憶,例如有關我出生的家鄉小鎮,那麼立刻會出現一連串的回憶,全都是來自那個小鎮的。如果我接著想到另一個城市的事情,例如斯打赫斯特鎮,那麼一大堆跟斯打赫斯特有關的記憶就會蜂擁而至。因此我的結論是,記憶是按照經驗在哪裡發生而儲存的。

我對於這項發現頗為得意,便爬出水箱,淋浴,穿好衣服,開車到休斯飛機公司去授課。因此那大概是我離開水箱之後45分鐘左右,突然我第一次意識到,我根本不知道記憶是如何儲存在腦袋裡的;我只不過是在幻覺中,想像記憶是怎樣存在腦海中而已!我「發現」的一切跟記憶實際上如何儲存在腦袋中,毫無關聯,只是我跟自己在玩的一些遊戲罷了!

幻覺招之即來

在我跟李歷的無數次討論中,每當談及幻覺時,我都向他和其他人強調,幻想某些事物為真,並不代表那些事物為真。假如你看到一個金球或什麼,然後在幻覺之中告訴自己,它們是另一種智慧體,那也不一定等於說它們真的是智慧體,那隻不過代表了你有這個幻覺而已。於是我也很意外,自己居然會以為真的發現記憶儲存的方式,要過了45分鐘才想起來犯了錯誤, 而且這是我一直都在叫別人不要犯的錯誤!

另外一個我經常在想的問題是,幻覺是不是像夢一樣,會受到已經在你心裡的東西所影響,比方說,被一兩天前的經驗或者是心目中希望看到的東西所左右?我相信我會有「元神出竅」的經驗,完全是因為就在我要進入實驗箱之前,大家剛好在討論這個題目。而我之所以會有關於記憶如何存在腦袋中的幻覺,我相信,也是因為之前的一個禮拜,我都在想那個題目。

我在那裡跟很多人討論過經驗的真實性,他們反駁說根據實驗科學的原則,如果某項經驗能夠重複,它就應該是真實的了。因此如果很多人都看到會說話的金球,不停地在跟他們說話,那麼這些金球就一定是真實的了。

我的想法則是,在這種情形之前,一定有那麼一點關於金球的討論,因此當實驗者產生幻覺時,他會看到近似於金球的東西——也許是藍色的球——他以為他在重複那份經驗。

我覺得我能了解,那些早就打定主意要同意某種觀點,以及從實驗中取得的認同之間,是有分別的。好笑的是,要指出其中分別並不難,但要定義清楚就很困難了!

我也相信,外在環境和產生幻覺的人的內在心理之間,是沒有任何關聯的。可是有很多人根據自身的經驗,還是相信幻覺里藏有真實性。

這個想法也可用來說明許多釋夢成功的例子。例如,有些心理分析師討論各種符號的意義,以解釋夢境;然後,很可能這些符號就在下一個夢中出現了。

因此,我想也許解釋幻覺和夢本身,是一件自我催生的事情——一般來說,你都會有某種程度的成功,特別是如果你預先跟別人討論這件事。

通常我需要15分鐘才能讓幻覺出現,但是有幾次,當我在事前吸了一點大麻之後,幻覺很快便出現了。不過,15分鐘也已經夠快了。

經常發生的是隨著幻覺的出現,也會有很多「垃圾」不請自來:很多混亂的影像、完全隨機出現的廢物。我也試著把這些垃圾影像記下來好作分類,但它們都特別難記。我想在那時候,我很接近入睡狀態——好像有某種邏輯上的關聯,但當你回憶是什麼讓你想到你在想的東西,你卻想不起來。事實上,很快你就忘記你想記起來的是什麼了。

我能記得起來的只有像在芝加哥的一個白色路牌,上面有個什麼點的,然後它就消失不見了,經常都這樣。

李歷有好幾個不同的實驗箱,我們就做了各種實驗。 就幻覺而言,結果好像沒有什麼大分別,我慢慢相信,水箱根本是不必要的。現在我知道怎麼做之後,我覺得只需要靜坐就可以了——為什麼需要那些花哨的裝備呢?

於是我跑回家,把燈關掉,坐在客廳里一張舒服的椅子里,但我試了又試,都不成功。離開水箱之後,我從來沒有獲得幻覺。我很想試試能在家裡就看到幻覺,也毫不懷疑你可以靠冥想和練習來達到那種境界,但我從來沒那樣練習過。


墓場的本子(逃


好像有個BBC的紀錄片就是說這個的


感覺這些大科學家們都曾做過很多他們自己都無法解釋的神奇實驗。。


怎麼我這本費曼沒這個情節呢?但這確實是費曼的語氣啊。


不好意思啊我想問問哪裡有這本書賣


這應該是冥想時(或入定)有輕的意生身生成。若能進一步則會入深定,可能意生身就會更強大(我猜的,我沒悟)。作者不學佛可惜了。


推薦閱讀:

被催眠是什麼感覺?
深度催眠最神奇可以達到什麼地步?這是真的還是偽科學或者有托?
艾瑞克森催眠的秘訣是什麼?
想學催眠術要怎麼開始?
神盾局特工第二季第三集中,九頭蛇對不服從但有價值的敵人的洗腦方式有哪些科學依據,在現實中是否可行?

TAG:心理學 | 生理學 | 物理學 | 催眠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