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斷除我見?佛法修行中,有怎樣的次第?


碰巧今天又重看了超然法師註解的禪宗《牧牛圖》,所以就來答一答這道題。

1,斷除我見其實不難,這在見道位就可以達成。難的是斷除事相上的我執。

南傳證得初果,大乘初次見道,都會獲得斷三結縛的功德,我見(身見)就屬於三結之一。

身見與邊見,邪見,戒禁取見等都屬於『見惑』的範疇。一旦開悟也就破了見惑。簡單的說,五蘊與四大因緣和合而成人。我們不是執著於肉身是我,就是執著於精神現象是我。認為有一個『我』存在,進而執取我所擁有的一切。事實真相是,因緣和合之物必有成住壞空,無常故。見道以後,你不會再認為身體與精神現象是『我』,甚至你也根本找不到一個『我』與屬於我的東西存在。因為外現世界一切皆為幻化,有作用而無實體。

2,佛法修行中,有怎樣的次第?

離於文字相,又不違背經典的實修次第,禪宗的十牛圖頌確是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參考。

宋代禪宗《十牛圖頌》略說

作者:超然法師

一、引言

  宋代以來,禪宗門下流傳有諸多版本的《十牛圖頌》,也叫做《牧牛圖》,用來比擬禪者修行的過程。其中,以宋代廓庵禪師之版本為開端,其影響也最為卓著,所述之修行次第,與禪宗見性之宗旨極為貼合。

  據《住鼎洲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圖頌並序》記載,廓庵禪師是在宋代清居禪師《八牛圖》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幅圖,而成為《十牛圖》,並一一擬出對應的偈頌和著語,成為《廓庵和尚十牛圖頌》流傳於世。

  廓庵禪師生活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之間,是四川合州(今重慶合川)人,大隨元靜禪師之高徒,他的《十牛圖頌》為後世歷代禪師及修行人所推崇,甚至被鐫刻在了著名的大足石刻之寶頂山石刻群當中,至今已存世八百多年。廓庵禪師的《十牛圖頌》在元代由一山一寧禪師(浙江臨海人)攜帶並傳授到了日本;近代,還由日本的鈴木大拙推薦給了西方世界,是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影響力的《牧牛圖》版本。

  到了明代,由於蓮池大師作序與宣揚,另外一個《牧牛圖》版本,即出自普明寺的《普明禪師牧牛圖頌》(年代不詳,據有關資料,大約也屬於宋代),也開始付梓流傳,並有許多明、清兩代的禪師們做頌相和,影響也很大。本文將對這兩個版本的《十牛圖頌》予以簡要介紹,並略說其基本含義。

二、「牧牛」的含義及其溯源

  中國古代的所謂「禪師」,在南北朝時期,是指專註於禪修,並已經得到禪定與三昧的高僧,因此,當時是以「禪定」為「禪」。到了唐代以後,由於六祖大師對於「見性成佛」的弘揚,逐漸演變成了以「明心見性」為「禪」,這才是「中國禪」的真正內容。而「禪師」呢,從此以後,通常指的是已經明心見性的高僧。至於在見性的同時,是否具有禪定與神通,則一概不論了。這是有充分依據的,正如《六祖法寶壇經》當中,印宗法師問六祖:

  「黃梅付囑,如何指授?」

  惠能大師回答:

  「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之所以不論禪定、解脫,那是因為,無上禪門傳佛心印,直指人心深處之本來面目,本來不亂,本來自在無拘,本來非生非滅,本來妙用無窮;對此只要能夠充分認識明了,明心即是菩薩,就不必依賴於禪定,也不必另外尋找解脫了。像這樣的禪法,從根本上有別於世間禪定(包含四禪八定與種種外道禪定在內),也有別於二乘解脫法門(包含聲聞四諦法、緣覺十二因緣法,等等)。但是,在實際的修行過程當中,禪師們在明心見性之後,往往還需要進一步的修行,才能夠逐漸消滅分別習氣,逐步契合本來面目,最終圓滿覺悟。這種見性之後的修行,被比喻為「牧牛行」。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在這樣的「牧牛行」當中,雖然禪師們不強調禪定與解脫,而實際上,種種禪定與三昧仍舊會自然發生,種種解脫智慧與神通妙用也會隨著業力習氣的逐漸淡薄而自然顯現。即便禪定發生了,即便智慧與神通顯現了,禪師們卻不會對此有所在意,不會掛礙於心,更不會炫耀其外。因為,所謂的禪者,就是已經心無所住的人。

  把修行比喻為「牧牛」,這並非禪師們所創造,它來自於佛陀的教導,來自於佛經。例如,有一部經叫做《佛說放牛經》,是由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增一阿含經》當中也有一品,叫做《牧牛品》,東晉時期,由來自罽賓國的三藏法師,瞿曇僧伽提婆翻譯,與《佛說放牛經》內容大致相同,估計是同本異譯。

  這兩部經裡面,佛陀以「牧童牧牛」來比喻比丘修行,其中,牧童所牧的是牛,而比丘們所牧的,或者說所修行的,則是自己的「六根」。

  對此,另外一部佛經說得更清楚,那就是《佛遺教經》,禪師們對於此經,毫無疑問地深諳於心,因為,此經可謂是漢傳佛教入門的首要必學經典。如果您還不曾仔細反覆多遍閱讀與學習的話,請一定把這課補上,請仔細聆聽佛陀對於弟子們的最終教導。

  《佛遺教經》相當於佛陀對於弟子們最後的遺囑,雖然其稱呼是「汝等比丘」,但其實呢,四眾弟子也都包括其中了。除了戒律內容之外,其它修行內容都是相通的。關於「牧牛」的修行內容與含義,經文是這樣闡述的: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為啥呢,因為:「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那麼,應該如何下手來制服五根呢?其要點在哪裡呢?佛陀歸結為:「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

  乃至於,那些放縱心念的人,就會導致喪失善功德,也使別人喪失善功德:「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反過來,倘若能夠把自己的心制服,讓它專註於一處的話,那就會無往而不利了:「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因此呢,佛陀對於「牧牛行」的最終教導是:「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很清楚,在《佛遺教經》當中,「牧童(牧牛之人)牧牛」的比喻內容是:「牧童」比喻「比丘」和一切修行人,「牛」比喻人的「五根」,同時,也比喻人的「心」,因為,心是五根的主人。因此,依據佛陀的教導,所謂「牧牛行」,就是指修行人在持戒的基礎上,如法放牧身心,不讓自己的五根陷入於「五欲」(五根貪著五塵,就叫做五欲。所謂:眼根貪著美色,是色慾;耳根貪著妙聲,是聲欲;鼻根貪著香氣,是香欲;舌根貪著滋味,是味欲;身根貪著爽滑觸感,是觸欲。等等)當中而不能自拔。一旦陷入,就是在「造業」了,將來,必定會招感「業果」,承受相應的「業報」。這樣的話,生死輪迴雖然虛妄,卻因為業力相續而無法終止,無法超越。

  一旦修行人能夠「制服」自己的身心,讓它專註於一處,勤奮修行正法,那麼,任何法門都可以成就,任何功德事業都會圓滿。開悟見性也罷,成佛作祖也罷,莊嚴凈土也罷,利益有情也罷,都將不再是遙遠的夢想。這就叫做「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最早見於記載的關於「牧牛」的禪宗公案,大約是這樣的:

  一天,馬祖道一禪師(公元710—788年),問弟子石鞏禪師:「汝在此做何物?」(你在這裡每天幹啥呢?)

  石鞏禪師回答:「牧牛。」(牧牛。)

  馬祖又問:「牛做么牧?」(這個牛咋牧呢?)

  石鞏回答:「一回入草去,驀鼻拽將來。」(一旦發現它貪吃草(禾苗)了,就猛然拉鼻繩把它拽回來。)

  馬祖讚歎道:「子真牧牛也!」(嗯,你真是會牧牛呀!)

  石鞏禪師所說的「牧牛」,顯然脫胎於《佛遺教經》裡面的「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他所謂的「牛」,比喻的是「自己的心(包含色身五根在內,也包含六根在內)」。

  此後,禪宗門下「牧牛」的禪師越來越多,到了北宋,首先有了清居禪師的《八牛圖》,廓庵禪師又增補了兩幅圖,並作了頌和著語,完整而清晰地詮釋了禪師們「牧牛」的全過程,對於後世的修行人,啟發良多。

三、宋代《廓庵禪師十牛圖頌》略說

  一、尋牛

  茫茫撥草去追尋,水闊山長路更深;

力盡神疲無覓處,但聞楓樹晚蟬吟。

  
【大意:牧童發現自己的牛丟失了(牧童都發現了,您發現了么?),便撥開茫茫荒草,到處去追尋它;他渡過寬闊的水流,來到綿綿無盡的大山裡,卻只見前路茫茫,越行越深。到了日落時分,精疲力盡的牧童已近乎絕望,他只好在一棵大楓樹下面停下來休息,此刻,耳畔忽然響起旁晚的蟬鳴(嘿嘿,當面錯過呀!)。】

  著語:從來不失,何用追尋?由背覺以成疏,在向塵而遂失。家山漸遠,歧路俄差;得失熾然,是非蜂起。

  【大意:心性從來不曾失去,為何還要四處去追尋呢?因為呀,眾生向來背離覺性,自己與自己的心就疏遠了,反而習慣了向外攀緣塵境,從而徹底迷失。就這樣,與自家寶藏山漸行漸遠,轉眼間便誤入歧途。得失雖在毫釐之間,結果卻是天差地別;本來的清平世界,已然陷入了你你我我、對對錯錯當中,是非煩惱也就蜂擁而起啦。】

 略說:

  想要「牧牛」,首先要尋找到「牛」才行。想要「尋牛」,首先要發現自己丟了牛才行啊!——您發現了嗎?

  (這個階段,相當於經教當中所說的「毛道凡夫」,雖然開始了修學,但對於佛法的信心還不堅定,猶如空中羽毛一般,還會飄來飄去。這時候,培植福慧資糧尤為重要。)

  禪家之「牛」,繼承佛陀所說,雖然也泛指六根,即人之身心,但是,更是指「此五根者,心為其主」之心。六祖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說的也是這個心。它也正是「五根」的「根性」,也是《楞嚴經》所說的「見性」、「聞性」,乃至於「見聞覺知之性」。總而言之,它還叫做「心性」。

  普通人往往會把「心」理解為自己的「想法」和「觀念」等等,其實,那不是「心」,而是「心之念」,恰恰屬於「心」的痕迹,屬於後文所說的「牛跡」。如果有人修行,只是在管理自己的心念,讓善念隨緣而起,讓惡念盡量不生,這當然很好,似乎也可以大體伏住煩惱,但是,嚴格說來,這還不是真正的「修心」,也不同於禪師們的「牧牛」,這屬於世間善法,雖然福德無量,卻不足以了生死。

  可是,許多人都把這等同於「佛法」,殊不知,它更近於「外道法」。因為,以現象為真實,以心念為實有,以心念為「我」的緣故,仍屬於心外求法。這是典型的凡夫境界,完全不明佛法。根本不知道啥是「牛」,更別說如何「牧牛」了。

  禪師們所牧的「牛」,是主宰六根的「心性」,嚴格說來,它還不完全是六祖所說的「本心」,而是近似的「本心」。在《楞嚴經》說來,它叫做「第二月」,正是「本心」的幻相,已經很接近「本心」了。

  即使利根如同六祖大師,那位青年柴夫盧惠能,也做不到「一悟即至佛地」,他聽房客誦《金剛經》時所覺悟的,顯然還不是真正的「本心」,而是「如空的心性」,也屬於「第二月」,還不夠圓滿與透徹。直到後來,五祖大師為盧惠能偷偷講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才大悟本來面目,得到祖師印可,接受頓教與衣缽傳承,成為第六代祖師。

  六祖尚且如此,其他的禪師們更是如此,最初的覺悟往往不夠透徹,所悟的通常還是相似的「本心」,因此,還需要「牧牛」,需要放牧身心,以便逐漸到達真正的「本心」,而見性成佛。

  在此之前呢?在開悟之前,在明心見性之前,尋覓「心性」必不可少,這就是所謂的「尋牛」,《牧牛圖》第一幅的內容。首先,大家需要認識到自己迷失了「心性」,才能夠發起「見性」的願望,才肯踏實地去向心中追尋「自性」之所在,並堅持不懈。這些都不會憑空產生,而必須要通過學習經論,培植福慧資糧,才會有如此的認識。一旦認識到了,就應當去尋找心之所在,而不應當自甘迷惑。

  ——可是,如今的現實狀況是,多數學佛人往往「自甘迷惑」,他們只是隨便翻翻那些介紹佛法的書籍,隨意玩兒幾句佛話,念幾句咒語、佛號,賣弄幾個名詞,就美其名曰學佛。

  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早就把「心性」給遺忘了,更不知道應該發起勇猛心去尋找,發起長遠心去堅持尋找。反過來,他們安慰自己說:有啥好找的呢?哎,佛法都是現成的呀!做個好人,就是修行嘛!——就這樣,他們輕而易舉地把自己給矇騙了。

  ——如果不肯踏實地去尋找「心性」所在,明心見性就將遙不可及。這樣的人,不要說「牧牛」了,他們連「尋牛」都尚未開始。古人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就是如此道理,因為,不對「心性」之所在產生懷疑,也就不肯下功夫去尋找它,又如何能夠真正見性呢。

  非但禪宗如此,無獨有偶,藏傳佛教大圓滿當中,也有類似的「覓心法」,是接受大圓滿傳授之前必要的前行。有時候,他們需要花好幾年的時間,來尋找心之所在,這是地地道道的「尋牛」。在如此踏實「覓心」的基礎上,看到弟子功夫用到了,因緣具備了,大圓滿上師才會為弟子「直指」,其弟子才有可能得以頓悟心性。頓悟之後呢,「牧牛」正式開始。

  因此,大家必須要明白,僅僅知道「心不可得」的道理,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踏實地去觀照和尋找「心性」之所在,這個「觀心」的過程,超越了一切理論與思維,可以幫助修行人逐漸撥開茫茫的妄念草叢,去找到自己的「心牛」所在。

  在後世禪宗,則主要是運用「參話頭」的方法,時時刻刻去參尋一念未生之際,去尋找「心念」它爹——「心性之牛」。誰找到了,誰就「破本參」,達成最初的「見性」,最初的「開悟」。這就如同牧童找到了自己的「牛」一樣,從此,可以開始「牧牛」了。

  這是後話,其實,「尋牛」相當不容易,如果不踏實用功的話,許多人一輩子也尋不出個所以然來。「見牛」也不是一下子就完全可以明見的。通常,牧童總是先見到「牛跡」——牛的腳印(這比喻的是修行人「閱教知蹤」,明白了關於「心性」的道理),然後,再順著腳印追到「牛」,才會「見牛」;第一次「見牛」,有可能只是見到了牛屁股(比喻修行人依照教理而觀察自心,內觀的功夫深了,終於見到了「心性」的某個側面,尚不透徹)。

   因此,「尋牛」的功夫用到了,下一步,自然就會「見跡」——見到「牛跡」。

  二、見跡   

  水邊林下跡遍多,芳草離披見也么?

  縱是深山更深處,撩天鼻孔怎藏它?

  
【大意:牧童不怕疲勞艱辛,堅持「尋牛」,終於,他發現了牛的腳印,而且越來越多,水邊林下到處都是;只要分開草叢,隨時都可以看到「牛跡」,可為啥還沒見到「牛」呢?雖然牛還沒見到,但是,牧童很清楚,自己離牛已經很近了,縱然它有可能藏在深山的最深之處;「牛跡」的顯露,使牧童感受到了牛的氣息,他似乎已經體會到,「牛」正仰著它那通天鼻孔呼氣呢,哪裡藏得住它呢?】

    著語:依經解義,閱教知蹤;明眾器為一金,體萬物為自己。正邪不辨,真偽奚分?未入斯門,權為見跡。

  【大意:修行人通過學習經論,理解了關於「心性」的法義,也就知道了該如何觀察,才能夠找到「心性」。他已明白,萬法不離此心,萬物無非自性。倘若沒有如此之正知見的話,就會正邪不分,又如何能夠辨別「真悟」和「假悟」呢?他只是明白了教義,還沒有契入當下的「心性」之門,所以呀,暫時只能叫做「見跡」,還不能叫做「見牛」。】

  略說:

  「依經解義,閱教知蹤」,表明了真正的禪師們,最初是從學習經教開始的。由此可見,後世有些人,以禪自任,而輕視讀經學教,該是多麼地荒謬呀。

  (這個階段,尚未到達菩薩「初信位」,屬於具備了正知見的凡夫修行人,對於佛法和解脫開始有了信心,並不斷增長。)

  「見跡」這個階段,其實已經很不簡單,不少被尊為「大法師」和「大居士」的人,或許只是在這個階段而已。他們已經具備了端正的知見,他們清晰地明白教義,如果再擁有豐富的學識和才華,並且具備慈悲心的話,嘿嘿,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德了。

  這個階段,修行人也有可能「開悟」,但只是「解悟」,是「小悟」,只是比較透徹地明白了關於「心性」的道理而已。此時,他或許自以為啥都「懂」了,也可能講得頭頭是道,但是,他會相當奇怪地問自己:「哦,我好像都明白了,可是,為啥還有許多煩惱呢?我好像啥都看破了,可是,為啥事情來了就是放不下呢?」

  ——不為別的,只因為尚未超越「思維心」的緣故啊。煩惱在哪裡?在「思維心」當中。

  明心見性的一剎那,是修行人首次超越「思維心」的一剎那。超越了思維心,才會顯現出自性的不生不滅,非概念可及,那就叫做「見性」。從此以後,修行人有了一個簡潔而有力的「竅訣」:一旦煩惱產生了,他只要立即回觀不生不滅的「自性」,便立即超越了思維心,所謂的煩惱呢,也就立刻冰消瓦解了。

  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修行人才開始有能力從根本上降伏煩惱。那時,是初步的「明心見性」,叫做「見牛」。

  三、見牛    

  黃鶯枝上一聲聲,日暖風和岸柳青;

  只此更無迴避處,森森頭角畫難成。

  
【大意:牧童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望見了自己的「牛」,只這一眼,頓時心花怒放,如沐春風。耳邊喜聽黃鶯聲聲歌唱,眼前乍現兩岸楊柳青青。到如今,再也不會懷疑自己,再也不需要四處追尋了;只是啊,和牛還有些距離,看起來還不夠清晰。】

  著語:從聲得入,見處逢源;六根門著著無差,動用中頭頭顯露。水中鹽味,色里膠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

  【大意:修行人在「閱教知蹤」的基礎上,或者從耳根反聞而契入「聞性」,或者從眼根反觀而明達「見性」,等等,終於有了個入處。從此,不論它六根門頭如何顯現,自己很清楚,無非都是自性;乃至於一切生活動用當中,處處都是自性的顯露。自性就好比水中的鹽味,以及顏料裡面的明膠一樣,雖然絲毫也看不見,但確實存在。就在一抬手,一眨眼之處,即是自性,並非其它。】

 略說:

  辛苦的牧童終於遠遠地看見了牛,修行人終於從六根當中的某一根,當下反觀而「見性」,真是不容易啊!那種踏實與歡喜,豈止是如沐春風呢。

  (這個階段,大約對應於經教當中的「十信位」,還屬於凡夫菩薩,已經具備了正知見,對於佛法和解脫具備了信心,並不斷增長。)

  「見性」的一剎那,都是從某一根契入的,一根還源,六根明了。才會明白,所謂六根,只是一「心性」而已。到這裡,「心性之牛」終於見到了。

  可是,就好比牧童望見了牛以後,還需要追過去,把牛的韁繩牢牢地握在手裡才會心安一樣;修行人必須要進一步安住於「自性」之明了,熟習它,而後才能夠全面地透徹它,充分地掌握它。那時,才叫做「得牛」,即《楞嚴經》第八卷所說「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屬於最初的「見道」。

  四、得牛  

  竭盡精神獲得渠,心強力壯卒難除;

  有時才到高原上,又入煙霞深處居。

  
【大意:牧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握住了牛的韁繩;但是,這頭牛野慣了,哪裡肯聽主人的話呢?它野心極強,體力又壯,一時難以改變,還需要牧童耐心調教。最開始的時候啊,牧童幾乎是被牛拽著跑,一會兒跑上了高原,一會兒又下到了煙霞深處。】

  著語: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第三人稱代詞:它,或者他);由境勝以難追,戀芳叢而不已。頑心尚勇,野性猶存;欲得純和,必加鞭撻。

  【大意:修行人無始以來遺忘了自家寶藏,任由它被埋在荒郊野外;直到今天,終於與它歡喜重逢了。由於「心性」勝境不可思議,稍不留神,就會習慣性地生起分別念頭而迷失;一旦迷失,仍會和以往一樣貪戀於種種美妙境界。這愚頑的分別心還很勇猛,它四處攀緣的野性依然存在。因此,修行人要想到達自然純和之心境的話,就必須隨時鞭策自己。】

 略說:

  牧童「得牛」,行者「見道」,這是修行第一階段的巨大收穫,可喜可賀。

  (這個階段,大約相當於經教當中「十住位」菩薩的智慧,屬於相似「見道」,得以住持法性,也初步具備了住持佛法的功德。

  
從這裡開始,進入菩薩「三賢位」,不會再墮落回普通凡夫境界,得到菩薩「三不退」當中的「位不退」。這樣的菩薩,已經不同於普通的凡夫,表面上或許沒啥區別,但其實,他們已經有能力生生世世行菩薩道了。不過,這些菩薩還有可能退失菩薩心,退轉到聲聞乘和緣覺乘當中,成為「自了漢」。)

  從此以後,此人表面雖是凡夫,卻猛然少了凡夫的執著煩惱;雖是菩薩,卻還不具備菩薩的廣大功德。這是最初的「明心見性」,是相似的「見道」,而不是初地菩薩的真實「見道」。即便如此,「心性」本有的智慧已經開始顯現,通達一切經論與禪門公案,應該可以做到。

  此時,修行人初步認識了「本心」,得到了極大的心安;同時,也會油然生起對於三界苦海的強大出離心。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只有出離境界與分別念,才會明心見性,才能脫離煩惱苦海。

  他回頭一看,芸芸眾生都在昏天黑地里自尋煩惱,這或許會激發出他本有的大慈悲心,歷代高僧大德多屬此類。《楞嚴經》第六卷,阿難尊者覺悟了本心,也明見了成佛之路,於是他「心跡圓明,悲欣交集」,然後,為了利益後世的有緣眾生,他發起了廣大菩提心,這樣稟告如來:

「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

  這句經文,常常被大家所錯解。許多人一開始學佛,就以「菩薩發心」自居,就忙著四處去「度人」,並用《楞嚴經》給自己做證明:「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嘛。

  他就不仔細看看,人家阿難尊者所說的「自未得度」是指什麼樣的人呢?恰恰是指當時阿難尊者那樣的人:「我雖未度」,那就是說,作為聲聞乘的「初果須陀洹」,已入聖流,同時也初步覺悟了大乘「本心」,而「心跡圓明,悲欣交集」,這才叫做「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的人啊。

  聲聞乘四果阿羅漢之前,大乘初地之前,都叫做「未得度」,尚未超越生死苦海,還需要進一步行道。雖然如此,只要開悟了「空性」,明見了「本心」,也就有了度眾生的力量,而後能夠發起廣大菩提心,行菩薩道,就是人間的菩薩,難能可貴。

  同樣,禪門「得牛」的人,或者說初步「見道」的人,還屬於「自未得度」,尚未得證無為聖果的緣故,還在生死苦海的緣故。但是,他已經找到了度過苦海的船,就要起航了。所以,也有了度人的能力。

  「得牛」也就是「明心見性」,相當於《圓覺經》所說的「若諸菩薩,悟凈圓覺」,依據經文,從此以後,這位菩薩可以行道了,既可以自度,也可以同時度人;既可以寂靜專修,也可以宣揚正法。

  從自修的角度來說,牧童找到牛了,下一步,就是要調服牛脾氣,讓它聽話,這就是「牧牛」。對修行人來說,初步「見性」了,還需要安住於自性,來調服自己的攀緣心和分別心,不讓它再繼續泛濫。這,就猶如「牧牛」。

五、牧牛    

  鞭索時時不離身,恐伊縱步入埃塵;

  相將牧得純和也,羈鎖無拘自逐人。

  【大意:牧童「得牛」之後,一手把著韁繩,一手拿著鞭子,不敢有絲毫鬆懈;恐怕一放縱它的牛脾氣,就會再次被牛拽入迷途。到後來,牧童終於把牛調教好了,「牧牛」成功,相處得一團和氣;甚至,已經不用牽得太牢,也不用怎麼管教,牛自然就跟著牧童往回走。】

  著語:前思才起,後念相隨;由覺故以成真,在迷故而為妄。不由境有,惟自心生;鼻索牢牽,不容擬議。

  【大意:修行人「見性」之後,還需要調順自己的心念,如何調順呢?就在前念才起,後念相隨之際,及時覺察,就不會流連其中,則念念清澈,念念不離真如;否則的話,一旦隨念而迷惑,就會陷入虛妄執著。要知道,一切感受與分別,並非因外境而有,都是自己內心發生的;雖然已經「見性」,還是要把心念牢牢盯住,不容它討價還價。】

  略說:

  牧童調伏牛脾氣,修行人調伏分別、執著之心,這就是禪宗門下開悟後的「牧牛行」。從此,真正的「修行」開始了。

  (這個階段,大約對應於「十行位」菩薩的智慧,隨著行道的逐步深入,菩薩具備了堅固不退的「菩薩行」,得到菩薩「三不退」當中的「行不退」,生生世世,不會再退入二乘,他們是了不起的「決定大乘」之菩薩。)

  「牧牛行」的要點在於,「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就是說,心念產生很正常,這不要緊,及時覺悟就好;倘若遲遲不覺悟的話,後續的虛妄執著就會發生,令自己陷入煩惱。

  ——如何「覺悟」呢?那就是,讓每一個念頭都「直通」本來心性,「直通」本空。於是,念頭起了大半天,哪一個念頭都不曾遠離過「本來面目」。

  ——這就叫做:「分別一切法,不做分別想」。其中,雖然有分別,卻不曾執著於分別的結果,內心不曾形成「糾結」,也就不曾產生煩惱。

  這就是菩薩的「妙分別」,絕非短期之功可以成就,需要慢慢安住於「本來面目」才可以。這,就是「得牛」之後的「牧牛」。

  在「明心見性」之前,即「得牛」之前,這是做不到的,因為,根本沒找到「心性」及「本來面目」之所在呀,如何安住呢。

  牧童「得牛」,並成功「牧牛」以後,人牛相處和諧,就可以「騎牛歸家」了。

六、騎牛歸家

  騎牛迤邐欲還家,羌笛聲聲送晚霞;

  一拍一歌無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迤邐(音:以禮)】:曲折連綿。

  
【大意:牧童騎著已經調順的牛,沿著曲折連綿的山路回家;只見他一路吹起羌笛聲聲,迎來了朝陽,送走了晚霞,好不自在呀。那每一個節拍,每一聲曲調,都蘊含著無限深意;您要是知音的話,儘管如此受用,又何必開口呢。】

  著語:干戈已罷,得失還無。唱樵子之村歌,吹兒童之野曲。橫身牛上,目視雲霄;呼喚不回,撈籠不住。

  【大意:修行人的心念已經調順,可謂是念念不離「自性」,步步歸於「無為」。到這裡,內心的矛盾與衝突已經停歇,對於種種得失的計較,也已經了無蹤影。他就好比那牧童一樣,唱著鄉俗之歌,吹著天真之曲;橫身倚靠在牛背之上,一路仰望著天空,歸家去也。任那塵世因緣如何呼喚,他也不回頭;任那路邊風景如何美妙,他也不停留。】

  略說:

  牧童「騎牛歸家」,比喻修行人乘「心性」以達於「無為」。

  (這個階段,大約對應於「十迴向位」菩薩的智慧,這樣的菩薩們即將證入聖位,能夠把一切菩薩行都迴向於無上菩提,他們是人世間難逢難遇的「如來使者」,有能力帶領大家一路成佛,一道回家。)

  此時,修行人的心念已經基本調順,雖有念念隨緣而起,也都變成了回歸「無為」的腳步。一切對立,趨於消融;榮辱得失,都成夢幻。還有啥好說的呢,家裡見吧。

七、忘牛存人 

  騎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閑;

  紅日三竿猶作夢,鞭繩空頓草堂間。

  【大意:牧童騎牛回到了家,在自家廣大的山谷里,再也不擔心牛會丟失了;於是,他甚至把牛的存在忘得一乾二淨,自己呢,也變得無比閑適安然。每天,都日上三竿了,他還在那兒呼呼大睡,在夢境裡面,一路牧牛的習氣還在顯現,所以,他還在重溫舊夢呢。而實際上,牧牛早已結束,鞭子和韁繩已經閑置在了草堂里。】

  著語:法無二法,牛且為宗。喻蹄兔之異名,顯筌魚之差別。如金出礦,似月離雲;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大意:修行人超越了兩邊對立,能修的人和所修的法同歸於真如一心,這叫做「能所一如」;本來無法可立,也不妨特開方便,以「心性之牛」為修行宗旨。打個比方呢,就好比順著野兔的蹄子印,就能找到野兔;善用筌(漁具),就可以捕到魚,得魚則可以忘筌矣。到這裡,修行人的「心性法身」已經完全顯露,就好比礦石裡面提煉出了純金,皎潔的月光遠離了烏雲一般;那一道清涼的心光,透徹今古,一直超出那無量劫前的初始佛——威音王佛之外呀。】

  略說:

  牧童回到了家,真是心安哪。修行人達於「無為」,得證法身,超凡入聖。在大乘佛法來說,此乃初地菩薩的智慧證量,禪定與神通有或沒有,暫且不論,因為,那需要因緣,也有待於「習氣」的進一步消融。

  (這個階段,大約對應於「初地」菩薩的智慧,菩薩念念真如,得證法身,成就菩薩「三不退」當中的「念不退」。依據「信、解、行、證」之修行次第來說,初地菩薩稱之為「證道位」,得證聖果的緣故。永嘉禪師《證道歌》即是如此聖境。

  依據菩薩「見道、修道、無修道」的位次來說,初地菩薩屬於大乘「見道位」,所見是清凈法身,名為「見性成佛」。因此,他們就是人世間的如來。依據《楞嚴經》和《華嚴經》等等大乘經典,把初地菩薩稱之為「佛陀」沒有任何問題。

  近代漢傳佛教當中,通過教法觀察,可以確認已經到達如此修證境界的高僧,首推虛雲大師,即虛雲老和尚。老和尚五十六歲那年於高旻寺禪堂,因杯子落地而覺悟,所述兩首偈語,對照教證,屬於典型的「見性成佛」,得證法身,不是一般的開悟。

  此後的修證,二地菩薩至七地菩薩,屬於大乘「修道位」,八地菩薩則到達大乘「無修道位」,成就無為,大體具足佛陀的功德。)

  在如今的娑婆世界,乃是業障深重的末法時代,即便有人行到這步田地,也多屬於「智慧成就」,而難以具備經文上面所說的,初地菩薩的種種三昧與不思議神通。但是,他們仍不愧為人間的聖者,難逢難遇的大善知識。

八、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盡屬空,碧天遼闊信難通。

  紅爐焰上爭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大意:就好比牧童在家鄉自在逍遙,完全忘懷了鞭子、韁繩,更忘懷了自己和牛一樣;此時,菩薩已到無修無證之地,縱目所及,猶如水天一色,心法皆空,更無絲毫信息可通。只是啊,法性紅爐的熊熊火焰之上,怎會容得一丁點兒煩惱之雪的存留呢?到這裡,就完全契合了佛陀與祖師們的功德。】

  著語:凡情脫落,聖意皆空。有佛處不用遨遊,無佛處急須走過。兩頭不著,佛眼難窺;百鳥銜花,一場懡鑼。

  【懡鑼(音:某裸)】原字應為:【懡忄羅】,意思是:慚愧,羞怯。

  【大意:此時的修行人,凡夫之情見徹底脫落,聖者之清凈心也不存留。在大覺而不流連,處無明而信步走過。就這樣兩邊不住,任它佛眼也難窺見;即便如牛頭法融禪師一樣,感應來百鳥銜花之瑞相,也不過是一場鬧劇罷了。】

略說:

  牧童忘了牛,也忘卻了自我,好個無為而安閑哪。菩薩到此,實證無生法忍,入八地,了無我法二執,通達色心無礙,名為「無修無證」。

  (這個階段,大約相當於「八地」菩薩的智慧證量,人法雙亡,得度彼岸,自度基本完成,修證即將圓滿。心法色法兩無礙,功德契合於諸佛。

  雖然不論禪定與神通,而如此菩薩已經全面具備,他們就是《楞嚴經》卷二所說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

  南北朝以前,有類似證量的高僧比較多,其卓著者如:西域的佛圖澄尊者,本土則有寶志禪師、慧思禪師,在家得道者首推傅大士,乃至於傳佛心印的六代祖師,從初祖達摩直到唐代的六祖惠能大師,都至少具足如此證量,方才足以傳續聖脈。

  時至如今,從凡夫地修證而來的人,恐怕難以到達如此聖境。即使是應身而來的菩薩,例如,相傳虛雲老和尚本是八地菩薩,一旦示現到了這娑婆世界,也不太會有原來的證量了。)

九、返本還源   

  返本還源已費功,爭如直下若盲聾?

  庵中不見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紅。

  【大意:菩薩夢中修行,一路返本還源,難免歷經了幾多造作折騰;如今已是心包太虛,見聞覺知之當下,實無可見可聞,更何妨如聾似啞?端坐茅庵之中,不見庵前有一物實存;雖如此,也不妨礙那煙水茫茫,柳綠花紅。】

  著語:本來清凈,不受一塵;觀有相之榮枯,處無為之凝寂。不同幻化,豈假修治?水綠山青,坐觀成敗。

  【大意:修行人到此,處處是本來清凈,不曾有一毫煩惱塵勞;雖明照幻有萬相之榮枯變化,而安處無為之天然寂滅。本來不同於幻化之相,哪裡需要藉助於修行和對治呢?任它水綠山青,因緣變幻,菩薩不妨坐觀成敗,本自如如。】

略說:

  菩薩行道至此,處處無非心源;再無造作,一切圓滿。非是吾等可以解說。

  (這個階段,大約對應於「九地」、「十地」菩薩之聖境,他們就是《維摩詰經》所說的「不思議解脫菩薩」,具足無量不可思議之妙用功德。即便示現在人世間,也是寒山、拾得之類,不見如何修行,直顯聖境功德,是菩薩在方便地結眾生緣。)

 十、入塵垂手  

  露胸跣足入塵來,抹土塗灰笑滿腮;

  不用神仙真秘訣,直教枯木放花開。

  【大意:菩薩自度已經圓滿,名為「等覺」,覺同諸佛故。於是便興大慈悲,坦胸裸足地化現在塵世間,無比自在;縱然混得一身灰頭土臉,也還是一團和氣,笑意滿懷。他不需要什麼神仙的真傳秘訣,直下就能夠讓法性無為之枯木,綻放出自在解脫之花朵。】

  著語:柴門獨掩,千聖不知。埋自己之風光,負前聖之途轍。提瓢入市,策杖還家;酒肆魚行,化令成佛。

  【大意:菩薩安處無為法性,則縱然千佛出世,也不知他所在。不過,如此埋沒自己之本地風光,實有負於先佛眾聖之弘化大道。因此呢,菩薩拎著家當,懸壺濟世來也,只見他揮動手杖,威武地回入三界老家;能夠在那酒館、魚鋪,甚至妓院、屠場裡面,教化一切眾生,皆令成佛。】

略說:

  菩薩行至此地,名為「等覺」,盡佛境界。然後,遵照過去諸佛之弘化大道,便千百億化身,還入三界之家,在在處處,隨緣度眾生來也。他們就是《楞嚴經》所說的「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這個階段,大約對應於「等覺」菩薩的功德,菩薩順涅槃流而達佛地,以大慈悲故,不居留正位,即便回頭示現千百億「化身佛」,來到塵世廣度眾生。

  其特點是,不一定是父母所生,可以不入娘胎,而是乘著慈悲大願以神通力化現而來,來了就是佛。在印度,或者說印度附近,以蓮花生大士為代表,出生在水中蓮花之內,來了就有大神通,繼承諸多法脈,廣興密教,並傳教至西藏。在中國,典型的代表是五代時期的「布袋和尚」,以七、八歲男童之身形,背一個大布袋,數九寒天坐在浮冰之上,順水漂流而來,名為:契此,被養父收留,後來出家,一生足跡遍大江南北,廣結眾生佛緣。其他還有不少,都是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彌勒等等諸大菩薩的神通變化身。)

  當然,第七「忘牛存人」之後,我執已盡,歸於法身,到達「見性成佛」的菩薩們,也就是地上菩薩,所謂的「菩薩摩訶薩」,都可以在今生當中,隨緣示現後面的幾種功德,只是,隨著各自緣分的不同,事業大小自然會有差別。

  其中,事業廣大者,例如:六祖惠能大師,以及近代的虛雲老和尚,等等,攝受眾生極多;而證道以後,並未顯現出較大事業的,例如:永嘉禪師等等;甚至還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高僧大德,或許,他們也證道了,只是由於弘法的因緣不具備,反而不為人知,這也很正常。

  總之,在宋代《廓庵禪師十牛圖頌》當中,第四「得牛」最為關鍵,是初步的「明心見性」,具備了大乘「智慧眼」,為末法時代難得的「明眼善知識」。而後,第七「忘牛存人」則是證道之關鍵,悟入不思議妙境,得證法身。其後,則入無為,隨緣顯現利益眾生的種種功德,難以述說。

原諒鏈接:宋代禪宗《十牛圖頌》略說

鏈接中還有另一個版本的十牛圖註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給題主一個比較簡單明確的答案吧,如果你真的想真的斷除我見;最重要的是先找到一個已經斷除我見的聖者,讓他指導你

在沒有真正證悟者親自指導的情況下,想靠自學斷除我見極難極難

經書上講的大都是理論,實際上還要有過來人手把手教你才好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佛教界凈土法門,藏傳密宗和南傳佛教三支比較火的原因

因為凈土法門靠佛力往生,不需要即生證悟;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都還有過來人的傳承


謝邀!

從佛教最基本的入手的話,可以先了解「十二緣起」:

  1. 無明
  2. 名色
  3. 六處
  4. 老死

此中我們一切的源頭來自於無明。

何謂「無明」,即是對於事實的顛倒認知,不知道緣起性空,以為有個「我」的概念永恆不變地存在著。而從2-12就是接下來我們連鎖不斷的攀求,神識在最後繼續無明,然後繼續輪迴。要不再無明,「我執」就是第一個要去除的。

佛法的各種修行都是為了撇除無明。各種法門是針對不同的契機和習性。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但是無論那個方式,是否有複雜次第,其基本都在於:

(1)認識四聖諦(苦、集、滅、道)去知道我們其實有得從諸苦解脫出來的。

(2)發出離心(首先要脫輪迴啊!不脫輪迴去除無明幹嘛?)

(3)勤修「戒、定、慧」三無漏學

(往後的就是開始大乘小乘的分水嶺了:菩提心!而且大乘行菩薩道,對於「法空」的看重也是不同。不過上面三點對於所有派別大小乘都是共用的)

三無漏學就是用來解脫的,因為熄滅「貪、瞋、癡」三毒就是將這個顛倒的「我」、這個「錯覺」引申出來的那些貪求那些執著給掃除。

「戒、定、慧」三學並沒有次第,三者同時都需要,而且互補互增益。次第在於戒、定、慧三者的修習深淺。

戒:

對於居士來說戒有五戒各分的分別持守與受,也可以精進受持要求更高的菩薩戒(兩種:瑜伽菩薩戒以及梵網菩薩戒,後者比較要求高)。戒有助於修行者不犯障礙修行的行為和思維,讓定和慧更容易進入和生起。

定:

則各種法門都有其修定的方式,有觀想、有持念、有內觀、有坐禪、行禪。於定的增長,也有助於戒的持守,以及更能自察內心念頭起落生滅來印證佛陀和諸菩薩大德於各種經論所闡述的法理。此間次第也是於禪定的深入而有別。

慧:

則是對於佛菩薩所要我們明白的菩提智慧有所精進。對於緣起性空,對於五蘊四大有真實具體的「體悟」(不是解悟或理悟)。於慧上有所得著,則於戒就更理所當然習以為常,於定就更不易被五蘊陰魔所惑。當然慧的開啟,也是要通過接觸諸經典論說,接觸諸善知識來獲得,更加不能得少為多。不同的宗派自有自己著重的經典和論說。


欲斷我見者,當先了知我見之意涵;我見者即是誤認意識心為常住不壞法,若將意識覺知心認定為常住不壞法時,即是墮於識陰我之中;以如是見解而堅執覺知心——意識——常住不壞者,如是見解即名我見。所以欲斷我見者,當先了知意識心,莫墮於意識心中而自以為不墮於意識心中,莫將意識心變相境界錯認為第八識如來藏境界,是故應先了知勘驗意識心之方法,方能真斷我見無於。

自:《觀行斷三縛結》

另可閱讀:

1、如何觀行?http://zwz700.blog.163.com/blog/static/17333611220105163295113/

2、識蘊之觀行與斷三縛結取證初果

3、《我與無我》

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二道並修,以外無別佛法)

附: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

祝您身心安泰,學法無礙,福慧增上!

五陰十八界,涅槃如來藏,般若道種智,函蓋一切法。

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

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現。

具足解脫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覺佛子,一切應受持。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十方一切佛

南無大乘勝義僧

南無究竟第一義


接觸產生感受,感受升起後,我們就會產生喜歡或厭惡的評判,這個評判就是我見。

舉個例子:在大街上,我們想和陌生人搭訕,但是在還未行動時,我們會預設這樣那樣的可能性,萬一她拒絕我怎麼辦?萬一她不給我好臉色怎麼辦?萬一…

而這些預設背後的感受是恐懼。

同樣在大街上,如果我們遇到自己兄弟姐妹,我們可以很自然的上去打招呼,絕對不會預設她萬一討厭我怎麼辦…

同樣的情景,同樣的人物,我們卻產生不同的心態,就在於我們熟悉或不熟悉對方,當不熟悉時,就會有恐懼在心中升起,當恐懼升起時,腦海中就會有這樣那樣的預設和評判,而這些預設和評判就是「我見」。

同樣的,我們看到一件物品時,若是喜歡,就會想要購買,若是無感,根本就不會購買,而買或者不買的因在於是否產生了喜歡的感受。當愉悅的感受升起後,我們就會在心中升起念頭,想要購買,當別人不同意我們購買時,我們堅持自己的看法,並列舉我們需要它的原因。而我們的觀點就是「我見」。

一切「我見」起源於感受,愉悅的,或厭惡的。當心中庫存的這些感受去除時,「我見」自然也就消失。

如何去除庫存的感受?

心靈凈化的過程 - 覺悟之路 - 知乎專欄


小乘初果,必須斷掉我見,疑見和戒禁取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修行,從而證取二,三,四果。四果也是常說的阿羅漢。

大乘見道,一定也會斷了我見

結合大小乘,佛教的修行次第是這樣的:

五陰十八界,涅槃如來藏,般若道種智,函蓋一切法。

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

二所現影故

三位差別故

四所顯示故

如是次第現,具足解脫道,及佛菩提道。

求正覺佛子,一切應受持


觀行斷三縛結

南無佛法僧


感恩題主開題!

法門不同 修法也不同

末學是學習 四念處禪修的 所以 修行的次第 是由 身念處 開始練習

經由 身念處 (對身觸的覺知熟悉後 也加強 眼耳鼻舌意觸覺知的熟悉)

而練習 受念處 (苦集滅道 對苦 覺知觀察的熟悉)

而練習 心念處 法念處 (對十二因緣 無明...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病死憂悲惱苦 的熟悉)

自然的 練習 覺知觀察 四聖諦 而開智慧 見緣起 而真正的可以開始修行

由以上次第

您應該可以了解

先對 色身的執著 覺知觀察 而身見結斷 (初果的三結中之一結)

再對 受想思等 的執著 覺知觀察 而漸了解自己在欲界的貪嗔

先能 讓 欲界的貪嗔 薄弱 (二果)

再斷 欲界的貪嗔 (三果)

而最後 慢 色界無色界貪嗔 無明 等 均斷 (四果)

原本沒一個 真正永久恆常不變的我

而人們 每天暫時 都看到 一個 "我" 卻沒注意到 這"我"的暫時性

還以為 有一個 恆常不變的我

所以 會有 執著於 某種現象或展現的問題 而產生煩惱

(如有人 希望 永遠 如二十歲時 的年輕)

只要能了解 這世上的一切 都是 有因有緣的

因緣聚合 就生 就展現 就變異

因緣消散 就滅 就凋零

只需 珍惜因緣 改善因緣

任何 結果 都不該 因而 產生 憂悲惱苦

自然的 對 這 暫時的 因緣展現 不會 執著了

說的很容易 做起來 是需要 有 方法 及 時間 的

修習 四念處 就是一種好方法

四念處 練習 內觀 中性的覺知觀察

常 中性的覺知觀察 自己的五蘊

就會 親身體驗體會 沒一個 真正永久恆常不變的我

一直觀察 就會 觀察到 五蘊 與 因緣 的 互動性 及 關聯性

自己 漸漸 會 觀察到 自己 被 因緣 及 五蘊 牽著走

越練習 越能 覺察到 自己 漸不被 五蘊 牽著走 (心不隨內外境轉)

世尊所教導的四念處禪修 是練習 覺觀 自己五蘊的好方法

這方法

沒時間的人 用少許時間練習

有時間的人 用較多許時間練習

重點 都一樣

訓練 自己 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沒有壓力 只有放鬆

放鬆時 才易 念住所緣

所以 您若每天只有幾個 十五分鐘

就只練習 幾個 十五分鐘

但 練習時 要 放鬆心情 輕鬆愉悅 的 練習 念住所緣

不給自己 任何壓力 是必要的

練習時 就只是 念住所緣

有人 打斷時 因緣不具足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愉快的 處理 打斷的 因緣

處理完 還有時間就再念住 沒時間 也欣然接受

禪修時 用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的心態

不在禪修時 也可 提醒 自己 時時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微笑 放鬆 輕鬆 愉悅 的過日子

隨時 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 然後 放下問題

儘力做事 但不強求完美 還有的瑕疵 留給將來再有機會 運作時 把握因緣努力

(我們 隨時 都可能犯錯 犯錯後要儘力改進 然後就放下 而不是掉悔)

馬祖道一禪師: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

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

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

所以 練習四念處禪修 的短程目的:

當 眼見 耳聽 意念 ... 時

別 將自己的 偏見 成見 (及以上的污染) 加入

而 一再的 被 自己的想法或思維 牽著走

(就算 能力還不夠 污染 自腦中釋放了 也不需被牽著走 讓它去 莫管它 就好)

末學 學習的 四念處禪修

可在 日常生活 動態中練習

如這篇所說(第11帖):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84page=1#pid650341

您若對修習 四念處禪修 有興趣

這兩篇 應該都有幫助:

一篇敘述 四念處 修行的次第 (第5帖) (介紹 實修的方法 及 正見的觀念)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17page=1#pid649699

一篇敘述 "不做自己 想法 或 思維 的奴隸" (正見的觀念)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32

祝您 早日成就!

感恩!

祝福!


學習《凈心法要》、《抉擇二無我》、四法印、《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士道的內容,法融於心,在座上反覆串習,時時觀照五蘊非我無我。一分修行一分收穫,沒有妙手偶得的成就。


舍利子。又此眼等譬如泡沫不可撮摩。於泡沫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諸法不生。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陽焰。一切煩惱貪愛集生。前際後際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諸行不轉。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芭蕉。體不實故。於芭蕉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幻化。顛倒集生此幻化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夢中。見諸色相非真實故。於此夢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谷響。由緣生故。於谷響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影像。隨諸業惑之所顯現。此影像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浮雲。聚散無定體非究竟。此浮雲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電光。剎那變滅。此電光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虛空。離我我所。於空法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愚聾。無所覺知。又如草木牆壁瓦礫諸非情物無所覺知。而此愚聾非情法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諸行。皆流轉故。亦如風鳶假緣和合。此諸行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皆是虛假。一切不凈之所積聚。此虛假法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如鏡中像。隨物顯現旋有旋無。是破壞法。此鏡像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苦井。老病死苦四蛇二鼠交相侵迫。此苦井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無實邊際。浮塵之根死法所侵。乃見邊際。此邊際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舍利子。蘊處界法亦復如是。

若菩薩摩訶薩。內心堅固真實相應。永不墮於貪愛法中。若墮貪愛。無有是處。於貪愛法真實厭離。


實踐出真知


我這裡複製一個我對其他問題的回答,你看了就知道。

《從凡夫到成佛的實修次第》

(——大海 文2017.10原創)

入世還是出世,這也是學大乘和學小乘佛教徒都有的一個諍論焦點,表面看起來是矛盾的,其實他是不矛盾的,矛盾和糾結是因為你見地不清,見地不圓融,沒有建立整個佛法修行的 修行次第,不知道修行的主課和輔課是什麼。

關於一些爭論,那麼你要依聖言量,佛法是聖人之學,你千萬不要去相信那些凡夫說三道四。你要依佛,菩薩,羅漢及證得大成就的聖者為依據,你千萬別相信那些凡夫的推想及考據。佛法不是象哲學一樣靠凡夫推想出來的,佛法是那些聖者通過實證 證到後才講出來的。

學者凡夫的東西若同經律論及聖者說的一致的,則可放心學,若有不一致或有矛盾的地方,則要存疑,這些不同處你要以經律論及聖者講的為準。

還有如,學大乘好還是學小乘好?是在家還出家?修善行福報還是修禪定?好糾結啊,好象是矛盾的。

其實出世是為了更好的入世利眾。小乘是大乘的基礎。善行福報是修禪定智慧的資糧基礎。出家易修在家難修,但見地不清出家也是白搭。

大乘和小乘,出世還是入世並不矛盾,具體如何做這要根據你的具體情況來決定的。

這個問題我今天來幫大家理清楚,否則會有千千萬萬的學佛人諍斗和糾結。

首先我們來建立 整個佛法的修行次第。

我們國內大多都信大乘佛法,但基本沒人講修行次第,以致於學了多少年佛,看了多少年佛經,還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實修。

大乘佛法 經中講的修行次第是六波羅密,那你知道如何去實修這六個波羅密嗎?好象真要去做的話,還真弄不清如何下手。

大乘楞嚴經中講修行三決定義: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這是一個更為精練簡捷的修行次第。他也和小乘法的「戒定慧」一樣的,同時也和六波羅密相符。只是針對不同人群,其內容稍有不同。

戒,定,慧,三次第怎麼和六波羅密相符呢?我們先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 「戒 」 字也可用另兩句話來表示,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個佛法總綱的前兩句即可表示這個「戒」字。「自凈其意」即是「定」。

六波羅密前三個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這三個波羅密都可歸入這個 「戒」 字中。後面三個波羅密,一看就知和 「定 慧」 二字是一樣的。只是具體修時各人有些不同。

這個「戒」字包括了斷惡和行善二部分,這個「戒」字和小乘的「戒」字是否一樣呢?無疑 是一樣的。只是針對不同人群佛制訂了居士戒,五戒,比丘戒,菩薩戒。

比丘二百五十戒中也包含 止惡和行善這兩個內容的。再要求低一點的在家人戒中,低要求的五戒十善,也是戒惡行善二部分內容。只是對在家人要求低一點而已。高要求的菩薩戒中也是戒惡行善二部分內容。

此時我們可以確定第一次第「戒」字就是斷惡行善,這裡注意哦,所謂戒就是斷惡行善。

這個「戒」在大乘小乘都是一樣的,即斷惡行善。但佛對不同的人群作了不同的要求,故產生了幾種戒律。

在實修這個戒時,則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作一個選擇。佛在大小乘經典中講了幾種戒律,他制這些戒律也是為了各種不同人群,其實際情況不同,可以適合他們修行提升。

第一種,最低要求是居士戒十善業,即戒十惡行十善,加守居士五戒。

第二種是,五戒,加戒十惡行十善。

再上去就是較高要求的比丘戒和菩薩戒。

對於出家人一般是持比丘戒和菩薩戒我們不談。

重點談在家人。在家人最簡單易持的是持第一種和第二種戒。也有持菩薩戒,但不容易持故不談。當然你能持菩薩戒那肯定是功德無量的。我這裡講最簡單易持的。

第一種和第二種戒唯一的區別是五戒中的淫戒,居士戒中的淫戒只戒邪淫,正淫是允許的。而第二種戒是正淫也不允許的。

那為什麼要有這一點區別呢?這是為了適應二種不同人群。一種不想修禪定,一種是要想修禪定的。

第一種是只想做個好人,又能陞官又能發財,回家又能享天倫之樂(淫),他覺得現世很好,不想解脫,只要不墮到三惡道就好。這個「淫」字己搞了幾億年,上癮了,他不想放棄。佛也沒辦法,他們也來歸依佛了,也想跟佛學,也想沾點好運。我佛慈悲,他們想學好,總不能不理吧,所以就降低要求,把五戒的要求再往下降一步,允許他們有正淫,不允許邪淫。但要知道要求降低了,果報也會打折的。

首先不斷淫慾是進不了禪定境界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更不用說開悟解脫了。

為什麼說不斷淫慾進不了禪定和色界天以上呢?

第一,所有大宗教傳統宗教都要求其主要傳承人出家,其主要是要其能斷欲,其次是少事不要去忙。從佛對出家弟子的戒律也可看出要斷淫。從此可知斷欲是人類提升升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

第二,從欲界的名稱及定義上即可知。欲界的「欲」字,意思是「淫慾」。即不斷淫則只能在欲界這個範圍內待著,出不了欲界。

第三,欲界是四天王天等六欲天以下的整個範圍叫欲界,欲界的所有眾生不管是天人餓鬼地獄眾生,有一個最大的共同特點就是都有男女淫慾,而往上看,到色界無色界天的眾.生,他們都沒有這個淫慾之事了。從這個情況來看,不斷淫慾是無法進入禪定色界天的。因為進初禪就是進入了色界天人的境界了,死後也可往生到色界天。

這些資料在那個經里的,我還真一時答不出來,但可肯定的回答你在大藏經中有。對了在瑜伽師地論中一定有,網上的二十八天三界天人和四禪八定的配合圖,也可一目了然。

第四,當修禪定進入初禪,叫「」離生喜樂「」。師地論中解釋這個 「離」 字是,離 「欲,惡,不善法「」。故知不離淫慾,是進不了初禪。

第五,從古今實修者大德的傳記及近代現代人實修的體會文來看,不管在家出家,也是都要離淫慾才能入定,才能進入色界天境界。

你不要看到他們有些是在家人,就以為不要斷欲,在家人同樣要斷欲才能修成禪定。故古人有曰:上士分房,中士分床,下士隔被。

第六,從道家,氣功,瑜伽等資料來看都是要離淫慾才能得禪定。

從這些實修資料來看,夢中有夢遺者,都修不成禪定。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因為現在學佛人的觀點越來越偏了,這個你錯了就是修不成禪定,你再努力都沒用。漏掉了只能從新再開始。各位修禪定的請特別注意這個問題。

這個結論是我看了多少年古今成就者的傳記,和近代現代各派實修者的實修資料後得出的結論,其對錯各位可以去自己驗證體會。你若不信我也沒辦法。你能一邊夜裡做春夢,白天又能入四禪八定,那我一定佩服你確是高人。

漏精在藏密中講叫「漏失菩提」,如果你是有點悟性的話,從這句話就知漏精對修道來說有多麼嚴重。菩提是什麼,我們佛法修的就是菩提大道。你漏精就是漏失了菩提大道,漏掉了,當然就修不成了。

再加一點純生理的知識吧,否則那些科學迷還是不信。真是老婆心切啊!

我先說明,這段生理科學不全是佛法中來的,對錯你自己分析。以免有人吹毛求疵。

人的生存靠能量維持。現代科學家說:人平常的耗能如一500W的白熾燈泡在耗能維持正常的代謝。

人他有生生不息的能力,他一邊耗能,一邊還會吸收能量,但這一世讓你吸收耗用的總量是有定數的這個總量定數就是你這一世的福報,耗用完就會完蛋。故聖賢都教人要惜福,不要濫用福報,盡量不用貴的好的,要節儉。

年輕時吸收比耗去的多,故會成長會精力充沛。中年後吸收比耗用的要少,故會衰老會不健康。睡覺時耗用降到最低,吸收達到最高。

你熬夜就是把吸收掐了,故會累,你常熬夜身體能量會不夠,就會生病。年老的睡眠差了,能量也會不夠,健康就會走下坡路和衰老。

人體能量的循環有兩個大循環,一個是體腔內五臟六腑的循環。另一個是督任氣脈的循環。這兩個循環就是道家講的子午周天和卯酉周天,子午交,金木交。

這兩個大循環隨便哪一個出問題了都會完蛋。一種是能量不夠了會衰竭,一種是循環通道阻礙斷路,就是生病。

人體是一部極為高級的自動機器。你淫心一動,他就給你馬上造好了一泡精蟲,給你準備好了,晚上就可能會遺精拋錨。

另外你雖不動淫心,但由於千百世習氣的原因,到精氣積滿時,周期到時,他也會自動造一泡精蟲,夜裡就可能會下漏。

宇宙中有一類眾生,他專門靠啖食精氣而生存,屬妖類鬼類,它有神通,它能看得到你體內已為它準備好了大餐,晚上睡時它會化個美女來與你夢中相會,你就會拋錨下漏,它就能吃到大餐。

那一泡精蟲確實如科學家說的是一泡蛋白質。

但是科學家沒研究,這一泡精蟲在把它送出去時是要有動力,要有能量才能把它射出去的。槍子是靠彈殼裡的火藥把子彈送出去的,那這泡精蟲是靠什麼能量把它射出去的呢?

回答是:靠內炁,靠體能,靠集中丹田之氣和骨髓中的高能量,才能把它送出去,這才是最關鍵的,也是最要命的。科學家他沒研究這個。

你下次拋錨下漏時仔細體會,你會發現正拋射時,會陰部位會明顯感到肌肉有跳動感,象心跳一樣,對了,那個就是內炁集中後的噴發點。它是集中了體腔能量和骨髓督脈兩大循環中的能量,然後才能噴射。

那麼你把這兩大循環中的能量集中了,經常送泡沒用的精蟲出去,又不是為了傳種接代,那你不是虧大了嗎?

你常作這種無用功,當然會折壽,損福,又損健康啰。能量福報用完就會完蛋。

如果你懂了這個道理,你還會認為泡到妞是艷福嗎?是禍哎,絕對是禍的開始。

如果你懂了這些道理,除非為了傳種接代,你還不想辦法放棄淫慾,那你就是百分百的顛倒眾生了。佛說眾生是顛倒眾生,就是看到眾生有許多錯誤而不自知,還認為是對的,結果自己把自己給害慘了。

修道也要靠這些能量才能修成,故佛要求弟子六根清凈,就是要求上不漏、下也不漏,積集能量,才能修成菩提大道。

二八佳娘體似酥,

腰中佩劍斬愚夫,

雖然不見人頭落,

暗裡教汝骨髓枯。

好!!這段生理知識就講到這裡,對錯你自己分析。

下面言歸正傳,繼續講佛法。

四禪八定是共法,外道也能修到,當年釋迦佛也是,先跟幾個外道師傅學禪定,修到非想非非想定後,再自己打坐49天開悟的,故在禪定方面的學問,在理論上,外道的也可參考,相互發明。但在實修時不能串修,因有法脈流問題。

結論是 , 想修禪定,一定要斷欲。夢中有漏精都不行。

以上是只想修人天福報,而不想放棄天倫之樂的方法,可叫「初士道」,是修居士五戒加斷十惡,行十善。是修行的第一等人群。

居士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惡業:身三,殺盜淫。口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貪瞋痴。

為什麼一定要加斷十惡業行十善業呢?

因為佛經中說,守好五戒僅能保住人身。要到欲界天等二十八層天,都要修好十善業才行。故要修居士五戒和十善業。

修這個十善業也可參考儒家的八德忠,孝,仁,義,禮,智,信,廉恥,勤儉,格物,慎獨,修身,養性,齊家。

這是初士道。

講到儒家多說幾句。

儒家文化是聖賢傳下來的學問,不是純理論的心靈雞湯,是實證學科,做好了能上升到欲界天,對升官發財,增福增壽健康子女優劣等都有好處。這個修好了,福報功德會很大,若是再想往上修禪定會很容易,其實他就是主修斷惡行善。現代人研究儒家要跟王鳳儀大德劉善人大德,他們的化性學一起研究。其學問就是儒家學問。

在修福這事上還要講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 「交天課」。

交「天課」即是,拿出自己收入的百分之十去做善事,救苦濟貧買殺放生等。不交天課必遭天遣。我看到西方天主教也有拿出百分之十行善的說法。阿含經中佛也講過在家人如何用財作善修福,其所講比例比百分之十還要高。

言歸正傳。你要知道正淫也要節制的,正淫傳種接代無可厚非,但是你要是濫用,對不起也會墮落鬼道。

因為淫慾耗福耗能是最最厲害的,會損福折壽,故古人講萬惡淫為首,就是這個道理。

文明古國及宗教國家都有許多遮止淫慾的風俗和習慣及觀念,為什麼?都是聖人教的,是為了我們不墮落三惡道,為了福報更好,過得更好更幸福。

你看中東國家女人出去都把臉遮起來。為什麼,為了防止別人動淫心損福,防止修行人動淫心退墮。現在人自己的好文化不學,去學洋人不好的搞開放,越穿越少,然後淫心越來越重,損福折壽,修道人也難靜心修定。

若要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則要五戒十善業再加修成禪定。

現在再講第二等人。

第二種人群是想修禪定,又不想出家,就在家中修。針對這種人群,佛就教他們守斷淫之五戒,再加十善業。可叫「中士道「。

注意,想升到欲界天就要修好十善業,那麼你修禪定是想要超過這個境界,當然要修好十善業啰。佛經中講升天,升到二十八天中都要修好十善業才行。修好十善業才能升天。

為什麼說守五戒加十善即可起修禪定呢?

第一,根據《楞嚴經》中講,起修守戒修定,是四大清凈明誨,其即是講的四大根本戒:不淫,不殺,不偷,不大妄語,也就是說守好這四大根本戒就能起修禪定,除《楞嚴經》及《地藏十輪經》中講可依此四大根本戒修禪定,除此二經外,佛經中再也沒有比這個要求更低了。守戒的最高境界是連心裡都不能起這種念頭,稍起念頭即是犯戒,要立刻懺悔改過。身口意都不能違犯。

但你不要看到這隻要守四個戒,就把十善業丟了,因為佛經中明確講,要想升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都要修好十善業,而修禪定是要超過欲界的,故這十善業你不能放下也要修好。但是守戒和修好是要求不一樣的。守戒是嚴格要求堅決不能做。修好是盡量做好,沒那樣嚴格。但是你做得越好,你升天的層次也越高。

實際上五戒是十善中的幾個重要的部分,將它提出來要特別做好而已。

故綜合這些佛經資料,得出修禪定的最低要求是:修好四大根本戒加十善業。

然後再講現實,現在國內寺院對在家人授戒一般都授:居士五戒和斷淫五戒,再加個菩薩戒。一般對在家人就這三種。

居士五戒是對不修禪定者的。你要修禪定,只有二種即斷淫之五戒和菩薩戒。

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一般人不容易守。容易一點就選個五戒吧。當然你能守菩薩戒的話,那是功德無量的。我這裡是講針對懶人又要修定講的最低要求,就是去寺院持戒和尚前受個五戒即可起修禪定,再加盡量做好十善業。即可修定。

五戒:不淫,不殺,不偷,不妄語,不飲酒。

若你僅修禪定,而不修佛教的慧觀,則最高只能修到四禪八定,或是仙道。死後就能往生到你修到境界的相應的禪天。但這還是在六道中。不出輪迴。

故僅修禪定,不修佛教慧觀,不證「人空法空」,你禪定功夫再高還是屬世間定,不出輪迴。只有在禪定的基礎上修佛教的慧觀,證得「」人空法空「」才能解脫六道輪迴。這也是佛法與外道法的最大的區別處。這些慧觀只有佛法所特有,所有的外道法中都沒有這些有關「」人空法空「」的慧觀,故也只有修佛法證「」人空法空「」才能出輪迴。但此「」人空法空「」亦非斷滅空。

修禪定後,你修到何境界,死後才有資格往生到與你相應的那層禪天。

一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去掉,還剩二十二天,一禪有三個天。二禪有三個天,三禪有三個天,四禪有九個天。再加無色界四個天。三界共二十八天。你活著的時候,你若修到與這些天人一樣的境界,你死後才有資格往生到他們那裡。

以上是講僅修禪定而不修慧觀的人。但你也不要看輕他,升天也是要無量功德才能升,故要隨緣盡量多修福報,多修十善業,多做善事。故道家也有三千陰功之說。

以上講的是第二等人的中士道。

下面再來講第三等人。可叫「」上士道「」。

這些人是為了要想成佛出輪迴的。針對這部分人,佛就教他們先發大菩提心,為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解脫六道輪迴而修,不為自己,為了別人而來修禪定及智慧,修好了才能證果開慧解脫輪迴,才有能力度眾生離苦得樂,才能成佛。佛講生死輪迴是眾生最大的苦,好不容易修到天上,享了幾千年或幾萬福,福盡還是有可能會落到三惡道去受苦,萬萬億億年永遠都停不下來,永遠輪迴。佛教我們發心為了救法界一切眾生出離苦海解脫輪迴而來修佛法,自己先修成後解脫後再來教化眾生,救度一切眾生出離苦海出離輪迴,這個就是發大菩提心。

以發這個大菩提心,而來修佛法,修「」戒,定,慧」,就叫佛菩提道。這樣來修戒定慧才可以成佛。有這種發心就叫大乘。沒有這種大心,只是為了自己解脫而修就叫小乘。

具體修時可分在家修和出家修。

出家人二百五十大戒必守,也可再加菩薩戒一起守。然後修定開慧,證四禪八定,再開悟證悟「」緣起性空「及「」人無我」空

得阿羅漢果,若入滅盡定,就是定性聲聞及緣覺。辟支佛也是證到這個境界。若證得「」人空「」後不入滅盡定,繼續修止觀,到證悟「」法空」,萬法唯心,色空不二,證得般若智,此時就是登地菩薩,即入一地歡喜地,登地後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修行,再往上二地三地……到七地叫遠行地,也叫不退轉地,此時就保險了,永遠不會再退轉了。此時能夠對境無染,動中靜中,一人萬人之中都能在楞經大定中,在空性中,在佛性中,不起分別心如如不動。此時才可出山發大願度眾生,再往上八地不動地,九地十地大菩薩,最後功德圓滿成佛。

以上出家人表過不談,重點講在家人。

在家人發菩提心後怎麼修?還是戒定慧三次第。

這個第一次第「」戒「」,有二種,

一是五戒加十善業。

二是菩薩戒加十善業。

你選一種去寺院持戒和尚前受戒,回家來天天檢查守好,稍有違犯馬上懺悔並改正,慢慢習慣了好了。守戒的最高境界是一絲一毫的犯戒的意念都不會生起。

守戒要嚴格執行,破戒是有罪的,不能隨便。十善業要隨緣盡量做,此時行善都只算修福報,福報功德大了修禪定會很快。

然後守戒修善,同時天天認真打坐修定。一般先依二甘露門修出入息和不凈觀白骨觀入手來修四禪八定修止觀。

修定中守好五戒,其中最重要關鍵的就是淫戒,夢中都不能漏,一漏就只能從新開始,當你能下面不漏,上五根盡量少用,不看手機電腦,不看美女不看書,不聽歌,少說話等即叫六根清凈,其科學原理是不要耗用能量,積聚能量。這樣上五根關閉,又不下漏又不夢漏,每天多打坐,年輕人一年之內必入禪定。

但是這個夢漏很難堵,連南懷瑾這種見多識廣,知識豐富的大德也說一點辦法也沒有。

但是我看到在公開的佛法里都有至少四種方法可解決此問題。

道家中也有,武術中也有。下漏解決,加多打坐一定會很快入禪定,有些人修了幾十年,一輩子不能入定,無疑下流 夢漏沒解決。

我看到現在佛教界許多人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越來越偏了,連佛要他的親近弟子出家是為什麼,這樣明顯的意圖都看不出來,還在咬文嚼字,讀經要看出佛想表達的意思,他這經講的什麼宇宙規律。這些宇宙規律是永遠不變的,我們人類只能去適應它。

故今借知乎這個平台,想來挽回這個局面,望能修出十個八個大菩薩和一大批有神通的人,人民大眾才會相信佛法,才會來修學佛法。

你自己專業人員都修不出成績來,弄得佛法好象僅是知識和哲學,慢慢的人家就說你是迷信,不信了,就會學的人越來越少。

你若不能修得四禪八定,談何開慧開悟?

你要修四禪八定關鍵就是要守好戒。不守戒你即使努力一段時間修出了禪定還是會退掉的,是無法穩定的進入禪定的。

佛在涅槃前召集弟子作最後遺言時說:「戒是解脫之本,如貧人得寶,是汝大師,如我住世無異。依戒能生諸禪定,能滅苦開智慧「」。

你看佛講的多重!汝能守戒就如把佛請到了面前。

這個守戒你不做好很難入禪定,即使得定了也不會穩定。

戒守好了很容易入定,其中這個淫戒對修定來說是重中之重,是關鍵。

所以有位大德說:自利以戒淫為第一,利他以戒殺為第一。

禪宗的初修時參話頭就是修禪定。但是你參禪連最基本的五戒十善你都不守的話,那麼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你是不會開悟的,參不出來的。

禪定是基礎,禪定要靠守戒才能得定,在禪定的基礎上,才可止觀雙修,才可修一些小乘或大乘的慧觀,在這裡其實還談不上分大乘小乘,大小乘的一些慧觀可相互借修,都是為了除八十八結使。

但大乘的有些觀法,你四禪定都沒成是無法修的。故初修宜以小乘法入手,到至少修得三禪四禪定才可談慧觀,才可修一些大小乘觀法,這樣修會很快。一般若是有過下漏的人,要從小乘入手,再修大乘,但發心要發大乘心。這樣比較快。小乘和大乘是二個次第。

智者大師的天台宗就是走的這個路子。其實我國古代早期的學佛者都是走的這個路子,修出過許多大成就者。到後來禪宗盛行後才漸漸把從小乘入手的方法給丟了,結果就越來越難了。

現代人更適合先修小乘再修大乘。因為現代人上漏下漏都很嚴重。

若是上根人再來人則可直接修禪宗的方法,或按楞嚴經前半部的觀妙明真心法修楞嚴大定。但這種上根人有幾個?

故一般人還是老老實實,發大乘菩提心後,先修小乘再修大乘,這樣修會很快成就。

小乘大乘是兩個次第,並不矛盾,

不要相互諍論,因為你沒學過或沒摸到佛法的大框架,沒建立整個佛法修持次第。

我來把小乘和大乘的真正區別和這二個次第如何銜接講清楚。

先發大乘菩提心,再從小乘法入手守戒,然後先修止,一般從「」二甘露門「」守出入息和不凈觀白骨觀入手修。再得定,進入一禪,二禪,三禪,四禪,然後修慧觀,或在三禪就加入慧觀,不要太早,否則可能會退,一般是修四念處 身,受,心,法,就能證羅漢果,止觀雙修,到四禪時呼吸就停了。進入四空定,在此四空定過程中,斷見思惑去除大部分八十八結使,伏住剩餘少數結使。即可能證悟「人無我」 「」緣起性空「」而證羅漢果,證果後就標誌小乘道巳修完。

然後,不要入滅盡定,繼續銷落諸念,修大乘經中的楞嚴大定,法界觀法,一行觀法,繼續銷落諸念,其實這些名字不一樣,實質是一樣的,在修此觀時要知萬法唯心之理,銷落諸念,修到一定程度就會大徹大悟,即是大乘的開悟,悟「」諸法空性「」,萬法唯心,緣起性空,有是假有,如幻如影,諸法無有自性是空,空有不二,不空不有,離於兩邊。悟得中觀智,證悟佛性,證般若智。

或者在四禪穩固後進入四空定時即用楞嚴大定修法,先看懂楞嚴經前面的「」七處征心,十番辯見」等前半部經,然後觀「」妙明真心「」,再按五十陰魔部分修銷落諸念,到行陰解脫進入識陰階段就會證得羅漢果,然後不要入滅盡定,繼續銷落諸念,到識陰解脫就是證大乘法空而開悟,此即是《心經》中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裡請注意:當修到四禪呼吸停止後,四禪境界穩固後,立刻轉入修楞嚴大定觀「妙明真心「」,這是修大乘菩薩法的一個捷徑修法,因為若能開悟證大乘「法空」,則八十八結使都能漸漸連根拔除。

殺盜淫妄語,貪瞋痴慢疑,身見我見常見斷見邪見邊見禁戒取見等八十八結使等見思惑是使我們輪迴六道的根本原因。小乘大乘修行都是為了去除八十八結使,修小乘法能去除大部分,剩下少部分只能伏住,根子還在,而修大乘法才能完全拔根除盡。

四禪穩固後即修楞嚴大定「」觀妙明真心」,直到五陰全部解脫就是大乘開悟。當修到行陰解脫進入識陰階段,則其「我執」已除,此時與小乘聲聞、緣覺、辟支佛的境界就一樣了,再繼續修下去「銷落諸念」,修到識陰解脫則是五陰全部解脫,此時即是大乘開悟。具體祥法請閱《楞嚴經》。諸位要想快一點成就的話你就應該按此而修。

對於禪定中的一些內景陰景魔境要一律採取不與理睬見如不見的態度,就算是真佛菩薩來天王神仙爹媽祖宗來與你說話,你也不能理睬,見如不見,觀其如幻如影如空,繼續你原來的觀修,這樣才能安全進步,否則你一執著會越來越多,甚至迷掉出不來了,甚至出偏。

還有一些感應及禪定中的內景等不能跟別人說,只能跟自己的師傅和智者說,證到什麼境界或證到什麼層次和果位也不能向別人說,否則會成大妄語罪,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沉三苦海。

這些規矩你若不懂則很難跨過去。

開悟後即為登地亦即一地,登地後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修行,再修「」保任法」,保持座上座下動中靜中都能住於空性中佛性中如如不動,這樣修到第七地遠行地不退轉地,能對境無染,才可出山度眾,發真正的大願菩提心,度盡眾生。大做空中佛事,入世行菩薩行,內密菩薩行,外現眾生相,化生十方,度無量眾而無度。能對境無染不起分別心。此時才是真正的入世菩薩。以前的入世,只能算修福報為今後的正修定慧集些福報資糧,為正修定慧作準備而己。最後經三大阿僧祗劫,功德圓滿才成佛。通一切智,徹萬法源。

開悟後就只有二件事,第一件是保持自己時時在佛性中空性中,稍有分別妄念起來,馬上覺知回歸到空性中去,這就是經中的講的楞嚴大定,經中講楞嚴大定是菩薩最後修的法。這樣修到七地不退地八地不動地,這個楞嚴大定就非常穩固了。另一件事就是隨緣度眾生。大乘經千講萬講其實就講了這兩件事。

大乘經有許多,其中《楞嚴經》你一定要看懂,且要反覆精研,要將其內容爛熟於心,這樣修功夫時才不會迷失。特別是五十陰魔部分,你要看懂如何處理禪定中的內景及魔境,否則很難不迷掉,很難!這個部分你一定要弄懂他。這本楞嚴經是大乘經中講禪定功夫最詳細的一部經。且對「明心「」也是講得非常詳細。你先看懂後對「妙明真心」先有一個「」解悟「」,有了這個見地後,再去修禪定功夫「」證悟「」,這樣就容易了。

自古有曰:「自從一閱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這部經是自古以來的所有大成就者都對他無比重視,虛雲老和尚說,你找不到善知識,只要依楞嚴經而修,則離佛不遠。

《楞嚴經》這部經在功夫方面一直講到五陰解脫後的開悟。開悟後的功夫就簡單了,就是住於佛性中一刻不離,修到七地八地時就能真正任運而不造作的一刻不離而住於佛性空性中了。

這段保任功夫在禪宗,他是到山中自己搭個小茅棚,一個人自己閉關修的,其分三段功夫,即破三關,初關明心,重關見性,未後牢關任運,修到能座上座下動中靜中都能任運無造作的住於佛性中,住於楞嚴大定中,始終都能如如不動對境無染,則是破牢關,亦即十地經中講的七地遠行地八地不動地,破牢關後才能出山發大願度盡眾生,才開始真正的菩薩行,入世度眾,化身十方度眾,直到成佛。

從上述功夫過程,你就看出來小乘和大乘有什麼區別了吧。

在功夫方面,

小乘先證 「人無我」空性證羅漢果,不入滅盡定,繼續向上修「銷落諸念「」,然後再證大乘「法無我」萬法唯心,色空不二,得般若智,進入大乘一地歡喜地,此後才是真正的大乘修行,再修保任法,修座上座下動中靜中都能任運住於空性中,能對境無染,如如不動,這就是菩薩地七地遠行地,也叫不退轉地,也就是禪宗的破牢關,此時能對境無染,才能不退,在這之前不努力都有可能退轉。這個小乘與大乘的銜接功夫是佛在《楞嚴經》中講的。這個「保任法」是禪宗的叫法,比較通俗易懂,在十地經中是一地二地三地……直到七地不退地,每一地都有名字及內容的。

在度眾生能力方面,

因為小乘羅漢他還不具備對境無染的能力,故他們不能象七第以上的大菩薩一樣,化身十方廣度眾生,不敢和光同塵和五欲眾生混在一起,他一入紅塵就會感覺到功夫退步了。故他不敢入紅塵廣度眾生,故空有悲心,還不具能力。這才是小乘的「」小「」的真義。

而七地不退地以上的大菩薩,能夠對境無染,能和凡夫眾生混在一起共事而不退轉,天堂地獄都能去度眾生而功夫不退,反而功夫進步,因為大量度眾生有大功德嗎,且其雖入世度眾而其心能住於空性中如如不動,從來沒動過,故功夫長進更快,還能化身十方廣度眾生。他具有這個能夠大量度眾生且功夫不退轉的能力,這就是大乘的「」大「 的真正意思。

為什麼要廣度眾生呢?因為成佛需要大功德,故要長期的積功累德,廣度眾生。並且阿賴耶識中的污染種子在這個過程中要全部轉凈,從勝義諦的角度來講,叫污染種子要轉凈,從俗諦的角度來說是無始以來的業緣宿債都要全部了清。這才是真正的唯識學中講的「」轉識成智」。凡夫哪來的轉識成智,凡夫是糊塗轉成糊塗。在這個過程中塵沙惑微細惑會慢慢消除,智慧會越來越大,功德及功夫會越來越高,直到成佛,通一切智,徹萬法源。這是從自利功夫角度講。

度眾生為了成佛,成佛為了度眾生。

這個大乘小乘有四個方面不同,一是發心大小,二是功夫大小,三是智慧大小,羅漢只有上下五百世的宿命智,而成佛後是對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他都知道其原始來處及其終極的去處,通萬法智,徹萬法源。四是度眾生能力的大小。

這是大小乘的區別和不同。

從五陰解脫角度來看,小乘證羅漢是色陰,受陰,想陰,行陰已經解脫,進入識陰解脫階段,但識陰還沒解脫,此時可證得「」人無我」證羅漢果,再到五陰全部解脫,即識陰也解脫後即是登地大乘開悟。此時即是《心經》中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實證萬法唯心,如幻,真空妙有色空不二,證般若智。

若從唯識宗的角度講,修到第七地遠行地不退地,第六識意識,第七識我執識意根,才完全修除,唯識學叫轉識成智。

第六識意識轉成妙觀察智,「」任運不執不造作,知眾生根性「」。第七未那識為我執識,轉成平等性智,「」無有是非高下愛憎的分別心「」。第八識為法執識,藏識,執藏所有善惡種子的一個識,轉成大圓鏡智,「」圓明空寂如如不動,常寂之光「」。成所作智,即前六根在果上才一起轉,轉成成所作智。即大圓鏡智一轉,斷除了一念根本無明而大徹大悟,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才跟著一起轉成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隨事運用悉入正受「」。此時所作一切事皆會圓滿成就。到此層次後,你說話也不能亂說,你一說話就會成為現實。

以上講的是四智。

開悟後證入佛性空性後還不穩定,有時會退出來,故要修保任,保任是禪宗的叫法,比較通俗易懂。這段功夫《十地經》中講到的比較難懂。禪宗的保任較易理解。修到座上座下動中靜中,動靜都能對鏡無染如如不動才是七地不退地,八地叫不動地。然後才可出山廣度眾生,行真正的菩薩行,內密菩薩行,外行世俗行,和光同塵,入世度眾生,大做空中佛事,也有能力化身十方了。此時叫莊嚴佛凈土,為什麼?因為功德圓滿後會在宇宙中生出一個凈土來,你會到那裡去成佛當教主,跟你有緣的眾生都會往生到那裡去接受你的教化。

當證羅漢果時,有些煩惱結使只是伏住,根子還在,到登地時才漸漸拔根,到七地時才將根子拔盡。

故大乘經中說羅漢若入滅盡定,八萬四幹個大劫後還是會出定的,因為煩惱的根子還在,他必須再修大乘才能拔根,才可能成佛。

他證到羅漢後若入滅盡定,不向上修了,那麼他就是定性聲聞和緣覺,聲聞是依師而修的叫聲聞,緣覺是修十二因緣證悟的就叫緣覺。辟支佛也是證到這個境界,辟支佛是無師自修自悟而證得此空性的叫辟支佛。修證到羅漢果,證得人我空和緣起性空,修到這個高度就標誌小乘法修完了。但是他還不知第八識藏識。因為小乘法中佛沒有明講,且他功夫也沒到那層次。

他們若是入滅盡定不出來,灰身滅智,那麼他可定八萬四千大劫。但是在一些大乘經中,佛就勸這些已證得四果的阿羅漢們,不要得少為足,要回心向大,捐舍小乘,上面還有可修的,就是修大乘佛菩薩道。這就是《法華經》《楞嚴經》中講的「回心向大」。

這個大乘法佛對凡夫弟子沒有講,因為怕他們會害怕要大量度眾生,還有時間要那麼長,怕他們退失信心,故對凡夫弟子沒講,對凡夫弟子先講了一半,講了小乘羅漢道,因為證羅漢道比較容易,有些上根弟子在開法會的當下就證悟了,有些回去修幾天或幾月或幾年就證悟了羅漢道。當證悟羅漢道後,佛才對他們講大乘法,勸他們再向上修大乘法,要發大菩提心,要大量度眾生,要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成佛才是終極目標。此時那些羅漢弟子一般就會不怕。因為一是對佛更加增強了信心,二是自己已經有了較大的神通和智慧,能隨意上天入地,能知五百世的宿世因緣。故一般就不會怕,就會繼修大乘法。從大乘經中可知,大乘經聽法的對象都是四果羅漢,天人及大菩薩長者龍天護法等。

當然經中也講,也有一部分羅漢腦子轉不過彎的,不信大乘法就去入滅盡定了,灰身滅智,那就只能等八萬四千劫以後再說了。這個就叫有餘涅槃,證佛果後叫無餘涅槃。

但你也不要怕,誰也不知你已經修了幾個阿僧祗劫了,也許你已經修了二個半阿僧祗劫了,也許你就差那麼幾年了。所以你對自己要有信心。

還有個概念分段生死,到七地遠行地不退地後才能真正了「」分段生死「」,進入「」變易生死「」,此時你才有能力不去投胎。若沒修到七地不退地前,你生生死死投胎轉世 由不得你。亦有說慧性菩薩到一地歡喜地就有能力不去投胎,悲心菩薩要到八地才能不去投胎。以後就是意生身化身起用度眾生了。其實就是禪定功夫修得好的話就早具備這個不投胎的能力,定功差一點就晚一點。

人死後前七識全部斷滅歸零,僅剩一個第八識最後離開身體,第八識藏識離開後才算真正死亡。人去投胎時這個第八藏識第一個去,然後再漸漸生起前七個識,又成了一條好漢。故知我們真正主人是這個阿賴耶識,但你又不要認為他是一個實體,他具有空性。

人死後雖然前七識全部歸零,你這一世學的做的想的,全部滅了,你不知道了。但是你此世所有學的做的想的,在你做的當時就已作為種子全部收藏進了第八阿賴耶識藏識中了。這個藏識的藏字就是收藏的意思。阿賴耶識譯成中文就是「我」之意。他具有收藏性,到你投胎後下一世,那些藏識中的種子會自動不斷流出來,第七末那識就將這些種子執為我,加個我字,然後交給前六識,第六識意識就會分別及造作。將合意的就愛,不合意的就恨就討厭。並且會指揮前五根去造作現行。他又會被阿陀那識藏識作為種子收藏進去。故知煩惱痛苦的根本就是這個第七末那識的我執和第六識意識的分別造作造成的。故我們在做功夫時要滅掉這兩個識就會成功開悟解脫一切苦厄。

這裡你要注意哦,修道起手一般從六根中隨取一根入手起修,但最終都是要滅掉這兩個識,才能滅苦,才能脫輪迴。即要滅除第六意識和第七識意根未那識我執識。佛給我們講了許多方法修道,都是符合這個大原則的,不會違背這個大原則。

修到七地八地不動地後,這兩個識滅除了,此後阿賴耶識就再也沒有被此二識污染過的種子收臧進去了,只有流出原來的污染種子沒有收進,直到污染種子全部流盡,就轉成眾生人人本有的如來藏識,轉成大圓鏡智,就成佛了。

生命的真相就象江河水一樣,種子不斷流出來,再加上你現世六根的造作攀緣分別思考及現行,就形成了今世的所有際遇命運。同時這些際遇再加上你的六根攀緣執著分別思考造作現行,這些又會被藏識作為種子收藏進去,作為以後的果報。眾生的生命過程真相,其實就是這些種子不斷的流出收進的過程。就象長江水一樣,你看長江好象永遠沒變,其實它裡邊的水時刻在流,上一分種和下一分鐘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現實的世界及萬事萬法,其實就是六識七識對藏識中流出的種子不斷執取處理的過程,全部是虛幻的。佛陀知道了這個真相後,故給我們講萬法唯識,萬法唯心,如幻如影,真空妙有,空有不二,色空不二。也就是《心經》中描述的一樣。

這個唯識學理論性很強,專用名詞多,有一個專用名詞你不了解定義的話,你就看不下去了。故很難學,他是將生命真相展開來分析,非常複雜。故一般都說唯識學講「有「」,般若經講「空「」。關於唯識就講這些,再講有人會看不下去了,會暈。對做功夫及了解生命真相,有以上這些知識也差不多夠用了。

這個唯識學佛陀在經中講,他怕眾生「」執為我「」,故對凡愚不開講,只對高智慧的大菩薩才講。

解深密經頌曰: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你若看懂了我上面介紹的內容,再去看心經,般若經,那麼你一看就懂了,就會感覺無比親切。懂了就叫解悟,不能受用,只有修禪定功夫證到那個境界才叫證悟才能受用。

還有個概念叫法報化三身,也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

法身自性身,是生命真正的本源,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恆常清凈,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第八阿賴識,也叫如來臧。其他七個識都會斷滅,這個識他永遠不滅,但你不要執其為實體,他亦具有空性。亦即「心經」中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心即佛心,因無明遮障,故不能自見清凈法身。其能生萬法而不執取,恆常清凈,前七識都由它生。我們修道就是要證悟此法身,證悟了就叫明心就叫開悟。

報身受用身,就是果報身,報應身,自作自受各人不同。我們現在每個人的身體就是報身。

化身變化身,是禪定功夫修到很高時,才有能力化千百億化身去度眾生作佛事。

以上就是講的三身。

三身四智都已經介紹了。

常有人問佛涅槃後到那裡去了?

佛永遠與我們同在。佛經中說,他來教化我們的化身相雖然示涅槃了,但他的法身無處不在。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乘入愣伽經》經中說,佛的報身在色究竟天,《華嚴經》說:「佛示涅槃後,彼佛身,入不動三昧,究竟安住,盡未來際,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有些人說羅漢和佛涅槃後就徹底滅了,沒有了,這是外道的斷滅見,你不要相信,他們雖然示涅槃,但還在,不會斷滅的。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神通」。

你若修好了禪定功夫,那麼一定會有神通,他是屬於智慧的一部分,人人本自具足,眾生因業障而無法啟用,你修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五神通,最後一個漏盡通只有成佛後才有。這個神通就如小孩長大後自然會說話走路一樣自然,你沒有神通是因為你還沒修到那個層次。但有了神通你不能常常去玩神通,會影響你繼續進步的,偶而玩一兩次也沒事。

我國古代叢林中規定不許顯神通,是為了保護修行人能順利修行進步。

有些人說修行證到什麼什麼境界證到什麼什麼果位不一定有神通,那是因為他只懂「修性」而不懂「修身」的原理,或是禪定功夫不紮實,他身上的脈輪沒有完全打開,身上脈輪若打開則一定會有神通的。在無「我見,身見」的境界中也可以修身的。修身功夫不到位,那麼他的那個境界也很容易退失。

這些過程講起來,寫起來非常麻煩,可以寫幾本書,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天天一邊度眾講經說法教徒弟,這就叫隨緣度眾生。一邊還能時刻保持在禪定中。

如果你還不能做到動靜都能在禪定中的話,那你就盡量少出去,少見人,禁語,閉關打坐修定,除了吃飯睡覺外,都要保持在定中,最後連吃飯睡覺24小時都要在定中。這樣禪定功夫日日增高,經過一定的時日,從量變到質變,就會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這樣層層遞進,功夫境界在不斷的提高,微細惑在不斷消除,智慧在不斷提高增大,直到成佛。沒什麼複雜的,就做這二件事,隨緣度眾和楞嚴大定。如果在山裡閉關也是這二件事。你功夫高了一些非人也會來跟你學的,所以在山裡也是這二件事。

經中講,「」理可頓悟,事要漸除「」。就是講開悟可一剎那完成,而這個禪定功夫是要靠長期積累,沒有捷徑可走的。

在此過程中其實就是禪定功夫不斷提高,智慧不斷開發的過程。其中心核心就是禪定功夫,故知修禪定功夫才是真正的主課,修禪定功夫才是硬道理。若沒有這個禪定功夫,那麼你嘴上說得口吐蓮花,還是只益戲論。多知為敗而已。

我這樣子用口語講,你們對大乘小乘的關係應該清楚了吧!

並且對整個佛法的框架和修行次第也應該清楚了吧!

羅漢,菩薩,佛是三種修到不同層次的聖人,他們都證到了空性,但層次不同。名字不同當然有區別啰,否則佛何必這樣麻煩,直接叫他佛好了。

學南傳小乘的人不要以為證得羅漢就到頂了,如果真到頂了,佛為何不印證他證得佛果了?而是印證他證得羅漢果了?

這裡「」戒「」定「慧「」主要從如何實行角度講了一個輪廓。其具體內容沒細講,大乘慧複雜難懂,小乘定慧簡單易懂,你自己去看書讀經學習吧。

重點是要找到你「」自己如何修「」這個關鍵。

我今借這篇答題文為基礎,又添加豐富了一些內容。旨在建立一個框架和修行次第,這個框架沒有幾十年的專心學習和悟性,很少有人摸透。並想把一些錯誤的觀念扳正。否則一些沒有能力去研究經律論的人就會被誤導,努力了精進了卻修不出成績。

此文內容只是將「」經律論「」中的一些資料進行梳理,從實修角度把他簡單的表達,並非我個人創造。雖然會有許多人有異議,但有緣人看後自會得益。

我們佛教內部不要諍來諍去,都是見地不清啊,成績又修不出來,弄得都象心靈雞湯,聽聽很有道理,到用時發覺用不上。努力了多年也沒成功,壞了多少人的信心啊。

修戒定慧才是主課,才算正修,修禪定功夫開智慧才是硬道理,其它都是輔課為此作準備而已。這一點你腦子裡要始終時時清楚警醒驚醒。

不要學了許多高深的理論,忘了實修功夫,急著去當老師,去搞宣傳,去看別人這裡對了,那裡錯了。那就成了「畜聞成過咎」,「多知為敗」「說食不飽」「只益戲論」,結果是空入寶山,一場空。「」緘口不言才有少分相應「。

宗教的影響力在於實證,在於修出聖人,你修出聖人了自會有千百億信徒來跟你學,宗教並不是靠凡夫到處宣傳就能傳幾千年的。

佛法是實證學科,不是心靈雞湯。佛弟子在當年證果是非常快的。我們見地正確也能很快證果。歷史上印度中國都有許多大成就者通過實證,證明佛法是完全可以通過實修來實現的。若是見地錯誤的話則就很難啰。古代禪宗祖師對來參學的和尚非常重視見地,因為見地正確後,你回去慢慢用功總是還有希望的。

下面再來講一講年輕人學佛如何取捨。是入世呢?還是出世呢?

第一種,年輕人你若是不結婚童子出家修行,那是功德無量。恭喜。

第二種,若是在家獨身不結婚修行,則肯定要工作,一邊工作一邊修行那也很好,不過恐怕父母不會同意。

第三種,先結婚傳種接代,同時守居士五戒再加修好十善業,多修福報,正淫也盡量少做。然後到一定機緣時,完全斷淫,或出家修或在家修。這部分人應該是學佛人中的絕大多數。

此中出家的就不談了。

若是在家又想修行,要想完全斷淫恐怕不容易啊!

此種人也可分三種情況。

一,大福報人。這種人在家裡言重如山,誰敢說個「不」字。說斷就斷。

二,男女雙方都學佛,傳種接代後都願斷淫修行,那也算是大福報啦,不過很少。

第三種,這種最多,即一方想修,對方不同意。那怎麼辦?沒辦法啰,這是你的業障你的情債,只能先 「了業 」 啰。以後再找機會吧。

你可以這樣做,先持居士五戒修好十善業,多做善事多修福,正淫也盡量少做。為以後作準備。福報大修禪定止觀會更加快。

那以後什麼時候有機會斷呢?

等到四五十歲更年期了,此時是一個機緣。但現代人學洋人的觀念,恐怕也不容樂觀。

那還有最後一個機會一定能斷。就看你自己想不想修了,就是等身體生病了,或是老了六七十歲了。但此時修會慢許多難許多。越年輕修越容易成就。所以越早越好。

當然也有可能,你哪一天突然想明白了:「人生是苦,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你毅然決然地揮揮手走出圍城,奔向崇山峻岭,去修菩提大道。那絕對是大丈夫所為。我敬佩我隨喜。

即使你沒有找到機緣修禪定,你也不至於墮落到三惡道,最起碼死後可往生到欲界天,因為你持了居士五戒和十善業道。

印度古代婆羅門族有個風俗,傳種接代把小孩養大後就出家修行。

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中有多位是中晚年始修而成就的。

古代道家六七十歲始修的,也有成就者。

以上道理全部表完,其中包含:為什麼要修,修什麼,大乘與小乘,世法與出世法,入世與出世,在家與出家,如何修戒,斷欲與不斷欲,修福報與修禪定,世間定與出世間定,外道與佛菩提道,羅漢 菩薩 佛,初修到成佛的功夫次第等。

諸位如何取捨你自己決定吧。望能修出一大批大菩薩來! !!!!!!!!

再補充幾句。

前文主述從凡夫到成佛的次第。下面再摘一些有用的資料,望能有助於初修者跨過最難跨過的淫漏夢漏這一關。

男子初修行有夢漏這一關很難闖過去。而女子修行則沒這一關,女子淫漏時比男子漏失的菩提(能量)要少許多,這也是女人普遍比男人壽命長的主因。故她們即使有夢漏也漏的很少,並不影響進步。故女子初修時比男子更容易入定。

但是她們初修時有經血這一關要過。

即當老朋友來時,可能會出血過多。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你可以這樣,當老朋友來時,你用「」放空法」,即山河大地房屋身體都放空沒有了,腦子裡啥也不想,就這樣放空傻坐。到幾天後老朋友過後再用原來的修法繼續修。不管你用何法修,若碰到出血,要立刻用放空法,一用此法即能正常或止血。

對於女人初修者,從會陰部到肚臍這個小腹部位是禁區,千萬不能把意念放在這個範圍內,否則會大出血。特別是修意守法的女修要特別注意哦!!!

還有修道家法的女修們,不要看了道書就意守丹田,那是對男修講的,女修要守只能守臍上二三橫指處腰中。!!!

女修你這個常識要知道。

修到未到地定後一禪後,這個出血問題就解決了。

另外修法不能串修,修佛修道只能修一門,不能腳踏二條船,一是有法脈流不同,二是上面無法給你演化,三是有護法不同,四是最後歸宿不同等。故不能串修。

另外不管男女,要修到一禪後才能真正解決淫慾對生理上的壓力,剩下的是思想及習氣,思想問題可多讀傳統文化書多讀經解決,要知淫慾之危害。解決習氣要修四念處中的不凈觀及人空法空慧觀。

即除淫慾要從理障事障兩方面同時下手才能徹除。事障要靠禪定功夫才能消除。理障是明理轉心,較好解決。除習氣就更難更深了,一要禪定,二要轉心,三要時時反省檢查,慢慢改過改成好習慣。

但是不管是何種八十八結使煩惱習氣,身見我見貪瞋痴慢疑常見斷見邪見邊見戒取見等事障理障,只要修到五陰解脫,證得大乘法空,證得萬法唯心,萬法唯識,則可一齊掃空。故《心經》中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修到菩薩地七地八地,則可全部拔根。此後才能對境無染,才能萬無一失,才能保險,才能不退,才能不再六道輪迴,才能不投胎。但你化個身去投個胎玩玩也沒事。

這裡再摘一些比較有用的關於四禪八定的資料,省得大家到處找。

定即攝心歸靜之義,色界,無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

不管古代還是現代,一般都是從二甘露門入手起修,最容易入,即守入出息和白骨觀起修。

我這裡給你們講一個更加殊勝的入門方法。

一般白骨觀入手,經典中先觀左大腳指半節白骨入手修止,觀到心口發暖後再往上觀。

修安那般那修出入息此法最易成就。一般不管古代現代,從此入手且成就的最多。先意住鼻端守入出息,或用數息法或用隨息法,這樣修到能入定,然後再結合白骨觀或不凈觀修「」身,受,心,法」四念處,再加四無量心即可成就。

這個具體次第安排,你可參閱《達摩多羅禪經》。這部經的譯者佛陀跋陀羅,跟禪宗祖師達摩是遠房師兄弟,因為他們的師傅是同門師兄弟。這部經是他們從佛陀一直傳承到他們從來沒斷過的,有傳承的一個系統的入手修法小乘修法。他們雖然都是大乘行者,但起修都是先修小乘再修大乘。此經是一部按照實修有可靠傳承且有次第的系統的一部修持法。小乘法中有許多法,如何安排,你可按這部經中講的次第來安排。

但是現代人用眼用腦較多,平時身體能量都提於腦部,你再用這個意守鼻端也是將體能提於上部,那麼這個能量耗漏就很大,不利於聚能,你若是真能做到六根清凈,那麼這樣修也很好。但問題是一般人很難做到六根清凈。並且你若常常意念放在頭部,對於下元虧損身體虛弱的人來說會容易出偏且進步很慢。

故我今天跟你們講一個更殊勝的法門。

在《禪秘要法經》中的第二十觀中,佛講了一個數息觀法,經文曰:

「」復當繫念,住意在臍中,或在腰中,隨息出入,一數二隨。……復當繫念在腰中脊骨(白色)大節上令心不散」」。「此數息法,是貪淫葯,無上法王之所行處,汝好受持,慎勿忘失。」

這段經文中有兩個法,一個是「住意臍中,或在腰中隨息出入,數息」。另一法是「繫念腰中脊骨大節上,令心不散」。這兩個法都可以作為初修者入門的初修法門。

這個法其實跟道家的意守丹田法是一樣的。意守丹田法你不要以為佛當年沒講過。

道家入手用意守丹田法,此法在民間流傳很廣,且在家人都有一大批人能修出小成就,氣功師大多都是以意守丹田法起修。為什麼流傳廣泛?因為此法殊勝,非常容易修成。特別是治淫方面有特效,這一點佛在經中已明確指明。

修道者你能把淫漏堵住了,這是個入門的門坎,跨過去是聖人,跨不過永遠是個凡夫。但這個門坎很難跨過去,特別是除夢漏。這個除漏之法,在各門各派中都是所謂的天機口訣,是真傳,六耳不傳,是最隱秘的。在各門各派中都有許多除淫漏的方便法門,不得真傳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就這個法門而言,在佛家和道家裡都是公開的。但這個法門在學佛人中可以說是知之甚少,更不用說知其在治淫方面有特效。

一般人只知修安般守息法是意住鼻端,守下腹好象是道家的是外道法。這是我們學藝不精,見地不廣啊。

其實佛當年也講了這個「」意守臍中腰中、意守腰中脊骨」(白色)之法,且指明其殊勝性。

現代人修這個「意守臍中或腰中隨息數息」,比意守鼻端守息數息更易成就。

特別是對於那些虧損嚴重、下漏嚴重、中老年人、福簿人、身弱、病者來說此法尤為重要,可以說對這些人來說此法必修,否則他去修其它法很難修成或是很慢。這二個法亦可說是補虧之法,用此法修到能入定,那麼就算是補足了。

但是女子只能守臍上二三橫指處,且要注意老朋友來期間和血過多時要用前文所述的「」放空法「」。

我們學佛人要修「」住意臍中腰中隨息法「」,你要接佛法法脈流,不要接道家法脈流。你可以先把《禪秘要法》經的第二十觀這段經文多看幾遍,對這段經文有個深刻印象,然後在剛上座時你要想經中的這幾句經文,不要去想是「意守丹田「」,用詞不同則法流信息就會不同,一般連續修一百天,法脈流信息就較穩固了。這一點你要注意哦!

另外修佛法你要用佛法的觀念來指導修行,要淡化「」身見,我見「」,在這一點上佛法與道家是不同的。這個要注意。

現在人修行,一般會有以下一些問題,我在這裡作一提醒,你去研究避免。

1.串修。即幾個法脈一起修。初學者不能串修。怎樣是串修呢?你去搞清楚。

2.頻換法門。對一個修得已經相應的法門,你要終生修。一換則前功盡棄。

3.中斷。修法不能中斷的。再忙也要抽出一段時間來修,或者少睡一小時覺來修一會兒。

4.對內景陰景魔境不知如何處理。

5.對整個修行次第不清楚。

7.同一系統內的法,不知何時要換法。

8.碰到障礙或冤親業障不知如何解除。

9.不知道與自己有緣較相應的法是什麼法。每人都有自己有緣的法,修起來較為相應,容易成就。

10.修行中每個階段的目的及關鍵是什麼。

11.對自己修得的境界及感應不得炫耀講給別人聽。只能講給師傅及智者聽。也不能去爭勝第一。

你若能把以上這些問題都理清了,那你的見地就差不多可以了,可以去實修了。實修時要放下一切,以一念代萬念,「龍銜海珠游魚不顧」。

現在念咒的人很多,但在釋迦摩牟尼佛講的大小乘顯教範疇內,咒法是度眾生時用的方便法門,要先修好「體」才可起「用」,體就是戒定慧,先要修好戒定慧,然後度眾生時才用咒法,也就是使喚天龍八部護法咒神等助一把力。

故在初修時,在小乘法中,釋迦佛是不允許弟子去修咒法的。到大乘經中才偶爾有一些咒出現,其屬雜密,是度眾生用的方便法,是「用」。故知你若修釋迦佛的大小乘顯教法,主課是「戒定慧」,修好了戒定慧,要用時、要做佛事度眾時才用咒法。在顯教中,咒法和戒定慧是「用」和「體」的關係,是「術」和「法」的關係。是「輔」和「主」的關係。

凡是顯教大乘經中出現的咒都屬雜密範疇。

「戒定慧」是一切修行法脈系統中都要主修的、必修的共法,主體法。

你若是修藏密和唐密,那是屬純密範疇了。他不屬釋迦佛所傳的大小乘顯教法脈,是毗盧遮那佛的傳承法脈。是密教法系。純密的咒,要有師傅傳承才能念,沒有具傳承的師傅的傳承,自己念反而會招來障礙和麻煩。

我此文中所述內容,都是釋迦摩尼佛講傳的大小乘顯教法系。是「戒定慧」共法。

以下我再給大家摘一個非常實用的五戒的自授儀規。

這個五戒自授儀規是宣化上人的弟子吉祥果居士整編的一個自授儀軌。

五戒一般情況下必須到持戒的出家和尚前去受戒。但是若是找不到持戒的出家僧人怎麼辦呢?這個問題在《占察善惡業報經》和《成實論》中已講到了。他說你若是找不到持戒僧人或是疑心,你可在佛菩薩像前恭敬供養自誓受戒。

另外,戒律亦可以一條一條受,你能做到二條戒你可先受二戒,你能全部做得到,那你就全部受,故知戒律可拆開來受,這一點對許多人來說非常實用。你能做到幾條戒就先受幾條。

但是你不能全部受則不名得戒,不可叫得戒居士。這點你要注意,不要受了二條戒就對別人說你是居士,那就成了大妄語了。另外儀規中的「滿分受戒」你就要改成「部分受戒」『,這個你在受戒時要注意。

這個自誓儀規中的五條戒律,你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改動。如「妄語戒」這一條一般要出去賺錢的人一般做不到,那你可先受「不大妄語」,你可盡量去做到不妄語,但大妄語絕對不說。至於什麼叫大妄語,你可去看楞嚴經中的「四大清凈明誨」,經中有解釋。你若不能全斷淫慾,那你可先受「不邪淫」,至於什麼叫不邪淫,那你要學習去看五戒簡介等書弄明白,然後去守好這一條。

既然發誓受了戒就不能馬虎,堅決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你要知道,天下所有有天眼天耳他心通的智者都會知道你的發誓,所有的佛、大菩薩、天人,聖人都會知道你的誓言,你破戒他們也全知道。心中若升起犯戒的念頭就要制止,身口決不能做,身去做了就是破戒了,心裡起念就已是違犯,但還能懺悔補救。

你可自說忓悔文。也可多念以下懺悔偈。

【】懺悔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你可先把下面的儀規,根據你自己的情況,能受的幾條改寫好,然後在自家佛像前或寺院佛像前先放幾盤供養的水果乾餅凈水等隨心供養,然後上香燃燈,然後恭敬讀一遍你已改寫好的儀規即可。若是自家有佛壇,你可連著三天自誓受戒。然後每隔一二個月可做一次,儀規又不長,很方便。

受戒後,開始時要時時注意常常檢查不要破戒,時間長了習慣了就好了。

這個儀規非常實用,故我把他講細了。

◎五戒佛前自受儀軌

吉祥果居士(2010-03-)

(一)唱香贊: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那麼雲來集菩薩摩訶薩(3稱)

(二)請聖

(以下各三請三拜)

弟子XX一心奉請:

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

唯願不違本誓,降臨法壇,證明受戒。

弟子XX一心奉請:

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脫木叉,十二分經權實教典,離欲清靜,甚深法寶,謹運一心,歸命請禮。

弟子XX一心奉請:

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清靜海眾,諸大菩薩,律藏會優波離尊者,西天東土,歷代祖師,傳南山宗諸大律師,中興律祖,慧雲馨公大和尚,唯願不違本誓,證明受戒。

弟子XX一心奉請:

光明會上,寄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伽藍土地,護戒神王,金剛力士,幽顯靈祗,唯願不違本誓,監壇護戒。

(三)懺悔

(跪下說三遍,三求懺悔,每說一句一扣首)

弟子XX,今於佛前求哀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3次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3次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懺悔。3次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也亡,

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3次

(四)自受三皈依。

弟子XX,至心歸依佛,至心歸依法,

至心歸依僧。(跪下三說三受三叩首)。

弟子XX,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跪下三說三受三叩首)。

我從今時發凈信心,乃至坐菩提道場,成正等覺,誓歸依佛,兩足勝尊,誓歸依法,離欲勝尊,誓歸依僧,調伏勝尊,如是三寶,是所歸趣,唯願一切佛菩薩眾,攝受於我。

(跪下三禱告)。

(五)自受五戒,稱辨戒相

(跪下自誓,念3次,禮拜3次)

弟子XX,從今日今時,發起無上菩提道心,願依《優婆塞戒經》,於優婆塞(女念:優婆夷)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五條戒律滿分(部分)受持,

【註:也可部分受持,如說明一下:「不妄語」這一條只少分受持,只受持「不大妄語」。】

復依《占察善惡業報經》及《成實論》,因不識善好戒師,是故今日祈請十方諸佛菩薩為做師證,

弟子XX,今於佛前自誓滿分(部分)受持優婆塞(女念:優婆夷)五戒:

1、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

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殺生,持不殺生戒。

2、如諸佛盡形壽,不偷盜。

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偷盜,持不偷盜戒。

3、如諸佛盡形壽,不行淫。

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邪淫,持不邪淫戒。

4、如諸佛盡形壽,不飲酒。

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飲酒,持不飲酒戒。

5、如諸佛盡形壽,不妄語。

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妄語(不大妄語),持不妄語(不大妄語)戒。

弟子XX,於優婆塞(女念:優婆夷)五戒滿分(部分)受持如上5條戒律,祈願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護戒神王、慈悲證知。

(六)發願迴向(跪下一說)

受戒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密。

【註:若按此自受戒儀軌自受五戒,則是人生中非同小可的大事,受後要每天認真檢點,不可破戒,守好了則功德無量,破戒亦罪過無量。若非滿分受持不名得戒。故要訓練自己能早日滿分持戒。然後若能找到具戒比丘再到具戒比丘前受戒。】

以下為四禪八定和滅盡定的資料。

一:初禪:

叫離生喜樂。有尋有伺。

阿含經曰:初禪言語止息。

此離是「離欲、惡、不善法「」,離開了情慾淫慾、惡不善法而生起了喜樂,進入了初禪。攝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五支。遠離欲愛,心寂靜而能審慮,有尋有伺而住喜樂之狀態為初禪。

初禪謂人於欲界中,習定時忽覺身心凝然,運運而動,如雲如影,遍覺毛孔氣息出入,入無積聚,出無分散,是名初禪天定。

二:二禪:

叫定生喜樂。

阿含經曰:覺觀止息。

攝內等凈、喜、樂、心一境心四支。已離尋伺,無尋無伺無覺無觀。離尋伺,信相明凈而在喜樂中的狀態為二禪。

既得初禪,心厭初禪覺觀動散,故攝心在定,澹然澄靜,覺觀即滅,乃發勝定之喜,如從暗室出日月明,朗然洞徹,是名二禪天定。

三:三禪:

叫離喜妙樂。

阿含經曰:喜心止息。

攝行舍、正念、正慧、受樂、心一境性五支。行舍是舍前之輕安,住不苦不樂。正念正慧是說住於正念正知而又耽於喜樂,欣求上地勝法。

三禪是對治二禪的貪喜、踴躍及定的下劣性四障。已離喜樂,正念正知,住於妙樂。

既得二禪,又厭離二禪喜心涌動,定不堅固,故攝心諦觀,喜心即謝,泯然入定,綿綿之樂,從內心發,樂遍身中,於世間樂最為第一,名三禪天定。

四:四禪:

叫舍念清凈。

阿含經曰:出入息止息。

攝行舍、念清凈、非苦樂受、心一境性四支。四禪是對治出入息與三禪的貪樂,樂作意及定的下劣性五障。己脫離身心之樂,住於不苦不樂而極清凈。於此地則能離三災八難而不動。

既入三禪,覺樂法擾心而不清凈,一心厭離,加功不止,即得安穩,出入息斷,空明寂靜,如鏡離垢,湛然而照,萬象皆現,絕諸妄想,正念堅固,是名四禪天定。

以下是四空定。

五:空無邊處定:

既得四禪,猶厭色身系縛不得自在,乃加功觀察己身猶如羅谷,內外通徹,一心念空,惟見虛空,無諸色相,其心明凈,無礙自在,如鳥出籠,飛騰自在,是名空處天定。

六:識無邊處定:

六識處天定,識即心也,既得空處天定已,即以識心遍緣虛空,而虛空無邊,以無邊故定心復散,於是即舍虛空,轉心緣識,與識相應,定心不動,現在過去未來之識,悉現定中,與定相應,心不分散,此定安穩清凈寂靜,是名識處天定。

七:無所有處定:

無所有處天定者,謂離上空處識處故名無所有處。得識處定天定已,以心緣現在過去未來之識無量無邊,能坏於定,唯有無心識處,心無依倚,乃為安穩,於是即舍識處,專繫心於無所有處,精勤不懈,一心內靜,怡然寂靜,諸想不起,是名無所有處天定。

八、非想非非想處天定:

謂前識處是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無想,名非非想。蓋此天既得無所有處定已,又知此處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無明覆蔽,無所覺了,不可愛樂,於是一心專精,即於非有非無,常念不舍,則無所處定便自謝滅,加功不已,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清凈無為。三界定相無有過者,是名非想非非想處天定。此定是世間定中最高之定境。

九、滅盡定:

滅盡定者,唯聖者有,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證果是斷除八十八結使,斷貪瞋痴慢疑,身見我見常見斷見邪見邊見戒禁取見等見思惑結使。若能修到四禪以上,再能把八十八結使大部分去除,一小部分伏住則即可證羅漢果,四空定不一定全都要修。

沒有證果之人或外道只能入無想定,無法入滅盡定只有四果羅漢以上的聖者才能入滅盡定。無想定也是諸心心法滅,也是壓制動念一切心不起。

滅盡定與死有何不同?佛答:舍於壽暖,諸根敗壞,身命分離,名為死。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不舍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此則命終入滅正受差別之相。

一旦行者出定時,則本身具有的功能即可隨時恢復,故羅漢平常也可常常入滅盡定,只要他入定前預設出定時間即可。如決意定七天七夜後出定,這樣想一下後再入定,到時就會自己出定。

滅盡定是滅盡三界煩惱不起,即可入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滅盡定還有入定出定。

十:楞嚴大定是沒有「出定入定」的,他是動中靜中時時都在定中,是大菩薩修的定。

開悟後才能真正入楞嚴大定,開悟前只是在修這個定,是一個相似的定而已。

其實修大乘佛法,前面的四禪定必修,修到四禪穩固後即可按楞嚴經修楞嚴大定,銷落諸念,先要看懂《楞嚴經》前半部經,知「妙明真心「」然後再修五陰解脫,色,受,想,行,識,五陰全部解脫即是大乘開悟。

注意哦!這可以說是修大乘菩薩法的捷徑。先修到第四禪,四禪有個特徵就是呼吸停止了。修到四禪境界較穩固後馬上轉入修楞嚴大定,觀「」妙明真心」,修到五陰全部解脫即是大乘開悟。這是修大乘法的捷徑,因為證悟「法空「」後自然能使八十八結使見思惑漸漸拔根除盡。

開悟後再修保任法,能於動中靜中任運不加功用而住於佛性中,能任運對境無染,則是第七地遠行地、不退地,八地不動地,到此楞嚴大定已穩固,八十八結使已全部拔根除盡,只剩一些微細惑亦叫塵沙惑。此後就永遠不會退墮了。然後可出山發大願廣度眾生,直到成佛。

這個就是「」如來禪法」。如來禪是佛經中講的禪法,他是修禪定功夫一步一步扎紮實實修上去的,不搞捷徑。

「」祖師禪「」是指禪宗的禪法,他是先在一個較淺的禪定狀態中先開悟了,然後再到山中去閉關補這個禪定功夫,所以他叫悟後起修。通過破三關,初關明心,重關見性,牢關任運,這三關,破牢關後就能任運對境無染,就是第七地遠行地不退地,破牢關後才可出山廣度眾生。直到成佛。

這是如來禪和祖師禪的不同。

凈土法門是我佛慈悲為沒有能力和條件修的人開了一個橫門,先到凈土去,到了凈土後還是要在那裡修的。

其實修凈土人若能結合「」戒定慧「」一起修,那麼他就是一個很好的」三根普被「」的方便法門,則往生的品位會很高。

最後我再用佛說的話來警示大家:

佛說人身難得,得人身如盲龜穿浮木之孔;「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

所以你不要說:現在別人都這樣做,我不這樣是不是太不合群了?如果你要合群跟現在大多數人一樣,跟現在大多數人學的話,那麼你失掉人身墮落的機率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你要以佛說的、聖者說的為標準,認真實行,才有希望再得人身或解脫痛苦,或證聖果。

此文通遍口語,沒有抄經摘文,是想簡潔明快,讓人一看就懂,旨在建立一個從凡夫到成佛的修行次第。讓一些有條件實修的人,不要把太多的時間化在完善「見地」上,讓他們能騰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實修,願能修出一大批佛菩薩來。

我只是將佛法經、律、論、及成就者傳記實修中的許多資料作一個簡單的梳理,並非我個人創造。

只有一個「修禪定夢漏都不行」 ,這個觀念是我看了許多實修者的實修體會後才得出的結論,因為事關重大,必須明確提出,這也更加說明淫戒的重要性。各位可以自己去體會驗證其對錯。

文中把禪宗祖師講的「向上一路,千聖不傳」的路都給說明了。願能修出一批大佛來。

此文是實修者的法寶綱要,請珍惜。

(————大海 文)

2017.10 原創


菩提心不可得,大慈大悲不可得,執著心不可得,緣來緣去,一切自然即可。


謝邀。野狐禪,不敢亂談。沒斷貪嗔痴再和人大談無我,總覺不妥。如有出離之心,不妨進廟請益善知識。


先培養出離心,菩提心,聞思修,大圓滿前行慧燈之光說的很詳細


推薦閱讀:

為什麼佛教不直接PK科學?
年輕人念佛有多少是為了達到「可以隨時坐脫往生極樂世界」的?
佛教成佛的標準是什麼?或者有沒有這麼個標準?
涅槃了生死,是身消道隕嗎?
佛教現在為什麼是末法時代?

TAG:佛教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