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匯兌,委託收款,托收承付是貸記支付工具;而銀行匯票,銀行本票,支票是借記支付工具?
學習商業銀行會計學時候,一直對借記業務/貸記業務、借記工具/貸記工具的含義沒搞清楚,只能死記硬背,結果過段又忘記了。以下規則可以幫助理解記憶: 1、對銀行會計學而言,借記、貸記概念始終要從銀行的視角來看。同樣的業務(例如存現金),銀行視角與企業會計學從企業自身視角來看是相反的。
而對貸記卡(信用卡),銀行授信一定金額給持卡人,銀行的資產減少(貸方科目),因此銀行的大致的會計分錄為:
借: 信用賬戶(持卡人的賬戶) 貸:現金(銀行自有總賬戶)對銀行而言,貸記卡對應銀行賬戶的貸方科目,因此叫貸記卡。2、銀行的借記業務 、貸記業務從銀行視角來看,借記業務就是由本行客戶發起的,本行進行發起操作的,增加本銀行資產(存入存款)的業務。包括:一是客戶將資金存銀行備用;二是替客戶收賬。從銀行視角來看來,貸記業務就是由本行客戶發起的,本行進行發起操作的,減少本銀行資產(存出存款)的業務。包括:一種是客戶將自己的現金或存款劃給對方客戶;另一種是客戶從銀行取得了借款。這兩種情況要貸記銀行的存出存款賬,因此銀行稱為貸記業務。定期貸記業務:指付款人開戶銀行依據當事各方事先簽訂的合同(協議),定期向指定的收款人開戶銀行發起的批量付款業務。如代付工資、養老金、保險金等,其特點是單個付款人同時付款給多個收款人。
與借記支付工具的分析方法類似,匯兌、委託收款、托收承付業務的主動發起方為付款人開戶銀行,從付款人開戶銀行角度而言,是貸記支付工具。
我很早便對這個問題很困惑,由於本人銀行新員工一枚,不知道這個問題簡直不能忍,便請問同事,結果得不到答案,他們也不太懂。於是,試著邀請知乎大神@梁川,沒想到他能回答問題,真是甚是感激。看了答案,深受啟發,又在網上看了一些有關方面的知識,總結一下:
1、借記支付工具——
票據(銀行匯票、銀行本票、支票)本身簽發的時候是要由申請人向銀行存入一定的票據金額的,而且該金額是存入銀行的相關賬戶中,比如甲向銀行申請開出銀行匯票,此時必須有一定的賬戶資金才能開出,開出銀行匯票後,該資金也不是立即就能打入到收款人賬戶中,而是由收款人在一定時間之後向銀行提示付款,此時銀行才就該賬戶的資金予以支付,因此是借記支付工具,類似於信用卡中的借記卡。
2、貸記支付工具——
而匯兌、委託收款和托收承付結算方式是沒有資金存入銀行的專門賬戶中,而是直接由付款人直接將款項打入到收款人賬戶中,沒有收款人提示付款這個環節,因此看成是一種貸記支付工具。類似信用卡貸記卡。
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涉及到一些會計學原理,以及銀行的核心系統的知識。
在銀行的核心系統里,賬戶基本可以分為表外賬,客戶賬,內部帳這三大類。其中表外賬是不納入資產負債表的,客戶賬很好理解,內部帳可以簡單解釋為銀行內部核算所需要的賬戶。
而每一個客戶賬或者內部帳都會屬於某一個會計科目(一般是二級科目)。會計學原理中,會計科目是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大會計要素細分出來的,複式記賬把每一類會計要素規定好了借貸記錄規則,比如說資產類科目餘額增加記借方。
所以,當賬戶發生變動時,只需要去看對應的銀行內部帳的會計分錄是記借方還是記貸方,就可以判斷借為借記業務/貸記業務、還是借記工具/貸記工具。
看了梁川的答案,我的理解:
假設錢在A,B銀行間往來,則:A銀行的借,就是B銀行的貸;A銀行的貸,就是B銀行的借;錢進A銀行,對A銀行而言,就是借;
錢出A銀行,對A銀行而言,就是貸。不知對錯,請指正推薦閱讀:
※工行、恆豐爆出的 20 億元電票案,暴露出票據市場的哪些風險?
※如何解讀「工商銀行停止個人賬戶綜合理財業務」?
※在資金測算表中流動資金貸款需求量為負數是什麼意思?
※為何大家都看低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而羨慕中農工建,在郵儲銀行工作是否有發展潛力?
※為什麼很多外資銀行以及大型貿易商都不留美元頭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