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常會感覺到歐洲的神話非常的成體系,然而我們的古代神話給人的感覺並不完整?

比如很多人說到雷神托爾的弟弟都知道是洛基,然而並不是很多人都知道精衛填海之後大禹一家就去治水了(並沒有熟讀過山海經)……是歐洲那邊的神話都是一大家子發展來的,還是我們的神話故事都是各地的神話片段拼湊而來所以顯得凌亂?並沒有什麼非常明確的時間軸。


問題的重點在於「感覺」,而不是是否「非常的成體系」

所以問題就很簡單了:這個與你接觸信息的方式密切相關。

「我們的古代神話給人的感覺並不完整」,是因為,我們對我們的古代神話的接受,是碎片化的。

我們是怎麼接觸我們自己的神話的?

主要是這麼幾個方式:

(1)出現在課堂上的各種片段,小說、影視里化用的故事

(2)節日、旅遊景點等衍生傳說

(3)成語(故事)

中國神話實際上是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經驗的一部分出現的,而日常經驗本身就是碎片化的。你學個「精衛填海」,講的重點不是故事,而是「道理」。你不需要去了解炎帝有幾個女兒,也不需要知道蚩尤到底是他的下屬還是他的敵人。除非是研究者,否則不太會閑著沒事去讀《山海經》、《淮南子》一類的東西,袁珂《中國神話傳說》一類做了系統性梳理工作的東西(雖然不太成功,但好歹有個體系)也很少有人聽說。

但是西方神話呢?

首先,對於國內一般讀者而言,西方神話屬於跟我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聯繫的「他者」,而對這樣一類東西的學習,一般都傾向於一上來就做系統性的了解。就算沒有一個涵蓋全局的大系統,也會從其中某一個相對系統的小部分入手。

一個類似的例子是,我們學英語的時候,語法都是需要系統化地學習的(學得怎麼樣另說),但中文的語法對你來說,是不是也有「並不完整」的感覺?

然後……題主你舉得例子很沒有說服力啊……雷神托爾的弟弟是洛基跟歐洲神話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大家」知道這種事情根本是因為美國的漫畫和電影啊啊啊啊啊……另外精衛是炎帝的小女兒變的從她到大禹中間還有堯舜堯舜前頭還有蚩尤刑天共工和黃帝顓頊帝俊那一大家子人啊啊啊啊啊啊啊

另,真的想全面地了解一點中國自己的神話,袁珂的《中國神話傳說》還是比較值得推薦的入門讀物。


M


外國神話基本上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神話,他們只是像編寫小說一樣的在寫神話而已。而神話本身就有一個特性那就是不可能絕對有某些唯一的線索可維繫所有的神話的,像這種有整體框架的應該是開化以後人為對神話進行宗教性的修改以適應當時的社會現狀的。而實際上以我們的觀點來看西方神話其實只不過是一本人物傳記而已,只不過主角是叫某某神的人而已。因為西方不存在文明這種東西,所以他們寫不出來真正的神話,這個本來就是蠻夷的特徵之一。

至於樓主為什麼覺得中國神話很零碎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中國神話是諸多原始部族在沒有交流的時候就已經奠定了神話的骨幹,直到夏朝以後那些部族變成了國家以後才開始慢慢融合了,但是有些神話人物就衝突了,所以為了融合而發生改變卻導致整體變得零碎是很正常的。再有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孔教門徒篡改歷史和神話和每次改朝換代都會修改史書導致我們的神話也被修改的面目全非了。如果不是因為有些記載在隨葬品中發現的,我們可能至今還活在被孔教篡改的歷史陰雲之中呢。

此外,你能把希臘神話、羅馬神話、北歐神話、蘇格蘭神話、愛爾蘭神話糅合在一起嗎?不可能,即使真的糅合在一起了,你也會發現西方神話也是零碎的。我們現今接觸到的中國神話在歷史上本來就是屬於不同民族的神話。女媧伏羲是三苗神話、蚩尤是九黎神話,太一是楚人的神話,漢族從理論上來說沒有自己單獨的神話,但是漢族的傳說會有很多,主要是因為漢族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識時早就脫離了原始神話時代而進入文明時代了,這個時候是很難發展出自己的獨有神話的(盤古有點例外,盤古是後人以伏羲神話為原型創造出來的漢族神話),因此中國神話實際上大多數是如今的少數民族的神話總和。畢竟已經過去幾千年了,無論是誰的恩怨情仇都已經在實際上把部族血脈和精神傳承融合到如今中華民族的身體裡面了,所以也沒那必要分清楚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神話了。


一個完整的故事,很多人就當故事看

完整的故事會讓很多人們不去思考

就好像開袋即食食品和食材的道理

西方神話拿是開袋即食食品,中國神話是食材

而中國的神話是人類早期歷史的碎片

因為有破碎,所以會讓人們去探索和思考。


因為確實如此啊,雷神托爾是北歐神話,有比較完整的背景設定,人物設置和故事情節,與此類似的還有希臘神話等等。並且還有很多人總結整理過這些西方神話故事。

而我國的神話故事本來就是一個很鬆散的故事框架,並沒有統一的背景,而且人物也總是在變化,所以甚至會出現相互矛盾的兩個神話故事。造成這樣的原因就比較多了,比如民族融合也會導致信仰融合,這裡面也包含了神話體系的融合。而且一個神話故事經過長時間流傳,在某幾個相互缺乏信息交流的地區完全可能出現不同的變種,這也顯然會導致同一個神話故事經過長時間流傳後變成兩個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故事。其他還有很多原因,就不一一列舉了。


整理過就好很多,沒整理過就散亂,很正常吧。

何況你舉例子真的是這樣么???

還有你是要說有些人讀書少么。。。


神話是現實的映射。

歐洲一直處在奴隸-封建制度,階層非常固化,他們的神話也都是神的一家子掌控一切,造新神主要靠種馬;中國很早就進入平民社會,早一點有選賢,晚一點有科舉,除了神話里必須的「皇族」之外全都是修上去的。於是,歐洲神話里主要就是講神們如何種馬如何除惡,中國神話主要講一個人幹了啥事而升天。

歐洲神話往下編只需要按舊約模式生兒子就可以了,中國神話想成體系得把伏羲、後裔和哪吒湊一塊,你覺得哪個難度大?


感覺是因為國家太大,不同地方有不同神話,很難融合


雖然我答不了題主的問題,可是洛基不是奧丁的弟弟,托爾的叔叔嗎???—《埃達》


神話其實是人話,承載了人類精神史。需要在大量民間口述中流傳豐富發展,也需要文藝創作來升華繼承。

在上古前儒時期,我國神話雖然來源複雜,但還是枝幹明顯,枝葉繁茂。因為神話的生命力首先在於口述集體創作,類似茶館評書,每個民間轉述者都會添油加醋,進行微小再創作,那些特別感人走心的細節就會發酵流傳下來。

但孔聖既出,一切亂力怪神都是禁忌,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從官方到民間,上古神話漸漸淡出日常,有才華的創作者也都去求功名了。所以,今日所存之神話,不但碎片化,而且並無豐富生動的細節,一千多年來也沒有講故事的人再給它澆水,早就乾枯標本化了。

後儒時期的主流文學,也缺乏就神話主題進行記錄創作的動力和能力,我們沒有游吟詩人,也沒有史詩創作者。販夫走卒之外,茶館裡流傳的也多是現實主義題材故事了。如果去讀先秦楚辭,那些神話故事宛如戲劇,感情強烈豐沛,心理細緻入微,代入感很強。可以推測那時還存在一個有需求有供給的神話市場,不論是民間還是朝堂。而後來只有情場官場失意者,才會寄情神話。

歐洲神話雖然也經歷了中世紀,非但沒有被埋葬被標本化,還在旺盛發育,典型如上古亞瑟王傳奇被騎士化基督教化,東歐德古拉甚至是反基督的,同樣在流傳發展。至文藝復興,古希臘神話,包括北歐神話,都得以發揚再生,成為文學藝術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所以最終,神話的民間本體是否生動鮮活,神話主題的文藝作品是否豐盛,神話作為文化人類學分支素材是否得以深入研究,決定了中國神話和歐洲神話的質感差別。


西方神話令人感覺有體系主要是因為大量學者整理,這種傳統甚至可以上溯到神譜的創作。中國的道教倒是做過類似的事情,但是不同教派之間始終不能統一意見,更不要提各宗教不斷互相融合,看別人故事好就拿過來按到自己家神仙頭上,到了宋代以後公然理論都互相借鑒了。民間宗教則是不甩他們的一種完全野生狀態,其中古古怪怪不合邏輯不成體系的東東更多,所以中國神話給人各種碎片感。

但是如果你真的去研究西方神話中的某個門類,會發現導致中國深化碎片化的東西其實在他們中也存在,例如光是古埃及隨著政治中心的遷移導致的主神變化和故事變動就會讓你頭暈。類似的現象也出現在古希臘城邦地位變化導致他們各自保護神在神話中地位的變動,印度教各教派爭奪話語權導致三大主神的位置不斷變動等事例中……


中國特殊在民族很早就融合,部落間的神話也融合到一起,而這和西方的征服不同,而漢民族也迅速脫離神話階段


推薦閱讀:

中國原始神話和西方古希臘神話比較?
二郎神是來源於襖神么?
西遊記後傳裡面,孫悟空的實力是否超過如來佛祖?
為什麼西方神話里,神有各種缺陷,甚至好像沒幾個是完美的。而中國神話里,神都是充滿神性(或者說完美)呢?
為什麼在中西方的神話中,都有蛇的出現?

TAG:文化 | 神話 | 神話學 | 中國神話 | 北歐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