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 2015 年一季度 GDP 增速為 7%?
這是00年6月以來GDP同比增速圖。
我們可以發現,自從01年入世之後,中國GDP增速呈震蕩上升趨勢,一直到07年觸頂。後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的波及(中國的外向型經濟和全球經濟高度密切相關),跌破上升趨勢線,發生暴跌;隨後因為國家救市、用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反抽了上升趨勢線,但未能再次突破,所以轉頭向下。之後就進入(增速的)漫漫陰跌之路。
很顯然,用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只能實現對上升趨勢線的反抽,而無法真正讓經濟重新走上康庄大道。有一個數據:09年北京市GDP增長當中有60%為房地產貢獻;上海市GDP有50%+為房地產貢獻。這種狀態有可能一直持續么?
而目前隨著房地產不可避免的衰落,製造業普遍過剩(PPI已經連續三十多個月負增長),中國經濟又無法找到新的引擎的情況下,可以預見GDP增速將繼續長期陰跌走勢,也就是股市中說的築底。
下跌不言底,築底是個漫長的過程。當然還需要看到,目前接近一個平台區也就是6%-7%附近。之前已經有兩次在這個平台得到了支撐。那麼可以預言,如果維持6%不跌破,那麼經濟還有好轉的可能;如果跌破6%,那麼就說明中國的發達國家之夢宣告破滅。
下面是數據時間。
*********************************數據一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665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5%),其中住宅投資增長5.9%。房屋新開工面積2372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4%,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20.9%。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825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9.8%。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2023億元,同比下降9.3%,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9.1%。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405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2.4%。3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499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6%。一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27892億元,同比下降2.9%。
數據二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4月14日訊,據央行官網消息,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周二解讀M2增速回落時表示,原因之一為外匯占款同比明顯少增。今年一季度,外匯占款餘額26.82萬億元,一季度減少2521億元,同比少增1.04萬億元。其中,3月份當月減少2307億元,同比少增4048億元。
如果你不懂「3月份當月減少2307億元」這個數據的含義,就請不要評論中國經濟有關的事情。新增外匯占款是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之一,如果連這也不明白還談什麼經濟?
數據三央行發布的2015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中提到,初步統計,2015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6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少8949億元。2015年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8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758億元和8378億元。
點評:
你看不見的地方正在悄然發生著巨變。
打個比方,在2009、2013年,中國經濟這個大池子里都通了幾根從外面接進來的水管,拚命注水。而從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水管里漸漸沒水了。
2014年底至2015年3月,不但水管里不進水,而且池子的塞子還拔掉了,池子里儲存的水不斷流失。
這時候,水池管理員就開始一桶桶往池子里抄水。但問題是,抄水的速度趕不上流失的速度。因為管理員只能用木桶抄水,每桶抄的量都有限制,不像昔日水管里注水那是源源不斷根本沒有任何限制。
而且這個大池子的邏輯是,每年的水位都要上漲一定幅度,否則無法支撐其池子旁嗷嗷待哺的一群貓仔的饑渴程度。
一旦沒能上漲到最低幅度,貓仔們就要造反。
**************************************
另外點評一下圖靈的回答。1975年GDP增長11.9%,從數字來看都屬於四小龍水準了吧?但事實上當時普通民眾生活水準基本接近崩潰的程度。當時GDP增長率主要是重工業所貢獻。
比較GDP增長率,一定要放在一個類似的參數環境中去考慮。比如中國入世以後一直遵循著同樣的邏輯來發展GDP——那就是擴張資產負債表。現在負債擴張的速度減緩了,開始去槓桿化了,所以GDP增速就隨之放慢了。但社會融資增量從絕對數來說還是非常龐大的。
至於和發達國家比較增長率,是一種不正確的方式。之所以叫"發達國家",就是指其各方面已經基本完善,不需要再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來改善民生,所以增長率自然不會高。發達國家的GDP增長有70%是消費所貢獻。更重要的是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遠遠高於中國,基數大並且接近社會發展的上限,所以增長率也不會高。而中國的GDP近年來已經越來越依賴於投資,也就是擴張資產負債表。美國之所以重拾經濟增速,也是2012年9月以來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鬆實質性擴張資產負債表所致。
對於只看增速的絕對值,其他啥也不看就能作為「評價」的(包括圖靈和下面一些評論者),我勸你們還是別討論經濟了,去做小學數學題更合適。請你們來解釋:
為啥09年初中國GDP增速跌到6%,政府就慌不擇路的降息108個基點、推出四萬億計劃?奇怪呀,6%不是很高了嗎?相對於金磚四國也好發達國家也好,都是別人艷羨的高度了。為啥6%的GDP增長率,社會卻是一片蕭條,公司紛紛降薪裁員?為什麼?
這幾天看了不少新聞和評論,
我覺得下面兩篇文章基本概括了正反兩方面的觀點。反方,華爾街日報http://blogs.wsj.com/chinarealtime/2015/04/15/five-takeaways-from-chinas-first-quarter-gdp-data/1 It could have been worse.
2 That said, it could still get worse.3 Beijing doesn』t have much room to maneuver4 Employment seems fine for now5 China』s numbers need context
簡單來說,中國經濟疲軟,而且接下來會更加疲軟。
而且這是長期結構失調導致的。
政府進退兩難。刺激吧,助長泡沫和產能過剩,不刺激吧,又受不了。就業率現在看還行,增長的絕對量也還可以接受。總的來說,不樂觀。正方,bbcThe end of an era for Chinaconsumption more than investment, services outpacing manufacturing, and domestic demand rather than exports.
Taking today"s figures and the data for March together with the full year picture for 2014 shows that China"s growth drivers are changing....But, so far, a slower growth rate hasn"t meant fewer jobs since a services economy is labour-intensive and last year saw 13 million plus jobs created against a 10 million target....
But, the biggest uncertainties lie beyond the macroeconomic statistics, which aren"t always reliable, and instead reside in the micro picture for the financial system.
消費貢獻的增長第一次超過投資貢獻,
服務業增長超過製造業增長,內需超過出口。說明中國經濟轉型。低增長並沒有影響就業,去年新增1300萬就業,超過1000萬的目標。所以數據其實看起來不錯,中國經濟再平衡穩步進行,不過中國的數據也許不能信。其他觀點,包括這個問題的其他答案,都是上面兩方論據的打散組合。看你信誰了。
我們先來看一張和GDP相關的圖
其實應該看工業企業利潤更清楚不過那個要等月底。這個可以看看類似的大趨勢。這個數據看分行業的,我們不難注意到一個現象,高於均值的行業,絕對量都很小,而絕對量大的,石油及製品和汽車,漲幅都落後總體平均很多。
工業企業利潤那個數據這種現象更明顯。說明一個問題,中國經濟確實在轉型,但是,我們期望更多增長的部門,由於基數太小,所以儘管增長率可能很高,但是對整體經濟增長的貢獻還是太小。而如地產等,由於體量太大,嚴重拖累了整體增長。
現在這個7%,而且還在下降,說明的問題就是,雖然中國經濟在轉型,但是轉型的速度不夠快。「好」的經濟增長雖然增速很大,但是基數仍然太小,不足以彌補地產等的劇烈下降。
所以現在經濟政策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以基建為主,主要目的是托住地產,讓它們不要降太快;然後就是中國製造2025,努力把「好」的經濟增長那一塊的基數做大。
工業企業利潤上一張2014年的供參考總體來說,比較正常。劉翔也不可能以9m/s速度跑25年。
1950年以來中國曆年GDP增長率:
由圖可知,1)經濟增長率為負數的年份:1961年,1962年,1967年,1968年;
2)經濟增長率大於零小於3%的年份:1974年,1976年;
3)經濟增長率大於3%小於7%的年份:1955年,1957年,1960年,1972年,1981年,1989年,1990年;
4)1991年之後,中國以年均10%左右增速狂奔20年;
這真是捨命狂奔。這二十年,你看看把印度甩多遠、趕超多少個發達國家就知道了。
2014年,中國GDP增長率7.4%,這在世界上是什麼水平?橫向對比:
日本2014年名義GDP增長1.7%,實際GDP較上一年增長0.0%;
美國2014年GDP全年增長2.4%,創近四年最佳;
德國2014年GDP增長1.5%,增速創三年來之最;
英國2014年GDP增長率2.3%;
義大利2014年GDP增速為-0.4%;
韓國2014年實際GDP增長3.3%;
俄羅斯2014年實際GDP增長率0.6%;
台灣2014年實際GDP增長3.51%,時隔3年重回3%以上的增速;
說世界經濟大環境不好,我也是看了數字才知道。
------------------------------------------------------------------------------
點評一下樓下:情緒比較激動,鑒定完畢。中國一季度GDP增速7%,我認為這不是什麼壞事,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甚至我們應該感到欣慰。1.一季度增速放緩基本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包括官方全年GDP目標也早已下調,而且也早已有了應對之策,;2.今年的7%增長的絕對量並不比以前的8%低,因為基數變大了,而且相較於美國的百分之一點多,日本的百分之二點多,歐元區的百分之零點幾,中國增速其實不低了;3.雖然中國經濟增長的的加速度有所回調,但趨勢並未改變,中國經濟依然在加速前進前進,事實上以中國政府現在的能力,要實現GDP8%乃至10%的增長都沒有任何困難,但政府並沒有那樣做。這就好比感冒,你打點滴可能沒那麼難受,也可能好的快一點,但對自身免疫力的傷害卻是無比巨大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喝點水,用自身的力量去戰勝感冒,而官方現在所做的工作就是為中國經濟送水,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為中國經濟打點滴;4.中國經濟的質變好了,這點從我們購物買到假貨的概率下降也可以有所察覺,中國消費者的鑒賞能力和品味的提升已經在倒逼生產者改革,以前是市場上有什麼,消費者看需求購買,未來的趨勢我認為必將是個性化的,包括外在和內核。工業4.0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國製造要趕超德國製造,但德國服務業卻不是我們所要發現的方向,中國經濟如果要持續發展,就該如中國高鐵一樣采眾家之長,鑄世紀傳奇,而不是像中國汽車行業那樣用所謂的市場換技術。而現在我們很欣慰的看到,中國經濟是高鐵,雖然還不是百分之百完美,但卻在不斷優化。所以我們要對中國經濟有信心,更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明天會更好,因為經濟說到底都是由無數個體創造的,我們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
2015年一季度GDP7%其實是官方維穩所需的數字,真實增速應該低得多,這從進出口數據、用電量增速、投資增速等數據可以輕易看出。Capital Economics跟蹤數據顯示1季度的GDP增速水平在5%以下。
7是克強底,所以不會破,因為我們有統計局
總理都著急了,四處發表講話你見過那個那個總理對三個省的領導拍桌子下軍令狀?見過哪個總理直接干涉網路費用?一切反常都說明總理無計可施到著急了
中國現在的+7%絕對值大於幾年前的+10%
這個數字是政策數,如果你了解統計局的數據流程。
統計局立功了!
宏觀經濟學最關注的兩個核心問題就是商業周期(或者叫經濟周期)和經濟增長。商業周期也是市場經濟的不可避免的現象,從資本主義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存在了。從這個角度來說,GDP增速快點慢點,非常正常。政府干預的目標是儘可能的縮短周期,熨平周期中的峰谷差,降低失業率,實現經濟儘可能的長期增長。就事論事說GDP增速多少,是快了還是慢了,是統計局的功勞還是克強底,個人感覺一點意義都沒有。更有意義的是構成GDP的數字是什麼帶來的?這點對實現長期經濟增長,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才有重大意義!所以我一直認為:有內涵的有意義的GDP才是好GDP,無效投資數量拉動的GDP,是短期行為,最終結果除了推動價格上漲,並沒有實現潛在GDP的增長,也就是總產出(總供給)並沒有實現增長,居民生活水平並沒有提高。
這個數據太假了,中國真實gdp增長不會超過5%
你們都不知道為了讓數據好看一點,統計局和工商局有多拼,企業有多累。
真實數據肯定破7,經濟增長從14年第四季度就很差了,二季度會更艱難。
核心原因是CEO好大喜功,改革節奏太急,東一榔頭西一棒。下屬對CEO不買賬,消極怠工看笑話。
明年公司業績再差的話就可能換CEO咯你要考慮這幾年世界經濟不景氣,外貿對GDP的拖累至少1-2%
GDP增長多少跟民眾沒太大關係,寧願降下來也不要強刺激,過去的高速增長帶來了房價物價的飛漲,民眾的收入增長卻很緩慢,就拿我待的比較久的城市來說,南京人均年收入也就5000美元左右,房價約3000美元/平,我在澳洲買的房子都沒這麼貴
因為這些數都是預測好了的,統計局只負責把它調整出來。。。
不管數字的真實可靠性如何,GDP真的不那麼重要了嗎?
看昨天的央視新聞和財經了?連篇累牘的解讀轟炸,最後讓你的感覺就是這是好事。
而東方時空則大幅報道亞投行以避開這個敏感的話題,但還是提了一句股市下跌。
更多的情況不了解,但是結構調整應該是一個主要因素。
不合理的產能被約束了,但是新的增長點尚未冒出來。
如果GDP的下滑引發就業下滑,從而導致可能的社會問題,這才是大問題。
沒有這個問題,GDP真的不那麼重要了,但兩者脫不開干係。
看下大領導關於東北經濟問題的態度,就知道GDP重要不重要了。
反正我看到這條新聞,很驚訝竟然還能有7%,我反正是不信,作為參加工作了的90後,現在自己和父母都在憋錢買房呢,隨便稅收怎麼降,我也不會去多花錢消費的。這波股市也沒進去,畢竟自己涉世未深,需要多學習積累,好好工作,等7、8年後再來一波吧。私以為,經濟轉型已經被房價束縛,至少得20年以後吧,說不定那時美國就已經研究出強人工智慧啦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 2017 年上半年中國 GDP 增速為 6.9%?是否意味著短期經濟下行壓力有所緩解?
※為什麼山東的GDP遠超過浙江,但是看起來浙江經濟水平強多了?
※上海的 GDP 是靠什麼支撐的?
※為什麼中國的城市能在人均 GDP 較低的情況下達到較高的生活、發展水平?
※如何評價 2015 年第一季度遼寧 GDP 增速只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