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Android、iOS 都內置多國語言,而 Windows 還需要額外下載?
01-03
就是很好奇,我目前最新版的Windows系統用過Windows8,然後是有看到語言包下載的選項,可是為什麼手機上就可以直接支持全部語言了?然後手機上就算設置成英文也能讀中文,電腦就一定要下載個語言包。
我懷疑是當年用 CD 介質發行的時候,如果捆上所有語言,光碟塞不下……
都搞在一起太浪費空間了。本來Windows已經很大了。翻譯可不是一個字元串的問題,要是真的想好好做的話,不同的地區給的世界地圖都不一樣。
你是沒見過只內置了西歐語言的android
就一個常用語言的MU LANGUAGE PACK光盤就要2G多,還有100多個不常用語言沒含進去。WINDOWS安裝光盤現在才4G左右。
windows裡面包括了所有硬體設備需要的語言-驅動包安卓iOS沒這東西,因為硬體都是廠商定製的,安裝包由廠商自己打包,所以空間不大。手機系統本來東西也不多,做各地語言包也更簡單
似乎一個歷史原因是Windows需要本地化的內部程序太多了以至於只能分批上市不同國家的版本。最早的時候中國還不是第一批上市的國家呢
你把所有語言包都下全了,看看一共多大不就知道了么
一方面是系統架構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有歷史性原因。
曾幾何時,在Win7時代,只有旗艦版(Windows 7 Ultimate)和企業版(Windows 7 Enterprise)的才能免費下載多國語言包(MUI language packs),其他版本是沒法裝的啊。
我覺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同地區不同版本的售價差別很大,畢竟Windows不是免費賣的。
Android和iOS使用的編碼(例如文本的默認格式,應用程序內文本的編碼)都是UTF-8,而Windows不是。雖然底層Windows仍然使用Unicode(應該是UTF-16?),但是文書編碼和很多應用程序編碼都是不同的。如中國的是GB18030(還是GBK來著?)、日本的是Shift_JIS,這些支持如果全部安裝在系統中會比較多餘。另外,Windows中對於不同語言區域會有不同的字體等內容。
其實WP也是需要下語言包的,但是根據版本會默認提供一部分語言包。
例如我第一台WP,Lumia 820,沙特版,就是這樣,沒有簡體中文語言包,需要去單獨下載。
後來買的1020/1520是港版或台版,自帶簡體中文。然後就是美版的無鎖950XL,也是自帶簡體中文。至於安卓,其實很多安卓機都只有少數語言,國產機經常只有中文和英文。我記得有多國語言版,不過好大!
個人不負責任的猜想:1、語言包包含對應語言的一些字體。移動系統一般只有少數幾個默認字體,體積相對可以控制,而桌面系統多帶一個中文字體體積就要增加幾十乃至上百兆位元組,而對於非中文用戶來說這是白白佔用他們磁碟空間的行為。2、Legacy 軟體本地化策略的歷史遺留問題。很多軟體比我的年紀還要大,當時選擇的本地化策略現在依然沿襲下來。你可以試試只修改默認顯示語言而不下載語言包,你會發現部分界面和軟體依然變成了你設置的語言。這些組件往往比較新,不依賴語言包進行本地化。
記得以前精簡版的win98 把所有幫助文檔和非必要的東西刪掉時 可以放到128MB的U盤裡
隔壁賣軟體的、同版本的win7、各國語言的貨不一樣、價格也相差好多。
以下純屬猜測:1)歷史原因,包括不同語言版本的價格、架構設計等2)政府因素,微軟不太會用一刀切的方法,我記得有一段時間國家強制要求操作系統支持GB18030、很多地區有他傳統固有的的、在windows出來之前有一套他們自己的編碼規範,就連big5香港和台灣就不太一樣,各種造字的需求層出不窮。因此微軟為了做更好的本地化不僅在表面上默認使用當地的編碼方式,還創造出了神奇的造字程序3)一種語言也包括了輸入法,文化(金額顯示,年月日等)還有特殊的字體(也是為了符合當地文化)4)windows ui界面一直比linux好(如果不對請指正),還多。各種管理界面。linux基本上複雜一點的就請你敲命令了。要把這一對有的沒的UI,外加各種附件,還有神奇的console全部漢化外加這些資源分散在不同的dll裡面,你就知道下載一個語言幾百M上G也不是沒可能了。(還包括一些圖片資源)
推薦閱讀:
※為什麼 Windows 上還沒有普及 64 位的軟體?
※Linux作為日常操作系統是否比Windows穩定?
※為什麼微軟的軟體安裝都如此麻煩?
※為何 Windows 系統用久會變慢,而 Linux 不會?
※在Android系統下有沒有可能開發出類似Windows里「驅動精靈」這樣的應用程序?
TAG:MicrosoftWindows | Andro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