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嘗起來 白酒都是一個味兒?

喝了這麼長時間的白酒,雖然次數不算多,但畢竟也是有幾年的喝頭了,可是為什麼每次喝白酒,不論度數、品牌、類型,嘗起來口感都是一個樣的,而且主要就是覺得不好喝,每次都當任務完成。且請教諸位知乎大V了,這是何故?


最開始對白酒也像你一樣,什麼酒都一個味,咽進肚子是完成任務,奇怪怎麼大家會喜歡上白酒,其實我們都被該死的酒桌文化給坑死了。

白酒可以說是世界上蒸餾酒中香味成分最多,口感最豐富的,僅白酒大分類就有十二種香型。其實白酒才是應該細酌慢飲,聞其香,品其味。也許也正是因為白酒香味如此複雜,反而提高了普通人對其欣賞的門檻,喝酒多的人也無非只是通過上不上頭,入口順不順等作為評判依據。就好像一開始就帶你玩圍棋,懵懂幼童自然頭疼不已,反倒不如五子棋易學有趣,但真正奧秘無窮的卻不是五子棋。

白酒本身的複雜已經是門檻了,更坑爹的是中國白酒行業的發展導致喝好酒難。酒桌文化帶來的不是大家品酒而是灌酒,哪有閑情看酒好壞,能好下肚不上頭已是喝酒前最大企盼。酒桌文化帶來的就是各大酒廠瘋狂生產酒,自家釀不來,直接用食用酒精調,白酒行業高潮時市面上價格300以內的酒怕大都是用食用酒精調的,名其曰固液法。這種情況下除了天天喝好酒吃好菜的大肚子們,普通老百姓有幾個能喝到糧食酒的,又怎麼可能嘗出酒好壞。總不能喝杯酒,說的不是糧香、陳香,說的是這家酒精很純,香精很正吧。

更悲劇的是普通老百姓喝慣了酒精酒,反倒喝不慣糧食酒了。答主是東北人,給每天必須二兩白酒的老爸郵去了自家濃香型好酒,結果在全大家都嘗了後集體給我打電話說了下感受(真的是全大家啊,各路叔叔姑姑都是大碗喝酒的),這酒有股糟子味。後來想到多半是酒中糟香味,又讓家裡人把他們在家裡喜歡喝的,賣的最貴的都給我拿過來看看什麼樣子。結果我很鄭重的請了兩個國家級評委一起嘗了下家裡送過來的五個酒樣(酒是從當地比較火的散酒店買來的),兩評委都樂了,全都是酒精酒,只有賣的最貴的號稱10年窖藏的裡面加了少許糧食酒。

答主也是因為當初參加個品酒培訓,一個星期每天至少4輪酒,每輪5杯,各種香型、年份、質量的酒都品了嘗了後才勉強算是開始了解了白酒的好壞,奈何天資不足,能力勉強。建議大家再喝酒可細品慢酌,慢慢會發現白酒的美。

對了上面有人已經給推薦了香型差異比較大的酒,再補充下個人喜歡的。聞味的話最喜歡豉香型白酒,因為是加了豬油的(汗),聞起來很香甜,喝到嘴裡就算了,此香型流行於廣東。在嘴裡品的話最喜歡醬香型,香味最多且濃郁,但咽進肚子就惱火了。


唔,你和那個說為什麼我喝到的紅酒都一個味的人是什麼關係。


絕大多數人都是你這樣的,而且不單是白酒,很多主體味道獨佔鰲頭的飲食品類,偶爾吃一次都分辨不出內部差異。

比如假設你很少吃大米,在相距足夠長時間間隔前後,讓你吃一口東北的五常大米和南方的普通大米,你也會覺得都是一個味——都是大米味。而如果讓你每天吃大米,而且出現不同品質、味道的,時間長吃的多了,你就自然發現:可能五常大米是最好吃的。(我是五常大米真愛粉)

很多飲食品類,都有一個主體味道,而在這之下,才是許許多多細微的差異:這個香一點、那個勁道一點,等等等等。

在沒有形成重複性味覺記憶前,只讓你單獨嘗一個,你都只能識別出最主要的特點。只有在頻繁的品嘗後,形成了細緻的味覺記憶,才能夠靠記憶去區分。

酒也是如此。酒中99%是水+酒精,僅有1%是香味成分。它的主要味道,自然是水+酒精的味道啦。特別是酒精這麼霸道的口感,對於不常接觸還沒有適應、屏蔽的人來說,哪還有心思去關注其它的味道。

記得我多年前剛進入酒行業不久的時候,跟隨領導開發了一個系列的茅台鎮醬酒,品質從高到低共五款——最低的200多一瓶,最高的800多。因為那時候我還年輕,很少喝白酒,所以每次隨大家單獨喝某一款的時候,我都有一個印象:這有啥區別啊,都是一個味道嘛!

但是有意思的是,當我有次將這五款酒依次排開,按品質從低到高一個接一個的先聞後嘗,立即非常清晰的分辨出其中的差異。這是因為我根本沒有醬酒的品嘗記憶,只能靠放在一起進行對比。

所以你這種情況,是因為喝得次數少,還不能產生細緻的記憶,自然無法分辨酒與酒的不同。不信?你同時買一瓶正宗的醬酒(別買的坑貨啊),和一瓶清香型酒,放在一起細細的喝兩口對比下,一定會發現:原來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嘛!

醬酒香濃而厚,還有焦糊的香味(必須是好的);大麴清香酒有漆的味道,不同滴~

當時二級品酒師考試前集中培訓時候,每個香型都快聞吐了,所以現在就能很輕鬆分辨出來。我相信每一個能夠嘗出細微區別的人,都有頻繁品嘗的經歷。不光是酒,好多飲食也都是如此。


泄腰。

白酒的首要口感,當然是令人不愉悅的辣。在這個不愉悅的感覺之下,如果你失去耐心而將其一口吞下,那麼它所特有的味道當然會就此被泯滅掉。

在我看來,品白酒亦有步驟:

  1. 嗅其香;
  2. 入口含,舌感其味;
  3. 咽下口中酒,用鼻呼氣,又是一味;
  4. 最後,回嗝之味。

以下舉出幾種味道迥異的白酒,建議隨意取兩種對比而吃,而後「白酒都是一個味兒」便不攻自破。

  • 汾酒。清香類翹楚,我之最愛。
  • 曲酒。凡酒名「大麴」「特曲」「曲酒」皆是此類,僅鼻嗅便可區分不同。
  • 醬香酒。湘泉。土豪亦可選茅台。
  • 二鍋頭。入口、入胃皆最烈。紅星尚柔,牛欄山尤烈。


因為你的味蕾還沒有打開。


真的每個人是有最敏感的一類酒的,敏感程度不同。

可能你就是對白酒不敏感,我也是,好的賴的沒少喝,至今也只停留在知道好賴的程度,再細的喝不出來。啤酒和威士忌就好一點,喝一次隔一段時間都能記住口感。

有個總一起喝的大哥,一個酒廠同一度數同一款白酒不同時間段的細微差別都能喝出來,結果有次一起去喝啤酒,隔了半個月再去同一個酒館,之前喝的七八種他都分辨不出來,那家精釀口味挺個性的,不同款區別還挺大。

個人體驗,不知道是不是和每個人味蕾的細微差別有關,就像有的人同樣度數的白酒和威士忌,一個能喝半斤一個能喝一斤似的。

也有可能是相關的資料掌握的略欠缺,少一點「先入為主」吧,這方面細一點說的話展開特別多,可以去看相關的話題。

最後,這些口感什麼的都是在清醒的時候能琢磨琢磨,喝多了啥都一個樣。


應該有兩種可能,要麼是你味覺失調,要麼是你的勾兌酒。怎麼可能是一個味道?即使是勾兌酒三大香型也是很大的味道差別。即使是啤酒,即使是同樣的青島啤酒,不同廠區都有不同的味道。請原諒我屬狗


可能是沒喝過太好的。

拿一瓶劍南春,再找一瓶綿竹大麴,倒在兩隻杯子里對比著喝,你就喝得出來好壞了。


嘗過白蘭地,像農藥,然而我沒試過農藥,就是感覺這也差不多了。


可能因為你一開始就對白酒有偏見。我以前也是這麼覺得,直到有一次聽朋友說起他喝白酒的一次經歷。

他喝的什麼不記得了,只記得他說「一般的酒喝進嘴裡就是辣,下去感覺燙,真的好酒喝進嘴裡馬上就化了,都沒有思考的時間,然後就是渾身溫暖」

他家中長輩愛喝,也不限制他,所以他從小就在喝酒,也聽他的長輩說酒。

從這之後我就改變了我的看法,開始去感受每口酒,尋找不一樣,可是至今沒有找到他說的入口即化的口感。

迄今為止個人覺得喝過的最好喝的是家裡放了近三十年的一瓶酒,五糧液廠出的。但只是很普通的酒。不是五糧液。喝下去感覺就是順,舒適。這可能也和人口味有關,比如有的人就愛辣的。


相比醬香型和濃香型的白酒,我更喜歡喝董香型的白酒,我覺得味道很獨特。


醬香酒味道不錯,但個人感覺清香型更好喝一些。不是很能適應濃香型,尤其在吃肉正酣的時候,真有種朱門酒肉臭的感覺


一般人多數都是宴席乃至接待喝的白酒,按照那種灌法,除非真正的好酒,怎麼喝都是難受,個人買大廠嫡系中端以上,自斟自飲,或者跟好友慢慢喝,那感覺就好了。

接待那種灌法,除了燒心辣嘴好像也沒什麼記憶。

白酒香氣應該算是蒸餾酒里最豐富的,但是白酒有個缺點,就是性價比低,因為按照傳統工藝,好酒生產周期長,而且同一車間,出的好酒也有有比例的,優質白酒費工費時。而且要放幾年,進行陳化。才好入口。但是論香氣豐富,口感層次,都比洋酒更值得喝。所以喝白酒應該是小康以上。要不就選口味習慣的本地純糧酒。反正廉價酒基本都是買醉。不上頭就行。

真的要喝味道,還是大廠嫡系,中端以上。


當愁苦的時候喝啤酒會感覺沒感覺,而喝白酒白酒會有快樂的感覺,可以暫時快樂忘卻煩惱,不在輪迴裡面。眾生皆苦


先聞,然後捏住鼻子抿一口,最後一口乾一盅,我不信你喝不出夢之藍和紅花郎的區別。


你先喝口伏特加,再試試白酒。白酒味道那麼複雜(雖然不一定喜歡)


我大學畢業組裡聚餐,人生第一次喝白酒,古井貢,師兄們點的,並不知道具體哪一款。

入口是甜的,喝下去一股熱流,然後翻騰到全身。

完全沒有想像中的、或是別人說過的辣呀,喝起來難受啊,感覺挺好喝的(捂臉,原諒我一個工科生拙劣的語文水平)。


因為每次你都是因為辣而直接咽下去了。

你試過在嘴裡品嘗口感和味道的不同嗎?


不一樣呀,比如那個五十幾度的牛欄山嘗過一次,直接辣得噴出來ヾ(;?;?;?;)??


喝得太少。

剛開始喝白酒的時候一口下去舌頭就麻了。後來漸漸能喝出香味和甜味。

喝慣了50度以上的燒酒,再喝30度左右百元以內的普通白酒感覺就像摻水了。


那是因為你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推薦閱讀:

最好喝的白酒是什麼?為什麼?
瀘州老窖的1537酒與特曲酒的區別是什麼?
中國的白酒、黃酒,有沒有適用的酒具?
中國人喝酒為什麼喜歡用花生米做下酒菜?
中國古代的酒是如何釀造的?和現代白酒有哪些不同?

TAG: | 白酒 | 味道 | 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