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和 4G 信號都是 2.4G 頻段,為什麼 Wi-Fi 的覆蓋面和穿透力很差?

難道只是因為4g基站的輻射功率非常大嗎?


首先糾正一個點,LTE不在2.4GHz頻段上。但是LTE有在比WIFI更高的頻段上工作的,比如2.5-2.6GHz頻段,另外WIFI(802.11a/b/g/n/ac等等)的設計初衷就不是為了廣域覆蓋,而只是定位成小範圍、熱點式的覆蓋,而LTE乃至2G/3G從設計初始就是為了實現廣域、泛眾式的覆蓋,因此無論從協議上還是實際工程應用上,都會有明顯的不同。個人覺得主要原因就是:

  • 發射功率。現網中,LTE FDD的RRU一個通道發射功率常見的為20W-40W左右(即約43-46dBm),一般為雙通道(單載波,適配2×2MIMO)。LTE TDD的八通道RRU一個通道發射功率常見的為10W-16W/25W左右(即約40-42/44dBm,適配智能天線,10W/16W多為單載波,25W的則允許配置雙載波)。而無線路由器的最大發射功率僅為20dBm(約0.1W,最大2×20MHz帶寬,通俗理解就叫雙載波吧)。所以從二者發射功率的對比上就可見一斑了。

  • 無線路由器工作在非授權頻段,即2.4-2.4835GHz和5.725-5.850GHz。這些頻段擁擠著大量的設備,大家各玩各的,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比如WIFI中採用CSMA/CA,可以通俗理解為競爭機制,同頻情況下,誰搶到了信道誰就先發送消息),因此帶來大量同頻干擾,影響了信道質量。所以需要要對發射功率進行限制,不然大家就都別用了。而LTE工作在授權頻段,有嚴格的頻段管理和劃分,基站也都是運營商自己的,所以更多的是應對本運營商自己的基站間的同頻干擾,而LTE採用了多種方法來協調和抗小區間的同頻干擾,比如使用PCI碼區分不同小區(cell),eICIC技術等等。
  • 天線。無線路由器使用的天線和基站天線也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天線,常見的無線路由器天線增益僅為3-5dBi。以下則為部分現網基站使用的天線:

    圖中為Band1+Band3寬頻定向板狀天線參數圖,可以看到天線增益為18dBi、±45度雙極化。

    圖中為某型號的智能天線參數圖,標出了其增益參數和極化方向。

    圖中所示的是一款常見的基站用美化排氣管式定向天線,長度超過2米,直徑達十多公分,重達數十Kg。大家可以和自己家裡無線路由器用的天線對比看看,無線路由器那個「小吸管」天線根本和這個「長又粗」的不是一個level的好嘛!這樣的天線不僅是可以保證基站的發射功率能夠得到較好的增益從而能更好的覆蓋,也能更好的接收終端發來的微弱的信號。所以值得注意的是,高增益的天線不僅是對發送有利,對接收也是很有利的。無論2G、3G還是LTE,終端受限於電池容量和降低干擾等因素,發射功率都遠遠不如基站,比如GSM900終端最高發射功率為33dBm(約2W),GSM1800最高為30dBm(約1W),WCDMA僅為21-24dBm(約0.125-0.25W),LTE也僅為23dBm(約0.2W),而實際使用中很少能有達到滿功率發射的狀態。因此基站就需要有一副「好耳朵」來更好的「接聽」終端發過來的微弱的「聲音」,而以上的這些天線,就是基站的「好耳朵」。
  • 頻段和多種組網方式。LTE目前有低頻段的(Band3和Band39),比2.4GHz頻段上的WIFI要低,這也有優勢。目前LTE中主要還是沿用了傳統的室外宏站+室分的覆蓋方式,進一步保證了信號的覆蓋。其他的諸如femtocell目前由於各種原因所以運用得比較少,不過相信隨著技術和市場的發展,這些先進的組網技術會得到規模應用的。
  • 另外基站屬於工業設備,其所採用的演算法、晶元等等都是性能強勁,非小小的無線路由器可比擬的。比如Qualcomm公司專為基站設計的CSM/FSM系列晶元組和同為該公司旗下的為家用無線路由器設計的Atheros系列晶元組,針對不同的需求,就各自存在不同的差異。

其他的還包括接收機和協議上的處理等等就不啰嗦了,以上的原因就足夠LTE的覆蓋能遠遠甩開WIFI了。


答案本身很簡單,主要原因就是WiFi的發射功率遠小於LTE。這就導致在衰減係數相同的情況下,LTE的信號能量仍然大於WiFi

但為了更加深入細緻的解釋兩種協議工作下的發射功率不同的原因,就需要先了解LTE和WiFi在工作協議上的不同。這兩者最本質的區別就是LTE是基站進行中心控制,而WiFi是分散式控制,沒有中心節點。

名詞介紹:

1)信道也稱作通道(Channel)或頻段,是以無線信號(電磁波)作為傳輸載體的數據信號傳送通道。在無線信號覆蓋範圍內的各種無線網路設備應該盡量使用不同的信道,以避免信號之間的干擾。

2)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技術指在發射端和接收端分別使用多個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使信號通過發射端與接收端的多個天線傳送和接收,從而改善通信質量。如圖1所示,TX和RX分別代表發送端和接收端。

圖1.a)SISO:單輸入單輸出;b)單輸入多輸出;c)單輸入多輸出;d)多輸入多輸出

可見MIMO情況下有4條鏈路,而單天線系統下的SISO僅僅只有1條鏈路,通過空時編碼和空時解碼,MIMO技術相比SISO可以有更好的信號質量和更大的覆蓋範圍。

1.LTE工作機理簡介


LTE(Long Term Evolution, 長期演進)最初是第三代移動通信向第四代移動通信過度升級過程中的演進標準,包括LTE FDD(頻分雙工)和LTE TDD(時分雙工)兩種模式。中國於2013年年底開始運營的4G系統就是基於LTE TDD(簡稱為TD-LTE標準)的移動通信系統。

在設計之初,就對LTE的覆蓋性能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1)針對覆蓋半徑小於5公里的場景優化設計


2)針對覆蓋半徑在5公里至30公里之間的場景,允許性能略有下降


3)在覆蓋半徑30公里至100公里之間的場景,應該仍能工作。

為了實現上述三個不同覆蓋場景下的要求,在OFDM中採用了長短兩種CP長度,以適應不同的覆蓋範圍。

同時下行運用2*2MIMO(多輸入多輸出,物理實現方式為多根發送天線和多根接收天線),並進行高階QAM調製,使得在20MHz帶寬下,下行峰值速率為100Mb/s(註:實際中,要達到這樣的理論速率,要求整個小區里就你一個用戶,且信號質量極好)。

然後我們來介紹LTE中的多用戶調度技術,即根據每個用戶的信道狀況,給用戶分配合適的資源塊,對其使用合適的編碼調製方式進行調製。其中最核心的問題表示調度準則問題,目前有以下演算法:


1)最大吞吐量:MAX C/I演算法,其原理是在每一個資源塊(信道)上,選擇信道條件最好的用戶。

2)最公平:輪訓演算法(Round Robin,RR),不管用戶的信道條件好花哦,統一按照固定順序分配資源塊。


3)比例公平(Proportional Fair),兼顧吞吐量和公平性,並在兩者之間進行折中。

通過以上的簡單介紹和科普,我們可以得知,LTE再設計之初就對覆蓋半徑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同時在LTE協議中,資源塊(信道)為基站按照一定的調度準則分配給用戶。這樣使得不同用戶使用不同的信道,避免同頻干擾。

2.WiFi工作機理簡介


WiFi(WIreless-FIdelity)為分散式控制,同時民用的WiFi由於不需要牌照,使用的是公用的ISM頻段(2.4GHz),所受到的干擾相比LTE更為複雜。WiFi在工作中為了避免不同用戶之間的衝突,採用了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或者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協議。在此僅對CSMA/CA做進一步介紹和闡述。

首先先介紹CSMA(注意,此處沒有CA)

圖2 兩種CSMA機制介紹

CSMA機制簡單實用,但實際中會產生兩個問題:1)隱藏終端和2)暴露終端。

圖3 隱藏終端示意圖

當節點A向節點B發送數據時,由於阻擋等原因,節點C無法監聽到A發出的數據信號,因此節點C認為信道空閑並向節點B發出數據,來自A和C的數據信號在節點B處衝突,造成接收失敗。

圖4 暴露終端

當節點C向節點D發送數據時,節點B同時可以監聽到C發出的數據,從而認為信道忙、處於「避讓」狀態,進而B無法向A發出數據,造成信道浪費。如果節點C的發送功率越大,則對B的影響越大,會降低系統性能。

CSMA/CA-載波偵聽多址接入/碰撞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Collision Avoidance)協議,是IEEE802.11 DCF的工作 模式,採用RTS/CTS機制解決了隱藏終端問題。

圖5 隱發送節點藏終端問題解決示意圖

a)A發出RTS (Request-to-Send),A的所有鄰居節點監聽到RTS後認為「信道忙」。

b)接收節點B發出CTS
(Clear-to-Send),B的所有鄰居節點監聽到CTS後認為「信道忙」。

c)RTS/CTS中包含本次數據傳輸所需要的信道佔用時間NAV,在這段時間內,與A和B相鄰的所有節點均保持靜默,以避免對A和B之間的數據傳輸的干擾。

圖6 RTS/CTS協議圖

在數據傳輸開始前,發送節點A和接收節點B通過RTS/CTS接入信道,A的鄰居節點C接收到RTS獲知本次傳輸所需時間NAV,B的鄰居節點D接收到CTS獲知NAV信息,因此C和D均在NAV時間內保持靜默,直到傳輸完畢。

節點A和節點B接入信道後,開始傳輸數據,當節點A將數據包發送完畢後,節點B回應ACK包,對數據傳輸進行確認,以確保傳輸有效性。

CSMA/CA的吞吐量公式如下:

圖7 吞吐量隨包規模和節點數量的變化

如圖所示,節點數量(M)越多,競爭衝突概率越大,信道利用率下降。所以如果兩台AP(例:路由器)及其用戶都在同一覆蓋區域,那麼這兩個WLAN網路之間必定存在信道競爭。由於WiFi採用CSMA/CA機制,所以同一區域內,WiFi同信道設備越多,競爭就越激烈,競爭開銷就越大,實際可享用帶寬就越小。所以在AP部署時,要注意將同一信道AP的位置錯開,且同信道的AP不要距離過近。

通過以上的簡單介紹和科普,我們可以得知,WiFi為無中心控制,依靠載波監聽技術消除干擾。也就是說,任何一台接入WiFi的設備,都會對其覆蓋範圍內的其他設備,直接或間接地產生干擾。因此得到以下結論:WiFi設備的發射功率和覆蓋範圍越大,對其他用戶的干擾越大。

最後再重複一下問題的答案:Wi-Fi 和 4G 信號都是 2.4G 頻段,為什麼 Wi-Fi 的覆蓋面和穿透力很差?


1)在設計之初,LTE使用場景的覆蓋半徑就要比WiFi大。


2)WiFi覆蓋範圍越大,由於隱藏終端問題,會產生更多干擾,降低用戶體驗。


3)為了降低覆蓋範圍,人們刻意限制了WiFi的發送功率和天線結構。

4)如果WiFi和LTE工作功率相同且使用相同天線技術時,穿透力不會存在明顯差別。

5)無論何種無線通信協議和機制,其傳輸媒介都是電磁波;一般區分電磁波的參數只有波長,相同波長的電磁波物理性質完全一樣。打個比方,就如同胡蘿蔔和蘋果里提取出的維生素C的分子是完全相同的。

參考資料

[1]曹志剛,《現代通信原理》,清華大學出版社

[2]課程《無線通信工程》教學課件,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科研君」公眾號初衷始終是希望聚集各專業一線科研人員和工作者,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也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解釋和普及生活中的 一些現象和原理,展現科學有趣生動的一面。該公眾號由清華大學一群在校博士生髮起,目前參與的作者人數有10人,但我們感覺這遠遠不能覆蓋所以想科普的領域,並且由於空閑時間有限,導致我們只能每周發布一篇文章。我們期待更多的戰友加入,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每個人都是科研君,每個人都是知識的傳播者。我們期待大家的參與,想加入我們,進QQ群吧~:108141238】

【非常高興看到大家喜歡並贊同我們的回答。應許多知友的建議,最近我們開通了同名公眾號:PhDer,也會定期更新我們的文章,如果您不想錯過我們的每篇回答,歡迎掃碼關注~ 】

http://weixin.qq.com/r/5zsuNoHEZdwarcVV9271 (二維碼自動識別)


在2.4GHz這個頻段,設備的最大發射功率不能超過100mw,也就是20dBm。

所以,所有wifi設備,無論路由器還是無線網卡,20dBm都是上限。

LTE的基站比較複雜,不考慮,UE的最大功率限制應該是23dBm,也就是200mw。

單看功率,最大差了一倍,其實也不是太大。

p.s. 我主要說了上行。大家都在講基站的大發射功率(也就是下行傳輸),但是,40多dbm那個是宏基站,是要覆蓋100km級別的啊,而此時,手機的上限還是23dbm。難道上行傳輸不是更有趣么。

為何wifi穿透(覆蓋)能力差這麼多?

1. 2.4G是開放頻段,普通4G基站是不會在2.4GHz工作的。由於是開放頻段,WIFI設備面對各種干擾,信噪比水平不會太高。而LTE劃分的是專用頻段,幾乎不會受到其餘系統的干擾,只需要考慮小區間干擾。

中國移動頻段為: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bands:39 bands:40 bands:41)

中國聯通頻段為:2300-2320 MHz、2555-2575 MHz;(bands:40 bands:41)

中國電信頻段為:2370-2390 MHz、2635-2655 MHz;(bands:40 bands:41)

2. LTE基站的接收能力遠大於家用無線路由器,從天線數目,前段硬體水平,基帶信號處理,全面超越。

3. LTE有各種小基站(femtocell,picocell, nanocell, microcell,這三個英文名很有意思),中繼(relay)。不同小區還可以comp。

4. LTE用戶多了,可以在調度中達到多用戶分集。

P.S. femtocell, picocell, nanocell, microcell,這四個英文名很有意思,飛,皮,納,微。


首先說一句,這個問題是個偽問題:新的WiFi距離世界紀錄:382公里_WiFi_cnBeta.COM。

WIFI一開始誕生是作為WPAN(無線個人網路)來應用的。

所以從硬體上就沒有做太多的對coverage考慮,但是並不代表WIFI本身不具備這種能力。

至於怎麼做,或者是哪些原因,很多人都回答了。


從無線鏈路預算的角度,所謂的覆蓋面積和穿透力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1,基站或AP的發射功率,發射功率越高,覆蓋面積越遠。4G宏站的功率至少都在20W以上,室內Femtocell發射功率也在100mw以上

2,天線數量,如果天線配置為發射分集模式,能有效提高覆蓋面積。4G基站的發射分集能力能有效保證小區邊緣的信號質量

3,終端的接收能力,即終端天線的接收靈敏度。目前4G終端的接收機靈敏度至少都比內置的WiFi的接收機靈敏度高不止10個dB,這在2.4GHz頻段上,覆蓋距離差3倍

4, 4G終端至少支持兩天線的接收分集,能有效提高覆蓋能力


有很多答案都在扯功率,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問題的關鍵根本不是功率。複雜鏈路預算就不擺上來了,信號從外面穿進到你家裡時的強度遠低於一旁的路由器。那原因是什麼?1.4g是專用網路,信號的干擾得到嚴格控制,wifi所用頻段是公共的,你用他也用,信噪比很差。2.基站設備強大的能力,基站側用的射頻、接受設備都是通信級的,你的信號強度低於—115dbm,只要沒幹擾它都能解出來。大天線、rru、塔放都有上行增益,動則幾十斤的設備不是一個無線路由器能比的。


因為供應商會安裝用來增強4G信號覆蓋的設備。比如一棟樓,由基站引過來一台BBU,而一台BBU又會級聯很多RRU,RRU分布在各個樓層,使得TD/LTE信號覆蓋的很均勻。

而WIFI,只有一個路由器。

藍牙也是用的2.4G頻段。你看它信號也很弱吧。

原因就是沒有信號放大的設備。

(剛入通信行業不足2個月的門外漢,如有錯誤,還望各位大神輕噴)


小區基站建設受阻,專家指出:屁民無知,路由器功率大於基站。

wifi信號沒有手機信號好,專家指出:路由器功率小於基站


根據自由空間損耗公式:空間損耗=20lg(F)+20lg(D)+32.4

很明顯根據常識 距離也就是D越大 損耗越大

而且公式很明顯的告訴大家 信號的頻率F越大也會導致空間損耗的加大

這裡說的2.4G Hz顯然不是最大的頻段 但是相對於2G 和3G來說

空間損耗的加大也是很明顯的 同理3G也比2G的船覆蓋面要窄

至於穿透能力 我們一般討論的是衍射能力吧

即一堵牆中間出現了一道縫隙 信號是否可以穿透進去

那根據速率=頻率*波長可以知道 因為速率在理想環境下指的就是光速

那速率固定波長和頻率成反比 頻率越大波長就越小

而初中時候老師就教過 波長也大衍射才越容易發生吧

以上是我的理解 如果有些說的不對 還請指正


4G也很弱啊。。現在運營商4G在地形複雜的大樓和商業區都有死角,需要大量鋪設樓內信號設備


LTE是集權統治,Wi-Fi是民主管理


樓上幾位提到了功率大小等對信號覆蓋的影響。

我增加一個觀點:信號質量的要求,準確說是cellular系統和wifi系統對信號質量的要求不同。

以手機終端為例,一般cellular LTE 的發射功率為23dBm,WIFI的發射功率為20dBm。兩者的發射功率差異只有一倍,並沒有兩種系統的覆蓋距離差異明顯。

可見功率大小並非唯一影響覆蓋距離的因素。cellular系統和wifi系統對信號質量的要求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是主要因素:

1.從下行看,cellular系統基站的接收靈敏度和WiFi路由器接收靈敏度差別可不是一點點,具體參數前面知友的答案中有。這使得cellular系統可以比WIFI系統解調出更低功率和更低信噪比的信號。從而獲得更遠的覆蓋距離。

2.從上行看,cellular LTE系統的終端發射信號的調製方式採用QPSK和16QAM, 802.11ac採用256QAM.結合星座圖可知解調時高階調製抗干擾能力不如低階調製。這也使得cellular系統可以獲得比WIFI系統更好的覆蓋距離。

深夜手機碼字,沒有圖片和排版。見諒!


穿透能力這個既和發射功率有關又和傳播信道質量有關。WIFI是在2.4G的公共頻段,而4G(Long Term Evolution)的頻段是專用的,不同移動公司使用的頻段是專有的。在者,LTE的發射功率遠遠高於wifi的發射功率。因此在穿透力上二者有著很明顯的差距


國家龜腚了發射功率的限制。


1. 第一個在於天線,LTE採用的是工業級的智能天線。

2. 無論是WCDMA還是LTE都以一套非常好的功率測算和調度功能。比如LTE 採用的是1ms的sub frame,每一幀都會回根據反饋的結果調節功率,調製演算法。這個WIFI目前是還沒有做到的,當然WIFI有新的標準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發射器的功率大小問題,同時,WiFi和4G本身就是兩種通訊方式,不適合放在一起比較。


必然和發射功率有關係。

ranger說的沒錯,802.11(含WiFi)工作在2.4G頻段上,5G以上的也有,LTE並不是工作在2.4G頻段上,有比2.4G高的,也有比2.4G低的。

關鍵在於各自應用的領域不同,LTE畢竟是廣域移動接入的,發射功率太小的話無法滿足廣域移動接入;WiFi只是局域移動接入的(解決最後1Km的接入問題),發射功率過大會影響該頻段內其他應用(BT等)。


WiFi信號覆蓋的終極解決方案:2.4G信號放大器 看到一篇文章,這是把wifi信號變成工業級的嗎?


看看這麼多答案,沒有一個完全答到點子上的,只有個別幾個稍微有那麼點意思.

wifi的覆蓋面差和穿透力差,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了解.

1.首先說有哪些因素影響其實並不大. 第一:標準定義的設備最大功率差別並不大,3dB而已,但是家用的WiFi ap有很大的可能到不了標稱的發送功率. 就算功率一樣,WiFi的可靠性也會差一點! 第二:所謂天線的差異,其實也是統一到功率EIRP上,再粗大再高級的天線,也是要折算到功率上的. 第三,所謂頻段的穿透力,就差那麼幾百Mhz,也是會歸一到功率上, 可以忽略不計.

2.差別比較大的因素有: 最主要,一個是家用產品,一個是工業產品.對指標的重視程度完全不一樣. wifi功率虛高,問題不大.你做個基站,那麼多功率指標,你要是一個和3GPP有差距,你看移動會不會拔了你的皮!

3 ,接入模式,wifi是偵聽based,靠hash避讓來解決接入的衝突問題,有雜訊干擾,或者有遮擋,wifi認為信道不空閑,就不發信號了. TD-LTE有固定的幀結構,一直有信號或參考導頻在發送,基本上會對信道有連續的跟蹤, 對信道的利用率(時間上看)肯定比WiFi要高. 肯定給用戶感覺好.

4調製方式,現在802.11n可以上64QAM,AC都256QAM了,高調製對EVM/SNR的要求就比較高.有干擾有雜訊,就會有誤碼. 要找到合適的編碼方式(MCS)需要額外的時間,另外因為分組包TCP連接中斷的回退機制,上網會斷續一點,對用戶體驗影響較大

5.家用AP對各種FEC配置的支持可能不全,當信號比較弱的時候,不會去自動切換到高冗餘編碼,或者切的比較慢.

6.還有很多細小的協議層的東東(比如載波數量,編碼方案,預測和均衡方案,MIMO抗噪),因為wifi要兼容802.11a,很老的標準,很多RF和調製的新技術都沒有用上. LTE完全沒有這個負擔,完全是人類最新的技術的應用, 所以覆蓋會強一點!


首先嚴重不同意頻段干擾,WiFi雖然用的是不同頻段,目前的情況下頻段干擾根本不是傳輸距離小的原因。以下內容為個人思考,不求千真萬確,只為拋磚引玉。

1、協議的本質差異。無線基站通信首先要克服的是什麼?就是長距離瑞利衰落,所以基站通信協議和802.11一開始的初衷不同,在無線基站通信中,用到了大量的中繼技術來克服信號衰減,能夠保持信號不中斷,哪怕很弱很弱。而wifi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什麼?信道容量!所以wifi一開始就是設計為短距離無線通信,因為它的帶寬比3G、4G都要大,同樣802.11ac也沒有過分的強調傳輸距離,而是把頻段拉到5GHz,增大帶寬。 以上這些的不同造成了一種現象:3G、4G在遠距離時雖然能夠通信,但是速度非常低,這是由於信號衰減所致;而wifi能連上速度就很快,連不上或者信號低就無法通信。假如把信號強度分為1-9的話,在強度為9的時候4g和wifi都能通信,但是降到5的時候,wifi就停止通信,而4g依然保持低速率通信。相對而言,wifi只存在通信和不通信,而基站通信則按強度分為高速率和低速率通信。

2、頻段沒你想的那樣。 電信cdma2000用的是800M的頻段,信號好的一塌糊塗,商務必備,但是由於頻段低帶寬容量就會小,導致電信網速很難超過300k,但是穩定在100k,所以才會有信號好一說。而且由於cdma的獨特原理,在信號傳輸上有很大的優勢。但是,信號牛逼是一說,cdma演變到FDD一樣要拉高頻段,否則容量上不來。所以高頻段是4G的硬需,為了克服高頻段衰減,4G的基站密度要求十分之高,基本和wifi差不多了,這也是為什麼4g從城市包圍農村,先在深圳北京做試點,因為人口聚集啊地方小啊(深圳和我家鄉縣城差不多大),鄉下的話,十分坑爹,就我老家來說,目前最牛逼的還是電信3g,移動4g沒信號。 4g速度被吹牛逼吹大了,什麼cat6 300Mbps,商用是不可能的,中國形勢下,能有800k/s就謝天謝地了,但是wifi可以很輕鬆的逼近實驗室標準,這對於未來幾年的智能家居來說尤為重要。

目前你用的4g大多是中國移動的,4g中國移動共獲得130MHz,分別為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據我所知,目前移動多數4g頻段是前兩個頻段,只能說相比wifi頻段,還稍微低那麼一點。

3、組網方式不同。基站通信是由巨大的多個基站組成一個無線通信蜂窩網,路由器只有一個。 同時,基站原理和無線路由器太多不同,距離和容量是兩個矛盾的需求。移動4g對演算法優化已經達到極限了,再增加容量的方法只有一個,多建基站,多復用。wifi則沒有復用需求。

4、發射方式不同。 基站高度高,功率大,決定了其衍射範圍廣;而無線路由器一般家中使用,高度、障礙物都阻礙了信號傳播,功率更是弱的一b。 信號差的同學可以嘗試把路由器放高點,擱柜子上。

後記:人多的地方,4G一樣很慢,現在用4g的還不多,等到多起來,馬上就回落到3g水平。目前4g測試不太標準,人少地方空曠。不信你換個地鐵口,商城步行街之類的。我上次美食節去深圳東門,人擠人,4g信號滿滿,就是沒速率。

無線通信方式各有所長,互有借鑒,藍牙紅外也是2.4g,速率也很弱,nfc也特別弱,很多時候,速率是權衡過後的一個結果,速率大,功率就要大(不是線性),那麼就滿足不了低功耗。 至於借鑒,實在是太普遍了,典型的例子,ofdm和mimo原本是802.11標準,後來運用到了3g和4g。


純粹是功率,不要想多了。

WiFi 那點功率在 3G 4G 面前可以忽略不計。


推薦閱讀:

手機是如何通過基站接入互聯網的?
通信基站對人體輻射多大,為什麼事先不告知居民呢?
小區建基站,直線距離30米,去哪裡投訴?
手機的基站之間是通過什麼通信的?基站用電池還是交流電?有總基站嗎?

TAG:4GLTE | Wi-Fi | 通信 | 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