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想學心理學,求推薦該看榮格的書好還是弗洛伊德的書好?


1、想學心理學,不要先看早期心理學大師的作品,尤其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這類大師,是開創性的,但不代表其理論就是正確的。在心理學的逐步發展中,這些理論不斷的修正和進化,才形成了今天的精神分析學派。正是弗洛伊德在內的大師,將心理學從哲學中剝離開,形成一門系統的科學。

但是,許多心理學大師,都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但是最後都背棄了他,形成了新精神分析派,比如《自卑與超越》作者阿德勒、題主提到的榮格、早期的女性心理學家霍妮等大師。

現今為止,心理學各個學派都是相互補充的,企圖用一個學派來解釋所有心理現象明顯是不合適的。比如弗洛伊德是個泛性論的人,他把人類大多數的心理行為都歸結於性,你做夢到什麼都要和性扯在一起;此外,弗洛伊德很多理論來自他所在的文化,比如他認為3-6歲的男孩會有「閹割焦慮」,害怕父親割掉自己的小JJ,這來源於當時西方不少家庭嚇唬小男孩的行為,明顯這些理論很有價值,同樣還有些片面。所以初學者看他的作品,如果全盤吸收,反而會走入歧途,不利於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

2、不要給青春期的孩子看精神分析學派的書,包括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學派很注重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影響。青春期的孩子處於叛逆期,世界觀人生觀並不健全,很可能將自我放大原生家庭的對自己的負面影響。學習了精神分析學說以後,如果不能很好的構建心理學知識體系,得到良好的引導,很可能將原生家庭視為自己失敗的根源,並得到理論支撐,進而激化與父母的矛盾。

3、建議先構建心理學知識體系的,然後再去學習精神分析,最後去看弗洛伊德的書。

先去看看心理諮詢師的教材,三級的就可以起步。

或者直接看《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是最佳的心理學入門讀物。國外很多學校將它作為入門教材。

還可以看下《改變心理學的四十項研究》,這本書挑選了各個學派的經典實驗,十分有價值。但是翻譯的比較晦澀,讀起來有點費勁。

-


先看心理學與生活


前幾天我們科里幾個人在閑聊,有幾個人都是從初中開始逐漸從心理民科成長起來的,也有幾個人是本科畢業前後因種種因素,誤打誤撞進了精神科開始從零學起的。

後者容易對精神(/心理)分析民科帶有一些偏見,認為民科自己亂看精神病的老舊而過時的內容,產生很多超價觀念不如不看,和專業人士溝通相對還好點。

我一個資深榮格民科,14歲開始入坑,高中時各種刷榮格全集,研讀鍊金術,開口閉口ultima matiria,coniunctio,上了大學之後學了一年心理學開始覺得心理學挺無聊的,和某榮格派諮詢師學了兩門課,覺得同學不懂宗教之美,於是跑去學宗教學的,到本科畢業之際,在選課-考試的框架下,對宗教學和心理學都逐漸沒了多大興趣,加上話少情商低,現在專心做腦網路大數據發展多模態算命以求生存。當一種興趣與求知的衝動來臨時,是說不看就能不看的嗎?

聊著聊著,兩撥人逐漸達到了妥協。

那種求知的(民科的)衝動,往往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雖然身在其中時往往不願承認。

也許是社交焦慮,想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怎麼樣的行為才是適當的(可能順帶會喜歡人類學);也許是不擅言辭,不會與人溝通(可能順帶喜歡語言學);也許是莫名的對人生的虛無或寂寞感(可能順帶喜歡哲學);也許帶有一點點裝逼或是想與他人不同,有點hy的成分。(對於青少年而言,看精神分析對同學而言並不會有裝逼的作用。。。所以並不是主要的原因)

有了這個解決問題的動力,多看書能訓練閱讀能力,以及對某個領域辭彙的熟悉度(思維和理解能力實在不敢說),也是個對自身的問題升華的方式。過個五年十年,也許是民科轉正,也許是逐漸失去興趣,總之船到橋頭自然直。

早期的心理學大師作品現在看來槽點多,心理分析現在不如看拉康。。。。。


最近,很多人問我:「我也一直對心理學感興趣,你給我講講接下來我該怎麼做唄」。

這些人當中,有在校大學生,有上班族,有house wife,也有已經退休的叔叔和阿姨。

他們之所以願意和我討論這個問題,我想,大略是出於如下幾個原因:

  1. 我不是心理學科班出身的;
  2. 我的計算機系本科和研究生的學業背景,和心理學差著十萬八千里;
  3. 我是在做了近10年的軟體研發的項目經理後,才轉行做的心理諮詢師和職業催眠師;
  4. 雖然我半路出家,但是仍不妨礙我成立自己的心理諮詢和催眠工作室,成為世界500強公司特邀心理諮詢顧問,和多家創業公司CEO特約私人狀態調節顧問。

所以,對於大多數沒有心理學背景,又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來說,我的心理學學習經歷和轉變歷程,似乎更具有借鑒性。

好,那麼「我對心理學感興趣,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很多人會想,我需要立一個遠大的目標(比如,我要做心理諮詢師!),然後讓這個誘人的目標,來激勵零基礎的我。不斷努力!不斷向前!

錯!錯!錯!

這個目標的設定,完全不符合心理學規律!!!

教育心理學當中,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告訴我們,最能夠調動人的學習積極性,並且發揮潛能的目標,應該設定成,超過他目前能力一點點的水平。這,才是最優的。也就是跳著夠到的果子,才是最有激勵性的果子。

如果你是零基礎的心理學愛好者。想更好的接觸和學習心理學,除了要永遠地保持對人性的好奇心外,你要首先搞清楚,我究竟是對什麼心理現象最感興趣。

1)第1步,你「感興趣」的問題是什麼?

因為心理學有很多分支,不同的分支對應不同的研究範圍。所以對於你所關心的不同的問題,需要看不同科目的書籍。

比如,你想搞清楚,為什麼對於「把牛奶瓶碰到,一半的牛奶灑掉了」這同一件事,有的人的態度是「哈哈,真不錯,還剩了一半的牛奶」,有的人的態度卻是「crap,浪費掉了一半的牛奶」……

你想搞清楚什麼是情緒、態度、意志、興趣……

那麼,你就該去看「普通心理學」。

比如,你是一個喜歡防患於未然的人,很想搞清楚,當受到侵害,到底是該往人多的地方跑,還是往人少的地方跑,有更大的幾率得到幫助……

你想知道,作為社會組成體的人,在社會中互動的時候,心理是如何工作和變化的……

那麼,你就該去看「社會心理學」。

比如,你是一個新手媽媽,想了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認知和心理是如何變化的……

你想知道一個人在生命的每個階段,心理發展規律,和需要應對的首要心理問題是什麼……

那麼,你就該去看「發展心理學」。

比如,你是一名教師,你想根據不同的孩子,給他們設計更好的學習方案和學習環境,以此來幫助他們更好地、更有效地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術……

那麼,你就該去看「教育心理學」。

比如,你想把你接觸過的人,好好分一下類,並且根據他們的類型,來預測他們的行為模式……

那麼你就該去看「人格心理學」。

比如,你的周圍有朋友、或者家人有抑鬱症或者狂躁症等癥狀,你希望能夠更好地了解病症和應對方法……

那麼,你就該去看「變態心理學」。

當你想清楚你對什麼問題感興趣了,並且找到對應的心理學分支了,接下來,就是可以找一本經典著作來看看了。

2)你「感興趣」問題的經典著作是什麼?

前一步當中提到的6個心理學分支,是大部分生活中的問題都會涉及到的。

當你搞清楚,你感興趣的問題,集中在哪個分支裡面了。那麼就可以找一本我下面列出的經典書籍,去學習和分析了。

普通心理學:Richard J. Gerrig Philip G. Zimbardo,《心理學與生活》

社會心理學:David G. Myers,《社會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D. R. Shaffer,《發展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Anita Woolfolk,《教育心理學》

人格心理學:Jerry M. Burger,《人格心理學》

變態心理學:Lauren B. Alloy John H. Riskind,《變態心理學》

做完這2步,基本你就可以算是已經入門了。

隨著看書的深入,對於「心理學」是什麼,以及「心理學」之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麼,你會有越來越清晰的認識。接下來,你會知道你下一步的發展方向的。(如果你仍然需要討論的話,還可以繼續來找我呢不是:)

在我看來,心理學,其實不是什麼深奧的學科。它只是一門,能讓我們生活的更好,讓我們周圍的人生活的更舒適的知識經驗總結。我一個工科女都能學成這樣,何況是你呢。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心理那些事兒」(ID: xinlinaxieshier)。轉載請註明!


(微笑


想學心理學?那榮格和弗洛伊德的就先都不要看。


放心,哪個你都看不懂。

精神分析的理論書籍,不做個人分析,也沒有臨床經驗的情況下,一般人都會覺得是扯蛋。

所以還是從《心理學與生活》看起吧。


想學物理學,求推薦看阿基米德的書好還是亞里士多德的書好?


精神分析是西方當代道統,首先不在看書。古時候你想出家或者學文,自己看佛經道經四書五經不是關鍵,關鍵是有師承,尤其是中醫和道教這種技術類沒有師承就是瞎忙乎。精神分析在中國,已經有了幾大山頭,學精神分析要在這幾個山門之一才能真進去。中德,capa,中法,榮格,各有體系和領軍人,看啥書要進了門再說。


弗洛伊德是心理學界最早仰望星空的第一批人,但最早仰望星空的人對星空又能了解多少。

推薦一本《怪誕心理學》這本書算是我的心理學啟蒙書籍了,我覺得很有趣。這本不是教科書,算是科普吧。

《心理學與生活》也是很多人的心理學啟蒙書籍,不過這本畢竟是教科書,有些人可能一時看不進去。

《對偽心理學說不》這本書介紹了啥是心理學,同時也告訴你要用科學的思維去看待心理學

《改變心理學的四十項研究》講的心理學史上一些著名的實驗

除了我推薦的《怪誕心理學》剩下那三本幾乎是被人推爛了,看下面三本質量肯定是有保障的,那本只能說是我個人建議。

但是千萬不要入了歧途看什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還有樂嘉的《色彩心理學》還有一些網上那些人寫的《變態心理學》(不是指教科書的那本),用一些惡趣味吸引要求實則毫無內容?


對心理學不懂,不過業餘興趣愛好可以看看。我表示弗洛伊德的書還能看懂些,榮格完全看不懂。現代心理學發展已經趨向實驗性科學了,都是用磁共振研究什麼,或者做什麼對比實驗,強行找出0.05。不過弗洛伊德的書還是很值得一看的,精神分析開創性的工作。對於個人自我反省很有幫助


先看《對偽心理學說不》吧。名字不咋滴,但是本好書。

現代科學心理學已經與榮格老弗那一套有很大不同了。


推薦入門級讀物《這才是心理學》,看完答主在決定看什麼吧


謝邀。

心理學的範圍很廣,除了臨床心理學(心理諮詢、心理治療)之外,還有關於神經科學、醫學、哲學、教育學、社會學、犯罪學、藝術、宗教及工業組織等範疇的內容。

題主問到榮格和弗洛伊德,應該是對臨床方向比較感興趣。

無論各個時期的人們如何評價弗洛伊德,他在臨床心理學及精神病學中的貢獻是無法磨滅的。任何一個從事臨床心理學的人,不管你傾向於哪個派別的觀點,其根源都離不開意識與潛意識以及本能與動力。包括榮格,也從弗洛伊德的諸多理論中,發展出了自己的理論及概念。只要你想在這一領域深入學習,弗洛伊德的書一定是免不了要讀的。弗洛伊德更偏重於實踐觀察得出結論,榮格更偏向於理解及領悟,對神秘主義及鍊金術也有不少研究,他們各有自己的側重點,我並不贊同非黑即白的好與壞的評價。

不過,新手不建議從他們倆任何一人的書開始讀起,都比較難以順暢的讀下去。雖然都是充滿了智慧及經驗的佳作,但對於沒有積累和實踐體會的人來說,會覺得難以接受或者虛無縹緲。

推薦閱讀阿德勒、卡倫霍妮、溫尼科特的書。另外也可以從科普性教材類看起例如《心理學與生活》、《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如果想有趣些又不失專業,可以讀 岡田尊司的《不正常人類研究所》,還有果殼出版的《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麼》。聽聽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導論公開課也是初學者的好選擇。


重口味心理學。

三本。

看完有個宏觀的認識再說


很多人都說了,《心理學與生活》,另外《社會心理學》(邁而斯)也可以,總之起手最好先看教材或高級科普,別先來經典。

不過怎麼說呢,先看經典又何嘗不可呢,看就是了,一切都是機緣。


強烈建議倆都不要看,看看《心理學與生活》


謝邀。建議先看老弗的書吧,再看榮格的。 看他們的書是不衝突的,都可以看,各有各長,各有所缺。


我給你推薦下本書《八卦心理學》這書知名度不高,但是可讀性很高,而且還能保持你對心理學的興趣


這樣說或許有不一定恰當的地方,不過題主是怎樣的人?

是有一定各種人生(消費)體驗、見識,意識形態比較豐富愛思考人生的?

那麼:

宗教信仰,對占卜有興趣看榮格

性壓抑,看佛洛依德

他們有些殊途同歸,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貼心答案

其實看本老佛的看本榮格的沒什麼問題,為什麼同時是只能看一本,但是沒說同一天只能翻一本。


推薦閱讀:

有沒有一種心理癥狀是:病人知道自己有某些問題該怎麼改變,卻習慣了有病,認為有病的自己才是自己?
為什麼大多數男的看《你的名字》都說感動的要哭?
你從貧窮中獲得了什麼?
明明很困很累卻不想睡覺,這是什麼心理狀態呢?
人終有一死,想到自己會死就很害怕,如何克服這種恐懼心理?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