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孔子說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參見中華思想

孔子又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強調夷狄即使有國君,但不明禮義,還不如諸夏即便國君亡了,但仍保有禮義。孔子作春秋大義,提倡華夷之辨,不強調以種族為標準,而以文化禮義作量度。如楚國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復以蠻夷視之;而鄭國本為諸夏,如行為不合義禮,亦視為夷狄。若夷狄向慕中國,能行禮義,則褒揚而進之。


這裡體現的是夫子對秩序的重視。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而諸夷多是游牧、漁獵、採集。農業社會的頭等大事是穩定,否則就沒有糧食的產出了,而古代農業的生產效率沒有現在這麼高,農業結餘所留不多,中國又是水旱災害非常頻繁,所以如果有規模較大的動亂,則危害即大。

由於災害多、中華文明的核心區北方也沒什麼屏障,所以很容易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脅,所以古代中國必須將民眾組織起來一是興修水利,二是組建強大的重裝步兵集團(騎兵不管是馬還是騎術都在下鋒)。所以最後中國就發展成集權大一統,而不是西方的封建割據。

夫子說的其實是站在農業文明的角度來評價游牧文明的組織方式,游牧民族的生存壓力更大,組織鬆散、以利害驅動、部族聯盟今天合明天打、王位是實力pk的結果、家庭關係混亂,所有這些如果放到農業社會,立刻就分崩離析,動亂不休,連飯都吃不上了。

所以今天客觀的說,夫子說的沒錯,但不夠全面深入,帶有明顯的文明優越感。


這句話出自《八佾篇》,這整篇的一個中心思想就是禮不可僭越,禮之於華夏倫序的重要性。

為什麼「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呢?因為華夏鬱郁乎文哉,有君子之道,文質彬彬。核心就是華夏有禮,而夷狄以力相爭,無禮粗野。我引幾個句子從側面證明一下: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君子之爭也雍容,不以力凌人也。這種從仁道衍發出來的禮樂先王之道,是華夏先民有別與周邊夷狄的核心,是整個文明的高貴之處,我們這種文質彬彬,不以力欺凌別人,注重教化德治的精神,正是我們愛護人民,保護人民使人民能夠好好生活,進而壯大文明的力量的根本原因。為什麼?華夏文明,善生,護生,愛生也。天之大德曰生,仁愛之本,生生不息。所以,夷狄之有君,不如華夏之亡也。

也在此,舊年將盡的時刻,祝願我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發揚光大。祝願我華夏有志之士,能夠存亡續絕,傳續我們文明的核心精神永不熄滅,這才不辜負一代代的先人們窮其一生守護的土地。


正義說的是蠻夷有君主而沒有禮義,諸夏偶無君主,而禮義長存。

所謂華夏只談文化不談血緣本身就是某些異族的曲解。

比如樓上所說的楚國,是因為處於偏遠地區開荒來著,人家祖先也還是和其他列國一樣源頭,淵源可查的。說楚國蠻夷那是因為和惠王產生矛盾了。

所謂中華民族,所謂進出中國則中國之。這類話要是韓愈知道會被異族和本族的漢奸曲解,估計都不會說的。

是的,前一句話,用夷禮則夷之,說的就是漢奸,自你曲解這些話開始,你就是個漢奸


縱然彼匈奴冒頓單于、蒙古成吉思汗均一時之豪傑,然其民下亦父死娶母之類。

雖其智勇雙全,無禮節之行制,不如死於華夏渾噩君主之民:以民心有禮信,自所認同。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

關於這句話,流傳最廣的一種解釋是「蠻夷之邦即便是有君,也比不上中原之地無君。」比如邢昺疏曰「言夷狄雖有君長而無禮義,中國雖偶無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禮義不廢。」錢穆也在《論語新解》中翻譯說「孔子撇開無君一節,謂夷狄終不如諸夏。」

但這恐怕都是誤解了原意。

此章出自《論語·八佾》,《八佾》說的是什麼呢?說的是「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說的恰恰是孔子所處時代禮壞樂崩。那個時代,禮樂征伐不僅不自天子出,甚至不是自諸侯出,在孔子的時代,其實已經開始了「禮樂征伐自大夫出。」比如,不說遠了,就是孔子所在的魯國,唐唐國君魯昭公都因為內亂逃離魯國,死在晉國。這樣的時代,有何禮可言?孔子會在這種背景下還誇讚諸夏有禮嗎?

在定州漢簡本《論語》裡面,此篇是「夷狄之有君,不若諸夏之亡也。」「不若」雖然有些時候可以跟「不如」同義,但「不若」在這裡,其實應該是「不像」的意思。於是整句意思就是,「蠻夷之邦尚且有君,不像諸夏之地已經沒有了啊……」為什麼諸夏之地無君呢?因為雖然有王有君,然而禮壞樂崩,有跟沒有沒啥區別。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孔子憤怒地感嘆,諸夏之地,現在已經淪落到連夷狄都不如的地步了!更可見他對於諸夏之地禮壞樂崩的痛心疾首。


夷狄還有君主,不像諸夏一副要亡的樣子。

孔子是在讚揚夷狄,這點可以由他誇楚王來證實,楚就是蠻夷。孔子說:楚昭王通大道矣!這就是夷狄有君。

而「諸夏」已經是禮崩樂壞的「亡」相,中原各家諸侯國普遍不穩定。春秋五霸,除去晉國,全都是蠻夷出身的,中原「諸夏」淪為大國角力場,看不出一點「有君」的樣子。

孔子作春秋,記錄諸國之事,就是一部」諸夏「的黑歷史。

我們僅以魯國為例,瞧瞧這個聖人的國家的亂象吧:

魯國亂局,三桓占很大一部分,三恆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從魯桓公這裡就不安定了。

魯桓公的上台,是一次弒君行動的結果,」羽父使賊弒公於寪氏,立桓公而討寪氏「。

桓公娶了齊國公主文姜,文姜和她兄弟齊襄公通姦,魯桓公捉姦,反被姦夫害死在齊國。

魯桓公有四個兒子,老二是文姜所生,即魯庄公。老大庶出,和老三老四就成為三桓。

魯庄公在位期間,趕上齊桓公稱霸,魯庄公還算英明,沒出現大簍子。

庄公剛死,他異父哥哥慶父就發難了,先殺了公子斑,後殺魯閔公,所以有」慶父不死,魯難未己「的說法。

魯喜公即位,他善於外交,魯國還算安定。

魯文公登基,重用三桓,禍亂在醞釀之中。魯文公死後,大臣仲遂,敬贏合謀殺死魯君惡和公子視,埋在馬圈裡。立魯宣公。

魯宣公的老婆穆姜風流,給他戴了頂綠帽。

魯宣公死,魯成公既位,想消除三桓勢力,穆姜和三桓的宣伯通姦,極力反對。

成公死後,襄公立,襄公十一年,三桓分了公室的地,襄公只能重用季孫,國內安穩,三恆勢力已超越君主。

然後是昭公,昭公不喜歡季孫氏,要討伐,結果反而被三桓聯手逐出魯國。該年孔子三十多歲,親眼目睹。」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的說法。八佾是天子的專用歌舞,季孫在自家院里演練,一點不把魯昭公放在眼裡,魯昭公於是討伐季氏。

三桓立魯定公。

定公也想驅除三桓,用孔子為相,借口禮制,要毀三桓的城池,孟孫氏不肯,定公出兵被擊敗,孔子被驅逐。

然後是魯哀公,也是想除三恆,被三桓驅逐。


如何理解的問題上,關鍵在於對關鍵詞的理解。這句話主要的理解點在「夷狄」和「諸夏」的高下上,關鍵詞是「不如」二字,是比不上還是不像?可看學者的註疏,更經典有效。

第一種詮釋,與目前流傳較多的解釋相符合,「此章言中國禮義之盛,而夷狄無也。舉夷狄,則戎蠻可知。??言夷狄雖有君長而無禮義,中國雖偶無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禮義不廢。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邢疏)

第二種詮釋,可見朱熹引用程子的注述。程子曰:「夷狄且有君長,不如諸夏之僭亂,反無上下之分也。」

但孔子是哪一種意思,一要看「不如」一詞在論語中的義項的出現情況及頻率,也要綜合所在篇章的主要意思來考慮。

以上。


確實,關鍵在於不若到底是不如還是不像的意思,這需要更多證據來佐證。如果放在這句話所在的篇目來說,講的都是魯國權臣如何專權無上,禮崩樂壞,我認為說的是「不像」的意思可能性更大一些。意思是夷狄還有君權,不像諸夏已經沒有了。大意應該如此。


南懷瑾老師【論語別裁】

過去所謂夷狄,就是文化落後的邊疆地區,孔子的思想是以文化為中心,凡沒有文化的,稱為夷狄,因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這四種族在當時是沒有文化,非常野蠻。中國則稱中夏、中原,是有文化的。孔子說那些蠻族落後地區的人,也有頭子,有君主、酋長。但光有形態,沒有文化,有什麼用,不如夏朝、殷商,雖然國家亡了,但歷史上的精神,永垂萬古,因為它有文化。

  所以我們知道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國家不怕亡國,亡了國還有辦法復國,如果文化亡了,則從此永不翻身。試看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史無前例。所以對於文化重建的工作,我們這一代的責任太重大了,絕不能讓它在我們這一代的手中斷送掉。這是很重要的,像孔子在這裡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夏朝雖然亡了,成了歷史的名詞,但夏朝的文化,一直流傳下來,現在我們也還接受。譬如過年,我們喜歡過陽曆年還是陰曆年呢?憑心而論,還是喜歡過農曆年。對陽曆年,那是不得不過的。陰曆年就是夏曆,是夏朝留下來的文化。很多很多我們現在的文化,還是夏朝的文化。所以孔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有政權的存在而沒有文化的精神,那有什麼用呢?因此文化精神一定要建立。


順手一答。

這句話的主體,顯然在「君」上。

那邊有「君」,還不如這邊沒有。

說明什麼?

說明那邊的「君」不行。

「君」要怎麼樣才行呢?

《論語》裡面有很多。


有無禮儀是區分華夷的標準


我覺得不管是翻譯也好,訓詁也好,一定要懂得一點詩興。詩經有言:碩鼠碩鼠,無食我黍。這你就不能只按字面理解,說這反應了當時的老鼠猖獗,人民生活困苦。同樣的,「夷狄」在這裡,不該只是作為一個地理或民族概念,而應該是借指一種狀態,一種無序混亂的狀態,而「諸夏」則相對應地,作為一種對比,表示一種較理想的狀態。」亡「我不認為是「滅亡」,而應該是「過失」,和」流連荒亡「的」亡「差不多一個義。合起來解讀就是:「當今之世,雖有國君主政,還不如早時候的不作為了。」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感嘆了?大概是當今雖有君而失道,早時候的執政者雖有怠政然而不亂天下吧。


推薦閱讀:

中國是否企圖復興儒學以期從思想上統治國民?
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區別在哪裡?
王陽明為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如此受到推崇?
《周易》的卦辭以及《尚書》的洪範的古書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樂經這本書為何失傳了?

TAG:文化 | 國學 | 儒學 | 孔子 | 論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