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自知之明?
能夠分辨出自己給自己找的借口。
當你產生一種行為,符合你過去的形象,別人就會馬上評價你有自知之明。低於過去的形象,別人就會說你,過於自謙。高於過去的形象,別人就會說這人浮誇。多數浮誇,得益於信息不對稱,別人不知道真實的你是什麼樣子,又不敢小覷你……當你的行為,符合了未來的形象,別人會說你是有志之人。至於是否自知,什麼程度又算知呢?如果沒有鏡子,我們要如何評價自己的長相,誰又是我們人性的鏡子呢?
我有一個朋友,談天說話間喜歡時不時冒出一句:「人貴在自知」。
中國人特別是有一定學識的人喜歡說這句話以自謙。
自知,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
人若能真正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那就真正心無芥蒂,無拘無束,自由坦蕩,死也無憾。
可是,你真的百分百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嗎?
我是不能,年少時輕狂,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後來從高峰跌到低谷,以往的三觀摔個粉碎,帶著一無所有,孤獨地在黑暗低谷中掙扎匍匐前行,最後穿過低谷,尋得一點光明,又重新塑造自己的三觀。
現在再回過頭來審視自己,我對自己心存敬畏,如果不是經歷那段低谷,我對自己的認知可能永遠都停留在太曬照射的光明一面,或者像弗洛伊德的冰山,只看到浮在水面的一角,不知道藏在水底的大部分。
即使到目前為止,我也不敢說我對自己很了解,我只能主觀且狂妄地估計,大概了解個百分之六七十吧,還有百分之三四十,需要繼續學習了解認識。
怎麼樣去了解認識自己?
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只有在與別人,與外界的互動中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比如,你說了一句話或者做了一個動作,別人是怎麼回應的,你又是怎麼回應的?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應對模式?當我們深入地挖掘這種應對模式,就會發現自己缺失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需求,才能想方設法地通過合理的途徑去求得。
又比如,面對一個嶄新的情境:創業,跨行換工作,百公里徒步,長距離騎行,跳舞,做飯等等,有人立馬斬釘截鐵地說自己不行,覺得這是一種自知,認為自己沒有那樣的能力,這是因為,這樣的人通常已經被自知所束縛,他所認為的自知,其實是自己過去或者說目前的一種狀態,或者是自己一直以來給別人或者自己的印象,是已經顯露的冰山一角,他並不知道自己的潛力,不知道藏在水底的那部分是怎麼樣的。
總之,現在的狀態很安逸,他不願意擺脫這樣的安逸狀態去尋得突破,或者說,他不願意打破目前的平衡去尋求進步。
這類人真的自知嗎?假如他去嘗試過,發現真的不適合,那是真正的自知;假如不去嘗試,只是一味強調不適合,那是虛偽的自知,是在為自己的不改變辯解。
有時,自知是一種作繭自縛。
只有抱著好奇和開放的心態,去嘗試新的事物,才能真正做到自知。
得瑟一下,話說,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在21個小時之內走完100公里,這個也刷新了我對自己的認知。
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能夠反省自我,以及換位思考。處事當斷即斷,謹言慎行。
擅用比較級,慎用最高級
首先,你要對自己有個客觀的理解,可以通過自己,周邊的比較耿直且沒什麼心機的人口中作出對你的評價,最好的我覺得是父母,而且其實很多事情你都可以從身邊人的反應中得出你的評價。你得清楚地知道,這個世界會有很多人會為了跟風,為了某些目的,如賣衣服的銷售員等,奉承你,有時你甚至會相信,於是陷入不真實的自己中。在我看來,有自知之明的人是很有魅力的。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可以讓奉承的話隨風而過,真話其實也不會太放在心上,就是一種,恩,你說的的確是我,可是我已經知道了,恩,那個我的確沒做的很好,你誇得過了。真的,有自知之明且不斷進步的人,太有魅力了*^O^*
自己心裡有點逼數就是真正的自知之明
以前有人誇我厲害,誇我謙虛,我知道他說的是實話;現在,他再這麼說,我就知道他是虛偽,隨便那麼一說的
多問多看多點贊就好
要想自知,先要知人。說自己成不了什麼樣的人,先得知道成為這種人需要做什麼。說自己做不到什麼事,先要看做這件事要付出什麼。否則就不是有自知之明,而是為自己的怠惰找借口。見識越廣,越自知。
相比於自知,生活中常見的其實更多的是不自知。有人認為,知道了自己不想要的,就是自知,這種情況多發生在感情的選擇上,比如擇偶,很多人總是說這個我不能接受,那個我不喜歡等等,當你真正問他,你想要什麼樣的,他會說,我也不知道,感覺對了就好。這其實是不自知的表現,所以,當我們做決定時,請不要一味地用排除法來做選擇題,而應該用簡答題的方式來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打遊戲的時候如果我的排名不在倒數那麼我知道這一局絕對要團。
就是你應該非常確定下個月自己能賺多少錢,這個月你才能去借多少錢
從前有個小孩叫小明,小明沒答應。
小明就是我,我也叫自知之明。推薦閱讀:
※信仰儒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漢朝初期對於儒家和道家的理解是不是有偏差?
※孔子創立儒家學說是一種什麼心態?
※未來會有傳統文化的復興嗎?
※中庸之道的「中」「庸」二字如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