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 Uradio 的主播樊素是什麼背景?

每天早晨聽她的"素描時光",感覺很溫暖舒服,有誰知道她的更多信息嗎?


我也是《素描時光》的聽眾,前段時間看到有一篇關於她的專訪,這篇專訪信息量蠻大的,如果你想更全面地去了解她以及《素描時光》這檔節目的話,我推薦你去看看,專訪全文如下:

樊素:做有手工質感的電台節目

編者按:今年4月,一檔叫《素描時光》的電台節目跟《鏘鏘三人行》、《開卷八分鐘》等老牌經典電視節目一起,被我們列入「金牌節目」。理由很簡單,因為它好聽、有料。其實在去年,《素描時光》就已經是鳳凰URadio的周播節目冠軍。儘管鳳凰URadio本身也是剛剛起步的電台,但這個開播比開台時間更晚,當時總量尚不足70期,定位頗顯小眾的節目能吸引一批固定聽眾著實讓主持人樊素感到意外。

如它口號宣稱的「交錯時間和空間,讓每一段故事沉澱,打開這本聲音雜誌,帶你走進心靈的後花園」,《素描時光》不屬緊扣時事的新聞類,也不是逗趣耍貧的娛樂款,它有點文藝,但又不是那種自憐自美的文藝調,它聊文學、歷史、哲學、旅行、建築、電影、繪畫;馬爾克斯、顧城、三毛、宮崎駿、費雯麗、梵高、姚仁喜都是《素描時光》的主角。

一位聽眾概括得好:「《素描時光》不管聊什麼,從來不居高或者仰望,眼光是平視的,敘述是平實的,樊素又總能抓住人性上柔軟的東西,卻不沉浸在某種情緒里,自我矯情,這點很難得。所以,這算是一種『接地氣的文藝』吧」。我們喜歡這個概括,喜歡裡面的文字、音樂和氣氛,也喜歡樊素節制又有張力的娓娓道來。

以下是我們和樊素的對話。我們好奇這個時長近一小時,光聽就感覺工序繁複的節目是怎麼做出來的。《素描時光》的團隊從開始到現在就是樊素一個人。她說,一個人也可以站成一條隊,一個人也可以做出有手工質感的好節目。

「吸引,不是迎合」

鳳凰FM:當初怎麼想到要做《素描時光》的?

樊素:上大學的時候當過幾年播音員,那會真的只是「播音員」,前期後期都沒什麼參與,所以入職的時候,知道這裡給每個主持人周末一個小時,要我們自己策劃,其實挺懵的。後來在網上跟大學同學、文青朋友瞎聊,算頭腦風暴吧,一朋友說豆瓣有個阿鵬小站,節目特好,當時聽了幾期,簡直是震撼!廣播還能這麼做啊!

受那個節目的啟發,我基本上能想像我的呈現方式了,人聲、音樂、聲效統一,又有層次,像聲音電影,說話可以不大聲,旁觀者的口氣,主題有新聞敏感,有人文關懷,有內涵,跟在的士上聽到的節目太不一樣了!

然後就開始想我手上的資源夠不夠,選題怎麼定,文字從哪找,音樂怎麼弄。一人之力累是累,但還是可以完成的。而且關鍵是我喜歡。要持續不斷做的東西必定是你熱愛和擅長的。我平常就喜歡看人文類的東西,也有人文學科的背景,有點意識,聽的音樂也比較雜,就開始摸索著做了。

鳳凰URadio這點很好,願意要白紙一張的人,這樣的人可能沒什麼習氣和包袱吧,我不用想必須改掉什麼,或者超越什麼,我專註地做我認為好的事就行了,廣播挺自由的,說什麼怎麼說都是自己決定。   

鳳凰FM:《素描時光》的主題是如何確定的?

樊素:新聞切入,文化落腳。當時覺得周播節目如果能切合時事的話,可能在傳播的效果上會好一些。比如第一期說誠品書店在香港開幕,那就是當下的文化大事;說韓國流行音樂,當時就是鳥叔大火。但難就難在已經這麼多人在說了,你能聊出新鮮的嗎?其實是可以的,角度新、材料新、呈現方式、敘述口氣都可以新。簡單的東西可以聊得深一些廣一些,複雜的要聊得淺白通俗,切入點小一些。

現在的選題可能時效性沒那麼強,開始任性了。有一次讀了野夫的《身邊的江湖》,有些分享欲,就在節目里說了一期。還有我在香港聽到很有收穫的演講,比如余光中(台灣詩人)、王健壯(台灣政論家)、姚仁喜(台灣建築師)的,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出來。

鳳凰FM:所以每一期主題的確定,不一定是考慮聽眾的興趣?

樊素:確實是。聽眾的興趣我也還在摸索。廣播是很個性化的東西,剛才我說是很任性的東西,也是很審美化的東西。聽久了,主持人的形象,趣味甚至品味就出來了。雖然「品味」這個詞聽起來很傲慢,但其實就是這樣的,尤其因為這是一個人的團隊,更能體現出個人特色。我想靠內容,靠世界觀吸引聽眾吧。是吸引,不是迎合。當然中間有個平衡的問題,不能清高地自說自話,還在摸索。

「感受,不是啟發」

鳳凰FM:《素描時光》的選題範圍的確很廣,這些選題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繫呢?

樊素:我覺得是有的。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出現在你節目裡面的人好像是精神上的親戚,大家長在同一個花園裡。比如說姚仁喜(台灣建築師,藏傳佛教信徒,宗薩欽哲仁波切《正見》等宗教讀物的翻譯者)那期,他主張的那種侘寂的美學理念、他的閱讀世界、思考層次,我覺得似曾相識,因為我在往期節目裡面也有聽到或者提到,之前剛好訪問過台灣的一位漢人活佛。

我做過一期懷念海子的節目,海子非常喜歡梵高,在這之前我也專門講過梵高的故事,而梵高那期我又選用了余光中評價他的文章;一年之後,余光中又成了我節目的主角;剛才說到的姚仁喜,他欣賞日本建築那種寂寥的狀態,他說人生無常才是美,這個調調跟幾米的也相似。很奇妙。

我喜歡看的人生故事挺多都是悲劇的,像費雯麗、海子、顧城這些人,他們要不走的時候都很落寞,要不就是用一種非常強烈的自我了結的方式離開。看似悲涼,但我又覺得過程非常美。這種美沒辦法言傳,只能去意會、去感受。有時候自己的這些感受,會在某些嘉賓的言語中找到共鳴,這個讓人非常感動。

鳳凰FM:所以,你是通過節目來傳遞一種審美方式和價值觀?

樊素:一個好節目一定有一以貫之的價值取向和審美趣味。這麼說吧,我是在跟聽眾一起感受一種審美和價值吧。節目剛開播的時候我企圖心很大,老想干點啟發別人的事兒。你看我下的標題就知道,很多特別大的命題,有很多評論性的句子出現。但現在少了。我會想,你憑什麼啊?你以為你誰啊。想50分鐘解決一個大問題,不可能的。現在平和一些了,自己的角色小了一點。素描的宣傳說「帶你走進心靈的後花園」,以前我想當導遊,現在我也是遊客,我們一起閱讀,一起感受。

好節目是要有初心的,甚至有點野心。這個野心不是說你爭強好勝、追名逐利那種,就是你得有那種做作品,做有收藏價值作品的心。也許離那個目標還很遠很遠,但至少得有這個追求。

鳳凰FM:你剛才說心態平和一些了,這反映你的價值觀改變了嗎?

樊素:沒到這麼高吧。就是懂事一些了,謙虛一點了吧。反正就是得平視。你對任何人物都是這樣,你對聽眾也要平視,對待節目當中呈現的人也是。

比如說秀蘭·鄧波兒,我看到一些文字,不吝溢美之詞地甚至感覺到誇張式的寫她多麼完美,多麼得意,我會把這些誇張的全部改掉,用盡量平實的語言,用常人的心態去理解,任何讓人不適地抒情、排比、聳動性的話全部刪掉。

做海子,三毛的節目,我心裡多麼喜歡他們的人和作品都好,也要盡量用客觀的口氣去描述。主持人不用下結論,細節和故事夠豐富,聽眾自己有判斷的。

「打造手工質感的電台節目」

鳳凰FM:聽你的節目感覺信息量很大,素材很豐富,稍不留神就漏了東西,而且音樂音效用得很多,種類跨度也很大。我記得你有一期節目做了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你自己也說過要打造手工質感的電台節目。具體怎麼做呢?做一期節目要花多久?

樊素:平均十幾個小時吧。選題、偶爾的採訪,找文字、找音樂、配音、剪輯加起來是要這麼久。定題和弄文字是最難的。音樂方面,我的習慣是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聽遍所有能聽到的。比如做三毛那期,我把蝦米網上能聽到的所有跟三毛有關的歌聽過了;宮崎駿那期選結尾曲,也是聽過所有的版本,選了我覺得最好的。剪輯我也挺細的,細到什麼地步呢,口白跟音樂中間的銜接,快一秒,或者慢一秒,中間的聽覺有什麼差別,我會反覆比對。可能非常細微,但是如果我聽得出來,一定得抓我感覺對的那個。

鳳凰FM:但是現在一般人都只把廣播節目作為背景音樂,伴隨式收聽,可能不會聽得這麼細緻。

樊素:《平如美棠》那期,有一個地方講到平如美棠結婚當天,平如的幾個同學鬧了會洞房,然後在堂屋外搓麻將,一直搓一直搓,搓了一晚上。我花了十幾分鐘上網找視頻,轉換聲音,剪進去。有聽眾專門給我留了個言,說就這麼出現幾秒的聲音你也配了,點個贊。還有更早一次,《這樣的愛情支撐我們活下去》那期,講愛情天梯的故事,有劉國江老人為妻子敲石頭梯子的情節,我要那個鑿山的聲音,網上找不到,音效庫里也沒有,我們台製作人菲哥幫我去借工具,自己敲敲打打現錄了一個,折騰了快一個小時,最後呈現的也就是三五秒的背景音。

我覺得這是態度的問題。你把它當做一個認真嚴肅的事情在做,別人自然會用同樣的態度回報你。所以,你花了心血做的東西,就不希望別人只是當背景聽,我的目標不是做那種伴隨式的節目,不想做一個流水線、過耳就忘的東西,我想做每一期值得收藏和反覆聆聽的東西,我想完全佔據聽眾那一小時。其實這個挺霸道的。所以我現在做節目真是越來越慢了,思前想後,可能要求高了吧。

「在節目中尋找同類」

鳳凰FM:你剛開始做《素描時光》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它有些小眾?

樊素:剛開始的時候什麼都不懂,沒想這麼多。但即便是小眾又如何呢?中國人這麼多,你能把同類都找到,伺候好他們,已經不得了。而且,跟我一樣的人不會少吧,這種人文類的,稍顯嚴肅的東西聽起來小眾,實際未必。人人都是有精神需求的,這是種本能吧。節奏越快,人心越浮躁,就越需要一片精神的自留地,讓你安靜沉澱。

有人說《素描時光》只適合文藝青年聽,我不覺得。這年頭「文藝」的標準本身就是模糊的,甚至是錯亂的。生活里有很多偽文藝,以為去咖啡館裡看個書那就是文藝了,穿個森女系衣服就是文藝了。那個不是。我有個聽眾總結得挺好:「文藝其實代表了一種對生活的感受力,甚至是一種美學態度」。

鳳凰FM:你很重視聽眾反饋吧,我知道素描時光有兩個微信群,當初怎麼想到要建的,過程是怎樣?

樊素:做節目到一個時期,會有些疑問。我到底每天在說給誰聽?他們在哪兒?他們是什麼樣的人?我想找到他們。

我有個微博,聽眾偶爾會發私信或者留下評論。有一天實在是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做下去了,我就主動在微博上找聽眾聊天,讓他們指點指點。同時跟幾個人聊,越聊越投機,就想乾脆把大家聚一塊兒得了。第一個群就這麼建起來了。現在41個人,一群不會再加人了。後來我就在微博和節目里公布微信號,加的人越來越多,二群100號很快滿員了,現在想要不要再建一個三群。

我對陌生人不是很有戒心,覺得喜歡《素描時光》的應該都是美好的人吧。反正我們在群裡面什麼都聊,節目的,工作的,生活上的,家裡的貓啊,他們都很熟。

鳳凰FM:今年年初你來北京採訪的時候,和群里的聽眾見面了,能具體說一下嗎?

樊素:三月我去北京採訪,跑兩會。去之前就跟群里的小夥伴說好了,這次一定要見見。見面那天好狼狽啊!上午在梅地亞中心聽外交部長的記者會,那天馬航飛機又失聯了,記者會一結束,下午就奔朝陽麗都飯店。守了大半天吧,晚上8點多從麗都撤,去南鑼鼓巷跟大夥見面。見面喝喝酒,大家就跟老朋友似的,很放鬆,一開始以為就三四個能來吧,後來居然來了九個。很開心!

鳳凰FM:你覺得做《素描時光》之後,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樊素:滋養我自己吧。我沒覺得這只是份工作,是為了應付誰、討好誰幹的,這是我本來就喜歡的東西。非常幸運。

樊素:鳳凰URadio主持人。主持節目《素描時光》、《3D話新聞》。江西蓮花人,2007年從武漢大學宗教學系本科畢業,後被推薦至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進修,2009年獲香港中文大學廣告學社會科學碩士。加入鳳凰URadio之前,在香港非牟利文化團體服務三年。

《素描時光》:鳳凰URadio綜合台周六、周日晚9點首播

《3D話新聞》:鳳凰URadio綜合台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到1點直播

文章出處:樊素:做有手工質感的電台節目


她有微信,微信號是ivanafan,健談,隨性,沒架子的一人。


聽樊素的節目三年多了,微信上也常常交流些節目的看法,基本上她都會回復你,而且你可以從用詞中洞見她其實一個非常隨和的人。關於背景節目什麼的上面諸君的回答已差不多,帶點乾貨來了,去年素描時光停播後,我整理了完整的122期節目文件 素描時光節目完整版 鏈接里嘮嗑了很多聽素描的往事,嫌太長的可以直接刷到底部下載全部節目。

說點題外話,我一直在追求「喜歡藝術和閱讀但又不深沉,關心自由民主但又不激進,熱愛生活和家人朋友」 這樣的人生,而樊素,她做到了。挺羨慕和敬佩她。祝樊素天天開心,素描早日復播!


用她的話說:一個學宗教的女屌絲。但是我不這麼認為,至少她是一個有聲音魅力和深度思想女文青。


樊素讀神學(宗教)的,畢業朋友介紹去的鳳凰,才進的媒體行業。

Uradio不盈利被鳳凰砍了,樊素另外開了一檔考拉FM的《考評匯》欄目,大家喜歡可以去聽。


3D話新聞也很好


知性文青范。


據說樊素婚後回到大陸了,現在國際一線城市做教育。願她工作順心,身體健康~~


樊素,不是蘇軾小妾之一嗎?


從去年開始第一次聽到就喜歡的不得了,音樂好聽,聲音柔美,故事有料,如果能再次復播,大家千萬奔走相告呀!


據說7月份要重開《素描時光》


聲音很好聽,而且有辨識度


有想法的文藝青年


我也一直在聽,有的已經聽過好多遍了,太棒了


不錯


推薦閱讀:

從不標準的口音到標準一甲普通話,這個糾正過程是怎樣的?
你聽過哪些好聽的廣播劇,國內近些年有哪些好聽的廣播劇沒有?
配音行業中,表演專業與播音專業有哪些異同?
電台中是如何處理聲音,使聲音更加有質感和厚度的?用的什麼軟體、插件、發音方法?
人能改變自己的聲音嗎?

TAG:鳳凰衛視 | 主持人 | 播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