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衛戰為什麼要先閱兵?閱兵對戰局改變有作用嗎?


防禦戰一方的指戰員,最經常說出/聽到的兩句話是什麼?

————連長—營長:請求增援!我們頂不住了!請求撤退!

————營長:不許撤退!頂住!援軍馬上就到!

————營長—團長:請求增援。。。。。。

————團長:不許撤退。。。。。。

————團長—師長:請求增援。。。

雖然有些誇張,但一般而言情況大體如此。

然而,上級嘴中的:「援軍馬上就來」。其可信度,大致相當於穀子地的集結號。。。。。。

所以,為什麼莫斯科閱兵極大的提振了士氣?

————莫斯科閱兵的意義,就是告訴了所有前線將士:「頂住!你們身後真的有援軍!」


紅場閱兵的確是極大地提振了蘇軍士氣,但光靠這個可贏不了戰爭。在閱兵時德軍有裝甲部隊已經挺近到離紅場不足30公里的距離了,雖然前期進攻受挫,但希特勒也是在準備玩命了,被惡劣天氣折磨得快要瘋了的德軍士兵在聽到總攻命令時,搞不好士氣同樣高昂,畢竟只要打贏了就可以回家了。士兵可沒有上帝視角,聽到長官這麼鼓舞,士氣能不高?而參加閱兵的俄國部隊很多剛經歷了長途跋涉,也並沒有接到閱兵後就要去拚命的命令,很多士兵還不知道要去哪呢。在這種前提下,你說蘇軍打贏德軍只是因為士氣,好像有點說不通吧。

所以光從戰士的心態上並不能完全解釋為何閱兵會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但如果放眼全局,你會發現閱兵的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先看幾個時間點:

閱兵時間是1941年11月7日。

莫斯科保衛戰轉入反攻階段的時間是1941年12月5日。

也就是說戰局的扭轉花了近1個月的時間,這時間可不短,西方國家在這一個月觀察後,又發生了什麼大事呢?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

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

12月11日德國對美國宣戰。

從這幾個時間點可以看出,蘇聯從東線抽調部隊去和德軍拚命後,日本就放心地開始籌備襲擊美國了(實際籌備時間還要早,在41年夏天就形成了決議)。

這些事件形成了什麼連鎖反應呢?

首先,斯大林通過閱兵告訴了全世界「我要拚命了」,從蘇聯準備玩命開始,西方國家就坐不住了,萬一德國真的被搞趴下,那就只剩下蘇聯收割勝利果實了,對於仇恨紅色政權的西方國家來說這可是比希特勒稱霸還要可怕的事情。而如果玩命失敗,下一個等著被收拾的就是英國。所以這種戰略姿態不管打不打得過,都會激起西方國家提前開始戰略部署,對德國形成兩面夾擊,蘇聯敗則他們可以自保,蘇聯勝則一定要趕在蘇聯前頭搶奪勝利果實,雖然唇亡齒寒,但也不能把蘇聯真的養肥了。希特勒肯定是害怕這一點的,所以他一定會要求速戰速決,但這種被迫做出的軍事部署就讓德軍失去了戰略機動性,而更糟糕的是德國遠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後勤來支持他們與蘇聯打一場真正意義的全面戰爭。

好了,一個月後日本送上了群嘲大禮包,成功把美國拖下了水,這是斯大林萬萬沒有想到的驚喜。以美國的體量一旦參戰,那德國完全拼不起消耗。

打又打不過,放棄又可惜,換了你是希特勒你會做什麼選擇?不管你怎麼選,希特勒已經是個輸紅了眼的賭徒,他的選擇是對美國宣戰,以此來交換日本進攻蘇聯。只要日本在遠東牽制住蘇軍部分精銳,他就有希望搞趴蘇聯,只要搞定蘇聯就有了急需的石油資源,有了這些石油他就可以繼續讓第三帝國這部戰爭機器高速運轉。那會的美軍雖然比較富裕,但並沒有什麼戰爭經驗,如果不開上帝視角,沒人會覺得自己穩贏,隔著大西洋對峙最後講和就是希特勒所期待的最好結果。

可惜元首被日本朋友坑得血本無歸,趁著他吸引美軍火力的空檔,日軍和美軍打起了太平洋戰爭,哪有空管蘇聯啊?元首的計劃一敗塗地,石油沒搶到,帝國精銳盡數折損在蘇聯泥濘的土地上。

所以開著上帝視角來看,好像這些事情都是必然的,但蘇聯贏得莫斯科保衛戰真的不是只靠閱了個兵提升了士氣,而是這種姿態對未來戰局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最高明的戰略就是這種同時調動盟友和敵人的戰略,你明知道我的意圖,但你還是不得不按我的意圖行動。


1941年紅場閱兵時蘇聯大片國土淪喪,斯摩棱斯克戰役的戰敗使得莫斯科門戶打開,稍有常識的人都不難看出這蘇聯是藥丸,像常凱申在南京面臨進攻時就識時務地遷都去了重慶。但是,在這種劣勢應該慫一波的時刻,斯大林進行了紅場閱兵,這向全世界和蘇聯軍民傳達了一個信息:我們哪裡也不去,因為我們不需要撤退,我們能在這裡打敗德國佬。此外,能進行紅場閱兵本身就說明德國拿莫斯科完全沒有辦法。既然拿不下莫斯科,那麼你的失敗就是遲早的事情。


事在人為,人在人心。兵無戰心,再高明的戰略,再強大的裝備,也無法發揮。德國方面明顯低估了蘇聯軍民的抵抗決心和能力。

p.s. 這也是為何政委一職那麼重要的原因。


鼓舞的不光是士兵,還有整個民族,甚至其他同盟國。

士氣這種東西,看似虛無,實際上對成敗起著極大作用。引用一句「戰爭的勝負取決於四分之一的實力加四分之三的士氣」

想想你平時工作中,消極被動懶散毫無慾望和渴望積極奮鬥拚命的狀態,差距大不大?何況戰爭呢。


閱兵和莫斯科會戰沒有必然聯繫。閱兵是為了慶祝十月革命的!沒有莫斯科會戰照樣閱兵。閱兵對戰局沒有直接作用,但有很大的間接作用!!!

當時德軍先頭部隊離莫斯科就幾十公里,莫斯科里人心惶惶,絕大多數人建議放棄首都,斯大林堅持留下來並且好招調動人民和軍隊保衛莫斯科。在這種朝不保夕的危機時刻,斯大林成功的調集軍隊支援莫斯科,閱兵之前沒有人知道斯大林會出現在閱兵儀式上,結果他出現了。 領導在這時刻出現了小兵們還怕什麼往死里干啊!斯大林出現閱兵對莫斯科會戰 對當時的軍心民心有著巨大的提升意義!


納粹德國發跡以來,從萊茵河到奧地利,從蘇台德到布拉格,全都是予取予求

起兵以來,從波蘭,到丹麥挪威,到荷蘭比利時,沒有不是秒殺的

西歐陸軍第一的法國,竟然被打崩潰,建立傀儡政府

南歐的南斯拉夫和希臘,也都是在短時間內丟掉首都

這些事情全世界都看在眼裡

這樣的德軍,突襲蘇聯,沒幾個月就消滅了上百萬蘇軍,後發展起來的、看似野蠻落後的、剛大清洗過的、連芬蘭都打不贏的蘇聯是不是也該完蛋了?東邊烏拉爾山、西伯利亞廣闊無邊,蘇軍是不是應該後退到那裡徐圖反攻

然而斯大林在莫斯科一步不退,還舉行閱兵,受閱部隊走過紅場就上戰場拚死抵抗。

這種做法,在當時那種絕望狀態下,說是突然出現了一個拯救世界的勇士不為過,對於蘇聯自己,對於英美,甚至對於正在煎熬中的中國,對於所有已經被德軍佔領地區的抵抗力量來說,其心理作用不言而喻。

蘇聯居然沒有垮?

德國裝甲也會輸?

相信當時沒有任何領導集團不會因這個事情影響之後的決策。


能閱兵說明莫斯科的制空權還沒落到德軍手中,只要還有制空這仗就能打


斯大林使用了技能「紅場閱兵」,蘇聯陣營的士氣得到了極大提升!

蘇聯陣營所有單位攻擊力+50%,友方單位陣亡時,附近所有友方單位攻擊力+100%!

小鬍子:渣渣,斯大林竟然使用了禁咒


國家焦點:紅場大閱兵

現役軍人數量不少於1m

與以下其中一個國家處於戰爭中:

德國

美國

效果:過得國家精神:身後就是莫斯科(國家凝聚力+10%,陸軍攻擊+20%,陸軍防禦+20%,陸軍組織度+50,組織度恢復+50%)

認真回答,當你的民眾看到你的國家還能動員出這麼多的軍隊,你就不會對你的祖國失去信心

對於士兵來說也是一樣的


希特勒認為直接拿下莫斯科不能一波徹底瓦解蘇聯大水晶,所以沒有採用古德甩鍋的意見直接上高地,先他讓收了一波野區和下路兵線,這一定程度上給了蘇聯時間。

蘇聯認為自家中路高地塔丟了就全盤被動了,所以拚命在高地塔前放各種陷阱,結果還是沒守住塔,損兵折將,但就在這時大嘴復活整備成型了,帶著亡命三件套T34.KV和BT7從基地沖了出來,活著的隊友看到這情況一下子就有信心了,一波反打,直接由守轉攻,一路反推上希特勒的高地。

這次離前線25公里的閱兵就是表明一個態度,然後激勵國人和前線,還有大量的先進武器裝備直接投入前線,希特勒是犯糊塗了,對上蘇聯,以德軍的裝備只能打閃電戰,機械化兵團一旦落陣地被拖住就沒有優勢了,法國坦克厲害但是沒拖住,一是信心沒了,二是縱深基本沒有,三是沒有庫爾斯克草原方面軍這種就欺負你油少人少的編製


因為要刷事件(抖機靈),話說mih里只要有紅場閱兵,就有外星補給和刷大量的機械化部隊,加上堡壘師,都是淚啊


十月革命閱兵是蘇聯慣例,每年一次。

士氣提升巨大。不過不是沒它不行


推薦閱讀:

如果蘇聯不存在,德國會打敗全世界嗎?
世界上是只有中國把入侵國政府和人民區分看嗎?
二戰中,如果日本和德國,美國和蘇聯互換政體,戰爭會打成什麼樣子?
到底應不應該同情當年的被虐待的日軍俘虜?
IJN艦船與艦載機在大西洋到底會不會大程度上損失戰鬥力?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