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十年寒窗學什麼?科舉的鄉試、省試、殿試等都考些什麼?

難道都是些四書五經的?用的著學十年嘛?


四書五經只是答題工具

十年寒窗是誇張手法

因為每次科舉全國多的取兩三百,少的只取二三十(不同朝代不同制度人數不同),難度極大,百萬分之一的概念,故而說是十年寒窗

至於其考什麼

隋唐,宋,元明清的科舉考試皆有不同

隋唐有很多考試科目,分為常科與制科兩類。常科每年舉行,制科則是皇帝臨時設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鄉貢,常科名目很多,依據應舉人的條件和考試內容分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科。

唐代科舉中最常見的科目是進士和明經。進士一般試帖經、雜文、策論,分別考記誦、辭章和政見時務。明經一般試帖經、經義、策論。

帖經、經義就是考對四書五經默寫和理解

到了宋朝考試科目沿襲唐及五代設設進士、九經、五經、開元禮(後改開寶禮)、三史、三禮、三傳、學究、明經、明法等科,進士科以外的各科,常合稱「諸科」,開始進行改革,鄉試、省試、殿試的次序便是這個時期最終確定的。

宋朝考試經歷了多次改革,考試科目也略有變更

不過大體上是詩、賦、帖經、墨義

帖經、墨義就是對四書五經默寫和理解的考試

這就是要學儒家經典的原因

但是作詩作賦也是要學的

並且經是儒家經典,而傳是解釋儒家經典的書,這種注釋各地雜陳,內容不一,(其中最著名的的就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而學生在宋朝往往要精通各個版本的注釋,《隋書》裡面記載了一個叫房暉遠的人就是因為通習了南北的經傳被認為是大師。

到了元朝,元代的科舉制度基本沿襲宋代,用「經義」、「經疑」為題述文。不過元仁宗完成了王安石科舉新法未竟之功,頒布了統一考試書目,可喜可賀,終於不用複習那麼多東西了。

但是仁宗用的不是王安石寫的《三經新義》,而是如今飽受爭議的朱熹編注的《四書》(最早把四書五經列為教材的是漢武帝獨尊儒術時候乾的)

可惜人元朝雖然改了個小革,但是選的官基本不重用,經歷了開開廢廢的反覆後大元也就完蛋去了。

然後終於來到了,我們熟悉的明清科舉了。

明清採用八股文的格式

之所以叫八股是因為它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而內容必須要出自朱熹編注的《四書》

這時候就不是說考默寫這種小兒科的事情了

而是作文,大作文

那些說八股文都是僵硬敷衍的絕對都是瞎說。

固定的格式能寫好那真的是才思敏捷才對。

就像格律,詞曲,都是按規定的格式來填照樣藝術多多。

儒林外史有句話,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說出了八股的難寫

不過說了半天說的都是格式,明清考什麼呢

還是「經義」、「經疑」還是《四書章句》

最後鄉試、省試、殿試考的東西都是一樣,只不過一個是一模一個是二模(很不恰當的比喻哦)的關係


剛好看到這方面的資料,關於科舉考試學習時間的問題:

M. 伊奇薩達曾做過這樣的估計,要精通考試科目四書五經,必須熟記的古文字在40萬以上。如果以每天200字的速度記憶,需要整整6年的時間。這還不包括卷帙浩繁的王朝史書。到宋朝為止,已有17個所謂正統王朝,到清朝時達到22個。而各王朝史也是要求考生熟讀的。

摘自《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40萬字,真不是小數。對科舉制度有興趣的網友,推薦借閱這本書。


主要學的都是儒家經典,另外還有些官方文件。

學十年還是要的。過去小孩六七歲也開始啟蒙了,據記載中進士最年輕的也要十七八歲,而且這種人其實很少,十七八歲中個秀才已經非常了不起。科舉考試越往上越殘酷,清代平均一年進士錄取不到一百人,有多少人口呢?多的時候有四億,這比例快趕上現在的院士了。唐代更少,每年二三十個吧,所以就有「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就是說五十歲中進士還是很年輕的)。明清七八十歲的童生也不少。

科舉考試以四書五經為基本材料,背下來是要的,不算注釋十幾萬字,明清人學習春秋文字和我們現在學習相比其實也容易不了多少,而且不能出錯哦,需要時間吧?還要學習朱熹的章句,還有幾十萬字。理解也是要的,需要時間吧?

關鍵是寫作技巧的提高。

不說詩詞,就拿八股文來說。

不太同意 @白起 的說法。八股文格式固定,這一點和詩詞格律有點類似,但是八股文不僅僅是格式要求,文字風格也要固定(要模仿古代聖賢說話)、思想內容也固定(不允許偏離儒家思想,所謂代聖賢立言,基本不能自由發揮)……

其實有點像啥呢?有點像藥品的說明書,你看看那個說明書,成分、主治、禁忌、服用方法等等,是不是啥葯都差不多啊?

這麼下來,八股文就很容易千人一面,要想脫穎而出,就得提高文字技巧,提高技巧就需要大量的練習,需要大量的時間。

八股文被罵也是這個原因,那麼多人沒事去研究文字技巧,還能有啥進步?而且確實思維受到很大影響,似乎都差不太多,讀一讀明清的詩詞就能體會到,一股酸腐之氣。


題主問的「四書五經用得著學十年嗎」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可以試著答一下。

先引一故事:湖北某宗師考某郡,見一白髮老童,問其年七十矣,問曾考幾次,則以初次觀場對。宗師怪而問其詳,對曰:『考者,考真才實學耳。必摩厲以須,功夫做到極盡處,出而問世,方與國計民生有賴。若稍稍涉獵,讀幾篇爛時文輒逐隊應試,即僥倖得一科第,究於學問、經濟何補?某惟忘食忘寢,以期此心之無愧,而不覺老之將至矣。』宗師笑曰:『然則試作一破題,果佳,請入場,否則乃不得與考也。』因取四子書各首句並作一題曰:『大學之道,天命之謂性,學而時習之,孟子見梁惠王』,老童即應場曰:『道本乎天,家修而庭獻也。』宗時首肯者再,曰:『請入學。』」

所以說科舉考試,考的不光是四書五經本身,考生必須在試卷上表達自己獨特的思想和卓越的才能。故事中的考官出的題是把書中完全不相干的句子拼在一起,這種題目叫做「截搭題」,在正式的考試中也是經常出現的,而且非常考驗考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故事中的老者就展現了這方面不凡的能力,並獲得了考官的肯定。

總之,比起現在的考試製度,科舉制顯然是落後的,不過科舉制在千年的歷史中也不是一潭死水,而是經歷的發展和完善的。這種發展和完善能保證在考試中挑選出一批有思想,有頭腦的人才(當然也有書獃子)。而這些能力不是光熟讀四書五經就能獲得的。

非常想答這個問題,怎奈記性實在不好,待我回家翻翻書~


除了四書五經還有刑律等方面的專科要學一下

比如明大誥---謝指正


推薦閱讀:

古代人上學從開蒙一直到科舉,學習的書籍或者接受的訓練的順序是什麼?
有哪些比較好的史學史書籍?
應該怎樣評價中國古代的和親政策?
什麼是府兵制?什麼是募兵制?
為什麼唐代不叫李代宋朝不叫趙朝?

TAG:歷史 | 文學 | 中國古代歷史 | 科學 | 科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