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底層的人為何對社會上層的人違反道德更寬容?
01-03
繼而我發現社會上層的人違反道德的成本非常低?
(舉例:大量的唐駿擁護者和鼓吹者,果粉對喬布斯道德問題的寬容,社會對成功人士婚外情的寬容,底層二婚人士受到更明顯的歧視等等。)
道德心理學_百度百科
我摘其中一端,可以解釋某些特定情境(比如喬布斯)的道德喚起為何會存在偏好:
……在社會情境被解釋的時候,個體還會有情感的強烈喚起,即人們在理解情境的同時就已可能對事件或人物懷有了肯定的或否定的情感。這不是指情感可以獨立於認知,而是表明了隨著最初的認知會一下子產生衝動性的情感。這種情感的喚起常不依個體主觀意志為轉移,而且會使個體去突出或抹殺情境具有的某種意義,故它對動機的形成起著一定的作用……並不是更寬容,其實是更不寬容,只不過人家資本厚而已。10分減10分就是0了,100分減20還是80呢。
因為社會底層的人會設身處地的去想:出賣一點道德,去換就榮華富貴,是非常划算的事。躍躍欲試呢。
社會上層的人對社會底層的人違反道德也很寬容。
2個世界,2種規則,互不相干。所謂上層,多半是與大眾不相干的人,談資罷了;不是寬容,是懶的深究。
中國學生為什麼對於美國學生逃課更加寬容?純粹吐槽。求摺疊。
不是更寬容,而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吃都吃不飽,還管人搞不搞破鞋
不知道從哪裡得到「更寬容」這個結論。
不是成本低,是代價相對更低
對於上層人物或說正面形象的知名人物的不道德,公眾是願意接受的,這樣可以覺得自己的不道德是天經地義的。
有嘛?不見得吧。柯林頓怎麼說?
不寬容,又能怎樣
頂他的人多,罵他的人更多。頂你的人少,罵你的人更少。
區別無非就是圍觀人群基數不同而已。
雖然比例相同,但基數大了,你在不同的小範圍圈子裡獲得的感知可能會是完全相反的。比如在你的圈子裡,感覺大多數人都在罵某人。而在另一個人的圈子裡,可能大多數人都在頂某人。在專業面前談私德一點兒意思都沒有,有才就是德。
推薦閱讀:
※初創公司應該自己記賬還是外包給代理記帳?
※不同行業銷售是相通的,可以舉一反三的,還是隔行如隔山的?假設從醫藥銷售轉到食品銷售會容易上手嗎?
※留學回國之後混的很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第二次工業革命到底是電帶來的還是流水線帶來的?
※小米為何為 2014 年簽署的一筆 10 億美元三年期貸款進行再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