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為什麼會幸災樂禍同時又富有同情心呢?


都是人正常需求的衍生現象,簡而言之幸災樂禍是因為自我評價增強,富有同情心是社會生物聯繫需要。說說我自己業餘研究心理學串起來的邏輯吧。

1. 幸災樂禍

記得70年代左右有篇心理學論文,證明了每個人都有自我評價的需求,我帥不帥啊,知識豐富不豐富啊,算不算頂尖產品經理啊之類的。

而人們進行自我評價的方式通常用的方法就是與相類似的個體進行對比

與相類似的個體進行對比後,會衍生出許多心理現象,比如嫉妒,比如問題里說的幸災樂禍。

當相類似的個體出現災難時,對方評價降低,而通過對比我們會抬高自己的評價,從而產生正面的激勵(即快樂)。這是不可避免的。

而一般如果不是相類似的個體的話,通常不會出現幸災樂禍或嫉妒的情況,因為你們之間不存在可比性,或者說即使對比了對滿足自我評價的需要沒有幫助。

還有一種看起來像例外的幸災樂禍是預言的實現,比如「我預言360搜索要失敗」,而360失敗後幸災樂禍。這種預言的成功,再次滿足了自我評價的需求(這次是和那些預言失敗的人對比),說起來還是落在這個理論里,並不算個例。

2. 同情心

大多數存在一定社會性的動物,都會對同伴的悲慘境遇產生類似於同情心的東西。比如大象死時其他大象的反應,或者死了伴侶的小狗。

遺傳的角度來看,生存競爭把這些社會性的存在同情心的動物篩選了出來。有同情心的社會型動物,不能忍受同類的悲慘境遇(因為同類的悲劇會讓自己也傷心),更傾向於伸手互助因而有更多機遇一起存活。在這種解釋下我們可以預測,非社會型動物通常並不會有同情心,比如食物鏈頂端的稀少的肉食動物。

而從生理學基礎的角度來看,人的大腦存在一種叫「鏡像神經元」東西,我們通過這種「鏡像神經元」模仿或模擬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東西。比如有人在你面前的哭,你的鏡像神經元傾向於讓你做出一樣的面部表情,而人可以通過做出面部表情而產生對應的情緒(比如你現在咧開嘴角笑一個,心情就會稍微變好)。因此他人的悲慘境遇,通過鏡像神經元和大腦的其他部分讓你感動身受,為了擺脫這種情緒,你自然會希望他人的悲慘程度可以減緩,這種希望就叫同情心。

最後,用兩句話共勉。

第一句是《金剛經》里的如來說的「善護念」,好好保護自己的念頭,既然知道這種念頭沒有幫助,就不要讓停留太久。

第二句是Sissela Bok說的,「換位思考是道德的基礎,如果對他人的需要和感受缺乏基本了解,對他人的責任感就無從談起"。同情在換位思考過程中了解他人感受有很重要的地位,也要好好保護這個念頭。


因為人是帶有同情心自私的動物


基本贊同 @吳少傑的答案,另外還想做幾點補充

1.幸災樂禍

感覺關於吳關於「幸災樂禍」的解釋,已經基本全面。

2.同情心

我倒覺得,有些富有同情心是真是假還兩說。

祥林嫂說完了悲慘故事,人們都幸災樂禍,但是在故事結束後也都會掉下他們那早已準備好一滴眼淚。起碼錶面上看起來是同情了,這點對其他人來說,不容易分別是真同情or假,只有當事者才會清楚,所以,我認為從這點來看可以解釋一部分人又有同情心又幸災樂禍,這類主要根本就是幸災樂禍,同情是因為,如果一味的幸災樂禍,在人類的傳統道德上,就會受到譴責,即便自己也會譴責自己。所以為了緩解這種受譴責的愧疚的感覺,繼而,會或真或假的繼以同情。

比如說,你有個同學,學習比你差,每次考試都不如你。你就算考了全班倒數第二,他就是倒數第一,你經常嘲笑奚落他。一次可能不覺得,多年之後,你是不是就覺得他當時好可憐,自己當時做的不對,很對不起他,然後很同情他?


這不正說明了人性是什麼嗎?


推薦閱讀:

我不想結婚跟丈夫的父母一起生活,這是很自私的想法嗎?
心理學上如何解釋「腦殘粉」現象?
看《卧虎藏龍》有種淚奔的感覺,怎麼回事?
為什麼想到某個人心裡很難受的時候 胸口真的會痛和憋?
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分享?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