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90年代開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製作水準大不如前?

無論是畫面、情節、音樂等等,再也沒出過之前的精品了。

網上一談到中國動畫,能提起的都是90年代以前上美的作品,為什麼現在各種客觀環境改善了,技術水平提高了,反而沒有經典出現?

這是上美作品列表:http://is.gd/9zsaC4

上美 wiki http://is.gd/CtaK8W

互動百科 http://is.gd/v1eI84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94997.htm


今天看到剛好無意間看到《南方周末》的一篇採訪貼,如下: 「宮崎駿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我也如此」

南方周末:中國動畫片,你最看重哪位導演的作品?

高畑勛:在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其中特偉先生的水墨動畫片,讓我們驚嘆不已。可以說,我們那些留白較多的作品正是受到了他的影響。有一些日本電影人在二戰後留在中國,參與新中國的電影製作,其中,持永只仁先生做了很大的貢獻,他和特偉先生一起參與創立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我真心覺得這值得驕傲。

南方周末:持永只仁對新中國成立後的中國動畫電影功勛卓著,曾為中國拍過《皇帝夢》、《瓮中捉鱉》等動畫片,也在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專業任過教。

高畑勛:他是很有貢獻的。我認識持永只仁的女兒,有一次和她談起,持永只仁在參與《哪吒鬧海》的時候,曾多次讓主創人員觀看了我的《太陽王子》。

比起《牧笛》,特偉先生早期的《小蝌蚪找媽媽》,看的時候我都傻了,沒想到竟然能做出這樣的作品。那之後他的作品我也都看了。我覺得能創作出《小蝌蚪找媽媽》那樣的作品,也是因為中國電影製片廠當時的體制。說大點,中國動畫藝術電影的探索在改革開放之後,因為要追求利潤反倒衰退了

南方周末:你來中國是什麼時候?

高畑勛:1984年。《風之谷》是德間書店出品的。當時我擔任宮崎駿的《風之谷》製片,拍完之後作為獎勵,我、宮崎駿和德間書店的編輯龜山修三個人去了中國。德間康快社長在中國人脈很廣。我們先到了北京,那時中國剛開始「四化」,我們發現大家都在學英語。我們當時並沒有穿西服而穿的夾克,沒有人穿成我們這樣的,甚至都沒有服務員來幫我們點餐。最後一站在上海,吃早飯時餐廳里幾乎沒有人,只有一個美國團在餐廳中央搞臨別演說。因為和我們沒關,我們就說說笑笑地吃自己的飯。那些美國人就朝我們做出了「噓」的手勢,可能是把我們當成中國服務員了,覺得客人在這裡服務員卻還說笑很沒禮貌。從那以後宮崎駿就再也沒有穿過夾克了。

南方周末:在中國基本都是觀光嗎?

高畑勛:完全是觀光。但是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最重要的經歷。我們向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贈送了《風之谷》的膠片,並與大家做了深入交談。當時圍繞分配的問題,對方問了許多。吉卜力現在是職員固定薪酬制,但當時日本所有的公司都是計件付酬,就是按照原畫一張多少錢、動畫一秒鐘多少錢來計酬的制度。他們當時只關心這個問題。因為「四個現代化」剛剛開始,他們認為統一工資是不合理的,應該引進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我們感到很失望。

宮崎駿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我在這一點上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很尊敬的,沒想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高層卻只關心這個。一旦計件付酬,就再也拍不出中國學派的影片了。計件付酬不鼓勵創新——不斷投入新的短片很費錢,而系列片只要搞好開頭的部分,角色和背景定下來以後就不會花太多功夫。之前中國同行那種每一部短片都嘗試新手段的創作方式,在日本就是完全行不通的。我必須要提醒他們,中國有懂行的人。但是中國一下迎來了現代化,現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都已經沒有原來的風格了吧。太讓人失望了。我太失望了。

原文傳送:南方周末 - 社會主義的他們,實現了藝術至上的動畫 吉卜力創始人高畑勛談動畫電影


我的印象和 @鄒波 的描述相同。九十年代是傳統電影製片廠最艱難的歲月,美術電影的不景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而那個時代美術電影和其它電影相比情況則更糟。

首先正如電影製片廠這個名稱所暗示的,他們當時的經營方式還沒有從計劃經濟的國家撥款模式過渡到市場化的投資——電影——周邊的資金循環。除了極少數比如《大決戰》那種面子工程之外,大部分自謀出路的電影人都面臨揭不開鍋的境地。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九十年代以後的《魔方大廈》和80年代後半的《邋遢大王奇遇記》,相比之下《魔方大廈》大片大片的空白背景讓人覺得就是個半成品。

其次無可否認的是,動畫片在國內傳統上並不被認為是為成人設計的形式,我認為這與九十年代主流人群(大體上六零後)童年的特徵有關:他們的童年最重要的生活、娛樂、工作是什麼?鬥爭,鬥爭,鬥爭。以鬥爭為業的人,哪裡有興趣欣賞動畫片這種與「現實生活脫節」的藝術形式。尤其是九十年代思潮的主流是「傷痕」,是懷念文革前後的所謂光輝歲月。所以人們寧可給《紅高粱》大把投錢,也不願給《大鬧天宮》留點殘羹剩飯。基於同樣的理由,美術片作為電影形式的靈魂部分,即劇本,實際上在九十年代中以後就已經斷檔。

第三,個人觀點,我認為九十年代開始「一切為了孩子」在中國逐步變成了一個不能觸碰的道德禁地。這個變化的產生和發展本身已經可以複雜到可以寫本書,很難三言兩語說清楚。我的看法是九十年代是很多傳統道德(包括建國前和建國後)急速萎縮的時代,在這個過程中主流人群將很多本該由他們承擔的道德標準強加到孩子身上。從某種角度上說,我認為這是一種群體性的心理補償作用。但無論如何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九十年代以來國內對兒童向影視作品的審查和條條框框一直呈現加強的趨勢,至今未有逆轉。在這個框架下,戰鬥和死亡被禁止了(《黑貓警長》1985、《邋遢大王奇遇記》1987)、欺騙和背叛消失了(《葫蘆兄弟》1986),甚至稍尖銳點的想像最終都不被允許(《魔方大廈》1994)。當整個世界被圈養在一個溫室里的花園裡時,這個世界離死亡就不遠了。九十年代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變化,基本上也就是這個規律一個現實的證明而已。


吉卜力的核心高高畑勛是這麼看的:南方周末 - 社會主義的他們,實現了藝術至上的動畫 吉卜力創始人高畑勛談動畫電影

簡而言之,就是因為搞了市場化,而市場化金錢至上,不鼓勵創新

日本的動漫產業嘗到高利潤的甜頭之後,也充斥著重複性很強的,以取悅觀眾為唯一目的的各類濫片,也許可以和高畑勛的觀察相互印證。不過,因為日本動畫產業發達,吸引了足夠大的觀眾群體,做非常先鋒非常小眾的東西,也會有人看,從某種意義上也保證的創新的土壤。


上美的從創立到發展壯大,到享譽海內外,離不開社會主義的共和國也離不開計劃經濟體制。

經典的作品例如:小蝌蚪找媽媽(1960)、沒頭腦和不高興(1962)、大鬧天宮 (1964)、哪吒鬧海(1979)、阿凡提(木偶) (1979)、三個和尚(1980)、九色鹿(1981)、假如我是武松(1982)、天書奇譚(1983)、葫蘆兄弟(1986)、邋遢大王奇遇記(1986)、黑貓警長(1987)、舒克和貝塔(1989)、寶蓮燈(1999)

上面列這些除了回憶童年以外也是梳理一下上美的時間線,這裡我必須要提一下中國電視機的歷史,1958年我們國家有了第一台自造的電視機,70年有了彩電,到80年代已經是結婚必備的大件,90年代城市基本可以做到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視機,今天更不必說。

這是動畫的播放的物質條件,我們再看上美的作品,60年代就已經有非常經典的作品,但是集中爆發的經典,我們耳熟能詳都基本看過的集中在70年代末,80年代。這時電視逐漸落到千家萬戶為上美的作品準備好了平台。同時這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的巔峰到下坡(「科學的春天」),此時上美的製作並不需要為盈利做出什麼妥協,參與制作的各方成員也並不為個人私利,一心一意就是把動畫做好,寓教於樂(上美在00年以前的絕大部分作品都富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滿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90年代改革的「春風」(也許是冬風)也吹進了上美,在99年的作品寶蓮燈中觀眾和以往對比有了明顯的認識,片中開始有大量的空白(不過即使這樣比起今天一些動畫廠家也是良心不知哪裡去了),這在以前物質條件更簡陋艱苦的70、80年代都是不可想像的情況。製作的物質環境優越了,但是精神環境卻惡劣了。改革改制,以營利為導向,由固定薪酬到計件工資,社會主義的集體被個體所代替,為滿足人民需求被盈利所代替,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會出什麼「工匠精神」。物美價廉是一種途徑,以次充好也是一種途徑,一切向錢看。不僅上美廠向錢看,到基層的製作者們也是一切向錢看,從集體為主到個人為主,相互協同不如相互拆台。同時這時國家風向環境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放棄了社會主義道路,放棄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不自信,道路不自信,在上美廠就是人心浮動,從領導到一線都處於混亂迷茫,作品水準一落千丈,觀眾觀感大不如前。

大家推崇的日廠動漫,雖然是資本主義國家,但是日本動畫工作室在巔峰的黃金時期模式是學習的中國鞍鋼憲法。對管理層雖然嚴苛但是對基層非常賣溫情,工作室內部也是模仿的鞍鋼模式,管理參與一線,一線也有權參與管理,一切為了更好的作品,精益求精,內部不搞等級官僚。日本經濟也處在黃金騰飛中,資本主義世界歡呼著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理論路線都無比自信,文藝創作者也有足夠的心氣去探索謳歌,為他們的三觀宣傳。

今天日廠雖然輝煌不再但是也摸索出一條資本下的套路模式,雖然不能最大的調動成員的主觀能動,不再以創作出好作品為第一目標,但是也能維持住基本盤,緩慢僵死。上美廠比起日本動畫產業,一是體量不足,苟不到摸索出新形勢下新套路,二是缺乏政策支持,後三十年的官方對於動畫的態度一直缺乏正面。


不論其他,只說說美術設計與人物造型。

印象中,九十年代後,包括美影廠在內的大部分中國動畫畫風,要麼轉向迪士尼,要麼偏日系。深有感觸的,是1998年《花木蘭》後,美影廠出品的《寶蓮燈》《勇士》等,對《花木蘭》的造型設計借鑒,可謂明顯。

所謂「中國學派」,富於本土特色的美術設計,自然是應有之義。可後來,原創性盡失,是為衰落的表徵之一。即便近年被人稱道的《魁拔》系列,走的也全然是日系。

那美影廠的黃金時代,是如何情景呢?

只說說幕後的美術設計。這其中,一部分自然是美影廠職員,但另一部分,卻是知名畫家,且不乏自成一派的大家。他們出手,端的不同凡響,成為奠定「中國學派」的重要力量。

試舉幾例:

《大鬧天宮》 美術設計:張光宇、張正宇

《三個和尚》 造型設計:韓羽

《鹿鈴》 美術設計:程十發

《哪吒鬧海》 美術總設計:張仃

------2017.4.14------

《鍾馗外傳》最近公布預告,人物造型仍舊脫胎於《花木蘭》。不過,最有趣的是,彈幕紛紛表示,這就是童年記憶中的國漫風。

不知該如何說了。


很多人從中國本土討論,我來從世界動畫史範圍內說一下。

動畫與電影都是工業文明的產物。1906年,美國人 詹姆斯·斯圖爾特·布萊克頓製作出一部接近現代動畫概念的影片,片名叫《滑稽臉的幽默相》,該片被譽為是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

世界動畫歷史,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 20世紀初-二戰

這一階段動畫初步誕生,從短篇到長篇,逐漸有了聲音與色彩,並開始從歐美擴展到世界。

1928 年11月18日世界第一部有音效卡通《蒸氣船威利》推出

1932 迪士尼因創造米老鼠,榮獲奧斯卡特別獎推出世界第一部彩色卡通《花與樹》

1937 推出影史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白雪公主》

這一時期,中國動畫開始萌芽。萬氏兄弟1925年繪製成功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廣告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1941年中國聯合影業公司製作的《鐵扇公主》不但是第一部中國動畫長片,也是亞洲當時的第一長動畫片。在世界電影史上,它則是名列美國的《白雪公主》、《小人國》和《木偶奇遇記》之後的第四部大型動畫藝術片。

2 二戰後-80年代末

這一時期為全球冷戰時期,世界分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動畫也分為兩個陣營:

西方資本主義動畫,當時主要是電視動畫逐漸興起,美國,日本的商業動畫逐步繁榮,歐洲,加拿大則更側重藝術動畫。

社會主義陣營,代表有蘇聯動畫(《故事中的故事》),捷克斯洛伐克動畫(如《鼴鼠的故事》),南斯拉夫的薩格勒布學派,中國學派,匈牙利動畫等等。

這些動畫的運營模式是國家統購統銷,不面向市場,不計成本。如中國萬氏兄弟1961-1964年的《大鬧天宮》106分鐘製作成本是約1百萬元人民幣,那可是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災害剛結束的時候,國家主席一月工資4,500多塊錢,那可是相當的土豪。國家集中了全國的電影,美術等各行各業的精英進行藝術創作。

中國這個時期代表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動畫,如《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驕傲的將軍》等。中國動畫這時期發展出水墨動畫,剪紙動畫等有民族風格的作品。

3 90年代至今

這時期有幾個轉變:1隨著蘇東劇變,兩極格局結束,原社會主義陣營動畫製作單位在全球化中受到美日商業動畫衝擊,逐步走向衰亡,目前還保持以前運營模式的似乎只有朝鮮動畫。2 電腦技術發展與互聯網信息時代來臨,1995年,皮克斯公司製作出第一部三維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電腦動畫對傳統手繪動畫形成極大的衝擊。

這時期中國動畫就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動畫,大家應該很熟悉。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動畫的衰落,是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動畫衰亡的縮影。在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的競爭下,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遇見危機。面對美日的成熟商業動畫競爭,中國本土新興商業動畫很難有什麼優勢,而傳統美術動畫,其受眾單一,風格單一(主要面對兒童),技術有限(手繪受電腦挑戰),自負盈虧後國家也不再投入巨額資金,人才,(當然8,90年代確實沒錢)上美在年輕人中影響力逐漸降低。《寶蓮燈》之後很少有什麼有影響的作品。

有人說中國為啥現在拍不出當年的好作品,這是市場轉型必然經歷的階段。傳統的計劃經濟的,藝術性強,集舉國之力創作作品的模式,現在市場經濟行不通。國外優秀動畫的衝擊很大,中國現代商業動畫時間不長,從改革開放至今也就不到四十年,公司的成長,產業鏈的完善,風格的探索都需要時間,再加上政府監管限制,能取得今天成績很不容易。國家歷史上一直注重第二產業-工業的發展,注重,培育文化產業也就是新世紀以來的事。

其實,中國動畫現在的路徑與日本動畫50-80年代發展有點類似,都要經歷一個從抄襲借鑒到原創,從不成熟到成熟,從國內走向世界的漫長曆程。我們不能盲目自負,但也不應該妄自菲薄。


上海美影廠的沒落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上面的回答都沒有提到,那就是運營制度。。九十年代之前的上海美影廠製作美術電影的都是一幫藝術家,他們只顧做動畫不管運營,虧損還是盈利都是國家管理。當時製作一部動畫的周期是很長的,製作出的動畫也都十分精美,基本上那個時候就是大師投入時間做一部動畫。到九十年代的時候,上海美影廠改制,由上海美影廠自負盈虧。首先做動畫的那幫藝術家不屑於靠做動畫賺錢,他們做動畫更多的是為了藝術。藝術家嘛,也不善於運作宣傳。其次就是那麼長的時間做一部動畫,一年美影廠出不了幾部動畫,而且時長都很短,所以上海美影廠就吃不消了,一幫藝術家們也要吃飯呀,所以大部分也都轉行了,自此以後上海美影廠也逐漸沒落。


雖然我說不上來細節,不過從幾個大的方面稍稍有點直覺,或許有失偏頗,請各位同人多多包涵!

一,人才後繼乏力,也可以說是社會風氣變化,知識份子的地位下降到了臭老九,傳統美德也從國人日常生活中漸漸引退。

二,社會經濟因素,有改制問題,包括市場化。

三,審查制度的嚴密,以及長期的赤化,束縛了文化人的創造力。

四,社會觀念的遷移,曾經的題材,受眾為廣大群眾,因為電視就很少嘛!一村差不多就一台電視!所以不光是小孩子看,更多是給大人看,提升他們的知識水準。

最好,我相得起來看的多的,就是九色鹿,牧笛,天書奇談,魔方大廈,葫蘆娃,金剛葫蘆娃,邋遢大王(看過一點點),舒克和貝塔,黑貓警長等等,耳熟能詳,80後,90後美好的記憶啊!想想他沒落了,真是可惜!喜洋洋這類動畫和他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可惜了


因為在那之前,上海美影廠做的都是美術片,即美術短片、美術長片,美術系列片。在那之後,嘗試做了一些現今意義上的動畫片。在製作成本和流程上是有著極大區別的。美術片製作,是不計成本的,製作周期也沒有太大限制,參與制作就是在製作藝術品。

在現今意義上的動畫片這方面,已經成為了一項產業。我國在美術片上,雖然已經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果,但在產業化運作,及其技術上,從當時到現在,都是相對落後於日本、美國這樣的動畫產業大國。當時的差距尤其大。

由於金錢和時間成本的限制,甚至是人才的限制,製作流程、運作方式和技術上的先進與否,決定了產品或者說作品的精緻程度,簡單來講,舉個例子,關鍵幀的幀數,或者說,作畫張數,就有較大差距。製作的粗糙,在省錢方面的缺乏經驗,直接體現在動態表達上,使動畫缺乏實感,給人以中學flash作業,甚至幻燈片的錯覺。靜態方面,也因為缺乏積累,為了與成本相適應,也就不得「簡略」了。不只是作畫,配音、劇本等也是相似的問題。

畫風反而不是重點。用畫風評價日式、美式,說不是中式什麼的,是完全錯誤的。日式與美式最大的區別,不在於畫風,而是畫配音與音配畫。至於畫風,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就日本而言,有特別符號化的,也有特別寫實的,有2D繪畫3D渲染的,也有3D建模製作2D渲染的。不同的公司製作的同一位漫畫家的動畫化作品都有著明顯的區別(說的就是怪盜基德)。甚至是美術形式,在世界各國都不會有限制,比如合作製作的《東離劍游紀》。不同於一般的動畫漫畫形式,就像日本的浮世繪融入動漫的風格,中國也有水墨動畫,《大鬧天宮》這一類融入我國傳統藝術的風格。水墨動畫的製作難度,在現今的環境下,對技術的要求可能數倍於當年了。

當時,上海美影廠以為自己面臨的只不過是要做出適應時代發展的題材的作品,於是有了《我為歌狂》。然而真正的挑戰遠遠不止於此,如何用足夠少的成本,製作出足夠精緻的受觀眾喜愛的動畫,是這樣難的一道題。

直到現在,似乎也沒有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找到一條路。一條既能做好,又能回本的路。

拋開上海美影廠不談,國家對動畫產業的扶持,似乎培養了一批粗製濫造抄襲成風騙補貼的企業。在這種大環境下,還有那麼一部分動畫沒有被潛規則,就珍惜吧。

現在可能稍好一點。版權意識影響周邊的發展,所以我國的動畫、漫畫、小說、遊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相互沒有聯繫的。正版周邊並不多,出了周邊有時候也無法為動漫產業收回成本、回籠資金。比如說《我為歌狂》。現在已經不可能靠電視台重播很多遍來盈利了,這和做美術片時的條件不同了。

以前,有這麼多藝術大師,願意製作動畫,我感到很幸運。現在,有財大氣粗的企業願意投資動畫,有精益求精的動畫人願意留下來,也是很幸運的事。由衷地希望,優秀的動畫能賺錢,能發展下去。


九十年代初是中國電影工業衰敗的黑暗歲月,影院數急劇減少,盜版錄像帶挾著港片、好萊塢衝進大陸。電影製片廠與眾多國企一樣,面臨斷奶(國家投資)、獨立面對市場的重壓。

此時,電影工業人才尚在,但市場養不活他們了。吃飽與否都成問題,更別談挖掘潛力去提高創作了。中國整個電影工業製作能力都在下滑,美術廠亦然。

btw 手機上知乎不能排版,很不盡興啊。


這個問題我想過好多次,不止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幾乎全線的動畫都大不如前(喜羊羊商業炒作成分太重,已經失去比較價值)。為什麼呢?主要是思維方式的錯亂,更嚴重的也可以叫做思想倒退,禁錮思想。《兔俠傳奇》上映之後,很多人批評製片人孫立軍抄襲《功夫熊貓》,他為此做了一些反駁,反駁的出發點是對的,畢竟中國動畫需要大手筆製作,而不要只有小打小鬧的地攤貨,但是他反駁的論點出現了方向性的「錯誤」(打個引號,表示主觀上,也有人贊成的),就是他說中國動畫太成人化了,所以要怎麼怎麼……是太成人化了嗎?恰好是幼稚化,總有一些人骨子裡就認為動畫片就是給小孩看的,這樣斷送了動畫片的大好市場。就拿《功夫熊貓》來說,你覺得小孩子除了看熱鬧搞笑的場面,其內涵能看懂多少?這些內涵就是為成年人準備的,所以才老少咸宜。然後是思想禁錮問題,沒有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審批制度,和諧社會的度沒有把握好,試想《黑貓警長》,老一輩藝術家竟然把貓抓老鼠拍成了警匪槍戰片,多麼有創意,但是如果是現在做出來呢?恐怕會因為槍戰暴力,從而難以通過審批,所以思想上的倒退、保守是很明顯的,而且這些保守也正是低齡化考慮所導致的。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前固定薪酬制,現在計件付酬(不鼓勵創新);

而日本吉卜力:以前計件付酬,現在固定薪酬制。

這是我讀出來的,某些人拿著高田勛的採訪黑上美廠————————押井守就對此嗤之以鼻

記者:但吉卜力不會按製作的數量來算工資,而是以正式社員的身份僱傭他們,並給予高額工資吧。

押井守:沒錯。如果宮崎駿死了,那麼他們全員都會被流放到社會,並且發現自己一無是處。即便如此這些動畫作家姑且還算是有一項吃飯的技能,而那些說著「買了一間要還30年貸的房子。孩子出生了。孩子直到大學畢業還要20年以上」之類的製作人恐怕就真得流落街頭了。

記者:可是要這麼說的話普通的會社也一樣吧?

押井守:是啊。對我說的感到驚訝的人或許才比較正常吧。「自己將來到底會變成怎樣呢?」說這種話的人我真想回敬他們「可以自己想辦法去掌握未來嗎?」

記者:儘可能地早點開始考慮,行動才是正確的做法嗎?

押井守:確實有許多人這樣做了,但更多的人還是留在吉卜力這個組織中。我一直覺得會社員只是被會社之名保護著,出去之後就沒有信心出人頭地了。

在我眼裡的吉卜力只是一個為了「製作宮崎駿的動畫」而設立的工作室,每個人的涉獵範圍十分狹窄。要是出了吉卜力,他們會瞬間被比下去。就像一個幾乎沒有雜草的溫室,宮崎駿是一匹猙獰的百獸之王,而熱帶草原只是為百獸之王創造環境而被人工養殖出來的。

記者:真是通俗的比喻啊。(2012年NHK對押井守的採訪)


剛畢業那會跟幾個去美影廠實習的同學聊過美影廠 他們說整個美影廠除了關係特別硬的人能過實習期進去外 其他人永遠只是實習生根本就沒有話語權

之後我也有幸服務過一次美影廠 接觸了裡面的「老前輩們」 他們說話和思考方式更像一個政客而不再是一個藝術工作者 他們的條條框框非常多 而在這些框架里又能做出什麼呢


藝術家必須要有資助人,政府或者有錢的貴族,否則怎麼活下去?!


如果向錢看,真的很難的,動畫片是藝術。

另外,失去民族自信了,一味的模仿,山寨,沒有自己的腦子,忽視了以往的歷史,拋棄了自己的歷史,把已經初步定型的中國特色完全拋棄!自己斷了自己的根基,當然就不行了!


中國人還沒有養成良好的付費觀影習慣。而且中國對本土文化的深度發掘和發散擴展遠沒有日本做得好,以至於現在外國文化對本土文化的衝擊顯而易見。


資本與態度!!

本來想把態度放在前面,後來想了想,還是算了~


日本的動漫太優秀了,如七龍珠,哆啦a夢,亂馬,灌籃高手,高達等各個題材的作品都能讓全世界的80後產生共鳴,其衍生的周邊文化就是很繁榮,相反我國動漫產業最早算是藝術,後來市場化後加上GDZJ的干預,很多東西就會在框里去做,很多人 失去了耐心磨掉了創作激情。日本作為動漫大國,宮崎駿對中國的失望側面反映出我國不缺做動漫的人才,日本人欣賞的是中國動漫創造的新技術意境等(如小蝌蚪找媽媽,鐵扇公主),從藝術的角度去讚歎作品,與地區無關。我相信中國做不出像孫悟空,櫻木花道這樣的動漫角色,因為時代背景技術都跟日本無法比,但中國動漫也要擺脫喜洋洋這種無腦還有有妖氣那種靠模仿日漫而忽略腳本的做法,再次用創新和激情去引領動漫的發展


期待回歸


個人覺得主要是思想深度的不夠!!隨著社會的逐漸轉型,風氣,價值取向都有所改變,而如今作品都以商業的成功為首要前提!比如以前的西遊記,哪吒腦海之類的,宣傳的是要勇於鬥爭,正直,好就是好,壞就是壞,是非黑白一目了然,而如今的動畫卻有些軟了,比如喜洋洋灰太狼系列,只有各種無聊,沒有惡,只有搞笑,太軟了,少一種能夠教育兒童的東西。可是觀眾們愛看,受這種影響,出來的自然是一些坑爹的。。。不過說實話,當年的寶蓮燈真的是精品,無論是畫面,情節,音樂


推薦閱讀:

在上海為什麼大多數人下雨用長柄傘不用摺疊傘?
在上海怎麼學英語能達到和外國人正常交流的程度?
2016年9月,目前上海房地產限購政策對於房價的作用是正向還是負向?
在上海新天地或田子坊開「後星巴克時代」咖啡館,定位高端且提供精品咖啡,並望於 3~5 年後連鎖化,靠譜嗎?
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怎麼樣?

TAG:電影 | 動畫 | 上海 | 美術 | 動漫 |